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化学》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子,它具有存储、传输、复制和表达基因

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构成了生命活动的基础。核酸是由核酸聚合物(核

小体)组成的,它可以分为DNA和RNA。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由两条双螺旋结构组成;每条螺旋由一个碱

基链组成,每条碱基链包含四种碱基:腺嘌呤(A)、胞嘧啶(T)、胸腺

嘧啶(C)和烟酰胺(G)。碱基链之间存在一种疏水性亲和力作用,即双

螺旋结构的变形,这种结构使DNA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可以存储和复制遗

传信息。

RNA,即核糖核酸,也有两条双螺旋结构。与DNA不同的是,RNA的

碱基链中含有三种碱基:腺嘌呤(A)、胞嘧啶(U)和胸腺嘧啶(C)。

此外,RNA的双螺旋结构比DNA的更为松散,它的疏水性亲和力相对较弱,可以起到天然酶活性的作用,即复制和表达基因信息。

核酸在生命科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存储大量的遗传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将影响着一个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也就是说,核酸可以调

节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变它的性状。例如,在植物基因转移中,植物细胞利用核酸来转移特定基因,从而产生新的品种。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肽键:一分子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分子氨基酸的羧基通过脱去水分子后所形成的酰胺键 称为肽键。 2.等电点:在某一pH溶液中,氨基酸或蛋白质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或程度相 等,成为兼性离子,成点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或蛋白质的等 电点。 3.模体:在蛋白质分子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 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并发挥特殊的功能,称为模体。 4.结构域: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多个结构紧密的区域,并行使特定 的功能,这些区域被称为结构域。 5.亚基:在蛋白质四级结构中每条肽链所形成的完整三级结构。 6.肽单元:在多肽分子中,参与肽键的4个原子及其两侧的碳原子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称为肽单元。 7.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破坏,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理 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称之为蛋白质变性。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DNA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分子稳定的双螺旋空间构象破环,双链解 链变成两条单链,但其一级结构仍完整的现象称DNA变性。 2.T m:即溶解温度,或解链温度,是指核酸在加热变性时,紫外吸收值达到最大值 50%时的温度。在T m时,核酸分子50%的双螺旋结构被破坏。 3.增色效应:核酸加热变性时,由于大量碱基暴露,使260nm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 象,称之为增色效应。 4.HnRNA:核内不均一RNA。在细胞核内合成的mRNA初级产物比成熟的mRNA分子 大得多,称为核内不均一RNA。hnRNA在细胞核内存在时间极短,经过剪 切成为成熟的mRNA,并依靠特殊的机制转移到细胞质中。 5.核酶:也称为催化性RNA,一些RNA具有催化能力,可以催化自我拼接等反应,这 种具有催化作用的RNA分子叫做核酶。 6.核酸分子杂交:不同来源但具有互补序列的核酸分子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适宜条 件下形成杂化双链,这种现象称核酸分子杂交。 第三章酶 1.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2.酶的活性中心与必需基团: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 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地结合并将底 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是 指酶分子中存在的各种化学基团并不一定都与酶的活性 相关,其中那些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 3.酶原与酶原的激活:有些酶在细胞内初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必须在 一定条件下,这些酶的前体水解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致使构 象发生改变,表现出酶的活性。这种无活性酶的前体称做酶原。

生物化学4 核酸

核酸 核酸通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是:1.已知核酸的化学结构知识;2.发现了DNA碱基组成规律3.得到了DNAX射线的衍射结果 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传到RNA,再传到蛋白质,一旦传到蛋白质就不再转移蛋白质组是细胞内基因表达的所有蛋白质 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所有的生物细胞都含有这两类核酸。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以密码形式编码在核酸分子上,表现为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给子代。 RNA与遗传信息在子代的表达有关 DNA通常为双链结构,含有D-2-脱氧核糖,以胸腺嘧啶取代RNA中的尿嘧啶,使DNA 分子稳定并便于复制。 RNA为单链结构,含有D-核糖和尿嘧啶(另外三种碱基二者相同),与其遗传信息表达和信息加工的机制有关, DNA 原核DNA集中在核区。真核细胞DNA分布在核内,组成染色体(染色质)。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也含有DNA.病毒只含DNA或RNA,从未发现两者兼有的病毒。 原核生物染色体DNA、质粒DNA、真核生物细胞器DNA都是环状双链DNA 所谓质粒是指染色体外基因,它们能够自主复制,并给出附加的性状。真核生物染色体是线型双链DNA,末端具有高度重复序列形成的端粒结构 病毒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生存,因此只能看作一些游离的基因,而且种类很多哦。RNA 参与合成蛋白质的RNA有三类:转移RNA(tRNA),核糖体RNA(rRNA),信使RNA(mRNA),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与这三类。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tRNA的大小和结构基本相同,rRNA和mRNA却有明显的差异原核生物的mRNA结构简单,由功能相近的基因组成操纵子作为一个转录单位,产生多顺反子mRNA 真核生物mRNA结构复杂,有5'端帽子,3’poly(A)尾巴,以及非翻译区调控序列,但功能相关的基因不形成操纵子,不产生多顺反子mRNA,真核生物细胞器有自身的tRNA,rRNA,mRNA 核酸的生物功能 DNA和RNA都是细胞重要的组成物质,前者可引起遗传性状的转化,后者可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DNA分布在细胞核内,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而染色体已知是基因的载体。细胞内DNA 数量十分稳定,而且与染色体数目平行。一些可以作用于DNA的物理化学因素均可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 直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则来自Avery的细菌转化实验(DNA能使一部分细胞获得另一种细胞特有的荚膜多糖的能力,转化了的细胞仍然保留合成荚膜的能力,说明遗传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实际上供体细胞的DNA进入到受体细胞而导入新的遗传信息这是

《生物化学》分章重点总结

生物化学分章重点总结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及维持的力(考到问答题) 一级:多肽链中AA残基的排列顺序,维持的力为肽键,二硫键。 二级:Pr中某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不涉及AA碱基侧链的构象,维持的力为氢键。 三级:整条多肽链全部AA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其形成和稳定主要靠次级键—疏水作用,离子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 四级:Pr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维持的力主要为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盐键)也参与其中。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DNA一级结构: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RNA的一级结构:RNA分子中核糖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hnRNA:核内合成mRNA的初级产物,比成熟mRNA分子大得多,这种初级mRNA分子大小不一被称为核内不均一RNA。 基因: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片段。 基因组:一个生物体的全部DNA序列称为基因组。 第三章酶 酶抑制剂:使酶催化活性降低但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 酶激活剂:使酶从无活性到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 酶活性单位:衡量酶活力大小的尺度,反映在规定条件下酶促反应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一定量产物或消耗一定底物所需的酶量。 变构酶:体内一些代谢产物可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部位可逆结合,使酶发生变构并改变其催化活性,这种调节方式为变构调节,受变构调节的酶为变构酶。 酶的共价修饰:酶蛋白肽链上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活性的过程。 阻遏作用:转录水平上减少酶生物合成的物质称辅阻遏剂,辅阻遏剂与无活性的阻遏蛋白结合影响基因的转录的过程 第四章糖代谢 糖代谢的基本概况 葡萄糖在体内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在不同类型细胞内的代谢途径有所不同,分解代谢方式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氧供状况的影响:有氧氧化彻底氧化成CO2和水、糖酵解生成乳酸。另外,G也可以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等进行代谢。G也可合成代谢聚合成糖原,储存在肝或肌肉组织。有些非糖物质如乳酸、丙酮酸可以经过糖异生途径转变为G或糖原。 **总结糖酵解、糖有氧氧化途径,及关键酶,产能耗能,CO2及脱氢部位。 糖酵解(glycolysis):指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lactate)的过程,又称为糖无氧分解。部位:胞浆。净生成2A TP。 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的过程,这一过程又称为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第五章脂类代谢 **饱和FA如何氧化功能?脂肪酸的β氧化 **脂肪的β-氧化:脂酰CoA进入mt基质后在酶催化下从脂酰基的β-碳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步连续反应,脂酰基断裂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部位:线粒体;基质酶:脂酸β-氧化多酶复合体。体内大多数的组

1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答案)

1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有机体化学组成和化学变化的科学,即研究生命活动化学本质的学科。 2、DNA一级结构:由数量极其庞大的四种脱氧的单核苷酸按照一定的顺序,以3′,5′-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而形成的线形或环形多核苷酸链。 3、增色效应:含DNA和RNA的溶液经变性或降解后对紫外线吸收的增加。是由于碱基之间电子的相互作用的改变所致,通常在260nm测量。 4、减色效应:一种含有DNA或RNA的溶液与含变性核酸或降解核酸的相同溶液相比较,其紫外线吸收为低。是由于DNA双螺旋结构使碱基对的π电子云发生重叠,因而减少了对紫外线的吸收。 5、DNA的变性:指核酸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 6、DNA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又可使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全过程为复性。 热变性后的复性又称为退火。 7、核酸分子杂交:应用核酸分子的变性和复性的性质,使来源不同的DNA(或RNA)片断按碱基互补关系形成杂交双链分子,这一过程称为核酸的分子杂交。 8、熔解温度:DNA变性的特点是爆发式的,变性作用发生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通常把热变性过程中光吸收达到最大吸收(完全变性)一半(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熔点或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用tm表示。 9、Chargaff定律:所有DNA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A=T),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G=C),即嘌呤的总含量与嘧啶的总含量相等(A+G=T+C)。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的特异性,但没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另外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态和环境的改变都不影响DNA的碱基组成。 二、填空 1、核酸完全的水解产物是(碱基)、(戊糖)和(磷酸)。其中(碱基)又可分为(嘌呤)碱和(嘧啶)碱。 2、体内的嘌呤主要有(腺嘌呤)和(鸟嘌呤);嘧啶碱主要有(胞嘧啶)、(胸腺嘧啶)和(尿嘧啶)。某些RNA分子中还含有微量的其它碱基,称为(稀有碱基)。 3、嘌呤环上的第(9)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1位碳原子相连形成(N-C糖苷)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核苷)。 4、体内两种主要的环核苷酸是(cAMP)和(cGMP)。<3’,5’-环腺苷酸,3’,5’-环鸟苷酸> 5、写出下列核苷酸符号的中文名称:ATP(腺苷三磷酸),dCDP(脱氧胞苷二磷酸)。 6、tRNA的三叶草型结构中,其中氨基酸臂的功能是(携带活化氨基酸),反密码环的功能是(与mRNA模板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配对的专一性的识别)。 7、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RNA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8、核酸分子中的糖苷键均为(β)型糖苷键。糖环与碱基之间的连键为(糖苷)键。核苷与核苷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多聚体。 9、核酸在260nm附近有强吸收,这是由于(在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中存在共轭双键)。 10、给动物食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不带放射性。 11、双链DNA中若(G-C对)含量多,则Tm值高。 12、DNA样品的均一性愈高,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窄)。 13、DNA所处介质的离子强度越低,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越(宽),熔解温度越(低),所以DNA应保存在较(高)浓度的盐溶液中,通常为(1)mol/L的NaCl溶液。 14、双链DNA螺距为3.4nm,每圈螺旋的碱基数为10,这是(B)型DNA的结构。 15、NAD+,FAD和CoA都是(腺苷酸)的衍生物。 16、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碱基堆积力),其次,大量存在于DNA分子中的弱作用力如(氢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也起一定作用。 17、tRNA的三级结构为(倒L)形,其一端为(3’-端CCA),另一端为(反密码子)。 三、单项选择题 1、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 A、骤然冷却 B、缓慢冷却 C、浓缩 D、加入浓的无机盐 2、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两条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取决于 A、DNA的Tm值 B、序列的重复程度 C、核酸链的长短 D、碱基序列的互补 3、下列关于mRNA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原核细胞的mRNA在翻译开始前需加“PolyA”尾巴。 B、真核细胞mRNA在 3’端有特殊的“尾巴”结构 C、真核细胞mRNA在5’端有特殊的“帽子”结构 4、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 A、减色效应 B、增色效应 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D、最大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5、下列复合物中除哪个外,均是核酸与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A、核糖体 B、病毒 C、端粒酶 D、RNaseP E、核酶(ribozyme)

核酸的生物化学结构和功能解析

核酸的生物化学结构和功能解析核酸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分子之一,它在细胞内担负着存储和传递 遗传信息的重要功能。本文将深入探讨核酸的生物化学结构和功能, 揭示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一、核酸生物化学结构 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核苷酸是由碱基、糖和磷酸 基团组合而成。碱基分为嘌呤和嘧啶两类,嘌呤包括腺嘌呤(A)和鸟 嘌呤(G),嘧啶则包括胸腺嘧啶(T)、尿嘧啶(U)和胞嘧啶(C)。糖分为核糖(在RNA中)和脱氧核糖(在DNA中)。磷酸基团连接 在糖的3'位和5'位,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将核苷酸链接成链状结构。 核酸的主要类型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DNA是双链结构,由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缠绕而成,通过碱基配对形 成稳定的螺旋结构。RNA则是单链结构,可以形成类似DNA的二级 结构,也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三维结构。 二、核酸的功能 1. 存储遗传信息 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它编码了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所需的遗 传信息。每个生物体细胞核内都包含一段完整的DNA,称为基因组。 基因组中的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包括形态、功能和行为等。 2. 转录和翻译

DNA通过转录过程生成RNA,而RNA通过翻译过程转化为蛋白质。这一过程被称为中心法则。在细胞内,DNA通过转录酶酶解,使其中 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相应的RNA分子。这一过程可以是一次性的(即合成的RNA直接用于蛋白质合成)或经过修饰后再转化为蛋白质。通过这种机制,细胞可以根据需要合成特定的蛋白质,发挥不同的功能。 3. 调控基因表达 RNA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调控基因表达。在基因调控过程中,某些RNA分子可以与DNA的调控区结合,阻止或促进基因的转录。 这种调控方式可以调整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水平,对细胞功能的稳定和 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4. 催化反应 核酸具有催化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能力。在细胞中,一类特殊的RNA分子称为酶RNA(ribozyme),它能够催化化学反应,如自身剪切、肽键形成等。这种催化活性是RNA的重要功能之一。 5. 其他功能 除了以上功能,核酸还参与调控细胞的生理过程和细胞信号传导等。例如,某些RNA可以作为信使分子,在细胞中传递信号,参与调控细 胞的生长和分化,以及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总结: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 .磷酸和核糖 B .核苷和碱基 C .单核苷酸 D .含氮碱基 E .脱氧核苷和碱基 2 . DNA 的一级结构是 A .各核苷酸中核苷与磷酸的连接键性质 B .多核苷酸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 . DNA 的双螺旋结构 D .核糖与含氮碱基的连接键性质 E . C 、 A 、 U 、 G 4 种核苷酸通过3′ , 5′- 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 3 .在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是 A .糖苷键 B .氢键 C .3′ ,5′- 磷酸二酯键 D .1′ , 3′- 磷酸二酯键 E .2′ ,5′- 磷酸二酯键 4 .核酸中稀有碱基含量最多的是 A . rRNA B . mRNA C . tRNA D . hnRNA E . snmRNA 5 .核酸的最大紫外光吸收值一般在 A . 280nm B . 260nm C . 240nm D . 200nm E . 220nm 6 .有关核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蛋白质和 RNA 构成 B .具有酶活性的核酸分子 C .由蛋白质和 DNA 构成的 D .专门水解核酸的核酸 E .专门水解核酸的酶 7 . DNA 与 RNA 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 A .戊糖不同,碱基不同 B .戊糖相同,碱基不同 C .戊糖不同,碱基相同 D .戊糖不同,部分碱基不同 E .戊糖相同,碱基相同 8 .关于 DNA 的二级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 . A 和 T 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G 和 C 之间形成两个氢键 B .碱基位于双螺旋结构内侧 C .碱基对之间存在堆积力 D .两条链的走向相反 E .双螺旋结构表面有大沟和小沟 9 .关于 mRNA 叙述正确的是 A .大多数真核生物的 mRNA 在5′ 末端是多聚腺苷酸结构 B .大多数真核生物的 mRNA 在5′ 末端是 m 7 GpppN- C .只有原核生物的 mRNA 在3′ 末端有多聚腺苷酸结构 D .原核生物的 mRNA 在5′ 末端是 m 7 GpppN- E .所有生物的 mRNA 分子中都含有稀有碱基 10 .关于 DNA 热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 260 下降 B .碱基对可形成共价键连接

生物化学(第三版)第十二章 核酸通论 核算的结构课后习题详细解答_ 复习重点

第十二章核酸通论 提要 1868年Miescher发现DNA。Altmann继续Miescher的研究,于1889年建立从动物组织和酵母细胞制备不含蛋白质的核酸的方法。RNA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Hammars于1894年证明酵母核酸中的糖是戊糖。核酸中的碱基大部分是由Kossel等所鉴定。Levene对核酸的化学结构以及核酸中糖的鉴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的“四核苷酸假说”是错误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阻碍了核酸的研究。 理论研究的重大发展往往首先从技术上的突破开始。20世纪40年代新的核酸研究技术证明DNA 和RNA都是细胞重要组成成分,并且是特异的大分子。其时,Chargaff等揭示了DNA的碱基配对规律。最初是Astbury,随后Franklin和Wilkins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DNA分子结构,得到清晰衍射图。Watson和Crick在此基础上于1953年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说明了基因结构、信息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得到广泛的实验支持。Crick于1958年提出了“中心法则”。DNA研究的成功带动了RNA研究出现一个新的高潮。20世纪60年代Holley 测定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核苷酸序列;Nirenberg等被破译了遗传密码;阐明了3类DNA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在DNA重组技术带动下生物技术获得迅猛发展。将DNA充足技术用于改造生物机体的性状特征、改造基因、改造物种,统称之为基因工程或遗传工程。与此同时出现了各种生物工程。技术革命改变了分子生物学的面貌,并推动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兴起。在此背景下,RNA研究出现了第二个高潮,发现了一系列新的功能RNA,冲击了传统的观点。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生物学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工程。这一计划准备用15年时间(1990-2005年),投资30亿美元,完成人类单倍体基因组DNA3×109bp全部序列的测定。它首先在美国启动,并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重视,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和中国科学家先后加入了这项国际合作计划。由于测序技术的改进,人类基因组计划被大大提前完成,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时代,研究重点已从测序转向对基因组功能的研究。功能基因组学需要从基因产物的结构研究入手,因此产生了结构基因组学。为研究蛋白质组和DNA组,产生了蛋白质组学和RNA组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已成为自然科学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分布在原核细胞的核区,真核细胞的核核细胞器以及许多病毒中也含DNA。DNA通常是双链分子。原核细胞的染色体DNA、质粒DNA、真核细胞的细胞器DNA以及某些病毒DNA都是环状双链分子。真核细胞染色体DNA以及某些病毒DNA是线型双链分子。病毒DNA还有环状单链和线型单链的分子。细胞RNA通常都是线型单链分子,单病毒RNA有双链、单链、环状、线型多种形式。 生物机体通过DNA复制而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RNA转录和翻译而使遗传信息在子代得以表达。DNA具有基因的所有属性,基因也就是DNA的一个片段。基因的功能最终需由蛋白质来执行,RNA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参与蛋白质合成的DNA有三类:rRNA器装配和催化作用;tRNA 携带氨基酸并识别密码子;mRNA携带DNA的遗传信息并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除参与蛋白质合成外,RNA还有多种功能,几乎涉及细胞功能的所有方面,归根结底与遗传信息的表达和表达调控有关。 习题 1.核酸是如何被发现的?为什么早期核酸研究的进展比蛋白质研究缓慢? 答:1868年瑞士青年科学家F.Mescher由脓细胞分离得到细胞核,并从中提取出一种含磷量很高的酸性化合物,称为核素。 核酸中的碱基大部分由Kossel等所鉴定。1910年因其在核酸化学研究中的成就授予他诺贝尔

生物化学一二章总结

第一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1.谷胱甘肽的生理功用:解毒作用还原剂保护巯基维持红细胞结构稳定P12 2.100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g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6.25×100 3.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均属于L-α-氨基酸(甘氨酸、脯氨酸除外) 4.赖氨酸(Lys) 缬氨酸(Val) 蛋氨酸(Met) 色氨酸(Try) 亮氨酸(Leu) 异亮氨酸(Ile) 苏氨酸(Thr) 苯丙氨酸(Phe) “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或“赖色缬,苏亮亮,苯蛋” 5.碱性赖精组,酸性天和谷含硫半甲硫,羟基酪苏丝 芳香苯色酪,分支缬亮异无旋光是甘,亚氨基是脯 酰胺冬和谷,最后还剩丙 6.等电点pI = (pK1+pK2)/2 7. 色氨酸、酪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在280 nm 附近。 8. 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共热,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 处。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 9.多肽链有两端:N 末端:多肽链中有游离α-氨基的一端 C 末端:多肽链中有游离α-羧基的一端 10.下列氨基酸中,属于疏水性的有ACD A.缬(xie)氨酸B.精氨酸C.亮氨酸D.脯氨酸 11.化学键一级结构:肽键二硫键二级结构:氢键 三级结构:氢键离子键(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 四级结构:范德华力、盐键其中亚基之间的结合主要是氢键和离子 键 12.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但不是决定蛋白质空 间构象的唯一因素。 13. 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Cα1、C、O、N、H、Cα2位于同一平面,Cα1和Cα2 在平面上所处的位置为反式(trans)构型,此同一平面上的6个原子构成了所

生物化学: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问答题)

1. 用32P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有标记的后代,而用35S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则不能产生有标记的后代,为什么?用32P标记病毒时,同位素将参入到核酸分子中,而用35S标记细胞时,同位素将参入到蛋白质中。由于只有核酸而非蛋白质可以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出现于子代分子,因此只有32P标记病毒时子代中才.会检测到标记。 2. 一种DNA分子含40%的腺嘌呤核苷酸,另一种DNA分子中含30%的胞嘧啶核苷酸,哪一种DNA的Tm值高?为什么?第二种DNA的Tm值高于第一种。因为第一种DNA分子A为40%,T也是40%,C,G 只占20%。第二种DNA中,C,G各占30%,含有较高的鸟嘌呤和胞嘧啶配对,因而碱基互补所形成的氢键多于第一种DNA。 3. 简述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 .成熟的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 点是:(1)大多数的真核mRNA在5'-端以7-甲基鸟嘌呤及三磷酸鸟苷为分子的起始结构。这种结构称为帽子结构。帽子结构在mRNA 作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具有促进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加速翻译起始速度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强mRNA 的稳定性。 (2)在真核mRNA的3 '-末端,大多数有一段长短不一的多聚腺苷 酸结构,通常称为多聚A尾。一般由数十个至一百几十个腺苷酸连接而成。因为在基因内没有找到它相应的结构,因此认为它是在RNA生成后才加进去的。随着mRNA存在的时间延续,这段聚A 尾巴慢慢变短。因此,目前认为这种3'-末端结构可能与mRNA从核内向胞质的转位及mRNA的稳定性有关。 4.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是: (1)DNA是一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骨架

生物化学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核酸.核苷.核苷酸.稀有碱基.碱基对.地一级结构.核酸地变性.值.地复性.核酸地杂交 二、填空题 .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其中主要存在于中,而主要存在于. .核酸完全水解生成地产物有、和,其中糖基有、,碱基有和两大类. .生物体内地嘌呤碱主要有和,嘧啶碱主要有、和.某些分子中还含有微量地其它碱基,称为. .和分子在物质组成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和地不同,分子中存在地是和,分子中存在地是和. .地基本组成单位是、、、,地基本组成单位是、、、,它们通过键相互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 .地二级结构是结构,其中碱基组成地共同特点是(若按摩尔数计算)、、. .测知某一样品中,、、那么, . .嘌呤环上地第位氮原子与戊糖地第位碳原子相连形成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地化合物叫. .嘧啶环上地第位氮原子与戊糖地第位碳原子相连形成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地化合物叫. .体内有两个主要地环核苷酸是、,它们地主要生理功用是. .写出下列核苷酸符号地中文名称:、. .分子中,两条链通过碱基间地相连,碱基间地配对原则是对、对. .二级结构地重要特点是形成结构,此结构属于螺旋,此结构内部是由通过相连维持,其纵向结构地维系力是. .因为核酸分子中含有和碱基,而这两类物质又均含有结构,故使核酸对波长地紫外线有吸收作用..双螺旋直径为m,双螺旋每隔m转一圈,约相当于个碱基对.戊糖和磷酸基位于双螺旋侧、碱基位于侧.、核酸双螺旋结构中具有严格地碱基配对关系,在分子中对、在分子中对、它们之间均可形成个氢键,在和分子中始终与配对、它们之间可形成个氢键.b5E2R。 .地值地大小与其分子中所含地地种类、数量及比例有关,也与分子地有关.若含地配对较多其值则、含地配对较多其值则,分子越长其值也越.p1Ean。 .值是地变性温度,如果是不均一地,其值范围,如果是均一地其值范围. .组成核酸地元素有、、、、等,其中地含量比较稳定,约占核酸总量地,可通过测定地含量来计算样品中核酸地含量.DXDiT。 .双螺旋结构地维系力主要有和. .一般来说分子中、含量高分子较稳定,同时比重也较、解链温度也. .变性后,其钢性、粘度、紫外吸收峰. .分子中两条多核苷酸链所含地碱基和间有三个氢键,和之间仅有两个氢键. .主要有三类,既、和、它们地生物功能分别是、和. .地二级结构大多数是以单股地形式存在,但也可局部盘曲形成结构,典型地二级结构是型结构. .在生物细胞中主要有三种,其中含量最多地是、种类最多地是、含有稀有碱基最多地是. .三叶草型结构中,氨基酸臂地功能是,反密码环地功能是. .氨基酸臂ˊ末端中最后三个碱基是,反密码环中有三个相连地单核苷酸组成,不同也不同. .成熟地在ˊ末端加上了构成帽地结构,在ˊ末端加上了形成尾.地前身是. .三叶草型结构中有环、环、环及环,还有臂. 三、选择题 型题 .在核酸测定中,可用于计算核酸含量地元素是: .碳.氧.氮.氢.磷 .在核酸中一般不含有地元素是: .碳 .氢.氧.硫.氮 .腺嘌呤()与鸟嘌呤()在结构上地差别是: 地上有羟基,地上有氨基地上有羟基,地上有甲基

生物化学第1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填空题: 1、和提出DNA的双螺旋模型,从而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胸苷就是尿苷的位碳原子甲基化。 3、核酸按其所含糖不同而分为和两种,在真核生物中,前者主要分布在细胞中,后者主要分布在细胞中。 4、某双链DNA中含A为30%(按摩尔计),则C为%,T为%。 5、DNA双螺旋B结构中,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nm,螺距为nm,沿中心轴每旋转一周包含个碱基对,相邻碱基距离为nm,之间旋转角度为。 6、在DNA分子中,若(G+C)%含量越高,则越高,分子越稳定。 7、tRNA的二级结构呈形,三级结构像个倒写的字母。 8、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使得核酸在nm附近有最大吸收峰,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9、DNA变性后,紫外吸收能力,粘度,浮力、密度,生物活性。 10、嘌呤环上的第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位碳原子相连形成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 11、体内两种主要的环核苷酸是和。 12、写出下列核苷酸符号的中文名称:ATP ,dCDP 。 13、RNA的二级结构大多数是以单股的形式存在,但也可局部盘曲形成结构,典型的tRNA 结构是结构。 14、tRNA的三叶草型结构中,其中氨基酸臂的功能是,反密码环的功能是。 15、构成核酸的单体单位称为,它与蛋白质的单体单位氨基酸相当。 16、在核酸分子中由和组成核苷,由和组成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无论是DNA 或RNA都是由许许多多的通过连接而成。 17、核苷中,嘌呤碱与核糖是通过位原子和位原子相连;嘧啶碱与核糖是通过_位_ __原子和__ _ 位_ __原子相连。 18、DNA具有刚性是由于,DNA具有柔性是由于。 19、生理pH值下,体内核酸大分子中的碱基是以式存在(酮式,烯醇式)。 20、1944年Auery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21、核酸是两性电解质,因为分子中含基和基团。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关于双链DNA碱基的含量关系哪个是对的( ) ①A=T G=C ②A+T=C+G ③G+C>A+T ④G+C

生物化学知识点与题目-第五章-核酸

第五章核酸 一、DNA/RNA结构与功能 RNA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两类核酸的比较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构:方向性: 5′3′,5’-磷酸端,3’-羟基端Chargaff法则 维持DNA结构的作用力:碱基堆积力 核糖核酸(RNA)的结构:3′→5′磷酸二酯键 tRNA的一级结构特点,tRNA二、三级结构 校正tRNA mRNA的结构特征: 二、性质及应用 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DNA的熔点、紫外吸收:260nm 核酸的水解:碱水解,RNA的磷酸酯键易被稀碱水解,得到2′,3′-核苷酸混合物 酶水解:核酸酶属于磷酸二酯酶 核酸研究技术:Sanger双脱氧终止法DNA测序原理 一、DNA/RNA结构与功能 RNA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两类核酸的比较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构:方向性: 5′3′,5’-磷酸端,3’-羟基端Chargaff法则 维持DNA结构的作用力:碱基堆积力 核糖核酸(RNA)的结构:3′→5′磷酸二酯键 tRNA的一级结构特点,tRNA二、三级结构 校正tRNA mRNA的结构特征: 名词解释 反密码子Chargaff规则碱基堆积力DNA的一级结构DNA的二级结构 选择题 1.A TP分子中各组分的连结方式是: A、R-A-P-P-P B、A-R-P-P-P C、P-A-R-P-P D、P-R-A-P-P E、P-A-P-R-P 2.决定tRNA携带氨基酸特异性的关键部位是: A、3′末端 B、T C环 C、二氢尿嘧啶环 D、额外环 E、反密码子环3.构成多核苷酸链骨架的关键是: A、2′,3′-磷酸二酯键 B、2′,4′-磷酸二酯键 C、2′,5′-磷酸二酯键 D、3′,4磷酸二酯键 E、3′,5′-磷酸二酯键 4.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 A、核DNA B、线粒体DNA C、tRNA D、mRNA E、rRNA 5.有关DNA的叙述哪项绝对错误: A、A=T B、G=C C、Pu=Py D、C总=C+mC E、A=G,T=C 6.真核细胞mRNA帽结构最多见的是: A、m7ApppNmP B、m7GpppNmP C、m7UpppNmP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生物化学》第二单元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生物化学》第二单元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一、A1 1、下述关于DNA特性错误的是 A、双链解离为单链的过程为DNA变性 B、DNA变性时维系碱基配对的氢键断裂 C、DNA变性时具有增色效应 D、Tm值是核酸分子内双链解开30%的温度 E、DNA复性过程中具有DNA分子杂交特性 2、下述关于DNA变性的特点哪项是正确的 A、主要破坏维系双链碱基配对的氢键 B、破坏一级结构中核苷酸的序列 C、变性的DNA不能复性 D、互补碱基对之间的二硫键断裂 E、导致变性因素中强酸最常见 3、下列有关DNA变性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磷酸二酯键断裂 B、OD280不变 C、Tm值大,表示T=A含量多,而G=C含量少 D、DNA分子的双链间氢键断裂而解链 E、OD260减小 4、DNA是

A、脱氧核糖核苷 B、脱氧核糖核酸 C、核糖核酸 D、脱氧核糖核苷酸 E、核糖核苷酸 5、下列有关DNA二级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双螺旋中的两条DNA链的方向相反 B、双螺旋以左手方式盘绕为主 C、碱基A与T配对,C与G配对 D、双螺旋的直径大约为2nm E、双螺旋每周含有10对碱基 6、在DNA双螺旋中,两链间碱基配对形成氢键,其配对关系是 A、T=A C=G B、G=A C=T C、U=A C=G D、U=T T=A E、C=U G=A 7、已知双链DNA中一条链的A=25%,C=35%,其互补链的碱基组成应是 A、T和G60% B、A和G60% C、G和G35% D、T和G35% E、T和G65% 8、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小体。在核小体中

生物化学—核酸

核酸化学 DNA弹性: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的骨架上的许多键都可以转动,随热力学的变化,可以使链弯曲、伸展或碱基分开。这就使具有同样碱基配对的DNA双螺旋可以采取另一些构象,DNA构象上这种差异称为多态性。1、脱氧核糖的五元环能折叠成多种构象;2、组成磷酸脱氧核糖骨架的连续的键可以转动;3、C-N糖苷键可以自由转动。 超螺旋DNA:如果DNA分子额外的多转几圈或少转几圈,就会使DNA双螺旋中存在张力,如果这种张力不能释放掉,DNA分子就会发生扭曲,用以抵消这种张力,这种扭曲的DNA称为超螺旋DNA。 减色效应:核酸的光吸收值常比其各核苷酸成分的光吸收值之和少30-40%,这是在有规律的双螺旋结构中碱基紧密地堆积在一起造成的,此现象称为DNA的减色效应:当核酸分子变形时,它在260nm处的吸收值便增大,此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变性:在加热或极端pH值条件下,核酸的粘度会突然消失,实质是配对的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和相邻碱基间的碱基堆集力受到了破坏,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变为无规则的单链线团状,这个变性过程称为熔解(Tm)。变性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 熔解温度(Tm):DNA热变性发生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通常把热变性过程中光吸收达到最大吸收(完全变性)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熔点或熔解温度。 影响Tm值因素:1、核酸的均一度:均一性愈高的样品,变形过程的温度范围愈小;2、G-C含量:在一定范围内,Tm值与G-C含量成正比;3、介质中的离子强度:一般而言Tm值与介质中的离子强度成正比。 DNA复性的条件:1、有足够的盐浓度消除静电斥力。2、有足够的温度破坏无规则的氢键。 复性反应的影响因素:1、DNA片段的大小:大的线性单链,扩散速度受到妨碍,减少互补链的碰撞机会;2、DNA的浓度:浓度高增加互补链的相碰机会;3、DNA复杂性:原核为单一顺序,所以复性较为稳定,真核DNA具有各种重复顺序,较为复杂;4、温度:复性温度一般比Tm低25℃为最佳;5、盐浓度:盐浓度要达到足够高,但太高会导致低严紧型杂交分子。 核酸的结构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DNA携带两种形式的遗传信息:1、DNA序列决定的遗传信息:①负责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信息,是以三联体密码子的方式编码的;②基因表达调控的信息,例增强子、启动子。2、DNA结构决定的外遗传信息:①DNA甲基化;②染色质的结构、DNA分子的构象和拓扑特征。 外遗传信息:是不处于DNA自身的核苷酸序列中可影响DNA活性的任何可遗传的性质(即最终将影响器官的表现型)。外遗传(epigenetic)又译为后生遗传。

生物化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 肽键: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氨基脱水缩合所形成的结合键,称为肽键. 等电点:蛋白质分子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三、填空题 1,组成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根据氨基酸侧链R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可分为①非极性侧链氨基酸;②极性中性侧链氨基酸:;③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④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3,紫外吸收法280 nm定量测定蛋白质时其主要依据是因为大多数可溶性蛋白质分子含有色氨酸, 苯丙氨酸,或酪氨酸. 5,蛋白质结构中主键称为肽键,次级键有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键、范德华力、二硫键等,次级键中属于共价键的有范德华力、二硫键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DNA的一级结构: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从5’-末端到3’-末端的排列顺序即碱基排列顺序称为核酸的一级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两条反向平行DNA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所形成的右

手双螺旋结构称为DNA的二级机构. 三、填空题 1,核酸可分为 DNA 和 RNA 两大类,前者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和原核细胞拟核部位,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部位 2,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由戊糖、含氮碱基和磷酸 3个部分组成 6,RNA中常见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尿嘧啶和胞嘧啶 7,DNA常见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四、简答题 1,DNA与RNA 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有何异同

4,叙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是:1,DNA是一平行反向的双链结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交接触.腺嘌呤始终与胸腺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两个氢键A=T,鸟嘌呤始终与胞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三个氢键G≡C,碱基平面与线性分子的长轴相垂直.一条链的走向是5’→3’,另一条链的走向就一定是3’→5’;2,DNA是一右手螺旋结构;3,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两条链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 第三章酶 酶: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质. 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质称为酶原 酶原激活:酶原受某种因素作用后,转变成具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大学药学-生物化学-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试题与答案(附详解)

生物化学第二节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A1 1、关于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A、碱基A和U配对 B、碱基G和T配对 C、两条同向的多核苷酸 D、两条反向的多核苷酸 E、碱基之间以共价键连接 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腺嘌呤的摩尔数等于胸腺嘧啶的摩尔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D、两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与T或C与G之间的氢键连接 E、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3、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 A、戊糖构象 B、碱基的旋转角 C、碱基序列 D、戊糖磷酸骨架 E、磷酸二酯键

4、DNA的主要功能是 A、翻译的模板 B、反转录的模板 C、翻译和反转录的模板 D、复制和基因转录的模板 E、突变与进化 5、对于tRNA 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tRNA 通常由70-80 个核苷酸组成 B、细胞内有多种tRNA C、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D、分子量一般比mRNA 小 E、可作为各种氨基酸的转运载体 6、下列关于RNA 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有mRNA,tRNA ,rRNA 等种类 B、原核生物共有5S、16S、23S三种rRNA C、tRNA 是最小的一种RNA D、tRNA主要的作用是在细胞核内转录DNA基因序列信息 E、组成核糖体的RNA 是rRNA 7、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量最小 B、是各种氨基酸的转运载体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原料

C、tRNA的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 D、tRNA的三级结构为倒“L”型的结构 E、5’-末端具有特殊的帽子结构 8、DNA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氢键 B、2’,3’-磷酸二酯键 C、3’,5’-磷酸二酯键 D、2’,5’-磷酸二酯键 E、疏水键 9、下列哪种碱基只见于RNA而不见于DNA A、A B、T C、G D、C E、U 10、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 A、戊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碱基相同,戊糖不同 C、碱基不同,戊糖不同 D、碱基相同,戊糖相同 E、碱基相同,部分戊糖不同

核酸化学

1.4.3 第三章核酸化学 第三章核酸化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阐述核酸的元素组成、组成成分及组成单位。 (2)描述DNA、mRNA、tRNA和rRNA的结构特点。 (3)阐述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等基本概念,并列举其应用。 (4)了解核酸的性质、体内重要的游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功能。 (5)概括核酸提取的有关原理和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1)至少会用一种方法完成核酸的含量测定。 (2)具备核酸类药物在使用、储存和运输中的基本技能。 核酸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从高等的动物、植物到简单的病毒都含有核酸。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869年,年轻的瑞士科学家Miescher从脓细胞核中分离出一种含有C、H、O、N和P的物质,当时称为核素。因发现核素显酸性,后又改称为核酸,意即来自细胞核的酸性物质。随后,Hoppe-Seyler从酵母中分离出一种类似的物质,即现在的RNA。自那之后,核酸研究并非非常顺利。直到1909年,美国生物化学家Owen发现核酸中的糖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组成的核糖。1930年,他又发现Miescher在绷带上发现的核酸中的糖分子比

Hoppe-Seyler发现的“酵母核酸”中的糖分子少了1个氧原子,因此将这种糖分子称为脱氧核糖,含两种不同糖分子的核酸分别称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1934年,Owen将核酸水解,证明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同时,在这一时期还证明了核苷酸是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20世纪50年代初,Chargaff发现DNA的嘌呤和嘧啶组成有其特殊规律。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从此,核酸的研究经历了基因克隆、人类3×109个碱基对(base pair,bp)的基因测序,开始进入基因组学研究阶段。 1.4.3.1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 一、核酸的元素组成 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 5种,其中磷的含量在各种核酸中变化范围不大,平均含磷量为9%~10%。因而,可通过测定生物样品中磷的含量来计算样品中核酸含量。 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核酸在核酸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核苷酸,因此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为区别多、寡核苷酸,故将核苷酸也称为单核苷酸。核苷酸完全水解可释放出等摩尔量的碱基、戊糖和磷酸。 知识链接 核苷酸的利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