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治疗与转归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踝关节扭伤(精)PPT课件

(2)摇腕:患者坐位,患臂自然搁放在治疗台上,术者坐其对面,双手分别 握持患腕两侧,缓缓用力拔伸患腕,待患腕有松动感时,在拔伸下,配合患 腕的内收、外展、掌屈、背伸和环转活动,每个方向进行5~10次。
(3)弹拨:术者以拇指在患者患肢腋窝极泉穴处进行弹拨,使麻串感至手; 再于患侧大鱼际肌处进行弹拨,反复数次。
解剖生理
4
5
解剖生理
• 关节囊前后较薄,两侧较厚,并有韧带加 强。胫侧副韧带为一强韧的三角形韧带, 又名三角韧带,位于关节的内侧。起自内 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跟、舟三骨。由 于附着部不同,由后向前可分为四部:距 胫后韧带、跟胫韧带、胫舟韧带和位于其 内侧的距胫前韧带。三角韧带主要限制足 的背屈,前部纤维则限制足的跖屈。
痛楚 水疗法(Hydrotherapy)
27
(五)运动治疗
28
注意事项
• 推拿治疗前,应排除踝部骨折、脱位及韧 带完全断裂急性损伤者,需在24小时后, 再行推拿治疗;注意局部保温,并抬高患 肢,利于肿胀消退。
29
• 踝关节扭伤为何多见踝内翻?
思考题
• 踝外翻见于什么情况?
30
31
13
体格检查
压痛点:局部压痛、青紫、瘀斑、肿胀明显。其中内 翻损伤时,外踩前下方压痛明显.
检查者将患足作内翻动作时.则外踝前下方疼痛;外 翻扭伤时.内踝前下方压痛明显.检查者将患足作外 翻动作时,则内踝前下方剧痛。严重损伤者,在韧带 断裂处,可模到凹陷,或有移位的关节面。
14
实验室检查
x线摄片检查:踝关节正侧 片,可以帮助排除内外踝的 撕脱性骨折。对于损伤严重 者,可在麻醉下作内翻、外 翻位摄片,可见到距骨倾斜 的角度增大,或有移位现象。
• 治则:本症治疗以舒筋通络,活血散瘀, 消肿止痛为原则。
(3)弹拨:术者以拇指在患者患肢腋窝极泉穴处进行弹拨,使麻串感至手; 再于患侧大鱼际肌处进行弹拨,反复数次。
解剖生理
4
5
解剖生理
• 关节囊前后较薄,两侧较厚,并有韧带加 强。胫侧副韧带为一强韧的三角形韧带, 又名三角韧带,位于关节的内侧。起自内 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跟、舟三骨。由 于附着部不同,由后向前可分为四部:距 胫后韧带、跟胫韧带、胫舟韧带和位于其 内侧的距胫前韧带。三角韧带主要限制足 的背屈,前部纤维则限制足的跖屈。
痛楚 水疗法(Hydrotherapy)
27
(五)运动治疗
28
注意事项
• 推拿治疗前,应排除踝部骨折、脱位及韧 带完全断裂急性损伤者,需在24小时后, 再行推拿治疗;注意局部保温,并抬高患 肢,利于肿胀消退。
29
• 踝关节扭伤为何多见踝内翻?
思考题
• 踝外翻见于什么情况?
30
31
13
体格检查
压痛点:局部压痛、青紫、瘀斑、肿胀明显。其中内 翻损伤时,外踩前下方压痛明显.
检查者将患足作内翻动作时.则外踝前下方疼痛;外 翻扭伤时.内踝前下方压痛明显.检查者将患足作外 翻动作时,则内踝前下方剧痛。严重损伤者,在韧带 断裂处,可模到凹陷,或有移位的关节面。
14
实验室检查
x线摄片检查:踝关节正侧 片,可以帮助排除内外踝的 撕脱性骨折。对于损伤严重 者,可在麻醉下作内翻、外 翻位摄片,可见到距骨倾斜 的角度增大,或有移位现象。
• 治则:本症治疗以舒筋通络,活血散瘀, 消肿止痛为原则。
中医筋伤学之踝部扭伤护理课件

冷敷和热敷则是针对急性期和慢性期 不同症状的处理方法,可以起到缓解 疼痛和肿胀的作用。
理疗可以采用电疗、超声波、激光等 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 新陈代谢,加速恢复。
运动康复主要是通过合理的功能锻炼 ,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 性,预防再次扭伤的发生。
04
踝部扭伤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中医筋伤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医筋伤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详细描述
中医筋伤学起源于古代中医,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医筋伤学也逐 步成熟。在现代医学中,中医筋伤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结合现代科学 技术和方法,为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思路。
定期检查
如发现扭伤长时间未愈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检查,以便早期治疗和管理。
05
案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信息
一位30岁男性,因打篮球不慎扭伤右踝关节。
症状表现
立即出现肿胀、疼痛,无法行走。
诊断
经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诊为踝部韧带扭伤。
案例分析
病因分析
01
患者因剧烈运动时踝关节受到外力作用,导致韧带过度牵拉,
02
踝部扭伤的中医筋伤学分析
踝部扭伤的病因
01
02
03
直接暴力
如踩到尖锐物体、重物撞 击等,导致韧带撕裂或骨 折。
间接暴力
如突然的扭转或运动时的 落地姿势不正确,导致韧 带过度牵拉。
长期劳损
长期重复某一动作或长时 间站立、行走,使踝关节 周围韧带疲劳,失去弹性 。
踝部扭伤的症状
疼痛
扭伤部位出现明显的疼 痛,特别是在活动时加
理疗可以采用电疗、超声波、激光等 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 新陈代谢,加速恢复。
运动康复主要是通过合理的功能锻炼 ,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 性,预防再次扭伤的发生。
04
踝部扭伤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中医筋伤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医筋伤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详细描述
中医筋伤学起源于古代中医,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医筋伤学也逐 步成熟。在现代医学中,中医筋伤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结合现代科学 技术和方法,为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思路。
定期检查
如发现扭伤长时间未愈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检查,以便早期治疗和管理。
05
案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信息
一位30岁男性,因打篮球不慎扭伤右踝关节。
症状表现
立即出现肿胀、疼痛,无法行走。
诊断
经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诊为踝部韧带扭伤。
案例分析
病因分析
01
患者因剧烈运动时踝关节受到外力作用,导致韧带过度牵拉,
02
踝部扭伤的中医筋伤学分析
踝部扭伤的病因
01
02
03
直接暴力
如踩到尖锐物体、重物撞 击等,导致韧带撕裂或骨 折。
间接暴力
如突然的扭转或运动时的 落地姿势不正确,导致韧 带过度牵拉。
长期劳损
长期重复某一动作或长时 间站立、行走,使踝关节 周围韧带疲劳,失去弹性 。
踝部扭伤的症状
疼痛
扭伤部位出现明显的疼 痛,特别是在活动时加
踝扭伤演示课件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详细阐述了踝扭伤的保守治疗方法,如冷敷、热 敷、药物治疗等,以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手术 方式等。
新型治疗方法介绍及前景展望
新型物理治疗方法
生物治疗及再生医学应用
智能化辅助治疗手段
未来发展趋势
介绍了近年来新兴的物理治疗 方法,如超声波、激光等,这 些方法具有非侵入性、无副作 用等优点,为踝扭伤的治疗提 供了新的选择。
05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建议
关节不稳定现象分析
关节松弛
踝扭伤后,关节周围韧带可能受损,导致关节稳 定性下降,表现为关节松弛。
关节错动
患者在行走或运动时,可能会感到踝关节错动或 不稳定,这是关节不稳定的常见症状。
反复扭伤
由于关节不稳定,患者容易再次扭伤,形成恶性 循环。
创伤性关节炎预防和治疗措施
早期干预
04
慢性期管理策略及注意事 项
慢性期管理目标和方法
目标
减轻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 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预防再 次扭伤。
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 训练等。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情况评估
运动处方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方式、强度、频 率和时间等。
执行情况评估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01
02
03
04
缓解疼痛和焦虑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 痛和焦虑情绪,提高康复过程
中的生活质量。
Hale Waihona Puke 增强自信心通过心理干预,患者可以更好 地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增
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促进积极心态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 配合康复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详细阐述了踝扭伤的保守治疗方法,如冷敷、热 敷、药物治疗等,以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手术 方式等。
新型治疗方法介绍及前景展望
新型物理治疗方法
生物治疗及再生医学应用
智能化辅助治疗手段
未来发展趋势
介绍了近年来新兴的物理治疗 方法,如超声波、激光等,这 些方法具有非侵入性、无副作 用等优点,为踝扭伤的治疗提 供了新的选择。
05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建议
关节不稳定现象分析
关节松弛
踝扭伤后,关节周围韧带可能受损,导致关节稳 定性下降,表现为关节松弛。
关节错动
患者在行走或运动时,可能会感到踝关节错动或 不稳定,这是关节不稳定的常见症状。
反复扭伤
由于关节不稳定,患者容易再次扭伤,形成恶性 循环。
创伤性关节炎预防和治疗措施
早期干预
04
慢性期管理策略及注意事 项
慢性期管理目标和方法
目标
减轻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 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预防再 次扭伤。
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 训练等。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情况评估
运动处方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方式、强度、频 率和时间等。
执行情况评估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01
02
03
04
缓解疼痛和焦虑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 痛和焦虑情绪,提高康复过程
中的生活质量。
Hale Waihona Puke 增强自信心通过心理干预,患者可以更好 地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增
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促进积极心态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 配合康复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踝关节扭伤的评价和处理 ppt课件

posterior
Grading Lateral Ankle Sprains
Grade
1 2 3
Ant.Drawer Talar Tilt Return to
Test
Test
Play
Negative
Increased Laxity Positive
Negative Negative Positive
Lateral Periostitis
Jumpers ankle Symptoms similar to a lateral sprain Lateral Talus
Anterior Tibialis Tendon Injury
Most often in elderly people Foot drop Surgery
19% of inversion sprains Avulsion of anterior process of calcaneous Non-weight-bearing cast for four weeks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Rapid plantar flexion 2 to 6cm above the Os Calcis
1) Tibiofibular Complex 2) Medial Complex 3) Lateral Complex
Ligamentous Structures Of The Ankle
Tibiofibular Complex
– Stabilizes the ankle mortise – Allows little movement between tibia and
– Allows for plantar flexion and dorsiflexion
Grading Lateral Ankle Sprains
Grade
1 2 3
Ant.Drawer Talar Tilt Return to
Test
Test
Play
Negative
Increased Laxity Positive
Negative Negative Positive
Lateral Periostitis
Jumpers ankle Symptoms similar to a lateral sprain Lateral Talus
Anterior Tibialis Tendon Injury
Most often in elderly people Foot drop Surgery
19% of inversion sprains Avulsion of anterior process of calcaneous Non-weight-bearing cast for four weeks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Rapid plantar flexion 2 to 6cm above the Os Calcis
1) Tibiofibular Complex 2) Medial Complex 3) Lateral Complex
Ligamentous Structures Of The Ankle
Tibiofibular Complex
– Stabilizes the ankle mortise – Allows little movement between tibia and
– Allows for plantar flexion and dorsiflex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学检查
• 前后位、侧位片、踝穴位 片
• 外旋外展应力试验片 • 负重位片 • 小腿全长片(除外腓骨高
位骨折)Maisonneuve骨折 • MRI
☆影像学检查——前后位X线检查
• 下胫腓重叠 <10mm 异常 – 提示下胫腓
联合损伤 • 下胫腓间隙
>5mm 异常 – 提示下胫腓联 合损伤 • 距骨倾斜
☆发病机制
小腿外旋合并后足旋后。 接触地面瞬间,踝关节跖 屈及内翻容易导致外踝扭伤。
(Wright,etal.2000)
☆踝关节扭伤
急性期: 扭伤史 肿胀 青紫瘀血 疼痛、压痛 前后方向不稳定
☆踝关节扭伤(急性)—分类
美国医学会(AMA)标准分类法 : 根据韧带有无撕裂、关节稳定性分为3型 § Ⅰ型:ATFL挫伤、关节相对稳定 § Ⅱ型:ATFL撕裂CFL挫伤、不同程度关节不稳定 § Ⅲ型:ATFL、CFL一根或多根完全撕裂、关节不稳
☆踝关节解剖
外侧韧带:距腓前韧带、 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
内侧韧带:三角韧带 (胫跟韧带、胫周韧带、 胫距前韧带、胫距后韧 带)
☆踝关节的稳定性
内侧韧带:坚韧、与踝关节囊连接紧密;
限制关节过度背曲和防止关节外翻。
外侧韧带:较薄弱,限制过度跖曲和防止
关节内翻。 距骨滑车前宽后窄,踝关节背屈时,较宽的 滑车前部进入关节凹,关节较稳定;关节跖 屈较窄滑车后部进入关节凹,且可作轻微侧 翻运动此时关节不稳定,易发生扭伤。
炎症期 5-7天
分期治疗
组织增生期 6-12周
塑性重构期 1年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炎症期(5-7天)
RICE原则4-5天 制动5-10天,推荐刚性固定,如小腿石膏
托(Lamb,et al.2009) 不建议延长下肢制动时间 早期康复锻炼(Bleakly,et al.2010)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组织增生期(6-12周)
☆检查下胫腓联合损伤——挤压试验
间接挤压试验:由Hopkinson等提出,查体时挤压小腿中部,下胫腓 联合处疼痛为阳性
直接挤压试验:将腓骨下 胫腓处向胫骨挤压,下胫 腓韧带处疼痛为阳性。
☆检查下胫腓联合损伤——腓骨位移试验
腓骨位移试验:前后推动腓骨远端时活动度较健侧增大,并引起下 胫腓联合处疼痛为阳性。
手术治疗的目的: 稳定踝关节 纠正异常力线 治疗合并病变
感到踝关节僵硬。
☆相关因素
既往踝关节扭伤史 与先前扭伤的严重程度及扭伤次数无关
未经正规治疗的既往踝扭伤 全身关节过度松弛综合征
导致踝关节不稳
☆相关因素(与解剖有关)
后足内翻 踝关节背伸受限
—跟腱挛缩 —踝关节前方骨赘撞击 跗骨联合 距下关节不稳定 腓骨肌腱病变
导致踝关节不稳
☆检查
延迟评估(伤后4-5天) —血肿 —疼痛局限 —前抽屉试验以及距骨倾斜试验
>2mm 考虑异常 • 确诊困难时可与健侧比较。
☆影像学检查——踝穴位X线检查
踝穴位(Ankle Mortise View)摄片时,踝关节投照时胫骨远端不动, 足跟至脚尖内旋15°,中心线以踝关节上1cm为射线中心,此时踝 关节显露的解剖是外踝与内踝,并不与胫骨重叠。
☆影像学检查——应力位X线检查
定
☆踝关节扭伤(急性)—分类
踝关节外侧是最容易扭伤的部位,根据轻重,分类为 1-3度。
☆踝关节急性扭伤
ATFL几乎总是受伤
CFL受伤发生于50%-75%踝 关节扭伤 (Ferran,etal.2006)
PTFL损伤率低于10%
☆慢性踝关节不稳
踝关节不稳定,容易出现 习惯性踝部损伤。
肌力不足,运动能力下降 踝关节活动区域降低 疼痛和肿胀。部分病人可
延迟评估优于伤后48小时内评估 ATFL附近没有压痛点—排除急性撕裂(VanDijk,etal.2006)
☆检查外踝关节不稳定——前抽屉试验
距骨相对胫骨向前移位 ※座位或仰卧位 ※用一手稳定住小腿远端,另一手对足跟施加向前的力量。
☆检查外踝关节不稳定——改良前抽屉试验
仰卧位,膝关节深度屈曲,踝关节呈马蹄状 检查者用一只手将足固定,另一手施加力量于小腿远端的前面,
踝关节扭伤治疗与转归优秀课件
☆概述
◆ 踝关节扭伤是骨科门诊、急诊中最常见损伤。 ◆ 其损伤占整个运动损伤的15%,而其中85%
为外侧韧带损伤。 ◆ 大部分都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 ◆ 50%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 ◆ 15%进展为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致病因素
任何年龄均可 以青壮年居多 行走不平道路 上下楼梯跌倒 过高的高跟鞋
患者教育 —疼痛及肿胀处理 —预防运动损伤 —自身合理锻炼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非手术治疗
首选保守治疗 NSAIDS 支具 康复理疗 矫形鞋垫/矫形鞋
外踝损伤
内踝损伤
• 高度差约2mm,不宜过大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指征: 持续性疼痛 踝关节机械性不稳定 合并骨折 严重的踝韧带损伤 非手术治疗无效
使胫骨向后移动,距骨相对胫骨前移。
☆检查外踝关节不稳定——距骨倾斜试验
坐位,踝关节跖屈 10°~20°
检查者一手于内踝近端稳 定小腿远端内侧面,另一 手缓缓向后足施加内翻力。
☆检查下胫腓联合损伤——外旋试验
不伴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少见, 容易漏诊,需仔细检查
由Boytim等提出,患者取坐位,膝关节屈 曲90°,踝关节取中立位,被动外旋足踝 部,下胫腓联合或骨间膜处疼痛为阳性。
外翻应力位
应力像:对于评估内踝及下 胫腓联合扭伤是否稳定有帮 助。
可以证实慢性外踝不稳,但 不是常规采用。
所有情况下都应该常规双侧 对比。
☆影像学检查——应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X线检查
旋前(外翻)-外旋应力位
☆影像学检查——MRI检查
有助于了解韧带损伤及骨挫伤 但不应作为常规检查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
可控应力(负重)
—促进Ⅰ型胶原蛋白纤维生长 —抑制Ⅲ型胶原蛋白纤维生长
应用半刚性支具固定踝关节,避免踝关节内翻 本体感觉训练,腓骨肌腱力量训练、跟腱牵拉训练、内
外侧肌力平衡训练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塑性重构期(6月-1年)
预防再次损伤 —加强踝关节活动及腓骨肌力训练 —训练双下肢速度、平衡性、协调性及灵活性 —矫形鞋垫;弹力绷带,踝部夹板(高风险运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