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繁殖障碍诊断及治疗-精品文档
奶牛主要繁殖障碍及疾病防治技术研究

奶牛主要繁殖障碍及疾病防治技术研究奶牛繁殖性能的高低取决于奶牛产后泌乳是否正常,繁殖数量是否增长,直接影响到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此病平时容易被养殖户忽略,应勤观察,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从疾病发病的临床表现人手,通过对发病情况的处理和技术分析,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1 奶牛繁殖障碍疾病1.1 繁殖障碍疾病名词注解。
繁殖障碍指奶牛在养殖过程中生殖机能发生紊乱,生殖器官存在畸形,导致生殖活动异常的现象。
目前,我国奶牛始配年龄超过规定数值,或孕产后经过65天以上(三个发情周期)仍无繁殖倾向,或者到达繁殖年龄母牛经过65天以上的配种仍未达到受孕,或不需要配种的,即为繁殖障碍。
1.2 病因及分类。
从获得此病时间上划分为先天获得和后天获得两类。
幼稚病、生殖器官畸形、两性畸形、异性孪生母犊和遗传倾向等症主要是先天获得。
而母牛饲养管理不当、繁殖技术失误、生殖器官疾病等为后天获得。
上述病症有时不是单一存在,要针对实际病情综合分析。
2 繁殖障碍性常见疾病及其防治2.1 卵巢引起的繁殖障碍疾病。
据相关数据显示,产后奶牛卵巢的机能障碍平均得病率为5.5%―25%,其中因排卵不正常导致繁殖障碍得病率18%~34%.因囊肿方面原因导致的发病率为6%~19%。
持久黄体病、卵巢囊肿、卵巢静止等都是由于卵巢机能受损所形成的病变。
2.1.1 持久黄体。
因持久黄体造成卵巢疾病的占30.33%.也是影响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因素。
2.1.2 病因。
主要是由于饲养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如日常添加饲料时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E等,奶牛运动量不足、冬天牛舍内温度过冷以及矿物质等代谢障碍都会造成卵巢机能的减退:子宫内有胎衣排不出、有化脓炎症、子宫积液等都可造成持久黄体。
2.1.3 诊断。
主要临床表现为母畜长期不发情,发情周期停止。
通过直肠手诊检查发现卵巢一侧(或有时两侧)有增大,在牛腹部表皮可见大小不一的突出黄体,用手触摸感觉到比卵巢馊。
2.1.4 治疗。
舍饲奶牛繁殖障碍及应对措施

牛场 周 围应 设 排 水 沟 , 时排 出污 水 , 外 粪 及 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染性疾 病 主要有 布 氏杆菌病 、 放线 菌病 等 , 传染 性 非
疾病 主要 有 胎衣 不 下 、 宫炎 、 后 食欲 不 振 ( 料 子 产 吃
药 ,造 成牛体 疾病 的耽误 ,导 致久 配不孕 的 现象 出
现, 从而 致使 泌乳期 延长 , 三年 二胎 或二年 一胎 的牛
较 多 , 养殖户 带来 极大 损失 , 见 表 4 给 详 :
寰 2 某 牛 场 每 1 0头 奶 牛 发瘸 情 况 o
也会 导 致 牛体 机能 紊 乱 、 代谢 失 调 等而 引 发各 种 疾 病 , 正 常 的繁 殖机 能带来 隐患 , 表 3 对 见 :
表 3 发 病 牛 直肠 检 查 发 现 卵巢 疾 病 的种 类及 比例
15 其他 方面 因素 .
严 把 进 料 关 , 同 阶段 饲 喂 不 同 的饲 料 , 到 不 做 投 喂 的 饲料 品质 和 数 量 得 当 ,营 养不 能过 剩 或 不
足, 以免 引 起奶 牛 的肥 胖 与 消瘦 。注 意适 当添 加 干
要配 合 当地 兽 医检疫 人 员 做好 疫病 工 作 , 期 定 注射 疫苗 , 规范 牛场 制 度 , 做到 规 范用药 , 会一 些 学 常规 用药 , 对于 久配 不 孕 、 子宫 积液 、 质 过 于肥 胖 体
不吃 草或 吃草不 吃料 ) , 等 一些 养殖户 不合 理 的用药
表 4 奶 牛 正 常 繁 殖 指标 的理 想 水 平 与 异 常水 平对
2 提 高舍 饲 奶 牛 繁 殖 力 的措 施
2 1 改善奶 牛体 能 .
最新 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精品

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1 主要原因营养因素。
奶牛主要是由于以下营养因素引起繁殖障碍。
能量不平衡是导致奶牛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指机体无法摄取充足的能量或者能量处在负平衡状态;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蛋白质,是由于高含量蛋白会导致机体血液中的尿素水平升高,严重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体内激素发生紊乱,如黄体酮含量减少等,都会引起繁殖障碍。
另外,高蛋白水平还会促使能量负平衡的状态进一步加重。
气候和环境因素。
奶牛发生繁殖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受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奶牛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容易发生热应激,从而导致机体受胎率下降,并容易发生流产或者胚胎死亡。
疾病因素。
一般来说,奶牛繁殖系统中任何器官发生病变都会对其繁殖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这主要是由于疾病会导致机体的生殖环境发生变化。
例如,奶牛患有卵泡囊肿、阴道炎或者子宫颈炎等疾病,都会影响体内胚胎的发育或者胎儿的出生。
2 类型及症状隐性发情。
奶牛任何年龄段都能够出现隐性发情,通常能够达到13%左右。
这种牛奶通常产后经过大约40天才能够出现第一次发情,且此时即使卵巢上存在发育的卵泡,也能够正常排卵,但只表现出非常微弱的发情症状,不会出现明显爬跨,且外阴部分泌少量黏液。
如果没有仔细观察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气候炎热的夏天或者气候寒冷的冬天会表现出更加不明显的发情,往往发生误情失配。
但随着奶牛产后时间的不断延长,会逐渐表现出明显的发情症状。
屡配不孕。
可生育奶牛中大约有15%容易表现出该症状。
病牛主要症状是排卵障碍和胚胎早期死亡。
排卵障碍,又可分成排卵延迟和不排卵,其中不排卵病牛的发情周期基本正常,且卵泡能够发育达到最大体积,但无法排卵,接着成熟的卵泡会逐渐退化和闭锁,变成闭锁卵泡。
胚胎早期死亡,是指奶牛成功受孕后胚胎在10~35天内发生死亡,临床上病牛主要表现出不规则发情。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病与治疗

病毒对酸敏感袁对碱不敏感的特点袁可用过氧乙酸对牛舍地 面及食槽等进行消毒袁对非疫区要加强饲养管理袁牛舍周围 的杂草尧污物要及时清理袁保持清洁卫生曰禁止将病牛运输到 没有发病的地区袁且病死牛必须采取无害化处理袁以减少传 染遥 经验证明, 早发现尧早隔离尧早治疗这是防治本病的有效 措施遥 6小结
应用促卵泡激素的治疗该病效果明显袁 肌肉注射 100~200IU 袁隔日进行袁2~3 次即可遥 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本身 有重要的作用袁 在静脉注射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注射剂量袁肌 肉注射治疗优势明显遥
参考文献 [1] 王春 .规模化牧场奶牛呼吸道疾病诊断与防控要点[J].兽医刊,
2017袁21:12-14. [2] 朱新荣,等.奶牛场常见疾病调查[J].中国奶牛,2017袁04:37-40. [3] 谷城. 奶牛跛行风险因素的调查及跛行程度与血浆生化指标关
患牛的治疗需要增强子宫收缩袁促进胎儿胎盘和母体胎 盘的分离袁避免存在腐败的现象袁合理的治疗后有明显的预 防优势遥
. A2 ll子宫R内i膜gh炎ts Reserved.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重要的繁殖性疾病袁牛场发生几率比 较高袁也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遥 患病母牛表现正常受孕繁殖袁 母牛的泌乳性能降低袁导致母牛淘汰遥 从阴门中排出分泌物 后作为临床诊断指标遥 慢性子宫内膜炎袁发情时的分泌物做 出初步诊断和分析遥 控制感染清除子宫内容物很重要袁能有 效促进子宫收缩袁 消除全身症状遥 治疗可用 25% 的硫酸镁 100m L袁远征促孕灌注液 1 支袁连续应用遥 增强体质的阶段袁 可以补钙袁连用 3d遥 3 卵巢疾病
可能存在频繁和不规则以及长时间的持续发情等袁临床 表现外生殖器水肿袁阴唇增大后袁可能存在松弛的现象袁为了 避免出现阴门排出异常或者其他异常反应等袁需要进行直肠 检查袁 可以触碰到一侧或者两侧一个或者多个直径为 2.5~6.5cm 的囊泡遥 一般持续在 10d 左右遥 在治疗中盲肠检查 比较重要袁需要掌握外表发情和正常发情特征袁一般情况下 发情时间延长达到 3~5d遥 如果出现卵泡闭锁的现象袁诊断需 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袁进行多次检查后确诊遥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前言奶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物之一,而奶牛的乳制品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奶牛的繁殖也越来越重要。
但是一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却经常会让奶牛养殖者头痛不已。
本文将介绍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产后恶露不净产后恶露不净是一种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它会影响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能力。
1. 症状产后恶露不净母牛排尿困难,产后恶露排出不完全,而且过多,颜色暗红,味道恶臭。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为奶牛打疫苗,保持牛舍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适当的药物:可选用红链霉素、泰菌素等药物,但应该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
•牛舍环境要干燥,保持空气清新,防止细菌滋生。
二、产后感染产后感染是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严重时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1. 症状产后感染母牛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产后恶露排出异常,而且时间长。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为奶牛打疫苗,保持牛舍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适当的药物:可选用红链霉素、泰菌素等药物,但应该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
•保持牛舍环境清洁、干燥,防止细菌滋生。
三、乳腺炎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严重时会影响奶牛的乳制品质量。
1. 症状乳腺炎母牛乳房红肿,热痛,分泌物增多,甚至呈现淡红色。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为奶牛打疫苗,保持牛舍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反复对患病牛进行治疗:可选用红链霉素、泰菌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须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同时要配合食疗,给予牛群充足的维生素E、叶酸。
•长期进行繁殖计划管理:每头奶牛的健康状况都要仔细记录,同时加强对奶牛的营养、生产能力的调节和管理。
四、反应性性病反应性性病是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是由螨虫引起的。
1. 症状反应性性病母牛性欲不振,配种和发情的次数减少。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对牛舍进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适当的药物:可选用常见的乌头碱、伯氨喹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应在兽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奶牛繁殖障碍

奶牛繁殖障碍前言繁殖障碍就广义而言包括了母牛、公牛的因素,及人为的因素。
本讲义仅就母牛生殖的一些疾病作讨论。
在理论上每只健康的母牛每年都能生产一头小牛,而维持其最高的产乳量。
本省因夏季炎热期间较长、圈饲、运动不足、给饲不正确,加上种种人为的不正当处置,奶牛的繁殖性疾病相当严重,与乳房炎和蹄病并列为奶牛三大疾病之一,甚至高居淘汰之主因。
而这些使母牛不能完全发挥其繁殖功能的因素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繁殖障碍。
常见的奶牛繁殖障碍壹、先天畸型1. freemartin 异性双胎2. 膣狭窄、肉柱及膣瓣残留3. 重复子宫4. 双子宫颈口贰、阴唇的疾病1. 阴唇闭锁不全2. 阴唇炎参、膣部的疾病1. 囊肿2. 阴道狭窄3. 气膣与尿膣肆、子宫颈管的疾病1. 闭锁不全、阻塞及疤痕2. 炎症伍、子宫的疾病1. 子宫弛缓2. 伤害3. 子宫内膜炎多发于产后,因胎衣滞留、难产、助产不当受伤、助产不干净、子宫弛缓无力等造成子宫感染。
此外,因阴户或子宫颈无法正常关闭、气膣、尿膣、钠的缺乏或因配种时的感染,或是因荷尔蒙不平衡、囊肿等使子宫分泌物增加,造成细菌的繁殖等。
一般多因畜主发现病牛常发情且有时伴有分泌物流出。
临床上由直肠检查及阴道检查来诊断。
病牛约有70-85 %在治疗后可再受孕,但若由放线菌Actinomyces pyogenes感染或是用强刺激性制菌剂清洗子宫而造成子宫的硬化,则预后不佳。
(1).卡他性子宫内膜炎第一级:不受孕、发情周期正常,发情黏液有增多的现象但不明显,有时出现轻度的混浊。
发情时直肠检查,子宫收缩性不佳,子宫壁增厚的现象并不明显。
此型对人工授精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扰。
(2).卡他性子宫内膜炎第二级:发情黏液明显增加,并出现乳白色絮状,甚至结块的炎症产物在其中。
发情期以外的时期亦可见到不正常的分泌物由阴户排出,此等分泌物往往粘在尾根部及及其两侧座骨凸起处。
直肠检查时可发现子宫的致密度增加及子宫壁轻度增厚,发情时子宫明显无收缩性。
浅析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到 明显 的症 状 ,只有 发生 到急 性期 才 摘要 :随着养 殖业 的不 断发展 ,在养
殖过 程 中也 会 发 生 一 些 疾 病 困扰 养 殖 会 出 现 明 显 的 症 状 , 但 这 时 治 疗 要 及
时 , 此 病 在 现 严 重 的 症 状 后 又 转 变
的 阳性 牛 要坚决 淘 汰 .以防疫 情进 一
产 的母牛 进行 身体 的检疫 后再 进 行配 种 ,如 果 发 现 发 病 立 刻 进 行 相 应 的 治
症状 。而 且这 种疾 病发病 快 ,一 年 四 季 均会 发生 .死亡 率极 高 ,因此 得 了 这 种疾 病应该 及 时治疗 ,不及 时隔离
疗 ,防止 再进 行传染 。进行 母牛 的 配 种前 3 0 d ,肌 肉注射牛细小病毒灭活 疫 苗2 ml ,7 d后再 注射 2 ml 。1 5 d后方 可
资源 育繁
注 奶 牛 的 表 现 ,从 而尽 早 的 发 现 该 病 。 在 牛 的 养 殖 过 程 中 经 常 会 发 生 牛 细 小
会加重此病的发生。 1 . 4 牛 Q 热的临床表现 患 上此 病后 表现 不 明显 ,而 且这
种 疾 病 可 以 在 不 同 动 物 中 传 播 . 而 且 也 会传染 人类 .因此此 类疾 病 的发病 很 广 泛 .得 了 此 病 的 牛 就 会 表 现 为 发 热 , 从 而 导 致 流 产 . 对 牛 的 生 殖 造 成
时 使用抗 生 素进行 治疗 ,主要使 用 红 霉 素或 四环 素进行 抗菌 治疗 患病母 牛
和 公 牛 的 生 殖 器 官 ,连 续 治 疗 5 d 。 对 带 病 的 牛 群 进 行 消 毒 处 理 ,病 牛 进 行
他疾病 。
奶牛的繁殖障碍疾病治疗措施

毛治国,兽医师,毕业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兽医专业,现在 任职于滑县光明生态示范奶牛养殖有限公司。
奶牛的繁殖障碍疾病治疗措施毛治国(滑县光明生态示范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河南安阳 456000)奶牛繁殖障碍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卵巢 机能不全、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和排卵延迟等疾病。
1奶牛繁殖障碍疾病介绍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 一。
发病率高达30%-40%,占繁殖障碍的70%左右。
根据病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按炎症性质可分为卡他性、化脓性、纤维蛋白性、坏死性和坏疽性等。
临床上以慢性较为多见。
卵巢机能不全是指有发情表现而无卵泡排卵以 及有排卵而无发情表现的一种疾病。
它包括卵巢机能减退、卵巢萎缩、卵泡萎缩以及卵巢静止等引起的 异常变化,尤其在高产奶牛常见。
卵巢囊肿是指卵巢上长期存在大于成熟并含液体的卵泡。
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
卵泡囊肿 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 细胞死亡、卵泡液未吸收或者增加而形成的。
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黄体化而形成的,或 者是正常排卵后由于某种原因黄体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集液体而形成的。
奶牛的卵巢囊肿主要是卵泡囊肿,发生率为75%左右,黄体囊肿为25%左右。
持久黄体又称黄体滞留,是指奶牛在分娩后或性周期排卵后,妊娠黄体或发情周期黄体长期存在 而不消失。
由于黄体滞留,黄体分泌孕酮的持续作用,抑制了卵泡的发育。
临床上以性周期停止,奶牛不发情为特征,常发于高产奶牛。
排卵延迟是指母牛在发情结束后12h 卵泡未能 破裂排卵。
72 | > 2020 4 01JW技术僉说2治疗措施2.1子宫内膜炎治疗原则是促进子宫内炎性渗出物的排出,消除或抑制子宫感染,增强子宫免疫功能,加速子宫的的自净作用。
2.1.1子宫冲洗疗法:目的是清洗子宫,消除炎症,通过抗生素等药剂的处理,达到子宫净化。
每天或隔天一次,每次反复冲洗直到回流液清亮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繁殖障碍诊断及治疗
近几年来奶牛养殖业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由于营养、疾病、 饲养管理等一些原因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比例在不断增加, 最为重要的是要对繁殖障碍奶牛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奶牛业的 发展会受到奶牛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严重影响, 而且还会造成奶牛 业在经营中的很大一部分亏损。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问题。
根 据美国的一些数据表明,全球大约有 15%的母牛不能生殖繁衍,
每年奶牛的不孕症会造成大约达 4-5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奶牛繁殖障碍的诊断
1. 检测产后母牛生殖机能状态
为怀孕为止。
利用孕酮分泌型式和奶牛发情行为的记录相联系, 然后进行分析。
结果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 a. 如果有 30 天以上 正常的表现是发生正常周期性变化的孕酮浓度稳定。
c. 卵巢周期 正常但没有发情表现就是指暗发情。
d. 卵巢活动尚未开始或卵巢 停止活动的一般表现为产后( 50 天以后)的乳汁孕酮度度持续 偏低。
2. 抗透明带免疫性不孕症的诊断
a. 透明带抗体的检测法: 主要由酶联免疫吸附法、 透明带沉 淀
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放射免疫法。
b. 精卵相互作用直接
目前 在母牛产后, 过两周对每一头牛采集两次乳样,
直到确诊
乳汁孕酮浓度连续升高, 那么表明有持久黄体存在。
b. 发情周期
检测法:可以通过进行检测精子F去向透明带仓鼠卵子穿透试
验。
3.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症的多种诊断方法
其中有以下的一些检测方法:精子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
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性标记抗免疫球蛋白或G 蛋白试验、配种后试验、精子F 宫颈粘液穿透或接触试验、混合凝集试验、补体依赖性精子制动式细胞毒试验、免疫株结合试验。
二、治疗原则
应当根据病因对奶牛繁殖障碍病症的治疗方法采取恰当的措施。
到现在为止,治疗奶牛繁殖障碍的临床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激素疗法
对于卵泡交替发育、卵巢静止、多卵泡发育可以通过促卵泡素(FSH进行治疗。
和促卵泡素相似作用的还有PMSG也能够
用于催情。
可以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LH)或孕酮对卵泡囊肿进行治疗。
对于治疗持久黄体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都有特别效果F2a,而且还能够对治疗子宫内膜炎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治疗黄体囊肿以及持久黄体可以用催产素进行治疗。
可用孕酮和促黄体素治疗一些排卵延迟的病牛是非常有效果的。
关于诱导青年母牛发情的催产素的一些报道早在1959 年的时候Armstrong和Hamse就发现了,后来Cook(1982)发现要
使得外周血浆13, 14双氢-15酮PGF2x浓度和孕酮水平下降
可以通过注射催产素达到目的,这就表明了对于黄体催产素具有溶解的作用。
一些催产素对奶牛持久黄体和黄体囊肿的治疗效果相关的正式报道是在1986 年由段恩奎首次报道。
2.激光疗法
用氦氖激光对奶牛疾病性不孕症进行治疗,其效果较好。
3.针灸疗法
对于持久黄体、卵巢静止、治疗子宫弛缓、黄体囊肿、卵巢萎缩等非常有帮助。
4.中药疗法
这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经验疗法。
完带汤、益母鸡冠汤、子宫丸等可治疗子宫疾病;复方淫阳汤、益母艾归汤、大温经汤、养
情汤、益母黑豆汤能够治疗卵巢疾病。
还有就是,关于治疗奶牛子宫复旧可以用补中益气汤,防治子宫内膜炎则可以通过清宫消炎混悬剂进行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就用祛衣散预防;奶牛胎衣不下就用祛衣灵进行治疗;牛流产就用保胎散等进行预防;对于治疗公畜死精子、性欲低下、采精量少等症可用壮阳散解决问题
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性不孕症可以用复方仙阳汤;为了促进产后
5.手术疗法
用卵巢摘除、挤破、穿刺等手术方法治疗卵巢囊肿。
三、其他的一些促进措施
1.使用全价配合饲料
定期对饲料营养成分化验检测从而达到保证奶牛日粮营养
平衡的目的,使用专用配合精饲料保证奶牛饲料的质量。
2.推广奶牛繁殖技术规范
利用科学技术对奶牛精子进行标准化的冻精。
严格执行人工
授精操作规范(妊娠诊断、输精时间、卵巢检查、部位等);种公牛冻精的要求是解冻之后精子具有有效精数量、力度、活力等,这些都要符合要求;重视母牛发情鉴定(观察时间,定期检查方法等)。
3.实施母牛产后重点监控
在母牛产后15 天内,要对子宫恶露变化进行重点监控(数量、异味、炎性分泌物、颜色等);在产后20至40 天,主要进行检测的是母牛子宫复旧进程;产后40至60天,重点需要监测
的是产后出现首次发情的时间和卵巢活动。
4.提高奶牛不孕症防治效果
应对母牛子宫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定期进行牛群主要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定期进行奶牛酮病和隐性乳房炎的监测;有条件时可进行乳汁孕酮测定分析。
5.重视繁殖技术管理
制定牛群繁殖动态监控程序表和相关的主要繁殖技术指标;建立一个完整的繁殖记录体系;改进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使得牛群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繁殖率有所增长,不孕症受到控制。
6.加强干奶期、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在干奶期对奶牛要合理投料,需要控制母牛膘情以及体况,
防止母牛过于肥胖;围产期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A、D、E 的补给和微量元素硒的补充还有矿物质Ca、P 比例的合理调配,这样可以使得胎衣滞留和子宫复旧延迟相对减少;对盲目接生助产方法进行改进;对产房的环境卫生和消毒严格把关,使得产后生殖器官的感染变小。
通过有效的医学治疗手法和相关的预防措施,提高奶牛的繁殖率,推动奶牛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