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工作简报

2006年第3期(总第5期)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编印2006年11月30日

本期要目

■教育创新

山东大学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1)

山东大学实施双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度 (3)

山东大学实行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计划 (4)

山东大学全面推行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 (5)

学校召开研究生教育创新工作研讨会 (6)

■特别报道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来我校视察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 (8)

展涛校长出席研究生院院务扩大会议并讲话 (9)

山东大学2006年度光华奖学金颁奖仪式举行 (10)

山东大学30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获“2005年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奖 (12)

■工作动态

学校进行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场报名工作 (12)

2006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顺利结束 (13)

研究生院向各新闻媒体介绍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 (14)

■合作交流

鲁港两地青年才俊相聚山大交流学术与文化 (15)

我校与海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顺利推进 (16)

■学子风采

山东大学“鲁能智能杯”首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圆满结束 (17)

我校囊括省首届研究生乒乓球比赛(济南赛区)四项冠军 (18)

山东大学第三届研究生篮球赛圆满结束 (18)

■教师节专题

教师节慰问信 (19)

研究生院举办教师节健康知识讲座 (21)

山东大学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全校新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学校就本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陈炎就新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举措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主持。全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院长(主任)、研究生院科以上管理干部参加了会议。

陈炎副校长在讲话中提出,本

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基本思路是:

围绕提高培养质量这一根本目标,

实施以“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

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计

划”和以培育“优秀博士论文”为

标志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计

划”,争取实现导师质量、培养方

式、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三方面

的突破。

为此,本学期研究生教育需要着力开展的重点工作有以下几项:

一、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在详细分析了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后,陈校长认为,目前我校导师队伍还存在杰出学者少、科研经费相对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条件与招生规模不相匹配、学术成果水平较低、竞争力有待提高的问题。指出今后应该重点建设三支博导队伍——校内博士生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合作博士生导师,积极推行双导师合作培养制度。

二、博士生实行双导师培养制度。自2006年起在博士生新生中实施。每位博士生导师所带的研究生中,至少有1名实行双导师培养。双导师之一须为我校人员。第一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第二导师协助第一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指导研究生,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研究场所或科研条件。

三、努力提高生源质量。积极开辟热门专业,合理分配招生名额,认真做好招生宣传,改进推免生工作。

四、实行研究生“三种经历”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海外学习经历即中外联合培养,每年至少派出100名博士研究生,并解决好经费、外语、专业对口三个瓶颈,要求导师加强与国外著名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继续开展第二校园经历,选派优秀研究生赴国内名校和科研机构的访学工作,并注重学科的互补性。关于社会实践经历,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卫生部、海信集团、济钢集团、济南重汽等的合作,建设若干个有带动和示范作用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五、实施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切实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促进我校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每位博士生导师均负有选拔、培育优秀博士研究生的责任,杰出学者是该计划的责任主体。对此,学校特设立“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基金”,对入选者给予资助。

六、实行博士学位论文中、外文写作。自2007年毕业生开始,理工医类博士学位论文须用中、外文写作,人文社科类博士学位论文提倡并鼓励用中、外文撰写。

七、继续严格学位授予。要求学位论文开题、预答辩、匿名评审、答辩各个环节做到科学严密。

八、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陈炎副校长强调,首先要使导师队伍国际化,为此,学校将聘请外籍优秀教师担任研究生导师,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组成结构。同时,研究生教师队伍国际化,专门聘请外籍优秀教师来校开展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参与研究生教学管理。大力开展中外联合办学,通过设立合作科研机构、独立学院等形式,推进与国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要求建立校、院两级研究生教育英文网站,加大对我校研究生教育、学科和导师的宣传力度,吸引国际研究生教育优质生源。第五,增加外国留学研究生的数量,加大对来校留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逐年提高我校外国研究生的比例。

九、改进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标准。学校决定,改变以往的评价尺度,拿出一定数量的校长奖学金,给予在科学研究等方面做出特殊贡献的学生。并把奖学金的评定与优秀博士生的培育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十、做好研究生在职教育工作。多重渠道拓展生源,严格把握政策界限,认真保证教育质量,规范信息披露程序。

会上,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志明向全校研究生培养单位布置了本学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并就近期的迎新工作、中外联合培养、国内访学、双语教学、外语教

学改革、英文网站等工作提出了具

体要求。副院长谭好哲就学位工作

进行了情况通报,对我校参评《山

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

优秀成果、优秀导师、创新课题做

了说明,并就本学期的硕士生导师

遴选、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合

作导师、学位点评估等工作进行了

安排和布置。

最后,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就全校研究生教育优秀网站评比、国际交流、在职教育、筹备召开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进行了通报,强调研究生教育工作任务繁重,对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增强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积极创新,严格管理,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山东大学实施双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度

为进一步提升山东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我校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研究生教育,日前学校正式发布《山东大学实施双导师指导研究生暂行办法》,决定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实施双导师制,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鼓励实行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指由导师和合作导师为主共同组成的导师组负责制度。学校规定合作导师的资格为:具有导师资格的校内人员;具有兼职导师资格的校外人员;具有合作导师资格的校外人员。要求双导师之一须为校内人员,另一人可以是校外(含境外)人员,也可以是校内非同一学科(跨二级以上学科)人员。

为顺利推行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对研究生导

师各自应承担的工作予以明确要求。强调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合作导师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协助导师指导研究生。明确合作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指导研究生;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或科研经费;参与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开设课程或专题讲座。要求合作导师每年在山东大学用于指导研究生的时间累积不少于一个月,或每年为其指导的研究生提供在其就职的工作单位不少于两个月从事研究的条件。

按照学校规定,合作导师仅作为校内导师的协助指导人员,不能独立招生。双导师制培养的研究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在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其产权归属由两位导师和研究生协商解决,研究生的工作要得到充分体现。

实行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是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双导师制的实施,将会进一步完善山东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对于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大学实行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计划

为培养和造就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切实提高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山东大学日前公布并实施“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计划”。

该计划规定,我校重点培育的优秀博士生人选的确定在中期考核时进行,每批全校不多于40人。入选者应具备完成高水平学位论文的潜质和能力,前期科研成果丰硕;论文选题立论新颖,基础性与前沿性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和深度,在理论或方法上将有所创新,预期将取得重大的突破性的成果。

学校强调,全校每个博士生培养单位和每位博士生导师均负有选拔、培育优秀博士研究生的责任。国家级重点学科、“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平台和基地所包含的相关学科,首先应担负起选拔、培育的责任。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A类获得者均应制定自己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计划,成为学校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计划的责任

主体。

学校实行相关措施,以保证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的实施。设立“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基金”,对入选培育计划者给予2万元或4万元两个等级的资助。入选培育计划的博士研究生,可优先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海外访学计划,并获得相应的经费支持;可以在一定限度内申请延长科研课题的完成时间,在延长期间,可申请享受特别奖学金,并免交学费;毕业时可优先考虑其留校工作申请。

在培育计划的组织管理上,学校给予入选培育计划的博士研究生的资助分两次划拨。先期划拨资助金额的50%,一年后由培养单位和研究生院组成专家考核小组对获得资助者的科研课题进展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对未达到水平者将终止其培育计划和经费资助,对于优秀者,学校除拨付剩余资助资金外,还可根据其研究工作的需要适当增加资助金额。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等级,其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实施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计划,将有效提高山东大学博士生的科研水平,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将有力地推动学校的科研创新、教育机制创新以及综合办学效益的提高。

山东大学全面推行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

最近,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再出新举措,决定自2007年起,加大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力度,以增强研究生了解世界科技最新成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与国际的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创新性人才。

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是指对山东大学部分研究生课程采用本学科国际上优秀的新版外文教材,并采用外语授课或双语结合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根据目前山东大学的实际情况,主要实施两种模式:一是全外语教学模式,即外文教材、外文板书、外文讲授;二是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即外文教材、外文板书、外文讲授部分内容。要求研究生的作业及实验报告均要采用外文完成,考试全外文试卷,全外文答题。

学校规定,在现有双语教学的基础上,从2007年开始,全校理工医各学科

博士生的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1/2以上,硕士生的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1/3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应用学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1/3以上直接采用本学科国际上优秀的新版外文教材,并采用双语教学。同时鼓励其他人文学科及非学历教育推行双语教学。

学校要求,双语教学课程应符合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教师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要使用原版或自编外语教材,任课教师用外语板书或PPT,要有外文教学大纲。

为了顺利推进双语教学改革,学校设立“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基金”,并根据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程度,列专款给予建设经费支持。经学校认定的双语教学课程将获得双语教学课程经费资助(或教材经费资助)。对已经使用教材进行双语授课的课程,经专家评价和研究生信息反馈,教学效果良好的,予以奖励。

按照学校计划,至2010年,山东大学20%以上的硕士点和30%以上的博士点将实现全外语授课。

随着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推动山东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培养过程,提高培养质量,不断构建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社会竞争力,实现学校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实现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高起点、跨越式发展。

学校召开研究生教育创新工作研讨会

11月26日,我校在博山召开

研究生教育创新工作研讨会,贯彻

落实学校最近发布的研究生教育

创新一系列文件精神,交流情况,

探讨问题,推进工作。副校长兼研

究生院院长陈炎参加会议。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

以“荷兰莱顿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为题向大家通报了赴荷兰莱顿大

学进行考察交流情况,介绍了莱顿大学研究生教育概况和特点。王志明副院长就“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题进行了阐述,陈述了研究生收费改革的背景、目的、意义和面临的问题,并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进行了分析。谭好哲副院长重点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我校存在的差距,对我校如何培育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设想。张文玺副院长主要就拓展研究生优秀生源提高录取质量问题予以探讨,对今年研究生报名情况进行了分析。副院长兼研工部部长桑晓旻以“研究生人格培育体系的构建”为题进行了大会发言,提出“围绕一个核心(质量观),依托两支队伍(导师、专职辅导员),完善三个机制(保障、激励、约束),抓好四项工程(党建铸魂、学风建设、创新与社会实践、身心健康)”的工作思路。

培养办主任薛佩军、在职教育中心副主任王晓黎分别就我校“研究生海外学习经历”、“研究生在职教育规模扩增与质量保障”工作进行了情况汇报和问题分析,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与会的研究生院管理干部纷纷发言,对研究生收费改革、学校政策和投入、生源质量、推免生、在职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形成了共识。

陈炎副校长分别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对一些重点工作提出了意见。他认为这种研讨会形式很好,可以形成制度,强调要进一步提高主动性,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的交流,认真研究政策,制定适合山东大学校情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政策,保证生源质量,提高培养质量,努力探索新的工作领域,提出新的措施和工作方案,真正做到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刘树伟主持了研讨会,希望

大家开动脑筋,加强专题调

研,不断推进和落实学校刚

刚出台的关于研究生教育

的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做好

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院士来我校视察

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

11月21日下午,前来我校参

加“中德大学校长论坛”的国务

院学位办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

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杨玉良院

士,在晶体所会议室听取了我校

关于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的情

况汇报,与我校研究生院、学科

办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并对我

校的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

发表了指导性意见。

会前,陈炎副校长、蒋民华院士陪同杨玉良院士参观了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座谈会上,陈炎副校长、娄红祥副校长先后就《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举措》和《985工程与学科建设》进行了情况介绍和工作汇报。

刚刚上任不久的杨玉良主任认真听取了山东大学两位副校长的汇报,并对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等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讲话中,杨主任对山东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表示肯定,尤其对山东大学正在实施的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十分赞赏。他说,山东大学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把企业和高校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让企业管理者到大学任职,也可以给我们的教授放学术假,到国外和企业去学习、了解情况,把企业作为研究生的实践基地。关于派出研究生到国外进行联合培养,他认为值得花大力气去做。他说,派出学生不是人才流失,从今年开始我国要形成第二次留学高潮,我们要派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学校,师从一流的导师,希望山大抓住机会,争得主动。

他认为,一所大学生命力和声誉取决于以下四点:第一,是否对地方经济起

推动作用;第二,是否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第三,培养的人才是不是各行各业的领袖人物;第四,对国家安全能做出多大贡献。他说,对于大学来说,研究生教育工作十分重要,要重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关系非常密切,科研、研究生院、学科三方面一定要协调一致,通力合作。

杨主任最后表示:“山东大学

是我期望中的大学,在我心中地

位很高,我会一直关注山大的发

展。”希望山东大学进一步改进

工作,加快发展。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

伟、副院长王志明、张文玺、桑

晓旻及全体副处以上干部,学科

办主任张承慧、副主任张希华等参加了座谈会。

展涛校长出席研究生院院务扩大会议并讲话

——对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11月6日下午,研究生院召开

院务扩大会议,研究讨论近期工

作。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

树伟主持,各分管副院长、各办主

任及全体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校长展涛、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陈炎出席会议并讲话。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

及各分管副院长王志明、谭好哲、

姜玮、张文玺、桑晓旻分别汇报了近期各项工作情况。

展涛校长认真听取了各位副院长的汇报,在充分肯定研究生院工作的基础上,对目前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生教育应该重视以下几

方面的工作:

首先,研究生教育工作要真正做到高层次、高水平。展校长强调,研究生教育工作对象是最高层次的,我们的管理队伍也应是高水平、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要站在新起点,致力新发展,把培养创造性人才放在主要位置,以促进学校工作的发展。

其次,研究生教育工作需要不断研究探索新问题。展校长指出,目前研究生教育形势变化较大,我校每年招收4000多名研究生,研究生规模已经较大,可以在三年之后再考虑扩大规模的问题。要注重规范化管理与个性化管理相结合,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领域,推进工作发展,使我们的工作处在一种持续的研究探索状态下。

最后,研究生教育大有作为。展校长认为,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由导师决定,我们的培养方式也起着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强联合培养,在开放的环境下培养研究生,做到“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现在研究生教育发展空间很大,我们一定要突破校园这个小圈子,要强调流动性,尤其是应用型学科的学生,如果能到校外导师处研究一年,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会很有好处。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超越单一导师培养模式,应在更大的空间内获取更多的学习和科研资源。

展校长恳切希望研究生院增强凝聚力,展示新的精神面貌,使工作再上新台阶。

陈炎副校长最后作了总结讲话,并对研究生院下一阶段的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和要求。

山东大学2006年度光华奖学金颁奖仪式举行

11月13日,山东大学2006

年光华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山东

大学邵逸夫科学馆一楼报告厅

举行。光华教育基金会代表贾

宁、曾达梦,山东大学党委副书

记方宏建、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刘树伟、学生工作部部长张宇、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刘永波出席了颁奖仪式。颁奖仪式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桑晓旻主持。

光华教育基金会代表贾宁在致辞中首先对获得本年度光华奖学金的129名本科生及研究生表示了衷心的祝贺,他简单介绍了光华教育基金会成立的初衷及发展。他说,光华教育基金会的建立,旨在鼓励并支持学生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希望获奖同学能在奖学金的激励下修身养性,成才报国。

随后,张宇宣读了《山东大学关于表彰2006年光华奖学金获得者的决定》。在主席台就座的各位嘉宾和领导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发了奖学金证书。

获奖学生代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谢冰代表获奖学生发言。她首先向光华教育基金会和前来参加颁奖仪式的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饮水当思源,他们一定会珍惜荣誉,刻苦学习,充实自我,再接再厉,努力积累知识,为学校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勇于拼搏,锐意进取。

方宏建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对光华教育基金会及前来颁奖的贾宁、曾达梦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向获得山东大学2005年度光华奖学金的学生表示祝贺。他说,在山东大学105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将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为己任,致力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一流的研究生。这一目标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关心和支持,光华奖学金的设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最后,方宏建还对获奖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希望。

颁奖仪式结束后,全体获奖学生与颁奖嘉宾和领导合影留念。

光华教育基金会成立于1989

年,创始人和会长是南怀瑾先生,

基金会成立以来,已累计捐赠各

类款项6亿余元。1990起光华教

育基金会开始在我校设立光华奖

学金,至今已17年,我校累计获

奖学生达1800多人。

山东大学30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获

“2005年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奖

2005年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日前结束。根据《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经专家评选,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全省各高校共有30篇博士学位论文为2005年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0篇硕士学位论文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我校李红春的《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私人领域视角下的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等16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5年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孙圣民的《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井田制的兴衰》等14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5年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分别占全省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获奖总数的53%和29%。

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每年进行一次,旨在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和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学位授予质量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此次获奖的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和指导教师将获得省学位委员会颁发的证书和奖金。

学校进行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场报名

——增加身份证检验和准考证打印环节

按教育部统一部署,2007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确

认及图像采集工作于11月10日

——11月14日进行。我校报考点

设在东校区新校大学生俱乐部。

报名信息确认的第一天,入

口处早早地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人多而不乱,是确认现场给人的

工作动态

第一感觉。进进出出,人来人往,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为确保现场确认工作顺利进行,研究生院于一周前就开始精心组织和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物品购买、设备调试、流程设定、现场维护准备等工作。同时,工作人员还在现场通过设置展板、发放报考须知和信息确认流程图等方式,让考生很容易地就能明晓信息确认的各个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报名信息确认的工作效率。

对本次现场信息确认工作,学校给予了充分重视,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陈炎、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亲临现场,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了现场确认工作的顺畅、有序。

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报名信息确认工作增加了身份证检验和准考证现场打印环节。身份证检验是通过专门的身份证识别仪器进行鉴别真伪,摆脱了过去手摸眼看的原始鉴别方式,提高了身份鉴别的准确性。准考证现场打印是面向所有在我校报考点进行现场信息确认的考生。这虽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强度,但却给考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避免了考生的二次奔波。

另据统计,今年报考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总数为14928人。

2006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顺利结束

10月21—22日,2006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在我校顺利举行。山东大学考点今年承担了济南考区公共管理硕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考试。本次考试共设考场93个,考生人数2687人,考场设于东校区公教楼和理综楼。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是国家级大型考试。为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考前研究生院分别召开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协调会、监考员培训会、考务人员工作会、保卫人员培训会及联络员培训会,对考务工作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研究生院、教务处、公安处、楼宇管理中心、水电管理中心等单位通力合作,考务准备工作做到了周密有序。

考试期间,山东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巩守柳处长、仲红波科长到我校考点检查指导工作。省学位办督察组深入我校,对考试工作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研究生院副院长姜玮、谭好哲、王

志明、张文玺、桑晓旻,纪委副书记王明署在考试现场对考试工作进行组织、检查和巡视。考试中,我校考点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违纪考生进行查处,监考人员认真工作、公正监考,整个考试过程秩序良好。

研究生院向各新闻媒体介绍山东大学

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

10月13日下午,研究生院邀请前来我校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决赛新闻发布会的各新闻媒体,就研究生招生考试和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并就记者关心的问题予以解释和说明。

在研究生院会议室,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志明、张文玺、研招办主任信春雨向来自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济南日报、济南时报、山东商报、现代教育导报、山东卫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记者介绍了山东大学在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和创新举措,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在组织管理、自命题试题库建设、复试录取、设备投入等方面已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生源状况良好。目前,2007年全国研究生网上报名工作正在进行。张文玺副院长就广大考生关心的招考政策、信息填写、核查、修改、录取类别、奖学金、“三助”岗位设置等事宜进行了详细说明,力求做到以人为本,维护考生权益。

王志明副院长重点就实施以“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了阐述和解释。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近年来,山东大学不断创新,制定个性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实行“三种经历”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研究生海外学习经历即中外联合培养,积极开展与国内名校和科研机构、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的合作,推行双导师制合作培养研究生。

研究生院负责同志还就大家关心的研究生培养收费改革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目前,山东大学还没有实行研究生培养成本收费。从往年情况看,研究生进入国家计划内及山东省政府委托培养范围内享受全免学费和普通奖学金的比例占录取人数的72%。

鲁港两地青年才俊相聚山大交流学术与文化

10月27日,来自山东大学、

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

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

中文大学的45名青年才俊相约

泉城济南,相聚百年山大,共同

参加2006年“鲁港”两地青年才

俊学术论坛。

上午8:30,论坛开幕式在东校区新校图书馆一层报告厅隆重举行。开幕式由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桑晓旻主持。山东大学副校长张永兵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首先对远道而来的香港客人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山东大学主办这次“鲁港”两地青年才俊学术论坛,旨在加强与香港地区各高校青年才俊的学术交流,为两地的青年才俊提供一个宽范围、多视野的学术交流平台,实现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激励创新的目的。张永兵希望山东大学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抓住这次与香港各高校青年朋友交流的机会,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友谊,推动两地学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传承中华文明,造福两地民众。

香港博士生代表Jacky Leung 和山东大学博士生代表李倩在发言中表示,“鲁港”两地青年才俊学术论坛是一次难得的鲁港两地博士生展示科研成果、拓宽学

术视野、碰撞思想火花的盛会。山东

和香港两地之间的学术科技交流不仅

可以推动两地在科研、教育和创新领

域的发展,还能增进两地的文化交流,

使我们能够跨越学科的界限、跨越学

校的界限,充分展示和交流优秀的科

研成果,结交更多的学术伙伴。

开幕式上,张永兵还为参加本次学术论坛的香港高校代表赠送了纪念品。山东大学王文兴院士,香港浸会大学薛伟民教授,香港科技大学Chen Kani教授,研究生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后,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丁冠之教授为与会人员作了主题为《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孔子——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的学术报告。

本次“鲁港”两地青年才俊学术论坛主题为:友聚泉城,走近孔子,砥砺思想,博纳求新。论坛从10月27日开始到31日结束,分设数学和环境科学两个分论坛,鲁港两地青年才俊将就有关学术问题展开交流。论坛期间还将组织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如游览曲阜、攀登泰山等。

我校与海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顺利推进

自我校推行研究生“海外联合培养”以来,经过研究生院的努力及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各学院积极配合开展对外联系,该项工作推进顺利。

截至11月底,全校已有95人以联合培养的形式到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关进行研究工作。其中40人获得留学基金委的全额资助,项目包括:2006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研究生项目、荷兰莱顿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中英优秀青年学者等奖学金项目、2006年度中法博士生学院项目等。留学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典、芬兰、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另外还有55人获得“山东大学海外留学基金”的资助,并已赴各留学国家进行联合培养。

目前,研究生院正会同人事处努力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差旅费”资助项目。预计将有数十个名额分配至我校(该部分人员可同时申请“山东大学研究生海外留学基金”)。

学校希望各学院在继续努力推行“两个导师,三种经历”的前提下,为更多的学生创造海外联合培养的机会,借此进一步扩大我校的国际影响力。

山东大学“鲁能智能杯”首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圆满结束

9月5日下午,山东大

学“鲁能智能杯”首届研究

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仪式

在山东大学东校区新校邵

馆一层第二会议室隆重举

行。

山东大学“鲁能智能

杯”首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

赛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

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承办。在举办过程中得到了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我校广大研究生的积极响应,共有十个相关学院的近百名研究生报名参赛。在竞赛规定时间内共收到合格参赛论文31篇。经过企业专家及学校教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共评出一等奖三篇,二等奖六篇,另有65名研究生获得优胜奖。主席台上的领导为获一、二等奖的队伍颁发了奖状。

这次竞赛的全部题目如机械臂设计、机器人巡检等都是出自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科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竞赛增强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了我校相关科学、专业研究的交叉融合,培养了研究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在颁奖仪式上,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竞赛评委会组长鲁守银先生对此次竞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次数学建模竞赛提交的论文为企业科研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

学子风采

我校囊括省首届研究生乒乓球比赛(济南赛区)四项冠军为了进一步促进山东地区研究

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研究生

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广大研

究生的文体生活,山东省首届研究

生乒乓球比赛第一阶段比赛分别

在山东师范大学和青岛大学举行,

比赛分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

单打、女子单打四个项目。

济南赛区共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9支代表队参赛,我校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研究中心的郝丕彪、尹上、郭飞、赵峰组成的男队和体育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李博、刘亭、李代超、杨晓莹组成的女队勇夺全部冠军,展现了我校研究生的风采,为我校赢得了荣誉。

在23日的团体比赛中,我校男女队以11个3:0未失一局的比分夺得团体赛的双料冠军。在24日的单打比赛中,女队员表现尤为突出,经过一天的角逐,我校女队的李博、刘亭、李代超、杨晓莹四位队员包揽了女单的前四名,在男子单打比赛中,郝丕彪获得了男单冠军,尹上获得了第四名。

今年11月份,我校男女代表队还将参加在青岛大学举行的决赛阶段的比赛。

山东大学第三届研究生篮球赛圆满结束

山东大学第三届研究生篮

球赛经过两个星期32场激烈精

彩的比赛,于10月22日在东

区新校篮球馆圆满结束。在冠

亚军决赛中,医学院篮球队通

过加时赛最终以42:39,3分

险胜物理学院、晶体所、艺术学院联队,获得本次比赛的冠军。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篮球队以36:18胜管理学院篮球队,获得季军。

山东大学研究生篮球赛是由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体育学院共同主办的一项研究生体育赛事,对加强我校研究生体育工作,增强研究生体质,丰富研究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各学院间研究生的交流,展现我校研究生的精神风貌及时代风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届篮球赛得到了各院部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响应,全校共有24个院部组队参赛,比赛自10月12日正式开赛。在随后两周的时间里,经过小组赛、淘汰赛两个阶段32场比赛的激烈争夺,医学院、物理联队、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别获得本次篮球赛的冠、亚、季军,管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了优胜奖。在本次比赛中,各代表队充分发扬了团队精神,不怕吃苦,勇敢拼搏,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运动员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比赛精神,遵守纪律,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展现了我校研究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10月22日下午,山东大学第三届研究生男子篮球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东

区新校篮球馆举行,闭幕式由党委研

究生工作部薛佩军副部长主持。党委

研究生工作部桑晓旻部长、体育学院

薛应平副书记及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

的分管副书记出席了闭幕式。最后,

参加闭幕式的领导分别为各获奖代表

队颁发了奖杯和奖品。

教 师 节 慰 问 信

各位尊敬的研究生导师: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收获成果又播种希望的激情季节里,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和4018名新研究生的到来,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在此,研教师节专题

59所有研究生院的大学

59所有研究生院的大学 院校名称所在省市 1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 2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 3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 5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 6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 7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 8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 9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 10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市 11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市 12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辽宁省 13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辽宁省 14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吉林省 15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省 16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市 17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市 18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市 19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市

20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江苏省 21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江苏省 22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浙江省 23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安徽省 25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湖北省 26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湖北省 27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北京市 28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湖南省 29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广东省 30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陕西省 31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陕西省 32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 33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 34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 35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吉林省 36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市 3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江苏省 38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江苏省 39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北京市 40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江苏省 41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山东省

42 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华东) 山东省 43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湖南省 44 中南大学研究生院湖南省 45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广东省 46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四川省 47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重庆市 48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四川省 49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四川省 5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陕西省 51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甘肃省 52 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市 53 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陕西省 54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省 55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江苏省 5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陕西省 57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武汉) 湖北省 58 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北京市 59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江苏) 江苏省

学科或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教育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31)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分析 包括:检测分析与远程传输的硬件设备、软件编程、数学模型与方法等方面的前沿理论与技术问题。 2.现代医学电子仪器 研究现代医学电子仪器的进展,新理论、新技术;研制根据医学发展需要的新型医学电子仪器或根据我国国情研制具有国产特色可替代进口产品的医学电子仪器;研究新仪器的临床应用。 3.波谱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研究现代波谱及色谱学在医学中应用的理论问题与技术问题。 4. 生物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 研究医学成像及图像处理的新理论、新方法。根据医学发展需要结合新的科技成就,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图像系统。 5.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 研究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理论、方法及在医学中的应用。揭示生命奥妙,探索医学诊治新的途径。 三、学习年限 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 四、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17学分,选修不少于11学分。学习时间

由导师根据科研工作安排确定,在申请答辩之前修完全部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一)必修课 1、学位公共课:共3门8学分。 2、学位基础课:不少于2学分。 3、学位专业课:不少于两门4学分。 4、前沿讲座2学分。 前沿讲座为硕士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他们对科研的兴趣;能够使他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对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1)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会1.0学分 参加院系或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0.1学分/次 参加全国性及更高级别的学术会议0.2学分/次 (2)综述或报告1.0学分 要求硕士生在读期间做综述或课题报告4次,其中至少在学科或院系报告1次。 在本研究所做的综述或报告0.2学分/次 在学科做的综述或报告0.4学分/次 在医学院做的综述或报告0.6学分/次 (二)选修课:不少于11学分。 (三)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2门,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及研究生学习的学位课程中有与应补的课程科目相同,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考。 六、中期筛选 硕士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要求在第三学期完成,可与开题报告同时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思想表现、科研能力、论文的设计与准备及健康状况等。考核合格者进入硕士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工作简报 2006年第3期(总第5期)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编印2006年11月30日 本期要目 ■教育创新 山东大学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1) 山东大学实施双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度 (3) 山东大学实行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计划 (4) 山东大学全面推行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 (5) 学校召开研究生教育创新工作研讨会 (6) ■特别报道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来我校视察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 (8) 展涛校长出席研究生院院务扩大会议并讲话 (9) 山东大学2006年度光华奖学金颁奖仪式举行 (10) 山东大学30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获“2005年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奖 (12) ■工作动态 学校进行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场报名工作 (12) 2006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顺利结束 (13) 研究生院向各新闻媒体介绍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 (14) ■合作交流 鲁港两地青年才俊相聚山大交流学术与文化 (15) 我校与海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顺利推进 (16) ■学子风采 山东大学“鲁能智能杯”首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圆满结束 (17) 我校囊括省首届研究生乒乓球比赛(济南赛区)四项冠军 (18) 山东大学第三届研究生篮球赛圆满结束 (18) ■教师节专题 教师节慰问信 (19) 研究生院举办教师节健康知识讲座 (21)

山东大学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全校新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学校就本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陈炎就新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举措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树伟主持。全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院长(主任)、研究生院科以上管理干部参加了会议。 陈炎副校长在讲话中提出,本 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基本思路是: 围绕提高培养质量这一根本目标, 实施以“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 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计 划”和以培育“优秀博士论文”为 标志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计 划”,争取实现导师质量、培养方 式、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三方面 的突破。 为此,本学期研究生教育需要着力开展的重点工作有以下几项: 一、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在详细分析了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后,陈校长认为,目前我校导师队伍还存在杰出学者少、科研经费相对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条件与招生规模不相匹配、学术成果水平较低、竞争力有待提高的问题。指出今后应该重点建设三支博导队伍——校内博士生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合作博士生导师,积极推行双导师合作培养制度。 二、博士生实行双导师培养制度。自2006年起在博士生新生中实施。每位博士生导师所带的研究生中,至少有1名实行双导师培养。双导师之一须为我校人员。第一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第二导师协助第一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指导研究生,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研究场所或科研条件。

2014山东大学研究生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介绍

2014山东大学研究生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介绍 2013年研究生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店铺考研网为14年考生提供山东大学介绍相关院校信息及专业简介,帮助考生在复习之初建立明确的目标院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后期复习。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原山东工业大学)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至今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自二十世纪50年代,学院相继成立了金相热处理(后更名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压力加工(后更名为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1994年、1995年相继增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01年成立包装工程专业。2002年、2003年相继增设材料物理、材料化学专业。学院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育人体系,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装备条件先进、办学水平较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基地。学院的发展目标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具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式和研究型学院,为山东大学创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和山东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做出积极贡献。 科研实力 新山大成立后,自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由山大南区材料学院与山大东区晶体材料研究所实行“强-强”联合,组建新的材料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民华教授、山东大学副校长王琪珑教授先后任院长。2006年3月晶体所列为学校直属的科研机构。2006年6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赵国群教授任院长。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工程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材料工程、工程陶瓷两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碳纤维、现代焊接技术、塑性成形仿真与模具、超硬材料四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铸造、金属塑性加工、焊接四个山东省重点专业。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山东大学药学院有关加强研究生学位专业论文审核的有关规定

山东大学药学院关于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具体实施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落实《山东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山大研字〔2010〕2号)和《山东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山大研字〔2014〕5号)文件精神,从源头上防止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维护山东大学药学院的学术声誉,针对我院研究生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做如下规定: 一、我院自2011年9月起实行研究生科研实验记录本制度,自2011级研究生实行。实验记录本作为学位论文和发表论文的原始记录,是毕业资格审核的重要内容。 二、学位论文撰写中涉及的实验结果、数据和图表应标注原始记录本所在页码。例如:实验记录见0002604(实验记录本编号)-第20页;或实验记录见IV-第8页(2011级以前研究生)。相关内容的真实性应由研究生导师、研究所负责人分别签字确认,药学院学位委员会组织抽查。对学位论文中未按上述规定标注原始记录所在页码的,学院暂扣学生毕业证和学位证。学生按照要求标注并通过导师和研究所所长审核签字后予以发放。 三、研究生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应定期检查研究生实验记录情况以保证学位论文和发表论文的真实性。导师调离我院时,应将所保管的研究生实验记录本转交所在研究所保管。 四、对在学院具体落实研究生学术规范过程中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生,按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毕业研究生取消答辩资格,研究生导师暂停招生。 五、本实施办法适用于在山东大学攻读学位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在职攻读

(申请)学位人员。 六、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药学院研究生教育办公室负责解释。 山东大学药学院 二〇一四年四月三十日

山东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山东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山东大学于2023年正式实施了《山东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为了加强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的保障工作,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素质,推进科研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特制定本章程。 一、招生对象 山东大学每年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以硕士毕业后新进的研究生为主要对象。想报考的考生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满18周岁; 2.获得省部级以上学位证书或具有国外学历; 3.研究方向有科学认识; 4.爱科学研究; 5.体健康,没有任何一种恶习。 二、招生程序 (一)报名 考生报名可通过网络报名系统进行,登录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二)考试 博士研究生考试主要由学科水平考试和研究计划审核组成。学科水平考试按照考生专业和学科来分别安排;研究计划审核则以考生报考专业为考察依据,具体考察内容涉及考生研究方向及分析能力、研究意义、计划性及可行性等。

(三)面试 面试内容包括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英语水平考试、学术水平及科研能力考核、审核专业及科研研究计划考核等。 三、录取 经过综合分析评估后,确定最终录取考生,并同时做出研究方向安排。考生录取后也可申请转换研究方向,但须注意学院及专业规定以及审核程序,仅有详细审核才能够被接受。 四、评定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末需要参加课程学习考核和科研水平考核,考核通过后,可以获得学分。在毕业论文答辩环节,论文考试评定结果达到高级,具体标准按照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实施。 五、毕业 根据山东大学的规定,博士研究生在报读期限内,经过完整学业、科研实践、论文答辩及考试等环节,达到毕业资格,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后方可毕业。 六、其他 1.东大学有权对本章程进行修改及补充; 2.东大学将对招生计划及录取结果进行公布; 3.东大学有权对考生招生情况及时进行监督考核。 特此章程,供山东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参考。

2014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电气工程学院介绍

2014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电气工程学院介绍 2013年研究生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店铺考研网为14年考生提供山东大学介绍相关院校信息及专业简介,帮助考生在复习之初建立明确的目标院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后期复习。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合校前为山东工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其前身可追溯到山东大学1946年设立的电机工程系和山东工学院1949年成立的电机工程系。曾有邵洪泮、候博渊、胡颂尧等知名学者和教授在此执教。培养出了史大桢、刘振亚、薛禹胜等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电力及相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院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以电气工程学科为核心,融合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管理与经济等相关学科,具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博士后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在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致力于培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五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教学、开发、工程技术、管理等高级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教辅人员22人,管理人员16人。教授26人,副高级职称58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泰山学者”1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教育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长期聘任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4人作为特聘教授,指导学科发展并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院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经济等学科方向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电力工程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生300余人,博

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山东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专业 山东大学可在274个学术型学位授权专业和12个专业学位授权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我校2010年具体招生专业目录(点击查询)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专业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具体录取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与专业报考情况作适当调整。 三、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志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的人员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后,可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1)毕业年限满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0年9月1日); (2)进修过本科主干课程6门以上(须提交成绩单原件,成绩合

格); (3)通过大学英语(论坛)四级(CET - 4)水平考试或达到425分以上; (4)承担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前三位)或在公开出版(带cn 号)的学术刊物(不含增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为第一作者); (5)符合所报考专业具体要求。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7.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人员在高校学习的专业必须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报考法律硕士(法学)的人员其在高校学习的专业必须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五)报考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和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的人员还须满足以下工作年限要求之一: 1.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历,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2.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历; 3.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历。 (六)各专业除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和法律硕士(非法学)、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专业外均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报考。 (七)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0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

2020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0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类别 (一)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二)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三、招生专业 (一)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代码第三位为“5”或“6”的专业为专业学位专业(领域),第五位为“Z”的专业为我校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专业,第五位为“J”的专业为交叉学科专业。 (三)招生专业目录中注明“非全日制”的,为非全日制招生专业,注明“单考非全日制”的为单独考试专业,未注明的为全日制招生专业。 四、招生计划 (一)我校2020年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4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00人,其中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接收比例约占学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40%,最终招生人数以国家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拟招收推免生和直博生人数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二)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为考试计划人数,不含推免生人数。最终录取的考试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推免生接收情况及各专业报考情况作适当调整。 五、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