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地区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浅析
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因素

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因素弄清地氟病的流行因素是搞好本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拟以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论述。
(一)自然因素1.地质条件和岩石含氟量地质条件是地方性氟中毒的重要基础。
土壤和地层的氟来源于岩石,岩石含氟量状况是决定地下水和农作物含氟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一个地区岩石中的含氟量的多少对于人体摄氟量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没有富氟岩的地质条件,就不成其为地氟病区了。
一个地区的岩石含氟量随着地层时代、岩石性质不同而不同以饮水氟为主要氟源的病区,也可由于水文地质状况的不同而形成各种类型的高氟地下水。
按层次来说可分为:(1)浅层高氟地下水类型。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的西部,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和西南部,宁夏、甘肃的南部,青海东部,江苏、安徽的北部,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新疆的大部分地区。
南方除江苏、安徽外,其它各省也有散在发生。
(2)深层高氟地下水类型。
主要分布在天津市郊区和郊县,为我国深层高氟地下水类型的主要致病区。
属于此类病区的还有河北沧州,新疆奎屯,山东惠民、德州一带。
2.饮水含氟量长期以来,人们已熟知饮水氟高是导致地氟病流行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3.饮水的化学成分水氟浓度与水的总硬度和钙成相关关系,认为水中钙、镁有防御氟化物吸收并沉着于骨骼的作用。
有的调查做了其它化学成分/饮水含氟量的计算,结果发现,饮水含氟量越高则相对的硬度、碱度和阴、阳离子的比值越低;反之,饮水含氟量越低,则相对氟硬比、氟钙比、氟镁比和氟碱比的比值越大。
4.食品氟食品氟是氟的重要来源。
但是,长期以来认为食品氟,特别是植物食品氟含量很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观点影响较为深远。
使食物含氟量增高的因素有:(1)基岩含氟量高。
在自然界作用下,通过风化、溶解、氟离子与其它元素一起游离出来,在水和土壤中逐渐积累,如内蒙昭乌达盟大五牌子氟病区是二迭系青山统火山熔岩、玄武岩、燕山期花岗岩、凝灰岩等,该地粮食含氟量就比非氟病区高(2)由于土壤受到污染而增高含氟量致使食物含氟量亦高。
鲁北平原高氟深层地下水的探究

鲁北平原高氟深层地下水的探究刘帅;马雪梅;刘志涛;冯颖;蒋书杰;黄松【摘要】在山东省北部(鲁北)地区,当地群众由于长期饮用高氟深层地下水,极易导致地氟病,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取样分析,研究区深层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大致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依次增大的趋势,并且同一地段不同深度、不同岩性的氟离子含量也不尽相同,粘土中氟离子含量普遍大于粉砂层中的含量,高氟地下水多为弱碱性水,高氟地下水Na/Ca比高,高氟水与Na/Ca呈对数相关,相关性较好;高氟水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Cl-Na型.从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球化学角度初探了鲁北平原深层高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认为鲁北深层高氟水的形成及分布规律主要受沉积环境、径流条件以及开采量的影响.由于沉积物来源的不同、水化学特征的迥异以及深层地下水的大量开采,粘土层压密释水过多补给,同时由于粘土层由南向北厚度逐渐增大,地下水径流进一步变缓,造成氟离子含量逐步增高,形成了南北部相差较大的氟离子分布特征.%In Lubei plain,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deep groundwater with high-flouride will cause endemic fluorosis, which affects the health of local people seriously.The enrichment of fluorine in groundwater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samples, the content of flouride in deep groundwater takes on an ascend trend from south to north and from east to west in the study area.Even in the same position, the content of fluoride is not the same for different lithology.Content of fluoride in clay is higher than that in silty sand generally.High-flouride groundwater used to be weak alkalinity water, and the ratio of Na/Ca is higher.High-flouride water and the ratio of Na/Ca is a logarithm relation, and they correlated well.The hydrochemical type isgenerally HCO3·Cl-Na in high-flouride water.From the aspects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hydro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ydro geochemistry in Lubei plain, hydro-geochemical cause of underground with high-flouride in Lubei plain has been studied.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law of high-flouride water are mainly affected by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runoff condition and yield.Such reasons make the content of fluoride rise gradually as different sources of sediments, different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exploitation of deeper groundwater which make the clay layer consolidated to release more water and the increase of clay layer in amount/total thickness from south to north resulting to slower groundwater runoff.All the reasons mentioned above lead to the quit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luoride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parts.【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7(033)006【总页数】8页(P30-37)【关键词】高氟深层地下水;分布特征;成因分析;鲁北平原【作者】刘帅;马雪梅;刘志涛;冯颖;蒋书杰;黄松【作者单位】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 253015;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 071051;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253015;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 253015;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 253015;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 253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8鲁北(山东省北部)地区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带,深层地下水为当地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然而深层地下水中氟含量普遍偏高,易造成氟中毒,故该区属于深层地下高氟水型地氟病病区,是山东省受地氟病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
泗县高氟地下水空间分布及成因机制

泗县高氟地下水空间分布及成因机制黄健敏;刘海【摘要】氟斑牙、氟骨病等地方性氟病在泗县普遍存在,为查明泗县高氟地下水空间分布及成因,通过野外调查、地下水取样、水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泗县地下水中氟的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P浓度随着溶解性总固体(TDS)的增加而增大;氟含量与pH值存在正相关性;F-含量与Ca2+含量呈负相关性,随着Ca2+含量的增加,P含量呈下降趋势;泗县地下水氟超标基本位于大庄镇、泗县、泗城镇、长沟镇、黄圩镇、大杨乡、屏山镇等区域,氟含量最大达2.13mg/L;地下水中氟的来源主要为松散岩层含氟矿物的释放,其成因受气候、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水化学类型等影响.【期刊名称】《安徽化工》【年(卷),期】2017(043)004【总页数】5页(P62-66)【关键词】高氟水;分布规律;成因机制;泗县【作者】黄健敏;刘海【作者单位】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安徽合肥230040;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安徽合肥23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23.1氟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过量摄入氟元素易导致人类和动物产生地方性氟病,表现最为明显的为氟斑牙[1-3],严重者引起中毒,造成氟骨病[4]。
目前,对于地下水中高氟空间的分布特征、来源、富集规律等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
对于安徽省淮北平原地下水氟的特征和成因,相关学者也作了较多的研究。
泗县位于安徽淮北平原东北部,氟斑牙、氟骨病等地方性氟病广泛存在,而对于该地区地下水中氟的特征与成因的研究鲜有文章报道。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地下水取样,对氟及其相关参数进行了测试,研究地下水氟的分布特征及成因,为完善淮北地下水氟的特征和成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地方性氟病防治和改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泗县地处安徽省淮北平原东北端,东北部与江苏省的泗洪、睢宁县比邻,西南部与灵璧、五河县相接。
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06′~33°46′和东经117°40′~118° 10′之间,南北向的104国道和东西向303省道交汇于县城。
菏泽市地下水氟化物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菏泽市地下水氟化物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作者:刘文信李新国李慧冬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11期摘要: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体内过量的氟会产生全身性的生理毒害,称为地氟病,引起骨骼畸形及氟斑牙。
研究地下水中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对高氟地下水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菏泽市高氟区实地调查和水、土壤样品的监测,分析了地下水氟化物的空间分布,分析了氟化物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菏泽174个监测点位地下水氟化物浓度范围在0.61~4.62mg/L,115个点位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三类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中≤1.0mg/L要求,超标率60.3%。
土壤pH在8.40~9.60之间,土壤偏碱性,为钙质土壤。
土壤中总氟化物含量变化范围为441~716mg/kg,高于我国土壤中总氟化物平均含量为430mg/kg和世界土壤总氟化物含量为200mg/kg。
关键词:氟化物;分布特征;形成机理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1-0-03DOI:10.16647/15-1369/X.2020.11.053Study 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roundwater fluoride in Heze CityLiu Wenxin1,Li Xinguo1,Li Huidong2(1.Hez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of Shandong,Heze Shandong 274000,China;2.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Test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nan Shandong 250100,China)Abstract:Fluorine is an essential trace element of human body, but excessive fluorine in the body will produce systemic physiological toxicity, which is called fluorosis, causing skeletal deformity and dental fluorosi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 fluorine groundwater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luoride in groundwater.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of water and soil samples in the high fluorine area of Heze Cit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roundwater fluoride is analyzed,and the caus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luoride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fluoride in groundwater of 174 monitoring points in Heze is 0.61-4.62mg/l,and 115 points exceed the requirements of class III of groundwater quality standard (GB / t14848-2017) and the standard of drinking water sanitation standard (GB5749-2006), with the exceeding rate of 60.3%. The pH of the soil is between 8.40 and 9.60, and the soil is alkaline and calcareous. The variation range of total fluoride content in soil is 441-716mg / kg, which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content of total fluoride in China’s soil of 430mg / kg and that in the world’s soil of 200mg / kg.Key words:Fluoride;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Formation mechanism氟化物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也是饮用水水质的重要指标,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浅析高矿化度地下水形成原因及对策

浅析高矿化度地下水形成原因及对策作者:夏雪萍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1期摘要:地下水,作为与我们生活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资源,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而由于地理上位置的差异性、土壤地质条件以及自然降水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我国地下水资源的性质以及可利用性各不相同,而随着我们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地下水的利用也日益不断上升,而先天条件以及后天开采、环境保护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出现了水质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重点,也成为了相关工作领域的科技人员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地下水高矿化度这一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许多地方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也直接影响了普通居民的正常生活,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对地下水高矿化度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
因此,本文就高矿化度地下水这一问题,重点探究其形成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具体对策,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或意见。
关键词:高矿化度地下水形成原因对策处理措施前言我国,作为一个土壤辽阔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土壤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蕴藏的地下水水质条件也各不一样,这直接导致了存在的地下水水资源问题十分的复杂,而地下水的高矿化度就是其中之一。
地下水的高矿化度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其形成的原因也并非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形成的。
就地下水的高矿化度来说,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探讨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
比如,影响地下水高矿化度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才能有效的控制地下水的高矿化度以及高矿化度地下水处理回收之后的具体利用方式有哪些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解决高矿化度地下水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因此,本文就高矿化度地下水形成原因吉对策这一侧面从地下水高矿化度概述、高矿化度地下水成因分析以及高矿化度地下水出来措施分析等方面展开一番论述和剖析。
一、地下水高矿化度概述在我国,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特征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性,而地下水的形成则主要受到地质及其内部各种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各个地区地下水的形成有着十分大的区别,也就形成了各个地区不同类型的地下水。
张掖盆地龙首山山前高氟地下水的形成

张掖盆地龙首山山前高氟地下水的形成王文祥;何锦;张梦南;安永会;李文鹏;吴玺;龚磊;王晓燕【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2017(031)002【摘要】Fluorine is one of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human body,but excessive F can be harmful to human body.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igh fluorine groundwater has been a hot topic of hydrogeochemical research.The authors analyzed numerous groundwater level and quality data from 1:50,000 hydrogeological survey in Zhangye Basin.By using hydrogeochemical and oxygen deuterium isotope methods,the authors discuss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igh-fluorine groundwater in Longshoushan piedmont in a high accuracy level.The resuits show that high-fluorine groundwater mainly origins from Longshoushan mountain fluorine-bearing rock.The high-fluorine surface water in Longshoushan mountain recharge into Quaternary aquifer in Zhangye Basin through seasonal floods and mixes with low-fluorine groundwater from upstream.Different recharge sources divided groundwater into three strips in Longshoushan piedmont.%氟是人体的必须元素之一,饮水中氟元素过量会导致地氟病.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制一直是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利用在张掖盆地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所获得的大量水位、水质资料,运用水化学和氘氧同位素方法,在较高精度水平上探讨了龙首山前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龙首山前地下水中的F-主要来源于龙首山含氟岩石,通过季节性洪水的方式补给到盆地的第四系含水层中,并与盆地上游来源的低氟地下水发生混合,使龙首山前地下水分为三个条带.【总页数】6页(P415-420)【作者】王文祥;何锦;张梦南;安永会;李文鹏;吴玺;龚磊;王晓燕【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26;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4.1【相关文献】1.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地下水氟的分布特征及形成高氟地下水的环境因素 [J], 周天骧2.山东省高密市高氟区现状及高氟地下水形成机制探讨 [J], 张新平;徐金欣;邢宝石;王兰中3.大同盆地高氟地下水成因探讨 [J], 谭保国; 马玲玲4.新疆阿克苏典型山前洪积扇内高氟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及氟富集机制 [J], 潘欢迎;邹常健;毕俊擘;刘运德;黄丽文5.大同盆地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形成过程分析 [J], 梁川;苏春利;吴亚;李世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菏泽区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菏泽区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菏泽平原区域内可划分为两个水文地质区,即低山丘陵水文地质区和黄泛平原水文地质区。
供水水源多属于松散岩类孔隙水,化学组分相对单一,地下水类型较简单,氟离子含量普遍超标。
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矿山开发、过量开采、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速了地下水水质改变,如何改善水质条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标签:水质水化学评价高氟影响菏泽市位于鲁西南黄泛冲击平原区,区域地下水监测工作开始于70年代中期。
目前,区内各类各级监测井个数共有130个,控制全市面积12238km2。
该区地下水主要有碳酸盐岩类裂隙水和松散巖类孔隙水两大类,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是主要的供水水源。
近些年,人类活动对该区地下水水质影响愈来愈大,特别是煤矿开采,城区地下水的大量抽采、工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对地下水水质影响增大。
1水文地质分区根据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和运移规律,菏泽区域内可划分为两个水文地质区,即低山丘陵水文地质区和黄泛平原水文地质区。
1.1低山丘陵水文地质区范围包括核桃园、独山两乡镇的丘陵区,面积14.5km2。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寒武系、奥陶系裂隙岩溶中。
单井涌水量多在500—1000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水,矿化度小于0.6g/L。
其中金山地区隐伏有寒武系炒米店组白云质灰岩。
核桃园镇孙山附近的1岩溶水井经抽水试验单井涌水量364m3/d。
1.2黄泛平原水文地质区本市具供水意义的含水岩组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根据地下水的系统性、赋存条件及水质结构等,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含水岩组:1.2.1浅层地下水含水岩组分布面积11898km2,占全区面积的98%。
底板埋深一般40m左右,最大60m,包括全新统的全部及更新统的顶部,按砂层分布及富水性等差异,分为三种地段:(1)古河道密集带-淡水丰富地段含水层岩性以粉细砂、粉砂为主,粗砂和中砂次之,其中心部位以细砂和中砂为主,砂层累计厚度一般大于15m。
关于高密污水处理的水调查报告

关于高密污水处理的水调查报告近几年,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污染问题开始变得严重起来,尤其是污水处理问题。
高密市是山东省泰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高密市污水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旨在了解高密市污水处理的情况,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改善社会环境。
二、调查内容1. 污水处理设施通过调查得知,高密市的污水处理设施多为生化池和自然环境构成。
虽然一些新开发的区域更加注重污水管网的建设,但大多数旧城区依然未能完善管网。
一些管网建设不完善的小区和老旧公共场所的污水处理方法比较落后,多采取人工清理、冲洗、漂洗等方法进行处理,无法达到高标准的环保要求。
2. 污水排放高密市的污水排放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部分区域的污水难以得到高标准处理。
这些治理不到位、达不到排放标准的污水就放入了周边的河流、水库,最终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3. 政府监管政府部门对污水治理工作的监管不够严格,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部分地方政府甚至对污水问题的处置不予关注,为了一时的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
三、解决途径1.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必须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并加快旧城区、老旧公共场所污水管网的改造工作。
以及对小区和建筑物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尽量控制污水的初期收集和随后的运输,免除偷排损失,进行分高低、分密封、分质量的收集2. 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必须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机制,促进政府有关部门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合作,提升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和效率,确保每个生活小区、工业企业和公共场所都实现污水治理全覆盖,加强对企业污水排放环评制度的监管,推动企业治污自主发展。
3. 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必须完善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政府管理和企业自律的制度机制,加强对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公众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染 ,地下水中的 SO24 - 含量增加 ,最低 256 mg/ L , 最高达 1 184 mg/ L 。矿化度显著增高 ,一般为 2~ 4 g/ L ,总硬度在 475~976 mg/ L 之间 ,p H 值 7. 37 ~7. 56 , F - 含量多为 2. 00~9. 00 mg/ L 。
第 23 卷第 8 期 山 东 国 土 资 源 2007 年 8 月
3
山东省高密地区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浅析
李彩霞
(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 潍坊 261021)
摘要 :氟中毒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其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高密市 地势南高北低 ,最高点海拔 92 m ,最低点海拔 7. 5 m ;地下水主要以大气降水为补给源 ,水位标高由南向北逐渐降 低 ,随着浅层地下水的大量蒸发 ,致使地下水中氟含量不断增高 ,最后形成高氟地下水 。高密市氟中毒是由饮用高 氟地下水引起的 。高密市北部 6 镇地下水氟含量一般为 5 mg/ L ,极值达到 18. 00 mg/ L ,当地居民长期饮用高氟 水 ,致使部分人群发生氟中毒 ,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 关键词 :氟中毒 ;高氟地下水 ;成因 ;山东高密 中图分类号 :O613. 41 ; P641. 12 文献标识码 :A
地 层
莱
阳
群
青山群
王氏群
岩性 含砾砂岩 砂岩 粉砂岩 页岩 火山碎屑岩 火山熔岩 膨润土 砾岩
砂岩 粘土岩
氟含量
180
370
390
740
490
440
1105
600
540
600
平均
420
465
580
高密市在山东地貌单元上 ,处在胶潍平原与鲁 东丘陵交接地带 ,地势南高北低 ,最高海拔 92 m ,最 低海拔 7. 5 m ,地形总坡度约 1/ 600 。地下水主要以 大气降水为补给源 ,其次为南部缓丘区的地下水侧 向径流补给 。水位标高由南向北逐步降低 。
2 高氟区区域地质背景
2. 1 高氟区岩石特征 在高氟区范围内 ,地表无基岩出露 。根据钻孔
揭露资料来看 ,区内出露中生代莱阳群 、青山群 、王 氏群含砾砂岩 、砂岩 、粉砂岩 、页岩 、火山碎屑 、火山 熔岩 ,岩石含氟量较高 (表 1) 。
图 1 高密地区北部高氟地下水灾害程度图 1 —氟含量 11~13mg/ L 分布区 ; 2 —氟含量 9~11mg/ L 分布 区 ;3 —氟含量 7~9mg/ L 分布区 ; 4 —氟含量 5~7mg/ L 分布 区 ;5 —氟含量 3~5mg/ L 分布区 ;6 —氟含量 1~3mg/ L 分布
3 高氟区地下水特征
3. 1 高氟区水化学类型
高密市高氟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 HCO3 ·Cl Na 型 , 其次为 HCO3 ·Cl Na ·Ca ·Mg 型 ,Cl ·SO4 Na 型及 Cl ·HCO3 ·SO4 Na 型 。 3. 1. 1 HCO3 ·Cl Na 型
为高氟区主要类型地下水 ,遍布全区 。该类型 水 Na + 含量高 ,一般为 300~500 mg/ L ,矿化度一 般为 1~3 g/ L ,总硬度 150~800 mg/ L ,p H 值 7. 46 ~8. 06 ,属中偏碱性 ,F - 含量多在 3~9 mg/ L 之间 。 3. 1. 2 HCO3 ·Cl Na ·Mg 型水及 HCO3 ·Cl
·8 ·
第 23 卷第 8 期 成 果 与 方 法 2007 年 8 月
从表中可以看出 :岩石粒度越细含氟越高 ,由莱 阳群 →青山群 →王氏群 ,其氟平均含量逐渐增高 。
2. 2 高氟区地理地貌及水文地质特征
表 1 高密市高氟区岩石含氟背景值 (10 - 6 )
1 高氟区概况
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 GB 5749 85) ,氟 含量 > 1 mg/ L 的地下水即为高氟地下水 。由岩石 、 土壤 、地下水等自然因素使其氟含量超过国家规定 标准的地域即为高氟区 。
高密市北部 6 镇 :周戈庄镇 、大牟家镇 、仁和镇 、 姜庄镇 、康庄镇 、河崖镇为高氟区 ,地下水氟含量一 般在 5 mg/ L 左右 ,极值达到 18. 00 mg/ L 。据潍坊 市地方病办公室 2000 年统计资料 ,高密市现有人口 84. 10 万人 ,病区人口数达 62. 30 万人 。其中氟斑 牙人数 253216 人 ,氟骨病人数 15302 人 。氟斑牙 、 氟骨病人口分别占病区人口的 46. 64 %和 2. 46 %。 高密市北部 6 镇地下水氟含量严重超标 (图 1) ① 。
3. 2 氟与水化学介质的相关性
高氟区地下水中的阳离子主要是 Na + , Ca2 + , Mg2 + ,占阳离子总数的 98 %~99 %以上 。TFe 个 别报出者均小于 0. 01μg/ L [1] 。 3. 2. 1 F - 与 Na + 的相关性
F - 与 Na + 毫摩尔百分比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特 征 ,当地下水中 F - 超过 4. 50 mg/ L 时 ,Na + 毫摩尔 百分比在 45 %以上 ,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 3. 2. 2 F - 与 Ca2 + 的相关性
Mg ·Na 型水 主要分布在康庄镇 、周戈庄镇 、大牟家镇 。Na + 含量高 ,一般为 150~300 mg/ L , Mg2 + 含量一般为 30~100 mg/ L ,总硬度 300~800 mg/ L ,p H 值 7. 34 ~7. 66 ,矿化度多为 0. 95~2. 0 g/ L , F - 含量多为 3 ~7 mg/ L 。 3. 1. 3 HCO3 ·Cl Na ·Ca ·Mg 型 主要分布在周戈庄镇 、大牟家镇西 、康庄镇 、阚 家镇 、夏庄镇等地 ,分布局限 ,且规律性差 。Na + 含 量一般 为 52 ~ 190 mg/ L , Ca + 含 量 一 般 为 84 ~ 225 mg/ L ,Mg2 + 含量一般为 31~119 mg/ L 。矿化 度为 1~3 g/ L ,总硬度 385~974 mg/ L ,p H 值 7. 07 ~7. 66 , F - 含量多为 1. 00~4. 50 mg/ L 。 3. 1. 4 Cl ·SO4 Na 型及 Cl ·HCO3 ·SO4 Na 型 主要分布在高密城北一带 。该类型水 Na + 含 量一般为 350~720 mg/ L ,受城区排出的工业废水
·10 ·
水中 。
采自大牟家镇黑王家的土样 、水样 ,水 、土比为
5∶1 ,常温下搅拌 、静置浸泡 24 h ,进行水浸 ,结果见
表 3 ,表 4 ,表 5 。由各表可以看出 ,氟在水 、土间的
转化是可逆的 ,既可由地下水中的高氟引起土中的
含氟量增高 ,又可由土中的高氟引起地下水含氟量
的升高 ,土壤的颗粒越细 ,氟的转化量越大 。
区 ;7 —氟含量 < 1mg/ L 分布区
3 收稿日期 :2007 03 09 ;修订日期 :2007 06 27 ;编辑 :张天祯 作者简介 :李彩霞 (1963 - ) ,女 ,山东栖霞人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质矿产研究工作 。 ①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省高密市高氟区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2005 年 。
高氟区地下水 p H 值一般在 7. 2~8. 0 之间 , p H 值与 F - 具有正相关特征 ,表明偏碱性的地下水 有利于 F - 的活化和析出 ,即 O H - 易从岩层矿物中 置换出 F - ,迁移积聚于地下水中 。 3. 2. 5 F - 与矿化度相关性
F - 与矿化度之间相关性不明显 ,高氟区地下水 矿化度多在 1~3 g/ L 之间 ,部分为 3~5 g/ L ,属微 咸水到咸水 。
表 4 高密黑王家高氟区氟由土壤向水中的转化量
岩 性
氟含量 (10 - 6) 最大 最小 平均
粘土
660 410 550
粘土夹钙质结核 1040 480 730
土壤
4520 150 630
土壤夹钙质结核 1380 330 550
钙质结核 1190 280 560
砂
490 < 90 220
转化 量 (10 - 6) 平均转 最大 最小 平均 化率( %) 51. 3 18. 8 38. 0 6. 91 55. 0 35. 0 46. 7 6. 40 60. 0 1. 3 27. 4 4. 35 50. 0 2. 5 23. 5 4. 27 40. 0 2. 5 16. 4 2. 93 41. 3 1. 3 14. 4 6. 54
平均易 溶系数
( %)
1. 63 1. 32 0. 96 1. 30 1. 28 1. 73 1. 51 1. 41 3. 33 3. 63 2. 98 3. 31
4. 1. 2 第四纪沉积物中氟的转化 第四纪沉积物中可溶性氟含量明显高于基岩 ,
粘土高于砂岩 、砾岩 ,含水粘土高于表层干土 ,其主 要岩性易溶氟平均 检出 量 ( 10 - 6 ) : 灰 黑色 粘土 为 27. 35 ( n = 8 ; n 为检出样品件数 ,下同) 、土黄色含钙 质结核砂质粘土为 34. 78 ( n = 19) 、灰绿色含钙质结 核砂质粘土为 40. 28 ( n = 11) 、中细砂为 21. 41 ( n = 8) 、(底) 砾岩 (层) 为 25. 73 ( n = 7) ,第四纪沉积物总 平均为 31. 58 ( n = 53) 。
表 3 高密黑王家高氟区水与土壤中含氟量对比
样品 岩性
个数
粘土夹钙质结核 17
砂砾石层
22
土含氟量 (10 - 6) 地下水含氟量(mg/ L) 最高 最低 平均 最高 最低 平均
1380 330 550 10. 60 4. 30 6. 57 490 < 90 220 6. 60 2. 72 5.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