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五大字体

幽若天下交流群3讲课整理
土豆师妹 今天17:37 浏览(7)
欢迎加入幽若天下文学交流①社,群号码:246980812
幽若天下文学交流③社,群号码:256465179
幽若天下内部考核群,群号码:263586215
主题: 书法的五大字体
主讲: 幽若 素和一叶
地点: 幽若天下文学交流3群
时间: 2014年8月3日晚九点
内容概要: 1.甲骨文的构造方法和形体演变
2.小篆的构造方法和形体演变
3.隶书的构造方法和形体演变
4.楷书的构造方法和形体演变
5.草书的构造方法和形体演变
6.行书的构造方法和形体演变
7.成员提问与讲师解答
8.幽若天下成员书法展
序言: 自汉字产生以来,不断的演变和简化,出现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等八种各具特点的形体。接下来由我们跟随素和一叶去了解汉字的构造方法和形体演变,增强书法知识,提高学习书法的兴趣,提高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一、甲骨文的构造方法和形体演变
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贝壳等上面。金文:古代称铜为金,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铭文。石鼓文(系秦大篆):它集大篆之成,为小篆之祖,在书体发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些就不详细讲解了。
二、小篆的构造方法和形体演变
小篆由大篆发展而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秦始皇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包括采取行政手段在全国施行的“书同文”制度,基本结束了“文字异形”和“书体多样”的状况。当时创制出的文字即小缘,亦称秦篆,以秦的泰山刻石的文字为代表。小篆虽正式通行的时候不长,但两千多年来,印章一直多用小篆镌刻。
代表书家:李斯,李阳冰,邓石如
特点:字形工整,对称匀衡,略为修长,笔划圆健古厚。
三、隶书的构造方法和形体演变
隶书在历史上又称佐书,史书,分书。萌生于战国初期,成熟并盛行于汉朝。隶书分类有古隶,简牍隶,汉隶和清隶。在书法史上,汉代的隶书和清代的隶书是隶书史的两大高峰。
由篆发展的隶,是汉字形体发展的一次大变革,古今汉字的分水岭。从隶书开始,汉字逐渐突出线条的符号性质,字形由长变为扁方,笔画由弯变直,出现波挑,由纵势变为横势,笔画在篆书的直,曲画基础上增加了撇,捺,钩,挑,点,折,加上横,竖,汉字的八种笔画基本成形。
碑刻是汉隶书法艺术的主要遗存,著名碑刻有:《景君碑》《西狭颂碑》《孔庙碑》《乙瑛碑》《史晨碑》《衡方碑》《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华山庙碑》《熹平残碑》等。
特点:字形点画化,笔

画变曲为直,变圆为方,讲究波磔
四、楷书的构造方法和形体演变
楷书也称“真书”“正书”,“楷”是可做模范榜样的意思。它产生于汉未,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隶书的直接继承者。按楷书的用笔和结构特点来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两大类。
⑴魏碑
魏碑是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体,其结构还没有脱离隶书的意味,是一种早期的还不成熟的楷书。北魏的水平最高,其代表作主要有《张猛龙碑》《郑文公碑》《龙门四品》《张黑女墓志》
魏碑 张猛龙碑
魏碑 郑文公碑
魏碑 张黑女墓志(即张玄墓志)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对楷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代表作有:王羲之的小楷《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等,王献之的小楷《玉版十三行》《洛神赋》等
王羲之 乐毅论
⑵唐楷
唐朝书坛继承了六朝书法的传统,朝野重视书法之风行,而国力之强盛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甚础。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等人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楷书成就也非常突出,世人公认的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他是四大家之一。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 颜勤礼碑
柳公权 玄秘塔碑
学楷书选择唐碑比较理想。唐代的楷书成就最高,处于楷书成熟颠峰期,学好唐碑的基础上,再上溯至魏晋,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草书的构造方法和形体演变
草书原指比正式字体写得潦草一些的字体。篆,隶,楷通行时都李相应的草体。东汉以后,才有“草书”字体的名称。一般说的“草书”,通常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
⑴章草
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流行于东汉章帝的时代。其笔画带草意,有连笔,仍保留隶书的“波磔”;字字独立,不相连属,布局也较匀称,书写比隶书简便迅速得多。
章草 吴 皇象《急就章》
⑵今草
从章草演变而来。这种草书,体势连绵,一气呵成。虽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字字顾盼呼应,贯连一气,书写方便,但难以辨认。
今草 唐 孙过庭《书谱》
⑶狂草
狂草不在乎一笔一字的工拙,而着意力求通篇气势畅达雄放,落笔连绵回绕,离合聚散,大起大落,变化无穷。这种字体极难辨认,很少有实用意义,但在书法艺术上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欣赏价值。
狂草 唐 张旭《古诗四帖》
六、行书的构造方法和形体演变
行书是伴随着楷书的流行而产生的一种书体,它介于楷书和行书之间。写得稍微规矩一些,接近楷书的叫做“行楷”;写得放纵一些,接近草书的叫做“行草”。它虽笔画连绵,但字字独立,易于辨认,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完美的书体,所

以直至今天,还是应用最广泛的字体。
行书历来名家辈出,创作出了不少杰作。晋代王羲之是行书发展史上第一位杰出人物 。他开创了秀丽娇美的书风,对中国书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兰亭序》,文采斐然,书艺绝伦,被誊为“天下第一行书”。
晋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献之的行书也很有成就,其代表有《中秋帖》,《鸭头凡帖》,《东山帖》等。
(传)王献之 《中秋帖》
唐朝颜真卿的行书也很有特色,问世作品有《祭侄稿》《争座位贴》等,唐朝还有李北海,陆柬之,五代杨凝式,李建中,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黄道周,张瑞图,王铎;清代傅山,何绍基,赵之谦,现代沈尹默,郭沫若,邓散木,潘伯摩等他们都为一代书法大家,其行书作品各有特点,各有佳处。
集王字 《圣教序》
苏轼 《黄州寒食帖》
苏轼 《赤壁赋》
米芾 《蜀素帖》
赵孟頫 《定武兰亭跋》
文徵明 《滕王阁序》
汉字形体的演变,都是沿着简化字形,逐渐规范的道路前进的。在现代楷书,行书和隶书三种字体,不但是人们生活,工作中广泛用的字体,而且是书法艺术常用的字体。而篆书,草书因难写辨认,故基本只能作为书法艺术的专用字体了。
七.成员提问与讲师解答
练字基础是什么?
学习书法循序渐进,应该从正书入手,入门可现从楷书和隶书,楷可先学欧阳修,隶可先学曹全碑,推荐欧阳询的九成宫礼泉铭,因欧阳询书写时恭瑾严肃、一丝不苟,并且欧阳询是以方笔为主,他的《九成宫礼泉铭》似方似圆,行笔雄健含蓄,劲直有力,横竖也是用方笔,起收多呈三角形。
而隶书写曹全碑,风格秀逸多字是练习隶书的很好范本,它的蚕头雁尾,厚重而特长,写的很秀润。
八.幽若天下成员书法展
幽若 逸风
幽若 沧海云雁
幽若 素和一叶
欢迎加入幽若天下文学交流①社,群号码:246980812
幽若天下文学交流③社,群号码:256465179
幽若天下内部考核群,群号码:263586215
整理:幽若 土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