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第一课什么叫健康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人体健康的定义和健康的内容.

教学重点:重点:健康的定义.

难点:为什么说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二、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

1、理解健康的含义

2、身体健康:指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没有疾病,体格健壮,精力充沛。3.心理健康:要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不会感到疲劳和紧张,并且善于休息。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排除干扰的能力。

4.对社会实践能力:人的能力首要的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质疑

有不懂的问题,请提出。

四、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

第二课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过程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特点和规律。

教学重点:

重点: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难点: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协调的。

教学过程:

1.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1)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期:

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幼儿前期:1至3岁

幼儿期:3至7岁童年期:7至12岁

青春发育期:12至18岁青年期:约18至25岁

(2)各个年龄期按顺序接,不能跳越;前一年龄期的发育为后一年龄期的发育奠定基础。

(3)器官和功能的发育都有决定性的时期,如该期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常可残存为永久性缺陷或功能障碍。

(4)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

2.生长发育速度程波浪式,身体各部的速度亦不均等。

3.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平衡,但统一协调。

(1)一般型;(2)神经系统型;(3)淋巴系统型;(4)生殖系统型。

4.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一般符号正态分布。

第三课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是受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影响发育的速度和最后达到的程度。

教学重点:重点:营养,体育锻炼、生活制度和疾病等后天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难点:先天、后天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1.生长发育的概念。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营养:充足的营养,是保持身体健康,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2)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促进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方法。(3)生活制度:合理安排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制度,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和适当的学习时间,定时定量进餐及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休息都得到适当的交替,有利于身体各部分的充分发育。

(4)疾病:无论什么疾病,都可使正常的新陈代谢遭到破坏,影响发育。

第四课身高、体重的测量方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已便观察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教学重点:重点:测量身高、体重的正确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难点:测量身高、体重的意义。

教学过程:1.身高测量;

(1)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计。(2)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坐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

(3)注意事项;

2.体重测量;

(1)使用仪器:为扛杆秤。

(2)测试方法:

(3)注意事项;

1.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杆秤动作要轻。

3.杠杆秤使用前均需校正,对砝码重量应校对,避免差错。

第五课血液循环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难点:血液怎样循环。

教学过程:1.血液循环系统的构造及功能。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液、心脏和血管组成。

(1)血液:血液是红色的、不透明的、粘稠的液体。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心脏:心脏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3)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心脏压出的血液输送的身体各部组织的血管。静脉是将身体各部组织的血液送回到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气体和物质交换的场所。

2.血液是怎样循环的呢?动脉的血液由左心室射入动脉,经主动脉物将其分支流向全身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将营养物质和氧气经毛细血管送入组织细胞内,并带走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第六课患了近视怎么办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近视是怎样形成的,学会保护视力的方法。教学重点: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如何预防。

难点:为什么说患了近视的同学,一定要到医院验光检查,配戴一幅合格的眼镜。

教学过程:1.产生近视眼的原因很多,也是很复杂的,但是可以肯定,绝大多数近视眼是由于用眼卫生习惯不好而引起的。

(1)阅读和写字的姿势不正确。

(2)在阅读或写字时不注意光线的强弱。

(3)生活与学习制度不健全。(4)先天的因素。

2.预防近视眼

(1)看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30厘米,特别要注意写字姿势的正确。

(2)看书写字持续时间不要过长,应1小时休息15分钟。

(3)不要躺着、坐车、走路看书。

(4)光线和照度不可过强,不能过暗,光线不要直接照射在书本上。

(5)生活有规律、讲究卫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平时,还要注意合理营养。(6)坚持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3.患了近视眼一定要到医院验光检查,配戴一副合格眼镜。

(1)配戴眼镜前应作散瞳验光,确诊是否近视眼。

(2)配戴眼镜,应该是度数合适的眼镜,度数不要过深或过浅。(3)配戴眼镜后,仍然要注意用眼卫生,防止加深。要定期旧上检查视力,如有发现视力下降,就要重新配戴。

第七课考试卫生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考试的意义,明确考试前和考试期间应怎样做,才能考出好成绩。

教学重点:考试卫生包括哪些内容?

难点:为什么考试期间也要讲究生活有规律和合理的营养。

教学过程:考试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常接触的事情,要在考试时发挥得好,就应注意考试卫生。

1.明确考试目的。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通过考试对所学过的知识消化巩固,学会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答问题。2.平时做好复习,不要临阵赶课。复习可以分步骤进行:

(1)开始复习时,要全面复习,不理解的做好记号。

(2)重点复习时弄清记号部分。

(3)临考前2至3天要复习重点的重点,其他部分在弄懂的基础上熟悉一遍。

(4)考试的前一晚,基本上应该停止复习,使神经松弛下来。(5)复习时不要押题,避免在临考时看不见自己所押的内容而心情紧张。

3.生活要有规律。

4.做到合理营养。

5.消除紧张的心理状态:要把考试当做平时做作业,不要紧张,不要被难题吓倒。

第八课睡眠卫生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睡眠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教学重点:睡眠卫生要求。

难点:睡眠有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1.睡眠作用

2.睡眠卫生

(1)小学生需要有9至10小时的睡眠时间在体力耗费过多或用脑过多的情况下,睡眠时间应适当增多些。

(2)要有午睡的时间,尤其夏天应当安排午睡。

(3)睡眠要充足,充足睡眠才能消除疲劳。

(4)睡觉前要注意:睡觉前情绪要稳定不要过度兴奋,环境要安静,通风良好。

(5)睡眠的姿势:向右侧卧,而腿半弯曲的睡眠姿势最好。

(6)枕头要适当,不要过高,不要过低,尽量放松颈部肌肉。(7)不要蒙头睡觉。

第九课吸烟的危害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不要染上吸烟的不良嗜好。

教学重点: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难点:少年儿童为什么不能吸烟。

教学过程:1.烟草中含有的主要的有毒物质;

(1)尼古丁。又叫烟碱,每支香烟中含有1至2.5毫克尼古丁。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性液体,可使人体产生成瘾作用。

(2)烟焦油。俗称烟油子,每支香烟中含20至30毫克,其中含有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等。

(3)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每支

9可产生一氧化碳20致30毫升它可破坏体内红细胞的带氧能力,使人体出现缺氧现象。

2.吸烟有什么害处

(1)烟内的尼古丁进入体内后,虽然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但在吸入后的两天内,还残留在血液中。这些尼古丁对血管和身体都有毒害作用。

(2)吸烟对肺部的危害最明显。

(3)吸烟能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而且还2影响溃疡的愈合。(4)吸烟破坏人体的营养成分,阻碍维生素c的吸收,而且对维生素c有直接破坏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