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 一期一会精神在日本人生活中的体现(1)
中日茶道的异同

中日茶道的异同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而日本茶道自成体系,有其严格的程式。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日茶道的异同,希望对您有用。
中日茶道的异同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三为一体。
三者之间是互相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
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了中国禅宗思想(茶“禅”一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
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的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
日本茶道的“和、清。
静寂”。
公开申明的“茶禅一味”,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这也无处不体现着庄晓芳前辈所提出的中国茶德“廉、美、和、静”之精神。
2.日本茶道程式严谨。
强调古朴、清寂之美。
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道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
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神仙世界很有着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美学精神更成了一种传统。
但是中国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
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所以一说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中国茶文化包含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
中国茶文化自宗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
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
民间不同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
日本人崇尚茶道,人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亦很人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日本茶道礼仪及其精神内涵

在中国文明及文化向世界各地辐射传播的过程中,一 衣 带 水 的 邻 国 日 本 却 将 之 吸 收 、精 炼 、深 华 成 了 大 和 民 族 独 特 的 艺 术 形 式 ,并 且 作 为一项本民族文化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为世人瞩目。
1.奈 良 、平 安 时 期 的“弘仁茶风”。 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 805 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 为 日 本 最 古 老 的 茶 园 。 至今 在京都比睿 山 的 东 麓 还 立 有 《日 吉茶园之 碑 》,其 周 围 仍 生 长 着 一 些 茶 树 。 弘 仁 六 年 嵯 峨 天 皇 巡 幸 近 江 国 ,过 崇 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 嵯 峨 天 皇 品 尝 后 赞 赏 不 已 ,于 是 命 令 在畿内、近江、丹波、播磨各国种植茶树。
茶 道 宗 师 武 野 绍 鸥 承 先 启 后,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中表现日本民族 特 有 的 素 淡 、纯 净 、典 雅 的 思 想 导 入 茶道,对珠光的茶道进行了补充和 完善,为日本茶道的进一步民族化、正规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后继者 千 利休在继承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的基础上,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 缚,还原到了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上。
江 户 时 期 是 日 本 茶 道 的 灿 烂 辉 煌 时 期 ,百 花 齐 放,百 家争鸣,形成 了 各 具 特 色 的 茶 道 流 派 。 而 被 吸 收、消化后的中国茶文化终于形成了 具有 本民 族特 色的 日本 茶 道。 源于 中 国 的日 本 茶 道最 终 又扩 大 深 化 了 中 国 茶 道 的 内 涵 ,使 之 成 为 了 独具 日本特色的民族文化载体而立于世 界之林。
339
日本人的民族精神

(3)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有一个外国游 客习惯性地闯红灯,被一位站在街边协警 的老头发现……
(4)日本出版业有一个规矩,书店是从 出版社购进书的,如果书没有卖出去,出 版社还需要把书从书店买回去。为什么会 形成这个规则呢?
(4)日本人的群体观念更突出表现在以 公司为家,很少出现“跳槽”现象,管理 者很愿意拨出大量资金来培训员工,不是 特殊情况从不轻易解雇员工。日本的管理 人员一般不会个人作出重要决定。
形成团队意识的原因:自然原因;日本人 从小就被教育要服从集体。小学生过红绿 灯;中午吃午餐时……
4、时间就是生命
3、蚁族般的团队精神
蚂蚁究竟是怎么一种团队精神? (1)日本企业的员工一律穿着整洁的制服,佩
戴公司的徽记,处处维护公司的形象。 (2)例:日本某电脑企业的技术工程师在外休
假时…… (3)日本人出外旅游时总有举着小旗的领队率
领,不会有喧哗的现象;日本的机场非常安静, 夏天机场的室内温度相当高……
(5)小学课本中一再告诉学生“这个国 家生存是很艰难的,这个国家的处境是很 危险的,这个国家是随时可能被别人打垮 的”,对小学生进行防灾教育。
(6)出租车司机搬行李时从来都是快步 小跑,人们工作起来都有点“拼命三郎” 的作风。
(7)从日本的建筑物来看:不管是在东 京这样的现代化都市,还是在乡村小镇, 建筑物的牢固程度让人印象深刻。不仅混 凝土打得结实,并且每幢大楼、房子都有 防震设计,粗大的三角架钢梁,把整个楼 房支撑得结结实实,虽然有点影响美观, 但着实给人十足的安全感。
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内涵

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内涵我们所知道的日本茶道文化,提倡的是和、敬、清、寂四种境界。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内涵,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内涵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千利休居士曾经说过“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
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
说到敬,则是对于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济间的敬爱。
以和而敬,从此开始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随。
而清,则是清净,清洁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种种礼仪,做法中十分强调的部分。
由清而静,也就是所谓的“静寂”,就如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寂静空间里,内心深深的加以沉淀的感觉。
而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此乃是禅学中所生之思想,也乃是对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日本茶道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美学属性,共有七大美:缺陷、简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静寂。
日本的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禅。
它是以禅的宗教内容为主体,以使人达到大彻大悟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新型宗教形式。
在日本,历代大茶人都要去禅寺修行数年,从禅寺获得法名,并终生受禅师的指导,但在他们获得法名之后并不留在禅寺,而是返回茶室过着茶人生活。
茶人的生活近似常人的生活,近似艺术家的生活。
所以说,茶人虽通过禅宗学习到了禅,与禅宗持有法嗣关系,但茶道有其独立性,是独立存在于禅寺之外的一种“在家禅”。
日本茶道文化的观念(一)和、敬、清、寂在上文中我们已经说到“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奉行的四谛、遵循的四规、坚守的四则。
这四个字是对日本茶道所有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
只要一说到茶道人们从内心联想到的情景意蕴其实就是这四个字的抽象意念。
在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宗旨是:主体的“元”即主体的绝对否定。
日本茶道精神的内涵

日本茶道精神的内涵日本学者把茶道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和、敬、清、寂”。
茶为茶道的四谛、四则、四规。
“和”不仅强调主人对客人要和气,客人与茶事活动也要和谐。
“敬”表示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并作到上下有别,有礼有节。
“清”是要求人、茶具、环境都必须清洁、清爽、清楚,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寂”是指整个的茶事活动要安静、神情要庄重、主人与客人都是怀着严肃的态度,不苟言笑地完成整个茶事活动。
日本的“和、敬、清、寂”的四谛史创于村田珠光,400多年来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
(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会;(三)独坐观念。
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
“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
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
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无”,即主体的绝对否定。
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
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
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
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
和:和睦,表现为主客之间的和睦。
茶道十分讲究主客之道,主客之间的和睦亦是至关重要的。
整个茶道过程都应该是和睦地进行的,这也表达了支配茶道进行的精神,只有在整个气氛和谐的环境下,才能达到真正的主客之间的和睦。
故而和睦是广义的,是整个茶道过程的和睦包括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最终达到主客之间的和睦。
敬:尊敬,表现为上下关系分明,有礼仪。
对长辈,对同辈和对晚辈之间有着不同的礼仪。
还有主人与客人之间,客人与客人之间也有各自规定的礼仪,遵守这些礼仪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敬。
对比我们中国来说,日本茶道的这些礼仪可能显得比较复杂甚至繁琐,但却是日本茶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但可以分明各种关系,体现自己的礼节,还可以使人的心安静下来,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减少心中的浮躁。
清:纯洁、清静,表现在茶室茶具的清洁、人心的清净。
在茶道中,茶具和环境都必须是干干净净的,更重要的是人的心里的清静,不应将尘世的污垢带入茶室中来,这意味着人应该怀着纯洁无垢的心来进行茶事。
日本茶道之“一期一会”

日本茶道之“一期一会”作者:潘洁敏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01期摘要:“一期”是指人的一生,“一会”表示仅有一次的相会。
“一期一会”源自佛教的无常观,是指世事无常。
“一期一会”的思想是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在著作《山上宗二记》里首次提出的,后经江户时代后期的茶人井伊直弼在其著作《茶汤一会集》中引用,而作为茶道的基本精神广泛流传。
本文探讨“一期一会”的思想来源,以及它在日本茶道中的表现。
关键词:日本茶道“一期一会” 无常观“一座建立” “余情残心”一、引言茶文化源于中国,据茶圣陆羽的《茶经》的记载,在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年),日本的遣唐使已经作为礼物把茶带回日本。
所以可以想象在奈良时代日本人已经把茶当饮品。
而茶树开始移植到日本是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在中国学习了近30年的日本僧侣永忠(公元743—816年)于805年携带茶种回国,并把它种在坂本这个地方。
但因为当时因为种植水平低,不太成功,加上公元894年日本终止了遣唐使的派遣,中日文化交流中断,茶叶也无法从中国进口,于是饮茶的风俗一度衰退了。
到了平安末期到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日本重新与中国进行交流,从中国回来的日本僧人荣西明庵(公元1141—1215年)在把禅文化带回日本的同时把中国茶籽也带回了日本,并把上等的中国茶籽赠给了京都栂尾明惠上人,大概是由于栂尾这个地方很适合于种茶,上等的茶叶产量不小。
随着日本与中国的交流扩大,饮茶的风气在僧侣和武士的这样的上流阶层盛行。
之后到室町时代(公元1333—1573年)初期都是流行“斗茶”的游戏。
室町时代中期,村田珠光(公元1423—1502年)在华丽的贵族茶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茶汤简素的风格,提出了“詫び茶”的概念。
他的审美观的不仅表现外在的形式美,更注重宗教的还原式的内省美,他将追求华丽的书院茶风改成了尊崇自然和乡间茶具的草庵茶风。
继珠光之后,武野绍鸥(公元1502—1555年)将日本的和歌理论导入茶道,将日本文化生活中素淡、典雅的风格再现于草庵茶道。
花火大会,一期一会

花火大会,一期一会作者:吴雨伦来源:《畅谈》2018年第16期在日本,一切短暂而美好的东西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春赏樱花、秋狩红叶、冬游雪祭……而花火大会则是夏日的代名词,这个夏天,上千场绚丽多彩的花火大会在日本各地举行。
烟火,与夜间的河岸,穿着浴衣的少年少女,挤满游戏和小吃摊档的屋台,共同谱写着属于夏日的歌曲。
花火大会中浓浓的人情味和烟火气,也成为人们对这夏日仪式最大的牵挂。
三大花火会各有各的韵味每年夏天,从九州的鹿儿岛到北海道的札幌,日本全境的城市与乡镇的夜空都会被绚烂的烟火点亮,而其中以秋田县的“大曲全国花火竞技大会”、茨城县的“土浦全国花火竞技大会”、新潟县的“长冈祭大花火大会”最为出名,被称为日本三大花火大会。
每年8月第四个周六,大曲全国花火竞技大会在秋田县大仙市大曲地区雄物川河川敷运动公园举行,被认为是日本最具权威的花火大会。
从日本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烟火师聚集于此,献上自己的力作,堪称烟火界的奥斯卡,综合获胜者将被授予内阁总理大臣奖。
大曲花火大会分为自17时开始的白天部分和自19时开始的夜间部分,也是日本唯一有在白天举行部分的花火大会。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每年在现场观赏花火大会的游客超过40万人。
1997年秋田新干线开通以来,这一数字更是大幅增加,去年达到了74万人。
而大曲地区人口不足4万,大量涌入的游客也给当地交通与住宿造成了混乱。
与大曲花火大会相同,土浦花火大会也是一场烟火竞赛大会,每年10月第一个周六在茨城县土浦市樱川畔举行。
土浦烟花比赛由快速连续发射烟火、30公分直径烟火弹、独创烟火三个部分组成,综合优胜者也将被授予内阁总理大臣奖。
而与其他单纯的花火大会不同,长冈花火大会带有几分悲伤色彩。
“每年华丽举行的长冈花火大会的起源,被刻在长冈的历史上。
73年前的8月1日夜晚,数架大型轰炸机来袭,从22点30分开始进行连续1小时40分钟的轰炸,长冈市八成土地化为焦土,1486名生命死于火海。
从_一期一会_考察日本人的思想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归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这首诗从平安时代起就被日本人广泛传诵,第一句「] 去る者は日 に疎し」遂成为谚语而广泛流传开来。「広辞苑」对这有两种解释: ①死んだ人は月日のたつに従って次第に忘れるものである。 (死去的人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被人忘记的) ②親しかった人でも、遠ざかると次第にその人の情が薄れる。 (曾经亲密的人也会随着远离而感情变得淡薄) 这诗里叙述, 在人生的旅途里伴随了许多的相逢而后又别离的,对 这种聚散,是无可奈何的。分析这两句诗,可以看出日本人之所以喜欢 这句诗,是因为对此产生了共鸣,对人生的无常而有同感才加以引用以 抒情怀的。 4.日本人的「甘え」思想 日本著名精神病学者土居健郎提出了「甘え」的说法,意思是指人 的依赖心理结构。他断言依赖心理不仅是理解日本人精神构造的关键 概念,也是理解日本的社会构造的关键概念。依赖心理结构的原型是人 类在婴儿期时,所表现出的完全依赖母亲的一种心理。婴儿在心理上极 力抗拒与母亲的分离,总是不断寻求能与母亲成为一体化。 日本人这种依赖心理的感受性在审美观方面可以说是表现到了极 致。日本人在审美上追求「侘び」(闲寂,恬静)「寂」(古色古香,朴素优 美,幽雅)的意境。这种审美观,也体现了「甘え」的心理表现。他们追求 与审美对象的一体化。在此他们追求的不是与人类的一体化,相反地是 追求一种恬静的,幽雅的精神世界,到达这种境界的人不是孤独的,他 们和这个美丽的环境融为了一体,他们体会到的是与外界环境的奇妙 的统一。 日本人的依赖的心理表现在方方面面。从母婴范围一直延伸扩大 到家人以外,延伸到社会上广泛的人际关系网里。 5.结论 从以上对日本人依赖心理结构的分析来看,笔者认为也是日本人 无常观的具体体现之一。世事无常,人生短暂,我们人类这种社会动物, 需要依赖彼此才能生活下去,所以我们应该把握有生的相聚的时刻,趁 着这美好时刻,努力奋斗,勤勉工作。享受这一刻的快乐。日本的经济高 速增长就是靠着日本人的这种赌博式的拼搏精神实现的。因此,日本人 又被称为「働きばち」。他们的这种敬业精神,至今让人敬佩。在茶会这 样一种场合,他们也是想借助这短暂的两三个小时来使宾主的思想境 界达到统一,因此是全身心地投入,诚心诚意地对待彼此,借助饮茶,共 同享受这和谐的,恬静幽雅的时刻。灿烂的樱花开得虽短暂,开得却壮 丽。人生就如这樱花一样,我们在创造物质世界,享受了丰富的物质的 同时,精神上也应该享受一下,体味这人生的美好,让精神能有短暂的 释放和休憩,以便积蓄再继续工作的力量。日本人的无常的人生观,透 射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在精神上享受这短暂,但有辉煌的瞬 间,也体现了茶道的「一期一会」追求的美好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