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简答题(难)

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简答题(难)
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简答题(难)

182.冶炼方法与脱氧程度对钢材性能有何影响?

答:常用的冶炼方法有:氧气转炉法、平炉法和电炉法。氧气转炉法能有效地除去磷和硫,钢中所含气体很低,非金属夹杂物亦较少,故质量较好;平炉法冶炼时间长,有足够的时间调整、控制其成分,去除杂质和气体亦较净,故质量较好,也较稳定;电炉法能自由调节温度,成分能够精确控制,故炼出的钢杂质含量少,钢的质量最好,但成本最高。按脱氧程度可以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沸腾钢和镇静钢相比较,沸腾钢中碳和有害杂质磷、硫等的偏析较严重,钢的致密程度较差。故沸腾钢的冲击韧性和可焊性较差,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的降低更显著。

183.什么是沸腾钢?有何优缺点?哪些条件下不宜选用沸腾钢?

答:沸腾钢仅加入答:锰铁进行脱氧,脱氧不完全,这种钢铸锭时,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逸出,钢液呈沸腾状,故称为沸腾钢。钢的致密程度较差。故沸腾钢的冲击韧性和可焊性较差,但从经济上比较,沸腾钢只消耗少量的脱氧剂,钢的收缩孔减少,成本率较高。

184.硫、磷、氮、氧元素对钢材性能各有何影响?

答:硫多数以FeS的形式存在于钢中,它是一种强度较低和性质较脆的夹杂物,受力时容易引起应力集中,降低钢的强度和疲劳强度,同时硫对热加工和焊接很不利,且偏析严重;磷多数溶于铁素体中形成固溶体,磷虽能提高钢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但显著提高了脆性转变温度,增大了钢的冷脆性,并降低可焊性,且偏析严重;氮也溶入铁素体中形成固溶体,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但显著降低了钢的塑性和韧性,增大钢的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氧多数以FeO形式存在于非金属夹杂物中,它是一种硬脆的物质,会使钢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强。

185.热轧钢筋分为几个等级?各级钢筋有什么特性和用途?

答:热轧钢筋分为Ⅰ、Ⅱ、Ⅲ和Ⅳ级钢筋,Ⅰ级钢筋的强度不高,但塑性及可焊性良好,主要用作非预应力混凝土的受力钢筋或构造筋;Ⅱ、Ⅲ级钢筋由于强度较高,塑性和可焊性也好,可用于大中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筋;Ⅳ级钢筋虽然强度高,但塑性及可焊性较差,可用作预应力钢筋。度显著降低,并增大时效敏感性。

1、解释石灰、建筑石膏不耐水的原因。

答:石灰的炭化硬化较慢,强度主要由干燥硬化产生,石灰受潮后,氢氧化钙吸水软化导致强度下降。石膏吸水后,石膏晶体间的粘合力降低,二水石膏在水中溶解而引起石膏溃散,由于石膏孔隙率较大,石膏中的水分冻结后引起石膏崩裂。

186.硅酸盐水泥石腐蚀的类型有哪几种?产生腐蚀的原因是什么?防止腐蚀的措施有哪些?

答:腐蚀的类型有:软水侵蚀(溶出性侵蚀):软水能使水化产物中的Ca(OH)2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其它水化产物发生分解;盐类腐蚀:硫酸盐先与水泥石结构中的Ca(OH)2起置换反应生产硫酸钙,硫酸钙再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钙钒石,发生体积膨胀;镁盐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生成松软无胶凝能力的Mg(OH)2;酸类腐蚀:CO2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生成CaCO3,再与含碳酸的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硫酸或盐酸能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强碱腐蚀:铝酸盐含量较高的硅酸盐水泥遇到强碱也会产生破坏。腐蚀的防止措施:①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②提高水泥石的密实程度;③表明防护处理。

187.生产硅酸盐水泥为什么要掺入适量石膏?

答:水泥熟料中的硅酸三钙与水反应十分迅速,使得水泥熟料加水后迅速凝结,导致来不及施工。所以为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通常在水泥中加入适量石膏,这样,水泥加水后石膏迅速溶解与水化铝酸钙发生反应,生产针状的晶体(3CaO·Al2O3·3CaSO4·31H2O,又称为钙钒石)沉积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保护膜,延缓了水泥凝结时间。

188.材料的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有何不同?什么情况下采用体积吸水率或质量吸水率来反映其吸水性?

答: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都是反映材料吸水性能的指标,但含义不同。质量吸水率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吸入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率;而体积吸水率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吸入水的体积占干燥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体积的百分率。前者适宜于表示具有封闭孔隙或极大开口孔隙的材料的吸水性;后者适宜于表示具有很多微小开口孔隙的轻质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软木等)的吸水性。

189.既然石灰不耐水,为什么由它配制的灰土或三合土却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

答:石灰与粘土或硅铝质工业废料混合使用,造成石灰土或石灰与工业废料的混合料,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经碾压或艻实,在潮湿环境中使石灰与粘土或硅铝质工业废料表面的活性氧化硅或氧化铝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的水化硅酸钙或水化铝酸钙,适用于潮湿环境中使用。

190.某宿舍单位楼的内墙使用石灰砂浆抹面。数月后,墙面上出现了许多不规则的网状裂纹。同时在个别部位还发现了部分凸出的放射状裂纹。试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过火石灰凸出导致产生放射状裂纹,过火石灰由于煅烧温度过高或煅烧时间过长,孔隙率减小,表现密度增大,结构致密,表面常被熔融的黏土杂质形成的玻璃物质所包裹。因此过火石灰熟化缓慢,可能在石灰使用之后熟后体积膨胀,致使它硬化的砂浆产生“崩裂”或“鼓包”。

191.生石灰在熟化时为什么需要陈伏两周以上?为什么在陈伏时需在熟石灰表面保留一层水?

答:因为生石灰中含有一定量的过火石灰,过火石灰的结构致密,熟化极慢,当这种未充分熟化的石灰抹灰后,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继续熟化,体积膨胀,致使墙面隆起、开裂,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为了消除这种危害,因此需要陈伏两周以上。陈伏时表面保留一层水可防止石灰碳化。

192..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有哪几种?水泥石的结构如何?

答:主要水化产物是: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水泥石主要由固体(水泥水化产物及未水化的残存水泥内核)和孔隙组成。凝胶是由尺寸很小的凝胶微粒与位于胶粒之间的凝胶孔组成,胶粒的比表面积大,可强烈地吸附一部分水分,此水分与填充胶孔的水分称为凝胶水;毛细孔中的水分称为毛细水,毛细水的结合力较弱,脱水温度较低,脱水后形成毛细孔。

193..马歇尔试验确定配合比后,为何还要进行浸水稳定度和车辙试验?

答: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产生破坏,其中原因之一是高温时在重交通的重复作用下,抗剪

强度不足或塑性变形过剩而产生推挤现象形成“车辙”,因此,我国现行标准,采用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对高速、一级公路等还通过动稳定

度,检验其抗车辙能力。

194.什么是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怎样测定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答: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包含: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这四个方面的含义。应该具有:满足运送和浇捣要求的流动性,不为外力作用产生脆断的可塑性,不产生分层、泌水和易于浇捣密致的密实性。

测定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方法有:坍落度试验和维勃稠度试验。

坍落度试验:是用标准坍落度筒测定,试验时将坍落度筒放在用水润湿过的平板上,将混凝土拌和物分三层装入坍落度筒中,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三分之一,每层均匀的插捣25次。最后将多余试样用镘刀刮平,而后立即垂直提起坍落度筒,将坍落度筒与混和料并排放在平板上,测量筒高与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件最高点之间的高差,即为新拌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以毫米为单位。进行坍落度试验时,应观察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保水性、棍度和含砂情况。

195.墙体材料希望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小,你认为能否做到?为什么?

答:一般来说两者有一定的矛盾。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往往是孔隙率大的材料,因空气的导热系数比固体材料小。而孔隙率大的材料固体物质少,质量轻,热容量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热容量越大,所以,导热系数小的材料,热容量不可能很大,而热容量大的材料,孔隙率小,导热系数又不可能很小。难于做到两全其美。

196.如果要设计用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密集钢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你是主要承包者的顾问,试从混凝土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角度,关于材料、施工、养护等问题为承包者提出设计。

矿渣水泥耐热性好,高湿度环境好,大体积粉煤灰和矿渣好,耐腐蚀,水灰比小强度大,使用减水剂,获得淡水麻烦。风大失水快。蒸汽养护,强度发展快。最大粒径要合适,级配要好。配筋密则坍落度要大应掺入外加剂

197.现场浇注混凝土时,严禁施工人员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而在混凝土浇注成型完毕后则要求施工人员进行洒水养护,请说明其中的原因;并分析在混凝土拌合物单纯加水会产生何种危害?

答:单纯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会导致水灰比变大,导致拌合物粘聚性和均匀性都变差,产生严重泌水,分层或流浆,影响混凝土强度。在混凝土浇注成型完毕后洒水养护是为了保持混凝土湿润防止其干缩开裂。24、概述混凝土材料体积变形类型。现某高耸建筑的底板混凝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阶段发现裂缝,试从混凝土材料分析各种可能原因、发生条件和改善措施。变形类型包括1.化学收缩;2.干湿变形(湿胀干缩);3.温度变形(热胀冷缩)。干燥收缩:主要是因为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大,混凝土收缩就大,导致了裂缝。温度收缩: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由于水化放热导致的温差过大,从而产生裂缝。养护水和表面温度接近,或者表面覆盖保温材料。安定性裂缝:石膏过量或者游离的氧化钙或氧化镁过多,化学反应导致裂缝加微膨胀剂长期荷载和短期荷载

198.水泥的验收包括哪几个方面?过期受潮的水泥如何处理?

答:水泥的验收包括:(1)外观与数量验收;(2)质量验收根据水泥受潮程度不同可选

用不同的处理方法:(1)水泥有集合成小粒的状况,但用手捏又成粉末,并无捏不散的粒快;这说明水泥已开始受潮,但情况不严重,强度损失不大,约损失一个等级。处理:用各种办法将水泥压成粉末(或增加搅拌时间)重新测定水泥强度;若不进行水泥强度检验,只能用于强度要求比原来小15~20%的部位。(2)水泥已部分结成硬,或外部结成硬快,内部尚有粉末,这表明水泥受潮已相当严重,强度损失已达一半以上。处理:用筛子筛除硬块,对可压碎成粉的则想法压碎;重新测定水泥的强度;若不测定水泥的强度,只能用于受力很小的部位。一般只能用于墙面抹灰等耐磨要求低的地方。(3)水泥结成大的硬块,看不出有粉末状,这表明水泥已完全受潮,强度已完全损失,水泥不具有活性,成了废品。

199.某工人用建筑石膏粉拌水为一桶石膏浆,用以在光滑的天花板上直接粘贴,石膏饰条前后半小时完工。几天后最后粘贴的两条石膏饰条突然坠落,请分析。

答、①建筑石膏拌水后一般于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凝结,后来粘贴石膏饰条的石膏浆已初凝,粘结性能差。可掺入缓凝剂,延长凝结时间;或者分多次配制石膏浆,即配即用。②在光滑的天花板上直接贴石膏条,粘贴难以牢固,宜对表面予以打刮,以利粘贴。或者,在粘结的石膏浆中掺入部分粘结性强的粘结剂。

200.为什么木材多用来做承受顺纹抗压和抗弯的构件,而不宜做受拉构件?

答: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较高,仅次于顺纹抗拉和抗拉强度,且木材的疵病对其影响较小。木材的抗弯强度很高,为顺纹抗压强度的1.5~2倍,因此在土建工程中应用很广。木材的顺纹抗拉强度虽然是木材各种力学强度中最高的,但其强度值波动范围大,木材的疵病如木节、斜纹、裂缝等都会使顺纹抗拉强度显著降低,同时木材受拉杆件连结处应力复杂,这是顺纹抗拉强度难以被充分利用的原因。

201.我国民间对于使用木材有一句谚语:“干千年,湿千年,干干湿湿两三年。”试用科学理论加以解释。

答:木材干燥或受潮时,由于各向的胀缩不同,因而有可能产生变形、翘曲和开裂等现象,如果连续的干湿循环对木材的实际应用是非常不利的。同样,时干时湿区域,例如桩木靠近地面或与水面接触的部分,腐朽菌类最适宜生存和繁殖,因此木材最容易腐朽。

202.某建筑物的屋面防水拟采用多层油毡防水方案。已知这一地区年极端最高温度为42℃,屋面坡度为12%,问应选用哪一标号的石油沥青胶?配制该沥青胶时,最好选用哪种牌号的石油沥青。

答:选用建筑石油沥青牌号为30,在夏日太阳直射,屋面沥青防水层得温度高于环境气温25~30oc。为避免夏季流淌,所选沥青得软化点应高于屋面温度20~25 oc,所以选用建筑石油沥青牌号为30 .

土木工程材料(简答题含答案)讲课讲稿

简答题 1.简述土木工程材料的主要类型及发展方向。 (1).主要类型:①土木工程材料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承重材料、围护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材料和装饰材料等5种;②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等3种。 (2).发展方向:①从可持续发展出发;②研究和开发高性能材料;③在产品形式方面积极发展预制技术;④在生产工艺方面要大力引进现代技术。 2.简述发展绿色建筑材料的基本特征。 ①建材生产尽量少使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等废弃物;②采用低能耗、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③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等,不得使用铅、镉、铬及其化合物制成的颜料、添加剂和制品;④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⑤产品具有多功能,如抗菌、灭菌、除霉、除臭、隔热、保温、防火、调温、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功能;⑥产品可循环和回收利用,废弃物无污染排放以防止二次污染。 3.简述石灰的主要特点及用途。 (1).特点:①可塑性和保水性好;②硬化速度慢,强度低;③耐水性差,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2).用途:①配制石灰砂浆和灰浆;②配制石灰土和三合土;③生产硅酸盐制品;④制造碳化制品; ⑤生产无熟料水泥。 4.简述建筑石膏的主要特性及应用。 (1).特性:①凝结硬化快;②硬化时体积微膨胀;③硬化后孔隙率较大,表观密度和强度较低;④防火性能好;⑤具有一定的调温、调湿作用;⑥耐水性、抗冻性和耐热性差。 (2).应用:①制作石膏抹面灰浆;②制作石膏装饰品;③制作各种石膏板制品。 5.简述水玻璃的主要特性及应用。 (1).特性:①黏结性能良好;②耐酸腐蚀性强;③耐热性良好;④抗压强度高。 (2).应用:①涂刷建筑物表面;②用于土壤加固;③配制速凝防水剂;④配制水玻璃矿渣砂浆;⑤配制耐酸、耐热砂浆及混凝土。 6.简述孔隙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①孔隙率越大材料强度越低、表观密度越小;②密实的材料且为闭口孔隙的材料是不吸水的,抗渗性、抗冻性好;③粗大的孔隙因水不易留存,吸水率常小于孔隙率;④细小且孔隙率大、开口连通的孔隙具有较大的吸水能力,抗渗性、抗冻性差。 7.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包括哪些?各性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 (1).基本性质:①材料的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填充率、空隙率、间隙率;②材料的力学性质:强度、比强度、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徐变、脆性、韧性、硬度、耐磨性;③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④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导热性、热容量、温度变形;⑤材料的耐久性;⑥材料的安全性。 (2).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空)

建筑材料答案

建筑材料答案 ??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一般建筑工程的材料费用要占到总投资的(C)。A、10%-20% C、20%-30% C、50%-60%C、80%-90% ??2、材料的孔隙状态应属于材料的(A)。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力学性质D、耐久性 ??3、下列各种材料的构造属于纤维状的是(D)。A、玻璃B、钢材C、混凝土D、木材 ??4、孔隙按其连通性可以分为(A)。A、连通孔、封闭孔、半连通孔B、粗大孔、毛细孔、极细微孔C、连通孔、粗大孔、毛细孔D、连通孔、毛细孔、封闭孔 ??5、材料的密实体积V,自然体积V0及堆积体积V1三者的大小关系是(C)。A、V0≥V1≥V B、V≥V1≥V0 C、V1≥V0≥V C、V≥V0≥V1 ??6、散料材料的堆积体积内,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称为(B)。A、孔隙率B、空隙率C、填充率D、密实度 ??7、粉状、颗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C)。A、密度B、表观密度C、堆积密度D、密实度 ??8、质量为M的湿砂,吸水率为W,其中水的质量为(D)。A、MMMB、C、M?D、MW 1?WW1?W ??9、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抵抗多次冻融循环,不破坏、强度也不显着降低的性质指的是(C)。A、吸水性B、抗渗性C、抗冻性D、耐水性 ??10、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C)。A、导热性B、耐燃性C、热容D、耐火性 ??11、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右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称为(D)。A、耐磨性B、强度C、硬度D、韧性 ??12、材料的厚度加大则材料的导热系数(D)。A、岩浆岩、大理岩、石灰岩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C、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D、石灰岩、沉积岩、花岗岩 ??14、花岗岩中的主要矿物成分是(A)。A、长石B、石英C、白云母D、方解石 ??15、下列各组胶凝材料均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是(A)。A、石灰、石膏、水玻璃B、石灰、水泥、水玻璃C、石膏、水泥、水玻璃D、石灰、水泥、石膏 ??16、石灰浆的硬化包括干燥硬化、结晶硬化、碳酸化硬化,其中,对硬度增长其主导作用的是(B)。A、干燥硬化B、结晶硬化C、碳酸化硬化D、以上都不是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要求 一、实验室的纪律要求 1.进入实验室后,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得大声说笑和打闹。 2.进入实验室后,对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告,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实验结束时,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按原位放好,经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非本次实验所用的室内其他仪器,不得随便乱动。 4.在实验过程中,当仪器设备被损坏时,当事者应立即向实验室教师报告,由其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予检查或赔偿等处理。 5.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及桌面、地面应加以清理,并由各实验小组轮流做全室的卫生整理。 6.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的要求 1.每次做实验以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步骤。 2.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作风、严密的方法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 3.在实验课进行中要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4.要认真填写、整理实验报告,不得潦草,不得缺项、漏项,报告中的计算部分必须完成,同时要保持实验报告的整洁。 5.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实验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 三、实验记录 (一) 材料的表观密度测试 试样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室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答 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体积吸水率是指材料体积内被水充实的________,又约等于________空隙率。 2.大理岩是由________(岩石)变质而成,不宜用于_______。 3.水玻璃常用的促硬剂为________,适宜掺量为________。 4.普通碳素结构钢随着其屈服强度的增加,其牌号________、塑性________。 5.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________水泥,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________水泥。 6.矿渣水泥的安定性、________和________要求与普通水泥相同。 7.测定水泥安定性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8.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是水泥、水、砂和碎石,另外还常掺入适量的_____和______。 9.原用2区砂,采用3区砂时,宜适当降低________,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________。 10.由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较________,保水性较________。 11.小尺寸的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较高的原因是混凝土内部缺陷几率________, 环箍效应作用________。 砖砌体需用烧结普通砖________块,需用______m3砂浆。 13.有机涂料常有三种类型,即为溶剂性涂料、________和________。 14.密封材料按原材料及其性能分为塑性、________和_______三大类密封膏。 15.缓凝剂具有降低水化热放热速率、增强、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

(完整版)土木工程材料简答题

1.简述石灰的熟化、硬化过程及特点 熟化识指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 特点: 1.放出大量的热 2.体积增大1-2.5 倍 石灰硬化包括干燥硬化和碳化硬化 干燥硬化:氢氧化钙颗粒间的毛细孔隙失水,使得毛细管产生负压力,颗 粒间接触变得紧密而产生强度 特点:强度低,遇水部分强氧化成重新溶于水,强度消失碳化硬化: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的情况下反应生成碳酸钙 晶体的过程特点:基本只发生在表层,过程十分缓慢 2. 为什么石灰土多年后具有一定得耐水性? 石灰可改善粘土的和易性,在强力夯实下,大大提高粘土的紧密程度。而 且粘土颗粒表面少量的活性氧化硅和氧化铝可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不溶于水的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将粘土粘结起来,从而提高了粘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硅酸盐水泥主要由哪些矿物成分组成?它们的水化产物是什么?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的名称和含量范围如下: 硅酸三钙(3CaOSi02,简称C3S含量36-60% 硅酸二钙(2CaOSi02,简称C2S含量15-37% 铝酸三钙(3CaOAI2O3,简称C3A 含量7-15% 铁铝酸四钙(4CaOAI2O3 Fe2O3,简称C4AF含量10-18% 产物:水化硅酸钙,水化铁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 4. 活性混合材料在水泥中是如何起作用的?二次方应有何特点?当水泥中渗 入活性混合材料,熟料矿物首先水化,熟料矿物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再与活性 混合材料发生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当有石膏存在时,还会进一步

反应生成硫铝酸钙 二次反应特点:渗活性混合材料水泥的二次反应必须在水泥熟料水化生成氢氧化钙后才能进行,二次的速度较慢,水化放热量很低,反应消耗了水泥石中的部分氢氧化钙 5. 什么是水泥的安定性?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若水泥浆体硬化过程发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会导致水泥是膨胀开裂、翘曲、即安定性不良。 原因: 1.熟料中游离氧化钙过多 2.熟料中游离氧化镁过多3、石膏渗量过多 6. 硅酸盐水泥石腐蚀的内在因素是什么?防止腐蚀发生的措施有哪些? 1. 水泥石中存在着易腐蚀的组分: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 2. 水泥石本身不密实,有很多毛细孔通道,侵蚀性介质易进入其内部 措施:根据腐蚀环境特点,合理选用水泥品种 提高水泥石的紧密程度加做保护层 7. 何谓骨料级配?如何判断细骨料的级配是否良好? 骨料级配:表示基料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 将500g 的的干砂式样由粗到细进行筛析。筛余百分率的三个级配区应该都处于标准砂颗粒级配区内。视为级配良好 8. 简述普通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材料的主要优点和缺点 优点: 1.原材料来源丰富,造价低廉 2.性能可按需要调节 3.混凝土拌合具有塑性 4.抗压强度高 5.耐久性能好 6.可与钢筋共同作用 缺点: 1.抗拉强度低 2.自重在,比强度小 3.生产周期长

《建筑材料》简答题

简答题 1.材料的孔隙率对材料的性质有何影响? 答:一般来说,材料的孔隙率增大,则强度降低,体积密度降低,保温性提高(或导热系数减小),吸水性(吸水率)增大,抗抗渗性,抗冻性,耐腐蚀性等耐久性下降。 2.防止水泥腐蚀的措施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答:(1)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即根据侵蚀介质的种类,选择易受腐蚀成分少的水泥; (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减小孔隙率,使水泥石抗渗性增强,侵蚀介质也难进入。 (3)当腐蚀作用较强,采用上述措施也难以满足防腐要求时,可在结构表面用防腐能力强的材料设置保护层。 3.矿渣硅酸盐水泥的特性有哪些? 答:(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快, (2)水化热低, (3)耐腐蚀性好, (4)对温度敏感,适合高温养护,

(5)抗碳化性差。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的四项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什么? 答:(1)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和易性差则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不能保证施工质量。(2)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强度等级达不到,则不能保证在荷载及外力作用下结构使用与安全性。 (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以抵抗环境因素的破坏作用,达到相应的耐久性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寿命。 (4)满足经济性的要求,以节约工程费用。 5.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措施有哪些? 答:采用粘性土类杂质少,针片状颗粒少、尺寸较粗大、级配好的砂石,尽量采用较小的砂率,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的数量,采用减水剂。 6简述影响材料抗渗性的主要因素?材料的抗渗性如何表示? 答:材料的孔隙越大(或密实度越小)特别是开口孔隙越大,则抗渗性越差,(或特别微细的孔隙对抗渗性基本无影响),亲水性材料的抗渗性较憎水性材料差。

建筑材料问答题及答案

1.材料的构造(孔隙)对材料的哪些性能有影响?如何影响? 解:材料的构造(孔隙)对材料的体积密度、强度、吸水率、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会产生影响。 (1)材料的孔隙率越大,材料的密度越小。 (2)材料的孔隙率越大,材料的强度越低,材料的强度与孔隙率之间存在近似直线的比例关系。 (3)密实的材料及具有闭口孔的材料是不吸水的;具有粗大孔的材料因其水分不易存留,其吸水率常小于孔隙率;而那些孔隙率较大,且具有细小开口连通孔的亲水性材料具有较大的吸水能力。 (4)密实的或具有闭口孔的材料是不会发生透水现象的。具有较大孔隙率,且为较大孔径,开口连通的亲水性材料往往抗渗性较差。 (5)密实的材料以及具有闭口孔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冻性。 (6)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保温隔热性越好。在孔隙宰相同的情况下,具有较大孔径或连通孔的材料,导热系数偏大,导热性较好,保温隔热性较差。 2 金属材料有哪些强化方法?并说明其强化机理。 解:冷加工:包括冷拉、冷拔、冷扎。钢材在冷加工时晶格缺陷增多,晶格畸变,对位错的阻力增大,因而屈服强度提高。 热处理:包括退火、淬火、正火、回火。减少钢材中的缺陷,消除内应力。 时效强化:包括自然强化和人工强化。由于缺陷处碳、氮原子富集,晶格畸变加剧,因而屈服强度提高。 3何谓钢材的强屈比?其大小对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解: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它反映钢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的安全可靠程度。强屈比愈大,反映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愈大,因而结构的安全性愈高。但强屈比太大,则反映钢材不能被有效地利用。 4从硬化过程及硬化产物分析石膏及石灰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原因。 解:这是因为半水石膏硬化是结晶水水分的蒸发,自由水减少,浆体变稠,失去可塑性的过程,该过程不能在水中进行;而且水化产物二水石膏在水中是可以溶解的。 石灰的结晶过程也是石灰浆中的水分蒸发,使Ca(OH)2达到饱和而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干燥环境使水分蒸发快,结晶作用加快。石灰的碳化作用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CO2化合生成碳酸钙晶体,释放出水分并被蒸发过程,如果材料中含水过多,孔隙中几乎充满水,C02气体渗透量少,碳化作用也仅在表层进行。而且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在水中是可以溶解的。因而石膏和石灰都是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 5何谓水泥混合材料?它们可使硅酸盐水泥的性质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在建筑上有何意义(区别有利的和不利的)? 解:在生产水泥时,为改善水泥的性能、调节水泥强度等级、增加水泥品种、提高产量、节约水泥熟料和降低成本,同时可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及地方材料,而加到水泥中去的人工和天然的矿物材料,称为水泥混合材料 它们可使硅酸盐水泥的性质发生如下一些变化早期强度降低;抗冻性降低;水化热降低;抗碳化性降低;耐磨性降低;耐腐蚀性提高;耐热性提高。 这些变化在建筑上有重要意义: (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快,甚至可以越过同标号硅酸盐水泥。适合早期强度要求不高的混凝。 (2)水化热低,放热速度慢。适合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3)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适于高温养护。

土木工程材料简答题

1、材料的强度与强度等级的关系如何影响材料强度测试结果的试验条件有哪些怎样影响 答: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强度;按其强度值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则是材料的强度等级。材料的强度与材料的含水率状态及温度有关,含有水分的材料其强度较干燥时低;一般温度高时材料的强度降低。材料的强度还与其测试的所用的试件形状、尺寸有关,与实验时的加荷速度、试件的表面性状有关,相同材料采用小试件测得的强度较大,试件高,加荷速度快者强度偏高,试件表面不平或表面涂润滑剂时所测得的强度偏低。 2、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构造对材料的哪些性能有影响如何影响 答: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构造对材料的体积密度、强度、吸水性、吸湿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及吸音性等性质均会产生影响,其影响如下:(1)孔隙率越大,其体积密度越小; (2)孔隙率越大其强度越低; (3)密实材料及具有闭口孔的材料是不吸水和不吸湿的;具有粗大孔的材料因其水分不易存留,其吸水率常小于孔隙率;而那些孔隙率较大且具有开口连通孔的亲水性材料具有较大的吸水与吸湿能力; (4)密实的或具有闭口孔的材料是不会发生透水现象的。具有较大孔隙率且为开口连通大孔的亲水性材料往往抗渗性较差; (5)密实材料及具有闭口孔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冻性; (6)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小,绝热性越好;孔隙率相同时,具有较大孔径或连通孔的材料,导热系数偏大,导热性较大,绝热性较差; (7)孔隙率较大且为细小连通孔时,材料的吸音性较好。 3、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及检验方法是什么建筑工程使用安定性不良的水泥有何危害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怎么办 答: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和石膏含量过多。游离氧化钙可用煮沸法检验;游离氧化镁要用蒸压法才能检验出来,石膏掺量过多造成的安定性不良,在常温下反应很慢,需长期在常温水中才能发现,两者均不便于快速检验,因此国家标准规定控制水泥中游离氧化镁及三氧化硫的含量。 4、试述掺大量活性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共性与特性。 答:在建筑工程使用安定性不良的水泥会由于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使水泥混凝土结构产生膨胀性的裂缝,引起严重的工程事故。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不得用于任何工程。 掺大量活性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共性:(1)水化热小;(2)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3)抗化学腐蚀性高;(4)对温度较为敏感,低温下强度发展较慢,适合高温养护;(5)抗碳化能力较差;(6)抗冻性较差。 特性:矿渣硅酸盐水泥:(1)泌水性大,抗渗性差;(2)耐热性好;(3)干缩率大。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1)保水性好、抗渗性好;(2)干缩率大;(3)耐磨性差。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1)干缩小、抗裂性高;(2)耐磨性差。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题库(简答题)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题库 简答题 1.材料的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 (1)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体积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材料的堆积密度是指粉状、颗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什么是材料的弹性? 答:材料的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能完全恢复到变形前形状的性质。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或可恢复变形。 2.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主要有哪些? 答: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主要有: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以及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冻性、抗渗性等。 3.什么是材料的吸水性,影响材料吸水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材料的吸水性是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达饱和的能力。 影响材料的吸水性的主要因素有材料本身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构造状况,尤其是孔隙状况。一般来说,材料的亲水性越强,孔隙率越大,连通的毛细孔隙越多,其极水率越大。 4.亲水材料与憎水材料各指什么? 答:若润湿角θ≤90°,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大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故材料可被水浸润,称该种材料是亲水的。反之,当润湿角。>90°,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小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则材料不可被水浸润,称该种材料是憎水的。 5.影响材料强度测量值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材料强度测量值的因素有:试件的形状和大小;加荷速度;温度;含水状态;表面状况。 6.石灰主要有哪些用途? 答:石灰的用途主要有: ①粉刷墙壁和配制石灰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 ②配制灰土和三合土。 ③生产无熟料水泥、硅酸盐制品和碳化石灰板。 7.什么是过火石灰?什么是欠火石灰?它们各有何危害? 答:当人窑石灰石块度较大,锻烧温度较高时,石灰石块的中心部位达到分解温度时,其表面已超过分解温度,得到的石灰称其为过石灰。若缎烧温度较低,大块石灰石的中心部位不能完全分解,此时称其为欠火石灰。 过火石灰熟化十分缓慢,其可能在石灰应用之后熟化,其体积膨胀,造成起鼓开裂,影响工程质量。欠火石灰则降低了石灰的质量,也影响了石灰石的产灰量。 8.什么是石灰的陈伏?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为什么要敷盖一层水? 答:为了消除过火石灰在使用中造成的危害,石灰膏(乳)应在储灰坑中存放半个月以上,然后方可使用。这一过程叫作“陈伏”。 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敷盖一层水,以隔绝空气,防止石灰浆表面碳化。 9.什么是石灰的熟化?石灰熟化的特点如何? 答:石灰的熟化是指生石灰(CaO)加水之后水化为熟石灰[Ca(OH)2]的过程。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施工建材教研室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要求 一、实验室的纪律要求 1.进入实验室后,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得大声说笑和打闹。 2.进入实验室后,对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告,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实验结束时,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按原位放好,经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非本次实验所用的室内其他仪器,不得随便乱动。 4.在实验过程中,当仪器设备被损坏时,当事者应立即向实验室教师报告,由其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予检查或赔偿等处理。 5.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及桌面、地面应加以清理,并由各实验小组轮流做全室的卫生整理。 6.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的要求 1.每次做实验以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步骤。 2.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作风、严密的方法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 3.在实验课进行中要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4.要认真填写、整理实验报告,不得潦草,不得缺项、漏项,报告中的计算部分必须完成,同时要保持实验报告的整洁。 5.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实验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 三、实验记录 (一) 材料的表观密度测试 试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室温: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 1.砂的表观密度: 表1—4 砂表观密度测定结果 2.石子的表观密度: 表1—5 石子表观密度测定结果

建筑材料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______。 A、吸水性 B、吸湿性 C、耐水性 D、渗透性 2.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其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 A、19.8g B、22g C、20g D、20.2g 3.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降低。 A 密度 B 表观密度 C 憎水性 D 抗冻性 4.对于同一种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B.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C.密度>堆积密度>表观密度D.密度<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5.某河砂质量为1260kg,烘干至恒重时质量为1145kg,此河砂的含水率为()。A.9.12%B.10.04%C.4.88%D.9.76% 6.建筑材料的吸湿性用()来表示。 A.吸水率B.含水率C.软化系数D.渗透系数 7.有一块烧结粘土砖,在潮湿状态下质量为3260克,经测定其含水率为6%。若将该砖 浸水饱和后质量为3420克,其质量吸水率为()。 A.4.9%B.6.0%C.11.2%D.4.6% 8.下列建筑材料不是亲水性材料的是()。 A.木材B.石材C.陶器D.沥青 9.建筑材料的许多性能是通过试验测得的,冲击试验是用来测定材料的()。 A.强度B.脆性C.韧性D.弹性 10.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孔隙率小且连通孔隙少时,其下列性质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强度较高B.吸水率小C.抗渗性好D.抗冻性差 11.通常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抵抗大气物理作用的一种耐久性指标的是()。 A.抗冻性B.抗渗性C.耐水性D.吸湿性 12.为了缓和建筑物内部温度的波动,应采用的围护结构材料必须具有较大的()。A.比热容B.质量C.热容量值D.导热系数 13.密度是指材料在()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A.绝对密度B.自然状态C.自然堆积状态下D.吸水饱和状态下 14.某一材料的下列指标中为常数的是()。 A 密度 B 表观密度(容重) C 导热系数 D 强度 15.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A.抗渗等级 B.渗透系数 C.软化系数 D.抗冻等级 16.某铁块的体积密度ρΟ= m /()。 A、V0 B、V孔 C、V D、V0` 17.某粗砂的堆积密度ρΟ`=m/()。 A、V0 B、V孔 C、V D、V0’ 18.散粒材料的体积V0`=()。 A、V+V孔 B、V+V孔+V空 C、V+V空 D、V+V闭 19.材料憎水性是指润湿角()。 A、θ< 900 B、θ>900 C、θ=900 D、θ=0 20.材料的耐水性可用()表示。 A、亲水性 B、憎水性 C、抗渗性 D、软化系数 二、多项选择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 一.填空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吸水性 , 抗冻性 ,导热性 ,强度。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 ,耐软水能力 ,干缩 .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 ,比热容和热容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为和 . 5.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 ,抗冻性 .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和 .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增大. 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克,干砂克. 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硬化后体积 . 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大气稳定性 .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 . 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强度. 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或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和。 17.据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及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 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的危害。 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和。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 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 28.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 29.在沥青中掺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黏结性、耐热性和。30.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主要有矿质材料、树脂和。 二.判断 1.塑料的刚度小,因此不宜作结构材料使用。…………………………………………( ) 2.随含碳量提高,碳素结构钢的强度、塑性均提高。…………………………………( )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基本物理性质试验 组别:组员:试验日期:____年___月____日 一、砖的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砖在自然状态下的密度。 2.试验过程: ①在李氏瓶中注入与砖粉不起反应的液体至突颈下部,记下刻度数为18 ml(V0 (cm3)); ②用天平称取砖粉M0 (g),用小勺和漏斗小心地将砖粉徐徐送入李氏瓶中,轻轻摇动李氏瓶使液体中的气泡排出,记下液面刻度V1 (cm3); ③再称出剩下的砖粉M1(g),计算装入瓶内的砖粉质量M(g),根据前后两次液面读数,计算出液面上升的体积,即为瓶内砖粉的绝对体积V(cm3)。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二、砖的表观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砖在自然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2.试验过程: ①称出砖块的质量M(g); ②用钢尺量出砖块的尺寸(每边测三次,取平均值),并计算出体积V0 (cm3)。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4.孔隙率计算: P = (1- ρ0/ρ) *100%=(1-1.79/2.60)=31.15%

三、砂的视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砂在自然状态下的视密度。 2.试验过程: ①称出干砂300g(M0 (g)); ②将水注入容量瓶至瓶颈刻度线处,称出瓶与水的质量M2(g); ③将容量瓶里的水倒出部分,将300g干砂全部倒入容量瓶内,轻轻摇晃容量瓶,再将水加到瓶颈刻度线处,称得总质量M1(g)。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温州大学建工学院-瓯江学院2014级土木专升本 四、砂的堆积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砂在自然状态下的堆积密度。 2.试验过程: ①称量出1L容量筒的质量M2(g); ②用漏斗将砂装入容量筒,用钢尺将多余的砂沿筒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 ③称量出砂与容量筒的总质量M1 (g)。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国开大学建筑材料简答题满分答案

简答题 建筑材料形考一 简答题01 ?建筑材料与建筑科学的发展有何关系? (1)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 (2 )建筑材料的发展赋予了建筑物以时代的特性和风格 (3 )建筑设计理论不断进步和施工技术的革新不但受到建筑材料发展的制约,同时亦收到其发展的推动。 (4 )建筑材料的正确、节约、合理应用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造价和投资 简答题02 ?亲水材料与憎水材料各指什么? 亲水材料表示材料与水的亲和能力。在水、材料与空气的液、固、气三相交接处作液滴表面 的切线,切线经过水与材料表面的夹角称为材料的润湿角,以B表示。若润湿角90 °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大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故材料可被水浸润,称该种材料是 亲水的。反之,当润湿角0>90 ° ,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小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则材料不可被水浸润,称该种材料是憎水的。亲水材料(大多数的无机硅酸盐材料和石膏、石灰等)若有较多的毛细孔隙,则对水有强烈的吸附作用。而象沥青一类的憎水材料则对水有排斥作用,故常用作防水材料。 简答题03 ?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在进行材料强度试验时,我们发现以下因素往往会影响强度试验的结果: 1、试件的形状和大小:一般情况下,大试件的强度往往小于小试件的强度。棱柱体试件的强 度要小于同样尺度的正立方体试件的强度。 2、加荷速度: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越快,所测强度值越高。 3、温度:一般情况,试件温度越高,所测强度值越低。但钢材在温度下降到某一负温时,其强度值会突然下降很多。 4、含水状况:含水试件的强度较干燥的试件为低。 5、表面状况:作抗压试验时,承压板与试件间磨擦越小,所测强度值越低。 可见材料的强度试验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某种材料的强度试验时,必须按相应的统一规范或标准进行,不得随意改变试验条件。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量取10l气干状态的卵石,称重为14.5kg;又取500g烘干的该卵石,放入装有500m l 水的量筒中,静置24h后,水面升高为685m l。则该卵石的堆积密度为1.45g/cm3__,表观密度为__ 2.7g/cm3_,空隙率为。 2.密度是指材料在_绝对密实___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___强度____。 4. 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5.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主要有__硅酸二钙(C2S)、硅酸三钙(C3S)、铝酸三钙(C3A)_及铁铝酸四钙(C4AF)_。 6. 水泥颗粒越细,水化速度越____快____,凝结硬化后收缩越____大____,早期强度越___高___。 7. 坍落度试验是用来测试新拌混凝土的__流动性___。 8. 在和易性要求一定的条件下,采用粗砂配制的混凝土水泥用量比采用细砂配制的混凝土水泥用量____少_ __。 9. 当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粘聚性尚好、坍落度太小时,应在保持____水灰比____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___水泥浆_(水泥和水)__用量。 10. 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是边长为____150____mm的立方体,试件的标准养护温度为___20±3_____℃,相对湿度为大于_____90______%,养护龄期为____28______天。 11. 混凝土抗冻等级F15表示混凝土能够承受反复冻融循环次数为___15次___而不破坏。 12. 钢筋进行冷加工强化后,其塑性及韧性将明显降低。 13. 砂浆和易性包括___流动性____和____保水性____两方面的含义。 14. 建筑钢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强度____提高____,塑性___降低____。 钢材的冲击韧性__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16. 钢材的疲劳强度比其屈服强度____低_____,焊接性能随含碳量增大而__ 降低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含水率为5%的砂220kg,将其干燥后的质量是_____kg。( B ) 2. 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为ρ'0,则存在下列关系_____。( C ) A.ρ>ρ'0>ρ0 B.ρ0>ρ>ρ'0 C.ρ>ρ0>ρ'0ρ'>ρ>ρ0 3. 石膏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 D ) A.凝结硬化时间慢、硬化后体积微小收缩 B.凝结硬化时间慢,硬化后体积微小膨胀 C.凝结硬化时间快、硬化后体积微小收缩 D.凝结硬化时间快,硬化后体积微小膨胀 4. 硅酸盐水泥耐热性差,主要是因为水泥中含有较多的_____。( C ) A 水化铝酸钙 B 水化铁酸钙 C 氢氧化钙 D 水化硅酸钙

建筑材料A简答题

简答题01.建筑材料与建筑科学的发展有何关系? 答:1、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 2、建筑材料的发展赋予了建筑物以时代的特性和风格。 3、建筑设计理论不断进步和施工技术的革新不仅受到建筑材料发展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其发展的推动。 4、建筑材料的正确、节约、合理应用直接影响到家住的造价和投资。 简答题02.亲水材料与憎水材料各指什么? 答:1、材料的润湿角θ≤90°,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大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故材料可被水浸润,称该种材料是亲水的。如大多数的无机硅酸盐材料,石膏,石灰等。 2、当润湿角θ>90°,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小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则材料不可被水浸润,称该种材料是憎水的,如沥青。 3、简答题01.水泥的细度指的是什么,水泥的细度对水泥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答:水泥的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粗细程度。水泥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与水接触面积越多。水化反应进行的越快越充分。通常水泥越

细,凝结硬化越快,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越高,收缩也增大。但水泥越细,,越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受潮,使水泥活性降低。 4、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各指什么? 答: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可塑性状态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成为凝结时间: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合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从加水拌合时起到水泥浆完失去可塑性,并开始具有强度时间。 什么是石子的连续级配,采用连续级配的石子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 答:连续级配是石子的粒径从大到小连续分级,每一级都占有适当的比例。 采用连续级配配置的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好,不易发生离析;但是,当最大粒径较大,天然形成的连续级配与理论最佳值有偏差,且在运输、堆放过程中容易离析。在工程中应用较多。但其缺点:当最大粒径较大{大于40mm}时,天然形成连续级配往往与理论最佳值有偏差,且在运输、堆放过程中易发生离析,影响到级配的均匀合理性。实际应用时除采用天然连续级配外,还采用分级筛分形成的单粒粒级进行掺配组合成人工级配。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新)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要求 一、实验室的纪律要求 1.进入实验室后,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得大声说笑和打闹。 2.进入实验室后,对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告,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实验结束时,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按原位放好,经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非本次实验所用的室内其他仪器,不得随便乱动。 4.在实验过程中,当仪器设备被损坏时,当事者应立即向实验室教师报告,由其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予检查或赔偿等处理。 5.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及桌面、地面应加以清理,并由各实验小组轮流做全室的卫生整理。 6.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的要求 1.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作风、严密的方法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 2.在实验课进行中要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3.要认真填写、整理实验报告,不得潦草,不得缺项、漏项,报告中的计算部分必须完成,同时要保持实验报告的整洁。 4.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目录 实验一水泥细度实验 (4) 实验二水泥抗压强度测定实验 (6) 实验三水泥砂浆流动性实验 (8) 实验四水泥砂浆保水性实验 (10) 实验五水泥砂浆强度实验 (12) 实验六砂子的筛分析实验 (14) 实验七普通混凝土和易性实验 (16) 实验八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抗压强度实验 (18) 实验九沥青性能实验 (20)

(完整版)土木工程材料必考简答题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密度:材料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实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 孔隙率:指材料的体积内,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吸水率为饱和状态下含水率。 吸水率:质量吸水率(吸水量占材料干燥下的质量比)、体积吸水率(吸水体积占自然体积之比)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显著降低的性质。 软化系数:反映材料饱水后强度的程度。软化系数小的材料耐水性差,大于0.85为耐水性材料; 镇静钢:炼钢时采用锰铁、硅铁和铝锭等作脱氧剂。脱氧完全,其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性能稳定。 强屈比: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屈强比愈小,结构安全性越高。 伸长率:表征钢材的塑性变形的能力。 冲击韧性: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冷加工与时效:时效是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冷加工变形可促进时效迅速发展。时效处理使屈服点进一步提高。 电化学腐蚀:指钢材与电解质溶液接触而产生电流,形成微电池而引起锈蚀。 钢号:屈服点—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A、B、C、D四级;脱氧程度代号;如:Q235—BZ。 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和水玻璃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如:水泥)则不仅能在空气,还能在水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 陈伏: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生石灰熟化形成的石灰浆在储灰坑中放置两周以上。 体积安定性: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主要指水泥硬化后浆体能保持一定形状。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混合材料、粉煤灰混合材料、硅灰 碱—骨料反应:混凝土中所含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生成复杂的硅酸凝胶,其吸水膨胀,破坏混凝土。 最大粒径:石子各粒级公称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和易性: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方面。 砂率与合理砂率:沙的质量占沙、石总重量的比例;合理砂率指用水量、水泥用量一定时,拌合料保证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条件下,使拌合料具有最大流动性的砂率。或是,坍落度一定时,使拌合料具有最小水泥用量的砂率。 耐久性: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按国标制成变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

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简答题(难)

182.冶炼方法与脱氧程度对钢材性能有何影响? 答:常用的冶炼方法有:氧气转炉法、平炉法和电炉法。氧气转炉法能有效地除去磷和硫,钢中所含气体很低,非金属夹杂物亦较少,故质量较好;平炉法冶炼时间长,有足够的时间调整、控制其成分,去除杂质和气体亦较净,故质量较好,也较稳定;电炉法能自由调节温度,成分能够精确控制,故炼出的钢杂质含量少,钢的质量最好,但成本最高。按脱氧程度可以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沸腾钢和镇静钢相比较,沸腾钢中碳和有害杂质磷、硫等的偏析较严重,钢的致密程度较差。故沸腾钢的冲击韧性和可焊性较差,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的降低更显著。 什么是沸腾钢?有何优缺点?哪些条件下不宜选用沸腾钢? 答:沸腾钢仅加入答:锰铁进行脱氧,脱氧不完全,这种钢铸锭时,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逸出,钢液呈沸腾状,故称为沸腾钢。钢的致密程度较差。故沸腾钢的冲击韧性和可焊性较差,但从经济上比较,沸腾钢只消耗少量的脱氧剂,钢的收缩孔减少,成本率较高。 硫、磷、氮、氧元素对钢材性能各有何影响? 答:硫多数以FeS的形式存在于钢中,它是一种强度较低和性质较脆的夹杂物,受力时容易引起应力集中,降低钢的强度和疲劳强度,同时硫对热加工和焊接很不利,且偏析严重;磷多数溶于铁素体中形成固溶体,磷虽能提高钢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但显著提高了脆性转变温度,增大了钢的冷脆性,并降低可焊性,且偏析严重;氮也溶入铁素体中形成固溶体,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但显著降低了钢的塑性和韧性,增大钢的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氧多数以FeO形式存在于非金属夹杂物中,它是一种硬脆的物质,会使钢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强。 热轧钢筋分为几个等级?各级钢筋有什么特性和用途? 答:热轧钢筋分为Ⅰ、Ⅱ、Ⅲ和Ⅳ级钢筋,Ⅰ级钢筋的强度不高,但塑性及可焊性良好,主要用作非预应力混凝土的受力钢筋或构造筋;Ⅱ、Ⅲ级钢筋由于强度较高,塑性和可焊性也好,可用于大中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筋;Ⅳ级钢筋虽然强度高,但塑性及可焊性较差,可用作预应力钢筋。度显著降低,并增大时效敏感性。 解释石灰、建筑石膏不耐水的原因。 答:石灰的炭化硬化较慢,强度主要由干燥硬化产生,石灰受潮后,氢氧化钙吸水软化导致强度下降。石膏吸水后,石膏晶体间的粘合力降低,二水石膏在水中溶解而引起石膏溃散,由于石膏孔隙率较大,石膏中的水分冻结后引起石膏崩裂。 硅酸盐水泥石腐蚀的类型有哪几种?产生腐蚀的原因是什么?防止腐蚀的措施有哪些?答:腐蚀的类型有:软水侵蚀(溶出性侵蚀):软水能使水化产物中的Ca(OH)2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其它水化产物发生分解;盐类腐蚀:硫酸盐先与水泥石结构中的Ca(OH)2起置换反应生产硫酸钙,硫酸钙再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钙钒石,发生体积膨胀;镁盐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生成松软无胶凝能力的Mg(OH)2;酸类腐蚀:CO2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生成CaCO3,再与含碳酸的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硫酸或盐酸能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强碱腐蚀:铝酸盐含量较高的硅酸盐水泥遇到强碱也会产生破坏。腐蚀的防止措施:①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②提高水泥石的密实程度;③表明防护处理。 生产硅酸盐水泥为什么要掺入适量石膏? 答:水泥熟料中的硅酸三钙与水反应十分迅速,使得水泥熟料加水后迅速凝结,导致来不及施工。所以为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通常在水泥中加入适量石膏,这样,水泥加水后石膏迅速溶解与水化铝酸钙发生反应,生产针状的晶体(3CaO·Al2O3·3CaSO4·31H2O,又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