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背景: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了提高教师

授课的效果和教学质量,我学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本次活动

的目的是通过集思广益和经验分享,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

能力和成绩表现。

人物:

此次参加教研活动的人员共有20余名初中数学教师,有经验丰富的老师,也有新手教师。其中不乏备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教学之星。

地点:

活动地点为学校的会议室,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会议室内布置了足够舒适的座椅,以及音响和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共分四个阶段,分别是自我介绍和专业领域介绍,体验和分享新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模式分享和创新教学方法总结。

自我介绍和专业领域介绍:

活动正式开始前,主持人先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向大家介绍了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的主题和目的。接着,每位教师进行了自我介绍,并简短介绍了自己擅长的教学领域和所

授的年级。

体验和分享新教学模式:

在这个环节,我们邀请了一位来自高中数学教育界的专家为我们做简短的讲述,并通

过演示和互动式的授课方式为我们带来一堂优秀的数学课程。在尊重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专家通过教学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方法和技巧的

新颖性使得我们受益匪浅。

优化教学模式分享:

此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每位教师向大家分享自己优化课内教学的经验,一一介绍

自己所擅长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详细说明每种教学方法适用的场景和实际效果。充分地分

享了经验和实践,为大家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启示和借鉴。

创新教学方法总结:

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环节是总结。主持人对本次活动中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为大家提供了创新教学方法的思路和灵感。多位教师表示非常受益,对部分教学方法也进行了跟进和调整。

体会:

在此次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中,大家不仅广泛了解到相关领域专业知识,还有了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分享,相信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和个人成长空间。经验的分享,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师团队的力量和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活动结束后,大家对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效果和实际效益进行了评估,均认为本次活动对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结: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优秀的知识分享机会,更是教师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同事共同交流和创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素养,助力更大范围的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0篇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0篇目录 1.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 2.数学教研活动记录2 3.数学教研活动记录3 4.数学教研活动记录4 5.数学教研活动记录5 6.数学教研活动记录6 7.数学教研活动记录7 8.数学教研活动记录8 9.数学教研活动记录9 10.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0

活动时间:2021年3月1日参与教师: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教研内容:解方程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围绕 初中数学中的解方程进行讨论和交流。大家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并通过示范课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深入探讨了解方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获得了很多有益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对如何更好地教授解方程给予了新的启示。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2 活动时间:2021年3月15日参与教师:李老师、王老师、赵老师教研内容:平面几何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围 绕初中数学中的平面几何进行探讨。通过分享教学课件和教学案例,我们对平面几何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了交流和分享。在小组讨论中,大家纷纷表达了对学生理解几何的困难,并共同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活动时间:2021年4月5日参与教师:刘老师、王老师、陈老师教研内容:数列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围绕初 中数学中的数列进行讨论。大家针对数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了讨论,并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教学资源。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学案例分享,我们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有了新的思考,并制定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4 活动时间:2021年5月10日参与教师:张老师、刘老师、杨老师教研内容:函数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围绕初 中数学中的函数进行讨论。大家对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教学案例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了自己在函数教学中的经验和教学方法。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对函数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有了新的思考。

初中数学教研组记录

初中数学教研组记录 一、引言 初中数学教研组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我们能够分享教学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探讨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下是我们最近一次教研活动的记录。 二、教研活动内容 1、主题: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1、活动形式:小组讨论和案例分享 2、活动流程:每位教师分享一个自己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案例。然后,大家围绕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实践经验。 3、主要发现:大家普遍认为,让学生参与数学问题解决、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教授数学等方法是有效的。 4、下一步行动计划:每位教师将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这些方法,并定期分享进展。 2、主题: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1、活动形式:工作坊和互动练习 2、活动流程:工作坊的主持人分享了一些实用的解题策略,如如何识别问题的类型、如何分析条件、如何制定解题步骤等。然后,参与者进行互动练习,尝试应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主要发现:学生们在解题时经常犯的错误包括理解问题不全面、分析问题不准确等。通过培训和练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4、下一步行动计划:每位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和测试,以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3、主题: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1、活动形式:研讨会和案例分析 2、活动流程:每位教师分享一个自己如何评估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案例。然后,大家围绕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实践经验。我们讨论了如何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3、主要发现:我们发现,给予具体、明确的反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同时,我们也发现,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背景: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了提高教师 授课的效果和教学质量,我学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本次活动 的目的是通过集思广益和经验分享,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 能力和成绩表现。 人物: 此次参加教研活动的人员共有20余名初中数学教师,有经验丰富的老师,也有新手教师。其中不乏备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教学之星。 地点: 活动地点为学校的会议室,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会议室内布置了足够舒适的座椅,以及音响和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共分四个阶段,分别是自我介绍和专业领域介绍,体验和分享新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模式分享和创新教学方法总结。 自我介绍和专业领域介绍: 活动正式开始前,主持人先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向大家介绍了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的主题和目的。接着,每位教师进行了自我介绍,并简短介绍了自己擅长的教学领域和所 授的年级。 体验和分享新教学模式: 在这个环节,我们邀请了一位来自高中数学教育界的专家为我们做简短的讲述,并通 过演示和互动式的授课方式为我们带来一堂优秀的数学课程。在尊重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专家通过教学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方法和技巧的 新颖性使得我们受益匪浅。 优化教学模式分享: 此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每位教师向大家分享自己优化课内教学的经验,一一介绍 自己所擅长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详细说明每种教学方法适用的场景和实际效果。充分地分 享了经验和实践,为大家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启示和借鉴。

创新教学方法总结: 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环节是总结。主持人对本次活动中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为大家提供了创新教学方法的思路和灵感。多位教师表示非常受益,对部分教学方法也进行了跟进和调整。 体会: 在此次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中,大家不仅广泛了解到相关领域专业知识,还有了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分享,相信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和个人成长空间。经验的分享,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师团队的力量和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活动结束后,大家对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效果和实际效益进行了评估,均认为本次活动对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结: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优秀的知识分享机会,更是教师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同事共同交流和创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素养,助力更大范围的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5篇】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5篇】 第1篇: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1年10月8日 地点:101小学教师办公室 活动主题:教材交流,了解小学各学段的资料要求 主讲:陈小艺 会议记录:周瑞 参加人员: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 活动过程: 一.进行每月例行备改检查。 各成员都比较用心自主地做好备改工作,能够做到提前一周备好教案,作业批改认真,听课及教研活动记录按时按量完成;不足的是:部分教师没有写教学反思,及作业安排次数整体偏少。 二.教材交流,了解小学各学段的资料要求 各年级教师对所教年级本学期的资料进行分类(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 互相交流各年级的教学资料,了解资料间的联系

举例分析其中某一知识点在数学知识结构中的衔接 三.活动后的任务要求 对下册的资料进行分类(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并上传到群邮箱。第2篇: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0月12日 活动主题 提高乘除法应用综合题的解题潜力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资料 1、讲完乘除法应用题后,学生和已有知识构成了混乱的状况。为了解决此问题,特召开此活动。 2、教师们自抒己见,发表看法;第3篇: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9月15日 活动主题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参加人员 全组数学教师 活动资料 1、经讨论教师们认为: A:在对于图形的对称轴方面,就应利用好多媒体,较直观,学生容易理解; B:合理科学使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以位置教学为题教师讨论; 2、各位教师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主要围绕多媒体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4篇: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一): 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1月2日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篇一: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篇二:2013-2014下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篇三: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做好中小学衔接,使学生尽快融入初中数学学习,每位教师思考反思自己在中小学衔接中的做法与经验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23日 活动地点:数学学科教研组 参加人员:所有初中数学教师 一、教师们针对自己的做法与经验发言(简单记录整理如下) 甘兵元:尽快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摆脱依赖性,增强自觉性多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重视预习,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能提前进入初中的学习氛围,更好的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2、严格要求专心听讲,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习惯。 3、七年级的老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经常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充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数学有了更直观、更亲近的感觉,从而成为他们快乐学习数学的潜在动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张友翠: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强化训练,规范作业及时复习,温故知新 1、小学生听课或看书往往不注重思考,或者说是不会思考,不去想想为什么。因此,在进入初一后要注意在抓好学生专心听讲的同时,重视教会学生思考。无论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都要指导学生去研究课本,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加深对定义、定理、法则的理解。 2、就书面练习来看,小学生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进入初一后,必须强化以下两点:一是要严格训练,即教师要在规范解题上为学生做好样子;二是要严格要求,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规范作业的重要性,对那些不规范的现象及时要求其纠正。 李兴林:教学方式的衔接学习方式的衔接学习内容方面的衔接学生的心理变化的衔接学生适应能力的衔接学生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 1、我们班主任要主动联系本班毕业生源所在的小学教师,向毕业班的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教学经验,了解初一学生的个性特点,而中学任课教师最好将小学毕业班的任课教师请进中学课堂,听取教学意见,学习学生适应的教学方法。 2、平常研究一下小学的教材特别是与初中知识有很大关联的知识与方法。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记录(通用5篇)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记录(通用5篇) 【篇一】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参加活动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地点:三楼办公室 活动内容: 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审题能力 一、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平时的作业或单元检测中,大多数的错误在于没有把题目看清或审题能力欠强,解决问题时往往丢三落四,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会凭着日常积累的一些解题的经验,出现思维定势。 二、讨论初步解决的办法 1、专项训练:课堂中,以同一组信息创设不同的问题,提高思维能力;课外需要必需的巩固练习,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有效的记忆。 2、在多样的信息情况下,选择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3、语言规范性:课堂中,尽量做到严谨地提问,使语言的表述更精准更书面化,严禁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和突发奇想性;尤其面对学生在课堂中随着问题的展开,所形成的新的生成(或正确或错误),教师更需要及时把握,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点,展开合理的质问或同伴间的讨论,使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能更深入更到位。 4、课堂讲解语言清晰得当并尽可能使语言陈述的完整,板书书写的示范性和规范性。

5、培养学生从整体上去关注信息与问题的联系,能适当的渗透数学的基本数量关系,寻找合理的解题切入点。 【篇二】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活动地: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历史教师 主持人:谢xx 记录:谢xx 活动内容: 一、史学理论学习,基于问题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由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即使中间穿插一些提问,也主要是对一些事实现象的再现,没有多大的思考余地。建构主义以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和学,主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记录范文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记录范文 开展活动做好一份记录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初中数学教研活动很多人都不会写。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参加活动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地点:三楼办公室 活动内容: 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审题能力 一、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平时的作业或单元检测中,大多数的错误在于没有把题目看清或审题能力欠强,解决问题时往往丢三落四,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会凭着日常积累的一些解题的经验,出现思维定势。 二、讨论初步解决的办法 1、专项训练:课堂中,以同一组信息创设不同的问题,提高思维能力;课外需要必需的巩固练习,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有效的记忆。 2、在多样的信息情况下,选择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3、语言规范性:课堂中,尽量做到严谨地提问,使语言的表述更精准更书面化,严禁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和突发奇想性;尤其面对学生在课堂中随着问题的展开,所形成的新的生成(或正确或错误),教

师更需要及时把握,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点,展开合理的质问或同伴间的讨论,使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能更深入更到位。 4、课堂讲解语言清晰得当并尽可能使语言陈述的完整,板书书写的示范性和规范性。 5、培养学生从整体上去关注信息与问题的联系,能适当的渗透数学的基本数量关系,寻找合理的解题切入点。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篇二活动时间: 地点:会议室 主题:解读吴亚萍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会议内容: 一、解读吴亚萍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相关内容如下: 教学类结构:简单地说,指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在结构和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运算、规律探索、图形测量、概念形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等教学内容。 数运算的教学结构:对数运算教育价值的理解,对数运算教学长段递进式目标设计的理解,注重结构学习的整体性. 数运算的总目标:学生要知道各种运算的意义、基本法则及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能根据情境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范围进行准确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概况 本次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于XX年XX月XX日在XX中学举行。活动旨在促进初中数学备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与人员 本次活动共有X位初中数学备课教师参与,其中包括X位校本备课组成员和X位外校备课教师。 活动内容 1. 主题分享 - 主题1: XX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享 - 主题2: XX教材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 主题3: XX教学资源的分享与推荐 2. 教学案例展示 - 参与教师依次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并详细讲解了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

3. 教学评析 - 参与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评析,提出改进意见,并相互交流 讨论。 4. 教学资源共享 - 参与教师分享了各自整理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题等,以供其他教师参考和借鉴。 活动成果与总结 1.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参与教师之间加深了合作交流,相 互研究借鉴的氛围得到了进一步的营造。 2. 参与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评析,有助于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 足之处,进而提升教学水平。 3. 教学资源的共享不仅丰富了备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也节约了教师们的备课时间和精力。

4. 活动总结会上,教研组组长代表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下一步工作计划 1. 继续组织开展类似的集体备课活动,以促进教师之间的深入交流和共同提高。 2. 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备课教师的教学效率。 3. 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培养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结语 本次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圆满结束,参与教师们从中获益匪浅,并表示将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时间2010.10.19 学科数学年级初二 中心发言人张书伟(庄兴光张建国张玉强程元义杨静) 缺席人员无 研讨内容:本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开始,是为以后学习三角形打基础,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围绕三角形的概念开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开展探究,以提高学生操作、探究、归纳、表达的能力。 研讨效果: 我在教学的中重视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小组合作交流来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索归纳有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参与教师议课: 张建国老师提出:首先,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都是学生们熟知的或身边的事实,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 张玉强: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同于过去学习函数知识初步时的单纯依赖模仿和刻板记忆,而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两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形成函数的思想,学生是乐于参加这种学习活动的。 程元义:其次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过去那种课堂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充当数学学习的主人.杨静: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生活中的“温度的变化”,向学生提供充分形成函数思想的活动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他们的作法。 庄兴光: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要力求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由浅人深,逐层递进,从基本到简单开放,以问题串的形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基础,所以讲时应该放慢速度。 张玉强老师提出:从教材上看,这节课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比较多,所以这处理这些环节时,应该注意掌握时间和学生动手操作时的目的,有时学生会不知道要得到什么。所以在让学生做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所做的目的。 张玉强:要充分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得到发展。总体说来,这节课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课堂的应有特色,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程元义老师提出:以前我们在上课时,发现学生对于动手操作这一块,有不少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归纳所得到的结论,还有一块就是学生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时,不知如何书写大于一个数而小于另一数的形式。 刘丽: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图形的思想,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展现了一种课堂教学的新型师生关系。

九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九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 1. 教研活动目的: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进一步加深教师对九年级上册数学课程内容的理解,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效果。 2. 活动时间:2023年1月5日下午14:00-16:00 3. 参与教师: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刘老师 二、活动内容 1. 教研活动安排: - 熟悉教材:老师们共同研读了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内容,并就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讨论。 - 教学方法共享:各位老师就自己在教学中采用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共享,包括课堂互动、案例分析等。 - 教学资源共享:老师们互相共享了自己编写的教学课件、习题和教学大纲,为彼此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 2. 活动收获和总结 - 对教材深入了解:通过集体讨论,老师们对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结构和要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 教学方法收获:老师们从彼此的教学方法中获得了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灵活多样地运用这些方法。

- 教学资源丰富:通过资源共享,老师们拓展了自己的教学资源,有效提升了教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对九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在课程中的重难点部分,通过和其他老师的共享和讨论, 我发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这些对我的教学将会产生积极的 影响,我会积极地运用这些新的方法和资源,以期提高我的教学质量 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总结 本次九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让我们教师们更深入地理解 了教材内容,获取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继续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努力。 以上为本次九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记录和总结,相信这 样的活动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本次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的准备,提高 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初中八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记录

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 教研活动 朱集一中学校 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实施计划 集体备课是学科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和上课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营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能够及时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本年级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现将集体备课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具体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备课组要实行每周集体备课,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2、在个人初备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态度、习惯)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3、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4、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 5、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 ⑴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 ⑵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⑶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⑷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⑸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⑹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6、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备课组成员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三、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课题、主备人及分工情况 时间:2014年3月20日 地点:初中部备课室 课题:分式 主备人:张海生 分工情况:组长: 组员: 四、集体备课流程 1、主备人发言 一、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与作用:《分式》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分式概念、意义和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分式是继整式之后,又一代数学习的基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 篇一: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 篇二:八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 集体讨论教学设计(教案)附后。 12.1轴对称 12.1.1轴对称(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及其对称轴,并能作出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图形的对称轴; 说出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 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泛运用和它的丰富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许多建筑物都设计成对称形,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也从对称角度考虑,自然界的许多动植物也按对称形生长,中国的方块字中些也具有对称性??对称给我们带来多少美的感受!初步掌握对称的奥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还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和谐. 轴对称是对称中重要的一种,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十四章:轴对称.今天我们来研究第一节,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Ⅱ.导入新课 出示课本的图片,观察它们都有些什么共同特征. 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后,左右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小结: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现在同学们就从我们生活周围的事物中来找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例子. 我们的黑板、课桌、椅子等. 我们的身体,还有飞机、汽车、枫叶等都是对称的. 如课本的图14.1.2,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就剪出了美丽的窗花.观察得到的窗花和图14.1.1中的图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窗花可以沿折痕对折,使折痕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不仅窗花可以沿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重合,上面图14.1.1中的图形也可以沿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重合.结论:如果一个图形沿一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概念后,我们来做一做. 取一张质地较硬的纸,将纸对折,并用小刀在纸的中央随意刻出一个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你得到两个成轴对称的图案了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

嬉子湖中心学校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时间2012.11.05 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 中心发言人江李根(崔国春伍先吾孙大亮杨益吴军) 缺席人员无 研讨内容:本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开始,是为以后学习三角形打基础,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围绕三角形的概念开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开展探究,以提高学生操作、探究、归纳、表达的能力。 研讨效果: 我在教学的中重视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小组合作交流来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索归纳有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参与教师议课: 伍先吾老师提出:首先,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都是学生们熟知的或身边的事实,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 孙大亮: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同于过去学习函数知识初步时的单纯依赖模仿和刻板记忆,而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两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形成函数的思想,学生是乐于参加这种学习活动的。 杨益:其次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过去那种课堂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充当数学学习的主人.吴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生活中的“温度的变化”,向学生提供充分形成函数思想的活动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他们的作法。 崔国春: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要力求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由浅人深,逐层递进,从基本到简单开放,以问题串的形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基础,所以讲时应该放慢速度。 孙大亮老师提出:从教材上看,这节课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比较多,所以这处理这些环节时,应该注意掌握时间和学生动手操作时的目的,有时学生会不知道要得到什么。所以在让学生做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所做的目的。 孙大亮:要充分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得到发展。总体说来,这节课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课堂的应有特色,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杨益老师提出:以前我们在上课时,发现学生对于动手操作这一块,有不少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归纳所得到的结论,还有一块就是学生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时,不知如何书写大于一个数而小于另一数的形式。 刘丽: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图形的思想,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展现了一种课堂教学的新型师生关系。 伍先吾老师提出:在安排练习时要多让学生做些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也可以多加一问,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是奇数或者是偶数时三角形的周长。 预期目标: 突出重点:通过学生动手归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突破教学的难点:通过动手做题,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并能灵活应用。 附:说课稿认识三角形(1) 说课教案 教材分析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日期:3月24日 周次:第三周 参加人:全体数学教师 缺勤:无 中心发言人:谷永华 集体备课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五部分内容:轴对称、镜面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单元通过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延伸到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例1展示了三名学生分别从前面、侧面、后面观察一个恐龙玩具的情境图,下面给出了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判断这三种形状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做一做”是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摞书,判断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这个活动简单易操作,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可以很容易判断出来。

本册教材中的对称,仅限于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第一节的内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的、感性的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而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名称以及“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教材中没有明确给出,也不要求学生掌握。例2先让学生仿照书本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 “做一做”,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第六节的内容是镜面对称,也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只要让学生观察图片、照镜子,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3. 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的性质。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

李集中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时间:2012.11.05 学科:数学 年级:八年级 中心发言人:田利华 参加人员:邢士印,王振海,田利华,胡杰,房灵娟,田云峰,陈广亮,冯建荣, 卢来珍,张艳 缺席人员:无 地点:李集中学教学楼一楼多媒体教室 研讨内容: 本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开始,是为以后学习三角形打基础,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围绕三角形的概念开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开展探究,以提高学生操作、探究、归纳、表达的能力。 研讨记录: 田利华:我在教学的中重视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小组合作交流来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索归纳有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预期目标: 突出重点:通过学生动手归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突破教学的难点:通过动手做题,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并能灵活应用。 附:教案稿 11.1认识三角形(1)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总结。 准备活动: 能从右图中找出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在右下图中你能用符号表示上面的三角形吗?

2、它的三个顶点分别是,三条边分别是,三个内角分别是。 3、分别量出这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并计算任意两边之和以及任意两边之差。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例: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长度为7cm的木棒呢? 二、巩固练习: 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单位:cm) (1)1,3,3 (2)3,4,7 (3)5,9,13 (4)11,12,22 (5)14,15,30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4cm,则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是。若X是奇数,则X的值是。 这样的三角形有个 若X是偶数,则X的值是。 这样的三角形又有个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2cm,另一边是9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另一边是7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 课堂检测: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单位:cm) (1)2,3,3 (2)3,5,7 (3)5,9,14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cm和14cm,则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是。若X是偶数,则X的值是。 这样的三角形有个 若X是剞,X的值是。 这样的三角形又有个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4cm,另一边是9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6cm,另一边是10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 小结: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作业:课本P85习题:1,2。 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 嬉子湖中心学校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时间20__.11.05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中心发言人江李根(崔国春伍先吾孙大亮杨益吴军)缺席人员无 研讨内容:本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开始,是为以后学习三角形打基础,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围绕三角形的概念开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开展探究,以提高学生操作、探究、归纳、表达的能力。研讨效果: 我在教学的中重视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小组合作交流来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索归纳有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的边的性质。参与教师议课: 伍先吾老师提出:首先,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都是学生们熟知的或身边的事实,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孙大亮: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同于过去学习函数知识初步时的单

纯依赖模仿和刻板记忆,而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两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形成函数的思想,学生是乐于参加这种学习活动的。 杨益:其次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过去那种课堂教学的主 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充当数学学习的主人.吴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生活中的“温度的变化”,向学生提供充分形成函数思想的活动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他们的作法。 崔国春: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要力求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由浅人深,逐层递进,从基本到简单开放,以问题串的形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基础,所以讲时应该放慢速度。 孙大亮老师提出:从教材上看,这节课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比较多,所以这处理这些环节时,应该注意掌握时间和学生动手操作时的目的,有时学生会不知道要得到什么。所以在让学生做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所做的目的。 孙大亮:要充分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得到发展。总体说来,这节课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课堂的应有特色,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九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九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第一篇:九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日期: 15.3.5 周次: 1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缺勤:无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主讲人及主要内容:毛慧慧: 活动日期: 15.3.22 周次: 3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缺勤:无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第二十一章解直角三角形的复习小结,20.1二次函数和20.2二次函数的图象(1-2)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

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主讲人及主要内容:孙慧娟: 活动日期: 15.4.11 周次: 5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缺勤:无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小结和二次函数及图象4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共5个教案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讨论月考试卷的分工和重点、难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主讲人及主要内容:王静: 活动日期: 15.4.26 周次:7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缺勤:无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共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确定五一的分层假期作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