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密泥塑

合集下载

泥塑:贴近生活的民间艺术

泥塑:贴近生活的民间艺术

泥塑:贴近生活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 泥塑文化源远流长我国的泥塑艺术自新石器时代诞生起,就再没有间断过,在距今4 000~10 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古人开始将泥土塑造成“像”。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山东省大汶口遗址和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等地区,散落着不少用泥巴捏成的文物,如陶猪、陶羊、陶鱼和陶人面等,高度在10厘米左右,这些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品,是中国泥塑的先驱之作。

据考证,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距今约7 000年,可以认为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在原始社会,古人还会根据功用不同对泥器进行分类,如盛器、炊器和煮器等,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泥塑艺术在秦汉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到汉代时泥塑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这也与当时的厚葬之风有一定关系。

当时兴起的墓葬形式,有砖室墓和石室墓,内有丰厚的随葬品。

汉代人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随葬品的种类更是日益多样,泥塑作品是当中的重要部分。

大家所熟知的秦始皇兵马俑,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既体现了当时泥塑工匠的高超技艺,又反映了秦朝的军事面貌。

制作兵马俑先是用泥塑成“俑大型”,即粗胎或初胎,然后在“俑大型”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复泥并加以修饰和细部刻画,接着将单独制作的头、手和躯干组装套合在一起,便完成了一座陶俑的雏形。

最后一步是将阴干的“俑大型”放进窑内焙烧,焙烧的温度约为1 000 ℃。

俑烧成出窑后,再进行绘彩,一座完整的兵马俑便完成了。

泥土,是大自然的恩赐,是滋养万物的根基,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更是赋予了泥土神奇的色彩。

巧手慧心的民间匠人更是把泥土演绎成了丰富多彩的泥塑艺术,它拥有着与生俱来的原始魅力,历经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不断发展,在人们的意识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历经岁月洗礼,泥塑艺术依然折射出先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汉墓中出土的随葬品陶狗兵马俑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泥塑文化的重大发展,泥塑风格也有所转变,从先秦时期的注重现实主义再到之后的注重形神兼备,这点可以从“千面不一、神态多样”的兵马俑上看出来。

山东高密地区民间泥塑的艺术特征及审美寓意

山东高密地区民间泥塑的艺术特征及审美寓意

山东高密地区民间泥塑的艺术特征及审美寓意摘要:山东高密泥塑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相传始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泥塑作品蕴含了泥塑艺人们的智慧和乡情,对于研究传统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密泥塑;艺术特征;寓意1.历史溯源山东作为文化大省,拥有大量的传统民间艺术,高密泥塑便是其中之一。

自新石器时代起以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传承延续,发展到汉代已经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

山东高密聂家庄是中国的泥塑发源地之一,高密泥塑也称聂家庄泥塑,聂家庄,朝南门儿,家家户户捏泥人儿。

高密泥塑相传始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到清朝乾隆年间高密泥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借鉴了杨家埠年画的艺术特色,并在表现手法和着色上有所创新,加入了发声的装置,活灵活现,与众不同,作品朴拙、雅俗、艳丽,大气,富有浓郁的地方气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占据泥塑文化的一席之地,2006年高密泥塑与扑灰年画、剪纸、茂腔一起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题材内容山东高密泥塑题材多样,多取材于动植物或神话人物,是对生活的摹写与直观反应,动物类如叫鸡、叫狗、吧嗒蛙、吧嗒猴、老虎、摇猴、对狮、麒麟等;人物类如十二金钗、三国人物、一百零八将、黛玉葬花、贵妃醉酒等;神仙类如十八罗汉、文财神、武财神、唐僧取经、八仙、老寿星等;娃娃类如恭喜发财、拴孩娃、富贵有余、连生贵子、麒麟送子等。

高密泥塑发展到现代,已有上百种泥塑题材,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仍在不断创新新的泥塑作品,譬如今年119消防安全宣传月,高密泥塑艺人将消防宣传与民间文化艺术巧妙融合,将“火焰蓝”制服造型融入泥老虎设计中,创作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消防文创泥塑作品。

1.艺术特征受山东齐鲁文化的深远影响,山东高密地区的民间泥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一块泥巴一支笔造就了粗犷豪放的造型、热烈明快的色彩、朴素的装饰、粗放质朴的画风,这些都是山东高密泥塑最典型的艺术特征。

中国泥塑资料

中国泥塑资料

从考古资料看,华夏先民用泥土塑造各种形象的历史由来已久。

泥塑起源于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

“天地初开,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横泥中,举以为人。

”(《风俗通义》)女娲抟土造人,这大概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有影响的泥塑创造活动。

经过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泥塑在民间已经演变为与普通生活相关的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各地蓬勃发展,具有浓郁的中国地方特色。

其中,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的“大吴泥塑”、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被称为中国三大泥塑。

今特介绍七大泥塑。

一、潮州大吴泥塑具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雅称的古郡潮州,僻处南国一隅,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山川灵秀、风物独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潮州贴塑(别称潮州泥偶、潮州泥塑、潮州大吴彩塑、大吴…安仔‟)便诞生在这文化底蕴深厚的潮汕平原,它始于南宋末年,盛于清末和民国初年,距今已有750多年历史。

清乾隆至宣统年间是大吴泥塑鼎盛时期,能工巧匠有400多人。

岁末年初,村头巷尾到处走动着各地采购“大吴安仔(玩具)”的商贩。

在这个时期,大吴村涌现出大批才华横溢的泥塑艺人,最具代表性的吴潘强,他开创了大吴泥塑制作的新纪元:“贴塑”艺术。

捏制泥人时,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包括衣服冠履,都是“贴”上去的,这就是“贴塑”艺术。

做“安仔头”、“纱灯头”虽然都是大吴泥塑的传统,但大吴泥塑最大的特色就是“贴塑”,出名也是靠“贴塑”。

大吴村也是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

大吴泥塑种类齐全,制作工艺形成固定模式。

它的工艺程序大致包括挖泥、炼泥、捏塑、烧坯、彩绘等五大环节。

从捏塑成形到煅烧直至上彩,一个泥人起码要五天才能完成,数量有限。

加上制作的时候只能用原始焙烤方式,成品率也低。

或许这也是传统工艺的无奈。

潮州贴塑主要以脸谱、贺丁喜童、戏剧典故为题材,艺术手法有雕、塑、捏、贴、刻、划、彩等,尤其以手工贴塑技艺为主(这也是潮州贴塑别于其它泥塑的最大特点)。

潍坊高密聂家庄泥塑民间传统工艺造型及装饰艺术研究_赵龙

潍坊高密聂家庄泥塑民间传统工艺造型及装饰艺术研究_赵龙

中可以使用真空干燥技术来缩短聂家庄泥塑的干燥 时 间 , 研 究 证 明 , 在 真 空 度 为0. 0 4 M P a 时 泥 塑 的 干 燥 效 果 是 最 好 的 。[3]
5.成形泥塑的着色 聂家庄泥塑的色彩极具特色,桃红、黑色、大 红、绿色、黄色等纯色调的运用使作品充斥着明快 鲜亮、喜气洋洋的视觉艺术效果,注重彩绘的特点 也让聂家庄泥塑充满了灵性。 坯体经过干燥之后就可以进行着色了。首先要 对泥胚进行涂粉,即涂以白色作为底色,在塑形完 整的坯体上均匀涂敷滑石粉的溶解物以完全罩住泥 土本色,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要将泥塑的面部 及正面的部分涂厚;彩绘时各种颜色要按先后排序 流水作业,待前一种颜色彻底晾干以后再绘后一种 颜色;在调制颜色时要加入一定量的骨胶,将装有 色料和珠状骨胶 6的碗放入一个大铁锅中,铁锅里加 少许水并进行加热,等到碗内色料的温度达到一个 恒温时将色与胶的混合物调成合适的浓度,使颜色 深浅恰如其分,然后开始上色。加入骨胶一方面可 以增加色彩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考虑到易于着 色,倘若手是湿的,当触摸到泥塑表面的色彩时会 有粘手的感觉。 聂家庄泥塑着色的步骤一般是以下顺序:桃红 色先上,再依次着黑色、大红色、绿色、黄色;着 色的面积也是先大后小,先广后狭,先粗后细。一 些特别需要仔细描绘的部位就要 利用小笔仔细地描 摹,如眼睛、鼻子、嘴巴、舌头、耳朵等部位的着 色及其装饰纹样,力求细致入微。人物的服饰以及 装饰图案的色彩等着色部位要等到泥塑的面部着色 完成后再进行描绘,等所有部位着色完成以后,将 泥塑放在阴凉处晾干即可。 聂家庄泥塑的色彩采用了没骨渲染的方法,其 特点是一笔到位,不反复勾画,用笔果断,效果自 然,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受,避免了呆板和僵 硬。在着色技巧上聂家庄泥塑采用在刷白的坯体上 自由推润渲染的方法,形成由深到浅的渐变,使泥 塑的着色类似于国画的水墨特点。除了自由推润渲 染的方法之外,聂家庄泥塑在着色时还依靠手腕的 力量和速度轻轻划过白色的表面,在白底上形成优 美果断线条的同时,清水会随着色料的点晕,在画 面上形成一种过渡非常自然顺畅的艺术效果。

GaoMi(高密介绍)

GaoMi(高密介绍)
My beautiful hometown
Micky
Gaomi paper cutting
高密泥塑 Clay sculpture
An ancient traditional folk crafts
高密炉包 lu bao
Flour wrap filling
高密石磨火烧 Stone fire burning
• Pure natural high quality wheat
• Traditional stone milled flour
凤凰公园
• 在高密算是家喻户晓的园林式公园,不仅有百花园、松柏亭、近 水亭、笑春亭、翠云桥等景物及历史流传至今的弥勒佛。还有可 供玩赏的动物园,院内的博物馆内还有汉代至民国两千多年间的 刻石,最值得一看的是民俗展览馆,展出高密三绝等传统民间艺 术。
红高粱影视基地 Red Sorghum film base
莫言旧居Mo Yan's old home
• Mo Yan's The first Nobel prize winner in literature in China
南湖植物园
• 南湖植物园是高密市城市建设的景点,和东边的文体中心公园遥 相呼应,无愧是凤城之都。
文体公园 Cultural and sports park
胶河湿地公园 Jiaohe Wetland Park
• 南湖植物园是高密市近几年来倾心打造的五大主题公园精品工程 之一。该工程自2009年开工建设以来,倍受全市人民的热切关注, 如今一期工程已完工。南湖植物园园区建设以高密地域文化为载 体,集水景、雕塑与多种植物于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秀水湖光 景观。
南湖植物园 SoΒιβλιοθήκη th Lake Botanical Garden

小泥巴捏出大世界高密聂家庄泥塑惊艳欧洲多国

小泥巴捏出大世界高密聂家庄泥塑惊艳欧洲多国

ART CITY070视界Field of View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ART CITY071作玩具或者摆设,到了清康熙后期,东西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捏泥塑,民间流传着“孩子哭,找他妈,他妈买个泥娃娃,逗得孩子乐哈哈”的民谣,可见当时聂家庄泥塑的辉煌。

聂家庄的泥塑造型憨朴,着色浓艳,在全国泥塑中别具一格。

所塑事物,有静有动,并多能斗趣、发声。

作品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其中“叫虎”,竖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大“王”,既威风凛凛,又娇艳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啸声发出。

一物在手,平添无穷乐趣,实属国内泥塑中罕有之佳品。

聂臣希是聂家庄第21代泥塑传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模范传承人。

他自幼爱好绘画艺术,十岁左右就能制作一下简单的泥塑作品。

随着年龄的长大,和父母一起制作一些复杂的泥塑产品。

改革开放以后,他把泥塑当做一种职业并且开始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带领儿子以及全家正式成立了聂鹏泥塑作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泥塑的种类规格更加齐全。

现在,聂鹏把小小的泥塑做成了大生意,市场拓展到全国各地。

去年,各类泥塑销量大约3万个,年收入30余万元。

聂鹏并不满足于小天地,他希望将来的聂家庄泥塑能形成一个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各家各户按照一定技术标准统一生产,形成合力,让“小泥巴”真正走向大世界。

成员们向当地民众和华侨、华人学子展示了高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M e m b e r s o f t h e D e l e g a t i o n Exhibit the Unique C h a r m o f G a o m i Intangible Cultural H e r i t a g e t o t h e L o c a l P e o p l e , Overseas Chinese and Student.聂家庄泥塑泥老虎Niejiazhuang Clay TigersNie Chenxi, the provincial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 of Gaomi Niejiazhuang clay sculptures, went to Germany, Czech Republic, Hungary and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for cult ural exchanges together with the “Cult ural Shando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xhibition delegation several days ago. During the tour, he exhibited to the local people the unique charm of th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lay sculptures.The first-station exchange activities kicked off in the state of Bavaria, Germany, a sister state of Shandong Province, where the exhibitiondelegation participated in the cultural festivals held in Würzburg and Arthurfenberg. Then they proceeded to Prague, the capital of Czech Republic, and had friendly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more than 100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at Prague International School. Finally, they arrived at Budapest, the capital of Hungary, and had a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t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of 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 of Hungary and Jinqiao Chinese School. Wherever they went, Gaomi clay sculptures were much-loved by the local residents, overseas Chinese, teachers and students.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高密聂家庄泥塑调查研究报告

高密聂家庄泥塑调查研究报告

高密聂家庄泥塑调查研究报告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王艳丽指导老师张毅摘要:高密聂家庄泥塑作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是高密人民智慧的结晶。

聂家庄泥塑造型朴素、夸张,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表现了高密人民豁达、乐观的精神特征,也表达了高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明清以来,聂家庄泥塑蓬勃发展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在历史的潮流中浪遏飞舟。

我希望通过我对聂家庄泥塑的探索研究,更多的人可以关心、关注这一民间艺术,了解它日益发展与丰富的艺术内涵。

也希望人们自觉的保护它、传承它,为聂家庄泥塑的发展洒下一丝光明。

关键词:聂家庄泥塑艺术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Abstract:as Chinese first bat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clay sculpture of Niejiazhuang has a long history about 400 years, it is the treasure of the folk art; i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Game’s people. The clay sculpture of Niejiazhuang modeling plain, exaggeration, has a strong geographic features expressing the people's expansive, high optimism characteristic, also expressing high-density people's love of life and praise.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clay sculpture vigorous development shows strong vitality in the tide of history waves. I hope that through my clay sculpture of the exploration research, more people can care about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is folk art, understanding it increasingly development and rich artistic connotation. Also hoping that the protection of the people to consciously and inheriting i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ay sculpture of Niejiazhuang with a light.Key words:the clay sculpture of Niejiazhuang art connot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eritage protection一、引言高聂家庄泥塑是高密民间艺术三绝(剪纸、扑灰年画、泥塑)之一,以聂家庄泥塑为代表。

高密民间三绝

高密民间三绝

高密民间三绝:剪纸、泥塑、年画2010级护理学院专科一班王萍高密市隶属于潍坊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莱河和潍河之间。

总面积1605平方千米。

全市总人口86万人。

辖7个镇、3个街道。

高密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古称夷安,春秋名相晏婴、汉代大司农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刘罗锅)出生在这里。

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三宝”的扑灰年画、泥塑和剪纸,久负盛名,誉满天下。

高密剪纸在民间历史悠久,广为普及,明代洪武年间大批移民,带来外地剪纸,主客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高密剪纸的风格。

一是块与线形成黑白灰色调,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并富有韵律感。

二是纸条挺拔,浑厚粗犷,富有浓重的金石意味。

三是以精巧的构思见长。

构图夸张变形不失真。

其题材多为花鸟鱼虫、戏剧故事、吉祥图案、生活习俗等,深受群众喜爱。

剪纸作者大都是民间妇女,她们未受过艺术专业教育,兴之所至,随心创作,作品不具成法,粗犷中见清秀,雅拙中藏精巧。

改革开放以来,高密剪纸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剪纸艺人也经常出国访问。

高密泥塑聂家庄泥塑:聂家庄在高密市姜庄镇南部,这个村的泥塑始于明万历初年。

起初,当地农民在农闲时节用泥巴做一种叫“锅子花”的焰火出售,后来顺应民俗,开始制作泥娃娃、泥老虎。

清康熙年间已出现了制作销售的各种泥玩具。

到清嘉庆年间,泥玩具品种增多,有一些还能动、能叫、会斗趣。

民谣说:“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

”此后又经过近200个春秋,使其完成由简单造型到复杂结构的演变,逐步形成现在具有声、形、色、动的艺术品,品种达150余个。

聂家庄泥塑造型夸张古朴,粗犷豪放,构图完整,设色不受物体原色的限制,鲜艳热烈,色彩声响并茂,能产生一种吉祥欢乐的效果,曾十几次赴国外展出。

扑灰年画我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

从现有的资料看,全国只有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产地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塑取材
有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 、悟空与八戒;还有“躺躺 孩”、“坐孩”(坐在莲花上抱 鱼、抱桃、抱石榴)、“响孩 ”(带哨音的)、“叭哒孩”(手 摇啪啪响);以及老虎、对 狮、鸣鸡、摇猴、金鱼、青 蛙、秋蝉、骑马人,武松打 虎、麒麟送子、水果、桃、 杏、柿等。彩绘多用大红、 桃红、绿、黄、紫等点染, 再以墨、金勾点,鲜艳响亮。
著名 泥塑
泥叫虎
泥叫虎起源于明 代万历初年,是 我国现存的一种 古老的民间艺术 品,具有自己独 具一格的工艺制 作过程和艺术特 色。
想要泥老虎发出好 听的声音,制作哨 子是一门绝技,也 是关键步骤之一, 传统泥叫虎的哨子 原料为芦苇杆,用 快刀将芦苇杆削成 一定角度,再插上 纸片,一个哨子就 做好了。
制作 过程
制模、磕坯
粘接、涂粉
5 4 3 2
着色、贴毛
1
修坯、按哨
取土、合泥
泥塑欣 赏
1 1您观看来自山东高密泥塑简介
高密泥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
工艺品。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
明朝隆庆、万历年间,这里的农
民就自己设计用泥做成一种叫“锅
子花”(也称泥墩子)的焰火出售

成型
把装火药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 火放过以后,再当玩具或装饰品 摆设。最后这各泥塑的品种逐渐 增多,有“老虎”“狮子”“猴子”“小 狗”“小猫”“鸡”“鸭”等动物,也有“ 白蛇传”“孙悟空”“牛郎织女”等传 奇故事,并且涂以各种颜色,使其 生动活泼。 从此,泥塑不再是焰火的附属品,而 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艺术品 了.
聂家庄泥塑 是高密泥塑 的代表
聂家庄泥塑
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之一,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作为山东省高密市聂家庄生产的泥玩具。相传始于明代隆庆 、万历年间。据聂氏家谱记载,从明朝万历初年聂福来制作“锅 子花”的焰火(一种以泥巴做外衣,中间装火药,顶部留空,外 形极似反扣锅底的玩艺,可点放礼花)进行销售谋生开始,将 装火药的泥墩做成娃娃之类,放完焰火后可将泥娃娃当作玩具 或摆设品。便有人跟着仿效。到康熙后期,东西聂家庄几乎家 家户户都捏泥玩,而且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 等家庭观赏品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后有一些专供欣赏的“ 条子人”如仕女、戏文等。 2012年,聂家庄泥塑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高密泥塑的风格特点
高密泥塑造型憨朴,着色浓艳,在全国泥塑中别具一格。所 塑事物,有静有动,并多能斗趣、发声。不少作品动静结合 ,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 灵活现。其中“叫虎”竖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挂桃红大花, 额涂朱笔“王”,既威风凛凛,又娇艳可掬,用手拉送首尾, 即有啸声发出。一物在手,平添无穷乐趣,实属国内泥塑中 罕有之佳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