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操作规范【最新版】

根管治疗操作规范【最新版】
根管治疗操作规范【最新版】

根管治疗操作规范

一、定根管治疗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标准的目的

1、阐述治疗的合理性

2、规定治疗应达到的质量水平

二、根管治疗的适应症与非适应症

1、适应症

牙髓不可复性病损的患牙,根尖周兵损的患牙

其他牙齿疾患需牙髓治疗者

2、非适应症

无保留价值的患牙

不能进行根管治疗的患牙

患者因素不能完成根管治疗的患牙(如不合作的患者或不能耐受治疗过程的患者)

三、根管治疗术前准备

1、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

根管治疗前应对患者全身状况,口腔颌面部情况,牙列情况和患牙情况进行问询和临床检查,术前常规拍摄X线片,评估患牙治疗的难度

2、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应当就患者情况,患牙状况,治疗步骤,治疗难度,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预后等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建议在治疗前与患者签署治疗同意书

四、拍摄X片

应该拍摄术前片和根充完成片,术中根据需要可拍摄初尖片和主尖片。

X线片应尽量保持清晰度和对比度最佳,失真变形最小范围应包括牙齿全长及根尖周2mm以上。

对某些复杂根管,有时需拍摄多张或各种不同角度的X 线片。为了保证照片的重复性,建议采用投照技术。

五、无痛技术及无菌技术

目前的无痛方法有麻醉法和失活法,建议采用麻醉法。

根管治疗术所用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避免医源性的感染及交叉感染,建议使用橡皮章术区隔离。

六、牙体预备

去除患牙龋坏组织和充填物,降低高陡牙尖,尽可能保留健康的牙体组织。

七、根管预备

根管预备包括开髓,髓腔预备,定位根管口,测量根管长度及根管清理和成形。

推荐使用根管测量仪并结合X线片检查以获得较准确的数值,在测定工作长度前要对根管数目,长度,形态进行评

估。

预备后的根管应沿原有根管走向,从根管口到根尖形成一定的锥度,在根尖狭窄处形成根尖挡。

在预备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器械在根管内器械分离。

八、根管冲洗

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应该保证充分冲洗。

根管冲洗时冲洗液不能超出根尖孔,避免刺激根尖周组织,建议使用0.5%--5.25%Naocl, 15%--17%EDTA和0.2%-2%氯已定。

九、诊间封药

推荐使用氢氧化钙

十、根管充填

根充的方法有侧压充填和垂直加压充填。

1、根充的时机

患牙无疼痛或不适,根管无异味和明显渗出。

2、恰填、欠填与超填

根充后X线片显示根管内充填严密,且距X线片的根尖0.5mm-2.0mm,根尖部无X线透射的根管影像为恰填;根管内透射影,或距X线片的根尖大于2mm为欠填;根管内充填致密,根充物超出根尖孔,或根管内充填不致密,根充物超出根尖孔者为超填。

3、髓腔处理和冠方封闭

根充后,擦拭髓腔保持清洁,严密封闭冠方缺损。

十一、牙体修复

根管治疗完成后进行的牙体修复对于保存患牙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疗效评价

1、评价时机

对于根充后疗效评价的观察时期,应在2年后评价远期疗效。

2、评价内容

X线片至少显示根尖及其周围2mm内的清晰影像,X线片中根充下方不应有明显的根管影像。患者无主观症状,临床检查无阳性体征。

十三、病历完整资料的保存

病历的完整与规范书写以及保存完整的资料,有重要的法律依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