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样本模板

施工组织设计样本模板
施工组织设计样本模板

一、工程情况简介

国道220线与南外环路连接线起点为国道220改线段尚集乡, 与原国道220线相交, 终点为滨博高速公路黄河北岸防洪通道, 全长15.45公里。第一合同段长 5.0公里, 该路的建设, 是对滨州市公路交通网的重要补充, 一是该路段是国道220与南外环的重要连接线, 南外环路当前日交通量已达到2400多辆, 远景交通量预计将达到8000多辆, 由于国道220与南外环路之间没有高标准的公路连接, 造成南外环路交通经常堵塞, 连接线的建设, 将进一步改进南外环路的交通现状, 确保道路的畅通。

根据滨州市交通发展规划方案, 对本路进行新建, 线形及路面结构设计均采用一级公路( 一般) 平原微丘区标准, 路基采取整体式断面, 封顶宽度30米, 一期路面宽度12米, 2×1.5米土路肩, 路面横坡度为1.5%, 路肩横坡度为2%, 路基边坡采用1: 1.5。本合同段上面层及下面层各60000m2、基层61500m2、乳化沥青下封层60000m2、上底基层63000m2、下底基层65000m2。

路基边坡外侧设排水沟, 深度1.5米, 底宽不低于2米, 内侧边坡为1: 1.5, 外侧边坡为1: 1。

本合同段的结构组合如下:

上面层: 2cm细粒式沥青砼, 宽12米;

下面层: 4cm中粒式沥青砼, 宽12米;

基层: 16cm二灰碎石, 宽12.3米;

基层顶面设乳化沥青下封层;

上底基层: 16cm石灰土, 宽12.6米;

下底基层: 15cm石灰土, 宽13米。

本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均执行交通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及施工试验规程。

二、总体施工组织部署

本合同段指挥部设在杜店镇刘六村( K1+600处) , 人员及路基施工机械从9月12日进驻工地, 做前期准备工作, 并成立国道220线与南外环路连接线工程第一项目部,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部设五个科, 即: 施工技术科、质量监查科、材料供应科、机务管理科和后勤安全科。

9月20日在K1+400—K1+500段做路基试验段; 3月1日在K1+400—K1+600段做灰土试验段; 3月24日在K1+400—K1+600段做二灰碎石试验段; 5月6日在K1+400—K1+600段做沥青砼试验段。

二灰拌和站于2月20日搬迁至工地。

三、施工准备

1、工程材料准备

工程材料主要包括: 石油沥青、石灰、砂、碎石、石屑、矿粉、水泥。材料准备主要包括材料调查、取样、试验、购进等工作。

1) 沥青: 重交70#沥青在滨化购进。每批沥青进货必须提供厂家出厂质量检验单和厂家证明, 并在现场取样化验, 化验合格后要留取不少于4公斤的试样备查。沥青不准长期存放, 尽量做到随进随用, 否则应重新化验。沥青试验和质量要求按施工技术规范和试验规程执行。沥青材料在存储中要采取防火、防水措施。保温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 防止长期多次加温。

2) 石灰: 由淄博购进, 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 外观检查块质灰不少于70%, 颜色一致, 基本无未烧透的石块和煤渣, 符合III级以上技术指标, 不得长期存放, 应在使用前10天左右进料, 并及时消解、过筛、码堆。石灰从消解天使用不得少于7天, 以使石灰充分消解, 掌握先进的石灰先用。在进料期间, 每

购进500吨进行一次抽样化验。

3) 砂、碎石、石屑: 由淄博购进。砂含泥量≤3%, 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碎石颗粒均匀、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 且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及良好的颗粒形状。

4) 矿粉: 由青龙山购进。应干燥、洁净、无团粒, 含水量≤5%。

5) 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 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抽样化验, 各项技术指标必须合格。初步拟定采用晨明水泥厂生产的水泥。

2、施工技术准备

开工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 组织参与施工的人员熟悉设计图纸, 掌握施工技术资料、施工技术规范、试验规程和技术文件, 复制和编制好各项施工资料和原始记录表册。

四、施工方案

A、路基施工方案

( 一) 施工测量及试验

1、在开工前, 首先进行现场恢复中线, 核对设计路线, 使中线桩完整无缺, 以便依据其施工放样, 再进行水准点的复查与加设。

2、对所有的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并整理, 测量完成后, 测量记录本及成果资料由测量员及其主管技术人员共同签字, 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

3、路基施工前, 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各种管线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4、对施工用土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051-93) 执行, 试验项目如下:

液限、塑限、塑性指数; 土的击实试验; 含水量试验、颗粒大小分析试

验; 密度试验; 相对密度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 土的强度试验( CBR值) 。

( 二) 场地清理

1、本合同段填土范围内的草皮用推土机清除, 清除深度不小于15cm, 推土机不能清理的, 用人工清理, 保证主路上无杂草、腐质土。清除的含有许多植物根系的表土, 堆放在指定范围内。

2、场地清理完成后, 用18-21T压路机进行填前碾压, 用灌砂法测压实度, 使其不小于85%。

( 三) 路基填筑及压实

1、本路段路基土全部堆放在路两侧, 为便于施工, 采用半幅作业, 先用挖掘机把一侧土挖到另一侧, 分层分批填筑。如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 则先填段应按1: 1坡度分层留台阶; 如两段同时施工, 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 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施工时, 先填低洼地段, 后填一般路段, 保持有一定的路拱和纵坡, 随时防止雨水聚积, 影响填方质量。

2、填方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 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20cm, 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铺设宽度, 每侧要超出设计宽度30cm, 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严禁边坡不足, 进行帮宽贴坡。

3、本合同段主要处理难点是7处藕湾、苇湾( K0+143—K+550处4处、K0+750处1处、K1+150处1处、K3+650处1处) , 重点是清除沟内的淤泥, 施工时先围堰, 用两台抽水机排水, 在路基外挖渗沟, 计划动用一台大型挖掘机将主路范围内的淤泥全部清理干净, 并及时排水, 运到路基用地以外, 基底整平后, 分层铺筑砖子, 分层铺筑松厚不得超过30cm, 并逐层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压实的方法应根据地基情况而选择, 砖子垫层应宽出路基边脚0.5-1m。

4、在K0+700、K3+852处修筑空心板桥由于无法进入车辆, 各修长500m、宽4m的便道, 先用推土机整平、清理干净, 再填筑40cm碎砖, 后用三轮压路机压实。

5、构造物处的填筑

( 1) 桥台台背、涵洞两侧及涵顶的填筑在这些构造物基本完成后进行, 保证不损坏构造物, 填筑压实比较困难, 而且容易积水, 甚至影响构造物的稳定。一般应选用渗水性土填筑, 桥台台背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 涵顶填土的松铺厚度小于50-100cm时, 不得经过重型车辆和施工机械, 靠近构造物100c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作业。

( 2) 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填筑、分层夯实, 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 密实度按路基压实度标准执行。

( 3) 为保证填土压实质量, 在宽阔部位尽量使用大型压实机械, 在临近构造物边缘及涵顶50cm内, 才用小型夯压机械, 分层认真夯压密实。

( 四) 路基的压实方法

路基压实方法: 碾压时, 横向接头应有一部分重叠, 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40-50cm, 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1/2后轮宽; 前后两区段宜纵向重叠1-1.5m, 应无漏压, 无死角, 确保碾压均匀。光轮压路机的碾压速度为2-3km/h, 振动压路机为3-6km/h, 对特殊路段行驶速度更要慢。开始宜用慢速, 随着土层的逐步压实速度逐步提高。碾压时按照先边后中、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压实遍数为: 14-16T压路机初压2遍, 30T振动压路机弱振1遍、强振2遍, 18-21T压路机压实2遍。每层土在压实前先检测其含水量, 保证其在最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时进行碾压, 采用灌砂法和核子仪法进行自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