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教(学)案模版

自我意识教(学)案模版
自我意识教(学)案模版

自我意识教案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专题题目

第1页

引言

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

这个谜语出自哪里?

这个谜语叫斯芬克斯之谜,出自古希腊神话故事《俄狄浦斯王》。

在故事中,斯芬克斯是个狮身人面的女妖,她每天坐在忒拜城堡附近的悬崖上向路人提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过路人必须猜中,如果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无数人为此丧生。最后一个叫俄狄浦斯的青年猜到了答案,谜底是人。

斯芬克斯之谜,是古希腊哲学家普遍认识人类的最高智慧——人,必须反思和认识自己!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荀子说:大智有所不虑,大巧有所不为。

印度谚语:认识你自己,就能认识整个世界。

人最熟悉的是自己,最陌生的也莫过于自己;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莫过于自己。

思考:

?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认为你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人?

你满意自己的现状么?你希望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你怎样改变现状成为自己期望的那种人?

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课程的容。

本章主要容

一自我意识概述(包括在我意识的含义、容结构、功能等)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与培养(包括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健全的自我意识的标准、如何培养自我意识等)

三活动与体验(我们中间会穿插一些活动,以及课下咱们心理委员可以带领班级同学做的一些活动)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及其发生发展

1、自我意识的含义: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容:

(1)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

(2)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

(3)个体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主题我和客体我——每个人都是“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体

例:“我是个好人。”(I)“我觉得我是个好人”(Me)“我(I)感到我(me)心里很不舒服。”

2、自我意识的容和结构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认知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容

自我调控自我体验属于情绪、情感的畴,主要包括自尊、自信、自卑、自负、自责、自豪感等方面容。

自我体验自我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调节,主要包括自主、自立、自律、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等方面。

2)生理自我对自己的身体、性别、年龄、容貌、仪表、健康状况以及所有物等方面的认识。

社会自我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名望等方面的认识。

心理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的认识。

3)现实自我就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当前总体实际状况的基本看法。

镜中自我是指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或他人对自己的基本看法。

理想自我则是指个体想要达到的比较完美的形象。

研究表明,当现实自我和镜中自我相一致时,个体会产生加快自我发展的倾向,反之,个体会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或试图改变现实自我。

当理想自我是建立在个体的实际情况基础之上,且符合社会要求和期望时,它就会指导现实自我积极适应并作用于外环境,从而使自我意识获得快速发展。反之,如果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要求三者之间有矛盾,就会引起个体心的混乱,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心理疾病。

讲到这,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活动

20个我是谁:

操作:

①.请用10分钟写出20句“我是……的人”,要求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语句,避免出现类似“我是一个男生”这样的句子:

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②. 评估你对自己的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在你列出的每句话的后面加上正号(+)或负号(-)。正号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肯定满意的态度”,负号的意义则相反,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不满意、否定的态度”。看看你的正号与负号的数量各是多少。

如果你正号的数量大于负号的,说明你的自我接纳状况良好。相反,你的负号将近一半甚至超过一半,这显示你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你的自尊程度较低,这时你需要省一番,寻找问题的根源,比如是否过低地评价了自己?是什么原因使你成为这样?有没有改善的可能?

③. 将述的20项容作下列归类:

A.身体状况(你的体貌特征,如年龄、身高、体形、是否健康等)。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B.情绪状况(你常持有的情绪情感,如:乐观开朗、振奋人心、烦恼沮丧等)。编号:________ 才智状况(你的智力、能力情况:聪明、灵活、迟钝、能干等)。编号:________

包括(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编号________ C.社会关系状况(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和别人应对进退、对他人常持有的态度、原则,如:乐于助人的、爱交朋友的、坦诚的、孤独的等等)。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这个小活动,大家对自己的身体、情绪、社会关系大致有了一个了解。那么大家考虑一下自我意识有什么作用呢?——————找同学回答一下。

自我意识的作用:

导航作用理想自我(发展目标)

应当建立在全面正确地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能对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品德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是个体活动的动力。

自控作用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发挥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它是目标的保护神,是成功的卫士。个体在对自我作出正确认识、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能够对自己的注意力、情感、道德、行为、时间、精力等加以控制,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省作用当面临挫折时,个体自我意识就会对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能力、行为、社交等方面进行反思反省,努力寻找受挫的主客观原因,并重新调整原来的认识,形成新的理想自我的容,使其与现实自我趋于统一。这种省和归因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1.逐渐趋于稳定——伴随矛盾、困扰

2.呈现年级差异——大一最强,大二大三最低,大四成熟

3.自我认识水平提高——存在片面性

4.认识主动性提高;

认识广度拓宽(身体、能力、价值等);

但易产生落差、孤独感。

5.自我体验深刻——两极化明显

丰富性:自豪、自尊、自信、自卑、自惭、自责、社会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

敏感性和波动性:

6.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存在偏差

盲目、冲动行为相对减少;

自我设计愿望强烈,总体上积极向上,但存在一定的自我中心;独立性增强,但易出现逆反。

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五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类型:自我肯定、自我矛盾、自我否定、自我扩、自我萎缩。

1)自我肯定这种类型自我意识的显著特点就是不断地提升现实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达到统一。这类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的理想自我既比较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期望,又比较切合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是经过积极努力能够达到的。

2)自我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冲突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与矛盾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动。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最大。其典型表现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缺乏稳定性、一贯性和持久性。

3)自我否定这种类型的大学生通常对自我意识中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使得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非常大,以致认为经过努力也无法实现,或尽管两者距离不大,但由于个人自

我掌控能力较弱,前进的动力不强,心态不够积极,直接制约理想自我的实现。

自我否定类型的大学生通常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实自我,只有放弃理想自我,服从现实自我,从而埋没或浪费了自己应有的能力。

4)自我扩该类大学生往往盲目自信、心高气傲、自吹自擂、自我放大。

这类学生自我意识的共同点是对现实自我的估价过高或虚假判断,使之与理想自我趋于统一。

5)自我萎缩当大学生感到理想自我很难实现,甚至永远无法实现,而现实自我往往提高非常缓慢,甚至无法改变,以致于无法容忍时,就会出现自暴自弃、自责疚等消极情绪,这就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萎缩。

这类大学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理想自我的缺失,对现实自我又非常不满,以致感到非常自卑,出现自轻、自贱、自责等严重的不良心理或一定程度的行为障碍。

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

1. 生理因素

一方面,对生理自我的认知会影响到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形成。另一方面,生理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

2. 心理因素(人格气质、思维模式、归因方式等)

3. 社会因素

(1)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等)

(2)家庭环境(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等)

(3)高校环境(教学、管理方式、师生关系等)

(4)他人影响(他人反馈的信息、他人的示作用)

(5)角色扮演

与个体对该角色行为的理解、相关角色对该角色理解有关;二者一致,促进自我意识健康发展;反之,出现自我角色混乱

如果某些因素被我们无意中扭曲了,便会造成认知偏差。

比如1)过分追求完美——比如说有些人他会苛求所有人都喜欢她,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这可能吗?生活中一旦有人不喜欢他,他便产生一种自卑。

2)对现状不满引起心理失衡——刚步入大学,你是否对这所大学、对所学专业产生过不满呢?其实我当初来到这里的时候也是满怀抱怨,但是当时有位师姐对我说,如果你在这所学校里不够优秀的话,那么你就没有资格抱怨!所以,当你因对现状不满时,你不是去抱怨,而是去证明自己的潜力。有时候,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信念。(适当的加一些理清行为疗法)

3)受他人期望的影响

高估自己的魅力和能力,易固执己见和偏执。

自尊心过强,极关心自我形象,渴望表现自己,对自尊的情感反应强烈。对他人易责备求全,观察问题易简单化。行动目标过高,对困难估计不足。

2 自我评价偏低——自卑

言语和行为迟滞对批评敏感渴望奉承或赞扬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多有防御行为易有敌对行为矫饰优越倾向

——————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过自卑(比如说来自农村,比如说没有一些艺术方面的特长等等)。自卑无所谓,关键是是你是如何面对的。下面是一个份自尊量表,大家

可以测一下:

自尊量表————

1=非常符合,2=符合,3=不符合,4=很不符合

1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上

2我感到我有许多好品质

3归根结底,我倾向于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4我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5我感到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不多

6我对自己持肯定态度

7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满意的

8我希望我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

9我确实时常感到毫无用处

10我时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反向计分条目3.8.9.10

评分标准:总分围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越高。

5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大学阶段,学生强烈关心自己的发展,随着各种活动的丰富,自我体验丰富复杂,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在时间上存在着延缓偿付期,因此呢,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分化,他们要求独立、要求自己承担责任,但由于求学的种种原因,经济上不能独立,没有工作,还不能完全的担任其成年人该担负的责任。其实,这也是引起大学生自我意识冲突与矛盾的原因之一。那么其他引起自我意识的不良因素是什么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如何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那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是什么?

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1)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自我和自我发展。

2)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协调一致的人。

3)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一致的人。

4)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

虽然,我们不能把这些标准一对一的往每一位同学的身上生搬硬套,但是我们心理委员可以随时关注班里的同学。通过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的一些方法,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的气氛。

塑造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一)认识自我,正视自我——完善自我意识的基础

1.通过与他人比较看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库利的“镜中人”

主动社会交往:“自我概念来源于社会交往。”——米德

合理运用比较策略:综合比较、向下比较、缺陷补偿等。

2. 通过与自己比较看清自己进步还是退步

3. 通过分析他人的评价和反馈认识自己(乔窗口理论)

4. 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成果认识和评价自己

5. 通过自我反思(特别是自我批评)总结提高

乔窗口理论(Johari Window)

库利的“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理论

库利指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可以作为镜子,都能照折射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

?°镜中我?±的形象包括:

1. 关于被他人看到的自己的姿态的自我觉察;

(?°爬烟囱的故事?±)

2. 关于他人对自己所作的评价与判断的自我想象;

3. 关于对自己怀有的某种感情?a?a自尊与自卑等。

(二)接纳自我——建立真实的自信心

1. 接纳自己是有缺点的人;

能改变的,积极改进;

不能改变的,欣然接纳。

2. 相信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3. 进行积极心理暗示;

4. 积极展示自己,在小事中积累成功的体验。

塑造健全自我意识的途径

1)正确认识自我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难、知己更难。

(1)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

参照物:a、自己与其他人的比较;

b、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c、用自己活动成果来了解自己。

(2)准确客观地评价自我

(3)经常地反省自我

“吾日三省吾身”

之前大家做的20个关于我是谁的句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认识的方法。其实,接着我是谁的问题,大家还可以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上大学,大学之后我还应该怎么做,我的生涯规划又是怎么样的?????

像大学生生自我意识检测,都是给自己鼓励的一些小方法。大家知道人性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吗?——————那位同学回答一下?————赞美!人性最大的弱点是喜欢接受别人的赞美。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皮革马利翁效应(自我实验者预言)——目标---努力---成功,进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是一个“新我”形成的过程。

融入集体、融入社会中

“根植于沃土,才能茂盛。”

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并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

生命曲线活动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1 时间上的“延缓偿付期”2 空间上的“自主性”3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性

埃里克森指出:个体在青春期发育开始后,由于身心两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便开始从以下六个层面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

我父母(老师)对我有何期望?

我以往的成败经历如何?

我现在有何问题?

我有何身体特征?

我的现实环境有何条件限制?

我希望自己将来如何?

个体将上述六个问题思考的结果同统而合一,然后用来回答“我是谁”与“我将来走向何方”着两大问题,这样的过程就是自我统合的过程。

大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第五阶段末第六阶段初,普遍都要面临的发展性危机要是“同一感”与“同一感混乱”两极之间的矛盾。

同一感又称自我同一性、自我统合,是一个人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是一种关于“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我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 等等的一连串的感觉

对于身心发展迅猛而又缺乏生活经验的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自我统合绝非易事,多数学生都不能顺畅无阻地达到自我统合的理想境界。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成熟而心理健康的个体,通常都会对“自我”有一个清晰而连续的概念,他对自己的看法应该是基本同一的。反之,如果一个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不能达到基本的一致,缺乏一个清晰和完整的自我概念,他就可能经受“同一感混乱”的折磨,他就会失去对生活的自信心、价值感、和充实感,就会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就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空虚”、“困惑”、“迷茫”和“烦恼”,就难以正确地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成长中的种种具体问题。

努力实现自我同一感是每个个体进入青春期必经的心理历程。大学生要抓住“自我的统合和混乱”这一核心,学会化解自我同一感危机,推动新的自我同一感的形成,优化人格。

重点:

一是入学适应心态调整,主要是指向自我定位的调整,学会在“高手林立”的新环境中恰当的自我评估和自我期待,调整原来“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逐步接纳“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样一种价值观,能“各适其性,各得其所”,适应新的学校环境对自己的挑战。二是学习在一个新的、充满竞争的人际环境中,如何与人合作、和谐共处的交往技巧,处理好因学习竞争、情感纠、自尊水平降低带来的种种人际矛盾问题。

三是学习设计生涯发展规划,制定适度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计划性及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是学会对学习心理的调适和理性情绪的调适,矫正不合理的认知,调整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五是学习思考爱情、婚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折偶观、婚姻观、构建健康的性心理、性生理、、性伦理、性法理的认知结构,处理好青春期恋情与完成学业目标之间难以完全协调平衡的矛盾。

六是面对日益临近的就业的人生十字路口,学会能清楚地觉知自我,明了自己的特质、需求、背景与价值感,用整体的观念来作出自己生涯的选择,以确认何种方向的人生道路是真正适合自己并能实现自我的。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自信、自主、自爱,你就一定能在人生中展现自己应有的风采。

接下来,也是几个小活动,我是谁,谁塑造了我,我的自画像————在这里我们今天就不做,咱们心理委员下去后可以带领班级同学进行一下探讨。

?大学生自我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关注,正确认识自我是个体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每天早晨,我对自己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自我都是新的,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前进的动力,而是摆脱昨天阴影的力量,你不能轻装是因为你习惯向后看,请转过身吧,走过去前面是个天,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真好!”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下面是一些个人对自己看法的述,填答时,请您看清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圈选一个数字(1代表该句话完全不符合您的情况,2代表比较不符合您的情况,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您的情况,5代表完全符合您的情况)以代表该句话与您现在对自己的看法相符合的程度,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都有其独特性,因此答案是没有对错的,您只要如实回答就行了。自我和谐量表(SCCS)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1.我周围的人往往觉得我对自己的看法有些矛盾

?2.有时我会对自己在某方面的表现不满意

?3.每当遇到困难,我总是首先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

?4.我很难恰当表达我对别人的情感反应

?5.我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我并不要求别人也与我一样

?6.我一旦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就不会再改变

?7.我经常对自己的行为不满意

?8.尽管有使得做一些不愿意的事,但我基本上是按自己意愿办事的

?9.一件是好事好,不好是不好,没有什么可含糊的

?10.如果我在某件事上不顺利,我就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11.我至少有几个知心朋友

?12.我觉得我所做得很多事情都是不该做的

?13.不论别人怎么说,我的观点决不改变

?14.别人常常会误解我对他们的好意

?15.很多情况下我不得不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

?16.我朋友中有些是与我截然不同的人,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关系

?17.与朋友交往过多容易暴露自己的隐私

?18.我很了解自己对周围人的情感

?19.我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与我的要求相距太远

?20.我很少去想自己所作的事是否应该

?21.我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

?22.我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23.我很能自如的表达我所要表达的意思

?24.如果有足够的证据,我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观点

?25.我很少考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6.把心里话告诉别人不仅得不到帮助,还可能招致麻烦

?27.在遇到问题时,我总觉得别人都离我很远

?28.我觉得很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29.我很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引起别人的误解

?30.如果我发现自己某些方面表现不佳,总希望尽快弥补

?31.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很难与他们沟通

?32.我认为能力再强的人也可能遇上难题

?33.我经常感到自己是孤独无援的

?34.一旦遇到麻烦,无论怎样做的都无济于事

?35.我总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感受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1、4、7、10、12、14、15、17、19、21、23、27、28、29、31、33共16项

?自我的灵活性:2、3、5、8、11、16、18、22、24、30、32、35共12项

?自我的刻板性:6、9、13、20、25、26、34共7项。

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它两个分数相加。得分越高自我和谐度越低。在大学生中,低于74分为低分组,75-102为中间组,103以上为高分组。

案例分享

小丁来自农村,因家境不佳,所以以优异的成绩“屈就”某大学.这使他从上大学的第一天就有一种比其他学校的大学生差的感觉.他从心深处希望改变这一历程.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他一方面努力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也为生计奔波.在别人眼里他始终是个坚强而有头脑的人。

而他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只是自己一种无奈的选择.平常的他可以与周围的每个人融洽相处,加上他的阅历较多,所以总会有新奇的事说给他人听,让人感觉似乎他是个很开朗的人.但他说这不是真实的他,他不敢与人谈家,谈学校,谈那份奔波的辛苦,因为这些都是他心底最隐秘的东西,是他感到极度自卑的地方,想改变却又是徒劳的,他认为这个自卑的“我”才是真正的“我”,而那个外在的“我”不过是个假像而已,从来也不曾存在过.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社会心理学答案

1.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 2.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研究自己的观点的?80年代 3.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确 4.社会心理学是生理心理学的下级学科否 5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社会动机 6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2 7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 8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只有一种是标准的错误 9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 1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普通社会心理学和群体行为 11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错误1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考试法 13影响结果的因素一定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错误 14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观察的方法是一般观察法 15现场实验法不同于实验室实验法,不需要控制变量。错误 16相关就可以解释因果。错误 17观察法根据主体参与情况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2 18访谈法和问卷法统称为什么? 调查法 19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正确 20群体心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爱的关系 21麦孤独的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合理的。错误 22现场实验法对任何条件都不用控制。错误

23观察法中除了一般观察法还有参与观察法 24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5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正确 26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证实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分析论”阶段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错误 27社会经验论时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哪个时期?形成 28卢梭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来自教育 29人类的遗传基因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正确 30调查法可以分为几类?2 31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8-10个月 32人生来就会有“我”的概念。错误 3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和自我的相互作用决定l人格的发展方向。错误 34在社会化过程中,5-6岁孩子产生的情感不包括骄傲 35性行为从社会生物学角度来看是为了繁衍后代。正确 36罗曼蒂克激情是在5-6岁产生的感情。错误 37控制有余,爱心不足是哪种父母教养方式的表现? 专制型 38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39婴幼儿的情感发展不是同步的,是有固定顺序的。正确 40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依附期的变化趋势是变长 41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是角色学习 42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价值取向,在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和确立。正确 43研究发现,人的一半以上的人格特征是通过遗传得来的。正确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除心理学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乃至哲学等都与社会心理学有密切关系 社会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F.H.奥尔波特(哥哥)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弟弟)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他人的影响包括: 1) 现实的影响; 2) 想像的影响; 3) 隐含的存在的影响(不包括“虚拟”影响、“宏观”的影响)。 社会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 1) 个体的习得行为; 2) 亲社会行为; 3) 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 E)。 其中, B——行为 P——个体 E——个体所处的情境。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英国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麦独孤。 奖赏是给予喜欢的刺激,属于正强化;取消惩罚,以引发所希望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社会心理学与我

社 会 心 理 学 与 我 姓名:葛丁铭 学号:214109056 院系:国际教育学院 指导老师:孟凡锐 上课时间:周六7 8节

引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那么,社会心理学是如何在社会背景中探索我们的种种行为的呢?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自我审查社会交往准则从众一、社会心理学与自我审查 审查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言行的查禁,而自我审查查禁的是行动者本人。如我们担心遭到反对而决定压制自己对所处环境不满意行为的了解情况,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审查。 这就说明了人是规范的遵从者和认识意义的追寻者。 作为遵从规范的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和做什么,并不简单取决于情景下的感受和想法,而是取决于我们认为怎样说和怎样做才是合适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我们虽然心里不认可他人的言行和态度,但在行动上通常都会附和他人。 作为追寻意义的人,自我审查揭示了人民寻找社会生活意义的过程。比如,除非我们认为一种情景附和正义规范的言行,否则是不会去寻找自己的冲动行为的;我们看到一种关系,犹豫再三都不愿说出自己的想法。 所以,可以总结如下:我们是为了维护自己在个体和群体的地位,为了增强自己对他人的吸引力,为了避免余人对立,

为了保持真实的自我形象,才会对自己进行自我审查。 自我审查是社会交往的重要部分,以下将继续论述。二.社会交往准则 从一个例子说起: 斯坦利曾在纽约地铁上做了一个研究:当一个人走到乘客身旁说:“对不起,我能坐一下你的座位吗?”时,乘客会有怎样的反应。这是一个违背了社会规范的请求,可结果如何呢?实际上有56%的人让出来自己的座位,12%的人愿意侧身让出一些地方。怎样解释这些违反社会规范的同谋的成功呢?最简洁的回答是,乘客不想显得没有礼貌。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社会准则是一些我固定的仪式化的事情,实际上,这些社会准则可以控制所有社会情境中的行为。 还是同意条件下,那个同谋者提出:“对不起,我能坐一会你的座位吗?我站着没法看书。”结果只有42%的乘客顺从了这一请求。原因是同谋者解决了定义他们计划情景的含混不清,这就使乘客将其是为一个没有礼貌的请求,实际上是提出请求的那个人违背了社会准则。 可以说,只有当请求者的揭示被接受时,人们才会表现出顺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公交车上,一个女同谋者坐着,另一个女同谋者上车后做出认出老朋友的表情进行交谈,其中一个说她在逛商店时买了一个飞盘,另一个让他拿出来瞧

社会心理学

导论 1.三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奥尔波特(美) 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揭示影响个体行为的社会因素,并探讨制约个体行为的动机自我意识等心理机制对个体发生的影响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库兹明(前苏联) 社会心理学应采用社会方法研究个体行为,主要陈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个体社会心理活动与其外部条件的联系 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行为主义模仿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C.C.Homars根据经济学规律提出,社会行为是互相强化的结果。 人的特定行为受到的强化越多,这一行为就会更多被表现出来 报偿(reward)- 代价(cost)= 后果(outcome) 公平理论:R/C(自己)=R`/C`(对方) 认知格式塔 场论与群体动力学:心理动力场论认为部分与整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心理关系,人可 以对部分进行整合,即通过场来进行,心理场包括环境和个体两 个方面 认知相符理论:以认知趋向一致或认知相符的状态来解释心理活动及行为的变化 →认知失调说:认为人的行为总是基于一定的认知和信息,主脑中同时出现两种相反信息和认知时就会发生不愉快,并会激发人们解除这种不协调→认知一致性理论 →认知–情感理论 归因 内隐人格理论 社会同一性理论 自我类化理论 精神分析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 新精神分析:沙利文,霍妮,弗洛姆,埃里克森 人际行为的三维理论:舒茨 →主要观点:基本的人际需要(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在所有的需要里, 包容是最重要的 人际关系的类型 包容 群体的形成与瓦解(瓦解=情感需要的破裂) 人本马斯洛 符号交互作用理论:符号即有意义的语言动作姿势等。该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 分支角色理论角色期望 镜像自我:从他人的表情态度中去认识自我 角色采择: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 角色内冲突 角色间冲突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一) 社会思维 1. 自我 (1) 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与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2) 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 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内资的一致性: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4) 自我的形成与发展: 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模仿(玩耍) 、游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 与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 自我关联效应; 巴纳姆效应; 自我增强( 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 2. 归因 (1) 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 归因的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最全面)。 (3) 归因的理论: ①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 进行对应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 的三维理论: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在具体归因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 (4) 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 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解释; 自我贬损; 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今天这两部分内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部分内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容易记忆得多。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代表性的观点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一)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三)期待效应 (四)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三、社会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二)档案法 (三)调查法 (四)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五) 实验室实验 观察法(obervational method)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一定组织方式进行直接而系统的观察,由此收集人类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而分析和判断变量关系的方法。观察法常常伴随着细致而准确的测量,如运用录音、录像、摄像头监控等方法。 优点: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 缺点: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 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 档案法为档案分析法的简称。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及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优点:不引人注目、觉察,排除了特殊反应。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缺点: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量大、耗时。有赖于分析者的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 调查法是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常有问卷法、量表法和访谈法等。 优点: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 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 优点: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进行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因而真实可靠;现场研究还可以获得其他干扰被试真实生活的方法不可能获得的资料。现场研究获得的研究

题库 社会心理学

山东大学心理健康协会心理知识竞赛 题库二社会心理学 1.从罗特控制点的理论看,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人们归因倾向属于()。 A.内归因 B.外归因 C.稳定归因 D.非稳定归因 【答案】B 【解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强调的是外因在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外归因。 2.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诸如狼孩、熊孩等没有自我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 A.他们存在生理缺陷 B.他们没有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C.他们并没有出现物—我感觉分化 D.他们的生理发展不成熟 【答案】B 【解析】自我意识必须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正是由于缺乏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所以不能形成自我意识。 3.下列属于镜我的是()。 A.小王希望自己勇敢、努力 B.小王觉得自己很勇敢、努力 C.妈妈觉得小王是很勇敢、努力 D.小王觉得妈妈认为他很勇敢、努力 【答案】D 【解析】镜我是指儿童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 4.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是()。 A.能力高低 B.身心状态 C.努力程度 D.任务难易 【答案】C 【解析】A项能力高低属于不可控的内在因素;B项身心状态属于不可控的内在因素;D项任务难易属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5.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A.自我知觉理论 B.归因理论

C.控制源理论 D.社会知觉理论【答案】A 【解析】贝姆提出粗自我知觉理论,他认为,人们并不总是很清楚自己的态度,更多的时候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和自己行为出现的情境而推断自己的态度。 6.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A.主我 B.客我 C.镜我 D.社会自我 【答案】C 【解析】镜像自我的概念由库利提出,后由米德完善。镜像自我是指个体根据抽象的概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形成自我概念。 7.“归因”是指()。 A.对客观刺激或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推测的过程 B.是对他人的综合认知 C.是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判断的过程 D.指在事件研究中,回归到事件产生的原因的一种研究手段 【答案】C 【解析】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推断人的行为原因的过程。 8.在有一种以上的原因可能起作用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轻易的把结果归因于某个特殊的原因,这是归因的()。 A.不变性原则 B.折扣原则 C.协变原则 D.客观性原则 【答案】B 【解析】个体归因时往往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不变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折扣原则是指人们在归因时,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也就是说,在有一种以上的原因可能起作用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轻易的把结果归因于某个特殊的原因。 9.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 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 【答案】A 【解析】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①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熟;②社会自我:大致从3岁到13、14岁;⑤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社会心理学感受 学习社会心理学感受 市场营销专业 我是大二上学期才开始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尽管大一下学期也学过消费心理学,但是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的区别是很大的。消费心理学主要是倾向于研究消费者行为和心理变化的影响,以及心理学对于消费者、对于企业如何更好的销售产品的影响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说明。社会心理学则是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群体与社会这样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心理学在这当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角度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火若干有组织的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变化发展的科学。 很多人都对社会心理学不感兴趣,认为没有什么值得去学习的。一到上这门课程的时候,很多人要么不来,要么就是来了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当然也有很多是来睡觉的,上课聊天的。我从来没有觉得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没有用的课程。只要是开的课程就会有它存在的意义和学习的必要,不然学校也不会花精力来开设这样的一门课程。社会

心理学给我很多的知识和见解,使我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更近一步,准确性也多了一些。运用所学的方法对于认识社会现象和平时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有很大的作用。使我们不至于面对问题的时候束手无策。 社会心理学虽然学习的时候比较枯燥,也比较的乏味,但是真正学习好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方法。尽管我上课的时候有时也会去看小说什么的,开小差,但是我不会不来上课,不会去和别人说话从而影响老师的讲课,也不会上课的时候睡觉的。开小差我落下的内容我也会用晚上的自习时间给补回来的,不会一下课什么就不管的。所以一学期下来,我还是学到很多的知识,更有的是一些很重要的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自产生以来,有关其学科性质的争议就从未平息。由于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母体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要想获得对人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完整解释,就应该从多角度出发。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科交叉点越来越多,社会心理学边缘学科的特点也将越来越明显。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这个大的整体出发的,起先就是阐述一下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们如何去看待和认知这个我们每天所面对的社会。同时叙述了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要因素、认知的内容、基本过程、社会行为的归因、社会认知的过程以及对于社会

社会心理学学习的个人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学习的个人心得体会 在接触社会心理学课程以前,我总以为社会心理学很虚幻,但是通过这几次课程的学习,我懂得社会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是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问题,人的本质问题是人存在的依据问题,人的发展问题是人存在的价值问题。因此,认真学习社会心理学,深刻把握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问题, 现在的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一般都是这样,不会去顾及 旁边人的感受,以及所有人的感受,不管是在家里,还是任何一个地方,他(她)们都是这样,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要找地方去发泄,这是一种极其不好的行为。他(她)们只会在别人的身上去找原因甚至动手,所以往往这种人不会有任何人和他去接触。 我们大学生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随着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我发现结果并非如此。我们考虑过自己的心理健康吗?我们考虑过自己的追求和动机与心理学的关系吗?我们认真地总结过自 己的个性与社会性吗?我们关注过自己的逆商吗?没有,从来都没有过,我们只关心高数考了多少分?谁得了一等奖学金·····经过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其实社会心理学,也包括其他一些心理学课程与我们是紧密相关的,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很有帮助。此外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

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我们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把一些小问题看得太重,但是现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使我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要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虽然社会心理学的课程不多,但是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以后还需要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知识点

第五章自我意识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最初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概念。用6、7分钟时间写出15个“我是谁”的陈述句。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是社会化的结果,有时也称自我。(一般角度) 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社会心理学角度)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象(有时也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主我(I)和客我(Me):詹姆斯认为人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看法认识自己。由此,库利创用了“镜中我”的概念: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为后来米德提出“概括化他人”提供了雏形。 主我(I)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

客我(Me)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 部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两个角度) (一)詹姆斯的观点: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 (精神)自我 生理(物质)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 阶层的意识(宏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微观)。 心理(精神)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从实际存在还是观念存在的角度) 实际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内在价值定位)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个体最希望具备、给予最高评价的自我概念。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现

社会心理学与自我

社会心理与自我 浅论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 摘要: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关键词:自我概念社会化社会心理学自我审查社会交往准则从众 正文: 一、自我概念与社会化 1、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历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种不同的涵义,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源自多种学科。哲学和神学强调自我是道德选择和责任感的场所;临床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个体独特性和神经症的根源;社会学强调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实现并得以保持的基础;实验社会心理学强调自我是认知组织、印象处理和动机激发的源泉。 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1)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防御机制、知觉习惯和态度(2)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也即个体能在其自觉体验中感到的东西。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作自我系统,把后者称作自我概念。其实在讨论自我概念时,很难把两者区分开来。 在前联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自我概念区分为四种类别:(1)现实的我,指个人对现在的我的看法;(2)理想的我,指个人认为自己应当成为的人;(3)动力的我,指个人努力成为的人;(4)幻想的我,指如果可能的话个人希望成为的人。 以往,关于自我概念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自我尊重上,即集中在自我尊重的因果和自我尊重同人格与行为等方面的关系上。现在,自我概念的其他一些方面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自我表现的动

社会心理学(北师大)08-自我概念

第三节自尊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一)自我差距希金斯 Higgins, 1987 提出了一种自我导向理论,这种自我导向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他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 与应该自我 the ought self 。实际自我 actual-self 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抑郁的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的负性情绪,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自尊降低。第三节自尊(二)自我提高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它通常与自我确认 self-verification 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Schlenker, 1980 。第三节自尊三、自尊的测量由于自尊对人的行为导向和适应的重要价值,激发了研究者对其进行测量的愿望。心理学界编制出许多测量自尊的量表,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为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M. Rosenberg, 1965 ,一为得克萨斯社会行为调查量表 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 TSBI, Helmreich,Stapp, & Ervin, 1974 。这两个量表简便易用,前者测量总体自尊,后者测量社交自尊。第三节自尊四、自我效能(一)控制点理论控制点 locus of control 概念是心理学家罗特 Rotter, 1971,

社会心理学练习: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平时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自我意识”概念首次提出是在() A. 霍妮(K. Horney) 著的《自我的挣扎》 B. 弗洛伊德(S. Freud)著的《集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 C. 米德(J. Mead)著的《意识、自我与社会》 D. 詹姆斯(W. James)著的《心理学原理》 2.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它们分别是() A. 自我觉知、自我情感、自我评价 B. 自我评价、自我情感、自我意向 C. 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控制 D. 自我认知、自我表现、自我意向 3.下列对自我意识内容的分类,由罗杰斯(C. Rogers)提出的是() A. 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B. 实用自我、原则自我 C. 公我意识、私我意识 D.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4.个体由于自身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焦虑不安的体验,这属于() A. 自我认知 B. 自我情感 C. 自我意向 D. 自我觉知 5.公开的、社会的,与他人密切相关的自我是() A. 实用自我 B. 社会自我 C. 理想自我 D.公我 6.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A. 生理自我 B. 物质自我 C. 社会自我 D. 心理自我 7.有一种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这种自我意识是() A. 可能自我 B. 心理自我 C.理想自我 D. 实用自我 8.发动和维持自我意识的条件是() A. 自我意向 B. 自我表现 C. 自我觉知 D. 自我评价 9.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的是() A. 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B. 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C. 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 D. 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 10.下列有关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自我意识是自我觉知产生的基础,没有自我意识,不可能存在自我觉知 B. 自我觉知是自我意识发动和维持的条件,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C. 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的产生有关,但却不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 D. 自我意识是自我觉知产生的必要条件,自我觉知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充分条件11.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诸如狼孩、熊孩等没有自我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

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答案

2018年10月28日星期日整理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1【单选题】威廉·詹姆斯认为,人具有把自己视为()看待的能力。 A、整体 B、主体 C、客体 D、个体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当一个人因为身体不好而感到焦虑时,这就是()。?A、自我概念 ?B、自我认知 ?C、自我意向 ?D、自我情感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自我意识有()种成分。 ?A、三 ?B、四 ?C、五 ?D、六

我的答案:A 4【判断题】自我意识也可以叫自我。() 我的答案:√ 5【判断题】1790年,威廉·詹姆斯提出了自我意识的概念。() 我的答案:×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二) 1【单选题】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自我部分被称为()。 A、公我 B、私我 C、盲点 D、无意识的自我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根据贝克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概念的关键词?() ?A、无辜 ?B、没有价值 ?C、有罪过 ?D、被剥夺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罗杰斯认为自我可以分为现实自我和()。 ?A、虚拟自我 ?B、完美自我 ?C、理想自我 ?D、生理自我 我的答案:C 4【判断题】在对社会化的研究中,父母养育孩子是无条件的。() 我的答案:× 5【判断题】詹姆斯认为自我意识包括生理(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精神)的自我。() 我的答案:√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1【单选题】重要他人是指,与自己有密切联系和()的人。 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从属关系 D、利益关系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在()阶段,孩子开始把自己视为一种社会客体。

?A、萌芽 ?B、准备 ?C、游戏 ?D、竞赛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米德认为,他人指的是个体所属的()。 ?A、社会阶层 ?B、社会群体 ?C、社会背景 ?D、社会制度 我的答案:B 4【判断题】库利认为,自我观念是个体根据自我评价而发展的。() 我的答案:× 5【判断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我意识的产生有三个标志。()我的答案:√ 自我过程(一) 1【单选题】()会决定一个人的自尊。 A、自我评价 B、自我增强

社会心理学一 社会中的自我

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清净的力量的学科,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 的。(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我们的社会行为不仅仅取决于客观情境,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主观构建。 3、社交信念同样也可以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别人对我们的偏见也许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行 为。 4、哈佛幸福课快乐50%来自于基因遗传,10%社会环境,40%取决于个体行为。 5、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渴望获得他人良好的评价,社会影响塑造行为,个人 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6、人类是一个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产物,进化论心理学家提醒我们,我们从遗传得来的天性预先 就已经设定,社会排斥会令我们的血压升高,而社会支持却会抵抗疾病的免疫系统。 7、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8、一流的理论做预测,二流的理论下禁令,三流的理论作解释 9、在我们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关键,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的突出成度, 这种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的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忘记别人没有像我们那样注意我们。 10、透明度错觉:实际上,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要少,我们总能敏锐的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常常出现透明度错觉。我们假设,如果我们意识到的自己很快乐,我们的面容就会清楚地表现出这种快乐并且使别人注意到,事实上,我们可能比自己意识到的还要模糊不清。 我们同样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public mental slips)的明显度。比如说,如果我们触按了图书馆的警铃,或者自己是宴会上唯一一个没有为主人准备礼物的客人,我们可能非常苦恼(“大家都以为我是一个怪人”)。但是研究发现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也就是说,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 10、社会环境对自我觉知的影响,带有自利色彩的社会判断,自我关注激发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有助于我们界定自我,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回忆吗,也影响对其他人的反应,而他人也利于我们进行自我塑造,人们的自我感觉组织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动,自我感觉能够让我们回忆过去,评价现在,计划未来,并因此而做出适应性行为。 11、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 反映评价:反映评价就是人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有关自己的信息。如果年轻的时候得到了肯定的评价,你就会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概念。如果这种评价是否定的,你的自我概念就可能感到很糟糕。 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这就是在作社会比较。 自我感觉:在年少时,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数来自于人们对你的反应。然而,在生活的某一时刻,你开始用你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这种看待自己的方式被称为自我感觉。如果从成功的经历中获得自信,自我感觉就会变得更好,自我概念就会改进。 11丶自我概念不仅包括我们是什么样的自我图示,还会关注我们是怎么样的≯可能的自我≯梦想中自己的样子也有我们害怕成为的样子,可能的自我用我们所渴望的生活愿景的特殊目标来激励我们。

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性质、对象、范围分类 1、社会心理学概念: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侵犯、助人、极化、去个性)大众层面(流行、流言、舆论)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用心理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心理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用社会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社会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得社会心理学 两者的区别: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偏重于阐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如何 影响人的行为。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首先要分析心理变化与过程,找出影响个 人行为的社会条件,还要揭示制约个人行 为的动机与自我概念等是如何发生作用 的。 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室实验法 (二)现场调查 (三)现场研究法 (1)现场实验 (2)现场观察研究:现场观察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进行连续性观察;进行轮换性观察;进行 隐蔽性观察)

(四)模拟研究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动向 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早期孕育(哲学思辨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基本特征: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孟 二、初创时期(经验描述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875,德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 1908 :罗斯(E.A.Ross,美国)《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社会心理学导论》 三、确立时期(实证分析期)(20世纪20年代~ 至今) 特征:描述——实证定性——定量理论——应用大群体—小群体、个体普遍论——特殊论 20-30年代:团体、小群体、个体研究 40年代:信仰、偏见、劝导、宣传 50年代:社会交际 60年代: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70年代:重点涉及归因研究 80年代:日益重视认知、应用的研究 代表人物:勒温 2、第二章中相关的理论(了解) 第三章社会化(重点) 一、社会化的定义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特点 (1)个人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 (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一生完成的 (4)社会化是通过人的 三、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 (二)学校的影响 (三)家庭父母的影响 四、社会化的类别(自己看一下就行) 五、社会角色的获得 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个人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与要求,就会产生良好的期待效果。(了解) 六: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了解,看几遍) (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主要内容: 1.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 2.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

社会心理学

专科社会工作第二学期《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态度: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社会测量法:一种测定个体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喜爱、冷淡或反感的数量指标的方法 群体凝聚力:也称内聚力,是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 二、简述题 1、维纳的归因理论 课本148页:“四、维纳的归因理论”三段 2、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 a)社会文化 b)家庭 c)学校 d)同辈群体 e)大众传播媒介 f)计算机网络 3、自我增强及常用的方式 (1)自我增强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作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2)常用的自我增强有六种方式: a)向下的社会比较 b)选择性遗忘 c)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d)缺陷补偿 e)自我防御性归因

f)自我设障 4、查容克的优势反应说 课本293页:“关于他人在场的理论解释”下第一段和“图14-2” 5、如何消除侵犯行为 (1)宣泄 (2)习得的抑制 a) 社会规范的抑制 b) 痛苦线索的抑制 c) 对报复的畏惧 (3)置换 (4)寻找替罪羊 三、应用题 1、尝试用所学理论来说明怎样消除生活中的压力 参考课本376页:如何消除紧张状态 社会心理学2 一、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参照群体:是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去个性化: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感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 角色冲突: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对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突的情境 二、简述题 1、归因过程中的归因偏差 (1)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2)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3)忽视一致性信息 (4)自我防御性归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