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查找塞缪尔约翰逊的相关简历.

合集下载

塞缪尔·约翰逊名言

塞缪尔·约翰逊名言

塞缪尔·约翰逊名言塞缪尔·约翰逊名言1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少遇到抵抗——塞缪尔.约翰逊2、与时间抗争者面对的是一个刀枪不入的敌手——塞缪尔.约翰逊3、一个人泄露了秘密,哪怕一丝一毫——塞缪尔.约翰逊4、几乎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一部分生命浪费在试图表现出来某些自己并不具备的品格,或赢得某些自己无法享有的喝采上面——塞缪尔.约翰逊5、没有一种懒散比戴着“职责”光环的懒散更容易诱使我们堕落了——塞缪尔.约翰逊6、每个老人都抱怨世界在堕落,抱怨下一代的无礼和傲慢——塞缪尔.约翰逊7、谨慎此其余任何智能使用得更频繁。

日常生活中的草率事件使它发挥作用,对微小的事情产生影响——塞缪尔.约翰逊8、诗歌的灵魂在于创新,即创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惊叹不已和赏心悦目的东西——塞缪尔.约翰逊9、一个人越懒,明天要做的事越多——塞缪尔.约翰逊10、心存偏见的总是弱者——塞缪尔.约翰逊11、一个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如果不注意结识新交,就会很快感到孤单。

先生,人应当不断地充实自己对别人的友谊。

——塞缪尔.约翰逊12、一个人宁可能一百句谎言,也不想听一句他不愿听到的真话——塞缪尔.约翰逊13、谨小慎微随着自己的'财产的增多而——塞缪尔.约翰逊14、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塞缪尔.约翰逊15、魅力是为远处的赞美而存在的——塞缪尔.约翰逊16、彬彬有礼……是假善行——塞缪尔.约翰逊17、在不其位者未必没有权——塞缪尔.约翰逊18、人们往往更需要有人提醒他而不是告诉他,这一点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塞缪尔.约翰逊19、使意志获得自由的唯一途径,就是——塞缪尔.约翰逊20、情欲信,辞欲巧——塞缪尔.约翰逊21、有些你以为坏的东西或许会引发你——塞缪尔.约翰逊22、对一个作家来说,被忽略是最可怕的——塞缪尔.约翰逊23、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法律——塞缪尔.约翰逊24、错误并非总是意味着无知,知识并非总是召之即来——塞缪尔.约翰逊25、背离自然也即背离幸福——塞缪尔.约翰逊26、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共同生存的是满目的罪恶和悲伤——塞缪尔.约翰逊27、无事不晓者也许会无事精通——塞缪尔.约翰逊28、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塞缪尔.约翰逊29、语言是科学的唯一工具,词汇只是思想的符号——塞缪尔.约翰逊30、要知道的详尽,才能写得简练——塞缪尔.约翰逊31、随着一种观念的流行,言语创新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习惯改变的程度——塞缪尔.约翰逊32、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类的自然意向,任何头脑健全的人都会为获取知识而不惜一切——塞缪尔.约翰逊33、一叶遮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塞缪尔.约翰逊34、作家们最害怕的莫过于被别人忽视。

Samuel Johnson塞缪尔·约翰逊

Samuel Johnson塞缪尔·约翰逊

• After spending six months with his cousins, Johnson returned to Lichfield, but the headmaster was angered by the impertinence of this long absence, he refused to allow Samuel to continue at the grammar school. • • Johnson was enrolled into the King Edward VI grammar school at Stourbridge.
• After thirteen months, a shortage of funds forced Johnson to leave Oxford without a degree, and he returned to Lichfield. • He eventually did receive a degree. Just before the publication of his Dictionary in 1755, Oxford University awarded Johnson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He was awarded an honorary doctorate in 1765 by Trinity College Dublin and in 1775 by Oxford University.
• A year later, Johnson went to Lichfield Grammar School, where he excelled in Latin. • He excelled at his studies and was promoted to the upper school at the age of nine. • At the age of 16, Johnson was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stay with his cousins.There he became a close friend of Cornelius Ford, who employed his knowledge of the classics to tutor Johnson while he was not attending school.

塞缪尔·约翰逊简介_塞缪尔·约翰逊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塞缪尔·约翰逊简介_塞缪尔·约翰逊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塞缪尔·约翰逊
塞缪尔·约翰逊简介
塞缪尔·约翰逊,英国作家,批评家。

(1709—1784)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家、传记家和健谈家,编纂的《词典》对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和琼森一样,他也是当时文坛的一代盟主,他对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评论,即使片言只语,也被众口宣传,当作屑金碎玉。

约翰逊1765年出版了经他校订的《全集》,这个版本在后世常为学者诟病,因为约翰逊有时出于己意,对原文进行删改。

他对莎评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为莎剧所作的批注和他为这个版本所作的序言。

在约翰逊时代,文化氛围已经在向浪漫主义方向发展,人们已不再视“三一律”为神圣。

与德莱登、相比,约翰逊是更为的新古典主义者。

塞缪尔·约翰逊:高耸入云,大浪滔天

塞缪尔·约翰逊:高耸入云,大浪滔天

PeopleWorld Culture塞缪尔·约翰逊:高耸入云,大浪滔天文 毛旭1767年,58岁的约翰逊回到家乡利奇菲尔德。

多方打听之后,他找到了以前奶妈的住处。

小时候,他经常来这儿的果园摘果子吃。

如今物是人非,奶妈已经不在了,她的儿子坐在门口,面前摊放着大开本的《圣经》——那是奶妈去世之前买给他的,他视力和听觉都严重受损,一辈子干不了什么事,只能读这种大字号的《圣经》以宽慰心灵。

看到这一幕,约翰逊备受触动。

因为喝了同一个人的奶水,约翰逊染上了同样的病,而且更聋更瞎。

同样的起点,最后他却成了文坛领袖,18世纪下半叶甚至以他的名字命名:约翰逊时代。

在命运展开的两幅画面前,他或许松了一口气,觉得老天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在这之后,无尽的悲哀滚滚而来⋯⋯命 运约翰逊刚出生时非常安静,之所以安静是因为他快死了。

助产士忙活了好一阵才让他缓过气来。

他的父母晚婚晚育:迈克尔和萨拉结婚时,一个49岁,一个37岁,等到约翰逊出生时又过去了3年。

考虑到萨拉的身体状况,为了让孩子喝到更健康的奶水,迈克尔决定让同村的一个妇女哺乳他。

于是,病毒传进了孩子的身体,引起了淋巴结结核。

当孩子从奶妈家抱回来时,他脖子肿大,眼睛发炎,已经不成人样了。

他的姨妈说,要是她在街上碰到一个这样的孩子,是绝对不会想领养他的。

为了给孩子治病,萨拉和迈克尔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当时流行的放血疗法,在两个月大的约翰逊的胳膊上切开一道小口,让伤口溃烂;再比如摸治——萨拉带着3岁的约翰逊去伦敦接受安妮女王的触摸,当时人们普遍相信王室有治疗结核病的神力。

然而最终,小约翰逊不得不接受自己的身体状况:左眼几乎全瞎,右眼视力受损,左耳全聋,同时结核在脸上留下了瘢痕,后来的手术又在面部下方和脖子上留下更多的疤痕。

不难理解,聋瞎和丑陋必然很早地影响了约翰逊的心理状态。

比别人不幸的他大概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懂嫉妒的人。

他不断撰写文章探讨这一话题,一生挣扎着压抑自己的嫉妒心理。

英国文学.约翰逊

英国文学.约翰逊

出版商的开价一千五百个金基尼(约合现在二十 二万英镑),对约翰生而言是天文数字,他答应 在 三年内交卷。 约翰生其实干了九年才收工。即将 完成前,他的 朋友劝说牛津大学有关人士:这般 重要著作,当 应出自牛津人之手。牛津大学就为 约翰生补了个 学位。词典出版十年后,都柏林大 学授予约翰生 名誉博士学位;又十年,牛津大学 颁了博士学位。 所以现在人们都称他为约翰生博 士。
Early Career
• As the lack of degree, it’s hard for him to find a job in school, even an usher’s position. • He eventually found employment as undermaster at a school after his father died in poverty and illness. • His career was not so prosperous in this time, and he also suffered the illness.
到了十八世纪中叶,意大利人有了他们的大词 典; 甚至世仇法国人也有了他们的大词典,而英 国居然没有! 但意大利文和法文大词典都是国家文学院编 的, 特别是法文大词典,四十位院士化了四十年 才编 成。而英国当时没有相应的学院;英国王室 又像英国商人一样斤斤计较:资助四十位学者工 作四十年,这投资是否收得回来? 只能靠个人在 有限几年内编成,这本词典的市场 需要才会转化 为商业可能。颇有几位文化名人跃 跃欲试,仔细 考虑之后,却是个个知难而退。1 946年,伦敦几 家出版商,联手找上了塞缪尔· 约翰生。
• He eventually received a degree just before the publication of his Dictionary in 1755, Oxford University awarded Johnson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He was awarded an honorary doctorate in 1765 by Trinity College Dublin and in 1775 by Oxford University.

letter to the right honorable the earl of chesterfield

letter to the right honorable the earl of chesterfield

letter to the right honorable the earl of chesterfield2010-01-28 09:55:23 编辑:龙文学校来源:背景介绍塞缪尔·约翰逊(英文:Samuel Johnson,1709年9月7日-1784年12月3日[1]),常称为约翰逊博士(Dr. Johnson),英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文人之一,集文评家、诗人、散文家、传记家于一身,前半生名不经传,但他花了九年时间独力编出的《约翰逊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为他赢得了文名及“博士”的头衔,博斯韦尔(James Boswell)后来为他写的传记《约翰逊传》记录了他后半生的言行,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致切斯特菲尔德大人函》是约翰逊于1755年2月7日写给切斯特菲尔德伯爵菲力浦·多墨·斯坦厚甫(Philip Dormer Stanhope) 的一封信。

切斯特菲尔德伯爵开始对约翰逊编辞典一事冷眼相看。

约翰逊艰辛奋斗7年,终于独立完成辞典编写,出版在即。

这时,切斯特菲尔德伯爵在当时的《世界报》上连写两篇文章,对约翰逊的辞典大加吹捧,希望约翰逊将来能把英国的第一部英语辞典献给他。

约翰逊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挥笔写下了这篇名传千秋的著名信函。

信中数落了伯爵对他的冷淡,嘲讽了伯爵的傲慢与专横,对比了约翰逊自己对伯爵的热情与诚恳,从而宣布了约翰逊的辞典与伯爵无关,是他独立完成的,对伯爵无恩可感,无情可载。

约翰逊的信是一个穷作家对大人物的控诉状,表现了作家对权贵的蔑视,有着我国著名诗人李白一样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反叛精神。

在实质上,约翰逊的这种精神代表了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对封建权势的反抗。

人们将约翰逊的这封信比做是“作家的独立宣言”。

事实上,此后,英国文坛上的保护人制度(Patronage)在英国,在欧洲大陆逐渐消失了。

塞约翰逊名言名句

塞约翰逊名言名句

塞约翰逊名言名句撰写一篇2000字的关于塞缪尔·约翰逊名言名句的文章可能超出了该平台的限制。

然而,我可以为您列举一些塞缪尔·约翰逊的名言和引用,并为您提供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1709年-1784年)是18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评论家、诗人和字典编纂者之一。

他以其广泛且深刻的学识而闻名,被公认为英语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以下是一些塞缪尔·约翰逊的著名名言和引用:1. “生命太短暂,我们不应该为不必要的事情烦恼。

”这句名言强调了生命短暂的事实,并提醒我们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2. “友谊是美德的圣殿。

”约翰逊非常重视友谊,他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一种美德,是人类中最神圣的情感之一。

3. “勇气是无知的替代品。

”约翰逊认为勇气是在人们了解到真实情况之前产生的,人们在没有足够知识和了解时会表现出勇敢。

4. “延迟是偷窃时间的坏习惯。

”这句名言警告人们不要拖延,因为拖延会浪费时间并影响个人的发展和成就。

5. “知识是权力,教育是自由。

”约翰逊相信知识的力量,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获得自由和解放。

6. “品德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约翰逊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他认为道德品质比物质财富更有价值。

7. “希望是贫穷人最后的财富。

”这句名言传达了约翰逊对贫穷人困境的关注,他认为希望是贫穷人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

8. “困境是真正的试金石。

”约翰逊认为人们在困境中才能真正证明他们的能力和品格。

9. “一个好的故事比事实更能说服人。

”约翰逊认为故事比事实更具说服力,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和触动人心。

塞缪尔·约翰逊的名言和引用透露出他对人类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他的思想和智慧在当时和现在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作品包括《英语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和《约翰逊的生物》(The Lives of the Most Eminent English Poets),对英语词汇和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letter to the right honorable the earl of chesterfield

letter to the right honorable the earl of chesterfield

letter to the right honorable the earl of chesterfield2010-01-28 09:55:23 编辑:龙文学校来源:背景介绍塞缪尔·约翰逊(英文:Samuel Johnson,1709年9月7日-1784年12月3日[1]),常称为约翰逊博士(Dr. Johnson),英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文人之一,集文评家、诗人、散文家、传记家于一身,前半生名不经传,但他花了九年时间独力编出的《约翰逊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为他赢得了文名及“博士”的头衔,博斯韦尔(James Boswell)后来为他写的传记《约翰逊传》记录了他后半生的言行,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致切斯特菲尔德大人函》是约翰逊于1755年2月7日写给切斯特菲尔德伯爵菲力浦·多墨·斯坦厚甫(Philip Dormer Stanhope) 的一封信。

切斯特菲尔德伯爵开始对约翰逊编辞典一事冷眼相看。

约翰逊艰辛奋斗7年,终于独立完成辞典编写,出版在即。

这时,切斯特菲尔德伯爵在当时的《世界报》上连写两篇文章,对约翰逊的辞典大加吹捧,希望约翰逊将来能把英国的第一部英语辞典献给他。

约翰逊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挥笔写下了这篇名传千秋的著名信函。

信中数落了伯爵对他的冷淡,嘲讽了伯爵的傲慢与专横,对比了约翰逊自己对伯爵的热情与诚恳,从而宣布了约翰逊的辞典与伯爵无关,是他独立完成的,对伯爵无恩可感,无情可载。

约翰逊的信是一个穷作家对大人物的控诉状,表现了作家对权贵的蔑视,有着我国著名诗人李白一样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反叛精神。

在实质上,约翰逊的这种精神代表了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对封建权势的反抗。

人们将约翰逊的这封信比做是“作家的独立宣言”。

事实上,此后,英国文坛上的保护人制度(Patronage)在英国,在欧洲大陆逐渐消失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查找塞缪尔约翰逊的相关简历
塞缪尔·约翰逊
塞缪尔·约翰逊(英语:Samuel Johnson,1709年9月7日-1784年12月3日),常称为约翰逊博士(Dr. Johnson),英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文人之一,集文评家、诗人、散文家、传记家于一身,前半生名不经传,但他花了九年时间独力编出的《约翰逊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为他赢得了文名及“博士”的头衔,博斯韦尔(James Boswell)后来为他写的传记《约翰逊传》记录了他后半生的言行,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生活和工作
塞缪尔·约翰逊于斯塔福德郡的利奇菲尔德(Lichfield)出生,是穷书商的儿子。

自幼喜欢阅读,可惜体弱多病,罹患漯疠,脸上有疤痕,一耳失聪,一眼全瞎。

他先在利奇菲尔德文法学校就读,而在1728年至1731年在牛津的PEMBROKE学院读书,但是穷困却迫使他没有拿到学位,仅十三个月后就离开了牛津。

他试图成为一名教师和校长,但并不成功。

约翰逊丑陋外貌,说话时不由自主的抽搐,使得他不受学生的欢迎。

1731年12月,其父病逝,留下二十英磅遗产和一堆书。

在25岁时,经友人的介绍与一位名叫露西波特少女相亲。

最后他与露西波特的母亲伊丽莎白“泰蒂”波特,一个比他大21岁的寡妇结婚。

约翰生昵称她为TETTY,两人终身恩爱。

约翰生的朋友形容这位新婚妻子“胸脯伟岸,说话矫揉造作,脸上脂粉过厚”。

1737年,身无分文的约翰逊与他以前的学生大卫·加雷克(David Garrick)一起出发前往伦敦。

爱德华·凯夫(Edward Cave)给了他一份为《绅士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撰稿的工作。

1739年,发表讽刺诗:“伦敦”,一举成名,笔端雄健,机智深刻,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坛的诗人地位。

在接下来30年中,他写了无数的传记、诗歌、散文、议会报道甚至prepared a catalogue for the sale of the Harleian Library。

这段时间,他的生活依旧十分贫困,其间他写出了诗歌《伦敦》(1738年)和《沙维奇的生活》(1745年),他的同事和朋友也是作家,于1744年去世的理查·沙维奇的传记。

约翰逊于1747年开始了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英文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的编撰。

这一工作直到1755年才完成。

虽然它被广泛的赞誉并且有着巨大的影响,约翰逊并未从中获得很多经济利益。

在编撰它的同时,他还写了一系列的双周刊散文称之为《漫步者》,这些散文大多涉及道德和宗教主题,它一直写到了1752年。

虽然当时并不流行,结集出版后却获得广泛欢迎。

约翰逊于1758年开始了另一个系列的散文写作,“The Idler”。

在两年中,这个系列每周出版在一个周刊上。

他们比上一个系列更短。

在1759年,约翰逊出版了他的小说《雷塞拉斯》,据说是为了支付她母亲葬礼的费用。

同时,他获得了很高的名声,诗人查尔斯丘吉尔评论说:“He for subscribers baits his hook - and takes your cash, but where's the book”。

[1] 1762年,约翰逊获得了300镑每年的政府津贴。

1763年他遇到了他未来的传记作者詹姆斯·博斯韦尔。

大约同一时间,他组建了“俱乐部”。

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大人物了,并且在1765年被授予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名誉博士学位,十年后又获得了牛津的这一学位。

1765年,他认识了议员亨利·塞雷尔夫妇。

很快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后来约翰逊与他们一起生活了15年直到亨利于1781年去世。

塞雷尔夫人的日记等为博斯韦尔的传记提供了很多素材。

1773年,他与博斯韦尔一起进行了“苏格兰西部群岛的旅行”,两年后他出版了同名游记(博斯韦尔的于1786年以另一题目出版)。

约翰逊的最后一本重要著作为《诗人列传》(Lives of the English Poets)是在伦敦书商的要求下写作的。

在每一个人的诗作前,都有一段传记和评论。

约翰逊于1784年去世,安葬于西敏寺。

约翰逊的名声部分的归于博斯韦尔的《约翰逊传》一书的成功。

但是因为他在约翰逊几乎成名后才遇到他,他的书中用了不恰当大的比例来描述约翰逊的最后几年。

所以,人们很少知道约翰逊于贫困作斗争的早期生活。

他曾在伯明翰待过一个时期(在离开牛津后去伦敦之前)。

伯明翰中心图书馆有一套他的作品集,包含他的作品,以及关于他的各种书籍共大约2000卷,有很多都是第一版。

著作
《沙维奇的生活》(1745年)
《约翰逊字典》(1755年)
《雷塞拉斯,阿比西尼国王子传》(1759年)
《诗人列传》(1781年)
3、假定你想报考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言文学某位教授的博士,你想在身边(不能超过南京市范围)请一位专家写一封推荐信,你该找谁呢
张中载,浙江宁波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曾任联合国首次援华项目主任。

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讲授“西方古典文论”、“20世纪西方文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英国当代小说”、“古希腊、罗马文化”等课程。

1988年至1991年在美国麻州大学讲授“20世纪英国小说”、“现代中国小说”。

1973年游学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1983年至1984年在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进行研究工作。

专著有:《托马斯·哈代——思想与创作》、《当代英国文学》、《20世纪英国文学——小说》等,其中《托马斯·哈代》荣获1994年“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奖”。

《当代英国文学》为1992年“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课题”。

《西方古典文论选读》、《20世纪西方文论选读》为教育部推荐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

编著8部,教材10部,论文约60篇。

找侯广旭教授写推荐信
4、在正史中查找有关钱谦益的资料,择其精要汇总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

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

福王时,为礼部尚书。

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

有《初学集》、《有学集》。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江苏常熟人,诗人。

明末文坛领袖,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瞿式耜、顾炎武、郑成功、毛晋都曾是他的学生。

常被归类为东林党或复社人士,但钱谦益与双方皆有密切来往,却遭周延儒排挤,入南明又依附马士英、阮大铖,严格上不能归入任何党派。

钱谦益学问渊博,泛览史学、佛学,一反明朝公安派与竟陵派文风,倡言“情真”、“情至”,主张具“独至之性,旁出之情,偏诣之学”。

其诗学杜甫、元好问、苏轼、陆游、李商隐、韩偓等。

崔呈秀作《东林党人同志录》将钱列为党魁,王绍徽编《点将录》称其“浪子燕青”。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泰昌元年诣阕补官。

不久遭御史陈以瑞弹劾。

削籍南归。

崇祯元年(1628年),任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遭温体仁、周延儒排挤,被革职。

崇祯十四年(1641年),迎娶名妓柳如是,致非议四起,婚礼中的船被扔进了许多瓦石。

后任南明朱由嵩弘光朝廷礼部尚书,当清军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说:“水太冷,不能下”。

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拉住。

最后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多铎迎降。

时人有诗“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

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仕清后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任《明史》馆副总裁,被人嘲笑为“两朝领袖”。

历仕四朝,四次罢职闲居。

钱谦益一生好佛,迷信“三生”、“转世”、之说,又痛斥狂禅。

顺治十八年,家遭盗劫,“山妻稚子匍匐荒田,片纸寸丝,遂无遗剩”。

顺治三年(1646年),托病回乡。

顺治四年(1647年),因江阴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顺治五年(1648年),柳如是四处奔走,救出了钱谦益。

钱对此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

后在苏州,寄寓拙政园。

顺治六年已丑,返常熟,移居红豆山庄。

在红豆山庄居住期间,钱谦益表面上在绛云楼检校藏书,而暗中与其它地方的反清复明势力保持联系,曾先后与南明桂王的大学士翟式耙、郑成功、张名振和张煌言等人联系,并和柳如是一起几乎倾尽家产援助抗清义军,主要策划了东西两方面南明军队会师长江的战略构想。

康熙三年(1664年),钱谦益病故,享年82岁。

葬于虞山南麓。

34天后,柳如是自缢身亡。

家有绛云楼,以藏书丰富著称,曾购得明代刘凤、钱允治、杨仪、赵用贤的旧藏,“书贾奔赴捆载无虚日”,这些藏书后来部份毁于大火,所遗书籍,尽数赠给族曾孙钱曾,钱曾死后,其书尽归泰兴季振宜。

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列朝诗集》等等。

早年还撰有《太祖实录辨证》五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