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干涉滤光片在双折射滤光器中的使用和处理方法
在固定比较片上用上反射监控方法生产窄带干涉滤光片

Ab ta t Th e ti na ssa c e o i o I sr c : eb s o s it n ed p st n(AD)efc sc u db b an d b sn a k r f c ie i fe t o l eo tie yu i gb c e l t e v
o t a n t rn t a e y o t tca d c a g — b et s l s .W e d mo s r t d t e c n i u a in o p i lmo i i g s r t g n a s a i n h n e a l e tg a s c o e n ta e h o fg r t f o
0 .5 f r g n r ll y r nd 5 o e e a a e s a f r c up e l ye s The s me r s t wih t r ns r nt monio i o o l a r . a e ul t he t a pa e t rng
在 固定 比较片上用上 反射监控 方法 生 产 窄 带 干 涉 滤 光 片
闫 宏 , 志 亮 马
( .北京 光 电技 术研 究所 , 京 10 1 ;.北 京 电 影 机 械 研 究 所 , 京 1 0 2 ) 1 北 00 0 2 北 0 0 6
摘要 : 用上 பைடு நூலகம்射 法在 可更换 的 固定比较 片上 对 光 学镀膜 过 程 进行 监 控 , 利 于优 化 采 有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4期 20 0 6年 8月
光
学
仪
器
V o1 28, o. . N 4
OPTI CAL NSTRU M ENTS I
Au u t 2 0 g s ,0 6
02-24.3 干涉滤光片

2.4.3 干涉滤光片
滤光片的作用是只让某一波段范围的 光通过,而其余波长的光不能通过。 性能指标:
激光工作物质在激励源的作用下,为激光的产生提供了增益,其增益曲线 由虚线所示。
I
B
A
C
振荡阈值
增益曲线
0
v
v1/2 v
由于激光输出还必须满足一定的阈值条件,所以激光输出频率只有A、B、
C 等少数几个。
激光器的每一种输出频率称为振荡纵模,每一种输出频率的频宽称为单模 线宽,相邻两个纵模间的频率间隔称为纵模间隔。
另一种是金属膜干涉滤光片,在平板玻璃 G 上镀一层高反射率的银膜 S,银膜之上再镀一 层介质薄膜 F,然后再镀一层高反射率的银膜
S,最后加保护玻璃 G。
G 高反射膜 间隔层LL 高反射膜
G
G SF S G
(1) 滤光片的中心波长 在正入射时,透射光产生极大的条件为
2nh m
m 1,2,3,
由此可得滤光片的中心波长为
2nh
m
(118)
对于一定的光学厚度 nh, 的数值只取决于 m,对应不同的 m 值,中
心波 长不同。由(118)式可以求得相邻干涉级(∆m=1)的中心波长差为
2
2nh
(119)
(2)透射带的波长半宽度
透射带的波长半宽度1/2由(56)式确定,
1/2
2nh(1 R) m2π R
2 1 R
对于斜入射滤光片的分析

对于斜入射滤光片的分析【摘要】窄带滤光片广泛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
而在入射光倾斜入射到窄带滤光片时,由于偏振光的中心波长出现分离,会导致其偏振分离和偏振相关损耗迅速增加,严重影响光通信系统的性能。
在必有倾斜入射光通过滤光片的试验系统中,研究和分析其偏振相关损耗在选择滤光片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窄带滤光片;斜入射;偏振相关损耗1.前言光学薄膜中的窄带滤光片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具有通带窄、插入损耗低、温度稳定性好等诸多优异的特性。
窄带滤光片的作用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通过调整干涉光的相位差,在频域上获得不同的光偏振分布,从而得到所希望的以波长调整为目的滤光片。
窄带滤光片一般都是用于正入射的,往往直接固化在准直器上使用。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一系列用于斜入射的窄带滤光片。
然而斜入射时窄带滤光片的偏振相关损耗增加,其峰值和带宽会向短波方向移动,且光强分布出现展宽和扩束现象,严重影响光通信系统的性能。
本文分析了偏振分离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其与滤光片等效折射率的关系,并对高斯光束斜入射至窄带滤光片后的透射光强分布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2.窄带滤光片的结构及原理多腔窄带滤光片是利用多光束干涉原理制成的一种从白光中过滤出波段范围很窄的近单色光的多层膜系。
它的基本结构由高、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叠加的反射层和间隔层组成。
对于高低折射率的膜层,每层膜的光学厚度都是中心波长的1/4整数倍[1]。
如图1所示。
当光入射到高折射率层时,反射光没有相移;当入射到低折射率层时,由于层厚1/4波长的奇数或偶数倍,反射光也相应经历180。
的奇数或偶数倍相移,因而经低折射率层反射的光经相移后与高折射率层的反射光通向或反向地叠加,反映在光强上出现相长和相消的结果。
这样在中心波长附近,各层反射光经叠加相消,在滤光片前段面形成很强的透射光[2]。
3.倾斜光射入窄带滤光片对光波长的影响窄带滤光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
在某些系统中,必有倾斜入射光入射通过滤光片。
滤光片的原理与应用

滤光片的原理与应用1. 滤光片的基本概念滤光片是一种具有特殊光学性能的光学元件,能够选择性地传递、阻隔或者调节光的波长。
它通过选择透过的光波长范围,改变光的颜色或者消除特定的光成分,从而实现对光的控制,滤光片的应用广泛,包括摄影、照明、光学仪器等领域。
2. 滤光片的工作原理滤光片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干涉、散射和吸收等现象。
常见的滤光片包括吸收型滤光片和干涉型滤光片。
2.1 吸收型滤光片吸收型滤光片利用材料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特性。
当光通过滤光片时,滤光片中的吸收剂会吸收非所需波长的光,只有所需波长的光能够透过滤光片。
例如,红外滤光片通常采用特殊的吸收剂,能够吸收可见光和紫外光,只透过红外光。
2.2 干涉型滤光片干涉型滤光片是利用光干涉的原理来控制光的波长。
干涉型滤光片通常由多层薄膜组成,每一层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都有特定的设计。
当光通过多层薄膜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因光的干涉而发生相消干涉或相长干涉,从而实现对特定波长的选择性透射或反射。
3. 滤光片的应用滤光片在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摄影领域在摄影中,滤光片可以用来增强和调节色彩效果。
例如,色彩滤光片可以增加照片的整体温暖或冰冷的感觉,中灰滤光片可以降低光的强度,使得快门速度可以更慢,从而实现拍摄流水或者模糊的效果。
3.2 照明领域滤光片在照明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使用不同波长的滤光片,可以调节照明光源的颜色和强度。
例如,舞台灯光中常用的彩色滤光片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灯光效果,滤光片还可以用来减少光源的热辐射,保护照明设备。
3.3 光学仪器滤光片在光学仪器中广泛应用。
例如,显微镜中的滤光片可以选择性地透射或反射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增强对样品的观察。
滤光片还可以用于分光仪、激光器、太阳能电池等光学设备中。
4. 不同类型的滤光片滤光片根据其特性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滤光片包括:4.1 光学滤光片光学滤光片主要用于光学仪器和照明领域,根据波长选择性透过或反射光线,例如彩色滤光片、中性密度滤光片等。
超窄带滤光片光谱特性测试与修正

超窄带滤光片光谱特性测试与修正超窄带滤光片是一种光学元件,它可以过滤掉光谱中特定波长的光线,而将其余波长的光线通过。
这种滤光片具有高光谱分辨率、高透过率和窄带滤波特性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光谱分析、激光调制和光学通信等领域。
然而,由于制造工艺和材料的限制,超窄带滤光片存在一定的色散和波长漂移问题,需要进行光谱特性测试与修正,以保证其滤波效果和性能稳定性。
本文将对超窄带滤光片的光谱特性测试与修正进行探究。
一、超窄带滤光片的光谱特性测试超窄带滤光片的光谱特性测试主要包括透过率测试、带通宽度测试、波长漂移测试和色散测试等方面。
透过率测试是指在不同波长下测试滤光片透过率的变化,并将其绘制成透过率曲线,以评估滤波效果。
带通宽度测试是指测定滤光片的半峰全宽,即在透过率曲线上找到峰值位置,并测量峰值处两侧透过率达到峰值一半时的波长差,以确定滤波带宽。
波长漂移测试是指测定不同温度下滤光片的透过率曲线,以评估滤光片在温度变化下的性能。
色散测试是指测定波长相差较大的两个波长下的透过率,以确定滤波器的色散量。
二、超窄带滤光片的光谱特性修正超窄带滤光片的光谱特性修正主要应用于滤光片制造过程中的误差校正和滤波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校正。
误差校正主要包括材料选择、膜层厚度控制和膜层结构优化等方面。
材料选择是指选择合适的滤光片材料,包括硅、锗、铌酸锂等材料。
膜层厚度控制是指控制膜层厚度误差,以保证滤波器的带通宽度、透过率等性能稳定。
膜层结构优化是指采用优化的膜层结构,以减小色散和波长漂移等误差。
在滤光片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滤波器的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进行校正。
校正方法包括调整温度、调整光路和使用校正配件等。
调整温度是一种通用的校正方法,通常可以使用恒温箱或温度控制器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调整光路是指调整光路中各光学元件的位置和方向,以保证滤波器的光学性能。
使用校正配件是指利用性能稳定的光学元件,如标准滤光片、光纤光谱仪等进行校正,以提高滤波器的直线度和稳定性。
810nm窄带率光片带宽4

810nm窄带率光片带宽4810nm窄带滤光片的带宽是4nm,其中心波长为810±3nm。
此外,该滤光片的透过波段为825nm-1100nm,截止波段为190nm-795nm,最低透过率为T>90%,中心波长为810nm±3nm,截止深度为T<1%。
除了上述提到的带宽和透过/截止波段外,窄带滤光片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参数和应用。
以下是关于810nm窄带滤光片的进一步说明:应用领域由于其窄带特性,810nm窄带滤光片在多种科学和工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光学通信:在光纤通信中,窄带滤光片用于滤除背景噪声,提高信号质量。
光谱学:在光谱分析中,窄带滤光片用于分离和测量特定波长的光。
生物成像: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中,窄带滤光片用于选择性地通过特定波长的荧光,从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
激光技术:在激光加工和激光雷达等应用中,窄带滤光片用于控制和调节激光的波长。
参数特性除了带宽和波长范围外,窄带滤光片的性能还由以下几个参数决定:透射率(Transmittance):表示光通过滤光片的程度。
理想的窄带滤光片应该有高透射率和低散射。
波长选择性(Wavelength selectivity):表示滤光片对特定波长的敏感程度。
选择性越强,滤光片对波长的变化越敏感。
光学稳定性(Optical stability):表示滤光片在长时间使用或温度变化时的性能稳定性。
机械稳定性(Mechanical stability):表示滤光片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生产工艺窄带滤光片的生产工艺涉及到精密的光学设计和加工技术。
主要工艺步骤包括:光学镀膜:在光学元件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特定材料,以形成所需的反射和透射特性。
精密机械加工:确保滤光片的光学表面达到所需的光洁度和几何精度。
质量检测和控制: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控制,确保每个滤光片都能达到预定的性能参数。
维护与保养窄带滤光片是精密的光学元件,需要妥善维护和保养。
光的干涉实验的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光的干涉实验的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光的干涉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光的波动性质。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得到光的波长和相干长度等重要参数。
本文将介绍光的干涉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一、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包括光源、分光镜、透镜、干涉装置等。
光源可以选择激光器或者白光源,分光镜用于将光源分成两束相干光,透镜用于调节光线的聚焦程度,干涉装置则包括反射镜、透射板等。
2. 调整干涉装置将干涉装置放置在光源的前方,调整反射镜和透射板的角度,使得两束光线分别经过反射和透射后再次相遇。
这样,就可以产生干涉现象。
3. 观察干涉条纹在干涉装置的输出端放置一个屏幕或者干涉仪,用于观察干涉条纹。
当两束光线相遇时,会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通过调节反射镜和透射板的角度,可以改变干涉条纹的形状和间距。
4. 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可以使用显微镜或者干涉仪来放大干涉条纹,以便更加准确地测量。
二、数据处理方法1. 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干涉条纹的间距是光的波长和相干长度的重要参数。
可以使用显微镜或者干涉仪来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
将干涉条纹放大后,使用标尺或者测微器来测量相邻两个暗纹或者亮纹之间的距离。
重复测量多组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2. 计算光的波长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干涉装置的参数,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
假设干涉装置的倾角为θ,两束光线的夹角为α,则干涉条纹的间距d满足以下关系式:d = λ/(2sinθ) = λ/(2sinα/2)其中,λ为光的波长。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干涉装置的参数,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
3. 确定相干长度相干长度是指两束相干光线在干涉装置中保持相干的最大长度。
可以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消失长度来确定相干长度。
当两束光线的相位差超过π时,干涉条纹就会消失。
测量干涉条纹消失时两束光线的夹角,再结合光的波长,可以计算出相干长度。
滤光片知识——精选推荐

滤光片知识滤光片按工作原理分为吸收、反射、散射、组合和干涉五种如果滤光片的滤光波长为520nm,那么它对520nm波长的光吸收最大,对520nm左右波长光的吸收随着波长的增加或减少而递减,这取决于该滤光片的半波宽,超过半波宽的两倍,光即不被吸收,可完全通过。
我们分光光度计上所用的滤光片为529nm波长,对此波长下的光有最大的吸光度,A值最大。
那就是说,此波长下的光吸收最多.中文名称:干涉滤光片英文名称:interference filter定义: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和薄膜技术来改变光的光谱成分的滤光片。
干涉滤光片interference film利用干涉原理只使特定光谱范围的光通过的光学薄膜。
通常由多层薄膜构成。
干涉滤光片种类繁多,用途不一,常见干涉滤光片分截止滤光片和带通滤光片两类。
截止滤光片能把光谱范围分成两个区,一个区中的光不能通过(截止区),而另一区中的光能充分通过(通带区)。
典型的截止滤光片有低通滤光片(只允许长波光通过)和高通滤光片(只允许短波光通过),它们均为多层介质膜,具有由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交替构成的周期性结构。
例如,最简单的高通滤光片的结构为g(L/2)(HL)mH(L/2)a,其中g代表玻璃(光学元件材料),a代表膜外空气,L和H分别代表厚度为1/4波长的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L/2则代表厚度为1/8波长的低折射率层,m 为周期数。
类似地,低通滤光片的结为g(H/2)L(HL)(H/2)a。
一种具有对称型周期膜系的高通和低通滤光片的结构分别为g(0.5LH0.5L)ma和g(0.5HL0.5H))ma 。
带通滤光片只允许较窄波长范围的光通过,常见的是法布里-珀罗型滤光片,它实质上是一个法布里-珀罗标准具(见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具体结构为:玻璃衬底上涂一层半透明金属层,接着涂一层氟化镁隔层,再涂一层半透明金属层,两金属层构成了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两块平行板。
当两极的间隔与波长同数量级时,透射光中不同波长的干涉高峰分得很开,利用别的吸收型滤光片可把不允许透过的光滤掉,从而得到窄通带的带通滤光片,其通频带宽度远比普通吸收型滤光片要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