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环境与运动

合集下载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下册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下册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下册第一章:运动与心跳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与心跳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二、教学内容:1. 讲解运动与心跳的关系。

2. 进行心跳测量实验。

3. 进行有氧运动训练。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运动与心跳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运动对心跳的影响。

2. 分组进行心跳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运动前后心跳的变化。

3. 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如慢跑、跳绳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运动与心跳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的心肺功能提升情况。

第二章:健康饮食与营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与营养的关系。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 讲解健康饮食与营养的知识。

2. 进行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

3. 进行健康饮食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健康饮食与营养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分组进行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3. 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健康饮食的实践活动,如制定健康食谱、合理搭配食物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健康饮食与营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健康饮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情况。

第三章:身体运动与骨骼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体运动与骨骼健康的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姿势。

3. 增强学生的骨骼健康。

二、教学内容:1. 讲解身体运动与骨骼健康的关系。

2. 进行骨骼健康检查活动。

3. 进行正确的运动姿势训练。

1. 讲解身体运动与骨骼健康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运动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

2. 分组进行骨骼健康检查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骨骼健康状况。

3. 根据检查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运动姿势训练,如正确的坐姿、站姿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身体运动与骨骼健康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正确运动姿势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育保健学第二章运动与环境(ppt)

体育保健学第二章运动与环境(ppt)

第四节 运动建筑设备卫生
一、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 要求 二、室外运动场地与设备 的卫生要求 三、室内运动建筑设备的 卫生要求
• (一)基地的选择及坐落方向 基地的选择应必开空气、土质和噪声污染较严重
的地区。室内体育建筑应坐南朝北或偏向东南或西南。 室外运动场的方位做好是正南北方向。
• (二)彩光与照明 自然彩光系数(窗户面积/室内面积)=1:3或1:
• (二)减弱噪音:对声波有吸收和反射 作用
• (三)调节气候:调节温度、湿度、缓 解太阳辐射热
• (四)美化环境:防治风沙、水土流失, 清洁、舒适
• (五)有益身心健康:消除精神上的压 抑感、缓解精神紧张。
第三节 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一)热环境 (二)冷环境 (三)高温环

• 环境温度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体育保健学第二章运动与环境 (ppt)
主要内容• 环境污染对人来自健康的危害 • 环境与卫生防护 • 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 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要求
第一节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外环境 自然环境:大气、水、土壤
• 环境
社会环境

内环境
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 环境中生活,人们的一切 活动都会影响环境,而环 境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 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第二节 环境卫生的防护
一、大气卫生的防护 二、水质卫生防护 三、土壤卫生防护 四、学校环境的卫生防护 五、绿化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 一、规划措施: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如 工业区与住宅区分开
• 二、工艺改革:如:毒性较小的原料代替 毒性较大的原料、改进燃烧过程
• 三、除尘和废气净化:如安装除尘和通气 设备
平坦结实、无碎石、浮土、不滑,四周不 设障碍物。 • (三)游泳池

运动生理学概论

运动生理学概论

林正常編「運動生理學」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運動生理學的意義和發展 運動與能源 身體活動的神經控制 運動與肌肉 運動與呼吸 運動與循環 攝氧量的生理學基礎
林正常編「運動生理學」


第八章 運動與營養 第九章 身體組成與體重控制 第十章 運動與環境溫度 第十一章 高地運動生理學 第十二章 運動與婦女生理 第十三章 運動與心血管疾病的防範 第十四章 從生理學談運動疲勞
中國大陸的運動生理學教科書

體育大學、體育學院 六所
中國大陸的運動生理學教科書
160 所教育部直屬 體育學系使用教材
“运动生理学”编写提纲

绪论

什么是运动生理学? 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 如何学习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篇 运动与能量

第一章 生物能 第二章 运动与代谢 第三章 肌肉收缩 第四章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第五章 肌肉运动的调控(神经原与突触简介) 第六章 肌肉运动的激素调控
台灣最多人使用的「運動生理學」



書名:運動生理學(增訂二版) 作者:林正常 出版:師大書苑 2005年9月 定價:新台幣550元 頁數:481頁(精裝) 19章 運動與賀爾蒙(4)、潛水生理學(13) 訓練的生理學基礎(15)、運動處方的生理學基礎(16) 運動能力的評量(17)
林正常總校閱「運動生理學」


時間:2002 書名:運動生理學 原著:Exercise Physiology (Powers & Howley) 譯者:林貴福博士 吳慧君博士 徐台閣博士 出版:藝軒圖書 頁數:540頁(與原文書一頁對一頁) 定價:1000元(估計)

初中生物18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18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18章知识点总结初中生物课程是学生接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起点,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等重要概念。

以下是初中生物18章的知识点总结:第1章生物的特征-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的基本特征:需要营养、能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生物的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第2章细胞-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植物特有)-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第3章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DNA、染色体- 进化论:物种的起源和演化-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第4章植物的形态与结构- 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植物组织:导管组织、基本组织、分生组织- 植物的生长:顶端优势、次生生长第5章植物的生理功能- 光合作用:过程、意义和应用-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蒸腾作用及其意义第6章植物的繁殖与发育- 有性繁殖:花的结构、传粉、受精- 无性繁殖:分裂、萌芽、嫁接、扦插- 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第7章动物的形态与结构- 动物分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皮肤、骨骼、肌肉、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 动物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第8章动物的生理功能- 消化和吸收:消化道的组成、消化过程- 呼吸:不同类型的呼吸方式- 循环: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第9章动物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动物的社群行为- 动物的迁徙和洄游第10章动物的繁殖与发育-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鸟类的繁殖行为:筑巢、产卵、孵化、育雏- 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第11章微生物的世界- 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生物- 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和繁殖第12章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角色- 食物链和食物网第13章环境与生物-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第14章人体健康与卫生- 人体结构和功能概述- 营养和健康饮食-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第15章人体的运动系统- 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肌肉的类型和作用- 人体运动的协调和控制第16章人体的循环系统-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管的类型和作用第17章人体的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过程- 气体交换第18章人体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过程- 吸收和排泄以上总结了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构成了生物学的基础框架,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至关重要。

运动生理学习题18

运动生理学习题18

第十八章环境与运动(一)填空题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受控装置包括器官和器官,受控对象为机体深部温度。

2.人体的体温与人体的代谢有关,在一天中最低,最高,这种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3.机体对冷环境的反应可归纳为和两个方面,长期工作在冷环境可产生 .4.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慢性危害是由于与接触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眼和鼻黏膜刺激,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癌及因生理机能障碍而加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

5.在热环境下运动可能出现热造成的危害,包括、、热衰竭和等热疾病。

6.运动员因时差而影响生物节律可采取两种调整对策:一是按预先调整生物节律;二是,使生物节律逐步与环境变化同步化。

7.机体产生的热量通过血液到达皮肤,通过传导、、、的方式向体外散发。

8.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的进行着气体交换,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大气的正常化学组成是保证和的必要条件。

9.对大气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和。

10.高原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对诸因素的影响,因而,人在高原时最大吸氧量明显。

11.大气污染会导致持续运动的能力,污染程度越,持续运动的能力下降越明显。

12.体温的相对稳定,乃是在机构的控制下,体内过程和过程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

13.长期在水环境运动,可改善机体内的能力,进而提高人体对水的冷刺激的能力。

14.水环境中的运动,对人体功能影响较之其他运动项目深刻,这和水的及特性有关。

15.生物节律的构成包括两方面,一是二是。

16.人在一天中会出现个功能高潮,它与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有关。

17.在高原无论是安静时还是运动时,呼吸都会。

18.海拔高度越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就。

19.高原可使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增多,使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回到平原后机体供氧能力。

20.长期身体训练可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可改善肢体功能。

21.低温可反射性地引起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机体的氧耗。

(二)判断题1.外界环境的温度越高,机体通过辐射散失的热量就越少。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十五章环境与运动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十五章环境与运动

意义:
对外环境变化做出前期 适应、生理功能和机体活动 以周期形式有秩序、有节奏 地进行。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24
生物节律与运动能力
利用生物节律的规律了解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变化,对提 高运动训练质量和运动竞赛成绩具有积极的作用。
2020/3/15
局部肌肉力量和神经肌肉 协调性的昼夜节律与体温 节律具有同步关系
第十五章 环境与运动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1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冷热环境与运动 ➢ 第二节 水环境与运动 ➢ 第三节 高原环境与运动 ➢ 第四节 大气环境与运动 ➢ 第五节 生物节律与运动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2
第一节 冷热环境与运动
体温与调节
冷环境与运动 热环境与运动
体温 体温调节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28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29
• 运动耐受力降低 • 持续运动能力下降 • 训练效果的消退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21
体育锻炼应对大气环境污染的方法:
选择污 染物含 量低时 锻炼
选择合 适的地 点、适 当的时 间锻炼
远离工业区、 雾霾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22
第五节 生物节律与运动
生物节律及其机制 定义:在生物体内,各种功能活动常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周
辐射 传导 对流
产热
散热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5
体温调节机制:
运动时,代 谢产热增加, 体温暂时升
高。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6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 生态学基础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城市生态系统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 粮食问题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能源与环境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 未来的能源供应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问题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 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 海洋污染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 大气的污染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4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对策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6章 噪声公害与微波污染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7章 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的污染及控制对策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8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9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变化的趋势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0章 环境经济学概论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环境及其组成1.人类的环境(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运动解剖学是...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运动解剖学是...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基础课程和先导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结构,旨在为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解剖学基础,为学生成为21世纪新型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提供必要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学习。

具体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一)了解细胞和组织结构;(二)掌握骨、关节和骨骼肌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三)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及生长发育规律;(四)熟悉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五)了解人体的形态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以及完成运动与日常活动时运动器官的基本工作规律,培养学生运用上述理论知识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人体运动的结构基础;构成人体基本单位的细胞;4种基本组织的构成与功能;器官和系统的概念;骨、关节和肌肉的构造和功能;全身骨的分布和形态特点;关节和整体结构的构造、功能及运动;肌肉分类与命名以及主要肌肉的位置和功能;关节的形态与机能分析、肌肉工作的原理、运动技术分析的依据和具体方法以及运动技术的实例分析,常用的人体形态测试方法;内脏的概念、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胃、小肠、肝、胰、气管、肺、肾、睾丸、卵巢和子宫等器官的位置、主要结构特征和功能;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基本概念;心脏的构造;动脉和静脉的结构和分布特征以及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感受器和感觉器的概念和组成;眼和耳的基本结构和调节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常用的基本概念;参与运动调节的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相关结构的名称、位置、主要器官的结构特征和功能;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征;参与运动调节的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的名称、激素及功能;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高原的人体反应 1、呼吸反应 (1)肺通气:在高原无论是安静时还是运动时,呼吸都会增 加; (2)肺泡气体扩散和氧气运输; (3)肌肉的气体交换; (4)最大摄氧量。
2、心血管反应
(1)血浆容量:到达高原后人体的血容量很快开始减少, 在最初的几周内这种持续性降低呈线形关系; (2)心输出量:先增加后下降。
二、大气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Waynl等研究人员在洛杉矶对21个运动队从 1959-1964的6年期间的中学生越野赛的成绩与以 前的成绩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比赛前1个小时的氧 化剂浓度为0.10mg/m3~0.6g/m3与成绩降低的运 动员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
分两段时间统计,认为大气中的氧化剂直接影响
二、热环境与运动 (一)热环境运动时的生理反应 1、心血管功能 2、能量供应 3、体液平衡 (二)热环境运动时对人体的热伤害 1、中暑性痉挛 2、热疲劳 3、中暑 (三)热环境的适应 1、热适应的效果 2、热习服的产生
三、冷环境与运动 (一)通常机体受到外界低温刺激时,可发生三个阶段 的生理反应变化: 1、兴奋增强期 2、兴奋减弱期 3、完全麻痹期 (二)冷环境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在寒冷环境下运动,人体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低温 可使肌肉僵硬,粘滞性增大。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暴 露的部位有时还会造成冻伤。 (三)冷环境的适应 1、代谢型服习 2、绝热型服习 3、习惯性冬眠型服习
第十八章
环境与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保持体温恒定的原理,掌握热环 境运动对急性适应过程。 3、掌握高原环境对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 响。
第一节
冷热环境与运动
一、体温的调节 (一)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1、产热过程 2、散热过程 经皮肤直接散热的方式: ①辐射;②传导;③对流;④蒸发; 蒸发散热分两种方式: ①不感蒸发或不显汗;②可感蒸发或湿汗。
第二节
水环境与运动
一、水环境与运动能力 (1)在水环境中运动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比陆地 上运动深刻; (2)人在水环境中运动对循环功能也有良好影 响; (3)在水环境中运动,运动技能的掌握比陆地 上要求要高。
二、对水环境的适应 (1)经常在水环境中运动,将对人体产热、散热的调 节能力有良好影响; (2)人在水环境中运动也有急性的适应过程。大致有四 个阶段: 1.皮肤脉息血管收缩、皮肤发白、散热减少、产热加强; 2.皮肤血管反射性舒张、血液流向皮肤,皮肤发红,有温 暖感觉; 3.身体散热增多,会发生寒战,以加强产热过程; 4.若继续停留太久,引起小动脉收缩,小静脉扩张,血液 滞留皮下静脉中而使皮肤和嘴唇青紫。
第三节
一、高原环境与身体适应
高原环境与运动
(一)高原环境 1、大气压 2、高原温度 3、高原辐射 缺氧环境,首先对氧运输系统运动能力的影响.高原 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与海拨高度及运动项目不同而有 差异:导致运动能力下降的临界高度大约在海拨1200m;运 动持续时间超2min以上的全身性耐久运动,到高原后运动 成绩下降;短距离项目由于高原空气稀薄,减少了跑进时 消耗在克服空气阻力上的能量,所以成绩有所提高;对速 度与全身耐久关系不大的项目受高原影响不大。
了学生在竞赛时对氧气的利用或造成了呼吸不适。
第五节
生物节律
一、生物节律及其机制 (一)生物节律的特点 生物节律: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按一定 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以一定时间 重复出现,周而复始,则称为节律性变化,而这 类变化的节律就称为生物节律。 (二)生物节律可能机制
二、生物节律与运动训练 合理利用生物节律的规律可对运动训练质
量以及运动竞赛成绩的提高发挥良好的作用。
一些研究认为,人在一天内会出现两个功能 高潮,即上午9~11时,下午5~6时。
小结 1、人体各种生命活动都受到环境的影响,并通过自身调 节系统的功能与环境变化相适应。 2、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既是环境的变化,也是人 体对环境的适应。 3、要想获得好的锻炼和训练效果,创造好的运动成绩, 就需要适应的环境和对环境的良好适应。
(二)体温调节装置
1、温度感受器 2、体温调节中枢: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是通过 体温自身调节系统来完成的。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包括调定点在内属控制系统, 它的传达室出信息控制着产热器官(如肝、骨骼肌)以 及散热机构(如皮肤血管、汗腺)等受控系统的活动, 使受控对象—机体深部温度维持一个稳定的水平。 而输出变量体温总是会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干 扰(如机体运动或外环境气候因素的变化等),此时则 通过温度检测器—皮肤及深部温度感受器将干扰信息反 馈于调定点,经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整合,再调整受控系 统的活动,建立起当时条件下的体热平衡。
二、高原训练和运动成绩 要使高原训练取得理想的效应处理好以下几个 主要因素: 1、高原训练的适宜高度。 2、持续时间。 3、强度: ① 高原训练的强度要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来定。 ② 根据比赛目标来定。 ③ 高原训练的强度要和下山后的强度衔接起来。 4、高原训练后出成绩的时间
第四节
大气环境与运动
一、大气环境与健康 (一)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 (二)大气环境与健康 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主要特点是: (1)环境污染的涉及面广,易感性差异较大; (2)低计量、长时间的作用; (3)多途径进入人体; (4)多种因素同时存在。
思考题 1.人体运动时体温会发生什么变化? 2、高原环境对人体有何不利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