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防治
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

获得性繁殖障碍。 由于饲养管理不 当, 卵巢疾 病 、 子宫 母 牛 处 于 长 期 不 发情 状 态 , 者 偶 有 发 情 , 现 或 表 内膜炎 以及繁殖技术失误都可使母 牛发生繁殖 障碍 , 很 微 弱 , 发情 持 续 期 很 短 。 且 致使母 牛长期不发情 , 不排卵或屡配不孕 。据调查统 22 屡 配不 孕 . 计 , 约 有 2 % ~4%的奶 牛 存 在 繁殖 障 碍 。 大 0 0 不 孕 症 是 奶 牛最 常 发 生 的 一种 疾病 , 发 病 率 占 其 1 饲养管理不当 . 1 生 育母 牛 的 1 %左 右 , 奶 牛 生 产 造 成 危 害 , 重 影 5 对 严 1 . 饲料营养 营养不 良或营养水平过高 , .1 1 都会对 响奶 业 发 展 。 奶牛发情 、 胎率 、 受 胚胎质量 、 生殖 系统功 能 、 内分泌 2 . 排 卵障碍 包括不排卵和排卵延迟 。 .1 2 不排 卵的 平衡 等 产 生不 同程 度 的影 响 。 病 牛 一 般 具 有 正 常 的 发 情 周 期 ( 均 2 )直 至 发 情 平 1 , d 112 热应 激 奶 牛是 耐 寒 怕 热 动 物 ,适 宜 温 度 为 期 卵 泡 能 发 育 到最 大体 积 , 不 排 卵 , 熟 的 卵 泡 发 .. 但 成 0 2 而夏季气温过高对奶 牛采食量 、 ~ 1C, o 产奶 、 繁殖 生退 化 和 闭锁 , 成 闭 锁 卵泡 。 统 计 , 形 据 由排 卵 障 碍 引 等性能都可产生严重影响。 起 的 屡 配 不 孕 占整 个 不 孕 牛 的 3 % ~4 % ,大 大 降 0 0
孙 德
10 3 ) 5 0 8 ( 哈尔滨市香坊 区幸福镇农业畜牧综合服务 中心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5 23 (0 80— 0 80 10 — 7920)2 0 1— 3
奶牛繁殖障碍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症 , 在 国外 , 而 以产 犊 间 隔 3 5d计 算 , 后 超 过 殖 率下 降 常呈 区域性 流 行 , 且胎 衣 不 下 的 比例 甚 6 产 而 8 未孕 者 定性 。据 资料显 示 : 美 国 , 5d 在 若奶 牛 的 产 高 。缺钴 时 , 牛表 现为 消瘦 、 奶 衰竭 和基 础代谢 率下 犊 间隔为 1 月 ( 产牛 )初 产牛 1 个 月 , 产 牛 降 , 终导致 繁 殖 机 能 障 碍 。B族 维 生 素 与 内分 泌 2个 经 , 3 高 最
3 %)引 0 [。但这三 种原 因往往 不是 单 一存 在 的 , 们 的任 何一种 分 泌失 常 、 衡 时 , 它 失 就会 发 生繁殖 障碍 。
收稿 日期 :0 80 —9 2 0 —40 王艳萍 , ,9 8 女 17 年生 , 硕士 , 讲师 , 事基础兽 医研究 从 *通 讯 作 者 . mal ty k @ 16 cr  ̄ i d d y 2. o ; n
泌乳盛期的母牛产后30120d处于营养负平衡期产后失重期尤其对于初配时体尺体重生长指标未达标投产体重偏小的青年母牛其初产后具有较强的泌乳持久力再加上额外生长的营养需要若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充足则其失重期延长体况不能及时恢复直接影响产后生殖器官的恢复如子宫复旧延迟卵巢机能障碍
维普资讯
产 0d内无 恶 露 出现 ) 细 菌 大 量 繁 殖 而 引起 。 , 很多, 主要 包 括 三 个 方 面 : 为 饲 养 管 理 不 当 引 起 ( 后 1 一 ( 占 3 ~ 5 ) 二 为 生 殖 器 管 疾 病 引起 ( 占 奶牛发情周期各时段的各种不 同的身体和行为的变 约 0 O ; 约 2 ~4 ) 三 为 繁殖 技 术 失 误 引起 ( 占 1 ~ 化 , 0 0 ; 约 0 与一些 生殖 激 素 的 活 动有 关 。但 当 生殖 激 素 中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奶牛是农场中常见的家畜动物,它们主要用于生产牛奶。
奶牛也会受到一些常见的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了解奶牛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对于养殖户是非常重要的。
一、常见疾病1. 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会导致奶牛的乳房发炎,造成奶牛产奶量减少,奶质下降甚至完全不能产奶。
乳房炎的主要症状是乳房肿胀、发热、疼痛以及奶水变质。
乳房炎的引起原因有细菌感染、环境卫生不佳、乳房受伤等。
2. 肠道疾病奶牛的肠道疾病主要包括腹泻和胃肠炎,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食欲下降、发热、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肠道疾病主要由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细小病毒等。
3. 繁殖系统疾病奶牛的繁殖系统疾病包括子宫炎、乳房疾病、生殖系统感染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生育能力下降、生殖器官发炎、不孕等症状。
繁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和营养不良等。
二、防治方法1. 营养合理保证奶牛的合理饲养和饲料供给是防治奶牛疾病的关键。
奶牛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维持健康和生产,合理的饲养和饲料供给可以提高奶牛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2. 疫苗接种定期给奶牛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
常见的奶牛疫苗包括乳房炎疫苗、肠道疾病疫苗、繁殖系统疫苗等,这些疫苗能够提高奶牛的免疫力,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
3. 环境卫生保持牛舍的干燥、通风和卫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
干燥的环境可以减少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滋生,通风可以排除臭气和病原体,卫生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在日常饲养中要定期清理牛舍、清洁饮水和饲料槽,保持牛舍的卫生。
4. 疾病监测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监测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奶牛的饮食、粪便、体温和行为等情况来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5. 合理用药当奶牛患病时,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但是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和残留问题。
母牛繁殖障碍病因和防治措施

与畜业技术丨资源育繁母牛繁殖障碍病因和防治措施卓小环(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42899)摘要:母牛繁殖障碍是指其无法正常发情、成功受孕或者妊娠的现象,是母牛养殖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往往会影响繁殖性能,导致繁殖率低下或延长产犊间隔,且泌乳量也会急剧减少,甚至导致其只能被淘汰,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对母牛发生繁殖障碍的病因进行分析,介绍常用的诊断方法,并总结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广大养殖户和规模牛场提供参考依据,以为提高母牛繁殖率,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母牛;繁殖障碍;病因;防治措施母牛繁殖障碍往往是由于环境影响、内分泌紊乱及子宫、卵巢疾病等引起。
是影响发展养牛生产的关键性疾病之一。
主要特征是以流产、早产及死胎或弱仔,或不孕等,使产犊间隔延长,需要多次配种,导致饲养成本增加,严重降低养牛经济效益。
1母牛繁殖障碍的病因分析1.1疾病因素引发的繁殖障碍母牛养殖期间,大部分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许多疾病会对母牛生殖器官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如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颗粒性尿道炎、支原体病等传染病,都将会使母猪在病愈后受孕困难。
此外,部分非传染性疾病及寄生虫病等也容易对母牛的生殖器官造成破坏,如阴道炎、滴虫病及卵巢萎缩、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内分泌失调和难产等。
通常对小母牛来说,如果其在配种前没有岀现传染病或其他寄生虫病,那么其岀现繁殖障碍多是由于阴道炎引起的,因为配种时间过早,生殖器官发育尚不成熟,阴道被损伤,逐渐形成阴道炎,导致后期繁殖障碍。
经产母牛主要是因为难产及子宫炎、胎衣不下或死胎等对生殖器官造成破坏,引发繁殖障碍,如果经产母牛过于肥胖,则可能导致卵巢囊肿症状岀现。
此外,小母牛或身体素质不佳的高龄母牛还可能会岀现延迟排卵的症状,影响繁殖;小母牛还有不排卵的情况存在|1]遥1.2营养因素引发的繁殖障碍对于母牛来说,营养元素摄入充分合理,其受孕概率相对较高,而如果营养物质摄入不合理,营养物质摄入过多或摄入不足也容易岀现繁殖障碍。
高产奶牛的繁殖障碍及对策

用。
巢 疾 病 率 要 比 一 般 牛 群 高 5 1 %左 右 。 -5 1 . 高 产 奶 牛 因 大 量 泌 乳 需 要 增 加 体 内 血 液 向 乳 房 4 系 统 的 流 动 , 成 大 量 营 养 物 质 随 乳 汁 排 出 , 响 生 殖 造 影 系统 的 血 流 和 营 养供 给 。长 时 期 喂 不 全 价 饲 料 , 日粮 能 量 、 白质 不 足 或 不 平 衡 , 乏 维 生 素 、 物 质 、 量 元 蛋 缺 矿 微 素 , 奶 牛 发情 周 期 紊 乱 或 长 期 不 发 情 。 使
3 。 次
日, 注 连
宫复 旧和配 种时 间分 别 l7 天 内恢 复体重 的母牛延 长 z0 t
2 天和5天 。 5 6
( 链 霉 素 2 , 霉 素 B 0 mg 植 物 油 3 - 0 2) 克 新 6O , 0 5 ml
,
1 高 产 牛 群 ( 产 超 过 80 千 克 ) 牛 患 子 宫 和 卵 - 3 年 00 母
~ , 注2 3 。 7日 连 -次
维普资讯
中 国 奶 牛 ・ 0 2年 第 4期 20
子 宫注 药期 间应结 合使 用 雌激 素和缩 官 素 ( 产 催 素 、 斯 的明等 ) 进 子宫康 复。 新 促
212 隐性 子 宫 内膜 炎 ..
2121 病 因 ...
起 ( 占 1 - 0 ) 约 03% 。
多 由急 性 转 变 而 来 。大 多 由大 肠 杆 菌 、 球 菌 、 链 葡 萄 球 菌 等 引起 。 配种 用 具 污 染 , 娩 时 消 毒 不 严 、 产 分 助 不 当 、 后 子 宫 复 旧 不 全 、 衣 停 滞 、 布 氏 杆 菌 病 等 产 胎 牛
浅析奶牛繁殖能力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浅析奶牛繁殖能力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方法摘要:随着奶牛采取人工受精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奶牛的群体结构,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但是随之而来的奶牛繁殖率问题日益严重,母牛系列性能有所下降,对养牛的效益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改善奶牛繁殖能力下降的问题,已成为当前畜牧工作的一大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奶牛;繁殖能力;原因;应对方法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23-11 奶牛繁殖能力下降原因1.1 饲养管理手段滞后如果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供给饲料不足或者营养不良、营养不均衡等,如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缺乏微量元素、矿物质,都可能对奶牛正常繁殖造成影响;尤其对于高产奶牛来说,如果能够保障饲料的影响,可有效改善不孕问题。
因此,在农户选择喂养奶牛时,必须保障饲料质量,结合奶牛所处的不同时期,对饲料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常年以玉米梗作为粗饲料,而其他饲料的数量较少,那么奶牛可能由于食用饲料过于单一,缺乏营养,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对其正常机能造成影响,引发母牛的卵巢变硬、卵巢囊肿等,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发情或者异常发情。
1.2 疾病性问题影响影响奶牛孕育的疾病类型很多,如常见的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支原体病、颗粒性尿道炎等传染病;还有各种寄生虫病、非传染性疾病等,如滴虫病、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卵巢萎缩、内分泌失调、子宫颈炎、难产等;其中小母牛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阴道炎,由于过早配种,可能对阴道造成创伤,最终引发炎症;而经产牛则时常发生子宫炎问题,造成死胎、胎衣不下或难产;如果经产牛的身体较为肥胖,则可能引发卵巢囊肿;小母牛、体质偏瘦的老牛,也可能发生延迟排卵问题,而小母牛则多发生不排卵、生理性子宫颈口闭锁等问题;各种疾病的发生,都将引发母牛不孕不育,对繁殖率产生严重制约。
1.3 繁殖技术不规范在进行人工授精、移植胚胎或者助产接产过程中,既要具备熟练的技术水平,也要注重创设无菌操作环境,避免母牛的生殖道发生感染;一些出现繁殖障碍问题的高产牛,可能由于误诊或者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加重了不孕症症状,甚至不能治愈;另外,在具体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一些母牛的不孕不育问题还集中表现为遗传繁殖障碍,例如,生殖器官畸形、由于遗传性问题而引发致死因子。
奶牛繁殖障碍的现状、危害和病因分析及防制对策的思考

在 国外 , 产 犊 间 隔 3 5d计 算 , 后 超 过 8 以 6 产 5d未 孕 者 定 为 繁 殖 障 碍 。 近年 来 随 着 生 活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和 膳 食 结 构 的
・
5 ・ 6
《 海畜牧 兽 医通讯 》 21 上 0 2年 第 2 期
奶牛繁殖障碍的现状、 危害和病 因分析及防制对策的思考
粱 小 军
(宁夏 农 林 科 学 院草 畜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中心 宁 夏 银 川 7 00 5 0 2) 奶 牛 繁 殖 障 碍 是 指 生 殖 机 能 紊 乱 和 生 殖 器 官 畸 形 以 及
2 2 2 非传 染 性 因素 引发 奶 牛繁 殖 障碍 . .
群 的繁 殖 力 。 国 内 以产 后 1 0 d未 能 受 孕 , 产 后 发 情 中断 8 或 9 0d以上 , 配种 4 仍 未 孕 者 定 性 为 繁 殖 障 碍 ( 孕 症 ) 或 次 不 。
栏 的种 公 牛 不管 从 数 量 还 是其 L I终 生 效 益指 数 ) T I总 P( 或 P( 性 能 指数 ) , 为 奶 牛 养殖 者 在 选 育 选 配 中 对 于 种 公 牛 的 选 上 都 择 提 供较 大 的 余地 , 本 可 以满 足 奶 牛 饲 养者 要求 , 之 国家 基 加
奶牛后天获得性繁殖障碍是指生殖器 官的发育正 常 , 因 营养 、 养 管 理 、 殖 技 术 、 境 、 老 性 和 疾 病 性 等 原 因 导 饲 繁 环 衰 致繁殖机能 出现暂 时 ( 逆 ) 永久 ( 可 逆 ) 繁 殖 障碍 。 可 或 不 的 后 天 获 得 性 繁 殖 障碍 按 病 理 可 分 为 传 染 性 因素 和 非 传 染 性
奶牛常见繁殖疾病分类、诊断及防治

90奶牛常见繁殖疾病分类、诊断及防治赵福琴(唐山职业技术学院063300)目前我国许多奶牛场由于奶牛繁殖疾病造成奶牛繁殖性能降低,经济效益降低。
因此,正确分类、诊断和防治奶牛繁殖疾病,对奶牛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奶牛主要繁殖疾病包括:卵巢疾病、生殖道疾病、胎衣不下。
1卵巢疾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奶牛常见的卵巢疾病包括卵巢囊肿和持久黄体。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其中前者的发病率为后者的2倍还多。
1.1卵泡囊肿1.1.1分类:卵泡囊肿是卵泡发育成熟后不排卵而长期存在,卵泡不断分泌雌激素,有些患牛表现为持续发情,称为“慕雄狂”[1]。
1.1.2诊断:直肠触诊一侧或两侧卵巢上有一个或数个卵泡,若卵泡液体感强烈,直径在2.5cm以上,可持续10d以上,患牛发情无规律,表现为持续性发情,即可临床确诊为卵泡囊肿。
1.1.3治疗:激素疗法是常用治疗方法,比较简单有效。
①GnRH,1次肌肉注射1000IU。
②LRH-A3,1次肌肉注射50~ 100μg,连用1~4d,配合肌肉注射100mg黄体酮。
③孕酮,1次肌肉注射50~100mg,连续14d,总量为750~1000mg。
④PGF2α,1次肌肉注射5~10mg。
⑤HCG+地塞米松,1次静脉或肌肉注射10mg,隔日1次,连用2~3次(应用其他激素无效的家畜可以试用)。
1.2黄体囊肿在奶牛排卵后或卵泡不排卵,在LH的作用下,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增生,形成直径大于3cm的黄体,并分泌孕酮[1]。
1.2.1诊断:黄体囊肿一般存在于单侧卵巢,直径5.3cm以上;囊肿黄体壁厚,内有大量液体。
囊肿黄体存在超过20d,母牛一般不表现发情,体内雌激素浓度低,孕酮浓度高。
1.2.2治疗:用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溶解黄体。
①PGF2α及其类似物,1次肌肉注射5~10mg。
必要时7~10d后再注射1次。
②催产素,1次肌肉注射100U,每日2次,总量不超过400U。
2生殖道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奶牛常见的生殖道疾病主要是子宫炎,发病率在20%~40%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c1 u¨£ (L S - 1 I: I JuuJ L 儿d1 u n
d
c上 儿J J uuⅢ u
u
圈 菱
奶牛繁殖 障碍疾病 的防治
杜 真林
( 龙 江 省 林 口县 畜 牧 兽 医 局 17 0 ) 黑 5 6 0
中图分类号 :S 5 . 3 88 2
文献标识码 :B
31 防治 预防上主 要是消 除病 因 。治疗 时要 能导致胎衣不下 。 .. 2
只要加 强护理 ,防止脱 出部位 受损 ,如将其 尾 固 衣 不 下 。部 分胎 衣 不 下 即一 部分 子 叶脱 下 并 断
定 , 以防摩 擦 脱 出部 位 ,减 少感 染 机会 。多 放 离 ,其余 部分仍停 留在 子宫腔 和 阴道 内,一般不
1 生殖道疾病 久配 不孕的牛 中,大 多数牛有 生殖 道炎症 ,
炎性 产物 的排 出 ,对有 全 身症状 的进行 对 症 治
疗 。如果子宫颈未开张 ,可肌注雌激素制剂促进 开张 ,开张后肌 注催产 素或静注 1 % 0 氯化 钙溶液
且 多数为子 宫内膜 炎和 子宫颈炎 ( 很少 有输卵管 1 0 0 L 0  ̄2 0 ,促进 子宫 收缩而排 出炎性 产物 。 m 炎的,除非该牛只有 子宫撕裂史 )。生殖道炎症 然后用0 1 高锰酸钾 液或0 0 % .% . 2 新沽 尔灭液冲洗 之 所 以引起 不 孕 ,是 因 为 生殖 道 发炎 危 害 了精 子宫 ,2  ̄3 i 后 向子 宫腔 内灌注青霉素链霉 0 0m n 子 、卵子及合 子。同时 ,使卵巢 的机 能发生紊乱 素合剂 ,每天或 隔天 1 次,连续3 次 ,但是 , ~4
每 天1 ,连 用3d ~7d 若无黄 体或 卵泡 { 次 。5 后 t j .
次 促黄体素 :无论卵泡囊肿或黄体囊肿 ,母 牛 进行 1 。
次肌 注2 0 0 国际单位 ,一般3 后囊肿 3 产 科疾 病 0  ̄4 0 ~6d
消 失并形成黄体 ,1  ̄2 恢 复正常发情 。若用 5 0 d 次稍增人 。 指在怀孕期 因饲养 管理 不当,在分娩过程 r t 一
追 逐或爬跨其他母 牛,有 时攻击 人畜 。直肠检查 2 3 卵巢静止 .
时,发现卵巢增大 ,在 卵巢 上有 1 个或2 以上 的 个 大囊肿 ,略带波动 。黄 体囊肿 时 ,母牛不发情 , 肿 。为 了鉴别诊 断,可间隔一定时 间进行复查 ,
情 , 可 以确 诊 。
因饲养 管理不当 ,子宫疾病等使 卵巢机 能受
3 1 子 宫脱 出 .
药1 周后仍 未见好 转 ,可第 2 次用药 ,剂量 比第 1 常出现的子宫脱 出和胎衣不下 。 饲料 单一 ,质量 差 ,缺乏运动 ,过度劳 累等 一
于 老 年 母 牛和 经 产 母 牛 。另 外 ,助 产 不 当 、产 道
绒毛膜促性腺激 素:具有促使 黄体形成的作
性黏液 脓性子 宫内膜 炎、急性纤维蛋 白性子宫 内 甚至带血 ,但发情正常 ,就是不 易受孕 ,严重者 膜 炎 、慢 性 卡他 性 子 宫 内膜 炎 、慢 性 脓性 子 宫 伴有全身症状 ,如体温升高 ,食欲下 降,精神沉 内膜 炎和 隐性 子 宫 内膜 炎 。通 常在产 后 1 内发 郁等 。 周 病 ,轻 者无全 身症状 ,发 情正 常 ,但 不 能受孕 : 1 . . 2防治 人 工授精 的一切用具必须洁净 、无 2 严重 的伴有全身症状 ,如体温升高 ,呼吸加快 , 菌 ,技术 员 操作 技 术要 熟练 ,一定 要做 到 动作 精神沉 郁 ,食欲下 降,反刍减少等表现 。患牛拱 轻 、速度 快 。对 于 患牛 ,用 干奶 油 剂冲 洗 子 宫 腰 、举 尾 ,有 时努责 ,不时从 阴道流 出大量 污浊 颈 ,每 天 1 ,每次注 入2 L 次 ~3 ,经过 1 m 周可治 或棕黄 色黏液脓性分泌 物 ,有腥臭味 ,内含 絮状 愈 。 物或胎 衣碎片 ,常 附着尾 根 ,形成干痂 。直肠 检 2 激素紊乱性疾病
从而造 成不孕 。
对 于纤维蛋 白性子 宫内膜炎 ,禁止冲洗 ,以防炎
1 1 子 宫内膜炎 .
症扩散 ,应 向子 宫腔 内注入抗 生素 ,同时进行全
产 房 卫 生条 件 差 , 临产 母 牛 的外 阴 、尾 根 身治疗 。 部污 染粪便而未彻底洗 净消毒 。助产或 剥离胎衣 1 2 子宫颈炎 . 时,术者 的手臂 、器械 消毒不严 ,胎衣 不下腐败
足 ,子宫 内膜炎 ,或产后子 宫复旧不全或子宫积 食、便秘、腹泻等也 能诱发该病 。
.1 . 脓等均可影 响黄体 的退缩和 吸收 ,而成为持久性 31 症状 子宫部分脱 出时 ,脱 出现象 为 宫 黄体。 角翻至 子宫颈或阴道 内而发生套叠 ,仅有不 安,
子 宫全 部 脱 出时 ,子 宫 角 、子 宫体 及 了 寓颈 部 外
足 ,排 卵机 能受到破坏有关。 先治疗子 宫疾病 。为 了促进 持久黄体退缩 ,可肌
211 症状 卵 泡囊 肿时 ,病牛发情不 正常,发 注前列腺素 (G 5 1 g .. P ) ~ 0 ,一般注射 1 m 次后 ,1 周
情 周期变短 ,而发情期延长 ,或 者出现 持续而强 内发情 ,配种 即能 受孕。也可肌 注氯前列烯醇或 烈 的发 情现 象 ,成 为 慕雄 狂 。并 且病 牛 极度 不 氟前 列烯 醇0 5 l g . ~ ,注 射 1 m 次后 ,一般 在 1 周 安 ,大声哞 叫,食欲减退 ,排粪 排尿频繁 ,经常 内见效 ,若无效 时,可 间隔7 0 重复1 。 ~l d 次
21—
一
黑龙江动物繁殖 第 2 卷 0
第1 期
2 1 年 02
2 1 卵巢囊肿 .
及硬度均无变化 ,即可确诊为持久性黄体 。但为
可 分 为 卵泡 囊肿 和 黄体 囊 肿 。 目前认 为 卵 了与妊娠黄体加 以区别 ,必须仔细检查子宫。
巢囊肿可能与 内分 泌机 能失调,促黄体素分泌不 2 . 防治 根据具体情况 改进 饲养管理 ,或 .2 2
文章编号 :10 — 7 9 2 1 ) 10 2 — 3 0 52 3 (0 2 O — 0 10
在从事奶 牛繁殖 工作 中,经常遇 到奶牛不能 1 . 防治 产房要彻底 打扫消毒 ,对于临产母 .2 1 正 常发情 ,甚至不 能受孕等繁殖障碍 。引起 奶牛 牛的后躯 要清洗消毒 ,助产或剥离胎衣 时要无菌 繁殖 障碍 的因素有奶 牛生殖道疾病 、内分泌紊乱 操 作 。对 于 患 牛主 要是 控制 感 染 ,促 使子 宫 内 及产科病 等。
促 性 腺 激 素 释 放 激 素 类 似 物 : 母 牛 每 次 用 通 过 直 肠 按 摩 卵 巢 、 子 宫 , 隔天 1 ,每 次 次
肌注 4 0 0 P ,每 天 1 ,可连 续 使用 2 4 1 i 左 右 ,4 5 为 疗 程 , 并 结 合 肌 肉注 射 已 0 ~6 0 g 次 ~ 0m n ~ 次 次 ,但 总 量 不 能超 过30 0P 。一般 在 用 药后 烯雌 酚2 g H H A 2 0 0 g 0 ,L R - : 0 单位, m 黄体 酮5 g 0m , 1 ̄2 ,囊肿会逐渐消失而恢复正常排 卵。 5 0d
21 防 治 加强饲养管理 ,减 少应激 。人工授 无变化 ,子宫收缩无力,体积缩小 。 .2 . 精时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对于患牛 ,近年 232 防治 加 强饲 养 管理 ,补 充营 养如 维 , .. l 来多采用激素 治疗囊肿 ,效果 良好 。
素 、无 机 盐等 ,加 强运 动 。治 疗 患牛 时大 多 采
万 ~ 1 国际 单 位 。 万
用 。牛静 脉注射25 0 0 国际单位或肌注0 5 导 致 会 阴部 组 织 松 弛 、无 法 固 定 子 宫 。该 病 多 0  ̄3 0 0 . 2 2 持久黄体 . 干燥而迅速拉 出胎儿 或在 露出的胎 衣断端系重物
饲 料 单纯 ,维 生素 和无 机 盐缺 乏 ,运 动 不 等均可 引起子 宫脱 出。此外 ,瘤 胃臌气 、瘤 胃积
牧 ,舍 饲 时要给 予易消化 的饲料 等 。可不 必采 取 易察觉 ,有时发现拱背 、举尾 和努责现象 。全部 特殊疗 法 。子 宫全 部脱 出时,必须进行整 复:首 胎衣不 下即全部胎衣停滞在 子宫或 阴道 内,仅有
先将病 牛站立保 定 ,并呈前低 后高 的体位 ,用温 少量黏膜 垂挂于肛 门外 ,黏膜 上有脐带血管断端 水灌肠 ,使直肠 内空虚 。其次用温 热的0 1 高锰 和大 小不 同的子 叶。胎衣 不下初期一般无全身症 .% 酸钾冲 洗脱 出部 的表 面污物 ,剥离残 留的胎 衣 以 状 ,经 1 后 ,停滞 的胎 衣开始腐败 分解 ,从 ~2d
染。
主要是人工授精 时,因操作不 当或长 时间多
分 解 ,恶露 停 滞等 ,均 可 引起 产后 子 宫 内膜 感 次操作后 ,碰伤 了子 宫颈 ,引发子 宫颈炎直至子 宫颈增 生。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 白色纤丝状 , 1 . 症 状 根据 病理过程和 炎症性质 可分为急 1 . 症状 .1 1 .1 2
及坏死 组织 ,再用3 ~5 温 明矾 水冲洗 。如果脱 阴道 内排 出污浊并混有胎衣碎 片 的恶臭液体 ,腐 % % 出部 分水 肿 明显 ,可 用 消 毒针 乱 刺 黏膜 挤 压 排 败分解产物 若被子 宫吸收,可出现败血型子宫 炎 液 。如 有裂 口,应涂 擦碘酊 ,裂 口深而大 的要缝 和毒血症 ,患牛表现体温 升高、精神沉郁 、食欲 合 。第 三 ,用 2 普 鲁卡 因8 l L % ~ O 在尾 荐 间隙注 减退 、泌乳减少等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