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引流管护理(更换引流带)操作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引流管护理(更换引流带)操作程序

一、如何根据病情分析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答: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的量约为800~1200ml,呈黄绿色、清亮、无沉渣、

有一定黏性。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进食后,每日可有600~

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术后1~2日胆汁的颜色可呈淡黄色混

浊状,以后逐渐加深、清亮。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出,提示引流管阻塞、

受压、扭曲、折叠、脱出,可能引起胆瘘,应及时查找原因和处理;若引出胆汁

量过多,常提示胆管下端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二、如何做好引流管的安全护理工作?

答:1、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一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

状、颜色改变需每天更换),并严格无菌操作。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3、经常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等,

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应宣教工作,以取得配合,防止自动拔出。

试述T管引流的护理措施?

1 妥善固定,防止滑脱,避免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患者回病房后,立即将t型管接无菌引流袋,并用曲别针固定床旁,保持引流

管通畅,勿将引流管扭曲、受压。如有泥沙样结石或蛔虫阻塞时,应用无菌盐

水缓慢冲洗,勿加压冲洗。

2.2 保持无菌,防止逆行感染

每天更换引流袋,并检查有无破损,注意无菌操作,平卧时引流袋应低于腋中

线,防止胆汁逆流造成逆行性感染。

2.3 观察与记录

观察记录胆汁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有无鲜血或碎石等沉淀物,同时注意观

察体温及腹痛情况、大小便颜色及黄疸消退情况。一般术后 24h内t型管引流

量约300~500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亮,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本组病例有1

例术后第3~5天出现胆汁增多,约 1100~1450ml,胆汁内未发现沉淀物,为黄

绿色,患者未诉不适。针对病情,给予继续观察,术后第6天引流量开始逐渐减

少。

2.4 t型管周围皮肤的护理

每日清洁消毒t型管周围皮肤1次,并覆盖无菌纱布,如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

换纱布,并局部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应严格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5 拔管的护理

本组病例均术后12~14天拔除t型引流管,其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

无发热、大小便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黄色或黄绿色,无脓

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在x线下经t管行胆道造影,

了解胆道下端是否通畅,若胆道通畅,可夹管3天;若无发热、腹痛、黄疸,即

可拔除t型管。拔管后1周内,应警惕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观察体温有

无黄疸和腹痛发作,以及时处理。

2.6 观察患者全身情况

胆道疾病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早期以胃肠外营养为主,静脉输入水电解质、氨基酸等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胃肠功能恢复有肛门排便、排气后,指导患者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低脂饮食。

闭式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能,注意引流管有无裂缝,引流管有无破损,各衔接处是否密封。保持管道连接处衔接牢固,必要时寸带固定于胸部,防止滑脱,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沙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务必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有效体位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此体位利于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咳嗽、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充分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

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术后初期30~60分钟一次,防止其受压、折曲、阻塞。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水柱波动的幅度反映残腔的大小与胸膜腔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波动上下约4~6cm。

4、妥善固定

长短适宜,一般引流管长度100cm,各处均需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水封瓶置于床上病人双下肢之间,防止滑脱。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其密封。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住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5、观察与记录

〈1〉水柱波动情况:正常波动4—6cm,以后逐渐减小到消失,不波动见于:肺扩张、管道堵塞、扭曲、受压、管子放置过深或过浅;

〈2〉色、质、量: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80ml/h,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宜凝血。〈500ml/24h,第一个8小时多为血性液,如果引流液连续3小时>100ml/h,颜色为暗红色或鲜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伴休克症状,则疑为胸腔内活动性出血,需立即开胸止血;准确记录引流量,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更换引流液,(现要求更换无菌引流瓶),用胶布作标记;便于观察引流量。〈3〉有无漏气:正常24~48h有少量漏气,分Ⅲ°,Ⅰ°指用力咳嗽时出现漏气,Ⅱ°指深呼吸时出现漏气,Ⅲ°指平静呼吸时出现漏气,严重漏气说明有支气管胸膜瘘或肺裂口大,可用安全瓶负压吸引压力8~12cmH2O

6、拔管指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