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流派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流派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流派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流派》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2121023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流派

英文名称:School of Western Economic Thought

开课学期:6

学时/学分:72 / 4

课程类型:专业课

开课专业: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选用教材:《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蒋自强史晋川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主要参考书:

1、吴易风主编:《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丁冰主编:《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3、刘涤源,谭崇台主编:《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修订本(下)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胡代光、厉以宁主编:《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执笔人:魏晓彬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西方经济学流派》是经济学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其他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和各流派之间的关系,并对其理论内容有全面系统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做出相应判断,吸取其中合理的、科学的和先进的部分,并对其中庸俗和错误的观点给予批判,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系统了解主要的西方经济学流派,并结合其产生时代和主要理论内容进行分析。

2、系统掌握本门课程所学习的主要经济学家和他们的理论。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注意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言(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当代主要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掌握各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内容

一、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渊源

(一)古代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公元15世纪)

(二)近代西方经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16世纪-19世纪60年代))

(三)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四)当代西方经济思潮(20世纪30年代-20世纪90年代)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的含义

(二)主要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当代西方经济学

考核要求

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渊源

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掌握: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第一章新古典综合派(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古典综合派的产生,理解其理论特点;掌握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及经济政策主张。

教学内容

一、“凯恩斯革命”及其意义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渊源——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经济政策主张。

(一)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主张

二、“新古典综合”的产生和理论特点

(一)、“新古典综合”的产生

(二)、“新古典综合”的理论特点

所谓“新古典综合”实质上是将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其特色就在于将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同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糅合在一起,从而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经济理论体系

三、“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

新古典综合派继承了凯恩斯和汉森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的理论观点,以“混合经济”作为新古典综合理论分析的制度前提。

(一)理论来源

(二)萨缪尔森关于混合经济的解释

(三)收入支出模型

四、经济增长理论

(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重视经济增长研究的原因

(二)哈罗的的经济增长模型

(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五、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原理”

乘数—加速数原理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它的特点在于将凯恩斯的“乘数论”和西方经济学中的“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通过对政府支出、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等主要经济变量相互关系的分析,来说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和幅度。

(一)乘数理论

(二)加速数原理

(三)乘数-加速数原理

六、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为了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将菲利蒲斯曲线引入自己的基本理论框架中,这一流派的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曲线的分析有助于政府在制度经济政策时,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作出选择,取得二者之间的平衡。

(一)菲利蒲斯曲线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

七、经济政策主张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政策主张的核心是“需求管理”思想。

(一)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充分就业经济政策

(三)多种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

考核要求

了解:“凯恩斯革命”及其意义

理解:“新古典综合”的产生和理论特点、经济周期理论、“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掌握: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政策主张

第二章新剑桥学派(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新剑桥学派的学习,了解这一学派产生,理解的斯拉法模型,掌握卡尔多和琼·罗宾逊的经济增长模型。

教学内容

一、新剑桥学派的形成和理论渊源

(一)新剑桥学派的形成

(二)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

二、方法论和理论前提

(一)新剑桥学派的方法论

(二)新剑桥学派与新古典综合派在理论前提上的分歧

三、价值论与分配论

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分配论是价值论的引申,为了建立客观的价值理论,就必须批判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观价值论,回复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出发进行研究。

(一)新剑桥学派的价值论

(二)新剑桥学派的分配论

四、经济增长理论

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在哈罗德-多玛经济增长模型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一个最重要特点是把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问题结合起来考察,一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收入分

配的变化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变化的趋势。

(一)卡尔多的经济增长模型

(二)琼·罗宾逊的经济增长模型

五、“停滞膨胀”的解释

(一)卡尔多对对“停滞膨胀”的解释

(二)琼·罗宾逊对“停滞膨胀”的解释

六、经济政策主张

新剑桥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结在于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和收入分配的失调,所以其经济政策主张的重点是收入分配政策

考核要求

了解:新剑桥学派的形成和理论渊源、方法论和理论前提、价值论与分配论。

理解:“停滞膨胀”的解释、经济政策主张。

掌握: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章新凯恩斯主义(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并重点掌握这一流派对商品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的分析。

教学内容

一、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和特点

新凯恩斯主义是在滞胀的的历史背景下,传统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遭到严重挫折之后,美国一些年轻经济学家为了修补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缺陷而在20世纪8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

(一)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特征

理论特征是非市场出清的假定和市场不完全性的假定

二、商品价格粘性的分析

(一)名义粘性和实际粘性

(二)形成商品价格名义粘性和实际粘性的原因

三、劳动工资粘性的分析

新凯恩斯主义者继承了凯恩斯工资刚性的论点,并进一步解释了形成工资刚性的原因,同时又用工资粘性来工资刚性的提法,表明工资并非完全不变动,而是一个缓慢的变动过程,并解释了引起工资粘性的原因:

劳动固定合同论;劳动隐性合同论;在职者-职外者理论;效率工资论。

四资本供给限额的分析

(一)产权限额论

(二)信贷限额论

考核要求

了解: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和特点。

理解:资本供给限额的分析。

掌握:商品价格粘性的分析、劳动工资粘性的分析。

第四章希克斯的经济理论(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希克斯的经济理论,重点掌握希克斯的中性技术进步。

教学内容

一、宏观经济均衡分析

希克斯的宏观经济均衡分析主要体现在他的“IS—LM分析”中

二、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

希克斯根据各种技术发明对资本边际生产力和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影响,把技术进步分为“资本节用型”、“中性”和“劳动节用型”,这里主要分析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

三、经济周期理论

希克斯是通过乘数-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周期问题的,他将投资分为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进而解释了经济周期问题。

四、投资、乘数与存货

五、关于“两种价格体系”的分析

六、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希克斯把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前)和与经济萧条并存的通货膨胀,即所谓“停滞膨胀”(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后)。希克斯认为后者有其内在的、经济的根源,即劳工市场的就业结构和工资结构。

考核要求

了解:关于“两种价格体系”的分析;投资、乘数与存货。

理解:宏观经济均衡分析、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掌握: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经济周期理论。

第五章货币学派(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