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通信的性质

邮政通信的性质
邮政通信的性质

邮政通信的性质

我国《邮政法》第三条规定:“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所属的邮政企业是全民所有制的经营邮政业务的公用企业。”邮政企业有两大性质:公用性和服务性

服务的普遍性

使用的平等性

经营的微利性

邮政通信的特点

邮政通信的劳动对象(邮件)是用户提供的

邮政通信生产活动的非实体性

邮政通信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一致性

全程全网联合作业

邮政通信的服务方针

迅速

准确

安全

方便

邮件的收寄

邮件的收寄是邮件生产传递过程的第一环节,一般情况下,邮件的收寄有以下几种方式:

窗口收寄

邮政箱(筒)收寄

上门收寄

流动服务收寄

邮政企业采用上门收寄和流动服务收寄方式时,不得跨局界揽收。

邮件的分拣、封发

所谓分拣,是指按照邮件封面书写的地址,将相关邮件分发到规定格口内的处理过程。

所谓封发,是指将分拣处理好的邮件,按照发运频次、时限的规定和发运路线、寄达局,逐个整理、捆扎、封装成袋、套或者信盒、集装箱,栓挂条码袋牌,交运输部门发运的生产过程。

邮件的运输

邮件的投递方式:局内投递:按址投递

行政区域划分

中国政区图

行政区域划分

截止到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4个直辖市、23个省、5

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332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265个地级市、32个地区、30个自治州、5个盟;

2861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808个市辖区、393个县级市、1489个县、116 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2个特区、1个林区。

各省、市、自治区、简称及行政中心

我国主要城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

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忻州市、

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吕梁市。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乌兰浩特市)、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辽宁省:沈阳市、朝阳市、阜新市、铁岭市、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

鞍山市、丹东市、大连市、营口市、盘锦市、锦州市、葫芦岛市。

吉林省:长春市、白城市、松原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庆市、伊春市、鹤岗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绥化市、大兴安岭

地区(加格达奇)。

江苏省:南京市、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

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舟山市、宁波市、绍兴市、衢州市、

金华市、台州市、温州市、丽水市。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六安市、巢湖市、池州市、宣州市。

福建省:福州市、南平市、三明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

龙岩市、宁德市。

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萍乡市、赣州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吉安市。

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德州市、东营市、淄博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青岛市、日照市、临沂市、枣庄市、济宁市、泰安市、莱芜市、

滨州市、菏泽市。

河南省:郑州市、三门峡市、洛阳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濮阳市、开封市、商丘市、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南阳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

湖北省:武汉市、十堰市、襄樊市、荆门市、孝感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荆州市、宜昌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

施市)。

湖南省:长沙市、张家界市、常德市、益阳市、岳阳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邵阳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冶州(吉首市)。

广东省:广州市、清远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惠州市、东莞市、深圳市、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

佛山市、肇庆市、云浮市、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来宾市、贺州市。

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

四川省:成都市、广元市、绵阳市、德阳市、南充市、广安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自贡市、泸州市、宜宾市、攀枝花市、巴中市、达州市、资阳市、眉山市、雅安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甘孜藏族

自治州(康定县)、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地区(毕节市)、铜仁地区(铜仁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黔南布依族苗族

自治州(都匀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

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丽江市、思茅市、临沧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六库镇)、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文山壮

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那曲地区(那曲县)、昌都地区(昌都县)、林芝

地区(林芝县八一镇)山南地区(乃东县)、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

阿里地区(噶尔县)。

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市、铜川市、渭南市、咸阳市、宝鸡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

甘肃省: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酒泉市、张掖市、庆阳市、平凉市、定西市、陇南地区(武都县)、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

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地区(平安县)、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喀什地区(喀什市)、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和田地区(和田市)、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哈密地区(哈密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博尔塔拉

蒙古自治州(博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

州(库尔勒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塔城地区(塔城市)、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

我国主要城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

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忻州市、

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吕梁市。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乌兰浩特市)、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辽宁省:沈阳市、朝阳市、阜新市、铁岭市、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

鞍山市、丹东市、大连市、营口市、盘锦市、锦州市、葫芦岛市。

吉林省:长春市、白城市、松原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庆市、伊春市、鹤岗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绥化市、大兴安岭

地区(加格达奇)。

江苏省:南京市、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

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舟山市、宁波市、绍兴市、衢州市、

金华市、台州市、温州市、丽水市。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六安市、巢湖市、池州市、宣州市。

福建省:福州市、南平市、三明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

龙岩市、宁德市。

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萍乡市、赣州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吉安市。

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德州市、东营市、淄博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青岛市、日照市、临沂市、枣庄市、济宁市、泰安市、莱芜市、

滨州市、菏泽市。

河南省:郑州市、三门峡市、洛阳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濮阳市、开封市、商丘市、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南阳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

湖北省:武汉市、十堰市、襄樊市、荆门市、孝感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荆州市、宜昌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

施市)。

湖南省:长沙市、张家界市、常德市、益阳市、岳阳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邵阳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冶州(吉首市)。

广东省:广州市、清远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惠州市、东莞市、深圳市、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

佛山市、肇庆市、云浮市、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来宾市、贺州市。

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

四川省:成都市、广元市、绵阳市、德阳市、南充市、广安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自贡市、泸州市、宜宾市、攀枝花市、巴中市、达州市、资阳市、眉山市、雅安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甘孜藏族

自治州(康定县)、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地区(毕节市)、铜仁地区(铜仁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黔南布依族苗族

自治州(都匀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

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丽江市、思茅市、临沧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六库镇)、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文山壮

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那曲地区(那曲县)、昌都地区(昌都县)、林芝

地区(林芝县八一镇)山南地区(乃东县)、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

阿里地区(噶尔县)。

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市、铜川市、渭南市、咸阳市、宝鸡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

甘肃省: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酒泉市、张掖市、庆阳市、平凉市、定西市、陇南地区(武都县)、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

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地区(平安县)、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喀什地区(喀什市)、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和田地区(和田市)、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哈密地区(哈密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博尔塔拉

蒙古自治州(博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

州(库尔勒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塔城地区(塔城市)、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

邮政通信网的概念

邮政通信网是由邮政营、投局所及设施、各级邮件分拣封发中心和邮政运输系统,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组织起来,在控制系统作用下,按照统一的运行规则传递邮件的网络系统。

邮政通信网的组成要素

收寄端

邮件处理中心

邮路

投递端

邮政通信网的分级

全国干线邮政通信网

省邮政通信网

邮区邮政通信网

邮区中心局

概念

邮区中心局是担任全邮区内各局出、进口邮件的集散、分拣、封发、经转和发运任务的邮政生产单位。

邮区中心局的分级

一级邮区中心局(7个):北京、沈阳、上海、武汉、广州、成都、西安

二级邮区中心局:70个

三级邮区中心局

邮区以及邮政编码

邮区的概念:邮区是邮区中心局集散邮件的范围

邮政编码的结构

我国邮政编码采用的是四级六位制结构,即采用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分别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邮区、市(县)局及投递局四级。

各省市、大区的编码代号

邮区的邮政编码

北京100000上海200000天津300000重庆400000万州区404000

内蒙:呼和浩特010000集宁012000包头014000临河015000海拉尔021000 赤峰024000通辽028000

山西:太原030000朔州036000大同037000侯马043000阳泉045000 长治046000

河北:石家庄050000衡水053000邢台054000邯郸056000沧州

061000唐山063000秦皇岛066000承德067000保定071000张家口075000

辽宁:沈阳110000鞍山114000营口115000大连116000丹东118000 锦州121000朝阳122000阜新123000

吉林:长春130000吉林132000延吉133000通化134000四平136000 白城137000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佳木斯154000牡丹江157000齐齐哈尔161000

加格达奇165000

江苏:南京210000常州213000无锡214000苏州215000徐州221000 连云港222000淮安223000盐城224000扬州225000南通226000

浙江:杭州310000湖州313000嘉兴314000宁波315000台州318000 金华321000丽水323000衢州324000温州325000

安徽:合肥230000蚌埠233000宿州234000阜阳236000芜湖241000 黄山245000安庆246000

福建:福州350000南平353000 厦门361000泉州362000龙岩364000

三明365000

江西:南昌330000 九江332000 景德镇333000 上饶334000 鹰潭

335000 宜春336000赣州341000 吉安343000抚州344000

山东:济南250000聊城252000德州253000淄博255000潍坊261000 烟台264000青岛266000济宁272000菏泽274000临沂276000

河南:郑州450000新乡453000安阳455000漯河462000驻马店463000 信阳464000洛阳471000南阳473000商丘476000

湖北:武汉430000 荆州434000 黄石435000咸宁437000 襄樊441000

十堰442000宜昌443000恩施445000

湖南:长沙410000 株洲412000 岳阳414000 常德415000 吉首416000

娄底417000 怀化418000 衡阳421000 邵阳422000 郴州423000永州425000

广东:广州510000 韶关512000 梅州514000汕头515000惠州

516000 深圳518000珠海519000 东莞523000湛江524000 肇庆

526000江门529000

广西:南宁530000 百色533000 玉林537000 桂林541000 梧州543000 柳州545000 河池547000

海南:海口570000

四川:成都610000 乐山614000 西昌615000 攀枝花617000 绵阳

621000 雅安625000 广元628000 达州635000 南充637000 内江

641000 宜宾644000 泸州646000

贵州:贵阳550000 六盘水553000 玉屏554000 凯里556000 安顺

561000 遵义563000

云南:昆明650000 曲靖655000 昭通657000 个旧661000 文山663000

思茅665000 大理671000 楚雄675000 临沧677000 保山678000

西藏:拉萨850000 昌都854000 山南856000 日喀则857000

陕西:西安710000 延安716000 榆林719000 宝鸡721000 汉中723000 安康275000 商州726000

甘肃:兰州730000武威733000 张掖734000 酒泉735000 天水741000 平凉744000

青海:西宁810000 格尔木816000

宁夏:银川750000 固原756000

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克拉玛依834000 伊宁835000 北屯836000 哈

密839000库尔勒841000阿克苏843000喀什844000

邮件的分类

按传递时限分为:普通邮件和特快专递邮件

按性质分为:函件和包件

按处理手续分为:平常邮件和给据邮件

按寄递区域分为:本埠函件和外埠函件

按邮局所负的赔偿责任分为:保价邮件和非保价邮件

我国邮政业务资费政策及计算方法

邮政资费政策

均一资费制:函件

区域资费制;包件

邮政资费分类

基本资费

非基本资费

邮政业务资费的纳付方式

在邮件封面粘贴邮票或加盖(贴)邮资机符志交付现金纳付

收件人总付邮费

资费计算举例

国内函件资费计算方法

例如一封265克的外埠平常信函总共收费:0.85+22.00=8元;

如果挂号寄递,再加3.00元挂号费;如保价100元,收0.8×5+2×

2.00+

3.00(挂号费)+1.00(保价费)=12.00元

国内包裹资费计算方法

包裹资费=每公斤包裹运费*包裹重量+挂号费+保价费

例如用户交寄一件重750克的包裹,经查《国内包裹资例表》每1000 克资例为1.00元,保价金额为500元,应收资费:1.00+3.00(挂号费)+5.00(保价费)=9.00元

禁寄物品

有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放射性、毒性等危险物品;

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流通或者寄递的物品;

妨害公共卫生的物品;

容易腐烂的物品;

反动报刊、书籍、宣传品和淫秽物品;

各种活的动物;

各种货币;

包装不能确保内件安全,不适合邮寄条件的物品;

包装不妥,可能危害人身安全,污染或者损毁其它邮件、设备的物品。

限寄物品

邮寄卷烟、雪茄烟每件以二条(400支)为限(二者合寄时亦限二条)

邮寄烟丝、烟叶每次均各以5千克为限,两种合寄时不得超过10千克。每人每次只限一件,不准一次多件或多次交寄。

邮件的分类

按照内件性质分为

国际函件:信函、明信片、航空邮简、印刷品、盲人读物和小包。

国际包裹

按传递时限分为

普通邮件

全球优先函件

特快专递邮件

按函件的发运速度分类

优先函件:用最快的邮路(航空或水陆路)优先发运的函件。

非优先函件:寄件人选择了较低的资费,因而运递时限较长的函件。

按发运速度分类的函件不再按内件性质分类。

按处理手续分类

平常邮件

给据邮件

按承担责任分类

保价邮件

非保价邮件

按运输方式分类

水陆路邮件

航空邮件

空运水陆路邮件

国际邮件资费的种类

按照国际邮件业务种类分为:国际函件资费、国际邮政包裹资费和国际特快专递邮件资费

国际函件资费按寄递方式分为航空函件、空运水陆路函件、水陆路函件三种。

按性质可分为基本资费和特别资费。

按照寄达国家和地区可分为亚太地区减低资费、港澳台函件资费、国际函件资费。

国际邮件资费的纳费标志

国际函件的纳费标志

01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教案 课题: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教学目的:1.了解土的生成和工程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指标间的相互转换; 3.熟悉土的抗渗性与工程分类。 二、教学重点:土的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物理状态指标。 三、教学难点:指标间的相互转换及应用。 四、教学时数: 6 学时。 五、习题: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土的生成与特性 1.土的生成 工程领域土的概念:土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没有胶结和弱胶结的颗粒堆积物,土与岩石的区分仅在于颗粒胶结的强弱,土和石没有明显区分。 土的生成:岩石在各种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固体矿物、流体水、气体混合物。 不同风化形成不同性质的土,有下列三种: (1)物理风化:只改变颗粒大小,不改变矿物成分。由物理风化生成土为粗粒土(如块碎石、砾石、砂土),为无粘性土。 (2)化学风化:矿物发生改变,生成新成分—次生矿物。由化学风化生成土为细粒土,具有粘结力(粘土和粘质粉土),为粘性土。 (3)生物风化:动植物与人类活动对岩体的破坏。矿物成分没有变化。 2.土的结构和构造 (1)土的结构 定义:土颗粒间的相互排列和联结形式称为土的结构。 1)种类: ●单粒结构:每一个颗粒在自重作用下单独下沉并达到稳态。 ●蜂窝结构:单个下沉,碰到已下沉的土颗粒,因土粒间分子引力大于重力不再下沉,形成大孔隙蜂窝状结构。 ●絮状结构:微粒极细的粘土颗粒在水中长期悬浮,相互碰撞吸引形成小链环状土集粒。小链之间相互吸引,形成大链环,称絮状结构。 图1.1 土的结构 3)工程性质: 密实的单粒结构工程性质最好,蜂窝结构与絮状结构如被扰动破坏天然结构,则强度低、压缩性高,不可用做天然地基。

常见土的种类及性质

四、无黏性土的物理性质 无黏性土主要是指砂土和碎石土,其工程性质与其密实度密切相关。密实度越大,土的强度越大。因此,密实度是反映无黏性土工程性质的主要指标。 评判无黏性土的密实度有以下方法:1、根据相对密实度 Dr (大小位于0~1 之间)判别: 密实( 1 ≥Dr≥0 . 67 );中密( 0 . 67≥Dr≥0 . 33 );松散( 0 . 33 ≥ Dr ≥0 )。该法适用于透水性好的无黏性土,如纯砂、纯砾。 2、根据天然孔隙比e判别: e越小,土越密实。一般,e< 0 . 6 时属密实,e> 1 . 0 时属疏松。该法适用于砂土,但不能考虑矿物成分、级配等对密实度的影响。 3、根据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密( N > 30 )、中密( 15 ≤N≤ 30 )、稍密( 10≤N≤15 )、松散( N≤10 ) 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在土层钻孔中,利用重63.5kg的锤击贯入器,根据每贯入30cm所

需锤击数来判断土的性质,估算土层强度的一种动力触探试验。 4、根据野外方法鉴别(针对碎石类土) 肉眼观察、挖、钻等。 五、黏性土的物理性质 黏性土的特性主要是由于黏粒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因此含水量是决定因素。黏性土的含水量对其物理状态和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 液限(ωL, Liqud Limit ):土由可塑状态变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土处于可塑状态的最大含水量,稍大即流态; 塑限(ωP, Plastic Limit ):土由半固态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土处于可塑状态的最小含水量,稍小即半固态; 缩限(ωS , Shrinkage Limit ):土由固态变为半固态的界限含水量;土处于半固态的最小含水量,稍小即为固态。 塑性指数IP ―表示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IP 越大,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范围也越大。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总结与练习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了解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金属的存在状态、金属的化学共性。 2了解Na的保存、Na常温下在空气中的变化,掌握加热条件下Na与O2的反应,Na与水的反应。 3了解Fe与Al分别与O2的反应,Al2O3的保护作用,掌握Al与NaOH溶液的反应。 4了解金属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金属氧化物溶于水的规律、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Al(OH)3的两性。 5掌握Na2CO3、NaHCO3的性质,了解Na2CO3、NaHCO3、KAl(SO4)2的用途。 6掌握铁盐、亚铁盐的检验方法,Fe2+、Fe3+的性质和相互转化 7了解常见合金的性能及用途 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提高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通过比较归纳等,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一般方法。 3学会用焰色反应判断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 4学会选择金属材料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 2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积极提出问题,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第一讲《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7.73%,第二位Fe:4.75%。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原因:金属元素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电子,因而性质活泼。 【思考与交流】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根据初中所学内容填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举例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金属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 金属与盐置换反应Fe+CuSO4==Cu+FeSO4 金属与酸反应Fe+H2SO4==FeSO4+Cu 【探求新知】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存放方法。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化学1) 【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专题三第二单元第二课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知识是本专题的重点之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的知识,并为下一节“钢铁的腐蚀”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传统模式,而是从人们熟悉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懂得应用事例着手,引发学生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初中已经介绍了铁的物理性质和基本的化学性质,在专题2中学生已初步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也接触过金属钠的学习具有实验探究的经验,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Fe2+、Fe3+之间的转化,来提高实验能力和实验方案设计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掌握新知识,同时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思考化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Fe3+ (2)使学生掌握Fe2+的性质及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增强其实验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能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且学习如何评价方案。 (3)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归纳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归纳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虽然在中学化学中没有专门介绍,但它们分散在中学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在近几年高考题中经常出现铜及其化合物的影子,为便于同学们掌握它们的性质,现归纳如下: 一、铜 1、原子结构:原子序数为29,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IB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常见化合价有+1、+2价。 2、物理性质:纯铜呈暗红色,属有色金属,导电导热性、延展性良好,焰色反应呈绿色。 3、化学性质:铜是一种较不活泼的金属,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原子之后。 (1)与O 2的反应在空气中或O 2 中加热表面变黑:, 利用此反应可除去混在H 2、CO中的少量O 2 。 (2)与O 2、CO 2 、H 2 O的作用 在潮湿的空气中铜可生成铜绿,。(3)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Cu在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在硫蒸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4)与酸的反应 ①与稀盐酸、稀不反应; ②与浓反应: ③与硝酸反应: (浓) (稀) (5)与盐溶液反应: 二、铜的化合物 1、氧化物 CuO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能被CO、、C等还原:, H 2 ;可与酸反应: 。 呈砖红色,可用于制红色玻璃,本身较稳定,但在酸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 2、

(1)难溶性碱,可与酸反应:。 (2)受热易分解: (3)有弱氧化性,新制的悬浊液能氧化醛基化合物,本身被还原为,常用于醛基化合物的检验: 。 (4)制备:可溶性铜盐与强碱反应:(蓝色絮状沉淀)。 3、铜盐 常见的铜盐有等。 (1)颜色:无水呈棕黄色,硫酸铜晶体(,又称胆矾或蓝矾)呈蓝色,其浓溶液呈绿色,无水硫酸铜呈白色,及其溶液呈蓝色。常用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检验水蒸气或水的存在。 (2)化学性质 ①水解性,其水溶液显弱酸性:。 ②氧化性,与金属单质反应:。 ③与强碱反应:。 ④胆矾受热可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过热时,会进一步分解出。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及答案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思考题 1、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建筑地基土分哪几类?各类土的工程性质如何? 3、土的颗粒级配是通过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测定的,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判断土的级配情况? 4、土的试验指标有几个?它们是如何测定的?其他指标如何换算? 5、粘性土的含水率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很大,为什么?如何确定粘性土的状态? 6、无粘性土的密实度对其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反映无粘性土密实度的指标有哪些? 二、选择题 1、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是() A、孔隙比、天然含水率和饱和度 B、孔隙比、相对密度和密度 C、天然重度、天然含水率和相对密度 D、相对密度、饱和度和密度 2、砂土和碎石土的主要结构形式是() A、单粒结构 B、蜂窝结构 C、絮状结构 D、层状结构 3、对粘性土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中的( ) A、强结合水 B、弱结合水 C、自由水 D、毛细水 4、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实度愈小,土愈() A、密实 B、松散 C、居中 D、难确定 5、土的不均匀系数C u 越大,表示土的级配() A、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6、若某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与其能达到的最大孔隙比相等,则该土() A、处于最疏松状态 B、处于中等密实状态 C、处于最密实状态 D、无法确定其状态 7、无粘性土的分类是按() A、颗粒级配 B、矿物成分 C、液性指数 D、塑性指数 8、下列哪个物理性质指标可直接通过土工试验测定() A、孔隙比 e B、孔隙率 n C、饱和度S r D、土粒比重 d s 9、在击实试验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 B、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 C、土的干密度在某一含水率下达到最大值,其它含水率对应干密度都较小 10、土粒级配曲线越平缓,说明()

铜和化合物性质归纳

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归纳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虽然在中学化学中没有专门介绍,但它们分散在中学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在近几年高考题中经常出现铜及其化合物的影子,为便于同学们掌握它们的性质,现归纳如下: 一、铜 1、原子结构:原子序数为29,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IB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常见化合价有+1、+2价。 2、物理性质:纯铜呈暗红色,属有色金属,导电导热性、延展性良好,焰色反应呈绿色。 3、化学性质:铜是一种较不活泼的金属,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原子之后。 A (1)与02的反应在空气中或02中加热表面变黑:2CU + 6 —250,利用此反应可除去混在H2、C0中的少量02。 (2)与02、CO2、H2O 的作用 在潮湿的空气中铜可生成铜绿,+ 6+C0?十比0 ■如(0円)£0?。 (3)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占燃

在硫蒸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固体SCu + sAcu^S Cu在口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一6C*; (4) 与酸的反应 ①与稀盐酸、稀J 4不反应; ②与浓反应:-■' -■■■■':.--J 【「 ③与硝酸反应: . .. (浓)_「」I. 「- II (稀)-小… I ' | £ (5) 与盐溶液反应: Cu+ 2A^+= Cu a+ 4 程Cu + :氏酣=Cu2++ 2 F0 、铜的化合物 1、氧化物 CuO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能被CO、 A H2、C 等还原:「^「1—, A A 弗 可与酸反^应: CuCJ+ + H-.0 专业word可编辑

呈砖红色,可用于制红色玻璃,也°本身较稳定,但在酸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Cu卄。 2、5(叫 (1)难溶性碱,可与酸反应:4阳+ - Cu s++2H a O。 A (2)受热易分解:CuQH)2—CuO + HQ (3)有弱氧化性,新制的5(叫悬浊液能氧化醛基化合物,本身被还原为’二,常用于醛基化合物的检验: CH3CHO4-2C U(OH)2—i—*CH3COOH+ Cu a Cli4-2H2O。 (4)制备:可溶性铜盐与强碱反应:' 1 H:. ■(蓝色絮状沉淀)。 3、铜盐 常见的铜盐有CM1严加50屮Cu(N6b等。 (1)颜色:无水cm呈棕黄色,硫酸铜晶体(C協0「5H±0,又称胆矶或蓝矶)呈蓝色,其浓溶液呈绿色,无水硫酸铜呈白色,…:":一及其溶液呈蓝色。常用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检验水蒸气或水的存在。 (2)化学性质 ①水解性,其水溶液显弱酸性:Cu"亠加小^匚叽口环+ 2H+。

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多数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B .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C .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物理性质不同 D .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化学性质不同 2、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 .碳酸钠 B .氢氧化铝 C .氧化钙 D .碳酸钡 3、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银白色金属 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③熔点低于100℃④密度比水小 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4、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 A .NaOH B . Na 2CO 3?10H 2O C .Na 2CO 3 D .NaHCO 3 5、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共12g ,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5.6L 氢气(标准状况),那么此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 .Na B .Mg C .Al D .Zn 6、在含有1molFeSO 4的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完全后,滤出沉淀并洗涤,然后在空气中灼烧沉淀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A .Fe B .FeO C .Fe(OH)3 D .Fe 2O 3 7、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分,在乙中通入少量的CO 2,丙不变,然后分别向甲、乙、丙三瓶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是 A .甲=丙>乙 B .丙>乙>甲 C .乙>甲=丙 D .甲=乙=丙 8、将浓度均为0.1mol/L 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A .BaCl 2 NaOH NaHCO 3 B .Na 2CO 3 MgCl 2 H 2SO 4 C .AlCl 3 NH 3?H 2O NaOH D .Ba(OH)2 CaCl 2 Na 2SO 4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 的是 A .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2Al+2OH -══ 2AlO 2-+H 2↑ B .Al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 3++ 3OH - ══ Al(OH)3↓ 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32Fe Fe Fe D .FeCl 2溶液跟Cl 2反应:2Fe 2++Cl 2=2Fe 3++2Cl - 10、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 .无水硫酸铜 B .硫酸亚铁 C . 食盐 D . 生石灰 11、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 A .烧碱 B .硫酸氢钠 C .氢氧化钡 D .过氧化钠 12、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C .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 D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铁粉 13、向20mL2mol/LAlCl 3溶液中,加入30mL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得0.78g 沉淀,则NaOH 溶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铜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铜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考纲要求 1.了解常见金属活动顺序。2.了解合金的概念及重要应用。3.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铜及其化合物 1.单质铜 (1)物理性质:紫红色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2)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性质稳定,但在潮湿的空气里则会被锈蚀,在其表面逐渐形成一层绿色的_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铜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丝在硫蒸气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铜锈 2Cu +O 2+CO 2+H 2O===Cu 2(OH)2CO 3 ②2Cu +O 2=====△2CuO 2Cu +S=====△ Cu 2S 2.铜的重要化合物 (1)Cu 2(OH)2CO 3的名称为碱式碳酸铜,是铜绿、孔雀石的主要成分,受热分解可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化学方程式:Cu 2(OH)2CO 3=====△ 2CuO +CO 2↑+H 2O ,可溶于稀硫酸,离子方程式:Cu 2(OH)2CO 3+4H +===2Cu 2++CO 2↑+3H 2O 。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一、目标要求: 知识目标:1.了解铜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 3.掌握的Fe 2+、Fe 3+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铜的化学性质。 三、课堂互动 【问题导学】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试试你的身手呀! 一、铜 1、原子结构:原子序数为29,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IB 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常见化合价有+1、+2价。 2、物理性质:纯铜呈暗红色,属有色金属,导电导热性、延展性良好,焰色反应呈绿色。 3、化学性质:铜是一种较不活泼的金属,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原子之后。 (1)与O 2的反应 在空气中或O 2中加热表面变黑:2Cu + O 2 == 2CuO ,利用此反应可除去混在H 2、CO 中的少 量O 2。 (2)与O 2、CO 2、H 2O 的作用 在潮湿的空气中铜可生成铜绿,2Cu + O 2 +CO 2 + H 2O == Cu 2(OH)2CO 3 (3)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Cu 在Cl 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Cu + Cl 2 == CuCl 2; 在硫蒸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4)与酸的反应 ①与稀盐酸、稀H 2SO 4不反应; ②与浓H 2SO 4反应: ③与硝酸反应: (浓) (稀) (5)与盐溶液反应: 二、铜的化合物 1、氧化物 CuO 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能被CO 、H 2、C 等还原: , ;可与酸反应: 。 Cu 2O 呈砖红色,可用于制红色玻璃,Cu 2O 本身较稳定,但在酸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 和Cu 2+。 Δ 点燃

【铜及其化合物】 铜的化合物及其性质

铜及其化合物 庆云一中王金行 课程标准解读 了解铜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 通过演绎法去分析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掌握硫酸铜的性质及其简单计算。 知识再现 一、铜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铜是色的固体,导电,据此性质,铜可以用作。 铜还有许多重要的合金,如、等。 二、铜的化学性质 根据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它应属于不活泼的金属,因此它置换出酸或水中的氢。 (一)铜与非金属的反应 (1)与氧气反应 2Cu + O22CuO 在潮湿空气中还可发生腐蚀生成绿色的铜锈 2Cu + O2 + H2O + CO2=Cu2(OH)2CO3 (2)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2Cu + S Cu2S Cu + Cl2 CuCl2

(二)与酸的反应 (1)铜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磷酸等)不反应。 (2)铜与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硝酸等)能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Cu+2H2SO4CuSO4+SO2↑+2H2O (三)与盐溶液的反应 2 FeCl 3 + Cu=2FeCl2 + CuCl2 Cu + 2AgNO3=Cu(NO3)2 + 2Ag 三、铜的冶炼 工业上,主要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铜。这种方法冶炼的铜,其含量为95% ∽97%,还有Ag、Au、Fe、Zn等杂质。要达到电气化生产铜的要求,这种由黄铜矿高温冶炼的铜还必须经过电解精炼,电解精炼得到的铜,其含量高达995%∽998%。 [典题解悟] 例. 铜是生命必需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完成下列各题 (1)在化学反应中,铜元素可表现为0、+1、+2价。 ①在西汉古籍中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曾青CuSO4跟铁反应就生成铜)。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铜器表面有时会生成铜绿Cu2(OH)2CO3,这层铜绿可用化学方法除去。试写出一个除去铜绿而不损坏器物的化学方程式。 (2)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铜常用于制造货币。(铜的熔点是1184℃,铁的熔点是1538℃) (3)历史上的“青铜器时期”早于“铁器时期”,而近百年才大量使用铝制品,试分析人类使用这些金属的时间的事实与金属活泼性及冶炼难易的联系 精析西汉时期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湿法冶金术得先驱,Fe+CuSO4=FeSO4+Cu。当铜生成铜绿时,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2,所以空气中必有氧化剂参加了反应。因铜在常温下不与稀硫酸反应,而铜绿则能与稀酸反应,所以可考虑用稀硫酸清洗。

土层的工程分类及性质

土层的工程分类及性质 一、土的工程分类 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一至四类为土,五至八类为岩石。 二、土的工程性质 1、土的密度 (1)土的天然密度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天然密度。 (2)土的干密度单位体积中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注:土的干密度越大,表示土越密实。工程上把土的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密实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基坑底压实及填土工程的压实质量。 2、土的含水量 土的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注:土的干湿程度用含水量表示。5%以下称干土、5%—30%称潮湿土、30%以上称湿土。含水量越大,土就越湿,对施工越不利。 3、土的可松性 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其体积仍不能恢复原状,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4、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水在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的能力称为渗透系数,用表示,单位为。注:土的渗透性大小取决于不同的土质。地下水的流动以及在土中的渗透速度都与土的渗透性有关。 下面来介绍一下,岩石风化。一般情况下,岩体的风化程度呈现出由表及里逐渐减弱的规律。但由于岩体中岩性并不均一,且有断裂存在,所以岩体风化的情况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一般规律。岩体风化厚度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沿断裂破碎带和易风化岩层,可形成风化较剧的岩层。断层交会处还可形成风化囊。在这两种情况下深度可超过百米。岩体风化分为:①物理风化,如气温变化使岩石胀缩导致破裂等;②化学风化,如低价铁的黄铁矿在水参与下变为高价铁的褐铁矿;③生物风化,如植物根系可使岩石的裂隙扩张等。岩体风化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岩石的性质和结构、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地形条件、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另外,按照岩石分化程度不同可以分为:1、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2、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3、中风化: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有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用镐难挖,干钻不易钻进。4、强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5、全风化: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6、残积土:组织结构全部破坏,已成土状,锹镐易开挖,干钻易钻进,具可塑。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性质归纳总结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性质归纳总结(2016.10.20) 一、金属单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Cl2:分别写出Na、Mg、Al、Fe、Cu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O2:分别写出Na、Mg、Al、Fe、Cu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与S:分别写出Na、Al、Fe、Cu与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①Na与O2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Mg与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Fe与Br2、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水反应: 分别写出Na、Mg、Fe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与酸反应 ①与非氧化性酸 分别写出Na、Mg、Al、Fe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与强氧化性酸: 分别写出Al、Fe(少量、过量)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分别写出Cu与稀HNO3、浓HNO3、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常温下,Al、Fe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4.与盐溶液反应: 分别写出Na、Mg、Al、Fe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Fe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特殊反应 ①Mg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Al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Al与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金属的冶炼 分别写出Na、Mg、Al、Fe的工业冶炼的化学方程式: 二、金属氧化物 1.与水 ①分别写出K2O、CaO、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Al2O3、FeO、Fe2O3、Fe3O4、CuO (填“能”或“不能”)与水反应直接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 2.与酸: 分别写出Na2O、MgO、Al2O3、FeO、Fe2O3、Fe3O4、CuO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①分别写出Na2O2与水、盐酸、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Al2O3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分别写出FeO溶于稀硝酸,Fe2O3溶于HI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docx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题〗第六课时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复习目标〗 (1)掌握铜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掌握铜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教学重点〗铜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铜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知识精讲】 1、单质铜 ( 1)物理性质:铜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紫红色固体,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仅次于银,可用于制电缆),良好的延展性。 (2)化学性质 铜的化学性质不太活泼,自然界中有少量单质铜存在,在潮湿的环境下,铜能发生锈蚀生成铜绿 [Cu 2 (OH) 2CO3] 。在一定条件下铜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关系图如下: 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①3Cu+ 8HNO 3(稀 )===3Cu(NO 3)2+ 2NO↑+ 4H 2O; ②Cu + 4HNO 3(浓 )===Cu(NO 3)2+2NO 2↑+ 2H 2O;

△ ③Cu +2H 2SO4(浓 )=====CuSO4+ SO2↑+2H 2O; 点燃 ④Cu +Cl 2=====CuCl 2; △ ⑤2Cu+ O2=====2CuO; △ ⑥2Cu+ S=====Cu2S; ⑦Cu +2AgNO 3===Cu(NO 3) 2+ 2Ag ; ⑧ Cu +2FeCl 3===CuCl 2+ 2FeCl2。 2、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名称氧化铜氧化亚铜 颜色黑色砖红色 与酸反应 (H + )CuO + 2H+ ===Cu2++ H2O Cu2O+ 2H+ ===Cu2++ Cu+ H2O 与 H2反应 △△ CuO+H 2=====Cu + H2O Cu 2O+ H 2=====2Cu+H 2O 转化关系 高温 4CuO=====2Cu2O+ O2↑ 3、氢氧化铜 (1)物理性质:蓝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2)化学性质及应用 ①Cu(OH) 2 △ 加热时分解,化学方程式为:Cu( OH )2=====CuO+ H2O ②Cu(OH) 2是弱碱,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OH )2+2H + ===Cu2++ 2H2O 4、铜盐 (1) CuSO4·5H2O CuSO4·5H2O 为蓝色晶体,俗称蓝矾、胆矾。无水 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 (生成 CuSO4·5H2O),可作为水的检验依据。 (2) Cu2(OH )2CO3 Cu2( OH )2CO3的名称为碱式碳酸铜,是铜绿的成分,它是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被锈蚀的结果,它受 △ 热易分解: Cu2( OH )2CO3=====2CuO + H2O+CO2↑。

土的类别和性质

土方工作的主要内容: 主要工作:挖、运、填、压(平) 准备工作:施工排、降水 辅助工作:土壁支护 常见的土方工程: 场地平整 基坑(槽)及管沟开挖 地下工程大型土方开挖 土方填筑 学习单元1:认识土的工程性质 学习单元2:计算土方工程量 学习单元3:土方开挖(施工排降水、基坑支护) 学习单元4:填筑土方并压实 1.了解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 2.掌握土方量计算、施工排降水方法、基坑支护方法 3.熟悉土方机械 4.掌握土方工程质量验收 能看懂地质勘探报告,能在施工现场简单鉴别土的类别,会计算土方工程量,会编制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会编制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学习重点: 1.施工降水的方法 2.基坑支护的方法 学习难点: 1.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的确定

学习单元1:土的类别及土的工程性质 工作任务1:判断土的类别 一、根据土的颗粒大小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详 细的分类,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二、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等八大类。 工作任务2:认识土的工程性质 一、土的天然含水量 二、土的天然密度 三、土的干密度 四、土的可松性 五、土的渗透性 一、土的天然含水量 土的天然含水量是指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之间的质量比,以百分数表示。 mw ——土中水的质量; ms ——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土的含水量测定方法: 把土样称量后放入烘箱内进行烘干(100-105°C),直至重量不在减少为止,称量。第一次称量为含水状态土的质量,第二次称量为烘干后土的质量ms,利用公式可计算出土的天然含水量。 土的含水量表示土的干湿程度。 土的含水量:5%以内,干土; 5-30%以内,潮湿土; 大于30%,湿土。

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总结 问题举例: ①金属都有光泽吗?铁块上的灰色是光泽吗? 答:金属都有光泽,铁块上的灰色是氧化膜 ②观察铁粉为什么看不见银白色光泽? 答:铁粉:尺寸小于1mm的铁的颗粒集合体,表面积小,形状复杂,会对光进行吸收或漫反射,导致有很少的光进入我们眼睛。任何固体颗粒直径小到一定量,颜色都是黑色的 ③ 哪些金属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实验室有单质金属钠,可以说钠在自然界以游离态存在吗? 答:极少数金属以单质(游离态)存在,如金、银、铂等。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钠的化学性质活泼,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室的钠都需要密封保存,同时不与水接触 ④为什么有的金属只有一种化合价,而有的金属有多种化合价? 答:这与金属的价电子构型有关。在化学反应中,有的金属只能失去最外层电子,有的还能失去次外层和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一般过渡金属会有多种价态。 ⑤铁有银白色光泽,为什么铁又称为黑色金属? 答:它们或它们的合金的表面常有呈灰黑色的氧化物,所以称这类金属为黑色金属。通常情况下铁中含杂质碳等元素而呈黑色 ⑥ 铝的导电性比铜的差,为什么电力工业上常用铝做导线? 答:铝也属于良导体,在地球表面储量丰富,现在受到铜价上涨的因素,施工起来也非常快捷,原因是铝重量轻。 金属通性 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特点 (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金属共80多种,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下方,占4/5.除零族、卤族以外,其余各族均含有金属元素,过渡元素全部由金属元素构成。 (2)原子结构特点:从外层电子排布来看,大多数金属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只有1-2个.某些金属(如Sn,Pb,Bi等)虽然有4-5个电子,但它们的电子层数较多,原子半径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小,容易失去电子。

高一化学教案 铁铜的化合物及性质

高一化学教案铁铜的化合物及性质 【学海导航】 1.掌握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掌握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主干知识】 1.铁的氧化物的性质比较: 化学式FeOFe2O3Fe3O4 俗名 色态 铁的价态 水溶性 稳定性 与酸的反应 共性 2.Fe(OH)2和Fe(OH)3 化学式Fe(OH)2Fe(OH)3 状态 化学性质 制法 ★转化

3.Fe2+与Fe3+的检验 物质Fe2+Fe3+ 溶液颜色 化学性质 检 验观察法 碱法 SCN-法 氧化还原法 4.氧化铜和氢氧化铜: 化学式CuOCu(OH)2 状态O 化学性质 制法 转化 【精彩例题】 1.某500mL溶液中含0.1 mol Fe2+、0.2 mol Fe3+,加入0.2 mol 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 ) A.0.4 molL-1 B.0.6 molL-1 C.0.8 molL-1 D.1.0 molL-11、★ 2.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在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硫酸 B、氯水 C、硝酸锌 D、氯化铜 ★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Fe2+、Cl-、OH- B、Fe2+、H+、Na+、NO3- C、H+、Fe2+、SO42-、Cl- D、Fe3+、NO3-、K+、Cl- E. Fe2+、NO3-、K+、Cl-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1.向一定量的FeO、Fe、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1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标准状况)的气体,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的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 A.11.2g B.5.6g C.2.8g D.无法计算 2.某磁铁矿石200 t,经分析其中含有铁元素869 t (杂质中不含铁元素) 。则磁铁矿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 A 50% B 60% C 65% D 70% 3.向铁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生成FeSO4溶液,当生成的Fe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1时,反应中关系量正确的是( ) A.被氧化的铁与被还原的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被氧化的铁与被还原的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被氧化的铁与被还原的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被氧化的铁与被还原的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3

人教版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 1.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2.在物理性质上金属有哪些共性?(常温下除汞外均为晶体,有金属光泽,是热、电的良导体,大多有良好的延展性。) 3.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①钠与氧气反应---常温:4Na + O 2== 2Na 2 O加热:2Na + O 2 △ Na 2 O 2 ; 所以Na应保存在煤油中 ②铝与氧气反应:通常与氧气易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起保护作用 4Al + 3O 2 == 2Al 2 O 3 加热铝箔时,由于外层氧化膜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故熔化的液 态铝并不滴落。除去氧化膜的铝箔加热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熔化的液态铝并也不滴落。 ③铁与氧气反应:3Fe + 2O 2点燃 Fe 3 O 4 (Fe 2 O 3 ·FeO) (2)金属与水的反应①钠与水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 面 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 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②铝与水反应:加热时微弱反应 ③铁与水反应:高温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 2O(g) 高温 Fe 3 O 4 + 4H 2 ↑。 (3)金属与酸的反应①钠与酸反应:如2Na + 2HCl == 2NaCl + H 2 ↑,Na放入稀盐酸中, 是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因此Na放入到酸中Na是不 可能过量的。比钠与水的反应剧烈多。 ②与酸反应: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铝发生 钝化现象;加热时,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非强氧化性酸反应 时放出氢气。 ③与酸反应:强氧化性酸: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使铁钝化。加热时, 与强氧化性反应,但无氢气放出。非强氧化性酸:铁与酸反应 有氢气放出。 (4)某些金属与碱反应:和强碱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 2O == 2NaAlO 2 + 3H 2 ↑。 (5)金属与盐溶液反应:①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直接 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如钠投入 到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式: 2Na + CuSO 4 + 2H 2 O == Cu(OH) 2 ↓+ Na 2 SO 4 + H 2 ↑。 ②铝与盐的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 4、AgNO 3 等溶液中的金属。 ③铁与某些盐反应:如Fe + CuSO 4 == Cu + FeSO 4 , Fe +2 FeCl 3 == 3FeCl 2 等。 4.金属的氧化物

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归纳精编版

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归纳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归纳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虽然在中学化学中没有专门介绍,但它们分散在中学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在近几年高考题中经常出现铜及其化合物的影子,为便于同学们掌握它们的性质,现归纳如下: 一、铜 1、原子结构:原子序数为29,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IB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常见化合价有+1、+2价。 2、物理性质:纯铜呈暗红色,属有色金属,导电导热性、延展性良好,焰色反应呈绿色。 3、化学性质:铜是一种较不活泼的金属,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原子之后。 (1)与O 2的反应在空气中或O 2 中加热表面变黑:,利用此反应可除 去混在H 2、CO中的少量O 2 。 (2)与O 2、CO 2 、H 2 O的作用 在潮湿的空气中铜可生成铜绿,。(3)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Cu在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在硫蒸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4)与酸的反应 ①与稀盐酸、稀不反应; ②与浓反应: ③与硝酸反应:

(浓) (稀) (5)与盐溶液反应: 二、铜的化合物 1、氧化物 CuO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能被CO、H 、C等还原: 2 ,;可与酸反应: 。 呈砖红色,可用于制红色玻璃,本身较稳定,但在酸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 2、 (1)难溶性碱,可与酸反应:。 (2)受热易分解: (3)有弱氧化性,新制的悬浊液能氧化醛基化合物,本身被还原为,常用于醛基化合物的检验:。 (4)制备:可溶性铜盐与强碱反应:(蓝色絮状沉淀)。 3、铜盐 常见的铜盐有等。

高三化学总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三化学总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的通性 1.位置: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最外层电子数大部分少于4个。 2.物理通性:大部分有延展性、金属光泽,都有导热导电性等。 3.化学性质:易失电子,被氧化,金属表现还原性。 4.钠、铝、铁、铜单质的重要性质 钠铝铁铜 及非金属单质O24Na+O2=2Na2O O2+2Na Na2O2 4Al+3O22Al2O33Fe+2O2Fe3O42Cu+O22CuO Cl2 2Na+Cl22NaCl 2Al+3Cl22AlCl32Fe+3Cl22FeCl3Cu+Cl2 CuCl2 S 2Na+S Na2S 2Al+3S Al2S3Fe+S FeS 2Cu+S Cu2S H2O 2Na+2H2O=2NaOH+H2↑2Al+6H2O 2Al(OH)3+3H2↑3Fe+4H2O Fe3O4+4H2 不反应 HCl溶液2Na+2HCl=2NaCl+H2↑2Al+6HCl=2AlCl3+3H2↑Fe+2HCl=FeCl2+H2↑不反应NaOH溶液及水反应2Al+2NaOH+2H2O= 2NaAlO2+3H2↑ 不反应不反应 CuSO4溶液2Na+2H2O+CuSO4= Na2SO4+Cu(OH)2↓+H2↑ 较复杂较复杂不反应 制备 2NaCl 2Na+Cl2↑2Al2O34Al+3O2↑ Fe2O3+3CO 2Fe+3CO2CuO+CO Cu+CO2 二.钠及其化合物 1.钠 ⑴钠的物理性质 状态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导热性 固体银白色较小(比水大)较小(比水小)较低(用酒精灯加热,很 快熔化)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⑵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及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