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与系统思考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16-学习型组织

管理学原理-16-学习型组织

亚马逊注重数据分析和用户反 馈,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和优化 产品和服务。这使得亚马逊能 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用 户体验和竞争力。
亚马逊重视人才培养和发展, 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学习 机会。这使得亚马逊能够吸引 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整体竞 争力。
05 学习型组织的未来发展
技术的影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将进一步渗透到组织运营的各个环节,提高工作效 率和决策准确性。
案例三:苹果公司学习型组织建设
总结词
设计思维
用户体验
持续创新
设计思维、用户体验、持续 创新
苹果公司注重设计思维,将 设计作为核心战略,不断推 出具有影响力的产品。这使 得苹果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 场中脱颖而出,创造独特的
品牌价值。
苹果公司始终关注用户体验, 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 高用户体验。这使得苹果能 够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忠诚,
数据支持
谷歌重视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通过数据驱动决策,不断 优化产品和服务。这使得谷歌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提 高用户体验。
扁平化管理
谷歌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层级和官僚主义,提高 决策效率和响应速度。这使得谷歌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 化的市场环境。
案例二:阿里巴巴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客户至上、快速迭代、团队合作
自我超越需要个体具备高度的自我意 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挑战自我, 追求卓越。
系统思考
01
系统思考是指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方法。
02
系统思考需要综合考虑组织内外部环境、资源、能 力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整体最优解。
03
系统思考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突破部门和层级 限制,促进信息的流通和知识的共享。
THANKS FOR WATCHING

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方法学习型组织的目标就是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和文化,推动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充分发挥组织中员工的创造能力,那么企业应该怎样打造学习型组织?一起来看看店铺整理的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企业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第一,改善心智模式。

改善心智模式就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思想是原因,行动是结果;思想改变,行为才会改变;行为改变,结果才会改变。

当一个人的心智模式改变,也就打开了他的求知学习之门。

第二,自我超越。

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更好,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更优秀,关键是你有没有自我超越的思想,有没有激发出个人或者团队无限的潜能,并敢于挑战自己的极限。

当一个人愿意自我超越的时候,他就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他就会主动地、自发地去学习。

第三,注重团队学习。

在一个学习型的企业中,假如80%的人在学习,20%的人不学习,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第一是这80%的人和20%的人无法沟通交流,他们是来自两个不同世界的人。

第二是不学习的人很快会被企业淘汰出局。

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注重学习,热爱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学习热潮,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判断标准不是组织里某个人愿意学习,而是组织里的每个人都愿意学习。

第四,建立共同目标。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组织,你要长久地发展,必须靠团队。

这个团队要有共同的思想,共同的目标。

目标是大海航行的灯塔,照亮企业之船航行的方向。

人不能没有目标,企业也不能没有目标,大凡那些成功的人、成功的企业都是有目标的。

对于企业来说,目标可以给企业员工带来信心,带来希望,使员工对企业有更大的向心力。

没有员工愿意跟没有目标的企业乘坐同一条船,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企业是船上跑马,没有奔头。

第五,系统思考。

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做久,要做到越在后来越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系统。

比如说建立有效的营销系统、财务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等。

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及模型

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及模型

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及模型--------------------------------------------------------------------------------一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

应屏除僵化、片面的思考方式,以整体性为视野,观察事件发生的环境因素和互动关系,避免为了追求问题的迅速解决而忽略了问题的整体性。

自我精进(personal mastery)。

培养组织成员自我挑战的胸怀,确认以达成的目标,并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克服情绪性的退缩反应,作出适当的反省、调整和修正。

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与传统的组织不同,学习型组织的信念是愿景、价值观及心智模式;惟有鼓励组织成员有多样化的观点和意见,才能在意见交流或行动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团队智慧、凝聚共识。

建立共享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这是一项自下而上的组织沟通过程,而且愿景的建立有其进阶的指标,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任务。

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

关键在于组织成员间的“对话”(dialogue)和“讨论”(discussion)的能力,这种对话强调同中求异的原则来探索真理,透过对话能让组织成员正视自己的思维屏障,进而面对事实,学会欣赏不同的意见,发展更高层次的共识。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学习工具□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主要障碍1.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十几年来一直混淆学习型组织研究者与实践者的一个问题是:具备怎样的特征才算是建成了学习型组织?问题的答案与问题本身一样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研究焦点。

组织行为学家罗宾斯概括出学习组织的五个特性:1)有一个人人赞同的共同构想;2)在解决问题和从事工作时,摒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3)作为相互关系系统的一部分,成员们对所有的组织过程、活动、功能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思考;4)人们之间坦率地相互沟通(跨越纵向和水平界限,不必担心受到批评或惩罚);5)人们摒弃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为实现组织的共同构想一起工作。

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

鼓励员工分享: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
促进员工间的交流与合作
知识和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习型员工
0 1 提供学习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培训课程,帮助员工提高知识和技能。
02
建立学习氛围: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
03
制定学习计划: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
成功案例
01
通用电气: 通过持续学 习,提高员 工素质,推 动企业创新
02
丰田汽车: 通过持续改 进,提高产 品质量,降 低成本
03
华为:通过 持续学习, 提高员工技 能,推动企 业成长
04
腾讯:通过 持续学习, 提高员工创 新能力,推 动企业来自型失败案例01
某公司推行学 习型组织,但 管理层不重视, 导致员工积极 性不高,最终
系统思考: 组织能够 从整体和 系统的角 度看待问 题,寻求 根本的解 决方案
共同愿景: 组织具有 明确的共 同愿景, 激发成员 为实现共 同目标而 努力
01
02
03
04
05
06
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
01
提高组织竞争力:通过学习和创新,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02
促进组织变革:通过学习和变革,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鼓励创新:鼓 励员工提出新 想法,推动组 织变革
持续学习:建 立学习氛围, 鼓励员工不断 提升自己
团队协作:加 强团队协作, 提高工作效率
反馈与调整: 及时反馈问题, 调整策略,提 高组织适应性
谢谢
学习型组织
演讲人
目录
01.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02.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03. 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案例

(完整)学习型组织建设方案

(完整)学习型组织建设方案

生产技术部学习型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管理圣经。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创建学习型社会,需要全社会各级各类组织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不断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节奏,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未来最成功的组织将是一种能够使各阶层所有成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组织和个人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来构建的。

它是一门现代管理理论,是组织及其成员获取、加工、整理、创新和利用知识,来指导和改善自身的行为和思想,从而达到增强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能力的组织.它强调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共同奋斗、不断创新进步.由于它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所以迅速风靡世界。

生产技术部在公司建设学习型组织,是贯彻落实“以生为本,办学为民”办学理念的实际行动,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是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有之义。

要把生产技术部建成团结、奋进、民主、快乐的团队,必须不断学习。

全体员工要在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公司发展的共同目标中自我超越、自我发展,共同奋斗。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指导思想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不断增强团队学习力和创造力为核心,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实现“一个素质、二个能力”的培养目标,营造“提高个人素质、增强专业知识、注重知行合一”的学习氛围,转变观念,不断创新。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目的(一)实现部门管理层次扁平化.在学习型组织中,不存在各种等级制度,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之间由原来的彼此顺从关系转变为伙伴关系。

(二)实现部门内部咨询化。

整个部门就像一个咨询公司,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之间彼此询问、学习,相互之间形成非常和谐、非常融洽的关系。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下)大纲第一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四:团队学习一、“整体配合”是开展团队学习的精髓二、团队智障三、团队学习的关键——深度汇谈四、善于找到“赞赏”和“质疑”间的平衡第二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五:系统思考一、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二、怎样做到系统思考三、蝴蝶效应和青蛙现象第三节学习型组织典型案例[典型案例]联想集团:倡导学习贯穿始终课件知识点汇总T01:“整体配合”是开展团队学习的精髓T02:团队智障T03:团队学习的关键——深度汇谈T04:善于找到“赞赏”和“质疑”间的平衡T05: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T06:怎样做到系统思考T07:蝴蝶效应和青蛙现象T08:[典型案例]联想集团:倡导学习贯穿始终正文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指的是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新技能的组合,被管理界称为圣吉模型。

它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本章主要介绍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两项修炼。

第一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四:团队学习彼得·圣吉:在某种程度上,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因为工作永远是团队机能的结果。

团队可以是正式的团队,也可以不是。

对团队最简单的定义是一群互相帮助去完成一项工作的人。

在这个意义上,团队永远是一起工作,而最终,组织的成长必然来自团队工作的成长能力。

一、“整体配合”是开展团队学习的精髓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其目的是使团队智商大于个人智商,使个人成长的速度更快,从而激发群体的智慧。

团队学习的关键是要克服个人的心理障碍,使每个人都能真实地谈出自己心中的设想,真正做到一起学习和思考。

团队学习同时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提倡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彼得·圣吉认为,形成“整体配合”是开展团队学习的精髓。

也就是说,开展团队学习后,由于团队成员理解彼此的感觉和想法,因此能凭借完善的协调,发挥出综合效率。

过去人类主要靠开发廉价的物质资源来取胜,所以,只要有一两个优秀的领导,把劳动力组织好,就能取得成功。

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

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

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彼得〃圣吉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1970年于史丹福大学完成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士学位后,进入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读研究所,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至今十余年来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深度对话与模拟演练游戏融合,发展出一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在其中,人们得以由工作中得出生命的意义、实现共同愿望的“学习型组织”。

1992年荣获世界企业学会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以表彰其开拓管理新典范的卓越贡献。

美国商业周刊也于同年推崇他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是深刻了解自我的真正愿望,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对客观现实正确的判断。

通过学习型组织不断学习激发实现自己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并全心投入工作、实现创造和超越。

此项修炼兼容并蓄了东方和西方的精神传统,修炼时需要培养耐心、集中精力,对于学习如同对待自己的生命一般全身心地投入进学习型组织。

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对事物作出价值评价,沉积在自我心灵深处的印象等;我们通常不易察觉。

心智模式影响自我表现出来的行为;通常在刹那间决定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这就是心智模式在发挥着作用。

改善心智模式我们把自己工作组织看成学习的场所,把自己工作组织看作是转向自己的镜子,这是心智模式修炼的起步,我们学习发掘内心世界的潜在能力,使这些能力浮在表面,并严加审视。

它还包括进行一种有学习效果的、兼顾质疑与表达的交谈能力——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指的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在一个团体内整合共同愿景,并有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的内在的动力,将自己与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联系在一起,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

简述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核心修炼

简述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核心修炼

简述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核心修炼学习型组织是指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和适应变化的组织。

在当今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学习型组织是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培养和发展学习型组织,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其中,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核心修炼被认为是培养学习型组织文化和实现组织学习的重要手段。

第一项核心修炼是个体的心理模式转变。

个体的心理模式是指对事物和现象的看法和思考方式。

在传统的组织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忽视了对机遇和潜在价值的发现和利用。

学习型组织鼓励个体采用系统思维,从更广阔和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到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并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

第二项核心修炼是建立共同的愿景。

共同的愿景是组织成员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在学习型组织中,共同的愿景不仅仅是领导者的一个设想,而是由所有成员共同制定和持续更新的。

共同的愿景可以给组织带来凝聚力和动力,激发组织成员创新思维和积极行动。

第三项核心修炼是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和合作的过程。

在学习型组织中,团队学习不仅仅是传统的培训和教育,而是一种协作、分享和互相学习的方式。

通过团队学习,组织成员可以共同面对问题、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更加完善和高效的工作流程。

第四项核心修炼是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指将组织或问题看作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在学习型组织中,系统思考可以帮助组织成员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从而更好地处理复杂问题和领域。

通过系统思考,组织成员可以更好地预测变化和趋势,为组织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最后一项核心修炼是持续的团队学习。

持续的团队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不断学习和不断改进的过程。

在学习型组织中,持续的团队学习是保持组织竞争力和适应变化的关键。

通过持续的团队学习,组织成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也能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核心修炼是实现组织学习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思想史课题作业学习型组织与系统思考学院:经管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班级:管理112班****:***组员: 房琦、朱政昌、李闯、2012年12月10日目录一、彼得·圣吉与《第五项修炼》二、学习型组织的理解三、五项修炼:四、系统思考与其他各项修炼的关系:五、系统的概念、特性六、系统思考的十一条法则七、如何运用系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八、学习型组织与中国传统思想学习型组织与系统思考---《第五项修炼》一、彼得·圣吉与《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斯隆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L)创始人、主席。

早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工程专业,并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社会系统模型硕士和管理学博士。

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了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推动人们刻苦修炼,学习和掌握新的系统思维方法。

此书一出,反响强烈,使它连续3年荣登全美最畅销书榜首,被誉为“21世纪的圣经”,他本人也被称为继彼得.德鲁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

《第五项修炼》描述了组织如何通过采用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行动对策,来排除威胁组织效率和事业成功的“学习障碍”。

在学习型组织中新型的、扩展性的思考模式得到培育,集体的热望得到释放,大家不断在学习如何开创自己真心向往的成就。

《第五项修炼》的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它们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所要开展的重要内容。

二、学习型组织的理解1、提出背景“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自于电脑内存发明人,系统动力学创始人美国麻省理学院佛睿斯特在1965年写的一篇文章:“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他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非常具体地构想出未来企业的思想组织形态---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

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复调整结构关系。

彼得·圣吉博士作为佛睿斯特的学生,继续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来研究如何建立一种更理想的组织。

圣吉博士除了进一步融入更多整体动态搭配的细节性技术外,还将一些新的创造性管理技术结合起来,发展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第五项修炼其实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条路径或者说是五种方法。

然而其中系统思考之所以成为“第五项”修炼是因为它是整合其他修炼的的修炼,它把其他的修炼融入到一个条理清晰一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2、学习型组织中“学习”与“组织”的理解学习型组织的英文名称是“learning organization”。

它有个重点词汇组成,一个是学习,一个是组织。

对于学习,应该指的是广义的学习,而并非是仅仅局限于某种知识,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技能、思想、文化、制度、道德品质等。

真正的学习,并非是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是将所知道的东西应用于自己实践之中,达到掌握、创造出价值的目的。

比如说,看了一本关于骑自行车的书,但这并不代表真的是会骑车。

众所周知,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那么它跟组织的发展有联系吗?答案是肯定的。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获得进步,并将所学的东西应用于实践之中,那么对组织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举个例子来说,当年泰勒在办理工厂之时,他曾充分研究每道工序,然后研究出做这项任务的最简便的方法。

当他将这种总结出来的高效的工作方法推广给每一个人后,结果使得整个组织的生产力都得到了提高。

再比如,在借鉴外来的制度上,日本做的很出色,在唐朝的时候向中国学习,在明治维新时又全面地向美国学习,可以说,每次学习的结果给日本带来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快速进步。

因而毋庸置疑,学习对组织的发展也是一种力量。

通过学习,组织及时获得所需要的营养,所需要的动力,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进步。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大爆炸的今天,组织的发展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组织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调整,不断地变革。

而学习型组织则主张通过“学习”某些核心竞争力,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变革,最终使组织可持续发展下去。

据跳查显示,1970年,进入《财富》杂志五百强排名的公司,到了八十年代,却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已经销声匿迹。

究其原因,便是学习力不够造成的结果,没有进行系统地变革。

曾经有个记着询问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和2008年出版的《必要的变革》(《necessary revolution》)有何联系,他说,这两本书其实就是一本书。

也就是说,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并不是组织发展的最终目的,而是希望通过学习,使组织进行深刻的变革,让组织得到可持续地发展对于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并没有将它阐述为“学习型企业”,意味着学习型组织的理念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组织,比如政府,事业单位,慈善团体等等,大到联合国,小到一个几个人组成的小的团体。

学习型组织并没有对这个组织进行职能与结构的划分,也就是说,不管是直线式的组织结构,职能式的结构还是事业部制的结构,都可以通过努力的改造成为学习型组织。

既然是组织,就必定存在领导与下属。

但是学习型组织的可贵之处,便是希望能够突破传统的家长式的组织形式,建立一种“伙伴式”的组织形式。

在西方学校的课堂上,老师并不是机械的灌输某种知识,而是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课下的时候能够多去主动的学习,主动地查询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地进步。

而学习型组织也许就是借鉴了这种开放式的风气,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深刻沟通、深刻讨论地氛围。

在彼此的开放的交流中,能得到学习,得到进步。

3、学习型组织的定义与特点:“学习型组织”是指在一起合作的一群人,他们的合作方式能让他们不断增强个体和团体的能力,并创造出与他们内心深处的热望所一致的绩效。

它蕴含了以下几个特点:1)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充满热望,激发成员不断努力奋斗的组织。

这就是《第五项修炼》中所提到的自我超越与共同愿景。

这些是一个组织得以永续存在的灵魂。

自我超越是指一个人通过不断地努力最终达到自己心中的愿景。

不仅包括精神上的激励,还应包括实际上的努力,以及对干扰因素的克服。

共同愿景是所有的组织成员所认同所心甘情愿为之奋斗的愿景。

抗美援朝时期,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是出于对党,对国家,对军队的忠诚,出于军人保家卫国、让子孙后代得以安宁的愿景,战场上才会出现了向邱少云、黄继光这样的最伟大又可爱的英雄人物。

再比如,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步走战略,每一步都是一个共同愿景,激励着全国人民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往往通过制定一定的战略或者业绩目标来激励着所有的员工前进。

2)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伙伴式”的组织。

彼得·圣吉试图去突破传统的家长式的管理模式,而建立一种深度交流,广泛学习,开诚布公,团结一致,共同参与的组织。

在这个组织里,上下级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大家都是一个整体,都是伙伴,所有的成员的能力都能得到发挥,在相互合作中不断地提高。

学习型组织正式基于这样的设想而创建。

就像西方的课堂里一样,老师通过去引导来启发学生学习,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同学们参与讨论,在辩论交流中彼此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吸收,共同提高。

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旨在将这种课堂上的氛围融入到一个组织中。

这就是书中所讲的共同学习与改善心智模式。

3)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利用系统思考来解决复杂问题的组织。

根据《财富》杂志,1970年五百强排名的公司到了八十年代却有三分之一已经销生匿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该如何让组织顺利解决危机可持续发展呢?我想应该就是彼得·圣吉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最终想要解决的问题。

组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自己内部出现了问题,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组织病毒。

而要想消灭组织病毒,彼得·圣吉认为传统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应该将一个组织看作是一个系统,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组织进行分析,找出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

同时,他希望将系统思考内化为组织成员的思维习惯,使组织出于一种持续自我更新的状态,不至于在外界发生变化时而无法适应。

三、五项修炼:五项修炼是五条路线(理论和方法),用来开发组织的三种核心学习能力:激发热望,开展反思性交流,理解复杂事物。

组织的基本学习单位是团队,彼得·圣吉进而将这些能力成为“团队核心竞争力”,并用“三条腿的板凳”来形象的表述其各自的重要性---只要其中一条腿不存在,板凳就立不起来。

1)自我超越——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这一点是站在个人的角度上说的,只有透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自己。

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

只有实现自我超越,才能使自己得到最佳发展,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自我超越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从个人追求不断学习为起点,形成学习型组织的精神。

在提高个人素质,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突破自我超越障碍因为这涉及到利益问题,人们脑子里传统组织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很少人会屑于谈论它。

2)心智模式——决定对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为方式等根深蒂固的假设、归纳、图像等。

在团队中,改善心智模式十分重要,它是保证团队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开放心灵,接受别人的想法。

总之,在团体中,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团队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们在打开自己心扉的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想法和意见。

在个人来讲,要勇于和善于敞开心扉,并且能够倾听吸纳别人的想法和观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打开成功之门。

3)共同愿景——组织成员深度分享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

团队拥有共同的理想,那么,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会为了这个共同的理想而努力。

而这种共同的理想就是团队中的“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是可以无限放大的,是一个超越个人上升到团队高度的概念。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学习型团队的共同理想就是利用集体智慧为企业创造效益、为集团谋求发展。

4)团队学习——一个工作很投入的管理团队,每个成员的智商都在120以上,为何集体智商却只有63?团队学习的修炼就是针对这一悖论。

团体学习的修炼从“深度汇谈”开始。

“深度汇谈”是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在思考了所有问题之后,毫无保留的说出心中的思考而进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

5)系统思考(第五项修炼)——用大视角解决现实问题,让各类系统模式全部清晰可见,并了解如何有效改变系统模式。

他是整合其他修炼的修炼,他把其他修炼融入一个调理清晰一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它防止其他修炼变成分散独立的花招,或最新流行的组织变革时尚。

没有系统的观点,就不会去了解各项修炼间的关联。

通过强化其他各项修炼,第五项修炼不断提醒我们:整体大于局部的组合。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商业已没有永恒的神话,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使企业保持永久的竞争力。

因此企业唯一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其他企业更快更好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