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让汉字更好地走向世界

王选:让汉字更好地走向世界
王选:让汉字更好地走向世界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2786540.html,

王选:让汉字更好地走向世界

作者: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2015年第07期

王选,江苏无锡人,1937年2月5日生于上海,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科协副主席等荣誉职务。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为更好地实现汉字激光拍照系统自动化,他带领科研团队刻苦钻研,反复研究,最后研制出了“华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授予他1995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授予他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王选语录

·我觉得经常是这样的,赶潮流往往不行,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把一个冷门的东西搞成热门。我们千万不要跟潮流,要预见到社会的需要,来锻炼和培养自己。

·当人们对一个新的构思说“Can?t do”(做不成)时,最好的回答是“Do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

·一个好的科学家或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才能带领队伍。什么叫好人?季羡林先生曾说过,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就是好人。这一标准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是好人。

·“伏枥老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今后衡量我贡献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俊。

·中国古代有句话:“上士忘名,将名利彻底淡忘;中士立名,靠自己的成就把名立起来;下士窃名,自己不行就窃取人家的。”我做不到上士,但是我不会为了立名而去窃名。

·我觉得人们把我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是把时态给弄错了,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

·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

·一旦有了两种背景(跨领域的)以后,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我体会到美国控制论的提出者说的一句话,他讲:“在已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两个领域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我当时跨了这两个领域,给我一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有趣的汉语

学好汉语,趣味多多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汉语魅力无穷,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优美、最丰富、最简练的语言。说丰富,仅量词就有许多个,人谓口,马谓匹,鱼谓尾,树谓棵,汽车叫辆,火车称列……今天,汉语正在走向世界,外国留学生遍布我们的重点大学,孔子学院已走进各国城市。现在世界上正掀起了学汉语的热潮,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学好我们的民族语言呢? 一.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最基本符号,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读准汉字的发音,识记汉字的字形。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如果出错,就会弄出笑话,(如莘莘 ..学子,十年寒窗苦读, 终于迎来了高考,赴.商都的监考员,定要尽职尽责,认真监考,下面我点名,赵堃.、李曌、王璨 .....;. 家具、发酵、校表 ........)(一次,记者去温州考察,记者问:“你们温州靠什么发展起来的?”当地的一 位负责人说:“一靠警察 ..【机遇】”记者大吃一惊,原来温州人发音不准,把政..【政策】,二靠妓女 策和机遇念错了。)甚至发生重大的损失。汉字中,形声字居多,秀才认字认半边;占据第二位的是会意字,学习研究会意字,我们就会发现汉字很有意思。如:1.众(科长在纸上写了一个众字,问小张和小李:“它意味着什么?”小张抢先道:“意味着团结一心,坚不可摧。”小李说:“打麻将三缺一。”孙科长喝了一口茶:“你们呀,悟性太差了,这个字意味着即使只有咱们三个人,也要有一个人高高在上!”)2.家、3.烦、4.看、5.理、6.安、7.厨、8.甜、9.北。汉字是表意文字,又是方块字,古代的测字正是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来算卦的(在外国就没有测字这种做法)。下面我们举一个事例。相传明朝末年,闯王的起义军快要打到京城的时候,有一天北京前门大街的一个卦滩前,来了一个愁容满面、官架子十足的人,这个人虽然穿了一身庄户人的衣裳,但怎么也不像一个老百姓。他跟算命先生说:“我想请你测个字,问一点事情。”算命先生说:“好,那就请你随便说一个字吧!”“朋友的友”那人想了想说。“你想问什么事情呢?”“我想问一下现在的时局,能不能太平。”“不会太平了”,算命先生微笑着说,“你测的这个字是一个’反’字的出头露脚,这证明天下的人都已经反了。”那个人赶忙改口说:“不、不、不,我说错了,我说的是有无的有。”算命先生脸一沉:“这就更遭了,这个字上面是个大的一部分,下面是个月,说明大明的江山已丢失一半了。”那人听了脸色煞白,又急忙改口:“我说的是申酉的‘酉’。”算命先生立刻显出惊慌的神情,低声对他说:“不好了,目前不但时局危急,恐怕连‘尊’也保不住了,酉就是就是‘尊’的斩头去脚。”那人吓得面如土色,一句话说不出来,停了一会儿,就无精打采地去解他的手巾,准备付钱,手巾系得太紧了,怎么也解不开,这个人急了就用牙去咬,算命先生看了,连忙摆手:“你不必付钱了,回去放宽心,你眼前的卦象很不吉利。”“什么意思?”算命先生长叹一口气:“你刚才咬口巾,就是一个不好的卦象,口和巾连在一起就是吊字,有事你若不往宽处想,我看还会有吊死的可能哩。” 友—反—有—酉—尊—吊 汉字的结构也可能产生笑话,比如一段文言文:契丹寇幽,将军武中引兵拒敌,闻贼来,乃弃兵丢甲而走。闻贼已退,方至都,大臣元一曰:“敌兵来侵犯,武中真能干,靠墙独自战,身上兵甲乱,骑猪往南窜。”上曰:“武中有马,何因骑猪。”对曰:“骑猪,夹矢走也。”上大笑。 二.词语。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字与字连起来,那就更有意思了。下面我举几个事例,以飨大家 (1)大学:文革期间,高考取消了,用所谓“推荐的方式”招收学生,很多文化水平很低的大老粗一步登天,成了大学生。一位教授忧心忡忡地说:“我们不能把清华大学办成清华中学啊!”张春桥反驳:“大学大学就是大家都来学嘛。” (2)早点:一位外国留学生对“早点”的理解。 (3)爱戴:“下基层工作是件好事,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得到群众的爱戴。”“谁爱戴受罪帽子就

2020北京高考语文试题(word).doc

2020 北京高考语文试题( word)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 答案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 10 页, 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 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 题。 材料一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毕昇的 活字印刷,更是领先了西方数百年,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 然而,时至 20 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 排机,但该照排机效率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1958 年美国发明了光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控制下依靠光学和机械 方法选取字模,逐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第二代排字机。1969 年,日本也研制成功第二代汉字排字机。1965 年西德成功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三代机的速度可以比二代机快 10 倍,适用范围也广。日本引进西德和美国的技术,于 1975 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 1976 年英国研制出第四代排字机,它采用激光技术,用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 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却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 林里”艰难跋涉。

从美国的第一代手照排机,到英国的第四代激光排字机,世界照排技的展步大大依于不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力。就拿阴极射管 出的第三代排字机来,排字机底片要求高,所使用的阴极射管分 辨率也要求很高。些困,在中国当的技条件下以克服。 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从印刷的基本需求看,排字机的字通常要收 7000 多字。而从一般的需求来,字体就有版宋、版宋、宋、仿宋、楷体、黑体、宋、扁宋、 黑、扁黑等 10 多种 ; 字号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 15 种。如此一来,字的收字就会成倍增。 字的巨大数量,排字机字的存来了极大的挑。再加上文字印刷量上的需求,要保字形美、笔明晰,字排字机的技困就会更大。20 世已入信息代,只有几十年史的算机,向有数千年史的字提出了峻的挑。有外国人:“ 字如果不除,中国就不能入代文明,也永 无法真正走向世界。” ( 取材于 1979 年 7 月 1 日《字信息理》 )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中国印刷面“巨大的危机和挑”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是 (3 分) A. 研究程的落后 B. 算机的史短 C.字自身的特征 D.技条件不具 【参考答案】 B 【解析】 B 中“ 算机的史短”是所有国家都面的客 ,并不是中国印刷面“巨大的危机和挑”的原因。 A “研究程的落后”材料一的二、三自然段可以得出。 C “ 字自身的特征”从第五自然段“ 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可以得出。 D “技条件不具”从第四自然段“?? 些困,在中国当的技条件下以克服。”可以得出。

世界四种古文字的起源时空与文字结构

世界四种古文字的起源时空与文字结构 远古人类互相交流端赖图象符号与口语。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由于文化内涵的积累以及相邻文化的冲击影响,人类认识到图象符号可以与语音结合,从而创造发明文字。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借由文字的承载传扬,才有文明的诞生与成长。人类史上一共只出现过四或五个独立创造的起源文字:中东的苏美楔形文字、北非的埃及圣体文字、中美洲的玛雅圣体文字以及汉字。苏美文与埃及文是拼音文字之先河,汉字则是东亚文明的奠基石。文字可以大分为形符文字与音符文字。形符文字以形音二元素造字表意;音符文字则只以字母,或音节拼音造字表意。四种起源文字俱属形符文字。除汉字外,所有形符文字均已成为死文字。目前世界文字除了以形音相合的汉字外,均属拼音的音符文字。本文比较四种起源文字产生的时空背景及其文字结构,并初步探讨产生这些起源文字的文化因素与条件。 一、埃及圣体文字起源时空 古埃及由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43年共经历31个王朝。埃及王朝历史与其文字产生发展关系密切。埃及圣体文字在第一王朝(D)时已确知存在,经历三千多年到394年之后成为死文字,直到19世纪才被法国宣博良利用刻在罗塞塔石(公元前196年)的三语诏书(圣书体、俗体、古希腊文)将之解码破题。关于埃及文字起源,目前最早的考古证据可能是Abydos墓葬遗址U—j墓出土的陶器、象牙、骨片上所刻图符。U—j墓遗址时间相当于第零王朝(约公元前3200年)。图一是一些骨片刻符。在第零朝代的纳玛王时代(约公元前3150年)图符已具备文字功能。如图二A陶尊之单体图符象一鸟立于方框之上,方框内两个象形图符,一象鲇鱼,一象凿子,被用作音符代表法老王纳玛的名字。图二B之石版上也可见刻有纳玛的图符及法老王的刻像。图三A之陶尊刻有像蝎子的图符。图三B是刻在锏头上的记事图画,时间相当于约公元前3200年。比照图二的纳玛石版,可以确定图三A陶尊上所刻的蝎子,指的正是图三B中头戴白冠(表示统领上埃及)手持锄形武器的法老。这种将名字刻画在法老王肖像头前的作法常见于后世。所以即使我们无从知道陶尊图符之读音,它作为公元前3200年左右一位法老王的名字应无疑问。以是推论U—j墓出土两百多片骨片标签上的刻符(图一),虽然以单体出现,可能已是形音结合的原始圣体文字,其时约当公元前3300年。文字产生关键是人们认识到语音或语言可以与某个特定的图符或符号联系结合而达成更特定的表达沟通功能。由U—j墓出土的图符来看,当时埃及人已认知图符可以与语音结合,应该已经跨越过文字创造的关键栏槛。其后埃及文字的发展在如何利用图符表达文法以及如何使文字与口语磨合。到了埃及中期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文已是极为成熟的文字。 二、古埃及文字结构 古埃及文字是形符文字。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部分形符开始分化成为音符,有24个单子音符(1—consonantosign或称埃及字母),70多个双子音符(2—consonantosign)及三子音符。虽然理论上埃及文可以完全用拼音方式表达,但是它一直保持着形音并存的形符文字形式。作为表意的形符被称为界定符。例如“靓女”古埃及字写作:口。 此字由五个图符造成,口是一个“三子音符”代表n—f—r。中间三个图符,上两个是“单子音符”f同r,第三个是形音符,念作t,作为字缀表示字词为“阴性”。右边图符是界定符,表示此字是指年轻的女子。所以左行及中行之拟音为(n—f—r—t)念成nefere te,意思是豆蔻年华的靓女。 各接另外两个较为复杂的复合符号。很形象地表示这两个复合符号是由鸟嘴中宣读出来的声音(图五),其中口可能指王,口是以日名作为王名的图符,所以由鸟嘴读出的是时王名字,拟定为“3 Ajaw”。出土陶玺遗址时间相当于公元前650年。因此学者推测玛雅系统文字至少可溯源至公元前650年左右。中美洲地区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有文化遗址,到公元前1500年的“前形成期”许多遗址出土文物多刻有图符,

案例分析:王选先生的八个重要选择

【案例分析】王选先生的八个重要选择 王选,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王选为中国现代印刷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领导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占领了国内报业99%和书刊(黑白)出版业90%的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打入日本和韩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两度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中国十大科技成就”。王选教授也被誉为“当代毕升”。 我第一个抉择,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那时候有数学专业,搞纯数学的;力学专业;还有计算数学——是刚刚建立的一个专业,同计算机是关联的。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抉择,是选择了

计算数学,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这个幸运跟我当初的抉择有关。 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把自己跟国家最需要的这些事业结合在一起,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我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滚爬了大约三四年之久。 1961年,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有了几年的硬件的基础上,投身到软件,投到程序设计、程序自动化——就是编系统——这样一些领域来。 一旦有了两种背景(跨领域的)以后,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我体会到美国控制论的提出者说的一句话,他讲:“在已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两个领域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我当时跨了这两个领域,对我一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关于“汉语能否走向世界”的研究报告

关于“汉语能否走向世界”的研究报告关于“汉语能否走向世界”的研究报告本简介: 关于“汉语能否走向世界”的研究报告五年级四班崔梦瑶问题的提出现在,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会人开始学习语,语已经成了门重要学科。可以说,现在的国际语言已经成为语。而我们的母语——汉语,能走向世界吗?二调查办法1 到图书馆查看有关资料2 上为本人查阅有关资料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 语和汉语的使 关于“汉语能否走向世界”的研究报告本内容: 关于“英语能否走向世界”的研究报告 五年级四班 崔梦瑶 问题的提出 现在,读书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语,语已经成了门重要学科。可以说,现在的国际语言已经成为语。而我们的母语——汉语,能走向世界吗? 二调查办法 1 到图书馆搜集有关资料 2 上此人查阅有关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档案整理 1 语和汉语的使用人数 目前世界上以语为母语的人数约4亿。 目前世界上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数左右为13亿。

2 语和汉语的注音和发音。 法律条文语的拼写与外来语完全没有规则可循,拼写比较混乱,发音也可以有数十种方法。 汉语中无时态变化动词形容词也无变化,无连续语言简练发音清晰语速缓慢。 3 语与汉语的学习难度。 现代语免去了名词和的复杂的变化。所以说,语的个特点就是结构比较简单,因此比较明白易学。 汉语文法虽然不难学,但汉字相对说,就有很高的难度了,汉字中有许多形似,音似的字,每个汉字能有不少释义,且有多音字等。所以,汉字是种十分难学的字元。 四结论 经过语与汉语的对比,可以发现,汉语语法非常复杂,但汉字学习起来十分困难,语本身具有两个特点:结构简单表达力强。这对于国际交往十分方便,相比汉语来说,这也是个巨大的价格优势。 所以,我们可以下个结构,汉语想要走向世界将面临着越南语许多现实的问题。因此,口语很难走向世界。 关于“汉语能否迈向”的研究报告本关键词:汉语,走向世界,研究报告

2015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 文 本试卷分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 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毕昇的活字印刷,更是领先了西方数百年,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然而,时至20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排机,但该照排机效率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1958年美国发明了光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控制下依靠光学和机械方法选取字模,逐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第二代排字机。1969年,日本也研制成功第二代汉字排字机。1965年西德成功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三代机的速度可以比二代机快10倍,适用范围也广。日本引进西德和美国的技术,于1975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1976年英国研制出第四代排字机,它采用激光技术,用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却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林里”艰难跋涉。 从美国的第一代手动照排机,到英国的第四代激光排字机,世界照排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大依赖于不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实力。就拿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来说,该类排字机对底片要求高,对所使用的阴极射线管分辨率也要求很高。这些困难,在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克服。 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从印刷的基本需求看,排字机的字库通常要收7 000多字。而从一般书报的需求来说,字体就有书版宋、报版宋、标题宋、仿宋、楷体、黑体、长宋、扁宋、长黑、扁黑等10多种;字号还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15种。如此一来,字库的收字就会成倍增长。 汉字的巨大数量,为排字机字库的存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再加上文字印刷质量上 的需求,要保证字形美观、笔锋明晰,汉字带给排字机的技术困难就会更大。20世纪已进入信息时代,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计算机,向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外国人说:“汉字如果不废除,中国就不能进入现代文明,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向世界。” (取材于1979年7月1日《汉字信息处理》)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印刷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研究进程的落后 B. 计算机的历史短 C. 汉字自身的特征 D. 技术条件不具备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汉字在信息时代遇到“严峻的挑战”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2分) ( ) A. 汉字数量大,排字机字库存贮困难 B. 因字形字体的制约,汉字排版繁复 C. 表意系统的汉字无法适用于排字机 D. 汉字美观、笔锋明晰的要求难解决 材料二 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排字机使用激光技术,将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由于激光很强,普通底片便能感光,还可用转印的方式在普通纸上印出逼真的大样。更有意义的是,它用三到五瓦的强激光束直接打到版材上就能形成凹凸版面,称为激光直接雕版,这无疑免除了早期借助照相技术进行照排制版的一大套工序。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采用第四代排字机的激光技术,但要解决字模存贮、文字变倍、激光只能逐线扫描而不能逐字扫描等关键问题。其中,汉字字模存贮量是横亘在科学家面前的最大的技术难关。汉字的常用字在3 000字左右,印刷用的字体、字号就更多。不同字体和不同字号使印刷用的汉字字头数高达100万个以上,汉字点阵对应的总存贮量竟达200亿位,约合1万6千兆个存储单元。即使制成超容量的巨型磁盘,其缓慢的存取速度和高昂的代价也足以使它丧失实用价值。如果不能另辟蹊径解决汉字字模的存贮问题,研制汉字精密照排系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过程中,王选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确保文字质量的高倍数汉字信息压缩技术,可使每个五号字的信息量大幅度下降,即从1万位下降到平均800位。这种压缩方法还允许文字变倍,能变大变小并保证质量,只需4千万位的存贮量就能存下65万字头的全部信息。在照排过程中,有一个微程序汉字点阵生成器把汉字压缩信息高速复原成点阵。汉字信息压缩技术的研制成功给汉字照排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得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的研制成为可能,激光和照相机的结合带来了排版系统和信息处理的新突破。这些技术获得我国第一项欧洲专利和多项中国专利,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核心和基石。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 基本介绍 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国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 甲骨就是占卜时的用具。甲骨在使用之前,要先经过加工。首先把甲骨上的血肉除净,接着锯削磨平。然后,在甲的内面或兽骨的反面用刀具钻凿凹缺。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占卜的人或者叫巫师,把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要问的问题都刻在甲骨上,然后用火炷烧甲骨上的凹缺。这些凹缺受热出现的裂纹就称为“兆”。巫师对这些裂纹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结果,并把占卜是否应验也刻到甲骨上。经过占卜应验之后,这些刻有卜辞的甲骨就成为一种官方档案保存下来。 详细介绍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但是在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表意文字体系,总数约有一万个,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千个左右。这三千余个汉字可以组成无穷多的词组,进而组成各种各样的句子。汉字产生以后,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目前,考古学者共发掘甲骨16万余片。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的碎块。据统计,所有这些甲骨上的各种文字总计为四千多个,其中经过学

王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王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王选同志(1937年—2006年)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出生于上海,生前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王选同志一生执着追随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他创造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他衷心拥护和坚定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终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不断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增光添彩。他深知人才对于创业兴国的极端重要性,不计个人名利地位,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造就出一批批年轻的学术骨干。王选同志以自己崇高的人品、巨大的贡献和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为广大知识分子和统一战线成员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爱戴。王选同志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是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骄傲,他的事迹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生动诠释,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献身科学勇于创新 王选同志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是举世公认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他不仅具有超前的眼光、非凡的魄力,更有献身科学,努力拼搏,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自主创新精神。 王选同志祖籍江苏无锡,1937年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学校。开明的家庭教育使他树立了爱国奉献的价值观和正直善良、诚实宽厚的做人原则;名师云集、学风优良的教学环境,塑造了他勤奋好学、善于思索的良好学风。他从小对自然科学情有独钟,他树立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名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才智的科学工作者。 1954年,王选同志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6年分专业时,他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重要抉择。当他看到国家“12年科技规划”中把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又了解到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对国防和航天工业乃至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时,便毅然决定攻读当时“冷门”的计算数学专业。王选同志认为,新兴学科往往代表着未来,越不成熟,留给人们的创造空间就越广阔,他坚信计算技术在未来将大有作为。这一选择,为他今后的科技报国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1961年,王选同志参与北大自行研制的中型计算机“红旗机”的逻辑

世界出现“汉语热”的原因及其发展势态

世界出现“汉语热”的原因及其发展势态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汉语现在在世界重要语言当中,已逐渐成为一门很值得世界人们去学习的一门语言,汉语有广泛性、适用性、趣味性和其他特性。当今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发展已全球化,中国发展起来了。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越来越吸引世界人们的关注这些导致了汉语学习走向全世界。目前,学习汉语的世界人们空前的多,随着中国发展的日益月新,汉语学习将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被更多的世界人们所接受。但现实中不尽完美,纵观横向观察汉语的发展,同时存在艰难发展的路程危机和机遇并存。 关键词:汉语热、汉语桥、外语热、英语热、汉语危机 近一百年来,交通和科技的发展使偌大的一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成了“地球村”。文化的交流频繁,语言成为人们交流的前提,导致汉语的应用也普及全球。悠久的汉语发展出现了好的一面,同时也出现了问题。 一、悠久的汉语历史 汉语,即汉民族共同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属汉藏语系,是这个语系里最主要的语言。汉语的标准语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东北官话为辅助逐渐形成的。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却又不等同于北京话,是摒弃了北京语音中不规范的语音现象而形成的。 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在广义上是指汉族的语言,狭义上指普通话,另外还有国语、华语、中文和汉文等称呼都是指汉语除了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汉语还分布在新加坡共和国、马来西亚等国。 初看汉语的前身:大致在西周以前为远古期,这个阶段的汉语如果已经独立,就为原始汉语;周秦两汉为上古期,魏晋六朝隋初唐为中古前期,中唐五代为中古后期,宋元明清为近代期,汉语各方言的现代格局在中古近代之交已经大体形成,大量的音位发生合流和分化,声母和韵尾的类型减少,全浊音声母逐渐和清声母合流,入声韵尾也逐渐弱化,声调因而开始合并简化,字音结构也随之简化。 有资料证明: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总结汉语的语音体系,这些资料仍然是现代语言学家工作的基础。最后,汉语的语音可以从对外国语言的翻译中了解到。上古汉语存在于周朝前期和中期(公元前11世纪到7世纪),文字记录有青铜器上的碑铭、诗经集、历史书书经以及部分的易经。重构上古汉语的工作开始于清朝的语言学家。西方的古汉语先锋是瑞典的语言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他主要研究汉字和形式和诗经的韵律。 现代汉语也就是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现代汉语也是中国大学里许多文科专业的一门课程。 二、汉语被普遍应用及其特性 1、广泛性,世界出现“汉语热”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100个国家超过2500所大学在教授中文,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开设汉语课程,社会上各种汉语培训机构不断增加,发展势头迅猛。 在7月20日至22日于北京召开的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上,一个记者所耳闻目睹的使他惊叹:这个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老外”会说汉语,在学汉语!

王选与他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八百多年以前,一位聪明的工匠用泥做了些小字模而流传千古,他就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然而,毕昇的发明并未在中国得到推广运用。四百年后欧洲谷腾堡发展了活字印刷技术,不仅用它来印制《圣经》,还用它大规模印刷各种图书。正是由于活字印刷的发明,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才有文艺复兴,才有工业革命。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之所以在中国被束之高阁,除了封建制度的窒息和生产力落后 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汉字数量庞大,给印刷业的自动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西方的拼音文字只有二三十个字母,加上各种大小的字体,印刷字模也不过一百多个;而汉字有5万多个,一个字就需要一个字模,且不说还有宋、楷、黑等不同类型的字体和大小不一的字号。每印一本书,都需要由排字工人从铅字库里费力地“捡字”。这些铅字模在使用后,通常还需经过熔化,再重新铸造成新的铅字。 20世纪初,国外出现了一种利用照相原理来代替铅活字的排版技术,实际上是“西文打字机”加“照相机”。70年代国外的印刷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光照排机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而我们的印刷业却还在汉字的“丛林里”艰难跋涉。 然而,我国自己的一项伟大发明引起了一场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了印刷行业的命运,这便是“精密汉字照排系统”,北京大学王选教授的惊世之作。他的发明使中文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大步跨进“光与电”的时代。他被公认是对中国印刷出版业的现代化作出最大贡献者之一,被人们赞誉为“当代毕昇”和“汉字激光照排之父”。 青年时代的王选走过一段坎坷的历程。他1937年2月5日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气氛中,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小学。1954年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毕业后,考进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他毅然选择了计算数学专业,尽管这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他认为越是新的领域,留给人们的创造空间就越大,而且计算机在今后社会发展中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958年,王选毕业留校,当时我国正掀起研制计算机热潮。由于计算机人才奇缺,才未受“右派”父亲株连而被留校当助教,参加到我国第一台红旗计算机的研制。长年累月的忘我工作,使他重病缠身,不得已返回上海养病。但他仍以强烈的事业心自学电脑软件理论,成长为当时国内研究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的著名专家之一。 1974年,电子部等五单位发起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被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748工程”。北大数学系讲师、王选的夫人得知这个信息,立即回家告诉在家养病的王选。他再也躺不住了,攻克汉字处理难关是他多年来的夙愿。多少次,在病床上,他在头脑中勾画着美好的前景: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让计算机技术与中国出版印刷业联姻,插上再次腾飞的翅膀。 当时国内已有五家院校和科研单位申报承担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王选决定参加这场竞争,“因为它的难度和价值吸引了我”。没人知道王选初涉这一领域时的艰辛。在作研究前,他必须先弄清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动向。为了广泛查阅资料,王选往返于北大至科技情报所之间,每次两角五分的公共汽车费都舍不得花,常常提前下车步行一站。由于缺乏经费,他也常常用手抄代替复印。

王选

王选 一、人物简介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二、人物履历 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 1958年至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 1978年至199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 1995年至1996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6年至1998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8年任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

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6年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重大成就,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汉语走向世界

汉h àn 语y ǔ走z ǒu 向xi àn ɡ世sh ì界ji è 各ɡa位w ai 老l ǎo 师sh ī,大d à家ji ā好h ǎo ,我w ǒ叫ji ào 李l ǐ笑xi ào 笑xi ào ,我w ǒ 学xu ?习x í汉h àn 语y ǔ已y ǐ经j īn ɡ三s ān 年ni án 了le 。现xi àn 如r ú今j īn ,汉h àn 语y ǔ变 bi àn 得d ?越yu a来l ái 越yu a重zh ?n ɡ要y ào ,汉h àn 语y ǔ逐zh ú渐ji àn 变bi àn 成ch ?n ɡ世 sh ì界ji a的de 语y ǔ言y án 。我w ǒ喜x ǐ欢hu ān 学xu ?习x í汉h àn 语y ǔ,而?r 且qi ě,我w ǒ非 f ēi 常ch án ɡ想xi ǎn ɡ去q ù 中 zh ōn ɡ国ɡu ?。如r ú果ɡu ǒ,我w ǒ学xu ?习x í好h ǎo 汉h àn 语y ǔ,我w ǒ就ji ù可k ě以y ǐ和h ?中zh ōn ɡ国ɡu ?的de 小xi ǎo 伙hu ǒ伴b àn 们men 自z ì由y ?u 的de 交ji āo 谈t án ,和h ?他t ā们men 成ch ?n ɡ为w ?i 亲q īn 密m ì的de 朋p ?n ɡ友y ǒu 。 “你n ǐ好h ǎo ”,是sh ì我w ǒ学xu ?会hu ì的de 第d ì一y ī个ɡa汉h àn 语y ǔ词c í。这zh a并b ìn ɡ非f ēi 是sh ì我w ǒ在z ài 中zh ōn ɡ文w ?n 课k a堂t án ɡ学xu ?到d ào 的de ,我w ǒ身sh ēn 边bi ān 的de 好h ǎo 多du ō泰t ài 国ɡu ?人r ?n 都d ōu 会hu ì说shu ō的de 一y ì句j ù中 zh ōn ɡ国ɡu ?话hu à,那n à就ji ù是sh ì“你n ǐ好h ǎo ”!第d ì一y ī次c ì听t īn ɡ到d ào 别bi ? 人r ?n 说shu ō汉h àn 语y ǔ,我w ǒ就ji ù被b ai 这 zh a种zh ǒn ɡ好h ǎo 听t īn ɡ的de 语y ǔ言y án 深sh ēn 深sh ēn 吸x ī引y ǐn 了le ,由y ?u 此c ǐ,我w ǒ爱ài 上sh àn ɡ了le 汉h àn 语y ǔ 。

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北京卷)试题(含答案)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 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毕昇的活字印刷,更是领先了西方数百年,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然而,时至20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排机,但该照排机效率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1958年美国发明了光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控制下依靠光学和机械方法选取字模,逐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第二代排字机。1969年,日本也研制成功第二代汉字排字机。1965年西德成功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三代机的速度可以比二代机快10倍,适用范围也广。日本引进西德和美国的技术,于1975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1976年英国研制出第四代排字机,它采用激光技术,用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却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林里”艰难跋涉。 从美国的第一代手动照排机,到英国的第四代激光排字机,世界照排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大依赖于不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实力。就拿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来说,该类排字机对底片要求高,对所使用的阴极射线管分辨率也要求很高。这些困难,在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克服。 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从印刷的基本需求看,排字机的字库通常要收7000多字。而从一般书报的需求来说,字体就有书版宋、报版宋、标题宋、仿宋、楷体、黑体、长宋、扁宋、长黑、扁黑等10多种;字号还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15种。如此一来,字库的收字就会成倍增长。 汉字的巨大数量,为排字机字库的存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再加上文字印刷质量上的需求,要保证字形美观、笔锋明晰,汉字带给排字机的技术困难就会更大。20世纪已进入信息时代,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计算机,向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外国人说:“汉字如果不废除,中国就不能进入现代文明,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向世界。” (取材于1979年7月1日《汉字信息处理》)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汉字在信息时代遇到“严峻的挑战”的原因,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2分) A.汉字数量大,排字机字库存贮困难 B.因字形字体的制约,汉字排版繁复

王选的选择

王选的选择 教学目标: 1.了解王选一生中经历的几次重大选择。 2.从这几次选择中分析王选先生的精神。 3.学习王选先生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王选一生中经历的几次重大选择。 2.从这几次选择中分析王选先生的精神。 教学方法: 研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二十年来,坚持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7年集团总收入达400亿。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与王选有什么关系么?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 二.预习课文 1.本文记录了王选的几次选择,分别是哪几次? 三、研读课文 划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6) 第三部分(7---25) 第四部分(26---31) 第五部分(32---34) 四、介绍王选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

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王选(1952年8月6日-):女,1997年她被推举为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被《南方周末》、《中国妇女》等评为2002年年度人物;“CCTV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中,王选又是十位人物之一。 五、重难点分析 1.为什么说王选的第六次选择是他人生中最智慧的选择? 自知自省精神,对科研认真负责的精神,不居功自傲 2.如何理解18段末尾的那句话? 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想着自己能为国家做多少贡献,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断催促自己努力和进步 六、作业 课后练习题

王选及王选奖

王选生平 男,汉族,1937年2月生,江苏无锡人,九三学社成员,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1958年至1959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师。1959年至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1978年至199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1995年至1996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6年至1998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8年任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另] 王选同志1937年2月5日出生于上海,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学校。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58年毕业留校在无线电系任教,参与北大自行开发的中型计算机———红旗机的研制工作。1961年,他开始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探索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1964年承担了国内较早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DJS21机的ALGOL60编译系统的研制。1975年投入到“汉字精密照排系统”项目的研究中。1981年,他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华光I型。1985年至1993年,他又先后主持研制成功并推出了华光II型到方正93系统共五代产品,以及方正彩色出版系统。他历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所长,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后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