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经济发展》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经济发展》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经济发展》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经济发展》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经济发展》期末复习资料

第四中国的经济发展

重点列表:

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先行官”重点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重点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主导产业

重点详解:

重点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先行官”

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⑴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⑵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

⑶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⑷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公路运输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运费较贵、运量较小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舒适、安全运量最小、运费最高水路运输运费最低、运量最大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管道运输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灵

活性差⑸历史上的四大米市:无锡、九江、芜湖、长沙。原因:

①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稻米为主。

②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非常优越。

③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很大的市场。

2、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⑴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⑵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⑶我国主要铁路线:“三横五纵” (P91中的图46)

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1、京沪线2、京九线3、京哈——京广线4、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排列)6、京包——包兰线7、陇海——兰新线8、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3、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⑴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⑵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

项目所在省(区)交汇的铁路北京北京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成都四川宝成、成昆徐州江苏京沪、陇海株洲湖南京广、浙赣、湘黔兰州甘肃包兰、兰新、陇海、兰青杭州浙江沪杭、浙赣郑州河南陇海、京广4、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⑴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

⑵货运:

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②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

③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例题】从四川攀枝花出发坐火车到云南昆明,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A.成昆线B.贵昆线.湘黔线D.京广线【解答】纵横交错的铁路分布全国各地,并与公路、河道、航空港相连,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从攀枝花出发坐火车到昆明,经过的铁路干线是成昆线.依据题意.故选:A.【分析】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

【例题】如果把2吨活鱼从北京郊区的水库运往北京城区,应选择的运输方式()

A.水路运输B.铁路运输.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

重点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1、农业与我们

⑴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获得

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⑵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⑶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2、农业的地区分布

⑴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⑵东部地区农业分布

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西部地区农业分布

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的平、河谷和绿洲。

②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x疆牧区、青海牧区、x藏牧区。

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北方地区旱地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小麦、花生、大豆、甜菜、棉花。南方地区水田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

华南及海南岛:一年三熟水稻、油菜、甘蔗、棉花。我国三大产棉区:

x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①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②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

③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④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⑴问题: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⑵对策:①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②科技兴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业。④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⑶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⑷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差别及原因。

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交通发达,便于运输,临海,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技术设备先进,信息广;居民众多,市场大。

②“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西部自然条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不合理利用土地资,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根据西部特点发

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种植业受自然条的影响很大,它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丰富,灌溉便利;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

我国农业的差异:①东西差异——界线: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东部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分布着我国的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x疆牧区、青海牧区、x藏牧区)原因:农业生产受自然条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种植业,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另一方面要有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光照、热量、水分等条。它需要的是多种自然条的组合。某一地区,即使其它自然条都很优越,但只要一个自然因素不适宜,都会成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西部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地势高峻,以高原、地为主;水、热、土配合较差,且人口稀少,农业发展历史较晚,农业小而分散,以畜牧业为主。东部是湿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平原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水、热、土配合良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农业类型多样。

②南北差异——界线:秦岭——淮河原因分析:北方降水比南方少,雨季短,水资短缺。

熟制原因:由于南北的热量差异

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条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方。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四大原则: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例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丰富的地方适合发展耕作业,例如长江三角洲、三大平原地区,这些地方地形、土壤、水、气候条相对说都比较优越;②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既增加收入,又可保持水土,发挥森林的环境效益;③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牧草生长良好的地方,适合发展畜牧业;④河湖较多,水资充足的地方适合发展渔业。

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发展现状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产量、位次、生产能力等面临挑战问题严重: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发展方向与对策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②建立商品粮基地技兴农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总复习I.doc

2019-2020 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总复习(I)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 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 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 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 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 、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 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2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作为一项基本 国策。 13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 、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 、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 、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 17 、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集中的特点。 20 、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 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4 、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 、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7 、开以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 、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9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30 、 1 月 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1 、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32 、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33 、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 5 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 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4 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5 、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6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37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 、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 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期末地理复习题纲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 ,没有(寒带)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年(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名词提出: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3.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a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等相关理论,侧重于区域内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b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c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表明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d全球化研究(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a规范性分析:从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b 实证主义分析: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规律c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d结构主义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出现的矛盾e 制度与文化转向: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5.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位置、布局、场所、分布···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法则。 3.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生产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八年级地理教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不足,特别是后备土地资源与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 65、从时间分配看,夏季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各题答案请统一填在下面的答题卡内) 1 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 A 各占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是陆地 C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是海洋 2 下列各国中,不是地跨两大洲的是() A 俄罗斯 B 埃及 C 英国 D 土耳其 3 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陆有() A 亚欧大陆,非洲大陆 B 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C 澳大利亚大陆,南美大陆 D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 4 下列等温线中,最接近纬线的是() A 南半球20℃ B 北半球20℃ C 南半球0℃ D 北半球0℃ 5 世界上最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在() A 北冰洋沿岸 B印度洋沿岸 C大西洋沿岸 D 太平洋沿岸 6 各种气候类型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如热带气候从赤道向南北依次是() A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7 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稠密或稀疏的依据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 B 人口密度 C 人口总数 D 人口素质 8 阿拉伯人主要信仰()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喇嘛教 9 下列哪两个地区在人种分布方面差异明显() A 亚洲东部,亚洲西部 B 欧洲东部,欧洲西部 C 非洲中部,非洲南部 D 非洲北部,非洲西部 10 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最多的洲是() A 非洲 B 欧洲 C 亚洲 D 北美洲 11 下列大洲中,发达国家数目最多的是()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12 南美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 美国 B 加拿大 C 墨西哥 D 巴西 13 在世界各国中,我国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居() A 第二位,第一位 B 第三位,第二位 C 第一位,第二位 D 第三位,第一位 14 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大洲是() A 大洋洲 B 南极洲 C 亚洲 D 非洲 15 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常任理事国的是() A 俄罗斯 B 加拿大 C 中国 D 英国 16 北京居民建筑的代表是() A 四合院 B 主楼 C冰屋 D 窑洞 17 下列答案中,不是大洲与大洲分界线的是() A 白令海峡 B 直布罗陀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德雷克海峡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重点doc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重点doc 一、选择题 1.上海是中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它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靠近消费市场 ②靠近煤炭产地 ③靠近铁矿产地 ④濒临海洋,便于进口优质铁矿石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把骨髓从台北送到上海,需要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A.火车B.轮船 C.飞机D.汽车 3.下面为“我国四条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其中表示长江的是() A.B. C.D. 4.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5.我国疆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其重要的地理意义是() ①对外联系方便 ②海洋资源丰富 ③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④海洋阻隔不利对外开放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6.成都与拉萨纬度相当,但两个地方的气候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洋流因素7.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表现为时空分配不均,其中时间分配不均匀表现为()A.夏秋少,冬春多B.夏秋多,冬春少 C.春夏多,秋冬少D.春夏少,秋冬多 8.下列四幅景观图,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 A.B.C.D. 9.下列自然文化遗产与所在省区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九寨沟——四川省B.秦始皇陵兵马俑——山西省 C.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D.平遥古城——山西省 10.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蒙古B.俄罗斯C.越南D.菲律宾11.我国陆地面积与以下哪个大洲的而积差不多大 A.欧洲B.大洋洲C.南极洲D.南美洲12.下列重要经线、纬线中,穿过我国的是( ) A.赤道B.本初子午线 C.北回归线D.北极圈 13.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流经青海和西藏B.下游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区C.上游的共同特点是水能资源丰富D.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一、二、三级阶梯14.关于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15.读“地上河”示意图,完成想题。

中国经济地理期末复习题

中国经济地理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1、经济布局的条件是指、和等。 2、自然资源一般指、矿产、和、生物等多种资源。 3、我国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和等特点。 4、生态农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和之路。 5、工业生产具有、、连续性、、均衡性等特点。 6、我国新能源工业主要指,已产生效益的核电站是和。 7、现代交通运输业主要包括、、、和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 8、水路运输一般由、、和四个环节构成 9、贸易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和。 10、城市有多种职能,北京的主要职能是;上海的主要职能是。 三、名词解释 1、地理学

2、经济地理学 3、商品粮基地 4、畜牧业 5、可持续发展农业 6、生态农业 7、一次能源 8、二次能源 9、新能源 10、交通运输业 11、铁路枢纽 12、城市化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能源及矿产资源的特点 2、简述我国人口分布规律和人口地理分界线 3、简述经济作物的生产特点 4、简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特点 5、钢铁工业布局有何特点?我国有哪些重要的钢铁基地 6、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工业布局类型 7、我国有哪几条进藏公路?试述其起点和终点 8、试对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进行经济评价 9、我国商业中心有哪些分布特点 10、我国城市分布有何特点

五、论述题 1、中国人地关系发展、演化对我们的启示。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3、中国人地关系发展、演化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 二、填空题 1、经济布局的条件是指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 2、自然资源一般指土地、矿产、能源和水资源、生物等多种资源。 3、我国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地域性、综合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 4、生态农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5、工业生产具有技术性、协作性、连续性、广泛性、均衡性等特点。 6、我国新能源工业主要指核能,已产生效益的核电站是秦山和大亚湾。 7、现代交通运输业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 8、水路运输一般由港口、航道、船舶和修船厂四个环节构成 9、贸易布局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 10、城市有多种职能,北京的主要职能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政治中心);上海的主要职能是:行政中心或交通运输和商业中心(商业中心)。 三、名词解释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 ,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三、中国的疆域: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 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 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 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 线的交汇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 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 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 还是满天星斗。)(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 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四、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特殊省:(部分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 ①北回归线穿过的省(4个): F台湾、G广东、H广西、A云南 ②邻国最多的省、面积最大的省:J新疆 ③邻省最多的省、跨经度最大的省:I内蒙 古自治区 ④跨纬度最大的省:M海南省 ⑤最东、最北的省是:黑龙江 ⑥与湖北相邻的省:北-河南(豫)、东-安徽 (皖)、东南-江西(赣)、南-湖南(湘)、 西-重庆(渝)、西北-陕西(陕或秦)。 全称 简称行政中心全称简称行政中心两 简 称 的 省 A云南省云或滇昆明五 个 自 治 区 I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B贵州省贵或黔贵阳J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C四川省川或蜀成都K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D陕西省陕或秦西安H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E甘肃省甘或陇兰州L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简 称 难 写 省 上海沪上海简 称 难 写 省 江西省赣南昌重庆渝重庆福建省闽福州 河北冀石家庄广东省粤广州 河南豫郑州海南省琼海口 湖北鄂武汉安徽省皖合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 一、选择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筑用地 2.鲁菜、川菜、湘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应分别是() A.山东省、广东省、湖南省B.山东省、四川省、湖北省 C.山东省、河北省、湖北省D.山东省、四川省、湖南省 3.关于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 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 4.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A.俄罗斯、美国B.加拿大、美国C.俄罗斯、加拿大D.美国、巴西5.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南北跨纬度大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D.冬季风活动强烈6.一般来说,我国的山区地面崎岖,不利于发展() A.林业B.牧业C.采矿业D.耕作业 7.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 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 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 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 8.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蒙古B.俄罗斯C.越南D.菲律宾 9.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河南省B.湖南省C.甘肃省D.山西省 10.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表示北京气候类型的是 A.B.C.

D. 1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 12.读水稻、冬小麦、棉花和油菜分布图,对应正确的是() A.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油菜 C.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13.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庞大,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B.我国人口有13.40亿,人口基数大C.城市化进程快D.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的结果 14.利用手机下单,随时租借、随时归还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关于这种绿色出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低碳出行,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B.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 C.为居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D.侵占城市大量交通主干道 15.下列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A.节约用水B.南水北调C.兴建水库D.跨流域调水 16.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 2、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A.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案

第一节疆域 (2课时) 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 教学目标 1.能指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相邻的海洋。 教学重难点 我国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中国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东方大国。请大家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版图,判断它的海陆位置和所在半球。 出示板书课件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2~5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地理位置 展示电脑投影2页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提问: 1.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什么?我国在哪个半球? 2.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我国在哪个半球? 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图用红线闪烁再现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等三条经纬线。 指图归纳并板书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引导】再从地球仪上观察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 指图归纳并板书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小组讨论】 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3页活动1和活动2)。 用多媒体展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地图并全班归纳

俄罗斯、加拿大均为北极圈穿过的国家,巴西为赤道与南回归线穿过的国家,而我国没有寒带,只有少数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 多媒体展示蒙古、日本地图并全班归纳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板书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海陆兼备。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 全班讨论并展示多媒体课件 我国国土位置的优越性 发展农业生产:纬度位置→适合农业生产。 对外交往合作:海陆兼备,既能在北部、西部、西南部与欧亚邻国进行陆上交往,也能利用东部沿海优良港湾进行对外海上交往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东临太平洋,海洋环境多样,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近42个纬度,岛屿众多,盐场、渔场分布较多;有海底石油、天然气等丰富资源,海上交通便利。 其他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属于温带,过冷、过热的地区很少,有利于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各种社会活动。 承转我国不仅地理位置优越,国土面积也很大,哪些数据可以说明我国国土辽阔呢? 讨论议题:从数字看我国辽阔的国土,结合做5页活动1。 展示图1.3中国疆域示意图课件请同学上来指图说明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要求说出它们的经度或纬度。 讨论5页图1.5中国领土东西端的时间差异。 【归纳解释】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南方没有真正的冬季,东、西经度跨距大,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每相差15个经度,时间相差1小时,所以当乌苏里江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 展示4页图1.3的课件请同学上台指出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 讨论6页活动2组织全班发言并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领土大的好处:人们活动的空间大,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自然条件多样,物产丰富;国防的腹地宽广;风土人情地域差异大,文化丰富多彩。 四、知识梳理释疑解惑 板书设计 (一)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二)国土辽阔 1.陆地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2.管辖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3.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000千米 (三)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 五、当堂检测提高升华 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1

四川省广元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民族()。 A. 55个 B. 65个 C. 56个 D. 52个 2.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 蒙古族 B.回族 C. 维吾尔族 D. 壮族 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 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和文化 发展 C. 各民族都统一使用汉语和汉字 D.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 4. 古诗中“天苍苍,海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写的是我国的()。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5.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平均海拔高度 B. 山脉走向 C. 地形类型 D. 相对高度 6.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冬季风的影响 B. 地形的影响 C. 洋流的影响 D. 维度位置的影 响 7.关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叙述正确的是()。 A. 与我国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分布大致一致 B. 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致一致 C. 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一致 D. 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大致一致 8.“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指气候()。 A. 随着地形呈现的垂直变化 B. 随海陆位置呈现的水平差异 C. 随维度位置呈现的空间差异 D. 随季节产生的变化 9. 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A. 上游河段的水能开发 B. 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 下游河段的堤坝加固 D. 上游青藏高原的封山育林 10.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 沙尘暴 B. 地震 C. 旱涝灾害 D. 冰雹 11.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_李小建_全本

第一章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 1).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2).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区位(location)的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 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要素投入)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图文)

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1、中国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没有寒带,光热充足。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 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4、课本p3第二段四至点,p5图:A、我 国领土东西端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 东西经度跨度大。B、我国领土南北部 季节差异的原因:我国南北纬度跨度 大。 5、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 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 别行政区。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 省级行政单位,在我国的西北部,简 称市新,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的省级行 政单位,简称黑,广东省简称粤,南 回归线穿过,首都北京,简称京,我 们所在河北省,简称冀。 7、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14个见图。和隔海相 望的6个见图。 8、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桂粤台,黄河 依次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长江依 次流经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9、陆上国界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1.8万 多千米,四大海域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 海,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 诸岛,领海范围从海岸基线算起向海上延伸 12海里,渤海和琼州海峡是内海。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1、20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0亿,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 多。 3、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和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占92%,其它55个少数民族共占8%,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集中分布在广西壮 族自治区,人口数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满回苗藏维彝土家蒙。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民族文化课本16、17、18页全是 3、民族分布:汉族遍及各地,少数民族东北西北西南。“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 知识树使用说明:1、从整体把握知识结构 2、帮助查漏补缺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答案选出来并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2. 世界第一高峰位于我国与哪个国家的边界上 ( ) A.印度 B.不丹 C.尼泊尔 D.巴基斯坦 3.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单元有() A. 黄土高原 B. 青藏高原 C. 柴达木盆地 D. 华北平原 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平均密度 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 5. 冬季,导致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影响 B、纬度位置的影响 C、人为因素的影响 D、海陆位置的影响 6.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开发地下水 7. 根据下面四幅我国“农作物主要产区示意图”,判断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 )

A.①油菜②甘蔗③冬小麦④水稻 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甘蔗④油菜 C.①油菜②甘蔗③水稻④冬小麦 D.①水稻②油菜③甘蔗④冬小麦 8. 下列铁路线与海港相连的是( ) A.京广线、陇海线 B.京包线、兰新线 C.京沪线、包兰线 D.湘黔线、贵昆线 9.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特征的叙述,比较正确的是() A.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广泛的分布着疏松的黄土 B.黄土高原地表崎岖,岩溶地貌分布广 C.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多大河发源地 D.云贵高原一望无际,多优良草场 10.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夏季 ( ) A.降水丰富 B.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 C.地下水补给丰富 D.湖泊水补给丰富 今年暑假,小明在北京游玩奥运村时遇到两位小朋友,他们每人用一句话说了自己家乡的一种地理现象,请你根据他们的叙述,完成11-13题 11.亮亮说,冬天他经常去海边游泳,他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个城市 ( ) A.海口 B.乌鲁木齐 C.济南 D.成都 12.北京的嘉嘉高兴地说:“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她说的“长江水”来自下列的哪项工 程( ) A.引黄济青 B.南水北调 C.引滦入津 D.西气东输 13.小明告诉他们,每年四月中旬举行的泼水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小明来自 ( ) A.广西壮族 B.云南傣族 C.台湾高山族 D.新疆维吾尔族 14.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相比,共同点是 ( ) A.都属季风区 B.都是绿洲农业 C.都在第二级阶梯上 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选择题 1.下列轮廓图序号与省区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甘一西宁B.②一桂一呼和浩特 C.③一蜀一成都D.④一滇一贵阳 2.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B.煤炭C.天然气D.水能 3.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A.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4.读甲乙丙丁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②为沪宁杭工业基地南翼中心城市杭州,有“中国丝都”之称。 B.乙工业基地铁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丙工业基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D.丁工业基地毗邻港澳与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铁路线E为京广线。 5.成都与拉萨纬度相当,但两个地方的气候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洋流因素6.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的海洋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7.保护土地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垦荒扩大耕地面积B.超载放牧 C.大力利用土地发展城市建设D.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8.“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B.跨南北半球 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最东端在漠河 9.下列诗句中描写内蒙古高原的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C.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D.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10.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 A.宜昌、湖口B.河口、旧孟津C.宜昌、河口D.旧孟津、湖口11.读“地上河”示意图,完成想题。 该图所示的景观,出现在 ( ) A.黄河上游B.黄河下游C.黄河中游D.黄河入海口12.下列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A.节约用水B.南水北调C.兴建水库D.跨流域调水13.我们学校所在的温度带是()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 14.我国陆地面积的大小和在世界的位次分别是() A.约960万km2一B.约960万km2三 C.约998万km2一D.约937万km2三 15.我国“百川东入海”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B.降水东多西C.地势西高东低D.气候复杂多样16. 读我国局部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海运经济地理复习资料

海运地理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6x2’ 12分 填图: 50x1’50分(海峡,海域海湾,半岛,岛屿,差不多是20多个名称)此次填图考欧洲区域,所以请务必结合填图熟练掌握书本P92-P94课文中出现的所有海峡,海域海湾,半岛,岛屿,重要港口。 简答题: 6 38分 世界海运经济地理复习资料 绪论中的名词解释 1.海运是海上运输(marine transport)的简称。它是利用海上航道、以船舶为运输工具、以港口为基地、以海洋为活动舞台,实现货物和人位移的运输方式。 2.大陆桥:两个港口之间的联结线--铁路线(公路线) 3.方便旗船:是指在外国登记、悬挂外国国旗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营运的船舶。 4.集装箱运输: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的货物运输方式。 5.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国际间利用两种以上运输工具进行的货物联运。 6.港口:位于江、河、湖、海或水库沿岸,具有一定的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往来停靠、办理客货运输或其他专门业务的场所。 7.码头:用于船舶靠泊作业、供货物装卸和旅客上下的水工建筑物。 8.单纯腹地:是一个港口独有的腹地 9.混合腹地:两个或两个以上港口所共同拥有的腹地 港口吞吐量:是指一定时期内,由水运进出港区范围并装卸的货物数量。以吨数或TEU表示。 无水港:是一个通过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发达运输网络直接与港口相连,具有集装箱港口装卸5.船、港、线、货的关系 货是船、港、线存在的依据 船是海运的运输工具和货物载体,线、港是海运的运输通道和节点,货是海运的运输对象。在海运中,采用何种船舶,是由货物的种类,特点决定的:载货船舶所停靠的港口,所经过的航线,是由货物的供需双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货是船、港、线存在的依据。因此,世界海运经济地理的格局归根结底是由货物的地域分异所决定。 三、海运的特点 1.通过能力强。 2.运载量大。 3.运费低。 4.对货物适应性强。 5.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速度慢。 6.涉外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