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页岩储层分类与评价

合集下载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岩性识别与流体评价技术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岩性识别与流体评价技术

块状泥岩宏观特征: 深灰、 黑灰、 灰黑色, 成
1 2 元素分析技术
蚌化石、 介形虫化石等。 纹层状页岩宏观特征: 黑
具有不同的 X 射线光谱特征, 通过对这些射线光
分纯或较纯, 块状或波状层理, 含炭屑、 黄铁矿、
灰或灰黑色, 成分较纯, 页理发育或较发育, 纹层
厚度 一 般 为 0 5 ~ 10 mm, 单 层 页 理 厚 度 一 般 为
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macroscopic observation, elemental analysis, thin s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so forth,
various technic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ical lithology were summarized, the combined technique of the
元素分析技术是依据岩石所含不同的矿物成分
谱特征进行分析, 可确定不同岩性的个性元素和元
素组合变化规律, 在获得各岩性元素特征之后, 可
反向根据单项元素或元素组合特征建立不同岩性的
识别方法 [3] 。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泥页岩有 5 类矿物组
成, 分别为黏土矿物、 石英、 长石、 方解石和白云
石。 黏土矿物主要由蒙脱石、 绿泥石、 伊利石、 高
岭石等组成。 依据此类矿物的化学分子式可知, 主
要元 素 为 Si、 Al、 Mg、 Fe、 Ca、 K、 Na、 C、 O。
经过研究, Ca 和 Mg 元素含量与碳酸盐矿物含量的
相关性最好; Al 元素含量与黏土矿物含量的相关
性最好; Si 元素含量与石英含量呈正相关 [4] 。 应

岩土工程中的岩石分类与评价

岩土工程中的岩石分类与评价

岩土工程中的岩石分类与评价引言: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着土壤和岩石的性质和行为,为土木建筑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而在岩土工程中,岩石的分类与评价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从岩石的分类方法、常见的岩石类型以及岩石的评价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岩石的分类方法岩石的分类方法主要分为岩性分类和成因分类。

1. 岩性分类:岩性分类是根据岩石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对岩石进行分类。

岩性分类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由于地壳上深部的高温熔融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沉积岩是通过水、风、冰等运动将岩屑、动植物遗体等沉积而形成的岩石,如砂岩、泥岩等。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岩石接触变质或区域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如云母片岩、石英岩等。

2. 成因分类:成因分类是根据岩石形成的地质过程对岩石进行分类。

成因分类包括构造岩、热液岩和沉积岩三大类。

构造岩是在构造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岩石,如断层岩、喷发岩等。

热液岩是由于热液活动而形成的岩石,如石英脉、石英矽卡岩等。

沉积岩是通过水、风、冰等运动将岩屑、动植物遗体等沉积而形成的岩石。

二、常见的岩石类型在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岩石类型包括花岗岩、玄武岩、砂岩、泥岩、页岩等。

1. 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以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为主要成分的酸性火成岩,具有石质致密、结构均匀、硬度较高的特点。

花岗岩在岩土工程中广泛用作建筑材料和路基填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玄武岩:玄武岩是由于地壳上的中等温度熔融作用而形成的基性火山岩,具有致密、韧性良好、耐久性较强的特点。

玄武岩在道路、隧道等土建工程中经常用作路面铺装材料和防水材料。

3. 砂岩:砂岩是由于风、水等运动将砂质颗粒沉积而形成的沉积岩,具有颗粒状骨架、透水性好、易于开采的特点。

砂岩常用作建筑材料、路基填料以及石英砂等工业原料。

4. 泥岩:泥岩是由于湖泊、河流等环境中的泥质颗粒沉积而形成的沉积岩,具有疏松、胶结性强、可塑性高的特点。

黔北煤田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勘探潜力评价

黔北煤田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勘探潜力评价

黔北煤田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勘探潜力评价张曼婷;付炜;姜秉仁;高为;邓恩德【期刊名称】《煤炭科学技术》【年(卷),期】2022(50)8【摘要】贵州省上二叠统龙潭组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含煤地层,蕴含丰富的富有机质泥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气成藏物质基础。

以贵州省黔北煤田上二叠统龙潭煤系富有机质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JC-1井岩心样品进行测试,对研究区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孔隙结构和岩石力学参数等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页岩气勘探潜力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JC-1井泥页岩干酪根类型均为III 型,有机质成熟度在2.0%~3.0%,处于过成熟早期生干气阶段,总有机碳含量(TOC)为0.56%~9.58%,平均3.97%。

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黔北煤田龙潭组泥页岩有机质类型与有机质成熟度匹配,有机碳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生气能力。

SEM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结果显示JC-1井泥页岩具有的微观孔隙主要包括粒内孔、粒间孔和微裂缝,具有丰富的微观孔隙,为页岩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X射线衍射数据显示泥页岩脆性矿物含量为5.96%~87.27%,平均值为43.78%,脆性矿物含量较高,有利于进行压裂改造;泥页岩总厚达到48.03 m,占龙潭组总厚度的36.89%,具有2个有效页岩连续厚度大于15 m的层段。

黔北煤田龙潭煤系富有机质泥页岩具备良好的生气条件、良好的储集条件与良好的可压裂性,泥页岩累计厚度与有效连续厚度较大,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总页数】7页(P133-139)【作者】张曼婷;付炜;姜秉仁;高为;邓恩德【作者单位】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相关文献】1.黔北金沙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沉积环境对页岩气储层的控制作用2.黔西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交互相页岩气储层特征3.黔北煤田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储层可压性评价4.黔北煤田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储层可压性评价5.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基本特征及页岩气勘探潜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泥页岩储层地质特征分析

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泥页岩储层地质特征分析

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泥页岩储层地质特征分析
滕洪达
【期刊名称】《西部探矿工程》
【年(卷),期】2022(34)11
【摘要】随着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常规油气资源呈现储量和产量双下降的趋势,必须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寻找可接续的资源量,以维持油田持续高产稳产,页岩油被认识是较为理想接替资源。

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地层中含有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加强对页岩油储层特征认识与评价,提升页岩油开发效果、实现效益开发,对于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3页(P76-78)
【作者】滕洪达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试验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5
【相关文献】
1.泥页岩有机非均质性评价及其在页岩油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为例
2.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储集层特征
3.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气储层评价及生储有利区预测
4.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气储层评价及生储有利区预测
5.基于高压压汞法的泥页岩储层分形研究--以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湖相泥岩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暗色泥页岩资源潜力评价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暗色泥页岩资源潜力评价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暗色泥页岩资源潜力评价摘要:以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暗色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对泥页岩的分布、厚度、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塔东北侏罗系和奥陶系泥页岩发育最好,侏罗系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部分为Ⅱ型,泥页岩平均厚度为80-255m,TOC为0.5-6%,Ro为0.5-3%。

中下奥陶统黑土凹组泥页岩厚度为40-60m,有机质类型为Ⅰ-Ⅱ1型,TOC含量高,平均在1%以上,热演化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

综合前人研究,该区域奥陶系和侏罗系泥页岩发育良好,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泥页岩;奥陶系;侏罗系引言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集“生、储、盖”于一体,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1]。

因其资源分布广、可采资源量大,页岩气的勘探和开采事关世界天然气和能源供应的格局。

美国勘探发现了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凭借世界领先的勘探开发技术,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已进入页岩气开发的快速发展阶段。

2015年其页岩气产量超过4200×108m3,已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我国2010年在四川盆地古生界海相页岩中取得突破,成为北美以外地区率先实现页岩气开采的国家[2]。

2016年页岩气产量为78.82×108m3,仅次于美国、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

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泥页岩发育特征及有机地化特征进行评价,为该区域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资料。

1.区域构造背景塔里木盆地是在前震旦纪陆壳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3]。

盆地内根据基底顶面形态划分为七个一级构造单元,分别为塔北隆起、中央隆起、塔南隆起、库车坳陷、北部坳陷、西南坳陷、东南坳陷、塘古孜巴斯坳陷,即“三隆五坳”[4]。

塔东北地区指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部的库鲁克塔格山前砾石/戈壁区,泛指横跨于南天山造山带南部和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地区。

论述页岩气综合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论述页岩气综合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论述页岩气综合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页岩气综合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岩石地质学评价:主要包括页岩储层的岩性、岩石组分、孔隙结构、孔隙度、渗透率等特征的分析与评价。

常用方法包括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等技术。

2.地球物理资料评价:包括测井、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与解释,确定页岩储层的厚度、岩性、韵律、裂缝发育情况等。

常用方法有测井解释、地震地层解释、地震反演等。

3.储层物性评价:主要研究页岩储层的物性参数,包括比表面积、微观孔隙特征、气体吸附、气体解吸等。

常用方法有气体吸附实验、N2吸附测定、等温吸附实验等。

4.地质工程评价:与页岩气开发与生产相关的地质工程参数的评价,如渗透率、孔隙压力、水压裂缝性能等。

常用方法包括数值模拟、岩心脆性测试、渗流试验等。

5.资源量评估:评估页岩气地质储量量与可采程度,以及页岩气资源的潜力等。

常用方法有静态储量评估、动态储量评估等。

综合地质评价通常需要借助多个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包括岩石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工程等,通过野外调查、实验分析、数据处理和解释等多种方法来研究页岩储层特征、物性参数以及资源量等,以为页岩气开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中低品味陆相页岩储层岩相命名方法

一种中低品味陆相页岩储层岩相命名方法

一种中低品味陆相页岩储层岩相命名方法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页岩气储层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而页岩储层的岩相特征是评价其储集性能的重要依据之一。

然而,由于页岩储层岩相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命名方法也相对较为分散和混乱。

本文拟提出一种中低品味陆相页岩储层岩相的统一命名方法,以期为页岩储层研究及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背景及意义1.1 背景页岩气是指在页岩岩石中储集的天然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而页岩气的储层主要是页岩,因此对页岩储层岩相的研究对于评价储集性能、确定有效储集层具有重要意义。

1.2 意义正确认识页岩储层的岩相特征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目前对于页岩储层岩相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其命名方法也相对较为分散和混乱,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统一的命名方法,以期为页岩储层的研究和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页岩储层岩相的命名原则2.1 岩性分类对于页岩储层的岩相,一般根据其主要岩石成分和岩性特征进行分类,一般有页岩、泥岩、页岩泥岩、页岩钙质泥岩等。

可以根据不同岩相的岩性特征进行分类。

2.2 产状特征另外,对于页岩储层的岩相分类还可以根据其产状特征进行分类,比如褶皱构造下的页岩储层、断裂构造下的页岩储层等。

2.3 成因特征页岩储层的岩相还可以根据其成因特征进行分类,比如水成页岩、热液成岩页岩等。

三、一种中低品味陆相页岩储层岩相的命名方法3.1 大致分类基于以上的岩相分类原则,我们可以提出一种中低品味陆相页岩储层岩相的命名方法。

根据岩性分类对页岩储层进行基本分类,然后根据其产状特征和成因特征进行细分。

我们可以将中低品味陆相页岩分为泥页岩、泥质页岩、泥灰岩、泥灰质页岩等,然后根据褶皱构造下、断裂构造下、水成、热液成等特征进行细分命名。

3.2 命名规范在提出统一的中低品味陆相页岩储层岩相命名方法的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命名规范,以确保命名的统一性和便捷性。

四、结论页岩储层的岩相特征是评价其储集性能的重要依据之一。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页岩气是一种在页岩储层中存在的天然气资源,因其在储层中富含有机质,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

为了评价页岩气的潜力和寻找优质的选区,需要对其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

以下是对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的讨论。

页岩气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储层特征、有机质特征和构造特征三个方面。

储层特征是评价页岩气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页岩气储层常常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性和高含气量的特点。

由于页岩的细粒度和高含水量,其孔隙度相对较低,常在0.1%以下。

而渗透性则通常小于0.001 mD,即十分之一亿数量级。

虽然储层孔隙度和渗透性较低,但由于页岩储层庞大的储量,其整体储量仍然可观。

有机质特征是确定页岩气潜力的关键。

页岩气主要是由含气有机质产生的,因此有机质的类型、含量和成熟度对于页岩气潜力具有重要影响。

有机质类型常分为藻类源、微生物源和木材源等,其中藻类源和微生物源是页岩气主要的有机质来源。

有机质的含量通常以有机碳含量为指标进行衡量,通常在1%以上。

而有机质的成熟度则用干酪根类型和成熟度指标如岩相学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等来进行评价。

构造特征对于页岩气的存储和运移也具有重要影响。

构造特征主要包括构造类型、构造背景、构造应力场等。

不同构造特征下的页岩气储层存储和运移方式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构造复杂的地区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页岩气的形成,同时也容易形成裂缝网络有利于气体的运移和收集。

对于选择合适的页岩气选区,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地质特征。

需选择储层性质较好、孔隙度和渗透率适中的区域,有利于气体的储存和移动。

需要选择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区域,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地区通常潜力更大。

需要考虑构造特征,选择构造相对简单、构造扰动较小的地区。

这样才能确保页岩气的富集和运移条件较好。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涉及储层特征、有机质特征和构造特征三个方面。

综合考虑这些特征,可以较好地评价页岩气潜力和选择优质的选区。

这对于合理开发页岩气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