颈动脉体瘤
一例巨大左颈动脉体瘤切除并颈动脉重建术的护理

动脉及颈 内、 外动脉 。进一 步行 M RA检查 确诊 为左 颈动脉体 2 22特殊用药 的护理 术后遵医嘱给予尼莫地平 8n , .. g罂粟 a 瘤 。于 20 年 5月 1 06 6日在全麻下 行左颈 动脉体瘤扩 大切除 碱 9 g每 8h 次交替输入 ; 0m , 1 脉通静脉输入每 日 1 用输液 次,
维普资讯
・
30 ・ 6
《 天津护理)07年 l 20 2月 颈 动 脉 体 瘤 切 除 并 颈 动 脉 重 建 术 的 护 理
刘 晓 华
( 津 医科 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 天 天津
关键词 劲动脉 体瘤 ; 人工血 管移植 术 ; 理 护
2护 理
2 1术 前护 理 .
并发症 , 由于术 中分离 肿瘤时 阻断 了舌下神 经、 迷走神 经 、 颈 交感神经或 喉返 神经等粘连 , 致使术后 出现伸 舌偏移 、 眼睑下
21 1 .. 心理护理 在做好患者入院一般护理 的同时 , 做好患者 垂 、 饮水呛咳或声 音嘶哑 、 唾液分泌较多等。本例患者术 前肿 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 取得配 合十分 重要。我们 主动与患 者交 瘤压迫舌下神经 即出现 了舌偏移 . 术后仍存在 此症 状 , 经常做 流, 分析手术的可能性 , 必要 性 。 并介绍本 科先进 的技术 水平 舌部运 动, 如抬举 、 左右活 动和卷舌 运动 等 , 以促进 舌部代偿 和仪器设备 , 讲解此类手术 的相关 知识和手 术效果 。减 轻患 功 能的产生 。由于术 中损伤 了喉返神经 。 因此 引起 饮水呛咳 。 者和家属对手术的恐惧。 指导患者尽量进食较粘 稠的食物 , 水时低头将 下颌尽 量靠 饮 212术前颈动脉压迫训练 该训练是 11 由 M t 首先 .. 94年 as a 近胸骨 , 防止饮水 呛咳。出院时此症状好转 。对于声音 嘶哑 , 应用于临床 。 目的是促使大脑 Wii环前后 交通动脉开放 , 其 ls l 经常 口含润喉药物减轻不适。该患者 出院时神经损 伤的症状 促进 代偿性 的脑供 血 。因肿瘤位 于颈总动 脉分叉 处 , 手术 仍存在 , 但患 者四肢活动 自如 , 生活 自理 。 中采用颈总动脉阻断 , 为促使患侧建立良好 的侧枝循环 , 以耐 3预 防 并 发 症 受 手 术 中 因阻 断 颈 总 动 脉 造 成 的 脑 缺 血 , 术 前 患 者 常 规 行 手 3 1预防血管破 裂 、 . 大出血 伤 口感 染会造 成 吻合 口破裂或 M t 试验 。训练 由责任护士负责 , as a 由每 1 2 3 3次渐增为 4 5 血栓形成 、 脓毒血症 , 颈动脉 暴露 易使血管 破裂 , 引起 难 以抢 次, 每次 1 i 渐 增为 3 i。该例患者 在护 士指导 下进 —2m n 0mn 救 的致 命 性 大 出 血 。 因此 , 后 伤 口加 压 包 扎 , 止 积 液 , 术 防 预 行 了近 5 的压 迫 训 练 , 0天 到术 前 1 右 侧 颈 动 脉 可 持 续 压 迫 周 防性应用抗生素 , 至关 重要 。该 患者术后 颈部 置一负 压引流 4 i. 0m n用微机脑血 流图监 测 , 波幅差 小于 3 %, 到手术 指 0 达 管, 保持半负压状态 , 引流液由血性逐渐转为淡血性 至血清样
颈动脉体瘤的64-MSCTA诊断及影像征象

Di g o t a u n m a i g i e tt s f r c r t o y t mo y 6 - S a n si v l e a d i g n d n i e o a o i b d u c i d r b 4 M CT A
WA G r n ,L i r F N i N a d U , M, E G Yn f,W NG Xa — i XU F n A i q2 ef o ,
f.eat e t fR dooy te Fr si lo a zo dc n esy L nh u 70 0 ,C ia j p r n a i g , h itHo t f Lnh u Meia U i ri , az o 3 0 0 hn ; D m o l s pa l v t 2D p t eto a ioy a s acrHopt1 azo 3 0 0 hn) . ea m n fR o g,G nu C ne si .L nh u 70 0 ,C ia r d l a
A s at bt c:Obet e o s d h a e eh iu n d a t e f6 - C nigah n te dans fcrt r jci :T t y te vl ,tcnq e ad avna so 4 MS T agorp y i h i oi o aod v u u g g s 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so lc td t h b f r ain o a oi a ey wi re u a s a e la e g , a d o a cf ai n wa d s ly d n l e i n o ae a t e i c t f c r t u o d a r t ir g l r h p ,c e r d e n n c l i c t s ip a e i al h i o c s s n a tra h s ,t e t mo a i h mo e e u l e i e t n e sf d i n me o s t mo e s l;I v n u h s , a e ;I re il p a e h u r w s n o g n o sy vd n l i t n i e w t u r u u r v s es n e o s p a e y i h
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

ijcino o tata e t t n o g n o se h n e n n1 ains net fc n rs g nswi ih me e e u n a cme t 4p t t.Alt els n r o n Ob c tda e o h i e l h ei sweef u d t el ae tr— o o
Th o p lgc f aurs a d v u em r hoo i e t e n aleofmuli t co o h lc lCT n c r td b d u o tdee t rr w eia o a o i o y t m r
C H EN Gaoho g — n
方案 的 制定 具 有 重要 意义 。
【 键词 】 颈 动 脉体 瘤 ; 层 摄 影 术 . 关 体 x线 计 算 机
中 图分 类号 : 3 . ; 8 4 4 R7 2 2 R l .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0 l 2 1 )O l l 一O 1 0 —9 l ( O 0 l — 4 5 3
( P ,ma iu itn i rjcin( I M R) xn m e st p oet n y o M P)a dv lmer n e ig ( n o u e d rn VR)tc nq e eh iu .Reut: h td o uainc n i— s l esu yp p lt o s sF o s
医学 影像 学 杂志 2 1 0 0年第 2 0卷第 1 0期 J Me ma igVo, 0 N . 02 1 dI gn l2 o 1 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颈动脉体瘤 的多层 螺旋 C 表现及 诊断价值 T
陈 高宏
外科颈动脉体瘤应该如何预防?

外科颈动脉体瘤应该如何预防?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外科颈动脉体瘤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以及外科颈动脉体瘤应该如何护理,外科颈动脉体瘤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怎样预防外科颈动脉体瘤:
*一、预防
1、急救(缓解措施):1、一般主张发现后应及时进行手术。
此瘤因与邻近静脉、动脉等粘等,有时紧紧包绕动脉,血运极丰富,手术切除难度较大。
术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为减少或防止脑缺血,尤应严格进行颈动脉压迫试验,即通过指压患侧颈总动脉,阻断其血运,2~4次、日,以改善颅底动脉环侧支循环,逐步由每次阻断分钟至25分钟以上无脑缺血征象,方可考虑手术。
2、手术方法主要有动脉外鞘下肿瘤切除术和肿瘤合并动脉分叉部切除动脉重建术。
3、对老年体弱或无症状患者,宜采用保守治疗。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外科颈动脉体瘤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下面再看下外科颈动脉体瘤的护理方法,外科颈动脉体瘤的常见护理措施。
*外科颈动脉体瘤常见护理方法:
*一、护理
1、忌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刺激呼吸道,烟雾会
给周围人群的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应彻底杜绝烟草。
2、
忌寒凉食物:寒冷食物会刺激肠胃,所以为了更好的恢复,应少吃或不吃。
3、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
洋葱、生蒜、胡椒粉等。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怎样预防外科颈动脉体瘤,外科颈动脉体瘤的护理方法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相关资料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外科颈动脉体瘤”可以找到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颈动脉体瘤诊断与治疗进展

o r td Bo m o s fCa o i dy Tu r
Wa gX d n R v w db G h n n n u o g ei e y eZ e  ̄ig e
D p r e tfH a n ek O c l y Taj dclU i ri a c r s id Tajn e at n eda dN c n oo , i i Me ia nv st C n e pt , i i m o g nn e ) Ho t n
Ab ta t C rt o ytmos(BI r c sie sc e oe e t u os h r i afmia s c a i b d u r C e l s i a h m rcpo tm r.T ee s a l l r od )a a f d r i
g n tc pr d s o iin,a d t c u nc f CBT s r l td t e e i e ip st o n he o c  ̄e e o i ea e o mutto f t a i n o he SDH e e g n .M o to h s ft e c s sa e be g t a e o a in n y i e st a 1 % .Th rtro o a n sso lg a c s a e r nin; he r t fm lg a c sl s h n 0 e c i in f ra dig o i fma in n y i e t e pr s nc fdie s n a r g o a y h n d r d sa tme a t ss h e e e o s a e i e i n ll mp o e o it n tsa i.The dig o i y e ba e n a n ss ma b s d o t e r s ls o a e u lnia x m i a in n p ca i gn e h i u s n l di g u ta o n B x h e u t fc r f lc i c le a n to a d s e il ma i g t c n q e .i c u n lr s u d— e —
颈动脉体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

p sp 0 e sn t o s s c smut ln rrf r t n ( PR) ma i m n e st r jcin ( I o tr c s ig meh d ,u h a lp a a eo mai i o M , xmu itn i p oeto M P)a dv lmer n e— y n ou e d r
后 处理 技 术 分析 其 影像 学 特 征 。结 果 : 1例 共 1 1 2个 肿 块 , 扫 肿 块 密度 与肌 肉相 类似 , T 值 3 ~ 4 平 C 5 8HU , 中 5例 内 见 其
小灶 状 液 化 坏死 区 , 脉 期 图像 显 示 所有 病 变 明 显 强 化 , T值 高 达 2 0HU 以 上 , 迟 扫 描 病 变 密 度 明 显 降 低 , 中 3个 动 C 0 延 其 病 灶 强化 均 匀 , 6个 病 灶 强 化 不 均 匀 。1 2例 均 位 于 颈 动 脉 分 叉 水 平 。8例 颈 部 C A 均 可 清 晰 显 示 肿 块 与 颈 总 、 内及 颈 T 颈
【 图 分 类 号】R7 9 9 ;8 4 4 【 献 标 识码 】A 中 3.1 1.2 文 【 章 编 号】1 0 — 3 3 2 1 ) 6 0 0 — 3 文 0 00 1 ( 0 2 0 — 6 60
Dig otcv leo l s c p rlCT frc r t o y tmo LIZh n x , a n si au fmut l es ia o a oi b d u r ii d e - u GAO in b , Ja - o DONG u -in e 1De at J nja g, ta. p r
66 O
放射学实践 21 0 2年 6月 第 2 7卷第 6 期
超声诊断颈部动脉体瘤1例

超声诊断颈部动脉体瘤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48岁,发现左侧颈部包块1年余,无任何不适症状,前来就诊。
门诊以甲状腺腺瘤诊断,建议彩超进一步检查。
超声所见:甲状腺正常大小,形态规则,其内回声均匀,彩色血流未见异常。
于左侧颈部,甲状腺左上方可探及3.8cm×1.4cm大小的不均质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形态尚规则,无明显包膜,于其内可探及颈部动脉血管穿行(见图1),彩色多普勒显示为颈总动脉血流频谱,团块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且为动脉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左侧颈动脉体瘤。
手术后病理诊断:颈动脉体瘤。
讨论
颈动脉体瘤比较少见,男女均可以发病,好发于中青年。
颈动脉体瘤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形态上可以两型:一型为局限型,另一型为包裹型,后者较前者多见。
包裹型肿瘤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围绕颈总动脉生长,将血管包裹,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大多无明显包膜,但有丰富的滋养血管[1]。
该患者为包裹型颈动脉体瘤。
颈动脉体瘤需要与颈部真性动脉瘤、淋巴管瘤、颈部交感神经鞘瘤鉴别。
颈部真性动脉瘤超声表现是动脉内径增宽,且有搏动感,加之血流信号,两者不难鉴别。
淋巴管瘤内部无血流信号。
颈部交感神经鞘瘤图像为肿瘤推挤颈部动脉,使其失去正常形态,可变窄,移位,并且不包绕颈部血管,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既可以诊断此病,又可以进行鉴别诊断,超声作为首选检查方法,既快捷安全,又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志安,李建国,主编.临床超声影像学.。
颈动脉体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中医中药 ・
颈 动脉体瘤 的 中西 医结合治 疗
刘继 前 , 光 宗 尚宪 荣 , 李 , 曹建春 , 潇 , 刚 , 强 , 吉亭 , 硕 , 鹏 , 金 曹 黄 王 郑 李 张凡 帆 , 李云 , 汉程 安 顾 北京 中医药 大 学 附属 东方 医 院周 围血 管科 , 北京 10 7 00 8
c to s ain .
[ ywod ]C rt o ytm r C mbn dt dt n l hn s e iiea dWet dcn ; eip rt e Ke r s aoi b d o; o ie a io a C ieem dcn n s r me iie P r eai d u r i e n o v
其发病率不高 , 临床 少 见 , 多数 患者 无 症 状 , 见 颈 部 肿 块 , 仅 生 长 速度 慢 , 有有 压 迫 、 伴 咽部 异 物感 。 由于此 病 不 多见 , 因
此 易 发生 误诊 。我科 应用 中西 医 结合 方 法治 疗 颈 动 脉体 瘤 。 取 得 了满 意疗 效 。 现结 合病 例 报道 如下 :
丰 富 , 手术 瘢痕 粘 连严 重 , 原 完整 分 离瘤 体 的难 度 大 , 中出 术
体 : 者 神 清 , 苦 面容 , 神 郁 闷紧 张 , 色 萎 黄 , 欲 不 患 痛 精 面 食 振 , 颈 颈部 颌 下 区 、 锁乳 突肌 前缘 可 见 一 长约 5c 横 向 右 胸 m
’ 讯 作 者 通
feiewa ote tc rtdb d u rb o i e a io a ie eme iie a d W etr d cn r ame t P te t e t y t a aoi o yt mo yc mb n d t dt n lChn s d cn n sen me iiete t n . ains v r r i ae gv n c oi o y tmo ee t n i e tr dcn rame t n ro eaiec et rtc h aoi rey r— r ie a td b d u rr s ci n W sen me iiete t n,ita p rtv a op oe tte c rtd atr,ca r o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CBT)
(一)疾病特点:
1、颈动脉体瘤起源于颈动脉体,发生于人体最大的副神经节,是一种少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
好发于高原地区中年以上女性,多为良性,单发多见,6%-10%为恶性且转移。
10%~50%有明显的家族性,高海拔较低海拔多发,女性多见。
2、颈动脉体瘤通常表现为缓慢生长的上颈部肿物,多位于下颌角下方。
多数无任何症状,少数伴局部不适,晕厥、耳鸣、视力模糊、声音嘶哑、血压下降等。
3、肿物直径2-12cm,平均5cm,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质地中等偏软、界清、无明显压痛、可左右活动而不能上下活动(此为颈动脉体瘤最典型的体征,称之为Fontaine征),少数可闻及因丰富的血管所致的杂音。
活检有害无益,穿刺难以诊断,且易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故多数不主张穿刺。
4、肿物压迫迷走神经,触压时可引起反射性咳嗽;少数舌下神经受压出现患侧舌肌萎缩及运动障碍。
5、有学者提出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三主征:(1)颈前三角区肿物,长期缓慢生长的肿物,部位恒定于下颌角下方。
(2)颈动脉向浅层移位,颈动脉体位于颈动脉分歧部的后内侧,肿物增大到一定体积,将颈动脉向浅层挤压而发生移位。
(3)颈内与颈外动脉分离,颈动脉体瘤可跨过分歧部向浅层生长,将颈内与颈外动脉推向两侧。
6、肿瘤虽然可合成和储存儿茶酚胺,但仅1%的副神经节瘤临床上表现为有功能性,这是因为大多数副节瘤产生的儿茶酚胺太少,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无症状。
功能性肿瘤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产生波动性高血压、面部潮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心悸等症状。
7、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临床上需与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转移瘤、鳃裂囊肿、淋巴结结核相鉴别。
(二)分型:
Shamblin等(1971)按外科手术和病理关系将颈动脉体瘤分为3型:
Ⅰ型局限型:为肿瘤位于颈总动脉分歧的外鞘内,有较完整的包膜,未包绕动脉,可安全剥离;
Ⅱ型包裹型:为肿瘤围绕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生长,粘连多,但不累及血管壁的中层和内膜,可外膜下剥离,术中有时需临时的颈动脉腔内转流;
Ⅲ型巨块型:为肿瘤包绕动脉严重,可使颈内和颈外动脉向外移位或受压,甚至压迫气管和食管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
难以完全切除,常需颈动脉切除和血管移植。
(三)病历书写要点:
1、病史:需重点描述患者发现肿块时间,部位,发生发展过程,有无伴随局部不适,头晕、晕厥、耳鸣、视力模糊、声音嘶哑、血压下降等。
另外,需询问有无家族史,是否居住于高海拔地区。
2、专科查体要点:重点检查肿块部位、大小、边界、有无压痛、活动性、有无搏动,及颈内外动脉相对位置,并与健侧对比。
检查患者伸舌、舌部感觉、耸肩、头部运动、声带运动、发音等有无异常,以判断神经受累情况。
3、辅助检查:列出入院前的检查结果。
4、诊断规范:○1在诊断后面用括号写出颈动脉体瘤分型。
○2患者术前就已存在的神经损伤也应有相应诊断。
(四)术前准备:
1、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生化、电解质、乙肝
2、抗-HIV,HCV,TPHA、凝血分析、ECG、胸片正侧位。
2、必要时可进行血儿茶酚胺检查,以判断肿瘤是否为功能性。
3、常规请耳鼻喉科会诊,评价声带有无偏移。
4、检查项目
○1颈部B超: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处明显增粗,有团块状弱回声,围绕颈动脉,肿物内有丰富血流。
○2CTA或MRA:可详细了解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可见瘤体导致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弧行分离与颈总动脉形成“高脚杯样”改变。
○3DSA:为金标准。
可提示颈内、外动脉起始呈杯样增宽,密度增高,滋养血管来自颈外动脉。
颈外动脉由于肿瘤压迫不规则变细,管壁不光滑,颈动脉分叉处血管呈“抱球状”特征改变,颈动脉分叉角度增大,瘤体内丰富的的匍行血管,呈网状斑片或扭曲成堆,显示“菊花状”,颈外动脉前内或后外侧移位,颈内动脉后外侧移位。
5、术前缺血锻炼:Matas法(即患侧颈动脉压迫法)是术前脑缺血耐受功能锻炼的有效手段,方法是每次自5min开始,逐渐增至每次20~30min.直至在压迫颈动脉全过程中患者无头晕、眼发黑等脑缺血症状。
(五)治疗方式及适应症:
治疗原则:颈动脉体瘤有5%以上的恶变率,且日益增大的流体包绕周围血管及神经,使手术难度加大。
颈动脉体瘤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行外科手术完整切除
瘤体。
(1)手术治疗:
麻醉选择:气管插管全麻。
手术应根据肿瘤大小及累及颈动脉的程度及脑侧支循环建立情况选择不同术式:
○1颈动脉体瘤剥离术:是最理想的手术方式,适于Shamblin I型.或肿瘤不大,血供不丰富的病例;
○2颈外动脉连同肿瘤切除术:适于Shamblin I、Ⅱ型,血供较丰富的病例;○3肿瘤切除、血管重建术:适于Shamblin Ⅱ、Ⅲ型或肿瘤较大(直径5cm 以上),血供丰富的病例.移植血管首选大隐静脉;
○4肿瘤切除、颈总动脉结扎术:前提是脑侧支循环代偿良好,患侧颈内动脉逆向压力大于33Kpa(70mmHg)。
(2)放疗:适用于残余病灶和防止术后复发有一定疗效。
而不能单独用于颈动脉体瘤的治疗。
术前放疗会增加手术难度。
也有学者认为放射治疗对颈动脉体瘤的局部控制率已达到95%,可作为治疗颈动脉体瘤的有效手段。
(3)化疗:目前认为对本病无效。
(六)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1、脑损伤是主要的并发症,术后I级护理,持续心电监护48-72小时。
密切监测血压,控制血压在收缩压120-160mmHg之间,切忌血压过高导致高灌注综合征,甚至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避免血压过低导致脑灌注不足;密切观察患者神志、意识,瞳孔变化,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
出现时应积极处理或请神经内科会诊或行头颅CT检查。
2、颅神经损伤亦较常见,主要发生于舌下神经及迷走神经,亦可引起面神经下颌缘支和交感神经的损伤,其发生率在l3%~7l%。
故术后需注意观察这些神经的功能。
3、若有血管重建者,术后3-4小时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
24小时后开始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QD。
4、切口负压引流管一般在术后1-2天拔除。
5、颈部切口4-5天拆线,目前多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