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00
78
高原对气温、湿度的影响 • 地球热源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穿越大 气,只加温0.02C,热量吸收后反射。 • 大气热源来源于地面,所以随高度增加, 温度下降。 • 随海拔升高,湿度减少,但可能云雨增加, 加大相对湿度。
高原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高原太阳辐射增加,紫外线增加,每升高300m, 紫外线增加4%,所以高原注意防护紫外线
初到高原,机体因缺氧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 会出现头痛和呼吸困难等所谓急性高山病。
二、高原服习(Acclimatization to Altitude)
高原服习:人体在高原地区停留一定时期,机体 对低氧环境会产生迅速的调节反应,提高对缺氧 的耐受能力 。 高原适应:人体对高原环境的长期服习过程。 调节机制包括: ①肺通气量的增加和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现状
• 近几届奥运会中,不少国家都得益于高原训练
• 由传统的耐力项目向其它项目扩展 • 参与的项目和人数在增加 • 高原训练基地的数量不断增加 • 国际上每年都举办高原训练专题研讨会 • 训练方法在创新
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一)呼吸系统
• •
血液回输可提高成绩
实验证据
动物实验:保加利亚学者研究了A:低 氧影响;B:低氧+运动负荷的生理变 化
A组分为A1组(540m)、A2组(1850m)、A3组 (2925m),高原30天,发现肌肉、血液机能改善, 游泳能力提高; B组分为B1组(540m)、B2组(1850m)、B3组 (5000m),高原30天,训练状况一致,发现与A 组变化一致,低氧对动物体内氧化改善起决定性影 响,低氧+训练效果更好。
I. II. 高原训练历史:起源、发展与现状 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起源与发展
起源 • 苏联研究者(50年代)提出到高原环境机体对 缺氧环境产生适应,通过运动训练可获得的适 应更好,增强人体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有
氧代谢能力提高,运动成绩提高。
• 1956 年奥运会前进行高原训练;保加利亚在
1953年也开始高原训练。
. CHANGES IN VO max WITH ALTITUDE
2
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因海拔高度及运动 项目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耐力项目影响:
表 2300m高原与平原成绩比较
高原(2300m) 1500m跑 5000m跑 100m游泳 400m游泳 对速度项目影响: 97% 92% 97-98% 94-92%
死亡初期
内容
一、高原应激
二、高原服习 三、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四、高原训练的要素
高原对人体的影响
对大气压、氧分压的影响
高度(m)
0 1500 2000 2400 3000
氧分压(%)
21
17.8 16.7 15.7 14.7 12.9 11.3
动脉血氧饱和度(%)
95 92 91 90 85
4000
主要内容
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 热环境与运动能力 冷环境与运动 水环境与运动
第一节 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
高原(Altitude)的概念:
海拔较高,起伏较小的大片完整高地,低气压、低氧、 高寒和高紫外线辐射的特殊环境。 • 世界上约有4000多万人劳动和生活在海平面以上3048 米(10000英尺)至5486米(18000英尺)的高山或高原地 区。 • 高海拔是一种低压(低气压)、缺氧和高紫外线幅射的 特殊环境。 • 越来越多的人热衷参与高山或高原徒步旅行和滑雪。
Changes in Barometric Pressure (PB ) and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 at Different Altitudes
Altitude (m) 0(sea level) 1,000 2,000 3,000 PB (mmHg) 760 674 596 526 PO2 (mmHg) 159.2 141.2 124.9 110.2
②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成增加以及局部循环和
细胞代谢的变化 。
17 16
高原对Hb、Hct的影响
Hb(g/%)
15 14 13 12
Prealtitude
52 50 48 46 44 42 Prealtitude 0 7 20 30 60
0
7
20
30
60
Hct ratio(%)
三、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高原对气流的影响
高原风大,对流增加,体温散失快。
一、高原应激 (Responses to Altitude)
(一)最大摄氧量
当海拔高度升到约15OO米时,最大摄氧量开始下降。
开始阶段每升高300米,最大摄氧量下降约3%; 在更高的高度下降的速率更快,如在珠穆朗玛峰高度 时,最大摄氧量降低大约70%,估计可低至15毫升/公 斤.分。 由于最大摄氧量的下降,使运动能力明显下降
平原 100% 100% 100% 100%
(二)肺通气量
肺通气量由于氧分压的下降而明显增加; 海拔2348米时,安静时肺通气量开始以指数形式 增加。
(三)心血管反应
到达高原初期,心率和心输出量增加,而每搏输 出量没有变化。在高原期间,动脉血压明显增加 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有关。
(四)高原反应症
发展
• 60年代非洲高原选手的异军突起;
• 墨西哥奥运会前来自百度文库的高潮 —— 有些国
家选手奥运会选手成绩欠佳,但奥运
会后达到本人最好成绩
争议阶段(70-80年代)
• 1972年后,许多国家对高原训练效果提出质疑 • Smith & Sharkey (1984):文献回顾与查阅,结 论:高原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成效不大; • Robbel(1986)、Jackson(1988):否定高 原训练. 但是, • 教练员和运动员相信高原训练的效果。 • 高原高度、持续时间、运动量安排、实验设计等 影响高原训练效果。
4,000
9,000
462
231
96.9
48.4
高原高度划分(Ulrich, 1990)
高度
0~2000m
反应
无反应地带 出现身体反应 完全代偿地带 对身体出现干扰期 不完全代偿地带 临界初期临界地带
2000m
2000~3000m 4000m 4000~6000m 6000m 6000~8000m 80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