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铜、铅、锌、镉、锰、铬、镍、钴、钒、锡、铍及钛量测定 溶液配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地下水铜、铅、锌、镉、锰、铬、镍、钴、钒、锡、铍及钛量测定 溶液配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地下水铜、铅、锌、镉、锰、铬、镍、钴、钒、锡、铍及钛量测定 溶液配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DZ/T 0064.22—202X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单元素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

A.1 铜标准溶液(1.000 mg/mL)

称取0.1000 g 电解铜(Cu)置于烧杯中,加入10 mL硝酸(1+1),微加热使Cu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水及10 mL硝酸(1+1),冷却后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电解铜处理:浸泡在盐酸(5+95)中,煮沸5分钟,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干燥后称样。

A.2 铅标准溶液(1.000 mg/mL)

称取 0.1077 g 高纯氧化铅(PbO)置于烧杯中,加入20 mL浓硝酸,低温加热至溶解。冷却后移入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A.3 镉标准溶液(1.000 mg/mL)

称取0.1142 g 高纯氧化镉(CdO)置于烧杯中,加入20 mL硝酸(1+1),加热至溶解。冷却后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A.4 锰标准溶液(1.000 mg/mL)

称取0.3471 g 光谱纯四氧化三锰(Mn3O4)置于烧杯中,加入25 mL浓盐酸,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2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A.5 镍标准溶液(1.000 mg/mL)

称取0.1409 g 光谱纯三氧化二镍(Ni2O3)置于烧杯中,加入20 mL硝酸(1+1)加热溶解完全。冷却后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A.6 锌标准溶液(1.000 mg/mL)

称取0.1245 g 经800℃灼烧1小时的高纯氧化锌(ZnO)置于烧杯中,以水润之。加入40 mL硝酸(1+1),低温加热至溶解。冷却后移入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A.7 铬标准溶液(1.000 mg/mL)

称取1.4144 g 经150 ℃干燥2小时的基准重铬酸钾(K2Cr2O7)置于烧杯中,以高纯水溶解并定容于500 mL容量瓶中,摇匀。

7

DZ/T 0064.22—202X

A.8 钴标准溶液(1.000 mg/mL)

称取0.1407 g 高纯三氧化二钴(Co2O3)置于烧杯中,加入40 mL盐酸(1+1),低温加热至全溶。冷却后移入100 mL 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A.9 钒标准溶液(0.500 mg/mL)

称取0.5739 g 在干燥器中干燥三天的偏钒酸铵(NH4VO3)置于烧杯中,加入高纯水300 mL,

10 mL盐酸(1+1),溶解并定容于1000 mL容量瓶中,摇匀。

A.10 锡标准溶液(1.000 mg/mL)

称取1.0000 g 金属锡(99.99%),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200 mL浓盐酸,待其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A.11 铍标准溶液(0.500 mg/mL)

称取0.1388 g 光谱纯氧化铍(BeO)置于烧杯中,加入10 mL 氢氟酸,5 mL浓硫酸,加热至冒尽白烟,残渣用40 mL盐酸(1+1)溶解,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A.12 钛标准溶液(1.000 mg/mL)

称取0.5000 g 海绵钛(Ti),置于烧杯中,加入200 mL盐酸(1+1),加热至溶解。冷却后移入500 mL容量瓶中,用盐酸(1+1)稀释至刻度,摇匀。

8

DZ/T 0064.22—202X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参考工作条件

以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为例的工作参数见表B.1。

表B.1 工作参数

测定元素的分析谱线,详见表B.2。

表B.2 分析谱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