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西湖梦寻

九溪在烟霞岭西,龙井山南。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①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溪下为十八涧,地故深邃,即缁流②非遗世绝俗者,不能久居。按志,涧内有李岩寺、宋阳和王梅园、梅花径等迹,今都湮没无存。而地复辽远,僻处江干,老于西湖者,各名胜地寻讨无遗,问及九溪十八涧,皆茫然不能置对。

(节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①阒(qù):形容寂静。②缁(zī)流:僧徒,僧众。缁,黑色。僧尼多穿黑衣。(1)解释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能久居________

②问及九溪十八涧________

(2)翻译句子。

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

(3)九溪十八涧景色天然,少有匠心,身临其境,尘襟为之一洗,更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受。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九溪十八涧是一处人迹罕见的世外之地?

【答案】(1)居住;到,至

(2)九溪水曲折回旋,它曲曲折折了九回才流出,所以称它为九溪。

(3)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①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而地复辽远,僻处江干,老于西湖者,各名胜地寻讨无遗,问及九溪十八涧,皆茫然不能置对。【解析】【分析】选自《西湖梦寻》,作者:张岱,年代:清。(1)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居”意思是居住。(2)本题翻译赋分点,洄环:回旋;故:所以。

(3)根据文中对九溪十八涧奇异景色的描写来分析,这里地势崎岖,草木茂盛,人迹罕至,幽美寂静,远离喧闹的世俗,如同世外桃源。而且此地远离闹市,为世俗之人所不知,愈发显得神奇。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居住;

⑵九溪水曲折回旋,它曲曲折折了九回才流出,所以称它为九溪;

⑶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①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而地复辽远,僻处江干,老于西湖者,各名胜地寻讨无遗,问及九溪十八涧,皆茫然不能置对。【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⑶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即可作答。

【附参考译文】

九溪在烟霞岭的西面,在龙井山的南面。九溪水曲折回旋,它曲曲折折了九回才流出,所以称它为九溪。它的路径崎岖,草木茂盛,人迹罕至,幽美寂静,别有一番天地,并不像人间那么喧闹。九溪下面是十八涧,地势深远,僧人等不是绝离世俗的人,不能久住。根据县志记载,古代这有李岩寺、宋阳和王梅园、梅花径等古迹,现在都已荡然无存。而此地又远离城镇,在江流的偏僻处,对西湖一带非常熟悉、有阅历的人,他们把西湖的各个名胜都寻访遍了,但问到九溪十八涧,都对它的位置表现出不知所以的样子。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蜀侯迎金牛

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生多与金日置生后号牛粪,言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堑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

(选自北齐·刘昼《刘子·贪爱》)(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秦惠王闻而欲伐之/伐竹取道

B. 言以遗蜀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 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不使学

D. 灭国亡身/河曲之叟亡以应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

(3)根据上文,请概括蜀侯“为天下所笑”的原因和启示。

【答案】(1)B

(2)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

(3)原因:蜀侯个性贪婪而又愚蠢,为迎石牛“堑山填谷”,做到了敌人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最终自取灭亡,“为天下所笑”。

启示:贪婪之心不可有,贪图小利,必然不能顾全大局,可能最终会无所有。

【解析】【分析】(1)A攻打;砍伐。B遗(wèi):给予。C派;让。D死亡;通无,没有。

(2)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秦惠王叫人)用石头雕凿成一头牛,每天把许多金子放在石牛的后面,说是(石牛拉的)“牛粪”。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

(3)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是蜀国国君性格贪婪,秦惠文王就是利用其贪婪的特点就编造牛会拉金粪的事,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蜀国国君竟然相信,为了得到这头牛,他竟然让人去挖平山路填平谷地(开设道路),结果秦国就走这条路把蜀国灭了,由此看出蜀国国君的愚蠢。蜀国国君为了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亡国的代价,告诉我们贪婪之心不可有,贪图小利,必然不能顾全大局,可能最终会无所有。

故答案为:⑴ B

⑵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