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自贡)下列地区人口分布最稠密的是()

A. 北美洲西部

B. 欧洲北部

C. 南美洲南部

D. 亚洲东部【答案】D

【解析】【分析】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故选:D

【点评】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2.2019年3月8日,《航拍中国第二季·福建》在CCTV-9播出,读下面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①山脉是()

A. 武夷山

B. 太行山

C. 雪峰山

D. 戴云山(2)右图是福建沿海某岛屿的传统民居石厝,其低矮、窗小、顶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A. 防震

B. 防风

C. 防洪

D. 防沙(3)关于福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B. 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

C. 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

D. 闽江在宁德市注入南海

【答案】(1)D

(2)B

(3)D

【解析】【分析】(1)图中①山脉是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五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也是戴云山脉的主峰,在福建泉州市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当地传统民居石厝的特点是:低矮、顶缓、窗小。石厝是当地居民从实用出发,针对海岛资源和

气候发展起来的一种石结构建筑。当地缺砖少木,石材于是成为主要建筑材料。风是海岛民居最可怕的敌人,少开窗和开小窗,为的都是防风。故答案为:B。(3)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闽江在福州市注入东海。故答案为:D。

【点评】(1)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峰岭连绵不断,山地丘陵约占陆地总面积的80%,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素称“东南山国”。主要山脉有武夷山脉、杉岭山脉、太姥山脉、戴云山脉、玳瑁山脉、博平岭山脉。

(2)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在夏秋季节常受到台风的影响。

(3)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呈东北-西南走向。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3.民居是人们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智慧结晶。下列建筑风格最能体现湘西民族特色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A项是西亚地区墙厚窗小的碉堡式建筑,B项是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的冰屋,C项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D项是“干栏式”吊脚楼,即底层架空,上层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是湘西地区的特色民居。

故答案为:D。

【点评】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4.2019年4月15日,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建筑损毁严重。巴黎圣母院位于()

A. 英国

B. 法国

C. 意大利

D. 俄罗斯【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故答案为:B。

【点评】法国的旅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既有湖光山色、民俗风情,又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宝藏,还有展示现代化科技的人工文化娱乐景点,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使法国的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入境旅游收入在世界居第二位。首都巴黎、地中海、大西洋沿岸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等都是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5.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A. 城市聚落

B. 工业生产

C. 乡村聚落

D. 农业生产(2)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A. 水运发达

B. 商业落后

C. 水流湍急

D. 全年少雨(3)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苏绣()

A. 能体现出西北大漠的地域特点

B. 作品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

C. 是我国蒙古族女子的传统技艺

D. 原料取自当地盛产的优质蚕丝

【答案】(1)A

(2)A

(3)D

【解析】【分析】(1)图中商铺、熙熙攘攘的人群等景观符合城市聚落的特点,且根据材料“北宋都城”可知,图中景观反映的是城市聚落。

(2)据图可知,该地区商业多依靠河流进行运输,水流平稳、航运发达;该地区人口密集、商业繁荣,该地区地势平坦,高低落差小,水流平稳;该地区地处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3)江苏属于南方地区,苏绣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内容众多,例如:人物、植物、动物等,并非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蒙古族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

故答案为:(1)A;(2)A;(3)D;

【点评】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

分布。

6.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北京名胜古迹有( )

A. 苏州古典园林、天坛

B. 九寨沟、颐和园

C. 明十三陵、明清故宫

D. 长城、杭州西湖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以上这些世界遗产中,苏州古典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九寨沟位于四川省,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明清故宫和长城都位于北京。

故答案为:C

【点评】北京著名的景点主要有: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明十三陵、颐和园、北京海洋馆、八达岭长城、北海-景山公园、中华民族园、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动物园、北京植物园等。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颐和园、明清故宫、八达岭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十三陵等。

7.(遵义)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认增长率最高的是大洋洲

B. 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C. 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 人口对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

【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

故选:C

【点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过快带来的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

8.(广安)下列城市,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称为“圣城”的是()

A. 巴格达

B. 开罗

C. 麦加

D. 耶路撒冷【答案】D

【解析】【分析】耶路撒冷被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称为圣城。

故选:D

【点评】耶路撒冷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古城。阿拉伯人习惯地把它叫做“古德斯”,即“圣城”。在犹太人的语言希伯来语中,“耶路”是“城”的意思,“撒冷”是“和平”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和平之城”的意思。耶路撒冷建城几千年以来,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奉它为“圣城”。

9.如图为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人口密度图,图中的点代表超过平均人口密度的地区。读图,完成小题。

(1)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在国土的()

A. 东部

B. 西部

C. 南部

D. 北部(2)三国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应是()

A. 美国、中国、加拿大

B. 中国、美国、加拿大

C. 中国、加拿大、美国

D. 加拿大、美国、中国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因为加拿大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而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故选项C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美国人口密度为35人/平方千米,加拿大人口密度为4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为146人/平方千米。即三国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应是中国、美国、加拿大。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本题考查加拿大的人口分布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中国、美国、加拿大人口密度大小,根据材料提供的数据回答即可。

10.(宜宾)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在()

A. 罗马

B. 北京

C. 南京

D. 洛阳

【答案】B

【解析】【分析】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有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故选:B

【点评】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11.读下面漫画图完成下列两题

(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是()

A.环境问题

B.资源问题

C.水污染问题

D.人口问题

(2)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我国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是()

A.节约资源

B.防止污染

C.计划生育政策

D.节能减排政策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等。故答案为:D。(2)中国的人口的凸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针对中国的人口问题我国采取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故答案为:C。

【点评】(1)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很多国家人口呈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2)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并逐步走上了计划生育的道路。

12.(绥化)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中,属于意大利的是

A. 平遥古城

B. 丽江古城

C. 皖南古村落

D. 威尼斯城【答案】 D

【解析】【分析】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都属于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和意大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搜集相关资料解答即可。13.读“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 ②地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

C. ③地盛产苹果、甜菜

D. ④地所在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2)我国某企业拟将一批通信设备通过海运从上海运送至④地,最短航线须经过()A. 土耳其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马六甲海峡 D. 白令海峡

(3)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地气候类型只分布在欧洲

B. ②地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降水均匀

C. ③地的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

D. ④地气候类型在非洲南北两端都有分布

【答案】(1)B

(2)C

(3)D

【解析】【分析】世界上各地区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差异很大,由气候导致各地的风俗也有很大差异。

(1)①地在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误;

②地位于东亚的中国,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B正确;

③地在中南半岛,盛产热带作物,不会有苹果、甜菜等温带作物,C错误;

④地所在国是南非,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国家是澳大利亚,D正确。

(2)我国某企业拟将一批通信设备通过海运从上海运送至④表示的南非,最短航线须经过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

(3)①地表示的温带海洋气候类型除分布在欧洲外,还分布在南北美洲,A错误;

②地属于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不均匀,B错误;

③地的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夏季多雨,C错误;

④地表示的地中海气候类型在非洲南北两端都有分布,D正确。

故答案为:(1)B;(2)C;(3)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综合性强,有难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4.下图为某区域局部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半岛的地势特征大致为西北高东南低

B. 该半岛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

C. 该区域主要分布黄色人种

D. 由甲到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逐渐增强【答案】 A

【解析】【分析】由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半岛的地势特征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A正确;该半岛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B错误;

该区域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C错误;

由甲到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逐渐减弱,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15.下图是波斯湾沿岸灯光图。该地区城市大致分为能源城(能源开采、冶炼为主:其工业区昼夜开工)、消费港口城(贸易、金融等非能源产业为主)和沙漠新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常年彻夜灯火通明,此处城市多属于()

A. 能源城

B. 消费港口城

C. 沙漠新城

D. 旅游城市(2)丙地灯光较少,原因可能是()

A. 农田广布,民居分散

B. 高温多雨,没有城市

C. 炎热干燥,人烟稀少

D. 畜牧业发达,城市少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地常年彻夜灯火通明,说明此处城市多属于昼夜开工的能源城,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故选A。(2)由图可知,丙地位于阿拉伯半岛,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生存条件恶劣,人烟稀少,故选C。

【点评】(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经霍尔木兹海峡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一些大型油轮需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主要的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等。

(2)“中东”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的控制,终年炎热干燥,使得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水资源成为制约中东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16.2019年5月,北京市某校同学到门头沟区爨底下村参加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他们在考察报告中写道:“爨底下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相辉映……”“这个小山村本是由古时商路上一个驿站发展而来,……随着古道的渐渐没落与破败,爨底下村也陷入了一个举步维艰的境地。”

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古村落建筑特色的描述,最可能出自上述考察报告的是()

A.红墙绿瓦的皇家园林

B.高低错落,利于采光通风

C.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

D.毛毡制作,利于拆卸搬运

(2)影响爨底下村的兴衰的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自然资源

D.交通

(3)为实现传承与振兴,该村最适宜发展的是()

A.现代物流业

B.水稻种植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旅游服务业

【答案】(1)B

(2)D

(3)D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景观描述、提取信息能力、中国区域地理景观建筑特征。古村落建筑特色的描述:高低错落有致、利于采光和通风。

(2)本题考查提取信息能力。信息显示这个小山村本是由古时商路上一个驿站发展而来。

(3)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综合分析能力。“为了传承和振兴”,;利用报告中“爨底下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相辉映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故答案为:(1)B;(2)D;(3)D;

【点评】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分布。

17.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均表示乡村聚落。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处聚落形成的最有利因素是靠近公路

B. 丁处聚落位于两条公路及河流交汇处

C. 图中四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丙处

D. 如果四处聚落房屋建筑均如图右下方所示,那么图示区域位于炎热多雨地区

【答案】 D

【解析】【分析】据图可知,甲、乙、丙三处聚落形成的最有利因素是靠近河流。丁处聚落位于两条公路交汇处。乙处位于河流两岸,且有公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故图中四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乙处。如果四处聚落房屋建筑均如图右下方所示,那么图示区域应位于炎热多雨地区。故答案为:D。

【点评】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气温高的地区,聚落地区墙壁较薄,房间较大,窗户较小,从而达到防暑的效果;热带多雨地区人们一般都建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比较凉爽干燥。

18.如图是某游客旅游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②气候③河流④交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游客发展聚落里有好多古建筑,且有保护标志。你认为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A.它能适应当地环境

B.它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

C.它比现代建筑好看

D.它记录的信息具有研究价值

【答案】(1)D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图中聚落分布在山谷地带且沿公路线分布,所以说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交通。(2)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它记录的信息具有研究价值。

【点评】(1)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如农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传统风俗习惯,文化背景、政治、军事、宗教、交通等。

(2)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一些古建筑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我们要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不乱丢垃圾、破坏文物,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制止他人破坏遗产的行为,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宣传,提高身边人保护遗产的意识。

19.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4月4日至6日对欧洲西部的芬兰进行国事访问。请问当地居民主要属于什么人种()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答案】 A

【解析】【分析】芬兰位于欧洲西部,以白色人种为主。故答案为:A。

【点评】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20.(西双版纳)下列景观属于乡村聚落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BD主要是高楼大厦,人口密度大,属于城市聚落。C为乡村聚落,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