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方法

合集下载

NPC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抑制方法研究

NPC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抑制方法研究
d uc e s hi gh — f r e qu e n c y l e a ka g e c u r r e n t . I n o r d e r t o s ol v e hi t s p r o b l e m, t wo i mp r o v e d me ho t ds b a s e d o n he t ra t d i t i o na l hr t e e — l e ve l SVPW M we r e p r e s e nt e d.T h e t wo me t h od s ma ke c o mmo n mo de v ol t a ge a r ou n d
中图分类号 :T M 4 6 文献标 志码:A 文章编号 :1 0 0 7 4 4 9 X( 2 0 1 3 ) 0 8 - 0 0 1 5 - 0 7
St ud y o f l e a k a g e c u r r e nt s up p r e s s i o n me t ho d b a s e d o n
Ab s t r a c t : T h e n e u t r a l p o i n t c l a mp e d ( NP C ) r t a n s f o r me r l e s s t h r e e — p h a s e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g r i d — c o n n e c t e d i n — v e t r e r w h i c h a d o p t s r t a d i i t o n a l s p a c e v e c t o r p u l s e wi d t h mo d u l a t i o n ( S VP WM) mo d u l a i t o n me ho t d p r o —

LCL型三相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综述

LCL型三相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综述

图 3 所示为无差拍电流控制的框图
图 2 dq 坐标系下 LCL 滤波器的结构框图
4 控制策略 4.1 基于无源阻尼的无差拍控制策略
目前较差拍电流控制的框图, 根据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要求选择合 适的 kp1、kp2、kp3 参数,对无差拍控制 的增益进行修正。无差拍控制方法与传统 的 SVPWM 整流器相比,脉冲宽度根据整 流器当前的电路状态实时确定,因而具有 更优越的动态性能。文中给出的方法将无 差拍与传统的 PI 控制方法相结合,即利用 了无差拍控制的快速动态响应特性,又利 用 PI 控制具有的较强的鲁棒性,设计出来 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是无差拍控 制需要的传感器较多,这就增大系统的体 积,也会使得系统的成本增加。故这种控 制策略并未得到广发的应用。
LCL 型三相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综述
摘要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并网发电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并网系
统中并网逆变器是其核心部件。然而,过多的并网逆变器与电网相连会导致系统的谐波分 量的增大,进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并网逆变器输出端加入滤波器,可以有效的减 少谐波的注入。但是滤波元件的加入会影响逆变器的稳定性,对逆变器的控制策略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电压型三相并网逆变器分析为例,给出了 LCL 型滤波器的数学 模型,并对一些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展望了基于 LCL 型滤波器的三相电压型 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
di1 udc sk sk uc L1 dt k a ,b ,c di uc L2 2 e dt i C duc i 2 1 dt i C dudc i s dc dc 1 k dt k a ,b ,c
关键词:LCL 型滤波器 控制策略 并网逆变器 1 引言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与研究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与研究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与研究摘要】: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各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已经成为一种解决未来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的主要方式。

本文介绍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电流控制技术。

【关键词】: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电流控制引言鉴于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随着光伏发电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光伏发电并网规模愈来愈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也带来了愈来愈多的挑战。

并网逆变器是光伏阵列与电网进行电能交互的关键部分,负责将光伏板输出的直流电逆变为符合相关并网要求的交流电并入电网,与电力系统实现安全高效、稳定灵活的互联。

本文基于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光伏逆变器,分析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电流控制技术。

1、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逆变器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决定着整个并网系统的工作性能。

根据光伏阵列输出功率的转换级数可将光伏并网逆变器分为单级式及两级式。

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是指将光伏阵列的输出直接通过光伏并网逆变器完成功率直一交的转换,并且由并网逆变器本身实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但单级式对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大小要求较高。

并网逆变器只有满足一定的启动电压才能正常工作,一般通过多块太阳能电池板串联以满足光伏并网逆变器启动工作的直流母线电压要求。

两级式是在光伏逆变器前增加了一个DC/DC升压环节,用于解决单级式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大小不满足并网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幅值要求的问题。

且一般是采用Boost升压电路,其最关键的是可以在完成升压的同时通过阻抗匹配的原理实现MPPT功能。

光伏并网主要由光伏阵列、Boost升压模块、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控制器、锁相环和滤波环节组成。

系统工作原理:太阳能经过光伏阵列转换为直流电压,Boost升压模块将直流电压调节到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幅值要求,从而使逆变器输出的电流满足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要求,即将有功电流注入电网。

单相并网逆变器的定频滞环电流控制

单相并网逆变器的定频滞环电流控制

r n a eo m s i rv d a d t e c n r la c r c s i r v d A a t r b i i g s lt n mo e y Mal b t e smua in r — e tw v fr i mp o e , n h o t c u a y i mp o e . tl s, e ul n i ai d l t , h i lt e o d mu o b a o
使 输 出 电流 与 电 网 电压 同 频 同 相 , 电 网 输 出 高质 量 的 电 能 。 向
关键词 : 单相 并网逆变器 ; 定频 滞环 控制 ; 最小二 乘算法
中 图 分 类 号 :M 6 T 4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89 20 )7— 0 7— 3 10 8 2 (0 8 0 07 0
光伏发电 、 燃料 电池 等分 布式 电源系统 被认 为是将来 最有 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价值 的 电能来 源 0 , 要将 它们 输 出 的直流 J 电能输入 到 2 0V交流 电网中 , 2 需要一个与 电网连接的接 口 , 即
并 网逆 变 器 来 实现 。
流误差进行控 制 , 现定 频滞 环 电 流跟 踪 。最 后 , 用 Mal 实 利 tb a 进行 建模 , 仿真结果 证明 了该方法在实现开关频 率恒定 的 同时 , 可使 输出 电流准 确 、 速地 跟踪 电网电压 , 电网 电压 同频 同 迅 与
( ol eo f mao nier g Xaga ie i , i ga 1 5 C ia C lg fI o t nE gnei , intnUnvr t Xa t 4 1 , hn ) e nr i n sy n n 10
Abs r t A e c nsa 一 q nc se e i re tc nto eh d f rsnge p s rd— o n ced iv re sp o s d. s d o tac : n w o tnt ̄e ue yhy tr sscu r n o r lm t o o i l ha e g i c n e t n e t ri r po e Ba e n s mpln h a tc c e o ure te o ,t r n fne tc ce o u e te o y la ts a e l o ihm s e tma e ,a d t e ne t a i g t e l s y l fc r n r r he te d o x y l fc r n r rb e s —qu r sag rt i si t d n h x c ce o u e te rrt r c ee e c re s c ntol d. e y l fc r n ro o ta k r fr n e cu nti o r le Th n,s th n  ̄e u nc sc re td t a g tv u t u p r wic i g q e y i o ce o tr e a e,he o t utcu — l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技术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技术

目录分析
在控制技术方面,该书首先介绍了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的分类,包括间接电流控制和直接电流控 制。其中,间接电流控制又分为基于稳态模型的控制和基于动态模型的控制,直接电流控制则分 为基于PWM的控制和基于SPWM的控制。在此基础上,该书详细阐述了各种控制技术的原理、实现 方法以及优缺点。
该书还介绍了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设计方法,包括滤波器的设计、功率开关的选择、控制电路的 实现等。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技术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控制
逆变
通过
并网
系统
lcl
输出
并网
技术
控制 技术电能Biblioteka 逆变策略实现
实验
研究
应用
光伏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技术,旨在揭示其控制策略和相关实现方法。LCL型并 网逆变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电子设备,在光伏发电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其控制技术 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LCL型并网逆变器的作用是将光伏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并 输送到电网中。其控制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调节逆变器输出的电压和电流,以满足电网的需求,同 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技术,本书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提出了一 种基于间接电流控制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通过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实 现对电流的间接控制。本书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滤波器优化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旨 在减小系统谐波含量,提高电能质量。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综述与展望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综述与展望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综述与展望一、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并网逆变器作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核心设备,其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主要功能是将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生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并高效稳定地并入电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直接关系到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进而影响到整个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性能。

传统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主要基于电压源逆变器控制方法,通过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频率,使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保持同步。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在增加,传统的控制策略已难以满足现代电网的需求。

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的控制策略,如频率和电压双闭环控制策略、预测控制策略以及智能控制策略等。

这些策略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优化方法,提高了并网逆变器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电网环境。

展望未来,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将继续朝着智能化、高效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控制策略将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逆变器的自适应控制和优化运行。

高效化控制策略则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等手段,提高逆变器的功率密度和系统效率。

同时,随着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规模化和多样化,控制策略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和需求。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对于推动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们需要在深入研究现有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控制方法和手段,为实现新能源发电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1.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背景和重要性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并网逆变器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得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这些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双Boost逆变器新型单电流环并网控制

双Boost逆变器新型单电流环并网控制

文章编号:1004-289X(2021)03-0010-05双Boost逆变器新型单电流环并网控制李楠,刘斌(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530004)摘要:双Boost逆变器能够实现单级升降压逆变,并且凭借其结构简单、功率器件少、升压能力强等优点成为替代全桥逆变器的可靠选择。

当其并网运行时,需要提高电能质量同时具备高性能动态响应及较高的逆变器效率。

但传统的控制策略难以保证上述要求,且控制结构复杂,控制器参数整定困难。

为了简化控制结构和控制器参数设计本文采用高频控制和工频控制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半周期调制和单电流环并网控制。

仿真和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提高并网电流质量、快速动态响应、提高系统效率等优点。

关键词:单级升压逆变;动态响应;单电流环控制;半周期调制中图分类号:TM464文献标识码:BNovel Grid-current Loop Control of Double Boost InverterL1Nan, L!U Bin(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Abstract:The double boost inverter composed of two identical dc-dc boost converters can realize single-stage pow­er conversion,which is a reliable alternative to full-bridge inverter due to its simple structure,less power devices and buck-boost ability.When the double boost inverter achieves grid-connected operation,it not only needs to improve the power quality,but also needs to satisfy rapid dynamic response and high efficiency.However,the traditional con­trol strategies cannot guarantee the above requirements,and the control structure is complex and the controller pa­rameters tuning is difficult.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design of control structure and controller parameters,the method of combining high frequency control and power frequency control is proposed,which can realize half cycle modula­tion and single current loop grid-connected control.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not only can achieve rapid dynamic response and improve the grid-connected current quality,but also can simplify the control structure.Key Words:single-stage boost inverter;dynamic response;single current loop;half cycle modulation1引言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和环境问题,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燃料电池成为最佳的替代能源,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o差分升压逆变器是一种能够把低直流输入电压提升为高交流输出电压的单级逆变器[2]o 要实现双Boost逆变器良好的并网性能需要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863003);湖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J3690)个合适的控制器,虽然其拓扑结构简单对称,但描述其动态行为和相关控制是复杂的。

并网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

开发状况(续) —相电压VS相电流(开管)
产品内部用途----控制器测试装置
5.市场前景
双向供电电源模块(ABB,…) 能量循环及制动能量回馈(实验室使用,测功
台架,…) 中小功率发电装置的并网器件 ……
市场前景(续)
希望市场部门的同事可做一下调研 确认是否有必要形成产品
谢谢!
在仅采用单电抗器输出滤波的方式下,电流波 形正弦度良好,谐波成分不明显;
已完成单机并网的开发工作,可工作于电压控 制模式,即当直流电压高于设定门限时,逆变 器开始工作,向电网回馈能量;
能量回馈功率因数接近于1,并且可通过无功 回馈的设定,动态调节功率因数。
开发状况(续)
—三相电网相电压(关管)
上网电源的质量要求(THD),功率因数 满足要求
2.分类、用途及使用场合
光伏并网变器(家用、光伏发电站) 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风力发电站) 动力设备并网逆变器(柴油发电机) 其他发电设备并网逆变器(能量回馈)
3.并网逆变器的原理
电气结构 技术关键点 控制结构及控制方法
3.1电气结构
电气结构(续)
P = UIcos Q = UIsin :U I之间的夹角
3.2技术关键点
电网电压相位跟踪 逆变器控制
3.2.1电网电压相位跟踪(方法1)
电网电压相位跟踪(续--方法2)
电网电压相位跟踪(续--方法3)
3.2.2并网逆变器的控制
4.本公司相关的开发状况及用途
电网电压相位跟踪对电压畸变不敏感,可有效 检出电网电压的基波分量;
并网逆变器
内容简介
什么是并网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的分类、用途及使用场合 工作原理 本公司相关开发的情况介绍 市场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方法 陈敬德,1140319060;杨凯,1140319070;指导老师:王志新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上海,200240)

摘要: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一个核心部件,其控制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使用的功率器件属于电力电子设备,它们固有特性会对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防止逆变器中的功率开关器件处于直通状态,通常要在控制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中加入死区,这给逆变器输出电压带来了谐波,对电网的电能产生污染。本文对传统的控制方法重复控制、传统的PI控制、dq轴旋转坐标控制、比例谐振控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重复控制,传统的PI控制,dq轴旋转坐标控制,比例谐振控制

0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日益紧缺,全球将再一次面临能源危机,同时,这些燃料能源的应用对我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环境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能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寻找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太阳能因其清洁,无污染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太阳能发电主要有单独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模式,其中并网运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应用的规模也愈来愈大[1]。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部件,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 IGBT、GTO、GTR等功率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把直流蓄电池电能、太阳能电池能量等变换为电能质量较高的交流电能,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电能转换设备。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一般都比较高,因此利用它们进行电能转换的效率也比较高,但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是由它们组成的逆变系统的输出电能却不理想,其输出的波形中包含了很多对电能质量产生不利的方波,而很多场合都要求其输出的是一定幅值和频率的正弦波,所以要寻找更好的控制策略来提高逆变器的电能质量,让其输出各项性能指标都满足要求的波形。目前所用的逆变器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恒压恒频逆变器,这类逆变器在各种电源持续供电的领域应用广泛,它能够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都是特定值的交流正弦波,简称 CVCF 逆变器。第二类是变压变频逆变器,这种逆变器主要用在电动机的调速系统中,它能够输出特定的幅值电压和频率,简称 VVVF 逆变器[2]。 本文将对并网逆变器的几种常见控制方法进行总结,如传统的PI控制、基于dq旋转坐标系的控制、重复控制及比例谐振控制。给出了框图和数学模型,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1重复控制 1.1重复控制思想 重复控制是基于内模原理的一种控制方法。所谓内模原理,即在一个闭环调节系统中,在其反馈回路中设置一个内部模型,使该内部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系统的外部特性,通过该模型的作用可使系统获得理想的指令跟踪特性,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3-4]。基于重复控制的算法在逆变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7]。其基本思想是假设前一个基波周期中出现的波形畸变将会在下一个基波周期的同一时间重复出现,在此假设条件下,控制器根据每个开关周期给定信号与反馈信号的误差来确定所需的校正信号,然后在下一个基波周期的同一时间将此信号叠加到原控制信号上,以消除以后各基波周期中出现的重复畸变[8]。内模所起的作用就相当于是一个任意信号发生器,即使是给定的指令信号趋于0时,其依然能够持续不断地输出控制信号,以维持合适的控制作用。重复控制能够很好的抑制波形中出现的周期扰动,但是对于系统中的非周期性扰动作用不大[9]。然而,由功率器件的死区以及非线性负载给逆变器系统带来的影响都具有周期性,因此利用重复控制的这个特性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逆变系统的性能。 根据我们所学的经典控制理论,若系统中含有积分环节,那么它就能够无误差的跟踪阶跃输入,而且对积分环节之前的阶跃干扰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事实上积分环节可以看成是系统的内模,因闭环系统中的积分环节包含了阶跃输入的模型,从而可以实现精确无误差地跟踪阶跃输入信号。 如果控制系统内模的数学模型所描述的是周期性的信号,那么闭环系统对周期性的扰动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若给定指令或扰动信号只是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系统的内膜中只要包含有正弦的数学模型: 22(S)GS (1-1) 就能够实现精确跟踪指令信号。如果指令信号或扰动信号中还包含其它频率的信号,这种情况下,若要实现精确无误差跟踪,只能通过在内膜中加入多个描述特定频率信号的数学模型,若信号所包含的频率成分较多,所需要的内模数量就很多,这给系统的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就要寻找一种能够描述频率成分较复杂的信号的内模,分析可知,虽然扰动信号的频率成分复杂,但都具有重复性的特点,而且在每个基波周期都以完全相同的波形出现。针对这种复杂的信号,可选择式(1-2)作为系统的内模:

(S)1TsTseGe

(1-2) T 为给定信号的周期,式(1-2)所描述的是一个周期延迟正反馈环节,无论给定信号的形式如何,只要重复的出现,而且频率与基波频率的倍数,那么该内模就会逐周期累加输入信号。即使在给定信号衰减为0时,系统依然能够输出跟前一个周期相同的信号,内模所起的作用和积分环节相似,区别仅在于内模是以基波周期为单位对给定信号进行累加的,所以这种形式的内模能够实现对多种频率信号的跟踪。采用这种特殊形式的内模的闭环控制系统被称为重复控制系统[10]。由于上式中的延时环节采用模拟器件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因而在实际应用中都是使用它的离散形式来实现的,如下式(1-3)所示:

(S)1NNzGz

(1-3) 1.2重复控制器结构 内模控制是重复控制系统的关键部分,它的特点是:能够输出稳定持续的控制信号,当系统中的内模是理想内模时,即使外部给定指令为0,内模也能够重复输出前一周期的信号。但是理想内模存在单位圆上的极点,这使得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在实际中这种临界状态不可取,当被控对象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就有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图1所示的为重复信号发生器基本框图: ++UiU0 图1 重复信号发生器 因为图1所给出的重复信号发生器存在临界稳定状态,不利于系统的控制, 所以在应用中常对内模进行改进,如图2所示: ++UiU0 图2 改进型重复信号发生器 图2中,Q(z)为一阶低通滤波器或者略小于1的常数。 由图4-2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为: (z)1(z)1(z)zONiUUQ

(1-4) 若取Q(z)=0.95,则由上式可得:

(z)1(z)10.95zONiUU

(1-5) 将1-5式展开得

()0.95()(kooiUkUkNU (1-6) 在图2改进后的内膜上面,加入周期延

时环节NzC(z)就构成重复控制系统,其基本结构如下图3所示。

C(z)P(z)R-+

++Y

图3 重复控制系统框图 图3中: R为参考输入信号 Y 为输出信号 E 为偏差信号 N 为每个基波周期的采样次数 Nz为周期延迟环节 Q(z) 为常数或一阶低通滤波器 C(z)为补偿器 P(z)为被控对象 上面图3 中,系统检测到参考输入指令信号R和输出信号Y 之间的偏差信号,然后内模对检测到的偏差信号逐周期进行积分,把以前的偏差储存起来,即使检测到的误差为 0时,系统仍然能够不断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经过补偿器的校正后,得到幅值和相位正确的控制信号,然后在下一个周期把控制信号加到控制对象上,以消除扰动的影响。 2重复 PI 控制 2.1重复PI控制的思想 逆变器作为发电系统中实现直流到交流变换的关键元件,因其输出电压直接并入电网供负载使用,希望它输出的电能质量越高越好。光伏发电系统不仅要具有高精度的稳态响应,同时还希望它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速度。对系统的动态要求主要是希望系统能够快速的跟踪给定的电压指令,在其所供的负载发生变化时能够快速的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前面已经介绍,重复控制能够抑制输出波形的畸变,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重复控制抑制畸变的原理是先把前一个周期检测的误差储存起来,然后在下一个基波周期开始时刻把前一周期的信号累加后输出控制信号对误差产生校正作用。但是从重复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重复控制系统的前向通道中包含有一个Nz环节,这个周期延迟环节使得控制信号延迟一个周期输出,导致重复控制在得到误差信号后并不能立即发挥作用,而是延迟到下一个周期的某个时刻才产生作用,这样的话,若控制系统中有扰动存在,在扰动的第一个基波周期时间内,系统对扰动并不产生调节作用,系统处于一种开环状态,而且重复控制对误差的积分是逐周期进行的,所以重复控制系统存在动态性能不佳的缺陷[11-12]。为了使并网逆变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本文采用重复PI控制策略,在该控制策略中一种控制的主要作用是致力于提高逆变器的动态特性,另一种控制的主要作用则是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抑制重复性扰动,两者各司其职,且互为补充,全面提升系统的性能。因为PI控制在对误差进行调节时是以开关周期为单位进行的,而重复控制则是以基波周期为单位进行调节的,这两个控制的调节速度不同步,重复控制和PI控制这两个控制在时间上是相互独立的。当系统运行达到稳定时,输出与给定指令之间的误差相对比较小,PI控制基本不对系统产生调节作用,系统的控制主要由重复控制来完成。当系统中所出现的扰动作用比较大时,输出与给定之间的误差突增,重复控制器由于存在一个基波周期的延迟,其输出不会发生突变,这就使系统无法快速的跟踪给定,此时由PI控制器检测到输出与给定的误差突变并立即输出控制信号对误差进行控制。 2.2 PI电流控制器的设计 PI 调节在工程上应用非常广泛,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控制中最成熟的一种调节,其简单直观,容易数字化实现,对于逆变器,选择PI调节器对信号误差进行比例和积分控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 。 可以用一个惯性环节来表示逆变器的传递函数如式4-21表示 。

1pwmpwmpwmKGTS (2-1) 其中:

pwmK表示逆变器的放大系数

pwmT表示延迟时间常数

S 表示复频域因子 其在d 、q旋转坐标系下的控制框图如下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