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防治

合集下载

论排球运动中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

论排球运动中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

1.排球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损伤机制踝关节损伤中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是最常见的急性损伤。

踝关节是由胫腓骨、距骨关节组成,但在实际上也包括距下关节。

踝关节扭伤的典型机制是落地时,处于与起跳脚反向的位置,例如:跖屈、内旋或旋后,脚处于这些位置时,踝关节本来就不稳定。

距骨前宽后窄,因此,当踝跖屈时,踝骨稳定性就会下降。

当踝骨不稳定时,踝关节的动力性肌肉肌腱稳定结构可以补偿骨性结构引起的不稳定因素(如以外落在对手的脚面上)。

此时,踝部稳定侧的韧带就会承受急性的过度负荷,当脚外翻时,下距关节过度旋后,急性过度负荷超过其承受范围时,就会发生预期的韧带撕裂,撕裂顺序由前向后。

力的大小决定韧带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大约有一半的病例发生在前距腓韧带的单独性撕裂, 25%合并前距腓、跟腓韧带撕裂,伴随后距腓韧带撕裂的情况十分少见。

在异常的外翻事件中(旋前、旋外),远端韧带有可能发生损伤。

踝关节损伤发生的典型动作是运动员在网前完成扣球或拦网后下落踩到对方队员或本方队员脚上时发生的,当拦网者落在对方脚上时,大约有一半的人发生踝关节扭伤,同时大约有1/4的运动员是由于在双人或三人拦网后落在同队队员脚上而发生了踝关节扭伤。

一种常见的高危险性情况发生在二传传球的高度太低、速度太快并且位置过于近网时。

在这样的情况下,扣球运动员为了能够扣到球会尽力向前跳,因此落地就会有越过中线的危险。

由此也会产生对方拦网者有落在扣球者脚上的危险。

当拦网运动员落地时,他们的脚一般保持跖屈以分散落地带来的冲击力,但是这对于踝关节来说是不利的,因为当踝关节跖屈时,踝关节韧带会变得松弛。

此时当脚落在凹凸的地面时,除非踝部的动力稳定结构能保持韧带的稳定,否则,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韧带会由于骤然负荷过度而使距关节外翻,导致一根或多根侧副韧带损伤。

首先损伤的是前距腓韧带,其次是跟腓韧带,然后是后距腓韧带。

轻微扭伤时,前距腓韧带只是简单的拉伤;在更严重的损伤中,一条或多条韧带会发生部分撕裂;在最严重的损伤中,将导致一条或多条韧带断裂。

踝关节扭伤防护及其康复研究进展

踝关节扭伤防护及其康复研究进展

踝关节扭伤防护及其康复研究进展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是由于不正确的姿势或缺乏适当的锻炼导致的。

扭伤后,患者的踝关节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对踝关节扭伤的防护及其康复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踝关节扭伤的原因与机制、临床治疗方法、康复研究进展以及预防措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踝关节扭伤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动前准备不足,如缺乏热身或鞋子不合适等;二是运动姿势不正确,如跳跃落地时重心不稳或过度内翻等;三是肌力不足或不平衡,如足部肌肉力量不足或踝关节稳定性差等。

当患者出现踝关节扭伤时,通常是由于踝关节周围的韧带受到过度牵拉或超出其承受范围而导致撕裂或断裂。

对于踝关节扭伤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急性期冷敷、压迫包扎、抬高受伤部位以及使用消炎止痛药物等,以减轻患者疼痛和肿胀症状。

还可以采用一些物理治疗手段,如超声波、电磁波等,以促进损伤部位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一些较为严重的踝关节扭伤,如韧带完全断裂等情况,通过手术修复受损韧带,以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踝关节扭伤的康复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

在物理治疗方面,一些新的技术如冲击波疗法、激光疗法等被应用于踝关节扭伤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运动康复在踝关节扭伤康复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包括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等。

要预防踝关节扭伤,首先应加强足部保健,包括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保持足部清洁卫生等。

在进行体育锻炼前应充分热身,尤其是针对踝关节的热身活动。

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锻炼,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在运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对其防护和康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踝关节扭伤的原因与机制、临床治疗方法、康复研究进展以及预防措施。

踝关节扭伤的处理方法(微课)

踝关节扭伤的处理方法(微课)

踝关节扭伤的处理方法(微课)相信每个运动爱好者在运动的时候都有踝关节扭伤的时候,扭伤可轻可重,轻者局部淤血肿胀,重者肌腱断裂甚至骨折畸形,所以作为运动者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同样也应该掌握必须的踝关节损伤的处理方法。

下面我们来简单看看踝关节周五的韧带:一、扭伤时,现场病情判断:立即停止活动,检查扭伤的部位和伤害的程度:1.踝关节的内侧或外侧,尤其内踝或外踝的下方压痛明显,被动屈曲踝关节、牵拉受伤的副韧带时疼痛加重,局部迅速出现肿胀,甚至出现淤血,局部青紫,应是扭伤。

2.如出现畸形,甚至出现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则应考虑发生了骨折,需要尽快就医。

3.少数严重者出现软组织破损、出血,甚至骨的断端与外界相通,形成开放性骨折。

\二、扭伤的现场紧急处理:1.立即冰敷处理:如果可以用冰凉的山泉水沾湿毛巾就是最简单的冰敷用具。

根据具体情况掌握冷敷频率,可以按照每小时敷二十分钟进行,但要注意避免冻伤。

2、加压包扎处理:冷敷的同时或冷敷后应用三角巾、头巾或衣物等任何布类物品加压包扎踝关节及其周围,这样既可减轻肿胀,又可减轻或避免受伤的副韧带或肌肉继续再受到牵拉,从而减轻或避免加重损伤和疼痛。

3.骨折时关节固定处理:如果已发生或怀疑发生骨折,应根据情况选用约30厘米长的木版或硬纸板分别放置在受伤的踝关节两侧,并在受伤部位加放棉垫、毛巾或衣物等,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将两块木版或硬纸板上下两端分别固定牢固。

三、切忌方法:1.使劲揉搓肿胀处,想把淤血揉散。

(错)毛细血管一般要经过24小时左右才能完全停止出血。

如果扭伤后立即使劲揉搓、热敷、强迫活动,势必会在揉散一部分瘀血的同时加速出血和渗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形成更大的血肿2.用热毛巾敷,想活血消肿。

(错)热敷会使血流加快,如果在受伤24小时内即用热敷处理,会加剧出血和肿胀。

应该在出血停止以后(一般24小时候)再热敷,可加速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

一般而言,受伤24到48小时后始用热敷为宜。

踝关节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与康复措施

踝关节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与康复措施

踝关节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与康复措施摘要:运动损伤问题不仅在同类型、战术水平相近、体能差异不大的运动员中尤为突出,还会对运动员的心理、运动状态、维持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成为高水平运动员道路上的障碍。由于运动损伤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不可避免,因此有必要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和对策,一方面在损伤发生后能够及时处理和有效康复,另一方面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对运动员训练和竞技水平的不利影响。所以,本文以排球运动为例,分析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发生的原因,制定详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对降低运动员在训练中受伤的风险和提高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踝关节;运动损伤;运动员;康复训练;预防在年轻的排球球运动员中,先前的踝关节损伤对随后的损伤可能表现出显著的影响,如膝关节。踝关节损伤极有可能转变为踝关节长期的病理生理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膝关节的生物力学改变,而对这些患者进行下肢稳定性测试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猜测。因此,应更加重视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和恢复运动评估,以减少未来的损伤。1对排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类型的分析1.1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一种损伤,损伤后会引起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如果出现韧带断裂、滑膜或其他组织扭伤,则会导致整个关节肿胀,轻则暂时不能自由行动,重则会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排球运动中的奔跑和跳跃比较频繁,所以踝关节扭伤也较为常见。踝关节扭伤后关节稳定性下降,走路时出现疼痛及步态异常的情况,此时需要暂停运动,及时进行康复治疗,防止形成习惯性踝关节扭伤,影响正常生活。1.2踝关节韧带损伤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比较常见,在反复奔跑、跳跃、拦截、扣球等动作中往往因为身体重心不稳定,导致足的前部先着地,足在跖屈内翻时会扭伤外侧韧带。当学生在起跳或扣球时,脚踩到另一方或同组球员的脚背,导致其足过度跖屈内翻,也可能导致外侧副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发生率比外侧副韧带的低,但由于受强烈暴力作用,经常合并胫腓间韧带损伤,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踝关节不稳定和创伤性关节炎;胫腓韧带的损伤一般是由于在排球运动中遭受暴力而产生的外旋和过度背屈所致,其比普通的踝关节扭伤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1.3足部应力性骨折排球运动中足部应力性骨折一般发生率较小,主要是由于学生突然加大运动量并持续训练,导致肌肉疲劳,从而使足部失去对足弓的支持保护,足弓下陷,在反复应力作用下造成的足部局部骨折。胫腓骨、距骨、第二跖骨等处容易发生骨折,其中以第二跖骨最常见。2对于踝关节损伤的客观原因的分析2.1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是指通过一定的肌肉运动,增加神经和肌肉的兴奋度,增加肌肉的弹性,改善关节囊和韧带的功能,从而在关节中形成一定的滑液,保持关节表面的润滑。在进行排球运动之前,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不能发挥身体的功能,这样不但会导致关节拉伸不开,造成肌肉受伤,也会导致关节、肌肉没有得到充分的热身,缺乏必要的兴奋,生理功能活动度和运动强度不匹配,导致运动员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不足,从而形成运动损伤。2.2运动时技术动作不规范排球运动在网上的竞争很大,学生在运动中必须不断地进行进攻和防御,经常会有一些跑动和跳跃。在面对近网和补拦时,学生经常会产生冲网的情况,即着地脚跳过了中线,进入了对手的防守范围,踩在对手的足上造成对手踝关节损伤,此时如果突然收回自己的脚,那么对手的踝关节会受到更大的损伤。2.3场地与装备问题排球场地设施陈旧,光线不足,地面不平以及场地上有散球,都会使学生在跑跳拦网和扣球落地后造成踝关节的损伤。在运动中,学生如果没有穿排球专用鞋或运动鞋,以及没有合理佩戴护具,可能会减弱落地时对踝关节的防护,从而造成踝关节的损伤。3对于踝关节损伤的主观原因的分析3.1踝关节力量差一些学生自身的踝关节承受能力比较弱,无法承受更大的负荷。在进行高强度负荷运动时,踝关节灵活度降低,灵敏性下降,导致缓冲能力以及动作效率下降,关节承受的压力超过学生自身的生理承受能力,从而出现踝关节损伤。3.2心理素质差在日常的排球教学与运动中,教师与学生只注重技术与体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大部分学生由于比赛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强,在重大赛事前情绪不稳定,反应迟钝,从而导致技术动作不协调,出现运动损伤。3.3落地姿势不正确学生在进行排球运动时往往对落地动作不重视,忽略了双脚落地的重要性,学生在扣球后为了争取时间,几乎选择单脚落地,此次身体重心完全落于一侧下肢,严重时会导致踝关节损伤,影响学生的正常训练和运动。4排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及治疗4.1踝关节损伤的预防(1)做好准备活动在排球训练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将训练内容与技巧相结合,以了解每一位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准备措施,以克服人体各个器官、神经系统的惰性,让身体各个部位都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提高肌肉和韧带的弹力。适当的专项准备活动能有效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提高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使运动员在运动中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减少运动损伤。(2)规范排球技术运动技术是有其自身特点的,而学生对技术的认识不够透彻,在运动中往往会出现多余的动作,或者技术动作掌握不到位,这种情况就容易发生损伤,所以学生在进行排球运动时,要严格规范排球的技术动作,强化排球基础运动训练,尤其是在学生疲劳时,要特别注意技术动作的标准化。由于学生在疲劳时,肌肉力量不够,在剧烈的运动中,爆发式的输出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降低运动强度,防止关节受伤;学生在排球训练中,应努力做到全面、熟练、准确运用各类排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运动中减少失误,避免损伤。(3)认真检查场地和装备情况在开始运动前,首先要认真检查排球场地的环境情况,确保场地周围光线充足,球场上没有散乱的排球。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设施建设,定期派专人对运动场地,设施进行检查和管理,并向群众提供举报维修渠道。在运动时,学生应穿运动鞋或排球专用鞋并合理佩戴护具,这是可以有效防止踝关节损伤的方法之一。(4)加强踝关节肌肉韧带的力量与伸展性排球运动以跑跳为主,要完成连贯的跑跳动作,需要具有良好的弹跳性,需要踝关节有足够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加强踝关节的肌肉和韧带的训练,避免踝关节因承受能力差而导致高难度动作中的关节承受的压力超过自身负荷,从而造成踝关节损伤。4.2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治疗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肌肉力量训练康复力量的训练,以静力性为主,除了对损伤部位进行必要的、适宜的力量训练外,还要更加注重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因为它是连接上下肢的中心环节,需要强有力的核心力量才能保证上下肢力量的传递。例如,踝关节周围肌肉的抗阻训练(抗阻足背屈、抗阻足跖曲、抗阻足内外翻)以及利用悬吊绳、平衡球等辅具进行核心力量训练。(2)关节活动度训练在踝关节损伤早期进行被动运动,帮助受伤后的踝关节尽早恢复关节和肌肉的功能,但力度不应太大,否则容易造成二次损伤;中期进行助力运动,即在被动运动中进行积极的主动运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后期进行主动运动,可以使关节的活动范围最大化,使关节的运动恢复正常。(3)推拿按摩踝关节损伤早期使用力度较轻的滚法达到吸收淤血的作用;中期对具体穴位进行按摩,如足三里、太溪穴等;后期应增加按摩的时间,除对受伤处进行按摩外,还可用揉法和捏法对踝关节周围进行按摩。5结论综上所述,排球运动中,缺乏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时技术动作不规范、运动强度大等都会造成踝关节损伤,损伤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影响日常训练和学习,甚至会缩短运动寿命。所以在开始运动前,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对踝关节损伤进行预防,发生损伤后不能置之不理,为了避免延误病情,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参考文献[1]国翠翠.开放式运动技能理论下高职院校排球技能学习评价体系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20.[2]于雅光.体育专业高校排球教学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及治疗[J].城市地理,2017(2):154.[3]柳宏洲,柳永亮.浅析体育运动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与防治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18-20.。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踝部损伤及防护措施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踝部损伤及防护措施
些解剖学弱点 , 极易发生损伤 。 ( ) 一 技术动作错误导致踝关节损 伤
着学生专业素质 的提高才逐渐加快 教学进 度和提高要求 ,切忌 急于求
成。 ( ) 用保护措施 五 运
在 踝关节部位应用支持带 、 医用粘 带、 高帮运 动鞋等措施弥补踝关
节解剖 学上 的弱 点, 辅助加强肌力 、 形成有效保护。 踝 关节是站立时支撑人体体重 的最受 力的关节, 稳定性差 , 不仅在
成、 属于屈戌关 节, 关节 面之 间紧密结合 , 以屈伸活动 为主要功能 , 承受 几乎全身的重量。在运动损伤之 中, 踝部损伤发生率是最高的。为有效
地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 ,本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 习期间的运
动损伤进行 了调查 与研究 , 探讨学生运动损伤 的发生特 点及 一般 规律 ,
吉林医药学院 许 美艳 高扬 于金湖
摘 要: 本文阐述 了预防踝部损伤的意义和作用 , 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踝 部关节损 伤的命名 、 体 分类 、 病因、 防作 了系统的分析说 明, 预 并根据 发生原 因、 出预防措施 , 提 为今后进一步搞好预 防工作提参考 。
关键词 : 体育 踝部损伤 防护措施
好准备活动 、 运用保护措施等。同时如果损伤发生 , 及时采用 R c IE治疗 原则和措 施, 能够有效局限踝关节损伤 的病情 , 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具 对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讨论 的踝关节韧带损伤具有普遍意义 , 其防 治原则 同样适用于其他关节的运动性损伤。
( ) 二 准备活动不足导致踝 关节损伤
并根据发生原 因和其他特 点提 出预防措施 , 这对增进学生 的身体健康 ,
增强学生体质 , 减少身心上的痛苦 , 提高体育教育学质量等均 有重要意

运动员踝关节扭伤的预防及治疗

运动员踝关节扭伤的预防及治疗
科学安排运动量对 于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重要 的意义 , 运动员在 运
屈的活动 , 如原 地踏 自行 车 、 绳 等 , 跳 视康 复情 况 调整 强度 及 负
荷, 在不断调整 负荷 下 , 加强踝关 节的力 量等。检测采取对 比法 。 13 疗 效评定标准 . 对患者踝关 节受 伤后 功能恢复情 况进行 评
周 围神经及血 管发生改 变 , 患者 经治疗 后局 部观察 肿胀 消失 、

【 收稿 日 】 2 1 — 2 0 期 01 1 — 5
1 22 —
2年 j 彳 。 医学研 _ 2 1 2月 1l l第4 CI S AD OE N EI L EERH 矿 J 中外 ≯0 。 - l :l 第 0卷 。 ≯ 旁 究 0 I I 善◆ l 期 HN E N RI D A S C l 1 E F G M C R A 。 。 0。 - l I 0一 0 - 童 ll l ≯ 0∥ ■0譬 ◆∥ ≯曩 誊
身活动 , 为下一步运动创造一个适 应过程 。 ( ) 常性踝 关节 扭 4经 伤的处理 : 如果经常发生踝 关节扭 伤 , 这就可 能是 中医所说 的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 评定标准如下 。优 : 软组织完全康 复 , 恢复运动 ; 软组织 康 良: 复, 运动强度大 时有 轻度疼 痛 ; 般 : 一 软组织 基本 康复 , 动时 有 运
48 ; . % 无恢复差者 。本组结 果显 示通 过受 伤后 的处 理及 重视恢
脏的损害而导致 的 , 这时就应请专业 的中医去 调理 强壮体质。 综上所述 , 采取积极有效 的预 防踝 关节 扭伤 的措施 , 扭 伤 若 后采取科 学 合 理 的 治 疗 , 有 效 减 少 踝 关 节 扭 伤对 运 动 员 的 可

扭伤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扭伤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扭伤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踝关节扭伤是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的一种意外伤害。

在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扭伤多发生在因某种原因使身体失去重心并向一侧倾斜或者跳起落地时踝关节不稳造成足部外侧,足背先着地,或者场地不平等情况下导致扭伤,尤其是平时打篮球、踢足球、跳跃或者跑步过程中最容易发生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关节面比髋关节和膝关节小但是所承受的体重比髋关节和膝关节大,受力无法得到有效缓冲,扭伤后会有疼痛、肿胀、僵硬感和不稳的症状表现,严重时甚至造成脱臼或者骨折,有明显的功能障碍。

踝关节的稳定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重大,所以对于踝关节扭伤,我们体育教师要引起重视。

一、踝关节扭伤的原因分析踝关节扭伤现象这么常见,我们就要对扭伤发生的原因进行剖析,主要从踝关节本身力量不足、缺乏必要的准备活动、自我保护意识差、天气原因及不良心理状态、场地器材和服装等不符合要求等方面进行剖析,从源头上进行遏制,达到预防目的。

1.踝关节本身力量不足。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重要时期,骨骼的发育主要以纵向发展为主,正常情况下身体形态基本上以细长的豆芽型为主,个别肥胖的学生,体重过大对踝关节的压力更大,主要是缺乏踝关节力量的锻炼。

相对成年人来说,中小学生踝关节周围的肌肉没有力量,肌腱比较薄弱,韧带比较松弛,踝关节稳定性差,这样稍有重心倾斜,就容易发生扭伤。

2.缺乏必要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不充分是踝关节扭伤的主要内在原因。

很多中小学生不清楚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在体育活动或者比赛前不做准备活动或者准备活动不充分,就直接参加体育比赛活动,由于身体机能本身具有惰性,像机器一样需要慢慢进入状态,所以一下子适应不了激烈比赛的强度需要,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踝关节扭伤现象。

3.自我保护意识差。

由于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尤其是小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导致学生协调性、反应和灵敏度差,体育运动中碰到一些紧急情况,无法及时做出正确应急反应,重心一偏,就会导致发生踝关节扭伤。

学校体育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学校体育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学校体育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1 、突然的肌肉韧带拉伤: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差,生理结构不佳外因:准备工作活动不充份、场地、气温、湿度、听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比较预防:选教练、场地及适当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锻炼、准备活动充分、循序渐进。

处置: 24 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暂停运动、冷敷、缝合、压低伤势部位。

24 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2 、关节扭伤: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外因:准备工作活动比较、场地滚、器材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慢、转回、冲多)预防:准备活动充分、了解设备使用、循序渐进,让教练或自己速度放慢。

处置: 24 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暂停运动、冷敷、缝合、压低伤势部位。

24 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3 、运动过度伤势和处置方法:原因:长期过度运动积累产生的,它往往非一个原因的产生,防治:通过运用恰当的动作技术、适度的歇息、挑选最合适的设备或服装、循序渐进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就是可以增加受损。

处理:解决过度运动受伤的方法是:学习正确的动作技术,加强伸展练习,避免损伤动作。

4 、关节炎、黏液囊炎(比如说网球肘和肌腱炎等)原因:这些损伤通常是由于过度运动某部位。

防治:恢复正常包含歇息、减少关节周围的柔韧性、力量处置:关节炎可以分后通常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炎的恢复正常主要通过出席小量的运动、搞些关节伤口发炎的动作、在发作时不要运动。

骨关节炎就是由于软骨的磨损,并使关节肿胀,水肿。

但风湿性关节炎主要就是由免疫系统的失调导致的,主要依靠提升免疫系统水平等。

5 、心力憔悴:特征:人发冷,多汗、脸色黑或红、头痛、昏、虚、筋疲力尽。

预防:教练或练习者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处置:返回冷的地方,宽衣、湿衣。

冷静后给他快喝些水、特别注意观测,病人当天不要多运动6 、运动疲劳:特征:失眠、心动过速,血压、脉搏恢复正常快,内脏呼吸困难、血尿,人发冷,多汗、脸色黑或红、头痛、昏、筋疲力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6-3110(2007)06-1854-02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防治刘 艳摘要: 目的 探讨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方法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方法 选取广西区田径队6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二组患者均先采用手法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外敷,对照组采用云南白药外喷,均以3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对二组患者患肢的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活动度、步行能力及受伤部位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结果 二组患者在治疗1~3个疗程后,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治疗第1、2、3个疗程后,痊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第1、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3个疗程后,二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恢复快、疗效满意,同时应加强预防措施,尽量减少运动损伤。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治疗;预防中图分类号:R873 文献标识码:A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xercise-induced Ankle Sprain LI U Yan(Guang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Nan ning530031,Guangxi,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ankle s prain in athletics. Methods Sixty ankle sprain patients selected from Guangxi R egional Track and Field Team were randomly di vided into the treatm 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Both groups were recei ved m anual pr actices fi rst,then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topical TCM m edicine,and the contr ol gr oup received Yunnan Bai yao spray.Three days treatm ent was regarded as1therapeuti c course for both groups and the treatment peri od lasted for3successive therapeutic courses.C om prehensi ve ass essm ent of ankle pain,swelli ng,activi ty extent,walking abil ity,and functional recover y of inj u r ed parts was conducted in these pati ents.Results After the3-course treatment,the pati ents i n both groups were much im proved.The cure rate of the treatm ent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hi 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he first,second,and third courses.The total ef 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he first and second courses,whil 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 fference between the2groups(P>0.05)after the thir d course. C onclusionsC om binati on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nual pr actices on topical ankle sprain has quicker recovery andsatisfactory therapeuti c effect.Meanwhile,strengthening preventive m easures and reduci ng athleti c injury are al s o im portant.Key words: Ankle sprain;Treatment;Prevention踝关节扭伤是运动损伤的常见病,在关节韧带损伤中占第一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于青壮年,损伤带来的痛苦非常大,影响了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生活。

踝关节扭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很多,我们采用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西区田径队1998-2001年的踝关节扭伤的田径运动员60例,均符合踝关节扭伤诊断标准,不伴有踝部骨折,X线检查未见骨质异常;其中男17例,女43例;年龄14~25岁,平均20岁;均为单踝扭伤,其中左踝19例,右踝41例;内翻损伤52例,外翻损伤8例;病程1h~10d;损伤类型为单纯韧带损伤;临床表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有踝关节外侧局部肿胀或者皮下瘀血,内翻功能障碍。

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二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科学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31)作者简介:刘艳(1958-),女,本科学历,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医学。

1.2 治疗及方法 所有患者取坐位、侧卧或仰卧位。

用正骨水或万花油在患侧踝部施以点、揉、按等手法,用手大拇指由患者脚背至外踝向小腿做推摩,手法由轻到重,以患者自觉酸胀为度。

再点按风市、足三里、太溪、昆仑、丘墟、绝骨、解溪、太冲等穴,以通经络之气。

一手握着患者小腿的下端,另一手握足跖部,根据内翻位或外翻位损伤,在对抗牵引下行背伸、跖屈、内外翻,使患足做被动绕环运动3~5次,有时可以听到跗骨错缝及肌腱韧带弹响复原声音。

每日1次。

对照组:将云南白药气雾剂直接喷于患肢,每天喷涂1次。

治疗组:红藤200g、麻骨风200g、九节枫200g、藤当归200g、藤杜仲60g、金樱根60g、海桐皮120g、勾藤120g,用5 kg高度的桂林三花酒浸泡2~3个月,用药酒外擦并热敷患处,如有肿胀敷后用弹力绷带适度固定,每天2~3次。

两组均以3d为1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以治疗前与治疗后踝关节疼痛(包括自觉疼痛和压痛)、肿胀程度及活动度、步行能力作为观察指标,详细记录每个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并进行打分[2]:(1)疼痛。

0分:患肢无疼痛;1分:患肢轻度疼痛;2分:患肢中度疼痛;3分:患肢重度疼痛。

(2)肿胀。

0分:患肢无肿胀;1分:患肢轻度肿胀;2分:患肢中度肿胀;3分:患肢重度肿胀。

(3)踝关节活动。

0分:患肢活动正常;1分:患肢活动轻度受限;2分:患肢活动中度受限;3分:患肢活动重度受限。

以运动员受伤部位功能恢复为评定依据: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或记录得分较治疗前降低大于或等于8分;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仅阴天下雨、长时间行走感患处轻度疼痛不适,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恢复,偶尔出现功能异常,或记录得分较治疗前降低5~7分;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功能稍有改善,遇劳累或久站立后症状加重,或记录得分较治疗前降低2~4分;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记录得分较治疗前降低0~1分。

分别比较二组患者治疗1、2、3个疗程后的疗效。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研究方法1.4.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找有关文献中的踝关节扭伤的情况,与调查结果相比较,得出田径运动员踝关节扭伤的规律及预防措施。

1.4.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除对照组3例治疗3个疗程后无效外,其余患者在治疗1 ~3个疗程后,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治疗1、2、3个疗程后,痊愈率分别为26.67%、53.33%、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26.67%,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32,P=0.038; 2=4.44,P=0.035; 2=4.02,P=0.045);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80.00%、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80,P=0.028; 2=4.81,P=0.028),但治疗第3个疗程后,二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3.16, P=0.075)。

见表1。

表1 二组患者受伤部位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例(%)疗程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1对照组(n=30)2(6.67)6(20.0)8(26.67)14(46.67)16(53.33)治疗组(n=30)8(26.67)9(30.0)7(23.33)6(20.00)24(80.00) 2对照组(n=30)8(26.67)6(20.00)6(20.00)10(33.33)20(66.67)治疗组(n=30)16(53.33)8(26.67)3(10.00)3(10.00)27(90.00) 3对照组(n=30)18(60.00)7(23.33)2(6.67)3(10.00)27(90.00)治疗组(n=30)25(83.33)4(13.33)1(3.33)0(0.00)30(100.00)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3 讨论踝关节为屈戍关节,承受着人体整个重量,运动主要靠踝关节的背伸、跖屈活动进行,运动员离开地面的腾空阶段,足就处于跖屈内翻状态,当足跖屈时,关节头较窄的后部进入较宽大的关节窝中,足可作一定的内翻和外翻。

如果落地时身体重心不稳或落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就会使脚的前外侧着地,使足内翻,导致外侧副韧带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