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高三语文模拟

人大附中高三语文模拟
人大附中高三语文模拟

人大附中2019~2020 学年度高三3月自主练习

语文

2020年3月10日本练习共8 页,150 分。时长150 分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一、本大题共6 小题,共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 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CoV和MERS-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

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摘编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1. 根据材料一内容判断,下列传播方式中,不.属于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的一项是(3分)

A. 空气飞沫传播

B. 气溶胶传播

C. 密切接触传播

D. 虫媒传播

2.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相比在Vero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所需时间,新型冠状病毒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所需时间约少2天。

B. 结合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己定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C. 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非常高,因此有较大可能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野生蝙蝠。

D. 虽然SARS-CoV、MERS-CoV和新型冠状病毒在基因特征上有明显区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研究结论进行推广。

材料二

从尚未构成大流行,到绝对有大流行的潜力,到大流行的威胁真实存在,直至“官宣”大流行,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疫情愈演愈烈,世卫组织的措辞也在不断升级。被世卫组织盖上“大流行”的戳

印意味着什么?

英国广播公司(BBC)认为,世卫组织宣布大流行表明,疫情蔓延已构成全球紧急状况,无异

于最严重的警告。

外媒分析称,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敲响最高音量的警钟,引起各国

足够重视,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控、抗击疫情,同时还促进各国分享医疗知识和抗疫经验;

另一方面,也会产生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可能进一步冲击本已脆弱的全球市场,并导致更加严

格的旅行和贸易限制。

这在全球头号经济体美国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周三成为美国股市历史上的一个黑色坐标——一场长达11年的狂欢谢幕。在疫情和油价的

双杀之下,美股周一遭“血洗”,史上第二次熔断;次日,受特朗普政府将推刺激措施的提振有所反弹。然而,喘息未定,周三又遭遇世卫组织“大流行”的致命一击。纽约三大股指再次暴跌,道指深

跌逾1400点,相比近期高点下跌20%。外媒纷纷“判决”:道指堕入熊市,华尔街创纪录的11年牛

市结束。

(摘编自《世卫“官宣”加剧美股震荡》)

3.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随着疫情愈演愈烈,从尚未构成大流行,到绝对有大流行的潜力,直至“官宣”大流行,世卫组织的措辞在不断升级。

B. 在疫情的冲击下,近期美国股市震荡加剧,纽约三大股指多次暴跌,道指相比近期高点下跌20%,深跌逾1400点,被认为由牛转熊。

C. 由于疫情蔓延已构成全球性紧急状况,世卫组织将会正式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这将会给全球各国带来多方面的重大影响。

D. 美国作为全球头号经济体,其股市的剧烈震荡,不仅仅由于世卫组织宣布“大流行”,还有疫情蔓延、和油价下跌的因素。

材料三

从病毒分析、疫苗开发、药物研发,到诊断辅助、智能测温、AI消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

控阻击战中,AI技术前所未有地被应用其中。

北京市政府利用百度研发的“口罩人脸检测及分类技术”,在清河火车站、北京南站等人流密集

地区,实现了体温异常、未按规定佩戴口罩等违规人员的精准识别。海淀区政府利用旷视科技研

发的AI测温系统和Brain+人工智能平台在海淀政务大厅和海淀区部分地铁站展开无接触测温应用,实现疑似患者精准快速筛查。

依图科技的无接触测温技术,通过热成像测温,可对人员进行非接触的实时测温和预警,精确度在温度±0.3℃内,符合新型冠状病毒病理要求。同时,依图人脸检测技术可在被检测者戴口罩的情况下进行人脸检测,该技术已用于上海市居民社区、商贸中心等封闭式管理重点区域。

人工智能加持抗病毒药物和检测试剂研发,不仅在筛选药物方面大显身手,还能“妙算”新冠病毒的进化方向。

华为云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等,于2月3日宣布筛选出5种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供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在药物研发中参考。

上海深兰科技根据新冠病毒全序列基因组,研究病毒的变异位点,为针对病毒的靶位药物研发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当前已完成细胞自动机模型的建立,进行了256种规则的变换统计,分析出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及N蛋白序列与原SARS相应蛋白序列人传人的变异位点,借助AI算力预测新型冠状病毒今后的进化特点和方向,为防范病毒下一步变异提供依据,为精准靶位药物筛选提供数据支持。

AI智能机器人不仅为医院感染病房送餐,还能保障医院安全诊疗。上海交大研发的AI机器人“小白”协助武汉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可用于疑似病例会诊与远程查房。钛米科技开发的智能消毒机器人,能识别环境内的物品进行自主避障;配备消毒管理软件,自动根据空间面积计算消毒时间,并自主围绕目标进行360度无死角消毒。

(摘编自《AI抗疫:人工智能国家试验区显身手》)

4.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对新冠病毒与原SARS相应蛋白序列人传人的变异位点的研究,可以为针对病毒的靶位药物研发提供支持。

B. 除了能够筛选药物,人工智能还能推演新冠病毒的进化方向,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助力。

C. 旷视科技的AI测温系统和Brain+人工智能平台的开发与广泛应用是实现疑似患者筛查的必要前提之一。

D. 无接触测温技术可以通过热成像技术对人员进行非接触的实时测温和预警,且测温精确度高,适用于防疫工作。

5. 要提高新冠疫情的防控应对水平,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强努力?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本大题共6 题,共25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 题。(共19 分)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 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高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干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1】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2】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求制衡山【3】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什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4】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籴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粜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赵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

【注】1.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2.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3.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4.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将:率领

B .什至而金千斤也什:十倍

C .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赋:给予

D .衡山之民释其本本:农耕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 使人之.楚买生鹿

B. 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载粟而之.齐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

C. 楚王果.自得而求谷

D. 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

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楚以.生鹿藏钱五倍

A. 藏谷十之六

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

B. 天且以齐私楚也

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C. 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

D. 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

9.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10.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6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 题。(共6 分)

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②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③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1)孔子为何说“吾不与也”? 上述文字阐明的孔子主张的“勇”是什么?(3分)

(2)勇者何以不惧,有人用孔子答司马牛的“内省不疚”为答案,你同意吗?请说明。(3分)

三、本大题共5 题,共24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4 题。(共12 分)

出塞作【1】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2】,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3】。

注释:【1】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2】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吐蕃。

【3】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指崔希逸。

A. 首联写吐蕃军队正在进行围猎,借写打猎声势之盛,渲染边关剑拔弩张之势。

B. 颔联描绘出两幅生动传神的塞上风俗画,也暗示边情的紧急,为诗的下半部分作铺垫。

C. 颈联用白描手法进行勾勒,前句说出击,后句说防御,暗示唐军作战英勇,进军神速

D. 尾联写出朝廷要把镶玉的宝剑等珍贵器物,赐给得胜的边帅,点出赏功慰军的题旨。

13.诗中运用“护羌校尉”、“破虏将军”典故,写出唐军的将能卒勇,比直接描写更能启发读者,更有余味之感。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B.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刘基《北风行》)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D.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4.清代方东树《唐宋诗举要》评论本诗说:“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6 分)

①“序”是古代一种常用文体,或叙事,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王勃《滕王阁序》借“,;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句含蓄表达了对都督阎公治理才能的赞赏之情。

②古人登高,常产生诸多人生感慨。比如杜甫《登高》“,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四句表达了个人之悲与家国之忧。

③高一(1)班学习经验分享会上,语文课代表说:“古人云‘,’,语文学习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在长期坚持积累。”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6 题。(共5 分)

16.《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宝钗前来探望,临走时对袭人说:

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

..

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有的版本在“不必”前加了一句“要想什么吃的、玩的,你悄悄的往我那里取去。”对于塑造薛宝钗形象来说,你认为这一句加好,还是不加好?请结合上文及原著其他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由。(5分)

四、本大题共4 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 题。

携一本书游走

张炜

我小时候,大概是刚能阅读一点文学作品的年纪,读过一本没有封皮的书。这本书严格讲只是一部残卷,因为前后都撕去了一部分,最前边一篇的题目只剩下三个稍大一点的字:“暴风雨……”所以我连这篇作品叫什么名字都不得而知,更不用说整本书的书名了。

这部残卷让我如痴如迷。它写了俄罗斯莽林,写了猎人和林中各色居民的生活,更写了无数的动物。这些处处洋溢着浓烈林野气息的文字,绵绵无尽的天籁,把我深深地笼罩和吸引了。

我当年也生活在林子里,那是海边的一处国营林场,林场又连接了几万亩滨海自然林和无边的荒野。书中景物与现实生活或可作比,我生活于其中的这片林野虽然远没有书中那么苍茫,但对我而言也足够浩大了。最为不同的是林子里活动的人和动物:身边的林子没有那么多凶猛的大型动物,也没有那么多出生入死的职业猎人,更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故事。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诱人的生活之窗。透过这扇窗户,我看到了世界上另一片神奇的土地。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神思一直跟着书中的人物和动物,几乎寸步不愿分离,一起痛苦,一起欢乐。那些猎人的枪散发出的硝烟味,时不时地从我的鼻孔前飘过,让我永难忘怀。

这些文字让我入迷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它讲述的传奇故事,它展示的生活内容。时至今日,在经历了漫长的文字生涯之后,或许让我想得更多也更明白:一切绝非那样简单。这部残卷传递出的是更为复杂和丰富的东西,它难以言喻,这或可称之为一位苏俄作家所独有的生命气质与文学个性。如果仅仅是一则则曲折的故事,大概不会有那样的魔力。

因为它是一部残卷,作者是谁,书名为何,我一直不知道。

那是一个书籍奇缺的年代,能够遇到这样一沓好文字真是太幸运了。可我当时毕竟还读了许多其他的书,这其中也不乏经典,但最难忘最着迷的却是这样一部残卷。我的写作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它的影响,比如我常常讲述林子里的故事,这也是我的少年经历;更有趣的是,我笔下的人物也常常要背一杆枪。的确,我当年也看到了很多猎人,并曾经跟着他们在林中蹿跑。林中生活和一些人的行迹让我如此难忘,当然是受到了那本残卷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深深地感激着一位不知名的苏俄作家。

十几岁的时候,我不得不离开海边林野,一个人在半岛地区游荡。我有一个背囊,里面装的全是自己的必需品,这当中永远有着这本残卷,外加我写成的一沓沓稚嫩的文字。

由于太喜欢这本书了,我曾不止一次将它借给旅途上的文学朋友。我希望他们也像我一样喜欢,我们能够一起分享这道精神与文学的盛宴。这是怎样愉快的时刻。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起畅谈林野和文学——那时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那是多么难忘的日子。

万分可惜的是,有一次远行,我把这本书遗在了一位朋友那儿,归来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它了。生活匆促多艰,我当时站在路边,觉得两手空空,一贫如洗。后来许多年,我都尝试着寻找这部书,但一直没能如愿。

就这样,我失去了它。

我牢牢地记住了书的内容。我经常想念它,如同想念一位儿时的挚友。

我去城市上学,然后到了更大的城市工作。我最终从事专业写作,并且写出了上千万字。不一定什么时候,我会突然想到这部残卷。在深夜,偶有失眠时,我会想起它。

不难想象,我仍然没有终止寻找,还在一次次做着努力。问题是我弄不清这部残卷的书名与作者。转过了多少图书馆,长时间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目前。这真的是太难了。我差不多不再抱有那个希望了。

互联网时代来临了。我可以在网上搜索。但没有书名也没有作者,这道难题并不好解。

一个好朋友听我说过这部残卷。他不仅是一个极为认真仔细的人,而且精于网事。某一天,在我完全没有预料、没有指望的情势之下,他竟然发来了一则短信,上面报告了一个喜讯。我一开始不敢相信,电话里交谈了一会儿,详细说到了一些内容,让我心里一阵滚烫。我们笃信不疑:是的,是它,这一回真的找到了。

找到了少年之梦、儿时挚友,一个曾经伴我游走四方的挚友……这一夜差点失眠。

朋友迅速将从旧书网上求购的仅存的几本书寄给了我。五成新。中短篇小说集。书名:《猎人的故事》。作者:阿拉米列夫。首篇:中篇小说《暴风雨前》。它出版于1957年的作家出版社。书的扉页上有作者的黑白照片,让我久久端详——有些瘦削的长脸膛,深邃的目光。从作者简介中得知,他生于1897年,仅仅活了57岁。

(取材于《一本深刻影响我的书》)

17.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不得而知:不能得到任何信息

B. 笼罩:带入情境

C. 盛宴:美好感受

D. 一贫如洗:物质极其贫乏

1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开篇描述这部残卷残损的情况,为后文寻找书的艰难做铺垫,同时强调这部残卷

对他的重要性。

B. 作者在第③段写自己的林场经历,目的是为突出这邮残卷所写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

历非常相似。

C. 作者在书籍奇缺的年代也读过不少经典,但最着迷的还是这部残卷,用夸张手法突出

其内容的精彩。

D.十几岁的时候,作者外出游荡,仍无时无刻不带着这部残卷,它带给了作者克服困难

的勇气和力量

19. 结合全文,请说说长期以来,“我”为什么深深感激一位不知名的苏俄作家。(4分)

20. 本文题目是《携一本书游走》,可后半部分主要写作者想念、寻找这部残卷,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4分)

21.作者说“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起畅淡林野和文学一那时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作者那时

认为“林野和文学”不可分离,请你从【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任一部书中,也找到

一组这样的关系,并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五、本大题共3 题,共65 分。

22.语言基础运用(5 分)

当前,全球处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不会区分种族民族的差异,不会遵守国界和文明的规范,也不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面对疫情,全球唯有团结一致,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摒弃“”的狭隘冷漠,才能够尽快在全球更广范围内疫情给更多人民带来巨大伤害。

这一次,中国又走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面。中国发挥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防止疫情蔓延。中国不仅加强与世卫组织和有关国家的疫情通报和信息共享,而且把自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辛努力向世界各国表明,只要正确措施,疫情可以遏制,为人类最终战胜新冠病毒疫情注入了信心。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全方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展示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或成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顾忌各人自扫门前雪终止同病相怜

B.顾虑各人自扫门前雪中止同舟共济

C.顾忌哪管他人瓦上霜终止同舟共济

D.顾虑哪管他人瓦上霜中止同病相怜

(2)文中画线句为病句,请将其修改为没有语病的句子。要求:保留原有信息,不超过45个

字。(3分)

23.微写作(10分)

①学校要求同学们阅读以下文学名著:《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

与海》。以上作品中,哪一个男性形象最能触动你?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理由。150字左右。

②为更好地治疗新冠肺炎,以中国速度建设完成的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让人赞叹不已,很多网

友也纷纷给这两座医院设计了很多标志,下面是其中的两个标志,请你任选其一,写出标志中图形

..

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的寓意

..............。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200字。

③在你参观过的博物馆、科技馆、名人故居等场馆中,哪件展品让你感触最深?请以这一展品

为对象,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150字左右。

24.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纵观历史,个人、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社会整体,其发展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放眼当今,席卷全球的疫情正在考验着我们……人类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与灾难的斗争;个体的生命,也常常在经历灾难后得以升华。灾难,除了带给我们伤害,还带给了我们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请以“灾难带给我们的”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②请以“为你喝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主题积极健康,人物形象丰满,有细

节有描写,语言得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