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材料与面料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企业管理]服装材料教学大纲
![[服装企业管理]服装材料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9d5ee6b83c4bb4cf7ecd1d1.png)
(服装企业管理)服装材料教学大纲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第一章服装制作工具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制作服装所用的各类工具,掌握有关工具的使用方法、特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l一1缝纫工具一、针具二、顶针三、剪刀四、尺五、画粉六、锥子七、镊子§l一2熨烫工具一、熨斗二、垫尾三、水布四、烫板五、铁凳六、馒头教学建议1.各种型号的机针、各种线的用途应详细讲述。
2.也可按照服装制作工艺讲述缝纫工具。
第二章手缝与熨烫工艺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手缝工艺从基本掌握到熟练掌握,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教学内容§2—1手缝工艺一、拱针二、搡针三、打线钉四、缲针五、纳针六、倒钩针七、三角针八、杨树花针九、拉线袢十、锁缝§2—2熨烫工艺一、基本烫法二、熨烫的作用三、熨烫的类型教学建议应详细讲解常用的手针针法及熨烫的基本手法。
第三章缝纫基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机工技术,并能熟练地使用缝纫机。
教学内容§3一l缝纫技巧一、平缝二、包缝三、来去缝四、分开缝五、搭缝六、压缉缝七、坐倒缝八、滚包缝§3—2服装各部件缝纫工艺一、带袋盖双开线挖袋二、做手中袋三、裤单开线带袋盖缝制工艺教学建议1.向学生详细介绍服装的各种缝子。
2.让学生务必掌握服装零部件的制作要领。
第四章女装裁剪与制作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女装的缝制方法及制作技术,掌握女装的技术质量标准。
教学内容§4—1女西裙的裁剪与制作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二、成品规格三、制作工艺流程四、制作步骤§4—2女衬衫的裁剪与制作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二、成品规格三、制作工艺流程四、制作步骤§4—3连衣裙的裁剪与制作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二、成品规格三、制作工艺流程四、制作步骤§4—4女西服的裁剪与制作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二、制作工艺流程三、制作步骤四、女西服质量检验教学建议1.应重点使学生掌握绱拉练和腰头的技术。
服装材料学教学设计 (2)

服装材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服装材料学的相关知识,包括不同材料的特点、使用场景、加工技艺等方面。
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一定的材料处理技巧。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2.掌握一定的材料处理技巧;3.实践加工一件简单的服装,如T恤、裙子等;4.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1. 材料介绍讲解不同类别的服装材料,如:•棉质面料:透气性好、吸湿性强,舒适性极佳;•麻质面料:具有特殊的纹理和手感,耐皱易折叠;•羊毛面料:具有保暖性好、触感柔软等特性;•人造纤维面料:色彩鲜艳、耐磨损等特点;•天然纤维面料:手感细腻、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等。
2. 材料的加工处理介绍实际加工过程中对不同材料的处理方法,如:•织物裁剪:根据服装设计图样、裁剪布料,准确制作衣服;•线迹处理:运用手工或机械缝纫、挑线等处理技巧,保证衣服的牢固性;•配件安装:在适当位置添加拉链、按钮、织带等装饰,增强衣服美观度、实用性。
3. 实际操作1.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T恤/裙子图样,制作一件自己的服装。
2.分组操作,一组指定一个材料制作,例如:全棉面料;另一组指定人造纤维面料,以此类推。
3.每个小组讲解制作材料的特点、工艺和难点,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提问。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包括:•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了解到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法: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际操作,巩固理论知识;•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增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问题解决法: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精细化解答。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 学生操练表现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际操练中的表现,整合评估学生运用各种材料的能力以及处理技巧的熟练度。
2. 课后习题教师布置相关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点还需再加强的方面。
五、教学手段本节课教学所需的手段主要为:•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印刷版样、图板、实物样等教学材料;•裁剪用具、电动缝纫机等教学工具。
山本教育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山本教育服装设计教学大纲山本教育服装设计教学大纲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到艺术与美学,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市场意识。
为了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服装设计师,山本教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山本教育的服装设计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时尚趋势的研究、面料与材料的选择、服装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将能够掌握服装设计的核心要素,并能够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二、基础课程1. 服装设计基础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通过分析服装的结构、线条和比例等要素,学生将能够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中。
2. 时尚趋势研究时尚趋势是服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研究和预测时尚趋势,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对时尚的影响。
通过对时尚趋势的研究,学生将能够在设计中融入时尚元素,使作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三、专业课程1. 面料与材料选择面料和材料的选择对于服装设计至关重要。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适合不同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的面料和材料。
通过了解不同面料的特性和工艺,学生将能够根据设计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2. 服装制作工艺服装制作工艺是将设计转化为实物的关键环节。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的服装制作工艺,包括裁剪、缝纫、拼接等技术。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服装制作技能,并能够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服装作品。
四、实践课程1. 设计实践设计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各种设计项目,如服装系列设计、时装秀策划等,来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
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与反馈,学生将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2. 实习实习是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环境的机会。
山本教育将组织学生参与服装设计公司的实习项目,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设计行业的工作流程和要求。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服装设计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大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生活装设计,第二部分为高级时装设计和艺术表演装设计。
(二)教学目的本课主要以创意设计为主,结合生活装的设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力,设计出好的作品。
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思维方式上用敏捷、应变的现代头脑去开发设计。
(三)教学时数教学总时数110学时,生活装部分40学时,其中实践教学6学时。
高级时装部分70学时,其中实践教学9学时。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互动式教学,和课堂作业教师辅导的方法。
(五)面向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方向)二、教学内容大纲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论介绍当今人们在服装消费上的总体趋势以及观念的变化。
第二章服装与需求探索服装行为的规律。
第三章生活装设计包括女装、男装、童装的日常服装的设计。
第四章主要的几类服装设计第五章服装的流行。
生活装部分第一章概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服装业要想站在在世界的前沿,需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
了解当代人的消费观念,各种消费现象在服装上的反应,以及消费层次的变化和服装的消费趋势,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具有足够的把握能力。
1、要求了解服装设计的研究范畴,研究怎样才能使服装设计与人的需求相合拍。
2、要求区分成衣设计和时装设计的不同目的。
3、要求了解服装设计的近期发展动向,把握服装消费上的总体趋势以及观念的变化。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教学内容有社会发展与服装消费、服装设计的研究范畴、服装设计的近期发展。
教学重点是把握消费层次的变化,掌握消费心理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还没有接触社会,对消费群体的了解比较困难。
第一节社会发展与服装消费一、当代人的消费观念二、各种消费现象在服装上的反应三、消费层次的变化四、具体的消费动机五、生活方式的变化六、服装的消费趋势第二节服装设计的研究范畴一、成衣设计二、时装设计第三节服装设计的近期发展一、单纯化、轻便化时期二、短装化时期三、宽松型时期四、运动型时期五、纯真、自然的回归风潮六、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极化课时安排:(2学时)作业与要求:1、简述服装的概念。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方法和技能规范,掌握对材料的应用等
工艺特性,以及对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2.通过从服装造型设计、服装形式法则的变化规律、服装的结构分类与设计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意识、服装艺术素养和服装艺术的鉴赏能力。
3.能够熟练运用服装设计的各项技术技巧进行创作。
4.了解中小学艺术教育规律和要求,以及服装设计教育的独特性,掌握服装设计教学的方法。
5.能结合实际需要,将服装设计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审美情趣,弘扬个性生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1.建议教材
韩静张松鹤编著.《服装设计》,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袁仄等编著.《服装设计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
刘晓刚等编著.《时装设计艺术》,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潘公凯卢辅圣编著.《染织与服装设计》,上海书画出版,2003年4月版
《世界时装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版
《时装设计:过程、创新与实践》[英]凯瑟琳•麦凯维等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
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服装面料与纺织工艺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

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服装面料与纺织工艺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一、介绍本教案主要针对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的服装面料与纺织工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服装面料的种类、特性和应用,以及纺织工艺的原理和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并运用各种面料和工艺来完成服装设计与制作的任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服装面料种类、特性和应用;2. 理解纺织工艺的原理和技术;3. 掌握不同面料与纺织工艺的搭配与运用;4.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服装设计与制作实践。
三、教学内容1. 服装面料a) 认识常见的服装面料种类和特性;b) 学习面料的触感、光泽、透明度等效果;c) 探讨面料应用在不同服装设计中的效果。
2. 纺织工艺a) 理解纺织工艺的原理,如织造、染色、印花等;b) 学习纺织工艺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方法;c) 分析纺织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 面料与工艺的搭配a) 探索不同面料与纺织工艺的搭配原则;b) 研究面料与工艺的搭配在服装设计中的效果;c) 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
4. 服装设计与制作实践a)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服装设计创作;b)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面料和工艺;c) 完成一个完整的服装设计与制作项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介绍面料种类、纺织工艺原理和面料与工艺的搭配原则等内容。
2. 实验与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观察面料质地、进行纺织工艺实验等。
3. 讨论与案例分析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并进行面料与工艺搭配的探讨。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等进行评估。
2. 实践成果评估:通过学生完成的服装设计与制作项目进行评估,包括面料和工艺的选择与应用等。
3. 考试评估:组织针对性的考试来检测学生对于面料和纺织工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服装面料与纺织工艺教程》;2. 视频资料:相关面料与工艺的实际操作和应用案例;3. 实验器材:纺织工艺实验所需的器材材料;4. 参考书籍:相关面料与纺织工艺的专业书籍。
服装设计专业服装面料与工艺优秀教案范本

服装设计专业服装面料与工艺优秀教案范本教案一:服装面料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面料的种类及特点。
2. 掌握如何选择适合服装设计的面料。
3. 学习面料的防护和保养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纺织原料: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合成纤维等。
2. 面料的分类:棉布、麻布、毛料、丝绸、人造丝、合成纤维面料等。
3. 面料的特点:透气性、吸湿性、舒适性、柔软度等。
4. 面料选择的原则:款式要求、季节要求、用途要求等。
5. 面料的防护和保养方法:洗涤、熨烫、保存等。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各种纤维的特点及其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2. 了解各类面料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3. 学会正确选择、防护和保养面料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介绍纺织原料和面料分类的基本知识。
2.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不同面料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布料市场,实际触摸和了解各类面料。
4. 讨论交流:根据学生实践经验和观察,进行面料选择的讨论和交流。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纺织原料和面料分类的内容。
2. 教学实例:提供不同面料的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 市场参观: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布料市场,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类面料。
教案二:服装工艺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工艺的种类及特点。
2. 掌握常用的服装加工工艺和技巧。
3. 学习服装工艺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服装加工工艺的分类:剪裁、缝纫、整烫、装饰等。
2. 常用的服装加工技巧:剪裁技巧、缝纫技巧、整烫技巧、装饰技巧等。
3. 服装加工的操作流程:从原材料准备到最终成品的全过程。
4. 服装工艺的注意事项:如何保证制作质量、如何提高效率等。
三、教学重点:1. 熟悉常用的服装加工工艺和技巧。
2. 掌握服装加工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 学会如何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工艺。
四、教学方法:1.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案例演示服装加工的操作流程和技巧。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面料学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面料学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教案范本: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面料学课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服装面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面料的物理属性和化学性质;3. 熟悉常用的面料纤维和纱线的特点;4. 理解不同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5. 掌握面料的选择和搭配技巧。
二、教学内容1. 面料的概念和分类- 面料定义及其重要性- 面料分类: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人造纤维、混纺纤维等- 面料的特点和应用领域2. 面料的物理属性和化学性质- 面料的强度、伸缩性、手感等物理属性分析- 面料的吸湿性、透气性、耐久性等化学性质分析- 物理属性和化学性质对服装设计的影响3. 常用面料纤维和纱线- 天然纤维:棉、麻、丝、羊毛等- 合成纤维:尼龙、聚酯纤维等- 人造纤维:人造丝、莫代尔等- 混纺纤维:棉涤、羊毛弹力等- 面料纤维的特点及适用性比较4. 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面料的色彩、质感、透明度等对设计的影响- 面料的图案、纹理、层次感等在设计中的应用- 面料的结构特点对服装整体造型的改变- 面料选择与设计风格的契合度分析5. 面料的选择和搭配技巧- 面料选择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面料的层次搭配和色彩搭配技巧- 面料的质感和质量对搭配的影响- 面料的用量和面料资源的可持续性考虑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面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面料的实际测试和品评,以加深对面料物理属性和化学性质的理解。
3. 设计案例分析:选取经典的服装设计案例,分析其中面料选择和搭配的技巧和原则。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面料选择和搭配的理解和经验。
5.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实地考察纺织工厂、面料市场等,深入了解面料制造和市场供应情况。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每节课结束进行简答题或选择题的小测,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材料与面料设计》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925008 总学时:48学时(讲课40学时,实验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必修)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本科) 预修要求:了解服装的相关基础知识。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服装工程与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的学科基础课。鉴于专业的性质主要是应用,《服装材料与面料设计》课程从消费科学的角度强调各种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人造纤维、纱线和织物以及各种辅料的服用性能和缝制性能及其染色、印花、整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服装材料和新型服装材料的性能,并且能够比较正确地根据服装的要求合理选用服装材料,并制定出正确的服装加工工艺,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及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服装材料作为构成服装三要素之一,对服装款式、服装造型以及服装的服用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服装材料是组成其设计对象的最基础的要素;对于从事服装制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服装材料与其加工工艺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消费者与使用者来说,服装材料已成为选购服装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可以这样说,每一种新型服装材料的出现,都会掀起新的服装潮流。总而言之,服装材料与服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服装工程专业人士必须学习和正确掌握日新月异的有关服装材料的知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重点介绍与服装材料相关纺织业的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风格以及织物化学性质和物理机械性质;新型服装材料和功能性服装材料以及整理方法,使学生对服装材料有比较完整、科学的认识。 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各种服用纤维、掌握主要服用纤维的性能;了解纱线的制造过程与纱线结构;了解各种特殊纱线;能够认识各种机织物、针织物、无纺布;了解织物的结构参数;熟悉各类织物的特性和共性;并在服装设计,加工和选购时掌握一些原则。了解皮革、裘皮的特征与特性;掌握辅料的种类与性能;并通过对服装卫生学的简单学习,了解材料对服装的舒适性和安全保健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一些新型服装材料及服装材料与服装的整理及保养方法。同时能够根据各种纤维的性质和服装的用途,合理选择、使用服装材料。为今后服装设计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教学大纲适用服装工程与艺术设计本科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大纲正文 绪论 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 了解服装材料的构成与分类,掌握服装面料,服装辅料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服装中的作用。理解服装材料对于服装的决定性作用。熟悉服装用纺织品的主要生产流程,了解服装发展简史。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内容,通过学习认识到学习本课程是从事纺织服装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掌握服装材料及服装材料学的基本概念。 本章讲授要点:服装用纺织品主要生产系统、服装材料与面料性能、服装设计的关系 重点: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的关系 难点:服装用纺织品的主要生产流程 ,纺织业有关术语 0.1 服装材料及其服装材料学的研究内容 0.2服装材料的发展历史,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0.3 服装材料的流行趋势
第一章 服装材料的纤维 学时:12学时(讲课10学时,实验2学时) 了解纤维的分类和他们所具有的主要特点,熟悉表达纺织纤维特性的术语,并掌握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种类以及结构,性能。并且通过对纤维形态结构,性能特点的认识来判断,区别纺织纤维,掌握纤维的鉴别方法。 本章讲授要点:纺织纤维原料的结构、特性和纺织纤维的鉴别。 重点:纺织纤维原料的结构、特性 难点:纺织纤维原料的结构、特性,纤维性能指标 1.1 纤维来源分类,纤维结构,纤维特性指标 1.1.1 纤维分类 1.1.2 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影响 1.2 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 1.2.1 天然纤维棉,麻,丝,毛的结构性能 1.2.2 常见化学纤维的结构特征 1.3 纤维的服用性能分析 1.3.1 外观性能 1.3.2 舒适性能 1.3.3 耐用性能 1.3.4 保养性能 1.4 纤维鉴别的七种方法
第二章 服装材料的纱线 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 了解服装用纱线的类型,理解纱线的基本性能及对织物性能,服装外观,形态,性能,加工,保养,成本等的影响;了解各类纱线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的性能和最终应用;同时了解纱线细度,捻度,强力条干等性能指标;了解缝纫线的类型、用途和最佳应用。 本章讲授要点:纱线的分类及其结构特性,变形纱与其他新型纱线,纱线对织物性 能,服装面料的影响;纱线的细度,加捻和捻度、捻向的概念;缝纫线的类型和用途。 重点:纱线的类型及特性,理解纱线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难点:纱线细度及加捻指标的消化吸收。 2.1 纱线的分类及加工方法(例如短纤纱和长丝纱等) 2.2 纱线细度,捻度,捻向,强力,条干等 2.3 复杂纱线 花式线,绒线,缝纫线 2.4 纱线品质对织物外观和性能的影响
第三章 服装材料的面料 织物 学时:18学时(讲课12学时,实验6学时) 认识各种基本组织并了解其代表性特征。了解有关机织物的习惯用语。理解机织物的基本性能及其织物组织对织物结构,对服装的外观、形态、性能、加工、保养等所起的作用。掌握服装面料的分类,明确服装面料按成形方法不同分为机制物,针织物,非织造布。了解机织物的形成。 使学生了解针织物的形成,认识各种针织物结构,辨识它们的特征,理解针织物的外观和性能,了解针织物的有关术语。掌握针织服装材料的特有性能、了解经编针织物和纬编针织物的组织结构。了解针织物和机织物之间的重要区别,并且能够针对某种特定用途,在它们之间做出适宜的选择。 本章讲授要点:机织物的形成、机制物的三原组织,联合组织以及复杂组织表示方 法和特点。机织物的结构参数以及基本性能,尤其它们与服用性能的关系。 针织物的形成、针织物的结构特征,针织物的服用性能 重点:机织物结构特征与性能 针织物结构特征与性能 难点:机织物的组织规格对服装性能与加工的关系 针织物组织规格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3.1 服装面料的分类 3.1.1 织物的形成方法和分类 3.1.2 织物的量度,织物的长度,宽度,厚度,平方米重和体积重量 3.1.3 织物的分析鉴别 3.2 织物的组织结构 3.2.1 梭织物的形成和组织结构特征 3.2.2 织物结构参数 3.2.2.1 经纬纱的线密度 3.2.2.2 密度和紧度 3.2.3.1 联合组织 3.2.3.2 复杂组织 3.3 针织物的形成和组织结构特征 3.3.1 针织物的形成和分类 3.3.2 针织物的线圈结构 3.3.3 针织物的组织 3.3.4 经编针织物组织 3.3.5 纬编针织物组织 3.3.6 针织物的结构参数 3.3.7 几项与针织物组织结构有关的特性,疵点(脱散性,卷边性,线圈歪 斜性)。 3.4 无纺布的形成和组织结构特征 3.5 织物的基本性能 耐用性指标 3.6 织物的基本性能指标 外观造型性 3.7 针织物的基本性能 外观造型性,舒适性,耐用性。 3.8 各类织物特征及其适用性 习题1:比较机织物三原组织的基本特征 习题2:经编、纬编织物结构、针织物用途、织物组织规格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 新型服装材料 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 了解新型纤维及高性能织物和功能性的织物。熟悉高科技、高性能纺织品的系统和术语。了解适于娱乐场所和运动服的织物性能及特点。 本章讲授要点:高性能织物和功能性的织物及特点。 重点:高科技、高性能纺织品的系统及织物性能和特点。 难点:高性能织物和功能性的织物的性能和特点。 4.1 新型天然纤维及其面料 4.2 新型合成纤维及其面料 4.3 特种功能面料 4.3.1 新功能服装面料,透湿/舒适凉爽织物,防水、透气织物,保温织物 4.3.2 新特种服装面料,防紫外线,防X射线,防微波辐射,防中子辐射织物 4.3.3 新风格服装面料, 变色服装,芳香面料,特殊光泽织物 4.4 其他新型服装材料 4.4.1 新功能服装面料,水溶布和可降解纤维材料 4.4.2 新特种服装面料,可食布料 4.4.3 新服装辅料,天然染料及服饰化学品
第五章 服装用裘皮与皮革 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 了解裘皮及皮革用于服装的历史悠久。裘皮和皮革业随着鞣制工艺和毛皮染料,涂饰剂和助剂的的不断改进使用更为广泛。是流行服饰的主要材料,是防寒的理想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了解和使用好这些裘皮和皮革材料会得到意想不到得效果。人造皮革,人造毛皮性能良好,价廉物美,缝制与保管方便。 本章讲授要点:了解裘皮和猪,马,牛,羊皮等特点,会,判别种类,会鉴别品质 好坏。 重点:掌握牛,羊皮等的性能和特点, 辨别种类,好坏并且认识人造毛皮和皮革。 难点:识别毛皮的性能和特点,辨别毛皮。 5.1 概述 5.2 毛皮 5.2.1 天然毛皮 5.2.2 人造毛皮 5.3 皮革 5.3.1 天然皮革 5.3.2 人造皮革 第六章 服装辅料 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 了解服装辅料的种类,理解辅料的性能,风格特征,掌握服装辅料的、应用原则。 重点:服装衬料,垫料,理料和絮填料的特点及作用 难点:服装辅料与服装面料的配伍性 6.1 里料 6.1.1 里料的分类 6.1.2 里料的选择 6.2 絮填料 6.3 衬料和垫料 6.3.1 衬料的分类 6.3.2 粘和衬布 6.3.3 垫料 6.4 服装的扣紧材料 6.5 其他辅料
第七章 服装材料的舒适性和安全保健性 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 了解服装的气候调节原理,保暖透湿性的影响因素。纺织品舒适,耐用及安全保健性评价方法。不同用途织物的舒适性和安全保健性要求不同。掌握服装及面料的舒适性和安全保健性的影响因素。 重点:面料舒适性的判断,面料的活用,服装及材料的舒适安全保健性。 难点:服装舒适卫生性。 7.1 服装和人体的关系 7.1.1 服装气候调节 7.1.2 服装的隔热保暖和透视原理 7.2 服装的舒适卫生性 7.2.1 服装的舒适卫生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7.2.2 影响服装的舒适卫生性能 7.3 服装及其材料的保健安全性
第八章 服装材料的特征与鉴别选用 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 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面料的选择要考虑服装用途,着装对象,着装环境等因素。使学生在了解各种服装材料性能之后学会根据面料的外观特征,组织结构和织物风格来鉴别面料,了解不同用途织物的性能要求不同。通过合理选择面料来既很好体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风格,又便于服装加工和穿着,保管。 本章讲授要点:纺织品外观检查、适合性、耐用性及服用性检查,不同用途织物的 性能要求不同。掌握常见服装品种面料选择原则,要求。 重点:面料辨别,适用性、耐用性及服用性检查判断 难点:不同用途织物的性能要求不同。 8.1 选择服装材料的原则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