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传播的内容(内容分析)

参考文献:

1、《传播学的"前结构"——符号活动的社会根源和基础》周军,《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人文社学科学版〉1994.1

2、《从《实话实说》看非语言因素在谈话节目中的重要性》柳红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内容分析

内容就是被传播的信息。研究传播内容,主要是对各种传播媒介的传播材料进行分析,考察传播内容的目的性。也就是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探讨信息与传播者的意图、受传者接受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内容分析包含两重含义:

1、对传播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是研究范围的问题

2、专指研究方法,即内容分析法。

一、内容分析的切入角度

1、对传播媒介内容短期与长期趋势的纵向分析。

2、对不同新闻媒介关于同一问题的报道进行横向分析,或对各国同一类媒介的内容进行比较。

3、研究传播内容与社会宏观结构的关系;研究不同国家传播媒介的宣传方式乃至整体的传播战术。

4、分析传播内容与传播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受传者的类型、数量及其对内容的理解等问题。

二、各种研究关于传播内容得出的结论

(一)大众媒介的传播内容,是对大量信息进行反复选择后的信息产品。而受传者所吸收和使用的信息,又是从大众媒介的内容中再次过滤和选择获得的。

(二)大众媒介的传播内容,多半是娱乐性而非消息性的,因而其作用也更多地是分散而非集中受传者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

(三)新闻媒介都要求吸引最大多数的受众,因而它们大多在内容上力求平易,在形式上力求简单,很少刊登意义不明、易被误解的复杂材料。

第二节信息科学的分析方法

一、信息与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是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三门学科的横向组合。

所谓“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郭庆光,1999)。”

1、两类: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2、三类: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指的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根据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作用来对其进行区分,三类:指导性或教育性的信息、维持性信息和复原性信或刺激性信息。(吴文虎,1988)

所谓指导或教育性的信息,指受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理解这种信息的内容。所谓维持性信息,指不需要受传者用求知的态度来理解,而只要引申或复习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新闻)

所谓复原性或刺激性的信息,指包括一切具有轻松、兴奋、刺激、麻醉性的内容,具体有娱乐节目、体育竞赛及一切渲染爱情、罪恶、暴乱的文字、戏剧、舞蹈、歌曲等等。

信息科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1、信息科学对传播模式和一些传播理论有过重要启迪。

2、信息科学在研究方法上对传播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3、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理论构架有深刻的影响。

传播与信息流量

信息流量主要研究信息低量和信息超量对社会信息系统的影响

所谓信息低量,是指获取的信息低于社会需求,以致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更不能促进其发展。

1、社会信息匮乏,以致阻碍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无法分享已经开发的信息资源。

2、信息匮乏,国家、民族便处于愚昧状态,整体素质低下,教育水平落后。

3、信息流通不畅,会给一些负面信息乘虚而入造成机会,造成社会文化的庸俗性。

信息超量,信息流通超出了受众的接受能力。同样会造成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为:

1、受众在大量不必要的信息冲击下,可能会恐慌不安,也可能会漠然置之,逐渐形成冷漠

感和逆反心理。这也就是大众传播产生的麻醉性的负功能,它在人际传播中同样会出现。

2、超量信息可以看作是与传播目的、传播内容无关的干扰,也就是一种人为的“噪音”。

第三节符号学的分析方法

符号: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学界的分歧:

需要注意的是,对二者的翻译名称还有待确定。有学者认为,“信号(Signal)和符号(Symbol)常合译为“符号”,而记号或征象(Sign)则常常译为‘信号’”(吴文虎,1988)。而也有学者认为,“符号是sign,包括信号(signal)和象征符(Symbol)两大类”(郭庆光,1999)。

信号和符号是有区别的(郭庆光P44),甚至是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信号:1、信号与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2、信号与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符号(象征符):1、符号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符号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实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因此,符号的抽象能力远比信号要强得多;

3、符号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4、符号是可以自由创造的,符号与其所象征代表的事物之间,不需要像信号与其所代表的对象那样,有必然的联系,而是具有随意性。

符号与信号之间是有联系的。任何载有信息的记号(征象),都可以用作信号或符号。

语言符号:语言与文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1、语言: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听觉符号体系。

2、文字: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体外化符号体系。

语义学的观点:

柯日布斯基1933年《科学与精神健全:非亚里士多德体系与普通语义学概论》

温德尔·约翰逊《困惑中的人:个人调节语义学》

早川一荣《行动中的语言》

1、语言是静态的,而真实是动态的;

2、语言是有限的,而真实是无限的;

3、语言是抽象的,而真实是具体的;

4、语言中有假定。

语言的误用:

1、固定层次抽象法;

2、指认不当;

3、二元价值评判;

4、自我投射。

非语言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