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的通知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字号】马政办〔2015〕23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的通知马政办〔2015〕2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5〕2号)要求和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为促进全市政府系统承办的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以下简称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对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强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公开职责,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深化的原则,不断推进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明确公开平台,规范发布方式马鞍山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建有“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公开目录,包括“人大议案、建议办理”、“政协提案办理”、“办理公开制度”、“办理动态”4个子目录,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做好相关信息在对应目录的发布工作。
“人大议案、建议办理”栏目可以发布议案、建议办理复文(或摘要);“政协提案办理”栏目可以发布提案办理复文(或摘要);“办理公开制度”栏目可以发布本单位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公开制度等相关信息;“办理动态”可以适当公开发布本单位办理议案、建议和提案总体情况,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吸收采纳情况,有关工作动态等内容。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2年第二季度全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的通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2年第二季度全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6.29•【字号】秘函〔2022〕121号•【施行日期】2022.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2年第二季度全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的通报各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办公室:为持续提升全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通知要求,2022年5月31日至6月25日,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开展了2022年第二季度全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工作。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政府网站。
根据政府网站统计数据,本次对我省目前在“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中备案的842家政府网站进行了全面检查评分,检查比例100%,总体合格率100%。
在各市、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和省直部门网站中,有162家网站进入加分指标评分环节,占比99.39%。
其中,黄山、合肥、芜湖、宿州、六安、淮南、铜陵、宣城、马鞍山、安庆、亳州等市级政府门户网站,六安市裕安区、铜陵市义安区、安庆市迎江区、六安市叶集区、宁国市、芜湖市湾沚区、定远县、金寨县、桐城市、当涂县等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省粮食和储备局、省国资委、省统计局、省广电局、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研究中心、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管局、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等部门网站评分靠前。
(二)政务新媒体。
以我省目前在“全国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中备案正常运行的4100个政务新媒体为总体样本,共随机抽查全省各级各类政务新媒体756个,占我省运行政务新媒体总数的18.44%,抽查比例较第一季度提高0.92个百分点。
本次继续对省直单位和各市、县(市、区)政府开设的政务新媒体实行全覆盖检查,其中省直单位政务新媒体180个(含“安徽省人民政府网”微博、微信),市、县级人民政府开设的政务新媒体243个,其他政务新媒体333个。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行政许可等事项的通知-淮政〔2018〕62号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行政许可等事项的通知正文:----------------------------------------------------------------------------------------------------------------------------------------------------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行政许可等事项的通知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8〕2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取消行政许可等事项的通知》(皖政〔2018〕99号)精神,经研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国务院决定取消11项行政许可等事项,我市对应取消8项行政许可等事项(其中市级1项、县级2项、省市县共有5项)。
公布取消的行政许可等事项,相关部门要结合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制定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细则,尽快将适宜公开的向社会公布并加以宣传解读、确保落实到位。
附件:取消行政许可等事项目录(共计8项)2018年12月28日附件取消行政许可等事项目录序号项目名称实施部门设定依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备注1机动车维修经营行政许可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1. 加强对全市机动车维修行业的指导和监督。
2. 推进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在全市一、二类机动车维修企业的广泛应用,通过采集维修记录、车主评价、问题投诉等信息,推进维修行业诚信建设,强化维修行业的监管和服务。
“机动车维修经营行政许可事项”为行政许可事项“道路运输场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和加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子项2企业集团核准登记市、县(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1.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健全随机抽查“一单、两库、一细则”,形成动态调整长效机制。
财政局信访工作总结

财政局信访工作总结20xx年度我局没有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没有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此外,也没有收到各类针对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
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财政局信访工作总结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是密切党群关系、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途径,是为民办实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也是我们提高工作质量、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
,我局不断加强信访工作领导,着力改善信访工作环境,把信访接待、办理回复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任务,做到了接待、登记、回复一站式服务,提升了财政信访工作水平,支持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维护了绵竹的社会稳定。
一、加强领导,全员参与,把信访工作纳入全局工作重要日程为突出信访工作的重要地位,我局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高度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把财政信访纳入全局工作重要日程。
(一)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
今年我局调整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纪检组长和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局各处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形成了“局长上阵,人人参与”的信访工作格局,信访工作得到了局党组成员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专设了信访接待室。
我们根据财政信访工作特点,设立专门的信访接待室,与局纪检监察部门一起办公,由纪检组长亲自负责。
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为文明接待和文明办信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建立了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为提高信访工作质量,我局建立了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确定每周二为信访接待日,由局党组成员处理信访案件。
同时,其它工作日的信访案件由专人在信访接待室负责处理,做到时时有接待,事事有接待,信访接待不缺位、不空岗,把信访接待工作落到实处。
二、热情接待,文明办信,把信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信访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我们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热情接待,文明办信,及时处理来信来访,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信访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落实情况报告怎么写9篇

落实情况报告怎么写9篇【篇一】落实情况报告怎么写2023年1月16日在接到《关于做好春节期间保密工作检查的通知》后,我区高度重视,对春节期间保密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并迅速行动,积极整改。
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如下:一、完善保密组织体系调整充实我区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开发区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涉密重点科室分管领导和负责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并明确各自工作范围和职责。
制定完善了保密方案。
严格岗位工作的程序化管理,将定密、保密、检查等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有机结合。
二、健全管理制度保障体系结合我区实际,对原有的保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对缺项部分重新制定,以健全完善保密管理制度。
制定了包括《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冀州经济开发区机关工作人员保守国家秘密规定》、《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网络发布信息保密管理制度》、《涉密文件管理制度》、《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文件资料的传阅、使用、保存、销毁工作制度》等在内的保密工作制度和规定,以及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保密宣传、培训、教育制度,进一步严格规范日常保密工作,使保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确保保密制度落到实处。
三、彻底清理涉密载体我区综合办公室组织人员对机关现有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办公自动化设备及其存储处理涉密电子文档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
一是对机关所有的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的涉密情况和感染木马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检查,没有遗漏一台机器。
二是对移动存储介质、办公自动化设备进行清理。
对涉密、办公、信息传递等不同用途的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严格区分。
三是对政务公开信息进行了汇总检查,确保发布信息里不存在涉密内容。
四、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切实将保密工作落在实处,我区决定逐步加大对保密工作建设的投入,计划对开发区网络进行重新构建,统筹安排,综合考虑,以适应保密工作和机关日常工作两个需要。
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保密工作宣传、教育、培训,逐步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和能力,以提升我区保密工作整体水平。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淮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11.01•【字号】淮政〔2016〕75号•【施行日期】2016.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淮政〔2016〕75号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淮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年)》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11月1日淮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年)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市正紧紧围绕“转型崛起”建设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城市转型发展,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加快建设完善我市社会信用体系,着力构建“诚信淮北”,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皖政〔2015〕88号)及国家、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规划期为2016至2020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
淮北市是安徽省较早推进信用建设的地区之一,2004年即启动了“信用淮北”建设。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以打造“诚信淮北”为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诚信意识,因工作推进较快,2016年被评为第二批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的通知

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6.08•【字号】阜政办秘〔2018〕102号•【施行日期】2018.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关于进一步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的通知阜政办秘〔2018〕1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的通知》(秘函〔2017〕33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市依申请公开工作通知如下:一、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受理环节。
市政府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形式为书面申请、网上受理平台申请和当面口头申请,原则上不受理向市政府领导个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也不受理其他形式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申请人书面向市政府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市长热线办公室签收登记后,及时按有关流程转交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办理;市政府领导同志收到向市政府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由市政府办公室相关秘书科室人员及时转交市长热线办公室登记。
市政务公开办公室明确专人定时登录市政府网站网上受理平台,下载有关申请信息。
向市政府提交的有关信息公开申请,须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签收登记和市政务公开办公室负责人批办工作。
二、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环节。
市政务公开办公室接到批转的信息公开申请后,要及时签批到市政府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市政府办公室依申请公开工作由市政府电子政务办负责办理);市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并在3个工作日内书面回复市政务公开办公室,逾期未回复的或回复内容不规范的,将予以通报并在年度考评中扣除相应分值。
依申请公开书面答复意见由市政务公开办公室负责审批,敏感信息或重要信息公开答复意见报请市政府领导审定。
三、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答复环节。
经批准的依申请公开书面答复意见由市政务公开办公室统一制文,加盖“阜阳市人民政府依申请公开专用章”,按申请人指定形式在法定期限内答复申请人,并留存送达凭证及相关材料。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安徽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安徽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12.14•【字号】皖教秘[2010]581号•【施行日期】2010.12.14•【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安徽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皖教秘〔2010〕581号)各市教育局:为加强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落实,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水平,经研究,决定成立全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导决策,主要职责是:研究确定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政策和具体规划;研究确定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审核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地方课程建设与校本课程建设方案和地方教材审查结果;领导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四日附件:安徽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程艺省教育厅厅长副组长:金燕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省教育厅副厅长李明阳省教育厅总督学成员:郑大明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解平省教育厅人事处处长袁文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吴金辉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缪富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储常连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燕贵忠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处长石金明省教育厅民办教育处处长齐建平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查海波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主任宣进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阚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东华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李灿莉省教育宣传中心主任朱庆省教育信息咨询中心主任李锋省电教馆副馆长方东玲合肥市教育局局长岳军芝淮北市教育局局长马昭华亳州市教育局局长王共伟宿州市教育局局长刘玉泽蚌埠市教育局局长胡涛阜阳市教育局局长葛晓辉淮南市教育局局长沈中林滁州市教育局局长万亚平马鞍山市教育局局长项淮涛六安市教育局局长王炳祥巢湖市教育局局长王红月芜湖市教育局局长杨邦孝宣城市教体局局长方兴铜陵市教育局局长高彩琴池州市教体局局长童学军安庆市教育局局长刘陆寿黄山市教育局局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北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淮政务办〔2011〕14号 关于印发关于印发《《淮北市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通知
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淮北市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采取切实举措,抓好贯彻落实。
淮北市政务公开办公室 〇二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淮北市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的通知》(皖政务办〔2011〕1号)部署,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市开展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阳光政府的要求,通过开展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不断拓宽公开领域,创新公开形式,深化公开内容,提升政务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让人民群众充分知情、理解、参与、监督,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努力在优化市场经济环境上取得新突破,在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上取得新成效,为全市“争当皖北崛起排头兵、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创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 二、活动内容和责任落实 (一)深化行政决策公开深化行政决策公开。。 1.推进网络问政平台建设。在政府网站开设问政互动平台,畅通公众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和完善对群众意见的收集、整理及回 复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处理问题的透明度和时效性,稳妥化解社会矛盾。 (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县区政府) 2. 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程序化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程序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 (责任单位:市法制办) 3.提高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等,在决策中要广泛听取、合理吸收各方面意见,并反馈或公布意见采纳、决策执行情况,推进行政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 (责任单位:市政府相关部门、县区政府) (二)深化财政预算决算公开深化财政预算决算公开。。 1.推进财政预算、预算执行和决算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各级政府同级人大或常委会审查批准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部门预算和决算,以及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等预算和决算,主动公开出国出境、出差、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等行政经费支出。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县区政府) 2. 编制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预算。积极编制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预算,要通过适当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县区政府) 3. 制定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支出预算的公开力度,扩大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范围,制定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重点公开教育、医疗卫生、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社保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以及“三农”等方面财政专项支出,主动向社会公开民生工程资金的管理政策和分配结果。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城乡建委、市农委等市政府部门、县区政府) (三)深化政府投资项目深化政府投资项目、、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 1. 深化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公开。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前公示制度,公开政府投资项目的规划、用地、立项、招投标、施工单位、工程进度、竣工验收、预算决算等信息。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重点工程建设局) 2. 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交易制度、评标方法、操作程序、收费项目等关键环节信息公开。 (责任单位:市招标采购管理局、市重点工程建设局、市政府相关部门) 3. 建立和健全公开透明的招标采购统一市场。深化招投标管理体制改革,拓展集中招标采购的范围,实行招标采购活动集中委托执法,强化对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招标采购行为。 (责任单位:市招标采购管理局) (四)深化审计信息公开深化审计信息公开。。重点公开预算执行与决算的审计报告和民生工程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结果。大力推进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以及涉及民生、环境保护等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结果公开。 (责任单位:市审计局) (五)深化行政权力公开深化行政权力公开。。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继续清理、审核行政权力,完善行政职权目录和行政职权流程图,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全面完成清权确权工作,确保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开展工作。继续加强对行政执法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清理,对自由裁量空间分档设限,进行细化量化、制定标准。严格行政权力行使程序,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推进权力网上运行,促进权力运行过程动态公开,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 (责任单位:市监察局、市编办、市法制办、市政务公开办) (六)深化做好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深化做好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从社会关注度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拓展办事公开的领域。公开范围要从传统的教育、医疗、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行业,拓展到住房、计划生育、环保、通信、电信、旅游、金融、食品、药品、城管、农资等领域。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相关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指导,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增强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实效。公共企事业单位要全面清理服务事项,依法公开办事的 依据、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工作规范、办事流程、办事纪律、办事结果、监督渠道等内容,利用公共媒体、互联网、公告栏、电话咨询等各种方式,实现办事项目有关信息的充分告知,便于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指导意见。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城乡建委、市卫生局、市人社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各公共企事业单位) (七)深化推进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深化推进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推进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在形式和内容上互相衔接、相辅相成,提高基层政务公开的质量。重点公开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重大举措、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重大安排,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征地补偿、农村综合改革措施、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涉农补贴、扶贫救灾资金、社保补贴资金、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申请审核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涉农法律法规等。要加强对村务、社区事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推进乡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或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实现乡镇(街道)政务和村务、社区事务公开的良性互动。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房管局) (八)深化政务服务深化政务服务。。 1. 深化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深化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巩固推进已有工作成效,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深入推进 “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进程, 启 动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调整工作,着力深化“审管分离、权责挂钩”和“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的行政审批工作机制,做到行政审批业务骨干、项目和机构进驻到位,行政审批服务授权和管理到位。 ( 责任部门:市监察局、市编办、市法制办、市行政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 2.深入推进公共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已经颁布的26项行政审批服务地方标准,深入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行政服务标准化,加强管理培训,建立执行标准实施检查考核制度,不断查找问题并持续改进,以服务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中心各项工作科学规范推进,做到服务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打造高效、规范、便捷的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规范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管理水平。 ( 责任部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 3.进一步加强审批服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审批服务信息化建设。。在进驻中心部分部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组织协调,研究出台网上审批方案,推进中心业务整合和政府各部门门户网站的整合,加强网络对接,实行全市行政审批网络纵横互通、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并联审批和电子监察,推进“全天候公共服务、全流程网上审批、全过程网上监控、全方位资源共享”的“不下班”网上政府建设。 ( 责任部门:市政府有关部门、县区政府、市县行政服务中 心) 4.巩固提升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成效巩固提升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成效。。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建立联络员制度,明确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项目办理协调服务;落实好“主动服务、提前介入、靠前服务” 重点项目审批代办机制,进一步做好行政审批绿色通道项目对接工作。按照全市招商引资“六个一”的工作机制要求,继续深化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机制,完善“一窗式”受理、“一口式收费”、“一站式服务”、联合图审、联合勘查和验收等机制,把与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关联度大的水电气以及垄断性中介组织、市场化的公共服务机构进驻中心。 ( 责任部门: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工业园区、市县行政服务中心) 三、方法方法、、任务和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动员部署阶段((5月—6月)。主要任务是结合政务公开宣传月活动,广泛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省市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有关文件法规等,提高对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研究推进活动有关举措,分解工作任务,进行动员部署,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深化推进阶段深化推进阶段((7月—10月)。主要任务是对照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内容和要求,重点抓好分类指导、调研督查、阶段考评等工作,扎实推进深化政务公开的各项工作,把深化行政决策公开,深化财政预算决算公开,深化政府投资项目,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深化审计信息公开,深化行政权力公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