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动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美学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动态分析

作者:彭立勋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2期

摘要: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用分段研究的方法,对西方美学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理论转型、基本特征和前后联系等作了剖析和概括,并由此对西方美学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行了动态的分析,力求揭示出西方美学发展演变的主要轨迹和内在规律。

关键词:西方美学;动态分析;理论转型;阶段特征

中图分类号:B83-0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2.030

西方美学从古希腊时代开始,以有历史记载依据来说,大约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延绵至今,已有约2600年的历史。对于漫长的西方美学史,如何理清其演变过程特别是发展脉络或发展线索,是西方美学史研究中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对此,一些国内西方美学史著作和研究者相继提出不同看法。较早有学者提出可用两条对立的线索来“统”整个西方美学史,即认为西方美学发展始终贯穿两条互相对立的主导线索:“一方面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线索,另一方面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线索”。近来又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看法“不十分切合西方美学发展的实际”,而另外提出西方美学史发展的“两条主线”的看法,即认为全部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始终贯穿着“两条基本发展线索,这就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条主线”。以上各种看法虽然表面不同,但思维方式则一样,就是试图对西方美学发展过程和线索作一种静态的分析和概括,将全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纳入某种持续不变,一以贯之的对立线索之中。这样做从研究者主观意图上看也许是不错的,但从西方美学史的实际情况来看,则不仅前一种概括有“过于简单化”的问题,后一种看法也存在同样的弊病。

首先,这两种看法都把美学发展史和哲学发展史几乎完全相等同,试图以对西方哲学史发展主线的某种理解来概括西方美学史的发展主线。其实,美学发展史和哲学发展史固然紧密关联,但却不是完全等同的。在西方美学形成和发展中,美学一直是作为哲学的一个方面和一个部门,因而在分析和把握西方美学史发展过程和线索时,如果不结合西方哲学史,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理解和科学结论。但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它包含的基本问题毕竟和哲学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不能将美和美感的问题简单地等同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主要受到哲学的影响外,还要受到特定时代和社会审美实践及审美意识,特别是文艺发展的影响,这就使其发展过程、发展脉络除了和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共同性外,还必然具有其特

殊性,这是绝对不应忽视的。如果以思维和存在关系为基本问题,将西方美学史“统”进“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线索”之中,那就完全忽视了美学史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其次,这两种看法都是把西方美学史发展过程中某个时期或某个阶段产生的美学思潮的对立加以泛化,作为贯穿全部西方美学史的基本对立线索,因而都有以偏概全,以部分代全体的问题。西方美学史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阶段,出现了几次重大转折和转型。产生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西方美学,不仅其形成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有极大差异,而且作为其形成基础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和文艺实践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受其影响,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西方美学发生了重要变异,形成为不同特点。由于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和明显的阶段性,加之贯穿于整个美学史的各种美学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因而不能将主要形成于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美学思潮的对立片面笼统地说成贯穿全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线索。否则,难免有牵强附会、削足适履之嫌。

我们认为,对西方美学史发展脉络或线索的研究和概括必须从历史实际出发,充分注意到西方美学发展的复杂过程和复杂现象,注意到西方美学发展的重大转折和阶段性,注意到西方美学史的全部美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而不应脱离历史实际,将西方美学发展的复杂过程和复杂现象做一种人为式的剪裁和简单化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最重要的原则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一些历史上大的复杂的长期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用分段研究的方法处理,可以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事物发展的特点,考察事物前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看清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来龙去脉,这才符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和辩证分析方法的要求。由于西方美学的发展经过几次巨大转型而形成明显的阶段性,各时期、各阶段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思维模式、研究对象、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乃至话语方式都有明显的区别,从而形成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我们既要看到各个时期和阶段之间美学思想发展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更要看到各个时期和阶段美学思想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只有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变静态分析为动态分析,深入研究和阐明各个不同时期和阶段美学发展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和来龙去脉,才能真正掌握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脉络。这就需要按照西方美学的演变过程和根本性转折,对西方美学历史发展各个时期和阶段的思想变化、理论转型、基本特点和前后联系等进行具体分析,并由此对西方美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作出动态分析和概括。

古希腊美学是西方美学史的滥觞,它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极盛于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中间经过“希腊化时期”,而后由罗马美学继承和发展,直至公元5世纪。这大约1000多年,正是西方古代奴隶制社会从形成到瓦解的时期。在奴隶制得到充分而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较为发达的希腊罗马哲学和希腊罗马文艺,它们为西方古代美学的形成和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古希腊罗马美学是建立在西方古代哲学基础之上的。西方古代哲学所研究的主要问

题集中在本体论问题上。所谓本体论,是指关于世界本原或本质的哲学理论,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学问。因此,世界的本原或者说万物的本体问题是古代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这势必影响到西方古代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从哲学和本体论上来理解人类审美活动和文艺实践。从希腊古典早期的美学思想到希腊古典盛期的美学思想,再到“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的美学思想,其具体内容虽然有变化,但研究得最为集中的问题还是美的本体问题和艺术的本体问题。希腊古典早期的美学以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与智者派、苏格拉底为代表,如同他们的哲学一样,他们的美学思想都带有朴素性和直观性。但前者是从自然的角度探寻美的本体,强调美在形式的和谐;而后者则从人的角度探寻美的本体,强调美与善和功用的一致,从而形成为最早的两种不同的美学倾向。希腊古典盛期的美学产生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个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围绕美的本质和艺术的本质这两大问题,建构了对立的两大美学思想体系。柏拉图是理念论哲学的创立者。理念论将超感性的理念作为世界本源,认为理念是客观独立存在的唯一真实的世界。柏拉图从理念论出发,在超感性的理念世界中去寻求美和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认为美即理念,艺术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的影子”。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肯定了现实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并且从现实存在出发,用现实主义的观点,在客观的现实世界中去寻求美和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认为艺术是对客观自然和生活的模仿,美在模仿的内容与形式。由此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真实性和社会作用问题也与柏拉图持相反观点。柏拉图否定文艺的真实性及其审美教育作用,亚里士多德则肯定文艺的真实性及其审美教育作用。这种美学观上理念论和现实论的对立逐渐形成为两条不同的美学思想路线,不但贯穿于古希腊罗马美学,也深刻影响着两千多年来西方美学的发展。希腊化和罗马时期美学的代表人物贺拉斯和朗吉弩斯在艺术与现实关系问题上主要是受到亚里士多德现实论美学思想的影响,而普洛丁创立的新柏拉图主义美学则是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理念论的美学思想,并为美学转向神学开辟了道路。

从公元5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14世纪,西方美学发展进入中世纪时期。这是西欧封建社会形成、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基督教成为强大的政治经济势力,并且完全统治着思想文化领域。恩格斯指出,中世纪“把古代文化、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基督教在中世纪居于统治地位,政治、法律、哲学、文学都不过是从属于神学的分支。在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就是为基督教服务的经院哲学,它是在古代基督教“教父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论证基督教教义为目的,是一种神学本体论。在基督教和经院哲学的影响下,中世纪的美学也被纳入神学。从神学出发研究美学问题,用美学来附会基督教教义,是中世纪美学的基本特点。这是一种神学美学,其价值取向和形态特征都是以基督教神学为依据的。所以,中世纪美学的对象不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美,也不是研究艺术(一般说来基督教是敌视艺术的),而是论证上帝的美。以美的概念为中心,论证“美在上帝”,美是上帝的本性;上帝是美的本源和本体,天上、人间一切事物的美都是分享了上帝的美,这就是中世纪美学的基本命题。当然,中世纪美学家也论到美的其他特征,也对艺术有一些思考,但都是围绕这一基本命题展开的。从发展过程来说,神学美学在早期是教父美学,其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在晚期是经院美学,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教父美学与经院美学分别以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为基础。由于教父哲学是经院哲学形成的理论前提,而经院哲学是在教父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两者所研究的对象同样都是超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