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鉴赏概说

散文鉴赏概说

散文鉴赏概说

广义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抒情散文(狭义)

艺术特点:海阔天空(题材领域和取材范围)抒情状物(表现手法)散文不散(立意特点)

易写难工(散文作法)

散文的艺术鉴赏(重点)艺术构思的匠心构思的艺术化,表明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时,十分注重情感流动的路径和布局,精心设计、苦心构思,然而形式上却无衣无缝、不留痕迹,常常是寓精巧于平常之中,使读者在不经意音感受到文章构思的功力。优美意境的创造意境:通俗地诽就是作者想通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立意与文章中所描绘的具体达到了水乳完美融合的境地,文章中的情景具有了某种象征的意义。

诗情文采的铺染所谓诗情,就是散文的语言要有诗一样的情调,它是发自肺腑的话语,是经过加工的、精心锤炼的结晶,是最自由潇洒的语言。所谓画意,就是散文的语言必须具体形象、生动感人、惟妙惟肖,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人、如闻其声。语言要有音乐美、节奏美、色彩美、形式美。

是否具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和生活情趣,给予人思想启示和审美享受散文立意应该突出事物美好本质的一面,应该展示生活中明丽的色彩,或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或是一种正确的思想启示,或是一种艺术的审美享受,使读者的审美得到满足,思想得到启迪,境界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精神更加充实。要点强调:散文鉴赏要强调意境的审美感受。可以说意境是散文的神韵和灵魂所在。

第六节叙事散文鉴赏

叙事散文是以叙事为主、因事缘起的散文,包括写景散文、咏物散文。叙事散文的鉴赏,要侧重于叙事的手法和技巧,看它是如何因事缘情,在叙事中含蓄隽永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要点强调:叙事散文的抒情特点在于因事缘情。作者的情感常常

曲折地隐含于委婉跌宕的叙事之中。善于从叙事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是叙事散文鉴赏的关键。

练习:解读李兆权的《丑娘》

第七节抒情散文鉴赏鉴赏抒情散文,要善于触摸其深层的抒情脉络,搞清情感的走向,抓住抒情散文的纲,这样文章各个局部才能得到完美的解释。

要点:要善于从似乎散乱的情景片断中,去勾勒辐射整个散文的神韵凝聚点,这就是散文所谓的“形散神聚”练习:解读巴金《繁星》

第八节议论散文鉴赏议论散文也称“说理散文”、“哲理散文”,它的议论往往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议论散文的鉴赏要注重从情中悟理,从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注意:议论散文与议论文的区别

练习:解读瞿秋白《儿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试译文章开头诗意并说明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

1、学习浩瀚的文献耗费了中年的时光,这是今后获得发展的重要缘由,猛忆儿时就有一种心灵异样的感觉,就好像在混茫的前方看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这首诗是作者心灵的袒露,可以说是文章的大纲,对全文的内容作了具体和形象的概括。

2、作者为什么说“儿时”的可爱是无知,他要想念“儿时”、祷告“儿时”?

答案:因为是无知的原因才产生了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想念和祷告儿时就是为了唤醒儿时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3、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深刻的思想?其主题方式有什么具体特点?

答案:一个人如果觉得世界万事都不能引起新鲜感的时候,那么就表明了他生命力的衰退和死亡。为了继续前进,必须呼唤儿时的“无知”,以获取得新的进取心和求知欲。这篇文章以说理为主,用意象点染,通过意象和说理的交织来表达作者深刻的思想。

第九节科学散文

基础知识

科学散文是以科学内容为题材的散文,具体包括科学小品、科学随笔、科学杂文等。

它短小、活泼、锐利,情与理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科学性和知识性。

它题材广泛,或普及科学知识、宣传辩证唯物主义,或颂扬科学工作者的高尚品德,或宣传科学的研究方法等。

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语言形象生动,又科学、准确、鲜明。

鉴赏方法:

注重其如何运用文学手法来阐释科学内涵。

诗歌与散文

(1)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学习篇目,进行作品鉴赏。

(2)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

(3)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

(4)可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网上搜集有关资料,帮助对作品的理解。

(5)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6)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注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不要过于追求统一答案。

(7)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

(8)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二)选修课的评价

1.诗歌与散文

(1)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评价的基础,要注意考察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

展开全文阅读

(2)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通过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感受和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等。

(3)可通过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等具体成果考察学生的诗歌散文鉴赏水平。

(4)在诗歌散文评论和创作方面,既考察学生的参与态度,也评价其成果的水平。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结合不同文体特征进行阅读与鉴赏的能力,以及动用有关资料阐发作品的能力。

诗歌与散文

课程举例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为了认识中国古代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感受中华艺术精神,陶冶情性,丰富积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可以精选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诗歌与散文名作,供学生阅读鉴赏。模块的具体内容组织,可采用多种方式,有综合性的,如《中国古代诗词曲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等;有专选一个时代一种代表性文体的,如《唐诗鉴赏》、《宋词鉴赏》、《元曲鉴赏》、《唐宋散文鉴赏》等;也可以单选一个作家的作品,如《陶渊明诗歌鉴赏》、《杜甫诗歌鉴赏》、《韩愈散文鉴赏》、《东坡词鉴赏》等。

唐宋散文鉴赏:

学习本课程,可重点选读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散文名篇,理解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杰出的艺术成就。对韩愈的赠序文、论说文、传记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寓言文,欧阳修、苏轼的亭台楼阁记、山水游记、论说文、小品文等,可以重点研读。

在阅读中体会作家的人生追求和胸襟怀抱,进步的社会理想和积

极的人生态度,理解散文作品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学习用现代的正确观点和思想方法来分析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倾向,认识其意义和局限。可从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适当联系作家的生平和思想、作品写作的具体背景,以及前人对作品的品评,来加深理解。

对这些作家在散文创作中立意、选材、手法、风格、语言方面的个性特点,以及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成就,通过阅读品味,有所领悟和把握,但不必深究。对唐宋八大家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有大致感受即可。

运用已有的文言语感、文言文语言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借助工具书和今人注释,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能顺畅地将古代散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应反复诵读,直至背出,在涵咏中体验其思想和艺术魅力。积累优秀散文中的名言佳句,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学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举例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

本课程模块具体内容的组织,与上面课程类似。属于综合性的,可开设《中国现代诗歌鉴赏》、《中国现代散文鉴赏》等课程,如:中国现代散文鉴赏:

选读“五四”以来我国现代散文的优秀作品,在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社会背景和个人遭遇处境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了解散文的有关知识,从构思炼意、选材谋篇、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对散文作品进行赏析,领略作品内容之丰、形式之美,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接受现代人文精神的熏陶。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从感知和领会、理解和阐释、对照和比较、辨析和品味、引申和联想、质疑和评价等不同的角度阅读现代散文作品,提高阅读水平。

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把年代、作家、题材、体裁、风格等相同(或不同)的作品组编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从作品的主旨立意、构思谋篇、意境格调、语言风格、社会意义以及美学价值等方面加以对

照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所读文章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倾向加以理性的思考,提出合理的质疑和批判,从时代社会发展背景和作者个人阅历学养等角度,对散文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指出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认识上的偏颇或错误,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了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的基本情况,知道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开展小组研究活动,就某一个专题(如《朱自清的语言风格》《走近郁达夫》《鲁迅〈秋夜〉的美学意蕴》《解读余光中》等)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组织读书报告会。

以单个作家的作品鉴赏为内容的选修课程,可开设《徐志摩诗歌鉴赏》、《郭沫若诗歌鉴赏》、《朱自清散文鉴赏》、《冰心散文鉴赏》、《鲁迅杂文鉴赏》等。

课程举例三:外国诗歌散文鉴赏

本课程精选世界各国古今优秀作家的诗歌与散文名篇,供学生阅读鉴赏。模块内容的组织方式可参照上述课程,可开设综合性的课程如《外国诗歌鉴赏》、《外国散文鉴赏》等;或按国别开设,如《俄国诗歌鉴赏》、《英国散文鉴赏》等;也可选择单一作家的作品开设课程,如《普希金诗歌鉴赏》、《泰戈尔诗歌散文鉴赏》等。

散文鉴赏教学设想海岩教研室沈建中

散文阅读鉴赏的考查重点在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品味语句含义;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分析语句结构层次及表现形式;鉴赏语言及表述技巧;分析观点态度和评价思想内容。

辞美意美形美

二、散文的特点及鉴赏策略

文艺性散文的特点:

1、取材广泛,兼容并包

2、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3、真情实感,以小见大

4、语言艺术,尽可展现

文艺性散文的鉴赏策略

1、整体阅读,把握文旨

2、了解背景,披文入情

3、瞻前顾后,理清思路

4、揣摩语言,品味内涵

5、弄清特点,解析技巧

三、高中第三册散文鉴赏教学设想

1、起始课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散文及散文鉴赏知识

2、教学中应根据各单元的不同特点,搞好教学设计,突出鉴赏重点

3、组织1~2次专题性研究学习

第四单元的教学应从“情”之入手。

首先要体察文章中表露的情感,探究作者产生某种情感的缘由

其次要整理文中用以寄托情感表现情感的“物”

再次要分析作品中传情达意的语言及艺术手法

第五单元的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正确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

二是领会和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特别是情理交融的表达方式

三是结合不同文体,品味语言特点

第六单元教学可分这么几步走:

一是结合注释,初读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二是通过必要的诵读,读懂文字,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三是在读懂文字的基础上,进行赏析(鉴赏散文的语言特色,特别是整句和散句结合的特点;体会古代散文在记叙中议论抒情的特点。)

四、散文鉴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

语文教学是“一通百通”的,常常是突破一点,便像油一样“点

化”开去,促使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冯起德)

2、注意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

让学生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郁达夫)

让学生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的歌”(托尔斯泰)

3、注意处理好基础知识积累与鉴赏能力培养的关系

4、注意处理好教本与读本的关系

周作人散文风格概说

周作人散文风格概说 首先注明一个问题:标题的概说指的是大概的说一说,是看了名家点评之后的大概总结,以及自己在读过其散文后的一点见解,本人学识浅薄,总不敢以大家之口吻对其进行概说,只能是大概说说而已!此该说不同于文学理论教程的概说。 一、有关周作人 周作人,出生于1885年,1967年去世。在八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有过文学艺术上的辉煌,在现代散文创作的园圃中,其散文独树一帜,留下了一段永恒的烙印。 周作人是周树人(鲁迅)的二弟,故乡的老宅和三味书屋有他童年的身影和回忆,家庭和环境的熏陶,以及它丰富的人间阅历,给了他厚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其独树一帜的散文风格,在现代文学发展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散文流派,时至今日仍可见到其延续的影响。 二、周作人散文风格特点 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大体有“人事评论”和以抒情、记叙为主的“美文”这两两大类型。相应的,也就出现了“浮躁凌厉”和“冲淡平和”两种不同的文学艺术风格。每种风格各有自己的特点,显示了他“深湛”的艺术造诣。这两种风格,通过周作人的一句话可以看得出来:“我从前曾经说过,平常喜欢和淡的文章思想,但有时亦嗜极辛辣的,有掐臂见血的痛感,……唯索解人殊不易得,昔日鲁迅在时最能知此意,今不知尚有何人耳。” (一)、浮躁凌厉 浮躁凌厉这种风格特色在周作人“关于人事的评论”中显得很明显。这类散文注重了议论、批评的杂感,触及现实,针砭时政,战斗的锋芒包藏在“湛然和蔼”的平淡叙述中。这也恰是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许多评论家,往往是以满腔的热情,激愤的言辞,写出慷慨淋漓的话语,控诉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而周作人却没有因为所要表达事物的不同而改变其一贯的习文风格,依旧是那样的温文尔雅,字里行间充满着评判和感慨。 周作人对封建传统思想的批判,写的酣畅淋漓又亦庄亦谐。在讽刺军阀暴政中,利用了“幽默与反讽”的写作方法,让被讽刺的人看了不舒服,却又挑不出刺儿来。是一种极其含蓄却又极为辛辣的讽刺方法。另外,他在针砭“病态社会”和愚昧国民性的时候,也在含蓄的“绅士”中又不缺尖酸泼辣的一面。总之“浮躁凌厉”可以恰如其分的概括这种风格特点。(二)、冲淡平和 “冲淡平和”这一大特点大多是体现在以抒情,记叙为主的“美文”之中。有许多的代表作,如《自己的园地》和《故乡的野菜》等许多散文和小品文。他的文笔不是像鲁迅那样的犀利,而是一种闲适怀抱的“平和”的写作方式。一种迥异的风格特色呈现给读者,单纯的艺术审美角度再来审视,这一类散文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了,甚至是以我个人见解是已经达到了中国现当代闲适散文的极致。 一种静心养性,平和冲淡的风格总是给人一种耳目清新,香甜酣畅的气息环绕周身,沁入心脾的感觉。不知该如何言语,只禁不住的拍手称奇。耐人寻味。 三、总结概说

散文阅读鉴赏——概说

散文阅读鉴赏——概说 散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散文包括诗歌、骈文之外的一切文体;我们所说的散文概念应当是狭义的概念,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按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写意、议论随笔等四大类别。写人叙事类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写人叙事以抒情写意的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抒情写意类散文是以抒情为主要表现手段,辅之以描写、记叙和议论,重在主观情感抒发的散文;议论随笔类散文是指用来表现思维成果、显示出一种理趣与哲思的散文。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内容散、章法散、笔法散;而“神不散”,则是说题旨鲜明,意蕴通达。不论内容怎样“散”,总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不管结构笔法如何散,总有内在韵味、情趣笼罩着全篇,或清新、或隽永、或华美、或古朴,情趣虽各异,归旨却为一。 [一] 现代散文创作同现代诗歌小说创作一样,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直接成果:在反对封建道德、崇尚个性自由、追求民主科学等新思潮的推动下,现代白话散文很快破土而出。最早也最著名的是《新青年》开辟的《随感录》专栏,接连发表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人挥洒自如、大小由之的文章,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而且开日后杂文创作之先河,影响极为深远。稍后,与重在议论的《随感录》不同,抒情散文作为现代散文的主干开始产生,五四以来第一批散文家不时有佳作问世。 经过新一代散文家的不懈努力,渐渐确定了散文的文体观:第一,与范围广泛的古代散文不同,现代散文发展成为“与诗歌、小说、戏剧并举而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第二,长期以来重在“载道”即代圣贤“立言”的“古文”,终于为个人抒情言志的现代散文所代替。 五四时期的不少散文作家具有锐意创新的精神。鲁迅不仅是小说大家,也堪称散文创作的多面手,他的《野草》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散文诗集,篇幅不多但分量极重。论想象之奇特、意境之深邃、手法之新颖,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而其作品所展示的那种孤独而偏要奋进、悲凉仍不放弃抗争的心境,更是令人咀嚼不尽。《朝花夕拾》是鲁迅中年时所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冷静的叙述中渗透着睿智的思考,活泼的场景里寄寓着无限的感慨,抒情的笔墨里不乏机智的嘲讽,某些当时不甚了了的事件开始具有了触目惊心的时代意义;而笔下极具个性的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人物,也带着深刻的时代印记耸立在我国现代文学的长廊里。周作人取法英国随笔和明末公安派小品,形成了冲淡平和、庄谐杂出的风格,创作了《喝茶》《苦雨》等一批融知识、哲理、趣味于一体的生活小品,对以后的小品文创作影响颇大。朱自清的《背影》等怀人忆旧的散文,返璞归真、不事雕琢,“富于至性深情”;《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写景散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十分精细,对形状、声音、色彩的感觉尤为敏锐,几乎到了毫厘必辨、一丝不苟的境地,而行文又极为活泼流畅,朗朗上口。冰心的《寄小读者》《往事》用清丽典雅的文笔,不倦地赞颂着纯洁的母爱和童心,地域、环境不同而主题一贯,感慨、联想万端而基调不变。究其实,这些温婉的文字同样体现了五四精神的一个侧面——跟蔑视妇女儿童的封建卫道士进行抗争。 新文学第一代散文作家中还有郭沫若、郁达夫、叶圣陶、许地山、茅盾、俞平伯等人,他们各以富有艺术个性的作品,为现代散文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总体来看,不管散文家的创作道路怎样不同、风格如何殊异,凡是成功之作,都渗透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性精神,都符合启蒙思想家向新文学提出的一个共同原则:“立诚”“写

先秦散文概说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的长达三、五百字,记录贵族事功、诉讼原委或赏赐情由等等,记叙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这些可以看作是古代散文的雏形。 先秦散文是中国散文的发轫。主要保存在《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包括《左传》、《国语》等先秦叙事散文和《论语》、《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先秦时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还不分明。当时的散文,只能说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但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产生过很大影响,因而被视为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先秦散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散文,一类是诸子散文。 一般地说,历史散文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由于先秦时期纯文学散文尚未出现,而历史著作中的文字叙事、写人非常生动、形象,语言也富于文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先秦的历史散文可以说是文学性较强的散文。先秦的历史散文,文学性不强的《尚书》、《春秋》可以不论,而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其代表。《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之并存的还有齐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仿照《春秋》用鲁国国君的世次编年,是一部自成体系的独立完整的历史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据说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全书近二十万字,全面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 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我国的史官建制很早,按周代的制度,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职位。《汉书·艺文志》记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尚书》记载了商周君王对臣民发布的各种政令,文辞简练。《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记事严谨,语言精炼。 应该说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历史著作,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是其代表。《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此书丰富多彩,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左传》擅长战争描写,它不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有条理的叙述出来,并且从大处着眼,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内容。《曹刿论战》和《秦晋肴之战》等篇,都写得非常出色。《国语》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一种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大事。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不及《左传》,然而它有的叙事比《左传》更鲜明生动,如写“厉王弭谤”和“勾践复国”的文字。《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写唐且出使秦国,唐且与秦王谈起“布衣之怒”,秦王轻淡的说,布衣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慷慨陈词:“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说完,拔剑而起,这一番慷慨豪壮的言辞,打掉了秦王不可一世的凌人盛气。《战国策》中的纵横家辩士,还擅长运用寓言进行说理、论证,象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成语故事,都出自《战国策》。 《左传》和《战国策》对后世的散文家有着深刻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曾经大量采用这两书的材料,并汲取了它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汉代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文章,其雄辩风格得之于这两书也很多。历代史书的编撰,以至唐宋散文家的记叙文,在语言和表现方法上,也都受到先秦散文的影响。

中国古代散文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散文史 一、关于散文 (一)本体论 关于“形散神不散”关于“文学队伍中的轻骑兵”关于“散文必须创造意境” 1、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自在地抒发作者情感与思想的文体。” “散文的实质就在于自由自在地描述自己对社会人生和宇宙万物的深切体验,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表露自己充满个性色彩的人格风范。” 2、散文的特点: (1)角度:第一人称。(2)内容:真实性。(3)结构:非虚构性。(4)文体:非限定性 (5)语言:日常生活语境。 (二)范畴论 《大英百科全书》对“散文”条目的诠释: “给非小说性散文下文学定义,是一项具有很大挑战性的任务。很明显,非小说性散文作为一个无限广阔、多样的文学领域,是不能以任何单一的内容、技巧或风格概括其特性的。它的定义只能规定得很松弛,以它不是(诗歌、小说、戏剧)来表示。” 二、中国古代散文的概念 (一)中国古代对“散文”的认识 ⏹关于“文”、“文章”、“文学” 先秦出现“文”“文章”的概念。“文”,纹理,花纹。彩色交错。“文章”本义与“文”相似,指错杂的色彩或花纹。后被引申。如《论语》,“巍巍乎其成功也,焕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文中的文章指美好的礼乐制度,这是广义。狭义,专指文章家的著作而言,包括一切体式的文字著作。 ⏹关于韵、散之说。汉人提出,散文是不用韵的文章。吕东莱(略) ⏹关于文、笔之说。六朝时,人们将有韵的文章叫“文”,无韵的文章叫“笔”。刘勰(略)文包括诗歌和辞赋, 笔包括论辩、诏令、奏议、书信、碑志等。 ⏹关于“古文” 唐代,韩愈、柳宗元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文章传统,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即提倡写作“古文”。从此,“古文”与骈文对立,成为作家进行创作的主要文体。 ⏹关于“散文” 最早见于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引周益公“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词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到了清代开始流行。 (二)“中国古代散文” 在中国古代,“散文”的概念主要是相对于“韵文”和“骈文”而言的。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都概称散文。 (三)中国古代散文体式上的特征 1、句式上,是散行单句,并不特意追求排偶;虽也讲究文句的整饰,但仅是点缀而已。 2、语言上,不讲究平仄和声律,不受韵律的约束。崇尚质朴平易,强调“词达而已”。 3、表现手法上,以叙事说理为主,不以铺陈描绘为能事。不着意堆砌典故。 三、中国古代散文的特点 (一)功能上的实用性 1、追求实用,崇尚真实,带来了文章的真实,这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特点。 曹丕:“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2、它又并非不重视文采。仲尼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二)文字上的特殊性

先秦汉魏六朝散文概说

先秦汉魏六朝散文概说 第一篇:先秦汉魏六朝散文概说 11先秦汉魏六朝散文概说 一.关于中国古代散文:散文:文学的一大样式。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和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广义:散体文、赋体文、骈体文。狭义:散体文。 二.广义上三种散文形式的特征:1.散体文的特点:句式上,散体文的基本特征是单行散句,并不特意追求骈偶。不讲究平仄和声律,不受韵律的约束。表现手法上,散体文以叙事说理为主,不讲求铺陈描绘。2.赋体文特点:是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颇为特殊,它既像诗,又像文,兼有诗文二者的特质。基本特征是铺陈,铺叙。3.骈体文特点:讲究对偶,多用四六句,特点有三:着意对偶,辞藻华丽;讲究平仄、声律,多用典故,引古论今。 三.不同阶段的散文的发展状态 1.先秦散文:散体文蓬勃发展的时期。春秋时期最为兴盛。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尚书》、《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诸子散文:《老子》、《墨子》、《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2.汉代散文: 散体文:史传散文: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论说散文:贾谊《过秦论》;晁错《论贵粟疏》。 赋体文: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张衡《归田赋》。3.魏晋南北朝散文: 散体文:诏书: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书信: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序:王羲之《兰亭集》序; 文学批评:曹丕《典论•论文》;陶渊明:《桃花园记》、《五柳先生传》。

赋体文:曹植《洛神赋》,左思《白发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骈体文:孔稚珪《北山移文》,丘迟《与陈伯之书》,吴均《与朱元思书》。 第一讲 先秦散文先秦散文脉络 一.巫史记事和散文的发展 1.从卜辞到《周易》卦爻辞;2.《易传》的哲理之文;3.《山海经》的传奇志异之文。二.历史散文 1.虞、夏、商、周之书 未经加工的钟鼎彝器之铭。经过加工的虞、夏、商、周之书――《尚书》。2.春秋战国之史 《春秋》:特点是用笔简练、微言大义;《国语》:特点是平实自然、明白流畅;《左 传》:叙述完整,文笔严密,语言委婉而富有文采;《战国策》:气势充沛,明快犀利。 三.诸子散文(私家著书和散文的发展)《论语》特点:言简意赅、含蓄隽永┐ ┤语录体――春秋战国之交;《墨子》特点:讲究逻辑、质而不文┘ 《孟子》特点:善于辩论、极有气势]对话体――战国;《荀子》特点:引物连类、设喻说理┐ 《庄子》特点:汪洋恣肆、想象奇特┤独立成篇――战国。 《韩非子》特点:严峻峭拔,论辩透辟┘ 第一章先秦历史散文 第一节.巫卜记事和文章的发展 1.从卜辞到《周易》卦爻辞:卜辞:中国最早的散文,从现存的文献材料看,是甲骨卜辞。卜辞是这个时代散文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后发展为《周易》卜辞。《周易》卦爻辞:甲骨卜辞都是片断的记录文字,既不成篇,也不成章,在大量占卜的基础上,产生了多样的占卜方式,出现了专门为巫卜所用的系统的卜筮著作《周易》。《周易》

先秦两汉散文 笔记

第一章先秦散文概说 第一节我国散文的起源 1、散文的概念 与韵文相对(不押韵即散文),出现较晚 概念: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宋《鹤林玉露》 2、散文的产生 从文字记事开始(比诗歌出现晚,诗歌在文字产生前已经以口头流传的形式存在) 文字产生前,两种记事方式 A结绳记事 B刻划符号记事 甲骨文 甲骨占卜:序辞、命辞、占辞、验辞 钟鼎彝器 周易(接近规范的散文) 卦:卦画、标题、卦辞、爻辞 内容: 1、表现行旅生活 2、反映战争 3、反映尖锐社会矛盾 4、反映原始风俗 第二节先秦散文的特点 中国古代散文总体的特征 1、强调实用 2、浓郁的政治色彩(实用是为政治服务,与官方紧密联系,大部分散文都是官方文书) 3、散文的理论稳定少变(文以载道、证道、喻道、明道) 先秦散文的特点 1、主要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历史散文的产生,源于史官传统 诸子散文的产生则与周王朝统治权衰落、士阶层兴起有密切关系 2、文史哲不分 3、我国古代各种文体文章滥觞 第三节先秦散文的发展阶段 一、殷商西周先秦散文的形式阶段 甲骨卜辞、殷周的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辞》、《爻辞》和《尚书》中的《商书》、《周书》 主要是占卜语录和王公言辞政令的记录 篇幅短小、文采不多,大都佶屈聱牙,艰涩难懂

二、春秋战国之际,历史散文空前繁荣,臻于成熟,诸子散文崭露头角 历史散文:《春秋》、《国语》、《左传》 诸子散文:《老子》、《论语》、《孙子兵法》 诸子散文以语录体为主,文字简练、篇幅短小,富有哲理性,但论述未充分展开 三、战国中期,唱主角的是诸子散文 以《孟子》、《墨子》、《庄子》为代表,从语录体逐步发展为对话论辩体,专题论文 四、战国后期 历史散文:《战国策》、《晏子春秋》 诸子散文:《荀子》和《韩非子》,代表先秦论说文的最高水平 第二章先秦历史散文 第一节《尚书》、《春秋》 一、《尚书》 1、《尚书》的成书与真伪问题 现存最早的上古历史文献集 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关于《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 《今文尚书》——晁错 《古文尚书》——孔安国 2、《尚书》在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 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 《尚书》的文体:典、谟、训、诰、誓、命 最早的议论文:《无逸》、《秦誓》 最早的叙事文:《顾命》、《尧典》 《尚书》文章特点 语言特点:文字古奥、佶屈聱牙 风格:质直古朴 二、《春秋》 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 现存《春秋》乃鲁国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撰,以鲁国十二国君为序,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逐年记载这242年间鲁国的历史。 《春秋》记事简约,如同大事记,但所载内容多真实可信,可以定为信使。 《春秋》文字简括、平实、含蓄、明白流畅。 《春秋》对后代历史著作有重大影响,尤其在遣词造句中寓褒贬义,被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散文鉴赏概说

散文鉴赏概说 散文鉴赏概说 广义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抒情散文(狭义) 艺术特点:海阔天空(题材领域和取材范围)抒情状物(表现手法)散文不散(立意特点) 易写难工(散文作法) 散文的艺术鉴赏(重点)艺术构思的匠心构思的艺术化,表明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时,十分注重情感流动的路径和布局,精心设计、苦心构思,然而形式上却无衣无缝、不留痕迹,常常是寓精巧于平常之中,使读者在不经意音感受到文章构思的功力。优美意境的创造意境:通俗地诽就是作者想通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立意与文章中所描绘的具体达到了水乳完美融合的境地,文章中的情景具有了某种象征的意义。 诗情文采的铺染所谓诗情,就是散文的语言要有诗一样的情调,它是发自肺腑的话语,是经过加工的、精心锤炼的结晶,是最自由潇洒的语言。所谓画意,就是散文的语言必须具体形象、生动感人、惟妙惟肖,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人、如闻其声。语言要有音乐美、节奏美、色彩美、形式美。 是否具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和生活情趣,给予人思想启示和审美享受散文立意应该突出事物美好本质的一面,应该展示生活中明丽的色彩,或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或是一种正确的思想启示,或是一种艺术的审美享受,使读者的审美得到满足,思想得到启迪,境界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精神更加充实。要点强调:散文鉴赏要强调意境的审美感受。可以说意境是散文的神韵和灵魂所在。 第六节叙事散文鉴赏 叙事散文是以叙事为主、因事缘起的散文,包括写景散文、咏物散文。叙事散文的鉴赏,要侧重于叙事的手法和技巧,看它是如何因事缘情,在叙事中含蓄隽永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要点强调:叙事散文的抒情特点在于因事缘情。作者的情感常常

最新整理古代散文概说.docx

最新整理古代散文概説 主要文学现象、文学文体与文学流派 骈文——文体名,与散文相对。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是齐梁时期文章的代表。骈偶严整,声律谐美,辞藻华丽,多用典故,四六句型,是骈文最基本的文体要素。历代都有创作及名家。 中唐古文运动——“古文”是与骈文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先秦、两汉时期不讲究对偶、奇句单行、自由表情达意的散体文。古文运动是中唐时期适应政治上复兴儒学、反对割据、维护统一的需要,由韩愈、柳宗元倡导,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文风革新运动。古文运动促进了散文创作的繁荣,并直接影响了宋代散文的发展。 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前后七子倡言复古,散文创作以摹拟古人为事,往往缺乏思想,文字佶屈聱牙,流弊不小。唐宋派力矫其弊,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主张作文应学习唐宋文章的法度,但必须具有自己的面目。其散文创作在当时影响颇大,对后世也较有影响。 公安派——是明代万历年间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因其代表人物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为公安人而得名。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公安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竟陵派——明代后期文学流派。因其领袖人物钟惺、谭元春是竟陵人而得名。竟陵派主张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之风,与公安派基本相同。但他们认为“公安派”作品俚俗浮浅,因而倡导一种“幽深孤峭”的风格加以匡救,但刻

意追求字意深奥,又流于艰涩隐晦。竟陵派与公安派一样,在明后期反拟古文风中有进步作用,对晚明及以后小品文大量产生有一定促进之功。然而他们的作品题材狭窄,语言艰涩,又束缚其创作的发展。 桐城派——是清代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名。他们主张学习《史记》《左传》和唐宋八大家散文;提出“义法”的主张,即要求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在文风上是选取素材,运用语言,只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不用诗词与骈句,力求“清真雅正”,颇有特色。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时间从康熙时一直绵延到清末;地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 四、主要作家作品分析要点 《庄子》的说理艺术:《庄子》是哲理性散文,文章中虽有对其思考、思想的直接的逻辑性的阐发,但更多的时候庄子喜欢通过寓言这种形象的间接的表达方式来说理。庄子往往把深刻难懂的哲理寄寓在一个接一个或自创或有所本的寓言故事之中,在一种似真似幻的艺术氛围里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乃至奇思妙想。“寓言十九”是庄子说理的最大特点。 《孟子》的说理艺术:孟子是一个具有丰厚的学养、熟悉人情世故而又善于随机应变的人,在说理时,一是善于抓住所辩论问题的要害,由小及大,由远而近,层层深入,步步进逼,引对方进入自己预设的圈子里,将对方置于无言以对的窘境;二是善于在论辩中巧妙地运用日常化的比喻或穿插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增强说辞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左传》对战争的叙写:《左传》散文艺术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尤为突出的是善于描写纷纭复杂的战争。其特点是结构完整,情节精彩,运笔灵活,

【K12学习】幼儿散文教案-幼儿散文概说

幼儿散文教案:幼儿散文概说第一节幼儿散文概说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幼儿散文的概念和分类。 2. 让学生了解幼儿散文的发展概况和作用。3. 熟读附录中有代表性的幼儿散文,会分类。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 教学难点: 会给幼儿散文分类。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齐读附录中楼飞甫的《春雨的色彩》。 二、导语: 同学们,这篇小文通过鸟儿对春雨颜色的争论,意在启发幼儿认识春雨和各种植物的关系,进而感受春天的美。它美不美?,这篇能给我们带来愉悦和美感的幼儿文学作品叫做幼儿散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文体。 三、板书课题:幼儿散文 四、让学生先自读教材,划出知识点。 、师在黑板上出示几个问题: 1、 幼儿散文是传达幼儿_________及________,适合幼儿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散文。 2、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出现幼儿散文。 3、____世纪_____年代,幼儿散文真正崛起。 4、幼儿散文有什么作用? 5、幼儿散文可以分为哪几类? 、学生带着问题再看教材,板演,师生共同明确: 1、幼儿散文的作用有: 、陶冶幼儿的情感,培养美感。 、丰富幼儿的语言,有利于“幼小”衔接。 2、幼儿散文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 幼儿叙事散文、幼儿抒情散文、幼儿写景散文

幼儿游记散文、幼儿童话散文、幼儿知识散文 五、师串讲新知,举例明确。 重点放在分类,让学生明白每一种幼儿散文的概念、特点,怎么分,全班齐读或指名读相关作品,师生共同分析。然后让学生读附录中《苞米娃娃的大胡子》、《走进大森林》、《春娃》、《冬爷爷的大扇子》、《春天的小精灵》、《泼水节》、《花的沐浴》等幼儿散文,会分类。 六、小结本节内容。 七、布置作业: 1、熟练掌握幼儿散文的概念、种类。 2、熟读附录中11——15号幼儿散文,会分类。

先秦诸子散文概说 (刘文礼)

先秦诸子散文概说 (刘文礼) 先秦诸子散文概说 正文: 第一章:先秦时期概述 1.1 背景和历史背景 1.2 先秦时期的文化氛围 1.3 先秦诸子的出现和发展 第二章:孔子与《论语》 2.1 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2.2 《论语》的主要内容 2.3 《论语》的影响和价值 第三章:墨子与墨家散文 3.1 墨子的生平和思想 3.2 墨家散文的特点和主题 3.3 墨家散文的文学价值 第四章:荀子与《荀子》

4.1 荀子的生平和思想 4.2 《荀子》的主要内容 4.3 《荀子》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韩非子与《韩非子》 5.1 韩非子的生平和思想 5.2 《韩非子》的主要内容 5.3 《韩非子》的学术价值和争议 附件: 附件一:孔子与《论语》原文及翻译 附件二:墨家散文选集 附件三:荀子与《荀子》原文及翻译 附件四:韩非子与《韩非子》原文及翻译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先秦时期:指中国历史上公元前至战国时期的时段。 2.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和思想论述的书籍。 4.墨子:中国古代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5.墨家散文:墨家学派的散文著作,包括对社会问题的讨论和论述。 6.荀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荀子学派的代表人物。 7.《荀子》:荀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论述和政治主张的著作。 8.韩非子:中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9.《韩非子》:韩非子的政治理论和法律观点的著作。 10.学术价值:指对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重要贡献和影响。 11.争议:对于文献内容、作者观点等方面存在不同意见和解读的讨论。 附件: 附件一:《论语》原文及翻译(见附件一.doc) 附件二:墨家散文选集(见附件二.doc) 附件三:《荀子》原文及翻译(见附件三.doc) 附件四:《韩非子》原文及翻译(见附件四.doc)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先秦时期:指中国历史上公元前至战国时期的时段。 2.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关于散文写作的介绍及技巧

关于散文写作的介绍及技巧 导读 散文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题材,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文学表现手段,自由地展现主体个性风格,以抒情写意、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文学文体。散文写作首先要确认和追求的就是由情感和立意构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其次是散文的文本构成艺术和表情达意的各种表现技巧。 概说 一、散文的概念:散文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题材,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文学的、艺术的表现手段,自由地展现主体个性风格,以抒情写意、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文学体裁。 在中国古代文学里,主要是诗歌和散文平分天下。从广义来说,它包含有小说、戏剧、历史、哲学、传记等一切无韵的文体样式;诸如古代文体中的记、传、说、议、论、序、跋、奏、启、书等文体,甚至连笔记类小说、唐传奇之类都被视为散文。 从狭义来说,它是与诗词、歌赋等韵文相对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大凡是应用性的、议论性的、学术性的和文学性的文章,只要是散行无韵的,都是散文的成员。 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是:通过对某些片段的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篇幅一般不长,形式自由,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可以抒情,也可以发表议论,甚或三者兼有。散文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报告文学等。——《辞海》 二、散文的基本类型 (一)依据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和传播媒介分类电视散文网络散文广播散文纸质散文 (二)依据表达方式和内容分类记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抒情写意类议论随笔类

散文的特点 1.选材的生活化与广泛性 散文更多的是表现社会制度的细部变化,是情感、意识、态度的变化,是对世界的最实际的描写,最质朴的叙述,最由衷的咏叹。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胞,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欢快,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周立波 2.情境的个性化与主观性 散文是一种讲求真实性的文体。首先是内容的真实,态度的诚实,感情的真挚,即作者要有向读者“掏心”的诚实人格。散文敢于写自我的真情实感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无不活泼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郁达夫 3.表达的自由化与灵活性 运用表达方式灵活:综合各家之长,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于一体;也可使用暗示、象征、比兴、联想等手法,给人以一种舒展灵活、浑然天成的独特美感。结构形式自由:中心与线索多样——人物、细节、景物、象征物、时空、思感。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宋]苏轼 4.语言富有情韵 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散文笔调,是一种融情、事、理于一体的语言色调,往往叙议结合,兼有描写,情理渗透,侃侃而谈。 童年的时候,家乡还有许多牌坊。青山绿水,长路一条,走不了多远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条砌成,石匠们手艺高超, 雕凿得十分细洁。顶上有浮饰图纹,不施彩粉,通体干净。鸟是不在那里筑窝的,飞累了,在那里停一停,看看远处的茂树, 就飞走了。——余秋雨《阳关雪》

【故都的秋】学案

【故都的秋】学案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明文体——散文 (一)概说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是最自由的文体,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揭示其社会意义。 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二)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① [伴读] ①“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散文之“神”便是引领读者的那条脉络。 2.意境深邃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三)散文的分类 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哲理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 二、识作者 1、《故都的秋》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②。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伴读] ②郁达夫曾说自己是“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尚未完的悲剧”,但知识、不服输的气节和亲人的疼爱,偏让这出悲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出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2、知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8月。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

人物类散文阅读教学提纲

人物类散文阅读 【学习目标】 1.明确记人散文的特点。 2.掌握记人散文的阅读方法。 【重点难点】 1.高考真题剖析。 2.掌握记人散文的阅读方法、解题方法。 【学法指导】链接高考,讲练结合。 【学习过程】 一.概说 记人散文是以记述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 二.主要考点——鉴赏人物形象 考点诠释: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重点把握:①思想性。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和社会意义,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②艺术性。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三.方法点拨 1.作品中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 ①鉴赏人物形象,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 ②鉴赏人物形象应注意: 一是从作品实际出发,即作品中人物形象自身所具有的“东西”(人物的言行及作品对其所作的种种描写和评述)出发; 二是对人物性格要有简要的分析,即联系作品内容作简要分析。 2.作品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 赏析人物的肖像、动作行为、语言、心理等描写。 分析人物性格主要从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鉴赏时要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把握人物的行动,领悟人物的肖像,揣摩人物的心理,从而全面把握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重要途径: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基本套路: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形象的意义 形象的社会意义、教育意义、进步意义等。 四、真题剖析 例1:2013江苏卷 见《南方凤凰台》P.150-151 阅读老舍的《何容何许人也》,完成1—4题。 1.“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 分) 2.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4分) 3.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6分) 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 例2:2015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

201409:作业:中国古典名家散文鉴赏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陶冶精神情操;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第一部分:概说 一、作业主旨与核心: 学以致用,是中国几千年优良的学术传统 1、阅读曾国藩经典作品,像毛泽东蒋介石一样,去寻觅曾国藩管理智慧人生哲学。 2、力主原创作品:自己经过阅读与思考,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为最佳。这样一来,方可从曾国藩管理智慧人生哲学中体会其中的神韵,才能为自我所用!为自我服务!经营自己的人生!成就自己的梦想! 3、儒家中庸之道是为人为学的根本;行文切忌过于激进与过于保守。采用中性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作。 二、儒家学说最后集大成者——曾国藩 (比如《圣哲画像记》) 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和心灵寄托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让风雨飘摇的清朝延续半个世纪;军中高参王闿运鼓动他称帝,被婉拒;部下26名将领担任总督巡抚,势力绵延大半个清廷;比如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自动裁军交权;说服弟弟曾国荃江苏巡抚放权;《曾国藩家训》曾家后代得以保全,遍布全世界而且享誉全世界。

三、曾国藩深远影响 1、曾国藩不仅是“千古完人”、“官场楷模”,还是中国历史上留下文字最多的人之一。经商要学胡雪岩,当官要学曾国藩。 2、“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毛泽东 3、“辛亥以前,曾阅曾文正全集一书,……民国二年失败以后,再将曾氏之书与胡左诸集,悉心讨究……实不愧为当世之名将。” ——蒋介石 四、曾国藩智慧人生——曾国藩文学作品鉴赏(作业重点)(学习委员落实下面24篇文学鉴赏题目,然后才能选择《曾国藩全集》目录篇章做作业) 曾国藩是晚清诗文大家,为桐城派古文中兴的关键人物,是桐城派的分支湘乡派的领袖,在文艺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并对近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经典散文名作:《曾国藩文选》钱仲联苏州大学出版社 1、曾国藩散文——圣哲画像记 2、曾国藩《讨粤匪檄》 中国古代的四大檄文:陈琳《讨曹操檄》;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朱元璋发布的《北伐檄》;曾国藩《讨粤匪檄》(均可做作业) 3、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 4、曾国藩《圣哲画像记》 5、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题语》 6、曾国藩《原才》 7、曾国藩:召诲8曾国藩:五箴并序9曾国藩:云桨山人诗序代季师作 10曾国藩:《谢子湘文集》序11曾国藩:黄仙峤前辈诗序 12曾国藩:钱选《制艺》序13曾国藩:《朱慎甫遗书》序 14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15曾国藩:孙芝房侍讲《刍论》序 16曾国藩:《王船山遗书》序17曾国藩:衡阳《彭氏谱》序 18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 19晚清衰世与曾国藩振世文章20曾国藩坚忍倔强的人格与其雄奇之文 21桐城派穷途末路与曾国藩“中兴”文章22曾国藩文章与“经济之学”

文学欣赏与创作教案

文学欣赏与创作教案 一、课题:第三章散文欣赏与创作概述 二、授课班级:04、05美术装璜,05公共管理〔脱产〕、中英文秘 〔业余〕,全校公修课班级。 三、教学目的、要求:讲授诗词欣赏与创作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欣赏诗词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1.《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5.司马迁《项羽之死》 8.文化苦旅之《都江堰》〔余秋雨〕 五、课程总学时、学时分配:共8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一〕概述;《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二〕李斯《谏逐客书》;司马迁《项羽之死》;欧阳修《秋声赋》。 〔三〕鲁迅《春末闲谈》;文化苦旅之《都江堰》〔余秋雨〕 上述每段课各安排3课时。 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教材以基础,辅以音像材料,全方位调动视、听、感受、想象、思考的积极性,并且采取字、词、句、段解说、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诵读、理论联系实际评析鉴赏等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让学生领会和享受文学作品的审美内容与方式、方法。〔二〕结合堂上讨论、写作文学批评作业等师生互动形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文学鉴赏力,进而实现“我手写我心”,“我写故我在”,尝试开展文学创作活动,最终

在社会上发表文学作品。 七、参考书 余秋雨《文化苦旅》等文集。 八、课堂练习 让学生对教学重〔难〕点先进行鉴赏讨论,再分析。 九、课外作业 学习完毕有感而发,创作一篇散文,并对自己的这一作品写一篇鉴赏文章。 十、课堂小结 在学生中受到广泛好评和热烈欢送,其学习热情空前高涨,06年度第一学期的全校公修课要增加班次才能满足其学习需求。 学生们非常热爱文学与欣赏课程,本学期这门公修课仅在海珠校区就有300多人选修,我系紧急增加班次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抑扬顿错高声诵读文学作品,探讨文学真谛,还写了很多热情洋溢的学习体会、心得的文章,普遍认为文学欣赏与创作的教学非常必要和实用。因为文学蕴藏着恒久的治世做人之道与管理智慧,掌握、传习、运用文学的综合思维,从中国传统文学中挖掘古代思想家的智慧,汲取生活智慧,并且与当代的思维相结合来指导工作,使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什么是最适合中国人的传统东西,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实现跨学科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对话,解开管理人的困惑,正是现今信息时代极为渴求和企盼的。所以很高兴能够在大学阶段继续语文学习,圆自己热爱文学的梦,也十分感谢老师们从中灌输的为人处世之道和文学审美方式方法,培养他们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会洞明世事的知识和如何做人、做学问、写作,懂得社会上各式各样人物的复杂心理,为今后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做好充分的思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