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

聊城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西端的是A.秦国

B.魏国

C.齐国

D.楚国

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从木、石、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铁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在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

3.下图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今天我国南海的海域当时被过往的商旅命名为“涨海”这说明

A.汉代中央政府已经对南海进行有效管辖B.汉代丝绸之路以海上路线为主

C.当时只有汉朝商人来到南海D.这一史实是今天我们声索南海主权的历史依据

4.下列关于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我国农耕文明B.这种建筑样式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C.我国半坡居民的创造D.我国河姆渡居民的创造

5.下图所示为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对于其作用,下列说法最准确是

A.防洪、排水B.防洪、蓄水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

6.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7.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

A.三家分晋B.田氏代齐C.晋楚争霸D.国人暴动

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

9.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文中的主人可能是A.山顶洞人B.浙江C.砖木瓦房D.西安半坡人10.下图是船型彩陶壶。下列表述与图片无关(错误)的是 ( )

A.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B.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造船技术

C.印证了当时的文明程度D.证明了船就是黄帝的发明

11.中国古代思想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A.荀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

12.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方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甲骨ト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秦朝历史D.西周历史

1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材料中“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A.保护了世袭贵族利益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D.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14.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

15.中国历史上“禅让时代”结束、“家天下”时代开始于

A.夏朝B.周朝C.商朝D.秦朝

16.通过比较能更好地理解问题,请你指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①利用磨光和钻孔技术制作骨针

②开始建造房屋

③能够人工取火

④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掌管监察事务。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史大夫

18.《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A.纳贡

B.朝觐

C.作战

D.分封

19.与下图中“楚河汉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纣王与武王

B.项羽与刘邦

C.曹操与华佗

D.张骞与蔡伦

2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21.商朝统治时期,由于水患,都城曾多次迁移。后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统治开始稳定下来,这位迁都的商王是()

A.商汤B.夏桀C.周平王D.盘庚

22.“相传黄帝已经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作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宫殿和指南车。”这些远古传说

A.是由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想象虚构出来的东西

B.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C.经口耳相传,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D.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完全无法相信

23.下面三字经的内容与北京人无关的项是

A.发现点,周口店

B.头盖骨,猿特征

C.打石器,过群居

D.磨石器,尖锋利

24.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周时期才出现青铜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最主要用于战争

③司母戊鼎是世界已知的最重青铜器

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

B.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勤俭治国,政治清明,国力显著增强

26.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B.它出现于商朝,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C.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

27.奴隶社会开始了人类由野蛮向文明的转型;文明时代的第一个社会是奴隶社会。中国历史上,无剥削无压迫的原始社会结束,有剥削有压迫的奴隶社会开始标志是

A.炎黄涿鹿之战

B.大禹建立夏朝

C.刘邦建立秦朝

D.炎黄阪泉之战

28.近年,台湾各党派首脑连战、宋楚瑜等到大陆访问都参拜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黄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C.黄帝陵山环水绕风景优美

D.黄帝炎帝发明了农耕和历法

29.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伶伦﹣﹣发明音律B.隶首﹣﹣发明文字

C.嫘祖﹣﹣发明算盘D.仓颉﹣﹣养蚕缫丝

30.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舜禅让于禹B.国人暴动C.平王东迁D.三家分晋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最终灭掉东方六国,所以秦国位于战国七雄中的最西端,故A符合题意;魏国、齐国、楚国位于秦国东方,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工具的改进,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和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涨海”的命名就说明了此点,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汉代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C说的太绝对,故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居民地处南方,房屋是干栏式的,故D符合题意。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因为北方气候寒冷,房屋是半地穴式的,这种定居生活是农耕文明,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D。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为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商朝出现的文字是甲骨文;小篆出现在秦朝,隶书、行书出现时间晚于小篆,排除B、C、D,故选择A。

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战国七雄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包括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两件大事,即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被大夫田氏取代,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他提出了“兼爱”、“非攻”,C项符合题意;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A项不符合题意;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B项不符合题意;韩非是战国时期的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土木建筑的房子、小米”,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地处黄河流域,干旱少雨,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人类,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信息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土木建筑的房子、小米”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船形彩陶壶为1958年陕西省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在两侧的腹部,各用黑彩绘出一张鱼网状的图案,渔网挂在船边,似正撒网捕鱼,又像小船刚刚捕鱼回来,在晾晒鱼网。陶壶上端两肩上,横置两个桥形小耳,既便于提拿,又可穿绳背负,随身携带。这件陶壶的壶身两侧均画有鱼网纹,学者认为当时原始人已有划船撒网捕鱼的能力,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造船技术,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船型彩陶壶印证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已经很高,ABC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船就是黄帝的发明”这种说法不能从船型彩陶壶上得到印证,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干图片船型彩陶壶的历史,通过船型彩陶壶的发掘和考古价值分析,四个选项的说法,利用排除法解答本题,黄帝是传说中的上古人物,他发明了舟车,但与题干船型彩陶壶无关,可以排除,由此得出正确答案。

1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无为而治,C符合题意。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主张与“无为而治”无关,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解答本题注意识记道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中国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选项B 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故D符合题意;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表述错误,故A不合题意;商鞅变法内容中建立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故B不合题意;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故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是解题的关键,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14.C

解析: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泽乡起义失败后,但反秦的浪潮没有因此平息。其中涌现出两个杰出领袖: 刘邦和项羽。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破秦军主力。刘邦抓住时机攻取了咸阳,灭亡了秦朝。故选C。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后来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A符合题意。BCD都晚于夏朝,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

注意理解“禅让时代”结束、“家天下”时代开始实际上就是指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1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山顶洞人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使用打制石器,还学会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已经懂得审美,并且开始死后埋葬。所以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得多,所以①③④选项都符合题意。山顶洞人和北京人都不会建造房屋,②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比较。

1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秦朝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权至高无上,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故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廷尉为主管司法的官吏,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

1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

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材料中反映诸侯应对天子尽有述职的义务,如果不朝见天子将会受到降爵、削地、和武力惩罚,体现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应尽的义务,天子与诸侯是君臣关系,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便是来源于这段历史,B符合题意。ACD项人物与题干“楚河汉界”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并掌握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得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秦汉时期阶段特征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符合题意。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是远古人类起源时期,A不符合题意。国家的产生是在夏朝,B不符合题意。秦汉时期没有政权分立,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商朝统治时期,由于水患,都城曾多次迁移。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从此商朝统治开始稳定下来。故答案选D。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是我国的人文初祖,黄帝已经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作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宫殿和指南车,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C项内容都是关于北京人的正确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与生产生活状况。2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因此①说法错误;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而不是战争,因此②说法错误;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因此③说法正确;商周时期铸造青铜器主要采用“泥范铸造法”,因此④说法正确。所以

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因此①说法错误,所以排除A、D两项;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而不是战争,因此②说法错误,所以排除B。故选C。2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武帝时,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固了大一统局面,故C符合题意;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故AB不合题意;西汉文帝、景帝时勤俭治国,政治清明,国力显著增强,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最主要功绩”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2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因此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所以选项A 符合题意;选项BCD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A。

27.B

解析: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从此,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他们结成联盟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选项A 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据课本知识可知,古代传说中,黄帝时期,伶伦发明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养蚕缫丝,仓颉发明了文字,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故B符合题意。A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B发生在西周周厉王时期,D发生在春秋与战国之交的时期,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