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安徽大学管理学院822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圣才出品】

2007年安徽大学管理学院822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圣才出品】
2007年安徽大学管理学院822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圣才出品】

2007年安徽大学管理学院822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安徽大学

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行政管理学试题代码:822

(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重塑政府理论

答:重塑政府理论是指对政府的组织和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造,以大幅度提高组织的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其核心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政府的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重塑政府的价值取向有10个方面:①引导的政府:只掌舵而不划船;③社区拥有的政府:以授权代替服务;③竞争性的政府:把竞争引入公共服务;④有使命感的政府:由规则驱动转入使命驱动;⑤结果导向型政府:重结果而不是重投入;⑥“顾客”驱动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不是满足官僚机构的需求;

⑦企业化政府:政府除了花钱还要挣钱;⑧有预见性的政府:预防而不是补救;⑨分权的政府:从权力集中转到分权和民众参与;⑩市场导向型政府:通过市场调节解决社会问题。

2.首长负责制

答:首长负责制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首长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行政组织所管辖的重要事务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此全面负责。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均实行行政首长责

任制。依中国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同时,行政首长负责制也是民主集中制的一种形式,是与集体领导相结合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并不意味着行政首长可以独断专行或者滥用职权。行政机关或行政部门的重大问题,要由某种行政会议来决定。

3.行政理论

答:略。

4.政府预算

答:政府预算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筹集和利用资金的计划。它是立法控制财政的手段和政府会计的基础,也是处理其他财政问题的依据,因而是财务行政的关键和中心内容。政府预算的内容包括:预算收支的种类、数量及收支性质和作用;各级政府处理财政收支问题时的关系;执行和实现收支计划的法定程序、具体措施和规章制度。

5.行政程序

答:行政程序是指依照时间将每项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个进程划分为若干例行性的次序、步骤与环节,以协调和促进某项行政工作完成的一种行政管理方法。简言之,行政程序就是行政操作的规程和时序,这里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是规范人们行政管理行为的规程;二是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

6.司法监督

答:司法监督是指从法律制裁角度,部分地执行行政责任所包含的惩戒功能,纠正由于行政官厅和官员的不负责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及损失,裁判国民与行政官厅之间的纠纷,审定行政行为合理与否,并借此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增强行政人员的责任感,推动行政任务的完成,实现行政责任的客观目的。狭义的司法机关主要指法院。(行政)法院通过对具体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和审判来实现对行政行为主体的法制监督。其具体方式主要有两种:①行使违宪审查权,即国家通过司法机关和司法程序审查和裁决立法与行政是否违宪的一种基本制度。②审理和判决行政诉讼案件。法院依法对特定行政机关或行政官员的特定行政行为是否违法、越权、侵权、失职、不当进行审理和判决。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

梅奥等人以实验的结果为依据,主要提出了三条原理:

①工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所以,工人会追求金钱收入,但也会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他们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社会、心理因素是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

②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经常表现为某种团体的非正式组织。这些团体有自然形成而其成员必须服从的规范或惯例。并且,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是相互依存的,对生产率存在直接的影响。

③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

保持平衡,即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而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实现提高生产率的目标。因为,在职工的需要中,金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不是主要的部分,职工更多的是感情、安全感、归属感等与人类情感、情绪相联系的需求。

(2)后期的行为科学理论

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各种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和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赫次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强调主管人员必须抓住能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著有《工作的激励因素》;

③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X理论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而Y理论是根据“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

2.简述行政沟通的类型

答:行政沟通的构成类型有三种划分方法。根据沟通线路的结构,可划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根据沟通的方向,可划分为向下、向上和水平的沟通;根据沟通的传递和接受方式,可划分为口头的、书面的和其他的沟通方式。

(1)行政沟通线路的结构

①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指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沿着组织规定的线路进行的沟通。它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正式沟通又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一步划分,如根据信息流向分为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等等。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效果较好且有较强的约束力,所以,一般重要的消息通常都采用这种沟通方式。但正式沟通也是有瑕疵之处的,其明显的表现便是沟通速度较慢。

②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是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非正式沟通也是瑕瑜互见的。一方面它是一种非常快的沟通方式,而另一方面流言蜚语又往往使信息被严重歪曲,造成失真现象。所以,行政管理在运用非正式沟通时千万不可混淆视听,良莠不分。

(2)行政沟通的方向

①下行沟通。即自上而下的沟通,是指上级向厂级传递信息,故又称传递。它的主要目标是,对下级明确行政目标,下达有关工作方面的指示,提供关于组织程序和行动的情况,提醒有关部门或工作人员对任务及其他关系的了解等等。

②上行沟通。即自下而上的沟通,亦称反馈,是下级向上级反映意见和情况,其目的要实现下情上达,下级对上级的指示、意见和建议,要能及时上达,上级便可据此对下级作进一步指导或者修改其原有决策,以顺利完成行政任务。这种沟通方式既可以使上级了解下情又可使下级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但是,有些下级因不良的目的和动机可能会投上级之所好,只报喜不报忧。

③平行沟通。即横向的沟通,是指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沟通。一个组织的部门和人之间,总或多或少存在某种相互联系和依赖关系,通过有效的横向沟通可以避免互相“扯皮”现象,以便和谐同步地共同完成行政组织的大目标。平行沟通——般具有业务性质,与纵向的通过命令或指示等进行的沟通不同,它是通过协商、合作来解决问题的。

(3)行政沟通的方法

①口头沟通。它以口头形式出现,是最快的沟通形式,在直接接触的方式之中,口头沟通是最理想的传递信息方式,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参与感。但有时容易夹杂个人的情感因素。

②书面沟通。它以文字形式出现,有助于确定职责,是组织记录储存的一部分。书面沟

通不像口头沟通那样快。这种沟通主要存在于众多的成员分布于广阔的地域而难以进行口头沟通的情况。

③多媒体沟通。它的表现形式既非口舌传递,亦非文字传递,而是数码符号传递,这种传递的工具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电子媒体。多媒体沟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已经成为行政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沟通对于技术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还包括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

④其他沟通。这是指非语言、非文字的沟通形式,包括动作、表情等,还包括借助工具进行沟通,如吹口哨等。诸如此类的沟通方式,也和口头沟通、书面沟通一样,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人事行政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人事行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成绩为主的原则

人事行政中的用人,要贯彻成绩为主的原则,按照一个人的实际工作成绩来评价一个入,晋升一个人的职务,决定一个人的待遇,这对年轻者、年老者,对学历高者与学历低者,对职务高者和职务低者都是公平的,而且对改进工作,创造更大的成绩更为有利。

(2)适才适用的原则

用人必须掌握适才适用的原则,把人用在适当的职位和岗位上。适才适用,就是要大才重用,小才小用,高才高用,低才低用。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志向与条件使用,各随其志,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各献其功。适才适用,就是要扬长避短,智能互补。一个组织,要能发挥较好的效能,必须合理的搭配各种工作人员,组成最佳结构,使各种人员在智力、体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