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肝内播散转移模板

合集下载

乳腺癌肝转移核磁共振表述

乳腺癌肝转移核磁共振表述

乳腺癌肝转移核磁共振表述
乳腺癌的肝转移是指乳腺癌细胞扩散到肝脏的情况。

核磁共振(NMR)是一种影像学技术,可以提供详细的图像和信息。

以下是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肝转移中的一些表述:
1. 影像特征:核磁共振图像中,乳腺癌肝转移通常呈现为肿块或结节状病灶,大小和形状可以各异。

肿瘤通常呈高信号强度,与周围正常肝组织有对比。

2. 强化模式:经过静脉注射磁共振造影剂,乳腺癌肝转移通常呈现早期强化和延迟持续性强化的特征。

这是因为肿瘤血管生成不完善,造成造影剂在肿瘤内不规则分布的现象。

3. 动力学评估:核磁共振可以通过动力学评估了解肿瘤的血液供应情况,如动脉相和门静脉相。

不同的动力学模式可能与肿瘤的生长和预后有关。

4. 预后评估:核磁共振对乳腺癌肝转移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些参数如病灶大小、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总之,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肝转移的诊断、评估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对肿瘤的详细解剖和功能信息,有助于指导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肝癌的并发症
• 肝性脑病:终末期表现,占死因34.9% • 上消化道出血: 占死因15.1% •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发生率9%~14%,约占肝
癌死因的10% • 继发感染:易并发各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
肠道感染等
六、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1.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我国肝癌病例中半数以上AFP>400μg/L; ◆目前没有其他肿瘤标记物的特异性可与之媲美; ◆AFP检测较少依赖影像学设备、技术。
• 中国:沿海高于内地,东南和东北高于西北和西南;沿 海江河海口和岛屿又高于沿海其他地区。广西扶绥、江 苏启东等为高发区,肝癌年死亡率可达40/100000以上
• 男女比:高发区3~4:1,低发区:1~2:1。 • 年龄:高发区:40~49岁最高,低发区:多见于老年。
二、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 • 肝硬化:肝炎后、洒精性肝硬化,肝细胞恶变可
生素K治疗不能纠正等。
规则性肝切除术
规则性肝切除术:按照肝内血管的解剖结构进行 分叶分段施行手术,也指广泛的肝切除、肝 叶切除和肝段切除。
不规则性肝切除术
• 不规则性肝切除术:不完全按照肝脏的分叶分段
解剖(但也要顾及肝内管道的解剖学特点),在距 肿瘤1-2cm处做肿瘤切除,也称局部根治性切除。东 方肝胆医院报道的5524例肝切除中, 60%以上为局 部根治性切除。
%以上,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肺、肾、肝的情况及其他病
情变化,注意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心电图、血液生
化和尿的变化。一旦出现心率快、低血压、尿少等情况,
应及时予以纠正。
• 腹腔引流务必保持通畅,腹腔双套管做持续负压吸引,不 仅可将腹腔积液完全吸出,还可观察有无出血、胆漏、感

肝癌破裂出血再次肝切除术后复发患者肝移植长期生存一例

肝癌破裂出血再次肝切除术后复发患者肝移植长期生存一例

肝 癌不 规 则切 除 术 ,术 中探查 腹 腔 无种 植性 转 移 , 中度小 结 节肝 硬 化 ,s 8段有 一 个 直径 约 08c . m肿 物 ,包 膜完 整 ,术 中经 结 肠 中 静 脉行 门静 脉 泵 植
切缘 附近 ,并在术后短期 内复发 ; ( )术前 、术 2 中癌 细胞 经 门静 脉 途 径 播 散 。术 前 肝 癌 已侵 犯 门
突 出于 肝 脏 表 面 ,动脉 期 肿 瘤 强 化 明 显 .考 虑 肝
癌 :肝 内多发 结 节 ,动 脉 期 强 化 不 明 显 ,考 虑 良
性 肝 硬 化 结 节 。 甲胎蛋 白 ( F ) . g L ( 0 A P3 / 5 <2
低于同层腹主动脉 ;门脉期病灶密度稍低于周 围 肝 实 质 。考 虑 肝 癌 肝 内复 发 ,C i —uh分 级 A hl P g d 级。6 2 在我院于全身麻醉下行 同种异体改 月 21 3 良背 驮 式 肝 移 植 术 ( 加 腔 静 脉 整 形 术 ,无 转 附
挤压肿瘤等原因引起癌细胞播散 ; ( )同时发生 3 的多 中心 肝 癌 ; ( )异 时 发生 的 多 中心肝 癌 :部 4 分患者因某些致癌机制 的继续作用 ,产生肝癌的 肝硬化“ 土壤”继续存在 ,有产生新发癌的可能 。 严格意义上 .后两者不属于肝癌复发 。本例首 次肝癌切除前就存在肝内多发结节 ,切除 s 肝癌 5 后 。于 1 月 后在 S 段 出现 新 的肿 瘤 ,复发 灶 2个 8
静 脉 或形 成 癌 栓 .肝 内早 后每月行
门静 脉 化疗 1 ( 一U07 + 理 盐 水 20m , 次 5F .5g 生 1 l 巴德 弹力 泵 ,维持 6 ) 0h ,共 两 次 。1 常规 随 0d前 诊 检 查 。AF 、C A、C 99均 正 常 ;彩 超 检 查 P E A1— 显 示 :肝 脏形 态 失 常 ,肝 轻 度 缩 小 ,肝脏 表 面不

肝癌肝移植术前和术中癌细胞血行转移与肿瘤分化、微血管侵犯相关性研究

肝癌肝移植术前和术中癌细胞血行转移与肿瘤分化、微血管侵犯相关性研究

方法 : 用 R —C 采 T P R联 合 荧光 标 记 探 针 杂 交 法 定 量 检 测 3 0例 血 清 AF 阳 性 肝 癌 肝 移 植 患 者 术 前 、 中血 播 散 肝 癌 细 胞 内 P 术 AF — NA, 理 分 析 肿 瘤 分 化 程 度 及 微 血 管 侵 犯 。 结 果 :0例 肝 癌 肝 移 植 术 前 与 术 中肺 动 脉 、 周 动 脉 、 周 静 脉 、 PmR 病 3 外 外 门静 脉 血 中播 散 肝 癌 细胞 内 AF — N 阳性 率 以 及拷 贝数 有 显 著差 异 ( < 0 0 ) 术 前 、 PmR A P .5 ; 中肿 瘤播 散 组 与 无 肿 瘤播 散 组 的微 血 管侵 犯 有 显著 差异 ( <0 0 ) 术 前肿 瘤播 散 组 与 术 前 无肿 瘤 播 散 组 肿 瘤 分 化 无 显 著 差 异 ( > 0 0 ) 术 中肿 瘤播 散 组 与 术 中肿 瘤 P .1 ; P .5 ; 无播 散 组 肿 瘤 分化 有 显 著 差 异 ( P<0 0 ) 结论 : T P R联 合 荧 光 标 记探 针 杂 交 法 能 够 检 测 到 肝 癌 患 者血 液 中播 散 肿 瘤 细 .1。 R —C 胞 , 且 以 肺 动脉 血 阳 性 率 最 高 ; 移 植 手 术过 程 可 以 引起 肿 瘤 细胞 播 散 , 与 肿 瘤 分化 、 血 管 侵 犯 相 关 。 并 肝 且 微
关键词 肝 癌 ; 肝 移 植 ; 肿 瘤播 散 细 胞 R7 5 7 3 . 文献标识码 A 中 图分 类 号
S ud n t l to s i e we n t eTu o l Dis m i a i n m o f e e i to r Va c l rI a t y o heRe a i n h p b t e h m rTe l s e n tng a d Tu r Dif r nta in o s u a nv -

肝癌术后转移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肝癌术后转移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实用 医学杂志 2 1 0 0年第 2 6卷第 1 2期
2 9 23

综 述 ・
肝癌 术后 转 移 复发 相关 因素 的研 究进 展
郑 江华 王 广 义
肝 癌 切 除 术后 肿 瘤 转移 复发 , 尤 径超过 5e m是影响肝癌 根治性切 除术 关 的因素还 有 :肝癌包膜 的完整性 ; 肝
研究肝 癌术后 转 移复发 已成 为 目前 肝 静脉 癌栓 、 总肝管及 一级 分支 , 临床 等多方面 因素。 在 2 影 响 肝 癌 切 除术 后 复 发 的基 因分 子 癌 研 究 的 重 点 。 现 将 近 年 来 肝 癌 术 上 , 即使 作 了扩大肝 切除 , 定 义为 姑 均 后转移 复发 相关 因素 的研 究进 展作 一 息性 切除 . 2 也难 以保证完整切除肿瘤 . 研 究 1
说. 肝癌 术中术后残 留在肝 内的癌细胞 发 生 坏 死 和 再 生 ,容 易 引 起 基 因 突 变 。
逐 渐 增 长 为 复 发 的肿 瘤 , 生 肝 内 复 发 肝硬化是肝癌 多中心复发的根源之一 。 发
肿 瘤 细胞 的粘 附分子 在肿 瘤侵 袭 和转移 中起 着极 为重要的作用 。 癌细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般 认 为 肝 癌 术 后 复 发 的 机 理 有 原 因 是 肝 硬 化 是 肝 癌 发 生 的 重 要 危 险 的作用 , 应该从基 因分子水平来研 究肝 两类 :一是单 中心复发 或 肝 内播 散 学 因素 . 活动 性的乙肝或丙 肝使肝脏反 复 癌 的 本 质 生 物 学 行 为 特 性 。
响肝癌术后复发 的因素。 我们在建立 肝 论 。术前 T C A E新辅助 治疗 , 设想通 过 MMP9和 TMP1 TMP2在 肝 癌 组 织 . I .、 I 一 癌数据 标本 库基础 上研 究 发现 肿瘤 直 缩小肿 瘤体 积 、 诱导 肿瘤坏 死 、 降低 术 中 的表达 和肝癌 的 复发和 转移 明显 相 中肿瘤播散 、 减少术后复 发来提高 长期 关 。 肝癌 的生 长和转 移也 依赖 肿瘤 微 存活率 。 对可切除肝癌术前作预 防性 但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 AFU)阳性率 70%-80%肝功效异常和其它恶性肿瘤中假阳性率较高, 无助于判别诊疗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29页
原发性肝癌其它肿瘤标识
PLC SLC 其它癌 肝硬化 肝炎DCP ++ ± ± ±GGT-Ⅱ ++ ++ + +AFU ++ + +AIF ++ + + + +ALD-A ++ + + + +5’-NPD-Ⅴ ++ ++ ALP-Ⅰ + +AAT ++ ++ + +CEA ++ ++ ++ + +
第39页
原发性肝癌动脉造影及碘油CT
介入治疗前后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前后CT检验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40页
原发性肝癌病理诊疗
术中活检影像学引导肝穿刺- 适于诊疗不明且恶性可能较少者, 注意针道种植和癌结节破裂出血腹腔镜活检-适于可见范围内AFP(+)肝占位, 不适于深部或膈顶肿瘤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方法: 肝动脉造影肝静脉造影门静脉造影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17页
肝占位病变影像诊疗
-选择性肝血管造影
明确肝占位病变(< 2cm) 了解病灶大小、数目、范围及播散情况肿瘤栓塞治疗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18页
肝占位病变影像诊疗
-肝动脉造影

临床医学26肝癌HCC(课件)

临床医学26肝癌HCC(课件)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liver Cancer
中国是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2008年的全球癌 症统计资料显示:
东亚男、女患者的 肝癌发病率均居全 球首位。
(东亚包括:中国、 日本、韩国和蒙古)
Ahmedin Jemal, DVM, PhD1,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CA CANCER J CLIN
四、肝癌的转移途径
肝内转移:最早,通过门静脉肝内播散。 肝外转移:
血行转移:通过肝静脉,多转移至肺部。 淋巴转移: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多见,晚期可转移至
胰、脾、主动脉旁、锁骨上淋巴结等。
直接侵犯和腹腔播种
五、肝癌的临床表现
肝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 早期症状较为隐匿,表现无特征
性。由于多合并有肝硬化,更容易被 忽视,早期症状有上腹部不适、胀痛、 刺痛、食欲下降、乏力。
微量元素:铜、锌↑ 钼↓
二、肝癌的发病机理
1. 病毒性肝炎:
亚州肝癌患者70~90%为HBV携带者,国内肝癌患 者HBV携带者超过85%。
2. 肝硬化 3. 化学致癌剂
二、肝癌的发病机理
1. 病毒性肝炎
2. 肝硬化
70~85%的肝癌发生于肝硬化时肝细胞代偿增生的 基础上。 3. 化学致癌剂
二、肝癌的发病机理
六、肝癌的并发症
肝性脑病 预后不良 上消化道出血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继发感染
七、肝癌的诊断
早期诊断是原发性肝癌获得早期治疗的前 提,一旦肝癌出现了典型症状与体征,诊 断并不困难,但往往已非早期。所以,凡 是中年以上,特别是有肝病史病人,发现 有肝癌早期非特异的临床表现,应考虑肝 癌的可能。
特征性:慢性肝病史、肝占位性病变,甲 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1)-ppt课件

原发性肝癌-(1)-ppt课件

肝呈楔形,可分膈、脏两面 (即上、下两面)左、右两叶。
镰状韧带,位于膈面,分肝为 左、右两叶。
肝的脏面:有“H”形的沟
右纵沟:前部有胆囊窝;后部有 下腔静脉沟。左纵沟:前部有 肝圆韧带;后部有静脉韧带。 横沟:即肝门,有肝左、右管、 肝固有动脉、门静脉、神经、 淋巴管出入。
肝以肝内血管和肝内裂隙为基础,可分为五叶、四段:
【肝脏的生理功能】
4.热量的产生: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都有肝脏参与。安静时机体的热量主 要由身体内脏器官提供。在劳动和运 动时产生热的主要器官是肌肉。在各 种内脏中,肝脏是体内代谢旺盛的器 官,安静时,肝脏血流温度比主动脉 高0.4-0.8摄氏度,说明其产热较大。
【肝脏的生理功能】
5.维生素、激素代谢:肝脏可贮存脂溶性维生素
【病因】
A.病毒性肝炎 B.肝硬化 C.黄曲霉菌 D.饮水污染 E.亚硝胺 F.其他因素:寄生虫、饮酒等 G.胆汁性和淤血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病理】
大体分型

结节型:多见,常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结节散 布于肝内,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5cm,多伴有肝
硬化。

块状型:常为单发,也可由多个结节融合而成, 癌块直径较大,一般超过5cm,易出血、坏死,
【肝脏的生理功能】
三、解毒功能:在机体代谢过程中,门静脉
收集自腹腔流来的血液,血中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物 质,将在肝内被解毒和清除。肝脏解毒主要有四种方 式:(1)化学方法:如氧化、还原、分解、结合和 脱氧作用。(2)分泌作用:一些重金属如汞,以及 来自肠道的细菌,可随胆汁分泌排出。(3)蓄积作 用;(4)吞噬作用。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 它可保护机体免受损害,使毒物成为无毒的或溶解度 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边缘欠光整,肝叶比例失调,实质密度粗糙,肝内见散在多发结节及肿块影,边界欠清,较大者位于肝右叶,较大截面范围约7.9×6.4cm,增强后欠均匀强化,内见无强化坏死区。

门静脉右支可见充盈缺损。

肝门区、腹主动脉旁及腹膜后见数个稍大淋巴结,较大者位于腔静脉旁,大小约1.4×1.0cm。

肝周及腹腔内见大量积液影。

胆囊不大,壁未见明显增厚,囊腔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

脾脏体积稍显增大。

胰腺形态、大小未见异常,实质密度均匀,胰周脂肪间隙清晰。

双肾形态、大小及密度未见明显异常。

扫及左肺上叶下舌段小结节影,右肺下叶少许索条影。

临床提示“肝占位”,上腹部CT增强:
1.肝内多发结节及肿块影,考虑原发性肝癌伴肝内播散可能,伴门静脉右支癌栓形成,结合临床随访。

2.肝门区、腹主动脉旁及腹膜后数个稍大淋巴结,多系转移,随访。

3.脾脏稍增大;腹腔大量积液。

扫及左肺上叶下舌段小结节影,右肺下叶少许索条影,随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