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各方优势提升服务能力培养技能人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依托校企各方优势,通过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深化专业师资内涵建设、推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方面,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和新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

一、依托校企各方优势,共同进行专业建设

为推动学校的产学研工作,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立了由校企双方负责人、主要业务骨干组成的产学工作领导小组,研究专业的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所涉及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共同发展的重大问题。

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成立了由建筑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企事业单位专家组成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召开指导委员会年会,广泛听取企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专业建设规划,使专业与地方经济息息相关,体现为地方经济和建筑产业服务的特征。做好专业开发和改造工作,在此基础上每两年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文件进行滚动修订、完善。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校企共同根据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施工员、质检员等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施工员、质检员等执业资格标准,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做好教材选用,力求体现产学结合的内容。

二、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合作平台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让学生走出去,利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顶岗实习到企业中锻炼,和企业环境相融合,把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每年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负责人来校为学生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的专题报告,让将要走向社会和企业的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引入企业资金,共建实习、实训场所,提供企业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资助贫困学生。

建立了适应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搭建合作平台,为专业建设和学生的实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他们的技术力量雄厚,装备先进,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重,企业效益好,具备常年接受学生实习任务的能力。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及教师实践锻炼场所,并协助我

系做好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为我系提供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及兼职教师。既使学生有了更接近实际的实习场地,也为我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三、开展岗位培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建筑技能培训和鉴定的资格。既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推行“多证书”制度提供了保证,也为建筑企业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了保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利用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建筑企业开展岗位培训,形成了品牌,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1、参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的授课工作。面向建设行业、建筑企业做好各员级的岗位证书考证和继续教育的培训。2013年完成七大员岗位证书培训的授课,人数超过7000人,2014年完成七大员岗位证书培训和小型项目管理师的培训,人数近4000人。

2、举办一、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班。建造师培训在常州的竞争很激烈,而且有南京、苏州等大学的介入。我们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每年均负责常州、无锡地区一、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2013年完成一、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人数分别为1200人和400人,2014年完成一、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的人数分别为300人和1100人。

四、参与工程实践,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是培养产、学研结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安排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参加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还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工程现场管理等工作,为地方工程建设做了大量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提高了老师的技术应用能力。

五、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

围绕专业办产业是产、学、研结合的理想途径。我们依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成立了常州城建建筑设计院,甲级资质,2005年又成立了常州市城建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这些经济实体,一方面提供了教学实习的场所,另一方面承担着建筑工程设计和咨询业务,既锻炼了师资队伍,又为学校创造了经济效益。

通过几年的校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反馈到学校,为学校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企业专家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建设等方面提供参考意见,甚至在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合作。这些合作的真正落实促进了学生素质的

全面提高,转变了教师观念;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学校声誉,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