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低压电器试题

常用低压电器试题
常用低压电器试题

一、选择题

1、功率小于()的电动机控制电路可用HK系列刀开关直接操作。

A、4KW

B、5.5KW

C、7.5KW

D、15KW

2、HZ10系列组合开关的额定电流一般取电动机额定电流的()。

A、1~1.5倍

B、1.5~2.5倍

C、2.0~3.0倍

D、3.5~5倍

3、交流接触器的()发热是主要的。

A、线圈

B、铁心

C、触点

D、短路环

4、由4.5KW、5KW、7KW3台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组成的电气设备中,总熔断器选择额定电流()的熔体。

A、30A

B、50A

C、70A

D、15A

5、DZ5-20型低压断路器的欠电压脱扣器的作用是()。

A、过载保护

B、欠电保护

C、失压保护

D、短路保护

6、交流接触器短路环的作用是()。

A、短路保护

B、消除铁心振动

C、增大铁心磁通

D、减少铁心磁通

7、常用低压保护电器为()。

A、刀开关

B、熔断器

C、接触器

D、热继电器

8、手动切换电器为()。

A、低压断路器

B、继电器

C、接触器

D、组合开关

9、低压电器产品全型号中的第一位为()。

A、设计序号

B、基本规格代号

C、类组代号D、辅助规格代号

10、低压开关一般为()。

A、非自动切换电器

B、自动切换电器

C、半自动切换电器

D、无触点电器

11、HH系列刀开关采用储能分合闸方式,主要是为了()。

A、操作安全

B、减少机械磨损

C、缩短通断时间

D、减少劳动强度

12、用于电动机直接启动时,可选用额定电流等于或大于电动机额定电流()

三极刀开关。

A、1倍

B、3倍

C、5倍

D、7倍

13、HZ系列组合开关的储能分合闸速度与手柄操作速度()。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有关

D、无关

14、按下复合按钮时,()。

A、动合触点先闭合

B、动断触点先断开

C、动合、动断触点同时动作

D、无法确定

15、DZ5-20型低压断路器的热脱扣器用于()。

A、过载保护

B、短路保护

C、欠电保护

D、失压保护

16、按钮帽上的颜色用于()。

A、注意安全

B、引起警惕

C、区分功能

D、无意义

17、熔体的熔断时间与()。

A、电流成正比

B、电流成反比

C、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D、电流的平方成反比

18、半导体元件的短路或过载均采用()熔断器。

A、RL1系列

B、RT0系列

C、RLS系列

D、RM10系列

19、RL1系列熔断器的熔管内充填石英砂是为了()。

A、绝缘

B、防护C、灭弧D、散热

20、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压过高将导致()。

A、线圈电流显著增加

B、线圈电流显著减少

C、触点电流显著增加

D、触点电流显著减少

21、CJ10-10采用()灭弧装置。

A、双断点电动力

B、陶瓷灭弧罩

C、空气

D、磁吹式

22、交流接触器吸合后的线圈电流与未吸合时的电流之比()。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无法确定

23、过电流继电器的线圈吸合电流应()线圈的释放电流。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24、热继电器金属片弯曲是由于()造成的。

A、机械强度不同

B、热膨胀系数不同

C、温度变化

D、温差效应

25、三相电动机的额定功率5.5KW,现用按钮、接触器控制,试选下列元件:

(1)组合开关()。

A、HZ10-10/3 B、HZ10-25/3 C、HZ10-60/3 D、HZ10-100/3

(2)主电路熔断器()。

A、RL1-60/20 B、RL1-60/30 C、RL1-60/40 D、RL1-60/60

(3)控制电路熔断器()。

A、RL1-15/2 B、RL1-15/6 C、RL1-15/10 D、RL1-15/15

(4)接触器()。

A、CJ10-10

B、CJ10-20

C、CJ10-40

D、CJ10-60

(5)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范围()。

A、2.5~4.0A

B、4.0~6.4A

C、6.4~10A

D、10~16A

26、在工业、企业、机关、公共建筑、住宅中目前广泛使用的控制和保护电器是()。

A、开启式负荷式开关

B、接触器

C、转换开关

D、断路器

27、热继电器用作电动机的过载保护,适用于()。

A、重载间断工作的电动机B、频繁起动与停止的电动机

C、连续工作的电动机D、任何工作制的电动机

28、速度继电器的作用是()。

A、限制运行速度用

B、测量运行速度用C、电动机反接制动用

D、控制电动机转向用

29、热继电器在电动机控制电路中不能作()。

A、短路保护B、过载保护C、缺相保护D、过载保护和缺相保护

30、对交流接触器而言,若操作频率过高会导致()。

A、铁心过热B、线圈过热C、主触点过热D、控制触点过热

31、交流接触器触点压力大小与接触器电阻()。

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无法确定

32、所有断路器都具有()。

A、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

B、短路保护和限位保护

C、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

D、失压保护和断相保护

二、判断题

1.低压开关可以用来直接控制任何容量的电动机起动、停止和正反转。()

2.HK系列刀开关设有专门的灭弧装置。()

3.HK系列刀开关不宜分断有负载的电路。()

4.对HK系列刀开关的安装、除垂直安装外,以可以倒装和横装。()

5.HZ系列组合开关可用来频繁地接通和断开电路,换接电源和负载。()

6.HZ系列组合开关具有储能分合闸装置。()

7.DZ5-20型断路器不设有专门的灭弧装置。()

8.按钮开关以可作为一种低压开关使用,通过手动操作完成主电路的接通和分断。()

9.动断按钮可作为停止按钮使用。()

10.当按下动合按钮然后再松开时,按钮便自锁接通。()

11.主令电器是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发出指令或信号的操纵电器,由于它是专门发号施令的,故称主令电器。()

12.晶体管无触点位置开关又称接近开关。()

13.电力拖动系统中的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仅仅是电流倍数的不同。()

14.接触器除通断电路外,还具有短路和过载的保护功能。()

15.接触器线圈通电时,动断触点先断开,动合触点后闭合。()

16.交流接触器线圈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线圈过热。()

17.电磁式电流继电器,调整夹在铁心柱与衔铁吸合端面之间的非磁性垫片厚度已能改变继电器的释放电流,垫片越厚,释放电流越小。()

18.继电器不能根据非电量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

19.继电器不能用来直接控制较大电流的主电路。()

20.中间继电器的输入信号为线圈的通电和断电。()

21.欠压继电器和零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是相同的。()

22.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是指热继电器连续工作而动作的最小电流。()

23.在安装RL1系列熔断器时,电源线应接在下接线端。()

24.只要额定电压相同,刀开关之间就可以互换使用。()

25.所有刀开关都带有短路保护装置。()

26.交流接触器具有失压和欠压保护功能。()

27.由于过载电流小于短路电流,所以热继电器既然能作过载保护,已能作短路保护。()

28.交流接触器触点发热程度与流过触点的电流有关,与触点间的接触电阻无关。()

29.触点间接触面越光滑平整,其接触电阻越小。()

30.当热继电器动作不准确时,可用弯折双金属片的方法来调整。()

31.交流接触器起动瞬间,由于铁心气隙大,故起动电流比流过线圈的正常工作电流大很多。()

32.行程开关的作用是起限制运动机械位置的作用。()

33.接近开关是当物体靠近时,其触点能自动断开或闭合的开关。()

三、填空题

1、低压电器通常是指工作在交流V或直流V及以下电路中的电器;根据动作原理,低压电器可分为和两大类;按其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和。

2、刀开关主要用在低压配电屏上用作电源的开关使用,一般允许地接通或分断低压供电电路。

3、开启式负荷开关又称,主要由、、

、及组成,这是目前仍较多使用的一种刀开关。

4、封闭式负荷开关又称,一般在电力排灌、电热器、照明线路的配电设备中作为接通和分断电路之用。由于铁壳内装有

,能使闸刀快速断开或闭合,有利于。

5、HZ系列组合开关又称,可用于不频繁地接通和切断

的用电设备或三相感应电动机。

6、正确选择熔断器的原则是:熔断器的额定电压必须线路的工作电压,熔体的额定电流必须熔断器的额定电流。

7、熔断器分熔断器,熔断器、熔断器、

熔断器,熔断器主要用作电路中电气设备的及保护。

8、万能转换开关体积小、结构紧凑,可用作KW及以下三相感应电动机、和双速电动机的开关。常用的万能转换开关有系列。

9、按钮是一种控制并可自动的电器,用于短时间接通与分断小电流电路。

10、接触器是一种距离控制并能接通和切断交、直流电路的

电器,按使用电流的种类可分为接触器和接触器两大类。

11、交流接触器的主触点应接在中,辅助触点应接在中。主触点的额定电压、电流应负载的额定电压、电流。线圈的额定电压应与的电压相同。

12、交流接触器线圈通电时,所有的触点先行动作,然后所有的触点跟着动作。线圈断电时,所有的触点首先动作,接着所有的触点跟着动作。

13、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系统、系统、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系统的作用是使电弧能很快地熄灭。

14、继电器是一种控制的电器,当达到一定数值后,它的才会发生突变;同接触器比较,继电器的容量小,没有装置。

15、JR系列热继电器,它的发热元件应串接在电动机的中,其动断触点应串接在中。

16、对连续运转的电动机应采用作过载保护,而对断续运行的电动机应采用作过载保护。

17、在电动机控制电路中,一般均是既有熔断器又有热继电器,熔断器主要起保护作用,热继电器则主要起保护作用。

18、断路器可以在情况下不频繁地接通和切断电路,当电路发生

、及时,能切断电路。

19、常用的断路器主要有断路器、断路器断路器等。

20、行程开关是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上挡块的而使其

动作的一种控制电器,它可对生产机械实现控制和保护。

21、速度继电器是以被控制对象的,来控制接通或切断

的一种继电器。

22、交流接触器在使用中常见的故障主要有、、和。

23、常用刀开关主要类型有、和。

24、开启式负荷开关(闸刀开关)安装时手柄要,不得装,

接线是静触点接线柱接,动触点(闸刀)接线柱接。

25、为了安全,封闭式负荷开关(铁壳开关)上设有,保证开关在状态是开关盖不能开启,而当开关盖开启时又不能。

26、断路器集功能和功能于一身,除能对电器进行闭合和断开外,尚能对电路实现、和保护。

27、主令电器最常用的有、和。

28、行程开关(限位开关)基本结构由、和组成。

29、熔断器主要由和两大部分组成。

30、熔断器按结构可分为、、和四大类。

31、CJ10及CJ20交流接触器主要由、及组成。

32、交流接触器的铁心及衔铁用硅钢片叠压铆成,是为了减少在铁心中产生的损耗和损耗,防止铁心。

33、继电器是一种根据信号来接通或断开电路的

动电器。

34、继电器与接触器相比,由于继电器触点的很小,一般不设装置。

35、中间继电器是将变换成的继电器。

36、根据实际需要电压继电器可分继电器和继电器两类。

37、热继电器的复位结构有复位和复位两种形式。

38、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的优点是调整,动作精度,延时范围,缺点是结构,受电源频率影响。

39、时间继电器按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三大类。

40、热继电器本身在使用中常见的故障有、和。41、交流接触器在运行中发出大的噪声,其原因和和。

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1

1/万1/5千1/2千1/千1/万草测1/2千草

1 2 3 4 5 6 7

一地质观测研究程度沉

1对地层划分到组或阶,如范围大应进一步二分或三分,确定

其时代,测定其厚度及产状

2.对标志层、成矿有利的岩层在图上的宽度大于1毫米者应扩

大表示,应注明;

3.研究鉴别各地层的接触关系,岩层的层理机械沉积与化学沉

积分异作用,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等特点;

4.研究喷出岩的特点,层序、层理、及岩相等特征,岩石的组

成及其特点,测定其时代、厚度及产状;

5.与矿产关系的研究,含矿层或对成矿有利岩层的空间分布及

变化规律,层位与岩性特征,测定其厚度与产状

1.在1/万分成的基础上,按岩层、岩性特

点进一步详细划分岩层,研究岩石的物质成

分、结构、构造特征,胶结物性质,结核体

的形态、沉积韵律、测定各层厚度、产状与

空间分布关系。

2.3.4.5同左

6.对含矿层或成矿有利的地层,或成矿的

主要围岩、对其岩石作详细的岩石矿物鉴定

与岩石化学分析,并应控制它的厚度、产状

等有关特点在空间上的变化。

一般地段的研究程

度可低于1/万或

与之相似。含矿层

或成矿有利的岩层

其研究程度仍与1

/万相同

含矿层或

成矿有利

地层仍与1

/2千相

同,其他问

题研究程

度可低于1

/2千。

1.确定侵入岩的时代、种类、规模、形态及产状,研究侵入岩

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2.对侵入岩体应详细划分岩相;3.研究岩

体的原生构造;对原生构造带的特征分布范围与产状等,在图

上应给予标示。4.研究岩体之间及岩体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接触变质的范围,内外接触带的变化特点及产状。5.脉岩的分

布特点、岩性特征、规模及产状,脉岩与岩体的关系,脉岩之

间的关系、脉岩与成矿之间的关系。6.研究侵入体与成矿之间

的关系,岩体的形态变化、产状变化与岩相变化对成矿的富集

作用。7.岩浆岩型的矿床、对岩体的研究程度与揭露程度,应

达到对矿化研究程度的要求。

除左列1-7各项内容外应进一步做到:

1.详细划分岩相、不仅要从接触带的变化

特征出发划分边缘相、过渡相及内部相,

研究各自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特点,

而且要从岩浆的结晶与分异作用、熔离

作用、同化作用和自变质等特点划分岩

相。

2.揭露和控制岩相及接触带的产状变化;

3.详细划分原生流动构造与原生裂隙构造

的分布特征产状,研究岩体各部位的付

矿物特征,近可能的标出岩体流动前缘;

4.对岩体与脉岩应作详细的岩矿鉴定与成

矿有关的岩石化学分析

5.与成矿有关的岩相或脉岩,在图上的宽

度大于1毫米者应表示,小于1毫米者

应扩大表示,但应说明。

同上同上

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2

1/万1/5千1/2千1/千1/万草测1/2千草

1 2 3 4 5 6 7

一地质观测研究程度变

1研究变质作用特点及变质程度,划分变质带

2.研究各变质带空间分布规律与产状的变化特点,

3.划分变质相研究各变质相系的关系

4.研究变质作用与成矿作用或矿化富集作用之间的关系

5.对含矿层或成矿有利的变质带应详细研究并控制空间分布与

变化规律,研究其层位与岩相特点,测定其厚度与产状,其厚

度能填出时应专门表示、填不出时应扩大表示。

1按变质程度及特点,详细划分各变质带的

变质级,按岩性特点与构造特点划分岩层;

2.详细研究各变质相的剩余矿物,变化矿物

及其特征,矿物组合与常见矿物组合特点。

3.详细研究各变质带的接触关系,对各带的

片理、线理、香肠状构造及残留构造等变化

特点,并精确的测定其产状。

4.同左4.5

5.对各变质基本岩石类型应作详细的岩矿鉴

定与岩石化学分析,以便进一步建立变质相

系。

同上同上

1查明矿区的主要构造带与控矿构造的特征,

2.查明各种性质构造带的组合、排列方式、分布规律,着重研

究压性构造带的分布与变化特征,研究和划分构造型式或体系。

3查明各结构面性质、特点、规模及产状;

4.区分不同级别、不同序次的结构面空间分布规律与变化特点

5.区分成矿前与成矿后的构造带特点与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级

别构造带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6.研究构造体系的复合与联合对岩浆的活动与成矿作用的控制

作用。

7.对各种主要断裂带与褶皱轴的实际位置应实测。

同1-6,应进一步岩研究:

1不同级别、不同序次结构面对矿体的控制

作用特点。

2.对成矿有关的构造带,在一定距离内应有

工程控制,揭露其形态,规模、产状、充填

物等特征,准确测量其产状。

3.对破坏矿体的断裂,地表应有工程控制,

查明其性质、规模、产状及断距,其界线与

断距应实测。

同上同上

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3

1/万1/5千1/2千1/千1/万草测1/2千草

1 2 3 4 5 6 7

一地质观测研究程度蚀

1初步查明蚀变种类,规模、产状、形态,确定蚀变围岩的性

质,对蚀变带应有工程控制。

2.圈定蚀变体或蚀变带,判断蚀变作用与火成活动变质作用的

关系

3.研究蚀变围岩的含矿性。

1.详细查明各蚀变带种类,蚀变强度,矿物

组合、规模、产状、形态,确定蚀变围岩的

性质,用工程控制蚀变带的变化。

2.详细圈定蚀变体和蚀变带的范围,按蚀变

强度与矿物组合进一步细分,确定蚀变体与

火成活动、变质作用、矿化作用的关系;

3.详细研究蚀变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同1/万1与成矿关

系密切的

同1/2千

2.与矿关系

不密切的

精度可降

低。

1.用槽井探和物化探等手段揭露和控制矿化带或矿层的规模

产状及走向的变化;

2.矿化带、含矿层、矿体、详细研究其规模、产状、形态、

矿石自然类型等变化特点,分布规律。

3.分析和鉴定金属矿物,脉石矿物的种类及含量

4.对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条件做出初步判断,指出找矿标志

与找矿方向。

1用槽井探和物化探等手段揭露和控制矿化

带或矿体;

2.矿化带较详细的研究确定矿化类型、规模、

产状、矿物种类及金属矿物含量

3矿体,除按1/万要求外,尚需要对矿石

自然类型、矿石物质成分等进行研究,对矿

床成因类型、工业类型做出判断。

4要用工程控制主矿体,上下盘的小矿体,

对露天开采的矿床,要详细的查明矿体的边

5系统的查明矿体有用组份的含量及其变化

同1/万同1/2千

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4

1/万1/5千1/2千1/千1/万草测1/2千草

1 2 3 4 5 6 7

二精度要求必

m

1.矿体宽度大于5

2.一般岩石宽度大于20

3.蚀变体宽大于10

4.各种构造形迹长大于100

1.矿体宽度大于

2.5

2.一般岩石宽度大于10

3.蚀变体宽大于5

4.各种构造形迹长大于50

1.大于1

2.大于4

3.大于2

4.形迹长大于20

1.大于0.5

2.大于2

3.大于1

4.形迹长大于10

1.大于5

2.大于40

3.大于10

4.形迹长大于200

1.大于1

2.大于4

3.大于2

4.形迹长大

于40

线

m

1.矿体5-10

2.一般地质体10-20

1.矿体

2.5-5

2.一般地质体5-10

1.矿体1-2

2.一般地质体2-4

1.矿体0.5-1

2.一般地质体1-2

1.10-20

2.20-30

1.1.2-4

2.2.4-6

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5

1/万1/5千1/2千1/千1/万草测1/2千草

1 2 3 4 5 6 7

二精度要求观测

密度

个/

Km2

30-40 80-100 500-600 1200-1400 20-40 250-400

40-50 100-120 600-700 1400-1600

>60 120-150 700-800 1600-180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