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积累与运用。

好斗的蟋蟀

我十分喜爱小动物,特别喜欢蟋蟀。每到秋天我都要逮上几只养起来,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前几年给蟋蟀录音的磁带呢!

蟋蟀俗称蛐蛐,也有人叫它促织。

蟋蟀是一种好斗的昆虫。它的身子约20毫米长,是黑褐色的。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触角,触角比它的身子还长呢。它有三对腿,前面的一对又细又长,而且还长着许多小刺。公蟋蟀有两根又小又细的尾须,母蟋蟀却有三根尾须,中间那根最长,就像一个横写的“山”字。

秋天,是蟋蟀最活跃的季节,在郊外的草丛中、砖缝里,经常传出它们那美妙的歌声。这声音可不是从它们的嗓子里发出来的,而是它们的翅膀振动发出来的。蟋蟀的内翅大多数都已经退化了,这倒为我们逮蟋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斗蟋蟀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两只公蟋蟀一见面就气不打一处来,只见它们身子往后一坐,浑身抖动,向对方示威,然后就迅速扑向对方,咬得不可开交。只看到12条腿在地上蹬来蹬去,这时正是它们斗勇、斗智、斗体力的相持阶段。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一只坚持不住,败下阵来,夺路而逃。胜者得意得叫了起来。有时,胜者还想扩大战果,不顾一切地追杀过去,结果反被对方一脚踢出老远,变胜为败。

可见,胜与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看谁临阵发挥得好了。

至于蟋蟀为什么还被称作促织,那是因为它们一叫就意味着秋天到了,好像在催促人们赶快织布做衣,准备过冬。小小的蟋蟀哪里知道它们还有这种本事呢!

1.联系课文,解释词语。

不可开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假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的美妙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3.短文第三自然段是抓住了蟋蟀的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特征来描写的。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

4.我们只所以能逮住蟋蟀,其中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你了解狼吗

①狼属于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尖且直立,尾巴常垂于后肢之间。它的毛色因生活地域不同也存在着差异,通常毛为棕黄或灰黄色。

②狼的嗥叫声尖厉、悠长,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它用嗥叫声来发泄情绪、确定领地、与同伴联络……真可谓“内涵丰富”。

③狼能通过留下气味、发出叫声、肢体动作等方式与同伴进行沟通。狼生性多疑,行事机警。猎人设下的陷阱,不管伪装得多么巧妙,也很难让它们上当受骗。可见,狼是一种智商较高的动物。

④狼的适应性很强。从高山到草原,从大漠到森林,都有狼的足迹。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狼,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我国北方的狼毛长而厚,体形较大,而南方的狼毛短而稀,体形较小。

⑤狼本性残忍。在极其饥饿的情况下,当狼群中有一只狼受重伤时,其余的狼便会一拥而上,咬死它并瓜分掉它的肉。但它们对自己的幼崽却充满了爱。公狼母狼共同养育后代。母狼产崽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外出觅食,公狼就挑起一家生活的重担,既要负责喂养母狼和幼崽,又要在遇险时保护“家人”。成为父母的狼对幼狼更是关怀备至,它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幼狼免遭伤害。

⑥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狼经常捕食家禽、家畜,给人们带来损失。长期以来,狼被人们视为有害动物,大肆捕杀。由于捕杀过度,野生狼的数量锐减。据说,某国牧民发起灭狼运动后,虽然看不到狼的踪影了,但是兔子却迅速繁殖,大肆啃食牧草,导致牧场遭到洗劫,变成荒漠。政府只好从别的国家进口了一批野生狼,将它们放入牧场。两年后兔子的数量才得到有效遏制,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5.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A.分类别B.作比较C.举例子D.列数字

6.下列对狼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狼与同伴的沟通方式很单一。

B.狼的嗥叫声“内涵丰富”,共有三种。

C.狼的本性在任何时候都只有残忍的一面。

D.狼是一种生性多疑、行事机警、智商较高的动物。

7.下列哪一项不能表现出“狼的适应性很强”?()

A.从高山到草原,从大漠到森林,都有狼的足迹。

B.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狼,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

C.我国北方的狼毛长而厚,体形较大,而南方的狼毛短而稀,体形较小。

D.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8.文中“它的毛色因生活地域不同也存在着差异,通常毛为棕黄或灰黄色”一句中的“通常”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因为狼经常捕食家禽、家畜,给人们带来损失,所以应该被大肆捕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联系本文内容简单地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以“你了解狼吗”为题,你认为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欣赏

竹炭包说明书

(产品功能)

本品能有效净化空气,防霉除臭,调节湿度等。

(使用方法及用量)

拆开外包装将本品置于汽车内、居室、柜子、冰箱等处。每个独立空间(1平方米以内)用200克竹炭包一包。

(注意事项)

①本品无须洗涤,使用一两个月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几个小时,以保持竹炭包功效。

②一般开封使用一年的竹炭包最好处理掉,这样更健康。处理方法:可以烧掉或回收到垃圾站,还可以埋入泥土,改善土壤活性。

11.一个3平方米的空间建议放几包200克的竹炭包?()

A.1包B.2包C.3包D.4包

12.竹炭包的有效使用时间一般是多久?()

A.一两个月B.一两年C.一年D.两年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竹炭包的功能单一。

B.竹炭包用久了可以洗涤晾晒。

C.在有效期内竹炭包可以重复使用。

D.竹炭包不适合放置在比较大的空间里。

14.废弃竹炭包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奶奶觉得冰箱有异味,便把未拆开外包装的竹炭包直接放进冰箱里,请问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妈妈在家里的新车里放入了3包竹炭包,一个月后,竹炭包有异味,妈妈认为竹炭包已失效,要把竹炭包扔掉,你会怎样劝说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今后将出现无书图书馆。任何信息、文字、图像、声音等,全都可以储存在电子计算机中,费用比书架藏书还便宜。电子计算机就像人的大脑一样,功能强大。电子图书系统,利用只有手掌大小的激光机,就可以阅读录在光盘上的文字资料。每张光盘可以储存10万页的文字,相当于三百本书的内容。

把图书内容放在光盘里,在电子计算机上阅读,可以迅速检索所需的内容,必要时还可以打印出来。

随着电子图书的出现,一些国家正在着手革新传统的图书管理系统。这种图书馆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图书资料不需要上架,当然也不会放错架子,更不会被盗。17.下列比较符合文章内容的题目是()

A.无书图书馆B.电子计算机

C.阅读图书D.传统图书馆

18.下列叙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只有文字、图像可以储存在电子计算机中。

B.电子图书系统不用利用任何工具就可以直接阅读录在光盘上的文字资料。

C.传统的图书馆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

D.电子图书系统不但储存量大,而且费用比书架藏书还便宜。

19.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填字母)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

(1)每张光盘可以储存10万页的文字。(____)

(2)电子计算机就像人的大脑一样,功能强大。(____)

(3)今后将出现无书图书馆……费用比书架藏书还便宜。(____)

20.电子图书与普通图书相比,有哪些特点?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并没有确切数字,估计大约有近万种,分为3个总目。

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共有120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常驻的鸟类有十余种,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南极的鸟类只有40多种,永久性的“居民”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而已。生活在北半球的所有鸟类,大约有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十多年的鸟类专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在这里安家落户。

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有人类干扰。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的候鸟只能在附近作短距离的南北迁移,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可以绕南极作长距离的迁移,但却并不往北飞行。南半球的许多候鸟宁可遥遥数万千米飞到北极来越冬,也不愿意到南极去送死。

21.给文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

23.“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一句中“几乎”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为什么说“北极是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25.我会选。

A.列数字B.举例子C.作比较

D.打比方

(1)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____)

(2)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____)

26.本段文字介绍太阳的____、____特点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7.找出文中的反问句,把它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请把“引用传说”部分的句子用“”画出来。这个神话传说可以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为。用“引用传说”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建筑奇才”——螺

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它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①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因此,螺不必为回家的问题而操心。②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纺锤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或越南式草帽的,更有像双锥的。有些螺长得圆溜溜的,看上去跟皮球或鸡蛋差不多。

螺壳的构造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作壳面,并常常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漂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有些螺还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螺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

螺的坚固、美观、轻便的单身住房,深受海中的“单身汉”——寄居蟹的喜爱。

螺死后,它的“房产”常常被不会盖房的寄居蟹占有。

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动物的踪迹,在一些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但某些种类的螺却能照常在那儿过日子。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是跟它们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的。而这种能耐又与它们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

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

29.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1)找反义词:笨重——(__________)光滑——(___________)

(2)找近义词:残酷——(__________)松软——(___________)

30.螺的单身住房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1.短文中画“”句子①采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螺的住房

__________的特点;句子②采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32.下列不能说明螺壳能够根据所处自然环境而生长的是()。

A.过漂浮生活的,壳长得轻薄

B.在多石的水底,壳长得厚实

C.足的后端长着壳盖,以免被侵扰

D.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以免陷进淤泥

33.为什么说螺是“建筑奇才”?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关键语句回答。

阅读短文: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3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疲惫(_________)误会(_________)擅长(_________)

35.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

方法一:____________,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方法二:__________,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36.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什么?(结合相关内容,概括出三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无法摆脱或结束。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2.是它们的翅膀振动发出来的。

3.头腿尾巴比喻

4.蟋蟀的内翅大多数都已经退化了。

【分析】

1.

同学们想要做好此类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各种词语的意思,能够融会贯通。我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千万不要脱离文章。

2.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答案:是它们的翅膀振动发出来的。

3.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短文第三自然段是抓住了蟋蟀的头、腿、尾巴等方面的特征来描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4.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我们只所以能逮住蟋蟀,其中一个原因是:蟋蟀的内翅大多数都已经退化了。

5.C

6.D

7.D

8.不能去掉。“通常”是指一般情况,在文中指的是狼在一般情况下毛为棕黄或灰黄色,去掉之后就变成狼的毛一定为棕黄或灰黄色,与实际不符。“通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

9.不同意。因为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如果狼被大肆捕杀了,那些食草动物如兔子等就会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绿色植被遭到洗劫,一些地方会变成荒漠。10.好。①引出文章要介绍的对象——狼。②以问句的形式,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引发读者的思考:关于狼有什么需要了解。

【分析】

5.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说明方法的掌握。说明方法在小学常见的几种为: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引用、下定义。

从内容上来看通过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狼的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所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6.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从语段三的“狼能通过留下气味、发出叫声、肢体动作等方式与同伴进行沟通。狼生性多疑,行事机警。”来看可以体现狼多疑、行事机制最后一句写出了狼是智商极高的动物。

7.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从语段四“狼的适应性很强。从高山到草原,从大漠到森林,都有狼的足迹。”可以看出主要写了狼的适应能力体现在遍布高山草原和大漠森林,并且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差异自身也在进化。而维持生态平衡中只体现了狼对生态环境起到的作用并非适应性强。

8.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词语替换或删除的理解。这类题答题步骤比较严谨,首先要判断,其次对其进行解释然后带入语境中分析最后删除或替换还是否具有说明文语言严谨以及平实

性的特点。如:

不能去掉。“通常”是指一般情况,在文中指的是狼在一般情况下毛为棕黄或灰黄色,去掉之后就变成狼的毛一定为棕黄或灰黄色,与实际不符。“通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9.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探究题。首先要理解文意其次进行相关判断及探讨。答题时学生需要先阐述自己的观点,随后补充上原因。如:

不同意。因为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如果狼被大肆捕杀了,那些食草动物

如兔子等就会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绿色植被遭到洗劫,一些地方会变成荒漠。

10.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文章的命题。首先学生要掌握标题的作用。常见为:

1.作为线索贯穿全文2.概括主要内容3.揭示文章主旨4.交代主要人物5.比喻义或象征义6.设置悬念

所以结合以上作用来看可以以“你了解狼吗”为题,因为交代了主要人物,并且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兴趣。

11.C

12.C

13.C

14.可以烧掉或回收到垃圾站,还可以埋入泥土,改善土壤活性。

15.不对。因为使用竹炭包时需要把外包装拆开,这样才能发挥其作用。

16.妈妈,竹炭包使用一两个月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几个小时,还可以保持它的功效,不要扔掉。

【分析】

11.

从“每个独立空间(1平方米以内)用200克竹炭包一包。”来看3平米应放3包200克竹炭包。

12.

从注意事项部分的“一般开封使用一年的竹炭包最好处理掉,这样更健康。”可以看出竹炭包的有效时间为一年。

13.

从注意事项部分的“本品无须洗涤,使用一两个月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几个小时,以保持竹炭包功效。”来看在有效期内竹炭包可以重复使用。

14.

从注意事项部分的“可以烧掉或回收到垃圾站,还可以埋入泥土,改善土壤活性。”可以看

出竹炭包的处理方法。

15.

从使用方法中“拆开外包装将本品置于汽车内、居室、柜子、冰箱等处。”来看奶奶做法不对,因为竹炭包要拆开外包装。

16.

答题时要结合说明书中的内容仔细查看,此问题在注意事项中有特殊标注,可以直接给“妈妈”看,告诉妈妈竹炭包使用一两个月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几个小时,还可以保持它的功效,不要扔掉。

17.A

18.D

19.A C B

20.①费用便宜;②体积小;③储存量大;④不需要上架,不会放错架子,更不会被盗;⑤可以迅速检索所需的内容,必要时还可以打印出来。

【分析】

17.

考查拟写文章标题的能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能给读者无穷的联想。

从“今后将出现无书图书馆。任何信息、文字、图像、声音等,全都可以储存在电子计算机中,费用比书架藏书还便宜。”可知,A选项《无书图书馆》比较符合文章内容。

18.

考查内容的理解能力。

A.从“任何信息、文字、图像、声音等,全都可以储存在电子计算机中,费用比书架藏书还便宜。”可知说法错误。

B.从“电子图书系统,利用只有手掌大小的激光机,就可以阅读录在光盘上的文字资料。”可知说法错误。

C.从“随着电子图书的出现,一些国家正在着手革新传统的图书管理系统。这种图书馆的

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可知无书图书馆越来越完善,这给传统的图书馆带来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图书馆可能面临这关闭。

D.“电子图书系统不但储存量大,而且费用比书架藏书还便宜。”符合内容。

19.

考查说明方法。

(1)从“储存10万页”可知,这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电子计算机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的大脑,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3)电子图书与普通图书相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0.

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

从“费用比书架藏书还便宜;子计算机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每张光盘可以储存10万页的文字;可以迅速检索所需的内容,必要时还可以打印出来。”可知电子图书的特点。

21.鸟类的天堂(北极候鸟多于南极)

22.列数字作比较

23.不能删掉。因为删掉了,就过于绝对。这样写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

24.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人类干扰。

【分析】

21.略

22.略

23.略

24.略

25. A B

26.距离热度

27.这么远,箭不能射到。

28.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后羿射日增添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分析】

25.略

26.略

27.略

28.略

29.轻便粗糙严酷柔软

30.坚固美观轻便

31.作比较可移动打比方举例子螺的外形区别大

32.C

33.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

【分析】

29.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中的近反义词的填写,首先明确自身词语的含义,然后写出与它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语即可。

30.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螺的单身住房有坚固、美观和轻便的特点。

31.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的使用,要注意分析例句中的特点,结合相应的说明方法进行分析即可。

32.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不能说明螺壳能够根据所处自然环境而生长的是足的后端长着壳盖,以免被侵扰这一点没有在文章中体现。3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在原文中找到香瓜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4.疲倦误解善于

35.列数字。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

作比较。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36.为了听远处的声音;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容易瞒过敌害。

【分析】

34.

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

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35.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内容。“7”和“60”可以体现出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奔跑速度快;“胜过一匹马”是将马和鸵鸟的速度进行比较,突出鸵鸟速度快。

36.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文章最后一段写了很多个鸵鸟把头贴近地面的原因,选择三个写出来即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