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完整版课件187P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学.pptppt

2.王乐夫: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 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 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 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社会活动。 公共事务分为四类:国家公共事务(立法、 公共事务分为四类:国家公共事务(立法、司 法)、政府公共事务(政府组织维护公共秩 )、政府公共事务( 政府公共事务 序和满足社会总体利益)、 )、社会公共事务 序和满足社会总体利益)、社会公共事务 非营利组织领域的公共事务)、 )、国际公共 (非营利组织领域的公共事务)、国际公共 事务
公共管理学
陈 民
E-mail:chenmin@ chenmin1017@
E-mail:chenmin02@
本课程主要参考书目
黎民《公共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2
1.2.1、前公共管理学时期
第一个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年-1926 年) 古德诺(Frank J. Goodnow) 1900年提出 the political/administration dichotomy 的观点。 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国家意志 的执行。 怀特(White)主张政治不要干预行政,行政是科 学,应维持价值中立,以追求经济与效率为目标 (其《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是公认的第一本公 共行政学教科书)。
威尔逊“ 威尔逊“执行一部宪法比制定一部宪法要困难 的多” 的多”。 行政科学的指导价值是效率 价值是效率; “行政科学的指导价值是效率;有效的公共行 政要求政府权力有单一的领导中心。 政要求政府权力有单一的领导中心。” 政治与行政之间存在重要区别, 政治与行政之间存在重要区别,政府官员的任 命应建立在公正和功绩而不是党派偏见的基础 上 行政科学以一种管理的科学为前提, 行政科学以一种管理的科学为前提,而且与传 统的政治相分离( 统的政治相分离(基本内涵是管理技术而非政 治理念) 治理念)
《公共管理学》课件

1.公共管理的共治性有助于克服政府的“盲
目自大症” 2.公共管理的共治性有助于引入竞争机制 3.公共管理的共治性有助于克服官僚体制中 的“为民做主”意识 4.公共管理的共治性有助于思考官僚体制膨 胀的怪圈
2.3.3公共管理: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
1.网络式治理结构 2.互动协商协作的治理方式
试论述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学与公
共管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论述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 论述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方式。 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是一种范式转移吗? 试说明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哪些 内容? 公共管理兴起的理论背景是什么?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有哪些? 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原则 公 服共 务管 性理 与的 共公 治共 性性 、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公共性的价值 公共管理公共性的表现途径 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公共管理的服务性 公共管理服务性的价值
公共管理: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 公共管理公共性的价值
公共管理的共治性原则
公共管理的共治性
公共管理共治性的价值
公共管理学
汪大海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 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
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
导 论
公共管理的理论演进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公共管理的实践发展 公共管理的研究范围
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作为最古老的职业、最年轻的专业和学科,公共管理是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提出的概念,是在继承了 公共行政理论尤其是1968年后产生的新公共行政理论的 基础上,借鉴了企业管理的许多做法,引入市场机制后形 成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公共利益的有 效实现及其不断增进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对于一门新兴的学科或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是科学地界定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便使研究者和学习者 在共同的学科规范和语境环境中进行学习与研究。公共管 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能够对其基本 的理论框架体系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必要对 目前已有的研究现状加以简要分析,这样有助于公共管理 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导论中, 我们将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途径等问题。
目自大症” 2.公共管理的共治性有助于引入竞争机制 3.公共管理的共治性有助于克服官僚体制中 的“为民做主”意识 4.公共管理的共治性有助于思考官僚体制膨 胀的怪圈
2.3.3公共管理: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
1.网络式治理结构 2.互动协商协作的治理方式
试论述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学与公
共管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论述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 论述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方式。 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是一种范式转移吗? 试说明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哪些 内容? 公共管理兴起的理论背景是什么?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有哪些? 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原则 公 服共 务管 性理 与的 共公 治共 性性 、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公共性的价值 公共管理公共性的表现途径 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公共管理的服务性 公共管理服务性的价值
公共管理: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 公共管理公共性的价值
公共管理的共治性原则
公共管理的共治性
公共管理共治性的价值
公共管理学
汪大海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 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
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
导 论
公共管理的理论演进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公共管理的实践发展 公共管理的研究范围
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作为最古老的职业、最年轻的专业和学科,公共管理是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提出的概念,是在继承了 公共行政理论尤其是1968年后产生的新公共行政理论的 基础上,借鉴了企业管理的许多做法,引入市场机制后形 成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公共利益的有 效实现及其不断增进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对于一门新兴的学科或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是科学地界定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便使研究者和学习者 在共同的学科规范和语境环境中进行学习与研究。公共管 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能够对其基本 的理论框架体系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必要对 目前已有的研究现状加以简要分析,这样有助于公共管理 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导论中, 我们将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途径等问题。
公共管理学(七)PPT课件

04
全球公共治理
的概念
全球公共治理是指在全球范围内,通 过跨国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 和公民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解 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的过程。
全球公共治理的特点
全球性、多元性、合作性和民主性。 全球公共治理强调跨越国界的合作与 协调,主张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决策和 行动,以实现全球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任务
总结词:任务
VS
详细描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 任务主要包括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提 升公务员素质和能力、优化人力资源 配置、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等。这些任 务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 务质量,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流程与方法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流程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流程包括目标设定、计划制定、实施 执行、评估反馈和改进调整五个阶段。在目标设定阶段, 需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在计划制定阶段,需要制定 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在实施执行阶段,需要确保计划 的顺利实施;在评估反馈阶段,需要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和反馈;在改进调整阶段,需要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 调整。
05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总结词:基本概念
总结词: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特点
详细描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它不仅关注组织层面的绩效,还 关注个体层面的绩效,包括员工的工作表现、能力提升等。此外,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还具有 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特点,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总结词:特点
公共管理学MPA新PPT课件

0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定义与特点
详细描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部门通过一 系列管理活动,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 规划、招聘、培训、评估和激励,以实现公 共部门的目标和使命。其特点包括公共性、 政策性、政治敏感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与政策
新公共管理理论
总结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 的一种公共管理思想,它强调市场化和企业 化管理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 调绩效管理、推广私营部门管理方法和工具 等,以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 质量。该理论认为传统官僚制组织结构已经 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公共管理的需求,需要 打破僵化的组织结构,实现灵活、创新和高 效的管理模式。
社会发展的需要。
02
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
总结词
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的区别。
详细描述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这 些产品和服务通常由政府、公共机构或非营利组织提供,以确保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总结词
战略与政策
详细描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战略和政 策,以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这些战略 和政策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 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挑战
总结词
实践与挑战
详细描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包括各种具体的管理活 动和措施,如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等。 然而,在实践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一 系列的挑战,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人力 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 培养等。
公共管理学课件

第1章练习与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含义? 2.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什么不同? 3.如何理解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4.如何认识公共管理运动的现实意义? 5.公共管理范式转换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6.为什么说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
第2章关键术语
政府职能; 公共服务; 政府职能社会化; 政府职能转变
1.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1.4.1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意义
1.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2.是促进社会协调进步发展的需要 3.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4.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管理素质和能力
1.4.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实践抽象法 4.实体分析法
1.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2.从微观经济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 3.从市场参与者向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转变 4.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转变
第2章练习与思考题
1.何谓政府职能? 2.阐述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发展阶段。 3.政府职能社会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4.政府职能社会化的理论依据如何? 5.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试述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趋势。
第4章 公共管理主体间关系
4.1 政府组织及其职权 4.1.1 中央政府及其职权
1.中央政府的法律地位 2. 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 3.中央政府的职权
(1)立法权; (2)提案权;(3)领导权; (4)监督权; (5)人事权;(6)其他权力
4.1.2 地方政府及职权
1.地方各级政府的法律地位 2.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 3.地方政府的职权
2.行政组织的特性
(1)政治性 (2)社会性 (3)权威性 (4)系统性
公共管理学概论完整版ppt课件

(3)类型 当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分类: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SIC) 欧共体经济活动产业分类体系(NACE) 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体系(ICNPO) 我国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分类: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的分类 ①社会团体 一是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交叉科学研 ②民办非企业单位 究的学术性团体,如中国骨科学会; ③各类公益性基金会 二是由同行业的企业组成的行业性团体,中国 棉纺织行业协会; 理论界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三是由专业人员组成或依靠专业技术、专门资 ①中国社团组织分类识别体系 金从事某项事业而成立的专业性团体,中国包 (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其他社团组织 装技术协会; ②民间组织分类 四是人群的联合体或团体的联合体,如中国工 (针对学术研究 业经济联合会。 (针对行政管理的目的:群众团体或人民团体\ 自治团体\行业团体 学术团体\社区团体 社会团体\公益性基金会
.
——威尔逊《行政学研究》
(1)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
传统公共行政学诞生的背景 ① 从社会背景来看,资本主义垄断经济的形成以及“政党分肥制”
弊病的蔓延,是传统公共行政学诞生的社会依据。 ②从理论背景来看,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公共行政学 诞生的理论依据,为公共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传统公共行政学的范式
公共管理学概论
第二讲
第一讲
主讲人:张创新
主讲教师:张创新
2019 -
学时: 48
4
第一章 绪 论
一、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概述
1. 公共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相关概念的比较: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的概念: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会组织及公民为推进社会整体 协调发展、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 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及组织自身进行管理和优化的活动。 2.公共管理的特征 公共性 效能性 回应性 公共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法治性
公共管理学ppt

14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多采用法理式或旧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并 以政府组织结构或官僚体系作为主要研究 对象;
坚持政治与行政二分论;只强调行政本身的 原理性研究;忽视政治过程或政策过程的作 用;
强调以"效率"为核心
15
传统公共行政学批判
采取了一种形式主义或静态的研究方法;只注重对 官僚体制正式政府组织机构的分析;忽视了对行政 行为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
它将政治与行政即政策的制定与政策的执行绝然 分开;忽视了政策制定以及政治因素的地位与作用;
它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及过程仅仅抽象为 若干原理或原则;
效率的标准则被不恰当地过分推崇价值因素以及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被忽视
16
新公共行政学在60年代末 70年代初的兴起; 标志着公共行政学范式主导地位的终结以 及政府管理研究新范式的出现
17
新公共行政学特点
研究方法: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 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
研究内容:抛弃了政治与行政二分论;把政治或政 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的过程; 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
价值取向:由仅仅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 公平 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28
方式篇
主要内容包括: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决 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从统治到治理:管 理模式的转换;战略管理;项目管理;绩 效管理;新技术对管理方式的影响等
29
思考题
请对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分别用实际案 例展开讨论
30
理论基础:由政治学转向经济学;其中公共 选择理论的兴起是一个典型代表
20
新公共管理学New Public Management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多采用法理式或旧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并 以政府组织结构或官僚体系作为主要研究 对象;
坚持政治与行政二分论;只强调行政本身的 原理性研究;忽视政治过程或政策过程的作 用;
强调以"效率"为核心
15
传统公共行政学批判
采取了一种形式主义或静态的研究方法;只注重对 官僚体制正式政府组织机构的分析;忽视了对行政 行为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
它将政治与行政即政策的制定与政策的执行绝然 分开;忽视了政策制定以及政治因素的地位与作用;
它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及过程仅仅抽象为 若干原理或原则;
效率的标准则被不恰当地过分推崇价值因素以及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被忽视
16
新公共行政学在60年代末 70年代初的兴起; 标志着公共行政学范式主导地位的终结以 及政府管理研究新范式的出现
17
新公共行政学特点
研究方法: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 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
研究内容:抛弃了政治与行政二分论;把政治或政 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的过程; 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
价值取向:由仅仅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 公平 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28
方式篇
主要内容包括: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决 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从统治到治理:管 理模式的转换;战略管理;项目管理;绩 效管理;新技术对管理方式的影响等
29
思考题
请对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分别用实际案 例展开讨论
30
理论基础:由政治学转向经济学;其中公共 选择理论的兴起是一个典型代表
20
新公共管理学New Public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