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D卷

济南市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D卷
济南市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D卷

济南市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中国第8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于2017年10月10日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顺利返回上海。本次考察“雪龙”号首次穿越北极中央航道和西北航道。2017年11月8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开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的建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 “雪龙”号从北极返回到上海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于上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 . 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发当天正午时,“雪龙”号上的旗杆影子偏向哪一方向()

A.正西B.正北C.正南D.东南

3 . 我国对极地地区进行考察是目的不包括()

A.为建设居民点做准备B.对环境进行监测

C.寻找未来的资源储备D.探索新的海上通道

4 . 近几十年,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由于()

A.人们的填海造陆B.强烈地震频繁发生

C.冰架崩裂及消融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

5 . 下表是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该数据资料反映了我国()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人口压力得到基本解决

C.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D.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并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 .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大杂居,小聚居B.大分散,小集中

C.北部多,南部少D.东部多,西部少

7 . 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最主要矛盾是()

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

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D.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平衡,影响西部发展

8 . 下列国家中,领土地跨两洲、跨东西两半球的国家是

A.美国B.土耳其

C.俄罗斯D.澳大利亚

9 . 某旅游团在东南亚旅游过程中,下列现象,最不可能见到的()。(双选题)

A.每天午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B.可以看到一望无际大草原,游人骑马射箭

C.当地居民生活常使用“锡器”用品

D.常见当地居民以牛肉、面包为主食

10 . 分析表格数据,关于甲国与乙国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国死亡率高,比乙国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

B.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但人口数量一定比乙国少

C.乙国可能是一个欧洲的国家,人口比甲国稠密

D.乙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力短缺,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

11 . 以下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的家乡在海南,这里长夏无冬,盛产椰子、香蕉等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

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草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C.我的家乡在西藏,这里气候寒冷,主要种植青稞,我们喜欢用青稞酒和酥油茶招待客人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瓜果特别甜,水稻是我们的主要粮食

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 .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A.甲乙河段B.乙丙河段C.丙丁河段D.丁戊河段

13 . 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自东南向西北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

14 . 我国西气东输的工程输的是()

A.石油B.水资源C.天然气D.煤炭

15 . 我们把乡村和城市这些人们的聚居地统称聚落.聚落主要分布在()

A.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B.高山地区C.荒漠地区D.雨林地区读下图,作答下列各题。

16 . 六大板块中,几乎完全处于海洋的板块是()

A.美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

17 . 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图中红海A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形成原因是()

A.这里地震频繁B.地壳板块在这里发生了碰撞运动

C.这里火山活动剧烈D.地壳板块在这里发生张裂运动

18 .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A.地壳比较稳定的地方B.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

C.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D.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带

如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 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

A.圆柱体B.不规则的球体C.圆锥体D.圆球

20 . 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强对这颗“蓝色弹珠”的描述,你认为有误的是()

A.它的平均半径大约6371千米

B.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它最南的点称为南极点

D.它有一根巨大的地轴

21 . 如果要给这颗“蓝色弹珠”缝制外衣,它穿上衣服后泡在海水部分和没被泡在海水部分的比大约是()A.6:4B.3:7C.7:3D.4:6读新疆“坎儿井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2 . 新疆山麓地带有一种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叫坎儿井,长期为绿洲居民灌溉农田所用,其水源主要来自A.雨水B.湖泊水C.冰雪融水D.河流水

23 . 援疆部队利用铁路运输物资,进入新疆后,沿途可能看到的风光是

A.大漠孤烟B.稻花飘香C.热带雨林D.傣家主楼3月8 日凌晨,一架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客机失联,机上有154名中国乘客。多国出动多架军机和多艘舰船进行搜救。后根据雷达数据和机载航油分析,确定该机终结于离澳大利亚西海岸2000多千米的南印度洋。因此由澳大利亚主导协调搜救。据此完成14~15小题

24 . 关于马来西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B.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C.东南亚出产稻米最多的国家

D.锡矿产量居世界首位

25 . (小题2)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错误的是()

A.独自拥有整块大陆的国家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有许多古老动物的国家

D.有著名景点泰姬陵

读“亚洲范围图”和“亚洲大陆沿30°N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6 . 从“亚洲范围图”中可以直观看出亚州的()

A.地理位置B.地形特征C.气候分布D.人口特征

27 . 据图可知,与亚洲相邻的大洋不包括()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28 . 据亚洲所处纬度范围分析,亚洲大部分位于()

A.寒带B.南温带C.热带D.北温带

29 . 读“亚洲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亚洲大陆沿该纬线自西向东的地势特征是()

A.“高—低—低”变化B.“低—低—高”变化

C.“低—高—低”变化D.“高—低—高”变化

30 . 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边海洋,水系形态呈现()A.树枝状B.扇形C.放射状D.向心状

31 . 图中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中国目前是亚洲第一大经济体。据图判断中国位于()A.太平洋东岸B.亚洲东部C.印度洋西岸D.亚洲西部

32 .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是因为该地区()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②环境污染较轻

③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和产品出口比较方便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读“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各题.

33 .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34 . 下列作物适宜在该地生长的是()

A.咖啡、榴莲B.香蕉、芒果C.茶、柑橘D.苹果、梨读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35 .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A. 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B. 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D. 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36 . 有关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沿海地区降水丰沛

B.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 我国的地理位置不利于与陆上各邻国来往

D. 我国的南北跨纬度较大,气候多样

37 . 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不包括

A. 海洋灾害频繁

B. 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

C. 填海造陆

D. 近海渔业资源枯竭

二、解答题

38 .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甲图中标注地球的公转方向_______。

(2)甲图中A、B、C、D分别代表了“二分二至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地球公转一周,我们经历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据你分析,春分时地球位于__________点。

(3)当地球光照出现乙图情况时,地球公转至甲图中的____处,此时滨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

(4)滨州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同学,绘制了“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分旗杆影子图。图中能够反映我们滨州冬至日影子长度的是___________,所以为了取得更好的采光效果,北方地区在设计居民楼南北间距的时候,应充分考虑__________(季节)的光照情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