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周燕《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细胞呼吸》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七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生理意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区别和联系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④利用课后的研究性课题适当扩展学生的认知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产、生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重点有氧呼吸教学难点有氧呼吸取100克玉米种子平均分成两份装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容器中的温度无明显变化而B容器中有发热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提出课题:第七节细胞呼吸探究新课:提出问题:什么是细胞呼吸?它包括哪几种类型?请同学阅读教材72页找出答案。
教师订正并强调关键词:“细胞内”、“氧化分解”、“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能量”。
提出问题:有氧呼吸怎样进行?投影展示:分步展示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然后安排学生自学教材72页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并讨论:(投影展示以下自学提纲)①有氧呼吸的产物CO2和H2O分别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②其中CO2中的C元素来自于哪种反应物?H2O中的O元素来自于哪种反应物?③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如何?④哪几个阶段有能量产生?最多的是第几阶段?⑤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自学完毕,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①CO2和H2O分别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②CO2中的C元素来自于反应物葡萄糖,H2O中的O元素来自于反应物O2③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产生[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结合形成H2O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产生能量,其中第三阶段能量释放最多⑤有氧呼吸中的物质变化是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能量由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处理发现的问题。
江苏省优质课(高中)细胞呼吸-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共20张)

6.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 你虽没 有什么 轰轰烈 烈的壮 举,却 在贫病 交加之 际宁可 饿死也 不领美 援面粉 ,成了 承载一 个民族 的气节 、尊严 和大义 的人。 也许有 人不屑 ,也确 实有人 不屑, 但这反 而衬托 出你的 崇高, 因为那 些不屑 者不是 同类
7.培养健康自信的文化精神,不仅是推 进美育 的一种 有效手 段,也是 美育最 终的目 标之我 们应将 美育当 作传承 文化、 培养国 民精神 的传世 工程,接 续中华 文脉,延续百 年美育 思潮,将 美育推 向社会 每个角 落,让美 育产生 润化人 心的力 量,守护 每个人 的精神 健康,提升整 个社会 的文化 素养。
4.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没有真 正意义 上与孩 子沟通 ;义务 教育阶 段的教 育质量 仍需要 进一步 提高; 增强学 生体质 是一件 长期需 要落实 的事情 ;
5.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 ,稀疏 的残荷 漂浮在 荷塘上 ,令我 心生几 许凄凉 。走过 莲桥, 拐过小 弯,我 走进了 近春园 遗址深 处,置 身高高 的白杨 树下, 眼前一 片开阔 地平展 展的, 月光轻 洒,充 满空灵 ,草坪 黑青黑 青,上 面有不 少落叶 。
8. 人类的发散性思考方式决定,进入 大脑的 每一种 资料都 可以成 为一个 思考中 心,并 由此向 外发散 出无数 的关节 点。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黑杜酒的由来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黑杜酒酿造
马蹄酥
实验设计
分液
上
漏斗
嘴
具
过
支
集 气
滤 瓶
管
瓶
进行实验
【友情提醒】 双氧水(H2O2)和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
溶液使用时,请同学们带手套操作!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五章属于模块1“分子与细胞”的内容。
细胞的生命活动是需要能量来驱动的。
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
外界能量进入细胞,并为细胞所利用,都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
细胞是如何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和利用能量的呢?通过本章教学,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本章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自然观的形成;有助于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4个方面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四节,分别从酶、ATP、细胞呼吸的原理、光合作用四个方面讲述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本课是第三节,主要讲述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本节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2.2.4 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三节内容。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通过探究实践活动讲解细胞呼吸的方式;接下来讲解了有氧呼吸,主要讲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阶段、含义、特点;然后讲解了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阶段、含义、特点;最后讲述了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自然观。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细胞呼吸》课件

看看俺这个姿势不孬吧?!
牙买加短跑名将鲍威尔
(二)、无氧呼吸
1.概念: 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 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 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什么
无氧呼吸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每个阶段都释放能量吗 各阶段释放能量是大量 还是少量
2.如果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时,分解葡萄糖产生 等量的CO2 那么这两种呼吸作用所消耗葡萄糖的摩尔数之比是
A、1:2 B、1:3 C、1:4 D、1:6
3、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 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 R三曲线依次代表
A、 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 CO2、O2、乳酸 D、 CO2、乳酸、O2
问:中耕松土有何作用? 水 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的目的是什么?
呼吸作用的 强度
/CO2释 放量
O2浓度
右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 试据图回答: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较多,这些CO2是无氧呼吸 的产 物。 (氧2)气由增A到加B,,C无O氧2的呼释吸放受量抑急制剧,有减氧少呼,。其吸原很因微是弱 (3)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 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加强,释放C。O2量增 A (多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 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 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_ _B_点__。_因__为__这__时__有_氧。呼吸很微弱,无氧呼吸又受到 抑制,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
问: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何异同?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五章属于模块1“分子与细胞”的内容。
细胞的生命活动是需要能量来驱动的。
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
外界能量进入细胞,并为细胞所利用,都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
细胞是如何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和利用能量的呢?通过本章教学,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本章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自然观的形成;有助于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4个方面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四节,分别从酶、ATP、细胞呼吸的原理、光合作用四个方面讲述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本课是第三节,主要讲述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本节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2.2.4 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三节内容。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通过探究实践活动讲解细胞呼吸的方式;接下来讲解了有氧呼吸,主要讲有氧呼吸的化学反。
全国高中生物优质课赛课一等奖《 细胞呼吸》PPT课件

1.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下图为呼
B 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 B.突变酵母不能产生[H] C.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 D.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2022/4/1
6
1、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进行有氧呼吸产 01 生水和CO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
•CO2的检测方法 02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酒精的检测
03
•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
(3)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
18
(4)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丙酮酸+4 [H] + 能量(少量)
生成
2mol 的ATP
能量第二去阶向段::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A.一部C6分H12以O6 热酶能形2C3式H6O散3(失乳;酸)另+少一量部能量分转移到ATP中。
绿色。
2022/4/1
7
2、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下图所示。
排除空气 中CO2对 实验结果 的干扰
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 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 的锥形瓶。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3)检测酒精的产生:从B、D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不
高中生物说课稿:《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说课稿:《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说教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三、教学的重、难点有氧呼吸过程四、说教法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也须起主导、引导作用。所以本课利用直观教学手段,采用自主阅读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和学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阅读能力五、说学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对照学习。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引入本课课题提问: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有哪些?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atp在供能过程中起什么作用?atp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酶、原料、能量)?其中能量的来源有哪些?回答:见,atp合成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供的。呼吸作用是如何提供能量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讲授新课:(1)细胞的呼吸方式提问:细胞呼吸在哪里发生,又是怎样进行的呢?让学生说出细胞呼吸概念回答: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学生自学实验,并回答课本92页的问题。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设问:原料是?在哪里?产物?能量去向?有机物是如何被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引出有氧呼吸(2)有氧呼吸(给出一下表格,学生自学并完成,教师总结)a反应式:酶c6h12o6+6o2→6co2+6h2o+能量b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场所(学生简述后,媒体展示场所及过程图解)c能量变化:形式变化、转移率等d概念e、特点(与体外燃烧的区别)列表总结有氧呼吸,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建立表格,教师投影展示部分表格 过程 场所 条件 反应物 反应产物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3)无氧呼吸(给出一下表格,学生自学并完成,教师总结)a反应式:b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场所(学生简述后,媒体展示场所及过程图解)c能量变化:形式变化、转移率d概念e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反应物 有机物 有机物 反应条件 需酶、氧气 需酶、缺氧 反应程度 彻底氧化分解 不彻底氧化分解 产物 co2、h2o co2、酒精或乳酸 产能多少 大量 少量 评价:欣赏性评价,对学生合作学习及成果表示肯定,指出不足,给出建议。(4)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小组为单位,从课本95-96页“资料分析”中选取2-3个实例,讨论并分析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了细胞呼吸的哪些方面?并再举一两例加以说明。要求准备简单的发言稿。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做课本96页习题4、板书设计一、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二、有氧呼吸三、无氧呼吸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结束:本节课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境,层层设问,在学生答问、质疑、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建构新概念和新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拨、调节,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通过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细胞呼吸》为例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周燕
课程标准
概念2 细胞的生存需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
2.2 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 的特定区域 2.2.4 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 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1
2
教学目标 学法指导
实验内容 教学设计
4
实验创新 及反思
3
4
实验创新及反思
1
简化实验装置、操作流程、时间短
2 3
激发学生自主设计兴趣,多样化选择
定量测定细胞呼吸产物,科学严谨 对教材现有实验的补充,激发深入探究
4
谢谢聆听
敬请批评指正
组1’ 有 空白 组2 无 对照 组2’ 有 无氧 组3 条件 有
O2与生成 有 1.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 否 无氧生成CO2的体积 V3
有 有
CO2的体积比=V1:V2 =1:1
否 否
2. 酵母菌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 CO 有 无 否 无氧呼吸CO2的生成体积 V4 2 与无氧呼吸 CO2 的体积比=V2:(V4-V3)= = 2.5:1至5:1
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培养善于分析和推 理的探究精神、形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一步树 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思维 社会责任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1
2
教学目标 学法指导
实验内容 教学设计
3
实验创新 及反思
4
3
实验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课堂汇报、 师生评价、 交流讨论 汇报结果 得出结论 构建概念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自由选择 开放式探究
(2)创新材料
创新材料1:
医用玻璃瓶、注射器、 针头-橡胶管-针头(口 服液吸管)、针头-橡 胶管-无胶头滴管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进一步探 究
创新材料2:
注射器 输液管 止水夹
课堂汇报、师生评价、交流讨论
多样化呈现
• 小组展示,师生共评, 生生互评。 利用生成资源,捕捉 教学时机,挖掘思维 深度,孕育智慧课堂。
01
02
小组合作设 计实验方案并 连接装置
03
04
小组合作实 施方案并改 进完善
05
06
拓展探究 定量研究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设疑激趣
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进一步探究
A瓶接触氧气 B瓶隔绝空气 C瓶空白对照 0mL 16mL 4mL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未知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1
2
教学目标 学法指导
实验内容 教学设计
3
实验创新 及反思
4
2
教学目标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能从物质与能量视角,探索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阐明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能说出有氧呼吸和无氧 呼吸的发生条件和生成产物。
能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 方式的实验方案,学会控制变量并尝试改进实验方案。
小组讨论 归纳思路
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自由选择 开放式探究
(1)试剂
有氧条件: 10%NaOH溶液 H2O2溶液 FeCl3溶液 注空气/增氧泵 无氧条件: 石蜡油/抽真空
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进一步探究
1
2
教学目标 学法指导
实验内容 教学设计
3
实验创新 及反思
4
1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 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 学习的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 道了什么。
奥苏伯尔
1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已知
和能量。
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产生 CO2 的多少和产生酒精的条件。
•
小组合作实施方案并改进完善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珍惜实验中的“意外”动态生成教学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进一步探 究
构建概念
细胞呼吸
课外拓展探究 定量研究
酵母菌培养液 酵 有氧 组1 条件 有 葡 有 有 有 无 气 有 NaOH溶液 实验目的:定量测量 连通 是 有氧生成C02的体积V2.有氧过程 中消耗O2的体积V1 排除环境因素对体积测量的干 扰V0和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