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初期雨水收集和处理探讨

工业企业初期雨水收集和处理探讨
工业企业初期雨水收集和处理探讨

工业企业初期雨水收集和处理探讨

陆 荣 海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杭州 310022)

摘要 结合具体工程设计,介绍了工业企业初期雨水的收集和处理。针对技术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对雨水的处理方法、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方案比较,提出了从源头控制水质的措施。

关键词 初期雨水 收集 隔油 沉淀 降雨历时 收集时间 水质控制

工业企业地面雨水的污染物随工厂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其成分复杂,种类更多,部分污染物浓度较城市雨水更高,如油类、COD、重金属等。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其污染物通过雨水管道进入松花江。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初期雨水尤其是工业企业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越来越重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 B50014—2006)1.0.4条规定:“对水体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调蓄和处理”。下面结合笔者设计工作中的一个工程项目,介绍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

1 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开发区,为机械加工行业,制造加工普通机械、机床、模具。周边道路上均敷设有市政雨水、污水管,开发区设有市政污水处理厂,距厂区300m有一河流,为该地区水厂取水水源,市政雨水和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均排入该河流。该项目的环评仅按常规要求厂区雨污分流,污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 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而浙江省环保局的批复意见则要求部分易污染地面区域(油化库、堆场、热处理车间、所有露天制造作业场所),其初期雨水必须设置收集和初步处理设施如隔油、沉淀等,且该初期雨水经处理后须排入厂区污水管网,最终至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2 存在问题

笔者认为环保局提出的要求是合理、正确的,目的是保护水源不受初期雨水的污染。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必然会越来越广泛。

以前工厂的设计一般要求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达到相应的标准即可,未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故没有这方面的设计实例,规范、手册等也没有对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作详细的介绍,设计无详细的指导资料,个人的理解和思路不同,具体设计可能差别较大。由于是初次接触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我们经过仔细考虑,提出了一些问题,并与环保局进行了充分的沟通。

2.1 初期雨水处理后的去向

初期雨水既然已经过隔油、沉淀处理,是否可直接排入雨水管网而不排入污水管网?初期雨水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会使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水量变化较大,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难度,若将来管理不善,会使后期雨水大量进入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厂的安全运行不利。环保局认为初期雨水成分复杂,靠简单的隔油、沉淀处理未必能达到要求,至于如何避免后期雨水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加强管理、落实制度来避免。当然若将初期雨水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则可以排入雨水管,但初期雨水成分复杂,变化很大,企业自己处理有一定的难度。

2.2 初期雨水的收集时间

降雨开始后几分钟的雨水算初期雨水?一方面大雨和小雨的情况是不同的,大雨可能几分钟即可将地面污染物冲洗干净,而小雨需要的时间会很长;另一方面,初期雨水是无法同步收集的,距离雨水储存池远的雨水与距离雨水储存池近的雨水进入雨水储存池的时间是不同的。当距离雨水储存池远的雨水刚刚流入雨水储存池时,距离雨水储存池近的雨水早已大量进入

。因此计算雨水储存池的收集时

262

 给水排水 Vol.34 增刊 2008

给水排水 Vol.34 增刊 2008

263 

间,应在确定的重现期下,以收集范围内最远点的雨水流到雨水池为基准,再延续至少5min 确定。当收集范围内最远点的雨水流至雨水储存池时,全面积产生汇流,即所有收集范围内的雨水已进入雨水储存池,此时雨水管的设计流量最大,这也是雨水流量计算的极限强度理论。初期雨水的收集时间应为地面集水时间加管内流行时间再加延续时间,由于整个收集时间段内,雨水进入雨水储存池的流量是不同的,各时间段的流量计算比较复杂。为方便计算,同时也为留有余量,该时间段的雨水流量统一按最大流量计算,即最远点的雨水流达雨水储存池的流量。该最大流量×收集时间即为雨水储存池的容积。2.3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控制

初期雨水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中后期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在控制上有一定的困难,是采用时间控制还是人工控制,或是其他控制方式?若采用时间控制则大雨和小雨是不同的,若采用人工控制,则灵活性太大,这跟工厂制度、工人的责任心都有关系,往往很难落实,最终形同虚设。另外当降雨开始后的一段时间(24h 或更长)内,若再有一场降雨,则后场降雨不应再收集初期雨水,因为前后两次降雨的间隔时间太短,地面已无太多污染物。因此在确定雨水收集处理方案时,必须考虑以上因素,并且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如水位控制等,避免过多的人工操作。3 设计方案选择3.1 方案一设计初期考虑人工切换方式,不设雨水储存池,流程见图1

图1 雨水收集处理方案一

收集范围内雨水经雨水管汇总后分两路,一路经隔油沉淀处理后进厂区污水管,另一路直接进厂

区雨水管。每一分路设手动闸阀,人工控制。当降雨开始前,打开进污水管阀门,关闭进雨水管阀门,

一段时间后,打开进雨水管阀门,关闭进污水管阀门。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使初期雨水经处理后进污水管,中后期清洁雨水进雨水管。此方案设计简单,投资少,但人为因素太大,若管理不到位,则初期雨水可能直接进雨水管或中后期雨水大量进污水管,实际可能形同虚设,造成不利后果。最终本着对环境保护负责的态度,本工程没有采用上述方案。3.2 方案二

本工程最终采用的方案为自动控制方式,通过高低液位控制雨水流向。

(1)收集处理流程(见图2)

图2 雨水收集处理方案二

(2)控制方式。雨水储存池兼作雨水沉淀池,

雨水储存池内设液位控制器,当水位达到高水位

时,自动开启1#电动阀,关闭2#电动阀,使雨水直接进厂区雨水管,同时自动启动雨水提升泵,将池内雨水提升至隔油池处理后进入厂区污水管。约24h 后,雨水池内水位降至低水位,此时自动关闭

雨水泵,然后自动开启2#电动阀,关闭1#电动阀,等待后续降雨的初期雨水进入。若电动阀故障或水位上升到超高水位时,产生声光报警信号,上述水位信号、阀门启闭信号、水泵启停信号等都可传至就近传达室内。

(3)构筑物选择。雨水储存池兼作雨水沉淀池,有效容积按场地最远点雨水流至雨水储存池时的流量即雨水管最大设计流量×雨水收集时间计算。雨水收集时间按地面集水时间加管内流行时间再加延续时间计算。雨水管最大设计流量按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设计重现期取1年,径流系数Ψ

取0.6,降雨历时t =t 1+mt 2=8+2t 2,汇水面积约0.9hm 2。经计算雨水最大流量Q =115L/s ,雨水

收集时间T =8+4+5=17(min ),故雨水储存池有效容积V =115L/s ×17min ×60=117m 3。雨水储存池前设置格栅,若初期雨水含油量较大,

可在雨

264 

给水排水 Vol.34 增刊 2008

水储存池内设置浮油收集器,地面设油水分离器。采用国标4型隔油池,有效容积4.5m 3。

(4)雨水提升泵选择。雨水提升泵一方面将雨水提升至隔油池处理,另一方面控制雨水高水位至低水位的时间,使一段时间内的再次降雨不再收集初期雨水,与环保局商议后,该时间在本工程确定为24h 。雨水提升泵的流量Q =雨水储存池容积/24h =4.88m 3/h ,H =8m 。这样,通过雨水泵缓慢地将雨

水提升至隔油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约24h 后,雨水

池内水位降至低水位,雨水泵关闭,24h 内的重复降雨不再收集。雨水泵采用潜污泵,自动耦合安装,雨水泵控制柜放在就近传达室内。

(5)雨水储存池兼沉淀池示意见图3

图3 雨水储存池结构示意

4 初期雨水的水质控制

工业企业初期雨水的污染除了地面垃圾、泥砂外,更为严重的是来自生产、储存及运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和各种事故,为了避免污染物通过雨水管污染水源,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是切实有效的。但更为重要的是避免初期雨水的污染,即从源头上控制雨水水质。下面以机械工厂为例介绍部分消除生产、物流过程中的污染因素的方法。

(1)清洗车间及试车装配车间从工艺上采取措施,将板式清洗由水洗改为饱和蒸汽清洗,减少生产废水量。车间设置截流沟防止生产废水和地面冲洗水外溢至厂房外。

(2)油化库内为了防止油品和化学品外溢,各储罐均设有液位计,高低液位报警。为防止装卸过

程中油品泄漏,必须使整个油品输送系统密闭。另外在储运工艺中采用性能可靠的装卸臂,并保持阀门、法兰连接的可靠性。库房内设置截流沟防止油品、化学品和地面冲洗水外溢至厂房外。

(3)取消一切露天制造作业场所,废料、原材料、半成品不露天堆放,全部放在室内,室内设置截流沟,防止地面冲洗水外溢至厂房外。

(4)雨水收集范围内所有雨水口设沉泥井,雨水口篦子下加设不锈钢网或截污挂篮。

(5)建筑物周围设雨水沟,屋面雨水排入其中。雨水沟末端设沉泥井,雨水排入沉泥井处加格栅网。

(6)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以确保上述措施的执行,即使事故发生时,地面污染物严格控制在厂区范围内,不得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避免对水源的污染。5 结语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工业企业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会越来越广泛。希望能尽快制定较为详细的规范,包括雨水收集范围、收集时间、处理方法、控制方式、雨水去向等,以指导工程设计。

当然,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标准,不是所有工业企业都需要初期雨水处理。企业性质不同,厂区地表状况的差别,多雨的南方和干旱的北方的不同,都使得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有很大差别。即使性质相同的企业,其内部管理不同,产生的污染程度亦不同。需要对初期雨水进行处理的企业也不是厂区内所有地方都需要处理,只需在易受污染的局部场所设初期雨水收集处理设施。

初期雨水在收集并初步处理后,也要根据污染程度、污染物的种类确定排入污水管网还是雨水管网。对于污染物浓度不高,主要为少量油和泥砂的初期雨水,初步处理后可排入雨水系统,不必排入污水系统。

※通讯处:310022杭州市石桥路338号

电话:(0571)88151890

E 2mail :lurh @https://www.360docs.net/doc/c610850263.html,

收稿日期:20072122

07

含油(污)初期雨水的计算-收集和处理

含油(污)初期雨水的计算\收集和处理 摘要:将含有化工物质或者油污的未经处理的初期雨水排入水体,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体,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对含有化工物质或者油污的初期雨水的研究与处理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此背景下论述含油(污)初期雨水的计算、收集和处理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含油(污)初期雨水;计算;收集;处理 污染物在施工和运输过程中的散落、在各类生产中的滴漏跑冒以及其它事故等形成了污染物的主要散落方式。污染物的主要存在场所为各类露天生产装置区、化工灌区、油库以及相关物资储运地等。这些散落于露天场所的化工产品和油品,在雨水的冲刷之下会被排出污染水体。针对一些粘度比较大的重油被雨水冲刷掉的时间可能会稍微长点儿,而那些容易挥发或者轻油等易溶于水的物质相对来说被雨水冲刷掉的时间就会比较短暂,通常维持在5秒至15秒这个范围之内,这么短暂的冲刷时间向我们敲响了环保警钟。 含油(污)初期雨水的计算 在暴雨强度公式中应该根据污染物的性质来确定当地降雨时间t和暴雨的重现期P的取值范围,比如针对一些易于溶于水或轻油类化工污染物,雨水冲刷污染物的时间就相对较短,那么公式中的t和P就应该取小值;针对粘度较大或者重油污染场地,如果降雨的强度较小,污染物被冲刷掉的时间过于长或者根本不容易被冲刷掉,那么公式中的t和P就应该取大值。降雨时间不仅需要考虑冲刷地面的时间,还需要对管道的径流时间和地面集雨时间加以综合考虑,在公式设计中通常采用重现期P=1a,总体降雨时间可以根据t=10min至20min的范围加以考虑。含油(污)初期雨水量的计算根据Q=iF公式来进行,这当中暴雨强度值q (i)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计算,第一种为近似计算法,第二种为积分计算法,下面分别进行详细地介绍: 近似计算法。这种计算方法的运用前提是假设在需要确定的降雨时间内暴雨的强度按照近似直线的形势在降低,如图1所示: 图1.暴雨强度曲线图 在进行计算时如果假设降雨时间t为20分钟,那么根据T=10min来计算暴雨的强度,需要再乘以20min就是降雨时间段内的总的雨水量。 2、积分计算法。积分计算法的计算公式为:

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水资源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应坚持技术和非技术措施并重,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并用的原则,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标本兼治,促进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讲述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该方案由:“海绵雨水”公司,一家从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十多年专业企业。 城区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雨水径流量增大,流出时间缩短。这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还对城市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将雨水有效收集利用? 首选,我们讲下关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 1、节约城市水资源 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城市道路冲洗,晒水减雾,甚至于城市洗车行业的逐步增多,对于城市自来水的需求也相应增多,而供水负担加重,自来水等原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使得回用雨水作为循环用水水源的呼声也日渐增大。 2、改善城市水源环境 对城市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表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等水体的用水将相对减少,有利于维持河、湖、地下水源等天然水体的正常生态环境用水量,另一方面通过收集雨水的调蓄构筑物的运作,既可以缓解城市的内涝灾害,还可以变废为宝,稀释污水污染物,改善污水的水质。 3、具有经济和生态意义 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既可缓解城市对自来水依赖,又能解决水源污染,最终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另一方面,回用雨水在一定程度还可以做到城市区域自给自足,对于飞速发展的城市来说,尤其是城市不断扩张,而后续配套的管网无法跟上的时候,采用雨水回用,减少城市建设管道的费用,使得城市管网合理优化,而且对于雨水使用,可部分替代自来水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与其它非传统水源利用对比,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系统及处理技术 随着国际雨水集流系统会议的召开和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的成立,国际上掀起了雨水收集利用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热潮,内容涉及集雨水面处理、集雨系统设计、集雨模型和收集雨水的高效利用等。 雨水收集系统将进一步细分为四种类型: 一、集雨系统 1、屋顶收集系统:在屋顶和庭院安装管道,输水设备和蓄水设备,收集屋顶上的与供家庭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篇一: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 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论文从国 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 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 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建筑雨水利用 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特别在一些大型、超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 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 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 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 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 环境的有效措施。 1、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概况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雨水利 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 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 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 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 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 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 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 都是树木花草。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 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 利用的典范。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研究与利用起步较晚,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西安、

初期雨水收集池计算

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常见问题与对策 一、初期雨水收集池 1、初期雨水收集池常见问题 化工企业初期雨水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化学品、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污染的初期雨水需进行分流收集妥善处理,后期污染程度较轻的雨水进过简单预处理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杂质后,通过雨水系统直接排入自然受纳水体。常见问题如下: 1) 初期雨水量计算和收集不科学,初期雨水收集池设计过大或过小; 2) 未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或将初期雨水池与事故应急池混淆使用; 3) 污染汇流区设置不合理,部分可能产生跑冒滴漏污染且受降雨冲刷的区域未考虑; 4) 将室内或地下区域以及人工清洗作业产生的废水视作污染的初期雨水; 5) 雨污切换装置采用人工控制造成反应滞后,部分超标初期雨水溢流外排; 6) 收集后的初期雨水后期未采取处理,直接外排。 2、对策: 厂区内雨水均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或雨污分流,且雨排水系统具有下述所有措施:①具有收集初期雨水的收集池或雨水监控池;池出水管上设置切断阀,正常情况下阀门关闭,防止受污染的水外排;池内设有提升设施,能将所集物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无法利用装置围堰、罐组防火堤控制事故液时,应关闭雨水系统的出口阀门、拦污坝上闸板,切断防漫流设施与外界的通道,将事故液排入中间事故缓冲设施;如果未设置中间事故缓冲设施,直接排入末端事故缓冲设施; ②具有雨水系统外排总排口(含泄洪渠)监视及关闭设施,有专人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关闭雨水排口(含与清净下水共用一套排水系统情况),防止雨水、消防水和泄漏物进入外环境; 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③如果有排洪沟,排洪沟不通过生产区和罐区,具有防止泄漏物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流入区域排洪沟的措施。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1 )不宜通过生产区;

污水处理厂规划应考虑初期雨水处理

污水处理厂规划应考虑初期雨水处理 今夏,多地接连不断的暴雨造成多次城市内涝,暴露出了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方面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关系到市政工程的设计、建设,近日采访了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李艺,对如何更好地解决内涝、排水系统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排水管网河道系统的建设和公众素质都需要提高。 雨水排出问题,关系到雨水管网及排水河道的规划设计。北京市近年来屡次出现内涝的原因除了降雨本身因素外,还有城市硬化地面面积逐年加大,导致雨水径流量加快增大,原有的设计排水管网难以承受增加的雨水量。另外已有的雨水管网规划设计标准原本就不高,按照暴雨重现期计算,一般为1~3年一遇。排水河道排水不畅,未达到规划标准。再就是建设投资体制问题,多部门搞城市建设,相互缺乏协调和统一。 在城市建设初期,由于资金缺乏等问题造成管网不完善。现在政府财政收入充足了,在规划投资方面应该更多地考虑排水系统建设,不能只建地上,不注重地下。尽管北京市每年都在进行雨水管网改造工程,在经常发生内涝的立交桥区升级泵站、建设调蓄池,但李艺认为,目前改造的速度仍然较慢,投资不到位。如今,内涝不仅是排水问题,已经酿成悲剧。而解决内涝,也不仅仅是管网规划设计建设问题,还涉及到管理维护问题。那么,如何让现有设施发挥更大作用? “好的设施还需要好的维护。”李艺说。我国城市大多存在这样的现象,不下雨的季节雨水口会有大量的垃圾、渣土等,下雨时,由于清理不及时雨水支管会被垃圾堵住,造成雨水口堵塞,排水不力。今年北京7.21大雨,从一段电视实况报道中可以看到,一段积水道路的三个雨水篦子都不能排水,抢险人员打开被堵的雨水篦子后,只有一个雨水口可以进水,其余的雨水管是被堵死的,无法排水。 同时,公众的素质高低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现有排水设施的使用。随手丢弃在便道树坑的垃圾、开车时扔出窗外的烟盒塑料袋都会增加雨季排水设施的污 欢迎访问news /h2o123// com

雨水收集系统方案

XX大学雨水收集方案 (一)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城市雨水作为水资源利用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都很关注雨水的利用,如日本结合已有的中水工程,在城市屋顶修建雨水浇灌的“空中花园”,在楼房中设置雨水搜集装置与中水道工程共同发挥作用;德国在八十年代末就把雨水的管理与利用列为九十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课题之一,修建大量的雨水收集装置来载流,处理及利用雨水,并且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地貌及人工设施来截流,渗透雨水,消减雨水地面径流,减轻城市洪涝。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显著时空不均的现象,因此我国为缓解北方严重缺水问题进行南水北调工程,该项目工程量大,工期长,作为缺水地区不能坐等外源调水,应充分开发和回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资源,其中雨水就是长期忽视的一种水资源,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一般采取的都是将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合并,雨水直接当做污水排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在雨季时,往往因为一套管道无法在排污的同时又承担排雨的负荷,造成内涝。目前我国对雨水的利用率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总之,通过雨水的合理收集与利用,补充地下水源,消减用水洪峰流量,有效控制地面水体的污染,对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有重要的实施意义。 (二)设计前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然降水进行收集、储存并加以利用。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一般是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校园一直以来既是集中用水大户,也是浪费水的大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水资源浪费严重。据调查,北京大学评选出的校园八大浪费现象,其中以浪费水居首。②校园面积广阔,尤其是绿化面积较大,不懂得利用雨水(中水),任其排入市政雨水管网。③校园内用水以学生生活用水、食堂用水、实验室用水、浇洒道路和灌溉绿化为主,其中以学生生活用水为主(主要为冲厕、洗衣等基本生活用水,饮用水占很少部分)。而现今校园管网不分用水情况,统一供水,造成自来水在某些方面的严重浪费。针对校园目前的用水情况,开发第二水源:雨水。雨水是污染很小的水源,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直接利用,但是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降水极不均与且相对较小),如果只建立雨水回收系统而不建立循环系统,则此方案的适用用性和经济性都大大降低。结合我校四方校区的总体规划,提出校园雨水利用措施。(三)设计总原则经济、适用、雨水利用率高。(四)设计方案对于雨水的回收利用工程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雨水的处理和雨水的供应。一般模式是将屋顶雨水通过雨漏管收集,通过分散或集中过滤除去径流中颗粒物质,然后将水引入蓄水池贮蓄,再通过水泵输送至用水单元。经净化的雨水一般用于学校的:水建环境,浇灌绿色林地,校园街道洒水,洗衣房用水,冲洗厕所和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等。1、雨水回收技术主要有:( 1 )水径流收集来自屋面等面积的降水径流初期受到轻度污染,水质较差,实测资料表明, COD 为 2000mg/l ,SS为 1 000-3000m g /l,随着降雨时间迅速降低,降雨后期 COD (100mg/l), SS 为 20-50m g/l,色度45度,收集雨水时,一般要经过初期弃流,将水质较差的雨水,经过初弃装置,排至校园雨水管道,初期弃流量为2mm 降雨量计。( 2 )径流传输与贮存由于降雨的随机性,间断性和地理、气候、经济条件等因素,一般就地利用,贮存池不宜过大,造成浪费,一般按 1 年的水量存贮设计。(3 )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根据《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标准》(GB 50483-2019),初期雨水指污染区域降雨初期产生的雨水。宜取一次降雨初期15min~30min雨量,或降雨初期20mm~30mm厚度的雨量。 2.1《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标准》(GB 50483-2019) (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化工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 (2)初期雨水收集要求: “6.1.10宜根据装置生产特点和污染特征进行污染区域划分,设置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 2.2《石化企业水体环境风险防控技术要求》(Q/SH0729-2018) (1)适用范围:适用于石化企业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水体环境风险防控,包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的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石油化纤厂或其联合组成的工厂以及石油库、石油储备库、码头、汽车加油加气站的水体污染预防与控制。 (2)初期雨水收集要求: 5.1装置区 5.1.1应设置装置区小围堰或大围堰(或收集明沟),小围堰应满足GB50160的设计要求;围堰区内初期雨水收集后通过初期雨水管道收集到初期雨水储存池或切换到生产污水系统收集。 5.1.2排水系统宜划分且不限于生产污水、初期雨水和清净雨水

三个排水系统,各排水系统宜独立设置。当装置生产污水量少且没有连续流时,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的排水系统可合并设置,可在围堰处设置生产污水和清净雨水的切换阀。 5.1.3装置区或多个装置联合区域宜设置初期雨水储存池和生产污水储存池,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分别提升后去污水处理场;对于装置受到条件限制时,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可合并设置生产污水储存池,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一并提升后去污水处理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装置区生产污水、初期雨水可通过生产污水管道系统收集重力输送到污水处理场,但应符合GB/T50934的防渗要求。 5.1.4清净雨水出装置区时应设置切换设施,必要时可将围堰外污染雨水或事故排水切换到初期雨水系统收集或生产污水系统收集。 5.2罐区 5.2.2罐区排水宜至少划分生产污水和清净雨水两个排水系统,原油等需要收集浮盘初期雨水的罐区还应设置初期雨水系统。 5.2.3清净雨水出罐区时应设置切换设施,必要时可将罐区初期雨水或事故排水切换到生产污水系统或初期雨水系统进行收集、储存、转运。 5.2.4罐区或多个罐区区域应设置生产污水储存池,原油等需要收集浮盘初期雨水的罐区还应设置初期雨水储存池,生产污水储存池和初期雨水储存池宜分别设置,提升后去污水处理场;对于罐区受到条件限制时,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可合并设置生产污水储存池,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一并提升后去污水处理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罐区

浅议城市初期雨水治理思路和处理方法

浅议城市初期雨水治理思路和处理方法 摘要:城市初期雨水污染问题一直受到是人们的普遍关注,是现代城市化过程中人们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注意加强对城市初期雨水污染的治理思路和处理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确定初期雨水污染物治理从源头减量就地处理、收集调蓄处理、加强系统维护管理等方面入手的基本思路,然后提出初期雨水处理的措施,以期在城市初期雨水治理、规划、设计中能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初期雨水;治理思路;处理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后工业化时代在不断带给人们物质财富增长、日常生活日益便捷的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相应的一些危及人们生活的问题——城市初期雨水污染问题。 所谓的初期雨水,简单来讲就是降雨初期时的雨水。一般来讲,初期降雨危害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首先是在空气中,降雨初期,由于空气中含着大量的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遇到降雨,这些有害物质溶解在雨水中降落到地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酸雨的形成。其次是在地面上,由于现代城市地面有较多的沥青、水泥、建筑铁锈等物质,这些物质中含有较高的重金属、油脂和悬浮固体,它们受到雨水的侵蚀、冲刷而排入城市废水当中,给城市污水处理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成为现代城市水污染的一个棘手问题。如何有效地处理城市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美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城市初期雨水治理基本思路 国内关于初期雨水的处理尚在摸索和尝试阶段。国外对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十分重视,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实践,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一套初期雨水治理措施。归纳国内外的经验,治理初期雨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 一) 通过增加雨水汇流区域地面径流系数,促进雨水向地下的渗透,减少暴雨地面径流量; 通过分散式初期雨水处理设施降低城市雨水的污染物负荷,使得雨水在进入城市排水管道系统之前得到有效处理。 ( 二) 通过设置雨水调蓄设施和利用管道系统自身的调蓄容量,使得雨水在雨期内得到储存沉淀,待暴雨过后再集中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 三) 初期雨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具有间歇运行的特性,加强对初期雨水处理设施的维护管理,是上述设施发挥效果的重要保证。

雨水收集系统(优.选)

一,雨水收集系统的概念就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目前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深圳市雨博士雨水利用设备有限公司历经八年铸造国际品质,专业从事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排放系统设备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有PP塑料雨水收集模块、雨水排放模块、绿植固定模块、工程排水板等。DoctorRain雨博士产品使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通过了各项严格的测试,确保了产品的质量与性能。产品远销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国家,产品广泛应用在小区与房地产建筑、大型体育场馆、学校操场、城市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高尔夫球场、私人别墅花园等雨水综合利用项目中。二,雨水收集系统的组成雨水收集系统的由六部分组成集水区:是一个确定的表面区域。收集降落的雨水一般来自于屋顶表面、地面、墙体。输水系统:将水从集水区转输到贮水系统的渠道或者管道。屋顶冲洗系统:该系统可以过滤并且去除污染物和碎屑,包括初期的弃流装置。贮水系统:用做贮水收集雨水的地方。配送系统:利用重力或泵配送雨水的系统。净化系统:包括过滤设备、净化装置和用于沉淀、过滤和消毒的添加剂。三,雨水收集系统的优点:1,可以为附近的使用者提供自给自足的供水方式。2,减少了直接用水泵抽取地下水的需要,降低了施工成本。3,提供矿物质含量低的高品质软水。4,经过景观和农田的处理后,雨水进入到地下含水层,可增大地下水的供应量并提高水质。5,可以将盐分通过溶解和下移而排除土壤,减少甚至消除土壤中的盐分。6,可以缓解城市洪涝,进一步减少了城市的水土流失。7,比其他水源更经济。8,在沿海地区,咸水浸入含水层是一个问题,雨水水质良好,补充到地下水时可降低地下水的含盐量,同时有助于维持淡水和咸水交界免得平衡。9,雨水收集的经济效益:可以减少对市政用水的使用和依赖。四,雨水收集系统流程图 雨水管道---------截污管道-------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雨水自动过滤器--------雨水蓄水模块-------消毒处理---------用水点

雨水收集系统概念与雨水收集系统意义以及雨水收集系统案例

雨水收集系统概念与雨水收集系统意义以及雨水收集系统案例 一,雨水收集系统概念: 雨水收集其实是将天降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工艺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雨水收集系统。目前多数由雨水弃流过滤系统、雨水蓄水系统和雨水净化三大系统组成。 市沃而润雨水技术经过十年铸造品质,主要从事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设备的生产制造与销售。经营产品有聚丙烯(pp)塑料雨水收集模块、雨水渗透模块、植草格和工程排水板等。 V orain沃而润产品使用领先的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流程,通过了国家各项严格的技术指标测试,确保了雨水收集模块的质量与性能。工程案例在、、、、等大中城市,产品广泛应用在居民小区与房地产建筑、大型体育场馆、学校、市政工程、园林绿化、高尔夫球场、私人别墅花园等雨水综合利用项目中。 二,雨水收集系统的几大性价比: 1,给使用者提供节能的供水方式。 2,较传统工序抽取地下水,降低了施工成本。 3,比其他水源更经济。 4,经过景观和农田的处理后,雨水进入到地下含水层,可增大地下水的供应量并提高水质。5,雨水收集的经济效益:可以减少对市政用水的使用和依赖。 6,可以缓解城市洪涝,大程度的减少和控制城市的水土成分流失。 7,提供矿物质含量低的高品质软水。 8,在沿海地区,咸水浸入含水层是一个问题,雨水水质良好,补充到地下水时可降低地下水的含盐量,同时有助于维持淡水和咸水交界免得平衡。 9,可以将盐分通过溶解和沉淀而排除土壤,减少甚至消除土壤中的盐分。 三,雨水收集系统的组成 雨水收集系统由6大部分构成: 汇水区:是一个确定的表面区域。收集降落的雨水一般来自于屋顶表面、地面、墙体。

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建议与方案

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建议与方案 摘要综合国内外资料,研究了国内外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现状,阐明了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在设计参数、处理技术、负荷评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初期雨水处理回用的一些建议和方案。 关键词初期雨水雨水径流弃流 Discussion on collecting and disposing of urban initial rainwater Jiang Wei,Cheng Xiaoru. (Wuhan University,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Hubei Wuhan 430072) 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eting and usage of urban rainwater were researched through relative refer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necessity of collecting and disposing of the initial rainwater were explained, and som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n parameter designing, disposal technique, factor evaluating of collecting and disposing of domestic urban initial rainwater were analyzed.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and schemes on disposing and recycling of initial rainwater were given. Keywords:Initial rainwater Rainwater runoff Discarding runoff 1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1.1 国外城市雨水利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就开始探索雨水资源化利用。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雨水的利用价值,采用各种技术、设备和措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控制和管理。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苏丹、也门、澳大利亚等五大洲约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不同规模的雨水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和应用[1]。 技术方面,国外城市雨水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2]。 政策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技术手册、规范和标准,另外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如德国联邦水法、建设法规和地区法规均以法律条文或规定的形式,要求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水的可持续利用,如规定新建项目的业主必须对雨水进行处置和利用。同时,通过经济手段控制雨水排放量,如向业主征收不透水地面面积的雨水费用等[3]。 设备方面,专门生产雨水利用设备的厂家和公司也逐渐增多。德国GEP公司的雨水过滤器、屋顶雨水利用控制设备、雨水储存罐等产品畅销整个欧洲市场;德国UFT公司的流量控制和监控设备已经开始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和使用;荷兰W A VIN公司的孔隙雨水蓄水池填充料、整体式雨水检查井、雨水口等雨水利用设备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使用。

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

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 案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水资源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的改进相结合,应坚持技术和非技术措施并重,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并用的原则,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标本兼治,促进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讲述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该方案由:“海绵雨水”公司,一家从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十多年专业企业。 城区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雨水径流量增大,流出时间缩短。这不但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还对城市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将雨水有效收集利用? 首选,我们讲下关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 1、节约城市水资源 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城市道路冲洗,晒水减雾,甚至于城市洗车行业的逐步增多,对于城市自来水的需求也相应增多,而供水负担加重,自来水等原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使得回用雨水作为

循环用水水源的呼声也日渐增大。 2、改进城市水源环境 对城市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表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等水体的用水将相对减少,有利于维持河、湖、地下水源等天然水体的正常生态环境用水量,另一方面经过收集雨水的调蓄构筑物的运作,既能够缓解城市的内涝灾害,还能够变废为宝,稀释污水污染物,改进污水的水质。 3、具有经济和生态意义 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既可缓解城市对自来水依赖,又能解决水源污染,最终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另一方面,回用雨水在一定程度还能够做到城市区域自给自足,对于飞速发展的城市来说,特别是城市不断扩张,而后续配套的管网无法跟上的时候,采用雨水回用,减少城市建设管道的费用,使得城市管网合理优化,而且对于雨水使用,可部分替代自来水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与其它非传统水源利用对比,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系统及处理技术 随着国际雨水集流系统会议的召开和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的成立,国际上掀起了雨水收集利用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热潮,内容涉及集雨水面处理、集雨系统设计、集雨模型和收集雨水的高效利

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常见问题与对策

一、初期雨水收集池 1、初期雨水收集池常见问题 化工企业初期雨水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化学品、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污染的初期雨水需进 行分流收集妥善处理,后期污染程度较轻的雨水进过简单预处理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 粒杂质后,通过雨水系统直接排入自然受纳水体。常见问题如下: 1) 初期雨水量计算和收集不科学,初期雨水收集池设计过大或过小; 2) 未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或将初期雨水池与事故应急池混淆使用; 3) 污染汇流区设置不合理,部分可能产生跑冒滴漏污染且受降雨冲刷的区域未考虑; 4) 将室内或地下区域以及人工清洗作业产生的废水视作污染的初期雨水; 5) 雨污切换装置采用人工控制造成反应滞后,部分超标初期雨水溢流外排; 6) 收集后的初期雨水后期未采取处理,直接外排。 2、对策: 厂区内雨水均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或雨污分流,且雨排水系统具有下述所有措施: ①具有收集初期雨水的收集池或雨水监控池;池出水管上设置切断阀,正常情况下阀门关闭,防止受污染的水外排;池内设有提升设施,能将所集物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无法利用装置围堰、罐组防火堤控制事故液时,应关闭雨水系统的出口阀门、拦污坝上闸板,切断防漫流设施与外界的通道,将事故液排入中间事故缓冲设施; 如果未设置中间事故缓冲设施,直接排入末端事故缓冲设施; ②具有雨水系统外排总排口(含泄洪渠)监视及关闭设施,有专人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关闭雨 水排口(含与清净下水共用一套排水系统情况),防止雨水、消防水和泄漏物进入外环境; 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③如果有排洪沟,排洪沟不通过生产区和罐区,具有防止泄漏物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流入区域 排洪沟的措施。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1 )不宜通过生产区; 2)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流入区域排洪沟的措施。 3)液化烃罐组或可燃液体罐组不宜紧靠排洪沟布置。 二、事故池 1、事故池常见问题 事故池是在现有事故收集系统设施不能满足事故排水储存容量要求时,用来暂时收集储存事 故排水的水池。常见问题如下: 1) 缺少事故处理池,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差;

初期雨水处理措施在排水管网规划中的运用

初期雨水处理措施在排水管网规划中的运用 容义平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72 )摘要:结合深圳市进行的排水管网规划编制,介绍了城市排水管网规划中对初期雨收集处理的常用方法和具体措施,对初期雨水池的设置、选型、容积计算、竖向设计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面源污染初期雨水雨水池 1、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必要性 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在点源污染被逐步得到消除之后,河道的主要污染源就是面源污染。据国外一些环境科学家研究,河流中的污染负荷约有50%来源于非点源污染。而我国的一项研究也证明,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市与浙江省的工业污染负荷相加起来,也只占杭州湾污染负荷的10%,另90%的污染负荷来源于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其中畜禽饲养污染负荷就占到了35%,大大超过工业污染负荷。随着近年来对城市工业污染源防治力度的加大,工业企业污染达标率逐步提高,面源污染已成为污染防治的瓶颈,防治问题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对于一般城市,环境水体的面源主要由生活垃圾、工业固废物、农田污染组成。面源污染的主要途径就是初期雨水,其它的面源也大部分都是通过雨水地表径流的方式进入河道水体的。随着城市大气污染及地面污染的严重,雨水径流污染愈加严重,尤其是污染物较多的初期雨水。据调查,某些地区的初期雨水的污染物指标最高值已远远高于典型城市生活污水。北京市曾经对道路地面径流雨水污染情况进行过测试,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和COD指标的最(GB8978-96)及《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比,SS、BOD 5 高值均超出许多。可见,初期雨水携带的污染负荷相当高且难于控制,已经严重超出直接排放水体的标准。因此,对于城市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2、初期雨水的处理方法 长期以来,传统的雨水处置方法是“疏、导、泄”,视雨水为猛兽,越早、越快、越彻底的排除就越好。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将原有河道、自然土沟(渠)裁弯取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工艺流程标准

雨水一种不可多得的淡水资源,随着生活发展的需要,人类将刚落到地面的雨水采取一定的方法汇集到蓄水池加以利用,这样就能解决生活杂用水的需求,减轻自来水供给的压力,这个行业在我国处于刚发展的阶段,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硬化地面,屋面越来越多,自然生态的雨水排放系统被破坏,雨水落到地面以后,产生大量的径流,会造成很多城市的水灾。虽然现在城市雨洪排放系统很多城市都有,但一旦遇到大雨暴雨时,怎么样很好的解决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海绵雨水”雨水收集系统设备生产厂家为您介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工艺流程标准如下:1、施工前准备 1)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测量人员根据施工图纸放线。 2、基坑开挖 1)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编制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施工方案,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 2)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3)基础表面应平整光滑,高程误差值控制在±20mm。 3、复合土工膜敷设 1)塑料储水模块外侧包裹防渗土工布(两布一膜),布为无纺布(机织塑料编织布),重量不得低于100g/m2;膜为PE膜,其厚度不得小于1mm,重量不得低于400g/m2。 2)防渗土工布施工工艺:铺设、剪裁→对正、搭齐→压布定型→擦拭尘土→焊接试验→焊接→检测→修补→复检验收。

3)防渗土工布搭接宽度应大于500mm,采用双道焊缝接缝方式,以提供多重保护,可以在焊层之间充气测试焊接效果。焊接后,应及时对焊缝焊接质量进行检测。 4)铺设土工布时,应从最低部位开始向高位延伸。不要拉得过紧,应留足够余幅(大约1.5%),以备局部下沉拉伸。 4、塑料模块组合水池安装 1)塑料模块单体安装时排列整齐,便于同层和上下层之间固定连接,按施工图纸要求雨水收集池长宽高尺寸安装塑料模块数量。 2)同层储水模块之间用塑料模块横向固定卡连接,每个模块长边一侧使用的固定卡不少于2只,短边一侧使用的固定卡不少于1只。 3)上下层储水模块之间用塑料模块纵向固定杆连接,每座模块单体上下层之间的固定杆不少于2只。 4)储水模块在连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垂直连接,先铺设第一层,然后再逐层往上铺设。 5、包裹焊接防渗土工布 在雨水收集池储水模块全部安装完成后,将事先焊接好的复合土工膜围裹在储水模块骨架周围,并按折痕将其折好。在顶面包裹时两侧搭接宽度大于500mm,焊接按复合土工膜焊接技术要点进行焊接。 1)预制套管与复合土工膜贴合面边长应2倍于管道直径,套管部分直径略大于管径。管道与HPDE套管使用双箍固定。 2)复合土工膜开十字口,管道通过PE法兰连接入模块水池。 3)接管道部分预留出足够余量,土工布开十字口,管道插接入模块内部,单箍扎紧。

雨水收集利用的意义

雨水收集利用的意义 【篇一: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 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论文从国 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 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 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建筑雨水利用 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特别在一些大型、超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 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 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 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 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 环境的有效措施。 1、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概况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雨水利 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 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 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 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 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 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 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 都是树木花草。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 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 利用的典范。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研究与利用起步较晚,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西安、

初期雨水计算方式

目录 1建设项目概况 (1) 1.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 (1) 1.2职工人数、生产时间及占地面积 (1) 1.3项目规模和建设内容 (1) 1.4周围环境概况及厂区总平面布置 (2) 1.5产业政策 (3) 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 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概况 (4) 2.2建设项目原辅材料 (4) 2.3主要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 (4) 2.4公用工程 (5) 2.5生产工艺流程 (7) 2.6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11) 3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 (14) 3.1废水防治措施评述 (14) 3.3固废处置措施评述 (19) 3.4噪声治理措施评述 (20) 3.5绿化 (24) 3.6环保措施投资 (24)

1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 项目名称:年处理废钢96000吨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行业类别:[C4310]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 建设地点:无锡市新区硕放工业集中区E26号地块; 法人代表:Vincent Bartin; 投资总额:1070万美元,环保投资10万美元,占总投资的0.93%; 投资计划:2005年10月投入生产。 1.2职工人数、生产时间及占地面积 (1)职工人数:建设项目职工定员25人; (2)工作时间:单班白班制,年工作日250天,全天工作8小时,年工作时间按2000小时计; (3)占地面积:全厂区占地22081m2,其中绿化面积6625m2,绿化覆盖率为30%。 1.3项目规模和建设内容 (1)产品方案 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见表1-1。

表1-1 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表 (2)工程构成 建设项目工程见表1-2。 表1-2 公用及辅助工程表 1.4周围环境概况及厂区总平面布置 建设项目位于无锡市新区硕放工业集中区E26号地块,项目所在地块为规划的工业用地,本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见附图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3。 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2081m2,绿化面积6625 m2,符合新建项目绿化覆盖率30%的要求。建设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三。 表1-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表

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在住宅小区建设开发过程中,雨水利用空间比较大,而且利用形式丰富,在新型住宅小区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雨水直接利用系统 雨水的直接利用是指由集水沟、输水管道、截污装置、储存设备、净水设备、配水管道组成的系统,根据雨水区域不同,又可分为屋面雨水利用、道路雨水利用、绿地雨水利用。 1.屋面雨水利用 屋面雨水利用是指利用建筑物与屋顶或天台等暴露的区域,作为集雨面收集雨水利用的系统。屋面相较于其它区域,收集的雨水直接来自于天空,水质相对较高,pH呈中性,硬度低,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处理,便可用于消防、浇灌、景观、洗车用水。在设计屋面雨水搜集利用系统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屋顶材料宜选择金属、陶片、混凝土材料,石棉等易渗湿、水解的材料不宜作为采集材料,石棉纤维可能会进入收集系统,此外部分材料含铅等重金属,也不宜作为集水屋顶; (2)雨水弃流装置应依据当地实测降水情况设计,若无当地实测资料,弃流厚度宜在2~3mm,根据弃流厚度与实际集水面积,计算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体积,当集满雨水后,利用自动或手动的阀门,将雨水进入调节池,自控式主要应用于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3)雨水调节池有效蓄水容积,参照GB50400—2016《建

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4)蓄水池应配套简单的处理系统,并与喷洒系统、消防系统等水使用系统相连接,也可直接通过渗透管沟补充地下水,蓄水池可设置在屋顶、地面或底下,储存设施需有溢流装置,大型建筑一般设置在地下; (5)蓄水池需要由耐酸、耐碱对水无污染材料制作,市场上已有比较成熟、廉价成本低、安装方便、无需维护、承压能力较强的雨水蓄水模块技术; (6)应据实际需求设计蓄水处理工艺,基本的处理包括过滤、消毒,但在酸雨区等水质较差的区域,或空气质量较差的时间段降水,还需使用混凝剂,以吸附杂质,若直接过滤水中COD、ss 去除效果并不理想,若用户对水质量要求较高,还可配备更深层次的处理设备; (7)采用生物方法处理雨水时,对水质要求较高,需增加深度处理装置。 2.道路雨水、绿地雨水利用 道路雨水是指将非建筑面集雨面雨水搜集利用的系统,道路雨水质量相对更差,水质受路面材料、降雨量、降雨间隔、交通、路面卫生等因素影响。绿地雨水是指利用绿地收集利用雨水的系统,其主要通过绿地的渗透、植物吸收作用收集利用雨水,利用的雨水水量较少,但可初步净化雨水,水质相对较高。 绿色建筑住区雨水收集与处理工艺

雨水收集系统详细概况

雨水收集系统 一,雨水收集系统的概念 就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目前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 深圳市雨博士雨水利用设备有限公司历经八年铸造国际品质,专业从事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排放系统设备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有PP塑料雨水收集模块、雨水排放模块、绿植固定模块、工程排水板等。 DoctorRain雨博士产品使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通过了各项严格的测试,确保了产品的质量与性能。产品远销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国家,产品广泛应用在小区与房地产建筑、大型体育场馆、学校操场、城市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高尔夫球场、私人别墅花园等雨水综合利用项目中。 二,雨水收集系统的组成 雨水收集系统的由六部分组成 集水区:是一个确定的表面区域。收集降落的雨水一般来自于屋顶表面、地面、墙体。 输水系统:将水从集水区转输到贮水系统的渠道或者管道。 屋顶冲洗系统:该系统可以过滤并且去除污染物和碎屑,包括初期的弃流装置。 贮水系统:用做贮水收集雨水的地方。 配送系统:利用重力或泵配送雨水的系统。 净化系统:包括过滤设备、净化装置和用于沉淀、过滤和消毒的添加剂。 三,雨水收集系统的优点: 1,可以为附近的使用者提供自给自足的供水方式。

2,减少了直接用水泵抽取地下水的需要,降低了施工成本。 3,提供矿物质含量低的高品质软水。 4,经过景观和农田的处理后,雨水进入到地下含水层,可增大地下水的供应量并提高水质。5,可以将盐分通过溶解和下移而排除土壤,减少甚至消除土壤中的盐分。 6,可以缓解城市洪涝,进一步减少了城市的水土流失。 7,比其他水源更经济。 8,在沿海地区,咸水浸入含水层是一个问题,雨水水质良好,补充到地下水时可降低地下水的含盐量,同时有助于维持淡水和咸水交界免得平衡。 9,雨水收集的经济效益:可以减少对市政用水的使用和依赖。 四,雨水收集系统流程图 雨水管道---------截污管道-------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雨水自动过滤器--------雨水蓄水模块-------消毒处理---------用水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