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常见繁殖障碍原因剖析

合集下载

常见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

常见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
酮 测 试 发 情 检 查 的准 确 性 ; 新 评 估 精 液 处 理 和 营养标 准进行 分 析 , 重 确定 是 否达 到标 准 ; 检查 奶 牛血
人 工 授 精 措 施 , 从 信 誉 好 的冻 精 生 产 厂 家 购 买 清 中矿 物质元 素 和蛋 白质水平 ,但 刚病 愈 的牛 1 要 周 精 液 , 定 期 开 展 人 工 授 精 技 术 培 训 ; 饲 养 管 内不能采样 ;无论如何要确保后备母牛配种时体重 并 对
因素 , 以消除该病 的诱 因; 做好仔猪保健工作 , 增强 仔猪抵抗力 ; 无临床症状 的带菌猪不能与健康猪混
养 ;不 可食 用 病 猪 肉 ;病 猪 死 亡后 应 及 时销 毁 、 掩
[ 王志远. 8 ] 猪病防治【 】 M. : 北京 中国农业 出版社 ,0 6 20.
埋, 以免传染其它健康仔猪 。
20. 0 2
面多依据平时积累的生产经验 , 没有完善的生物安 全体系 , 常造成仔猪患病甚至死亡 。只有采用综合
的 防 治措 施及 先 进 的诊 断 方法 , 才能 有 效地 扑 灭 和
[ I J 省荣 昌畜物兽 医学校 . 4  ̄l ] tl 养猪学 【 】 京 : M. 北 中国农业 出版社 ,
l 重 复 配 种
11 原 因分 析 .
弧菌病 、 牛胎毛滴虫病、 钩端螺旋体感染 、 嗜血杆菌 病、 衣原体感染 、 支原体感染等 ; 病毒性 疾病 , 如牛 传染性鼻气管炎 、 牛病毒性腹泻等 ; 中毒性疾病 , 如
1配种不适。包括没有正确把握配种 时机 ; ) 连 酮体 中毒、 霉菌毒素 中毒 、 氨气 中毒和 内毒素 中毒
防控
殖 与饲 料 2 1 第 7期 02年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病因与治疗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病因与治疗

221前列 稀 醇 0 ~ . . . . 06毫克 一 次 肌 肉注 射 , 4 或
者 子 宫 内 注 射 05 1 克 。 . 毫 ~
22 .. 黄体 素释放 素 ( R ,每次肌 肉注 射 2促 L H)
2 0 3 0毫 克 。 0 -0 3卵 巢 囊 肿
如 病 牛有 时发 情 或 者子 宫 颈 口黏 膜 肿胀 减 弱 时 则
卵 母 细 胞 退 化 或 死 亡 , 泡 液 增 多 、 积 增 大 , 不 卯 体 但
衰退 , 则可 引起 卵巢组 织萎缩 和硬 化 。 外 , 畜瘦 另 母 弱 、 殖 内分泌机 能紊 乱 、 疫过 重等也 能 引起 。 生 使
11直 检 症 状 .
排卵 。 体囊肿 是 由于未 排卯 的卯 泡壁上皮 发生 黄 黄 体化 或 者 是正 常 排 卵后 由于某 种 原 因 而黄 体 化 不 足 , 黄体 内形 成空腔 , 蓄积液 体面形 成 。 在 并
时 间 过 长 形 成 碎 片 一 点 一 点 排 出体 外 。有 时 管 理 人
52 .5同时采 用 加 味 补 中益 气 汤 3 5剂 内服 , | —
帮助 子宫 恢 复机 能 , 进 子宫 复 旧 。 促 两个 月后 发情
均 可配种 。 .
今 日畜 牧 兽 医 0 0 年 第 2期 21 1
2持 久 黄 体
323孕 酮 , 次可 肌 肉注 射 5 0 l0毫克 , .. 每 0一O 连
用 1 ~ 5天 0 1
持久 黄体 的主 要表 现是 发情 周期 循环 停止 , 母 牛 长期不 发情 , 营养 泌乳及 外 阴部都 和 妊娠 牛相 从
324促排 卵 3号 , 次肌 肉注射 3支 。一 日一 .. 每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病与治疗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病与治疗
15.
病毒对酸敏感袁对碱不敏感的特点袁可用过氧乙酸对牛舍地 面及食槽等进行消毒袁对非疫区要加强饲养管理袁牛舍周围 的杂草尧污物要及时清理袁保持清洁卫生曰禁止将病牛运输到 没有发病的地区袁且病死牛必须采取无害化处理袁以减少传 染遥 经验证明, 早发现尧早隔离尧早治疗这是防治本病的有效 措施遥 6小结
应用促卵泡激素的治疗该病效果明显袁 肌肉注射 100~200IU 袁隔日进行袁2~3 次即可遥 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本身 有重要的作用袁 在静脉注射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注射剂量袁肌 肉注射治疗优势明显遥
参考文献 [1] 王春 .规模化牧场奶牛呼吸道疾病诊断与防控要点[J].兽医刊,
2017袁21:12-14. [2] 朱新荣,等.奶牛场常见疾病调查[J].中国奶牛,2017袁04:37-40. [3] 谷城. 奶牛跛行风险因素的调查及跛行程度与血浆生化指标关
患牛的治疗需要增强子宫收缩袁促进胎儿胎盘和母体胎 盘的分离袁避免存在腐败的现象袁合理的治疗后有明显的预 防优势遥
. A2 ll子宫R内i膜gh炎ts Reserved.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重要的繁殖性疾病袁牛场发生几率比 较高袁也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遥 患病母牛表现正常受孕繁殖袁 母牛的泌乳性能降低袁导致母牛淘汰遥 从阴门中排出分泌物 后作为临床诊断指标遥 慢性子宫内膜炎袁发情时的分泌物做 出初步诊断和分析遥 控制感染清除子宫内容物很重要袁能有 效促进子宫收缩袁 消除全身症状遥 治疗可用 25% 的硫酸镁 100m L袁远征促孕灌注液 1 支袁连续应用遥 增强体质的阶段袁 可以补钙袁连用 3d遥 3 卵巢疾病
可能存在频繁和不规则以及长时间的持续发情等袁临床 表现外生殖器水肿袁阴唇增大后袁可能存在松弛的现象袁为了 避免出现阴门排出异常或者其他异常反应等袁需要进行直肠 检查袁 可以触碰到一侧或者两侧一个或者多个直径为 2.5~6.5cm 的囊泡遥 一般持续在 10d 左右遥 在治疗中盲肠检查 比较重要袁需要掌握外表发情和正常发情特征袁一般情况下 发情时间延长达到 3~5d遥 如果出现卵泡闭锁的现象袁诊断需 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袁进行多次检查后确诊遥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的处理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的处理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的处理(上传时间:2009-11-9 10:10:06文章来源:云南奶业协会信息中心浏览次数打印)收藏李继杰(昆明瑞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昆明,650201) 繁殖是奶牛正常生育的前提和基础,牛群的增殖,正常的产奶,良种的选择以及养奶牛的经济效益都与繁殖相关。

近年来,在全省各地做奶牛技术服务,深感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繁殖障碍,提高繁殖率,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子宫内膜炎引起的繁殖障碍炎性产物和细菌毒素的影响,奶牛出现周期性紊乱,损害精子活动,致使配种不孕,着床困难,发生早期胚胎消失,继发子宫内膜炎。

1.发生原因:分娩过程产道感染,助产时消毒不严、剥离胎衣、治疗子宫脱出时消毒不彻底,方法不得当;输精时不仔细,损伤阴道和子宫颈:发情判断不准,多次反复输精,畜体患有全身性传染病,如结核病,布氏病,和产后继发子宫弛缓,恶露蓄积,造成子宫内感染。

2.分类(1)隐性子宫内膜炎:母牛发情周期正常,阴道,子宫形态无异常,仅见子宫角增粗、变厚、柔软、收缩弱:发情时粘液增多,亮,混有絮状肠。

(2)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性周期,发情排卵正常,产后屡配不孕或受孕后流产。

阴道内膜有少量混浊液,发情时流出粘液色灰白混浊,不能拉丝,含絮状物;子宫角增粗,子宫壁厚质软,弹性降低,阴道内宫颈口开放,阴道肿胀、流血、有炎性分泌物。

(3)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性周期不规律,不发情。

阴道内流出多量浓性粘稠,灰白色或黄褐色,具恶臭:子宫角肥大,子宫壁厚不均匀,收缩反应微弱:子宫颈阴道流血,肿胀,有浓性分泌物贮留。

3.防治(1)做好产后子宫保健:尽量减少胎衣不下的发生,做好预防工作。

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在分娩后4小时以内肌肉注射衣速净(河北围场金发生产的专用药)40毫升,可切断子宫与胎盘绒毛联系和收缩子宫双效作用,尽快排出胎衣。

为帮助子宫内恶露排出,应在分娩后1—3天内。

肌注缩宫素2—3次,使子宫自净。

如果子宫颈口开放,子宫角粗大,子宫腔体大,收缩无力,应视为子宫恢复不良,肌注前列腺素。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奶牛繁殖障碍是指影响奶牛正常繁殖能力的各种疾病和因素。

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原
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理障碍、疾病、环境因素和饲养管理等。

生理障碍是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情障碍是指由于内分泌失调和生殖器官
病变等原因造成的发情周期异常,导致受精能力下降。

青春期延迟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障碍,多由于营养不良或生长发育异常引起。

妊娠障碍也是奶牛繁殖障碍的重要因素,包括
受精卵移行受阻、胚胎停育或早期胚胎流产等。

疾病是奶牛繁殖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常见的疾病包括子宫炎、生殖系统感染、泌
乳干扰等。

子宫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繁殖系统疾病之一,可导致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受精
卵受阻、胚胎停育等。

生殖系统感染常导致受精效率下降和胚胎流产。

而泌乳干扰(lactation disorders)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乳房炎症和泌乳过多都可影响奶牛正常的发情和受精。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奶牛繁殖的重要因素。

高温环境是奶牛繁殖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
高温可影响奶牛发情、受精和胚胎着床等。

饲养管理不当也是导致奶牛繁殖障碍的重要原因,如饲养密度过高、饲料质量不好、饲喂不均衡等都会影响奶牛的发情和生殖能力。

为了预防和控制奶牛繁殖障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建立科学合理的饲养管
理制度,包括合理的饲养密度、科学的饲喂管理和定期的疫苗接种等。

要注意环境的调控,避免高温环境的出现,为奶牛提供凉爽的休息和饮水场所。

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和防治,及
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以减少疾病对奶牛繁殖的影响。

浅析影响奶牛繁殖的原因

浅析影响奶牛繁殖的原因

浅析影响奶牛繁殖的原因影响奶牛繁殖的因素很多,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着不同的原因影响着奶牛的繁殖。

经对奶牛繁殖的研究和探索,现把本人总结出来在各个不同时期影响奶牛繁殖各个因素提出来,供同仁志士共同参考。

一、营养缺乏对不同繁殖阶段的影响牛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尽相同,在生长、发育及泌乳等阶段中都有各自的独特需要,尤其是繁殖功能对营养条件有更严格的要求,营养缺乏时,繁殖首先受到影响。

对维持正常繁殖功能来说,母牛的营养需要较公牛更为严格。

通常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过量或比例失调可以延迟初情期,降低排卵率和受胎率,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产后乏情期延长。

1.初情期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会使羊的初情期延迟。

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与初情的年龄呈正相关,在草质不好的草场上放牧或用过量粗饲料饲喂,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会使初情期延迟。

2.排卵率营养缺乏对牛的排卵率的影响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看出来,通常成年母牛表现明显。

对绵羊,提高蛋白质摄入量可以提高排卵率。

3.妊娠牛在配种前及排卵前后的营养水平对胚胎生存起着关键的作用,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妨碍胚胎的生存和生长。

在限制母牛的能量摄入时,体况差的青年及老年母牛受到的危害最大,延缓胚胎的发育;妊娠早期营养水平过高,则会引起血浆孕酮浓度下降,也会影响胚胎的发育,甚至引起死亡,注射外源性孕酮可以消除这种影响。

4.产后繁殖母牛产后卵巢功能的恢复,其营养状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母牛产后为了泌乳、子宫恢复、维持体况以及重新恢复生殖机能,对营养的需求较为迫切。

如果这一阶段供给的营养不足,则往往会引起不育,产后至配种间隔时间延长,出现营养性乏情。

二、各种营养物质缺乏对繁殖的影响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日粮的主要成分。

在母牛发情前后如果日粮能量水平高,可增加排卵率,对妊娠早期胚胎的存活没有不良影响。

但是,如果母牛增重过快或消耗的能量过多都会使受胎间隔延长。

为了提高繁殖性能,对产后母牛应供应较高的能量,以避免失重过多,但摄入的能量应该是逐渐增加的,否则会引起肥胖。

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分析与综合防治

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分析与综合防治
孕 而 淘汰 。
牛 产 犊 间隔 延 长 。产 后 至 配 种 受胎 间
隔 时 间 的延 长 ,也 意 味 着 空 怀或 不孕
时 间 的延 长 。 因此 . 就 增加 了母 牛 的 也
饲 养管 理 及 配 种费 用 ,减 少 了奶 牛场 的 产犊 数 。直接 影 响 着奶 牛 场 的 经济
效益。 1 高产 奶 牛 繁 殖 现 状 的 调 查 与
分 析
3 35 间 。 - .之 尤其 高 产 奶 牛产 后 泌 乳 早 期处 于 能 量 负平 衡 期 ( 后 失 重 期 ) 产 ,
若饲 养 管理 不 当 , 养 跟不 上 , 营 将使 失 重 期 延 长 . 牛 体况 不 能 及时 恢 复 。 母 直
11 .. 4屡配 不 孕 增 多 。由于产 后 生
殖 机 能恢 复 推 迟 , 常 发情 增 多 , 工 异 人
授精 发情 鉴 定 技术 低 下 .当母 牛 生 殖 机 能 未完 全 恢 复 , 多 次输 精 , 发 母 而 诱 牛 体 内。 清 抗 精 子 抗 体 滴 度 异 常 升 血 高 。 成 母 牛免 疫 障 碍 引起 不 孕 。 造
20 阜0翱 09 4
导 读
P3高产 奶 牛繁 殖障 碍 分 析 与综 合 防 治 s
P 5 牛 冻精 解 冻后 不 同保 存 温度 5奶 对精 液 活 力 的影 响
牛繁育
‘Il 牟■■■■分精与■含稿洽 |B l
李松 龄 周 爱 琴
( 阳 市畜 牧局 ) 荥
随着 改 良与 育种 速 度 加快 ,大 部
分地 区 奶 牛场 的 牛 群 单产 水 平 呈大 幅
大延 长 了 首 次 配 种 前 平 均 空 怀 天 数 ,

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及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措施

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及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措施

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及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措

奶牛的繁殖障碍一般是由畜牧业环境和管理方面造成的,它们影响到牛的生理状态、行为和繁殖力。

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营养不良:即牛饲料不均衡、摄入缺乏、过量供给,容易影响牛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复性。

(2)病害:外防疾病不到位,导致奶牛保护性免疫力的下降,影响牛的生产繁殖。

(3)生物标记不清:交配管理和母体风险评估不当,容易出现非性成熟、授精失败、错配等问题,影响繁殖效率。

(4)养殖环境:牧场太松散,牛群间沟通交流不畅,会影响母体机能,导致牛只繁殖抑制、繁殖弱化。

要提高奶牛繁殖率,有以下几点:
(1)科学配备营养:选择奶牛营养指标最佳的饲料,加强营养管理,保证牛口饱足。

(2)加强防疾:加强兽医管理,做好传染病和痉挛病预防工作,减少牛群死亡率,保证牛的健康状态。

(3)定期生物标记:以无菌排卵接种灭菌精液,以无菌人工授精技术替代自然授精,提高成功率。

(4)居室管理:加强牛群体管理,建立家畜标识制度,提倡无菌交配管理,提供良好的住所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况差 、 况不 良、 动 不 足 的第 一 胎 青 年母 牛 , 肠 体 运 直 检查 子宫 萎缩 , 侧卵 巢小 , 黄体 。 两 无
2 3 发情 不规 则 . 母 牛 发情 间隔 不足 1 7d或超 过 2 4 d视 为 发 情 不 规则 , 因发情 未 观察 到漏 配 和卵 巢囊 肿 外 , 除 主要 是 由于雌激 素分 泌 过多 引起 。
中 圈 分 类 号 :8 8 2 ¥5.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19 l ( 0 1 0 — 0 50 1 0 — 1 1 2 1 ) 30 8 — 2
繁殖 障 碍是 奶 牛 业 生 产 中普 遍 存 在 的 问题 , 据
1 3 营 养代谢 疾病 .
调查 , 约有 2 ~ 3 的奶 牛存 在 繁 殖 障 碍 , 大 0 0, 9 6 位
的尿素 和代 谢产 生 的氨通 过 血液 循环 对 早 期胚 胎 产
生 毒性 , 液含 氨 增 高 将 降 低 子 宫微 环境 中 的酸度 , 血 降低孕酮对子宫 内膜细胞的促妊娠作用 , 降低受胎率 。 矿 物 质元 素 中 , 对 奶 牛 的 繁 殖 力 影 响 最 大 。 磷 缺 乏磷会 推 迟性成 熟 , 严重 时 性周 期停 止 , 胎 率 降 受 低 。微 量元 素 中钴 、 、 、 不 可 缺 少 。维 生 素 中 铜 碘 锰 维 生素 A 不 足 容 易 流产 或 出 生 死 胎 、 胎 , 发 生 弱 易
雌激素 的 分泌 , 从而 导致 发情 不 明显 , 成 不易 观 察 造
质、 微量 元 素 等 营 养 素 不 平 衡 , 响 牛 的健 康 和 繁 影
殖 , 中能量 和蛋 白质 的影 响 最大 。 其 能量 长 期不 足 , 推迟性 成熟 和 适 配年 龄 , 致母 导
牛发 情症 状 不 明显 或 只 排 卵 而 不 发 情 , 成 怀 孕 母 造 牛流 产 、 胎 、 娩 无 力 或 出 生 弱 的犊 牛 。 能 量 过 死 分
到而漏 配 , 的是 为 了获 得较 高产 奶 量 , 有 在产 后 第 一 次 发情 时 , 为不 配 , 人 往往 造成 多 次 复配 。因此 在产 后 4  ̄6 第 一 次发 情配 种 , 提 高受 胎 率 和决 定 2 0d 是
终 身产奶 量 的关键 环节 。 2 2 不 发情 .
居 奶 牛三 大 常见病 之 首 。
若 管理 不善 高 产 母 牛易 患 营养 代 谢 疾 病 , 当代
谢疾 病增 加 时条 件性 传染 也增 加 。代 谢 病使 牛 只健 康 水平 和免 疫 力 下 降 , 使母 牛 子 宫 炎 和 卵巢 疾 病 并 发 病率 上升 。
母牛 的 繁殖 障 碍 是 由多 种 因 素 引 起 的 , 及 饲 涉
胎衣 不 下 。
1 2 热 应 激 因素 .
3 卵巢 疾 患
3 1 不 排 卵 。
多 发生 于冬 季 舍 饲期 。母 牛 一 般 性 周 期 不 变 ,
奶 牛是 耐寒 怕热 动物 , 适宜 温度 为 O 1℃ , ~2 而
在发 情后 虽 有卵 泡发 育 , 不排 卵 。 但
高 , 奶 牛变肥 , 殖道 被脂 肪堵 塞 , 使 生 受胎 率 降低 。 在产 后泌 乳高 峰期 间为 了支 持 产奶 而投 入 高蛋
白水平 日粮 , 当高产 母 牛摄人 大 量蛋 白时 , 胃产 生 瘤
母牛既不发情 也不排卵 , 往是 由于疾病 、 往 气 候、 营养 或泌 乳 所 引 起 的。此 类 奶 牛大 多 为 营 养 状
中国牛业 科 学 2 1 , 7 3 :58 0 1 3 ( ) 8 -6 C iaC t eS in e h n at cec l
牛 病防 治
奶 牛 常 见 繁 殖 障碍 原 因剖 析
梁 忠 , 韩 锋
( 西 省 吴 起 县 动 物 疫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 西 吴 起 7 7 0 ) 陕 陕 1 60
养、 理 、 管 营养 、 发情 、 配种 、 精 、 奶 、 病 、 生 、 受 挤 疾 卫 防疫 等环 节 。

2 发 情 异 常
2 1 隐性发 情 .
1 饲 养 管 理 不 当
1 1 营养 因素 . 营养对 母 牛的发 情 、 配种 、 胎 和犊 牛 成活 起 决 受 定 性作 用 。营养 不 良或 营养 水 平 过 高 , 会 对 奶 牛 都 发 情 、 胎 率 、 胎质 量 、 受 胚 生殖 系统 功 能 、 内分泌 平衡 等 产生 不 同程度 的影 响 , 能量 、 白质 、 生 素 、 物 蛋 维 矿
8 6
中 国牛业 科学
第 3 7卷
或 妊娠 黄体 在 2 ~3 5 0 d不 消失 的 叫持 久 黄体 , 临床 表 现 为发情 周 期 停 止 循 环 , 期 不 发 情 。虽 然 牛 未 长 怀孕 , 但卵 巢 上有 黄 体 存 在 且 不 消 退 , 数 量 、 小 其 大
3 2 持 久黄 体 .
夏季 气温 过 高对奶 牛 采食量 、 奶 、 殖 等性 能都 可 产 繁
产生严重 影 响
母 牛在分 娩 或 排 卵 后 没 有 受 胎 , 情 周 期 黄 体 发
收 稿 日期 :0 01- 1 修 回 日期 :0 I0 —0 2 1-20 2 1-22 作 者 简 介 : 忠 (9 9 ) 男 , 西 吴 起 县 人 , 牧 师 , 梁 16一 , 陕 畜 主要 从 事畜 牧 兽 医 技 术 工 作 。
隐性 发 情 普 遍 存 在 于 各 年 龄 段 的 奶 牛 , 占 约 1 左 右 。运 动不 足 ( 系 ) 高 温 、 养不 良、 传 3 拴 、 营 遗
和鉴定 不 当等都 会 出现 隐性 发情 。而高 产 奶 牛 的隐 性 发情 最 多 , 于高 产 奶 牛 随 产 奶 量 的增 加 抑 制 了 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