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绘制步骤

变电所绘制步骤
变电所绘制步骤

二.二次电路图的阅读

1.阅读展开图要领:

⑴先交流后直流、交流看电源,直流找线圈,抓住触点不放松,一个一个全看清。

⑵自左往右、自上往下看,找到有关支路一个个依次读通,一个个支路找,一个个继电器地看,读具体支路时,先找继电器线圈的启动支路,再找继电器的各个触点支路。

4、屏面上各种二次设备,通常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指示仪表、继电器、光字牌、信

号灯、按钮、控制开关、和必要的模拟线路。

项目大小可以不完全按实际尺寸画出,但项目的中心间距要严格标注尺寸。

10KV、6KV /0.4kV变配电所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浅析

以下总结了10点,分享给大家~

变配电所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综述:

10、6 kV配电所及10、6/0.4kV变电所设计,是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通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规范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许多方面涉及到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贯彻落实。要做好变配电所设计既要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规程,又要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具体要求,否则会出现种种问题,影响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为了做好变配电所的设计,现将本人所制图和校核过的水电工程变配电所设计图纸时发现各种问题中的一部分整理出来,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大家相互交流,以便共同提高。

1.变电所和配电所的名称工程设计在使用名词术语时要力求准确,不能随意。在具体项目的设计文件中

不宜笼统使用“变配电所”这一名称。“变配电所”是变电所和配电所的统称,仅用于泛指。具体谈到某种类别或某一个体时,应分别称为“变电所”或“配电所”。在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变电所”的解释是“10kV及以下交流电源经电力变压器变压后对用电设备供电”;“配电所”的解释是“所内只有起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装置,母线上无主变压器”。在变电装置与配电装置均有时,以升降压为主要功能包括附有高、中压配电装置者,称为“变电所””以中压配电为主要功能包括附有3~10/0.4kV变压器者,称为“配电所”。一项工程具有多个变电所时,应以所在建筑物的名称或用流水号对各变电所分别命名。

2. 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和系统接地的型式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64第312条,配电系统的型式

有两个特征,即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如三相四线制和系统接地的型式如TN-C-S系统。在正式文件中不得把三相四线制的TN-S系统称为“三相五线制”。在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37页“名词解释”中已明确指出,“三相四线制是带电导体配电系统的型式之一,三相指L1、L2、L3三相,四线指通过正常工作电流的三根相线和一根N线,不包括不通过正常工作电流的PE线”。它并进一步阐明“TN -C、TN-C-S、TN-S、TT等接地型式的配电系统均属三相四线制”。在我国低压配电电压应采用220V/380V。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宜采用单相二线制、两相三线制、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在设计文件中,对TN-S与TN-C-S接地型式的划定有时混淆不清。系统的接地型式一般是就一个变电所或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而言。中性线N线和保护线PE线仅在局部范围内如一栋楼或一层楼分开时,应称TN-C-S系统。TN系统中某一剩余电流保护器负荷侧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体单独接地时,可称为局部TT系统。

3.分级分类术语和标准计量单位设计文件中的各种分级、分类等名词术语,应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统

一,不得混淆。如经常使用的术语:电力负荷应称为一、二、三级负荷,这里用“级”不用“类”;防雷建筑称为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这里用“类”不用“级”新的防雷规范不再分工业、民用,屋面避雷网的网格大小也应以新规范为准;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分为0、1、2区,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分为10、11区,火灾危险区域分为21、22、23区,这里均用“区”不用“级”或“类”;而火药、炸药、弹药及火工品危险场所电气分为Ⅰ、Ⅱ、Ⅲ类危险场所,这里用“类”不用“区”。其他的名词术语也应正确使用,如在正式文件中应使用“断路器”、“变电所”,而不宜使用“自动开关”、“变电站”等等,不一一列举。计量单位的标准符号要正确,字母的大小写不能随意。如A、V、W、kV、kW、kVA、kvar、lx、km等应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特别要注意单位符号字母的大小写要正确,凡由人名转化来的单位符号如A、V、W、N、Pa 和兆以上的词头符号如M、G 均应大写;除此之外,则一律小写,如kV、MW、kvar、km等。有关计量单位的资料,可参阅“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十六章第773~783页。

4.对土建的要求在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变电所所址选择和对建

筑等有关专业的要求,在执行中我们还存在不少具体问题,现仅列举以下几例略加分析,今后设计时应予以重视。

1) 防火挑檐:车间附设变电所选用油浸电力变压器时,有的未在变压器室大门的上方设置防火挑檐。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GB50053-94的第6.1.8条,规定“在多层和高层主体建筑物的底层布置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时,其底层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防火挑檐”。

2) 安全出口:有的设计在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仅设一个出口或设两个出口但靠近同一端。这不符合GB50053-94第6.2.6条的规定,规范要求“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

3) 梁高:有的设计在考虑室内净高时未计及梁的高度。由于变配电所的跨度较大,有时梁的高度可达800mm左右,故在提土建条件层高时应考虑梁的高度。

4) 值班室:有的设计将值班室设在交通不便的里角。这不符合GB50053-94的第4.1.6条规定,该条规定“有人值班的配电所,应设单独的值班室。高压配电室与值班室应直通或经过通道相通,值班室应有直接通向户外或通向走道的门。”

5) 电缆沟:有的变电所内双排布置的低压配电屏仅在屏底和后侧设置地沟,两排屏的沟之间互不连通。为了方便电缆的进出和今后线路的调整,宜将所内所有主电缆沟和控制电缆沟均连通。

6)电缆分界室:有的分界室不满足供电部门的要求。北京供电局规定北京地区的10kV用户必须设置电缆分界室作为工程的电源总进线室。电缆分界室的位置应接近电源进线方向,并靠近建筑物的外墙。其面积一般为6m×3.5m即20mm2左右,净高应不小于2.7m,下设净高不小于1.8m的电缆夹层,并设600mm×600mm的人孔和爬梯。电缆分界室在无地下室的建筑物中一般设在一层;而在有地下室的建筑物中,则不论地下有几层,电缆分界室均要求设在地下一层。根据北京市供电局的规定,电缆分界室归北京市供电局管理,故电缆分界室的门应向外开向公共走道。

5.设备布置在变配电所的设备布置方面,我们也存在种种问题,甚至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规定,现仅举列

如下:

1) 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与平面图不一致。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是系统图与平面图中柜屏的排列顺序相反。看系统图时是面向柜屏的正面,将其从左至右排列为1、2、3……n;而在平面图上却是面向屏的背面,将其从左至右排列为1、2、、3……n,必然弄反了。要避免这一错误的关键是在系统图和平面图上

都应面向柜屏的正面从左至右按顺序排列。其二是平面图上双排面对面布置的配电屏之间有母线桥,而在系统图却未画出。

2) 低压配电屏屏前、屏后通道宽度不满足新规范要求。如屏后有时仅距墙700mm,抽屉式低压屏双排面对面布置时仅相距1800mm。根据规范GB50053-94第4.2.9条规定,低压配电室内成排布置配电屏的屏前、屏后的通道最小宽度为:其屏后通道,固定式和抽屉式均为1000mm;其屏前通道,固定式单排布置为1500mm,抽屉式单排布置为1800mm,固定式双排面对面布置为2000mm,抽屉式双排面对面布置为2300mm。只有当建筑物墙面遇有柱类局部凸出时,凸出部分的通道宽度可减少200mm。

3) 配电柜屏后通道的出口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作为规范强制性条文,GB50053-94第4.2.6条规定“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m时,其柜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m 时,尚应增加出口。”这一条要强制执行的理由,是为了当高压柜、低压屏内电气设备有突发性故障时,在屏后的巡视或维修人员能及时离开事故点。

4) 配电室内灯具采用线吊、链吊,且安装在配电装置的正上方不符合安全要求。GB50053-94第6.4.3条规定,“在配电室内裸导体的正上方,不应布置灯具和明敷线路,当在配电室内裸导体上方布置灯具时,灯具与裸导体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0m,灯具不得采用吊链和软线吊装”。因低压屏顶部布置有母线铜排通常又不封闭,故要执行此条规定。配电室内可采用线槽型荧光灯用吊杆安装。

5) 变配电所内设有接地扁钢沿墙敷设,但未设置临时接地接线柱。为了方便试验和维修时临时接地,应适当设置临时接地接线柱。接地接线柱的做法可参见国家标准图集86D563《接地装置安装》第25页。

6.推荐选用D,yn11结线变压器最近十年,在TN系统中采用D,yn11结线组别的变压器已很普遍,

但还有不少工程仍选用Y,ynO结线组别的变压器,其原因主要是不清楚前者的优点。在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中第6.0.7条规定:“在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宜选用D,yn11结线组别的三相变压器作为配电变压器”。这里“宜选用”的理由,主要基于D,yn11结线比Y,ynO 结线的变压器具有以下优点:

1) 有利于抑制高次谐波电流。三次及以上高次谐波激磁电流在原边接成△形条件下,可在原边形成环流,有利于抑制高次谐波电流,保证供电波形的质量。

2) 有利于单位相接地短路故障的切除。因D,yn11结线比Y,ynO结线的零序阻抗小得多,使变压器配电系统的单相短路电流扩大3倍以上,故有利于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切除。

3) 能充分利用变压器的设备能力。Y,ynO结线变压器要求中性线电流不超过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的25%见GB50052-95第6.0.8条,严重地限制了接用单相负荷的容量,影响了变压器设备能力的充分利用;而D,yn11结线变压器的中性线电流允许达到相电流的75%以上,甚至可达到相电流的100%,使变压器的容量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对单相负荷容量大的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推荐采用D,yn11结线组别的配电变压器。

7.电缆型号与截面的选择

1) 电缆选型:YJV型交联聚乙烯电缆和VV型聚氯乙烯电缆,是工程建设中普遍选用的两种电缆。YJV 型交联电缆与VV型电缆相比,虽然价格略贵,但具有外径小、重量轻、载流量大、寿命长,YJV型电缆寿命可长达40年,而VV型电缆仅为20年,等显著优点,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尽量选用YJV型交联聚乙烯电缆,逐步淘汰VV型聚氯乙烯电缆。

2) 电缆截面选择:电缆作为导体的一种,其截面选择应满足规范强制性条文GB50054-95第2.2.2条,有关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的四点要求,而我们设计选用的电缆截面有时却不符合该条规范中第一、第

二点的要求。

第一点:“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电缆截面的选择除了载流量要满足计算电流要求外,还应按电压损失进行校验。由于未进行电压损失校验,我们多次发现因选用6mm2、10mm2截面的电缆作远距离配电干线而不能满足用电设备端电压要求的错误,因此应进行电压损失计算,用以校验所选用的电缆截面是否满足用电设备端电压的要求。规范GB50052-95第4.0.4条,对用电设备端电压偏差允许值有下列要求:电机机为±5%;在一般工作场所的照明为±5%,远离变电所的小面积一般工作场所照明、应急照明、道路照明和警卫照明为+5%、-10%;其它用电设备当无特殊规定时为±5%。

第二点:“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在执行本条时应考虑环境温度、导体工作温度,并列系数等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尤其是电缆敷设时并列数对载流量的影响。如电缆在桥架上无间距配置2层并列时持续载流量的校正系数,梯架水平排列为0.65,托盘水平排列为0.55 见92DQ1-77 。有关电线电缆载流量的各种修正系数可参见华北标《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75~77页。

此外,电缆截面的选择还须适当考虑备用设备的用电和新增设备的用电。

8. 断路器选择与短路电流计算,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用作保护电器的有断路器和熔断器两种。目前我们

使用最多的是断路器,用它来作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但是,在选用低压断路器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没有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配电线路短路保护电器的分断能力应大于安装处的预期短路电流。选择断路器应先计算其出口端的短路电流,但有的设计者却没有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所选短路器的极限短路分断能力不够,不能切断短路故障电流。要确定断路器安装处的短路电流,可按设计手册进行计算,但比较烦杂;也可以采用“短路电流查曲线法”来确定计算电流,比较简便。所举例子的短路点仅为假设,实际工程设计中最常用的短路点是选在保护电器的出口端。

9. 断路器与断路器的级联配合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断路器作短路保护时,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必须大于安装

处可能出现的短路电流。但是有时不能满足此要求。例如:C45N、C65N/H微型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仅分别为6kA、10kA,但其安装处出口端的短路电流有时可达15kA甚至更高。这时可用两路办法来解决此问题,

第一是改用短路分断能力高的塑壳断路器;

第二是仍选用微型断路器,利用其与上级断路的级联配合来实现短路保护。但是,进行级联配合的上下级断路器的选择须满足下列条件:

1) 先决条件是上级断路器的固有分断时间比下级断路器的全分断时间短。也就是说下级断器出口端短路时,下级未来得及切断短路电流,上一级先行切断了短路电流。

2) 下级断路器虽不能切断短路电流,但下级断路器及其被保护的线路应能承受短路电流的通过。

3) 越级切断电路不应引起故障线路以外的一、二级负荷的供电中断。

4) 上下级断路器宜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其额定电流等级最好相差1~2级,或根据生产厂提供的级联配合表来选择。

10. 断开中性线及应用四极开关,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实施以来,由于设计人员对规范

的理解和认识不一致,因此在设计低压配电系统时对断开中性线及应用四极开关的做法也就很难统一。针对这一情况,《电气工程应用》杂志从1999年第一期起,陆续发表了多篇国内知名专家的专题论文。专家们就国内外规范和IEC标准对断开中性线及应用四极开关的有关规定和做法阐明了各自观点,使我们获益不少。现仅将专家们普遍认同,又与我们设计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观点整理如下。尽管这些观点尚未纳

入国家规范中,但对我们的设计工作颇具现实指导意义。

1) 当两个电源间需进行电源转换时,如果两电源系统的接地型式不同,或者供电变压器绕组的接线组别不同,则应断开中性线,并采用四极开关。

2) IT系统和TT系统应当隔离中性线。TN-C系统中禁止断开PEN线。

3) TN-S系统中,不需要断开中性线;变压器低压侧出口总开关与母联开关不必断开中性线;由外部低压电网向民用建筑物供电的进线处,宜隔离中性线可采用四极隔离开关等隔离电器,也可采用在中性线上设置连接片、接线端子或连接汇流排等措施;每户住家的入户线处应隔离中性线,大多居民用户为单相负荷,采用双极开关即可解决问题。

4) 正常供电电源与应急备用发电机电源间的转换开关需采用能断开中性线的四极开关,并使二者不能并联。

5) 在有气体爆炸危险的1区及有粉尘爆炸危险的10区场所,游泳池、浴池等特别潮湿场所,应装设将中性线和相线一起断开的隔离电器。

6) 为了在检修维护时,保护人身安全,必须装设隔离电器把带有危及人身安全的中性线电位隔离。

过程流程图详细绘制步骤

过程流程图详细绘制步骤 导读: 过程,是将输入转化成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或者活动。过程流程图,则是一种利用一定的符号,将实际的流程以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图。它能够帮助一个团队更好的分析项目,并确定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切可控或者不可控的变量,以及可能出现、存在的问题。 过程流程图通常是整个过程的第一“景象”,代表了整个过程的方向,所以绘制好一幅精准的过程流程图显得尤为重要。画好流程图其实也并非如此之难,只要选好一款合适的工具,工作也可以事半功倍!那么,使用亿图流程图软件应该如何快速、高效地绘制过程流程图呢? 过程流程图详细绘制步骤: 使用亿图内置模板或者例子快速创建流程图: 点击“文件”,在“新建”栏中的“预定义模板和例子”中选择流程图模板和例子。 1、用模板快速创建。

2、在模板中选择所需例子,调用实例,直接在例子中修改文字或形状即可。

替换形状: 方法1:选中需要修改形状的流程,点击该图形右上角的浮动按钮,选择图形替换即可; 方法2:选中形状后,点击“开始”菜单的“编辑”,选择“替换形状”。

温馨提示:替换形状中所展示的图形,取决于左侧符号库中打开的符号。也就是,当前打开的是哪个符号库,替换形状中就显示哪个符号库里的图形。 为流程添加标注: 在左侧符号库中,点击“常用基本符号”,选择“标注”。 从标注库中选择适合的标注符号拖拽到绘图页面即可。 拖动黄色的点,可以修改标注所指方向。 点击图形周围绿色的点,可以调整图形的大小。

修改连接线样式: 首先,全选(Ctrl+A),再点击“页面布局”的“连接线”选择需要的连接线样式即可。

PCB原理图绘制步骤

原理图的绘制 A、新建工作空间和原理图 项目是每项电子产品设计的基础,在一个项目文件中包括设计中生成的一切文件,比如原理图文件、PCB图文件、以及原理库文件和PCB库文件。在项目文件中可以执行对文件的各种操作,如新建、打开、关闭、复制与删除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文件只是起到管理的作用,在保存文件时项目中的各个文件是以单个文件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每完成一个库就保存一次。 新建工作区间 1、在菜单栏中选择File-New-Project-PCB Project. 2、形成一个PCB-Project1.PriPCB面板然后重命名最后分别添加scematic sheet形成Sheet.SchDoc文件保存后面一次添加形成PCB.PcbDoc、Pcblib.Pcblib、schlib.schlib文件分别进行保存。 3、在schlib.schlib文件里面添加你需要的库文件进行保存这时候要区分引脚与网口标号,特别是引脚一定要放置正确按照所发的书上进行标号,创建一个库就保存一次直到你需要的几个模块的器件你都画好了。 4、然后找到库文件将你画好的东西放置到Sheet.SchDoc原理图上面这时候再来放置网口标号用线将该连接的地方连接起来画好了看看自己的和书上的区别检查是否有错误的地方,最后将文件进行保存。点击Libraries面板,点左上角Libraries按钮,

如果你想在所有工程里都用就在Imstalled里点Install添加,如果只想在当前工程里使用就在Projiect里面点Add Library。 5、画封装图。 根据我们焊电路板的板子来测量距离将需要的器件进行封装,封装的过程中那一页会出现一个十字号将焊盘放置在十字号上确保第一个焊盘的x、y值都为零然后按照自己测量的数据一次拍好焊盘在一个在Top Layer这一层上放置,防止完成后切换到Top Overlay上面进行划线封装。对于LED灯要表明它的正极同样的道理没画好一个库进行一次保存直到最终完成了。最终形成了一个PCB Project文件库。 6、所有元器件编号的方法 你可以双击元件来改变,Visual属性为True。还可以让所有元件自动编号。 7、形成PCB图 在原理图里面双击你要添加的那一个模块添加PCB封装图浏览一下然后查看引脚映射是否一一对应如果对应就是没有出现错误最后点设计然后点击形成PCB图就可以了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个地方查错的只要对了就会有一个对勾。这也是我自己一个一个添加的原因防止哪里出现了错误难以发现、最终画好了是出现的虚实线连接。 8、布线绘制图 这里面可以选择自动布线也可以进行手动添加布线,布线的时候

步骤流程图的简单画法

步骤流程图的简单画法 导语: 步骤流程图即过程流程图,通常是整个过程的第一“景象”,代表了整个过程的方向,所以绘制好一幅精准的过程流程图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想要画好流程图也并非如此之难,只要选好一款合适的工具,工作也可以事半功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步骤流程图的简单画法介绍吧。 免费获取亿图图示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c67407543.html,/edrawmax/ 步骤流程图用什么软件画好 绘制步骤流程图的软件有很多种,比较推荐的还是国产的亿图图示流程图制作软件,它的模板资源十分丰富,除了可以简单高效的绘制步骤流程图外,它还可以绘制思维导图、组织架构图、线框图等200多种图形图表。同时亿图图示还支持Windows、Mac以及Linux三大系统,兼容性很好,而且绘制的图也比较美观。

亿图图示软件特色: 1、具备齐全的流程图符号,拖入画布即可。 2、搭载智能浮动按钮,可实现一键添加或修改符号。 3、画布智能识别连接点,和强迫症说再见。 4、双击符号,即可输入文本。 5、多套主题样式一键替换,所见即所得。 过程流程图详细绘制步骤: 使用亿图内置模板或者例子快速创建流程图: 点击“文件”,在“新建”栏中的“预定义模板和例子”中选择流程图模板和例子。 1、用模板快速创建。

2、在模板中选择所需例子,调用实例,直接在例子中修改文字或形状即可。 替换形状: 方法1:选中需要修改形状的流程,点击该图形右上角的浮动按钮,选择图形替换即可;

方法2:选中形状后,点击“开始”菜单的“编辑”,选择“替换形状”。 温馨提示:替换形状中所展示的图形,取决于左侧符号库中打开的符号。也就是,当前打开的是哪个符号库,替换形状中就显示哪个符号库里的图形。 为流程添加标注: 在左侧符号库中,点击“常用基本符号”,选择“标注”。 从标注库中选择适合的标注符号拖拽到绘图页面即可。 拖动黄色的点,可以修改标注所指方向。 点击图形周围绿色的点,可以调整图形的大小。

任务管理流程图怎么画简单

任务管理流程图怎么画最简单 导语: 在任务管理或者在项目管理中,使用流程图可以把文本可视化,方便部门成员理解整个任务过程。任务流程图的绘制和其他流程图无异,在本文中,我们会推荐一款好用的流程图绘制软件,帮助大家轻松绘制! 免费获取流程图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c67407543.html,/edrawmax/ 任务管理中的流程图用什么软件绘制? 任务管理中常见的流程图,可以使用Word或者PPT绘制,但如果想要绘制得更专业更好看更快速的话,亿图图示是首选。 亿图图示是一款专业的图形图表设计软件,它可用于绘制全系列的流程图。一点也不夸张的说,亿图图示绘制流程图速度远高于Word绘图,让原本需要画1小时的泳流程图,只需10分钟即可完成。软件采用最简单的拖曳式作图方式,无需任何基础也能轻松上手使用,自带近千种模板,上万个符号可以自由使用,即使是绘图小白也能轻松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图表。

亿图图示软件特色: 1、丰富的背景样式:几十套背景样式供用户使用,且只需拖拽样式到画布即可替换背景。 2、无限量的图框:可以在画布中添加无限量的图框,大大满足用户的创作需求。 3、页面适应到绘画:画布可无限量之大,一键点击“页面适应到绘图”,软件即可自动剪切画布至绘图区域。 4、免费更新提醒:当软件有新的版本或模板更新时,软件可提醒用户进行更新操作。 5、软件咨询服务:在绘图过程中遇到操作难题,可在线与客服人员联系,并解决问题。产品经理如何使用亿图图示绘制常见的任务管理流程图 首先在电脑中下载安装好亿图图示,打开浏览器,搜索“亿图”进入官网进行下载。

然后打开软件,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在符号库中找到“水平跨职能图形状”,将一个动态泳道图符号用鼠标“拖”进画布。 PS:点击“设置行数”时会弹出一个小窗口,在这里输入需要的泳道数量即可。 接着就是添加符号,在符号库中选择“基本流程图形状”,然后用鼠标直接拖到泳道中,这里有个小技巧,假如你想快速更换流程图符号样式,可以将鼠标移至符号上,这时会出现一个浮动按钮,点击它可以快速更换选择不同的流程图符号样式。

Cadence原理图绘制流程

第一章设计流程 传统的硬件系统设计流程如图1-1所示,由于系统速率较低,整个系统基本工作在集中参数模型下,因此各个设计阶段之间的影响很小。设计人员只需要了解本阶段的基本知识及设计方法即可。但是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系统速率快速的提升,系统的实际行为和理想模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各设计阶段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为了保证设计的正确性,设计流程也因此有所变动,如图1-2所示,主要体现在增加了系统的前仿真和后仿真。通过两次仿真的结果来预测系统在分布参数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工作正常,减少失败的可能性。 细化并调整以上原理图设计阶段的流 程,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原理图设计 阶段应该包括如下几个过程: 1、 阅读相关资料和器件手册 在这个阶段应该阅读的资料包括,系统的详细设计、数据流分析、各器件手册、器件成本等。 2、 选择器件并开始建库 在这个阶段应该基本完成从主器件到各种辅助器件的选择工作,并根据选择结果申请建库。 3、 确认器件资料并完成详细设计框图 为保证器件的选择符合系统的要求,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各部分电路具体连接方式的设计框图,同时再次确认器件的相关参数符合系统的要求,并能够和其他器件正确配合。 4、 编写相关文档 这些文档可以包括:器件选择原因、可替换器件列表、器件间的连接框图、相关设计的来源(参考设计、曾验证过的设计等),参数选择说明,高速连接线及其它信息说明。 5、 完成EPLD 内部逻辑设计,并充分考虑可扩展性。

在编写相关文档的的同时需要完成EPLD内部逻辑的设计,确定器件容量及连接方式可行。 6、使用Concept-HDL绘制原理图 7、检查原理图及相关文档确保其一致性。 以上流程中并未包括前仿真的相关内容,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对部分重要连线作相关仿真,也可以根据I/O的阻抗,上升下降沿变化规律等信息简单分析判断。此流程中的各部分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相关经验和技巧有待进一步完善。

流程图绘制方法

附录一:流程图绘制方法 (一)选用流程图的符号 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流程图是“矩阵式流程图”,这种流程图分成纵、横向两个方向,纵向表示工作的先后顺序,横向则表示承担该项工作的部门和职位,通过纵、横两个方向的坐标,就可以达到流程管理的要求,既解决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顺序问题,又解决了由谁来做的责任问题。 在流程图中,不同的符号有不同的含义,在企业内部应统一使用。对于矩阵式流程图,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规定出如下管理流程设计标准符号。 1. 流程的开始或结束,用椭圆来表示。 2. 具体任务或工作,用矩形来表示。 3. 需要决策的事项,用菱形来表示。 4. 流程线,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 5. 信息来源,用倒梯形来表示。 6. 信息储存与输出,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 流程设计常用符号如图9-1所示。 椭圆——流程的开始或结束矩形——具体任务或工作菱形——需要决策的事项 带箭头的直线——流程线倒梯形——信息来源平行四边形——信息储存与输出 图9-1 流程图常用符号示例

实际上,管理流程设计的标准符号远不止上述所列的。为了使流程图简洁、明了,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即可。一般情况下,只使用1-4项规定的4种符号就基本可以满足绘制流程图的需要了。 (二)流程图的绘制说明 1. 流程图的纵、横坐标 短阵式流程图分成纵、横两个方向,纵向表示工作的先后顺序,横向表示承担该项工作的部门和职位,从图的左上角开始,职位级别从高到低排列。通过纵、横两个方向的坐标,就可以将某项业务工作明确定位,使业务流程一目了然。 2. 流程图的层次级别 一般来说,物业公司的流程图可分为一、二、三级。 (1)一级流程图即企业级的流程图,如企业经营决策流程图、主导业务流程图等。 (2)二级流程图即部门级的流程图,如秩序管理流程图、环境管理流程图、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图等。 (3)三级流程图即部门内具体工作的流程图,如业主入住管理流程图、物业报修服务流程图、物业费用收缴流程图等。 流程图应该是环环相套的。上一个级别的流程图中的一个节点,到下一个级别可能就会演化成一张流程图。 3. 绘制流程图的注意事项 绘制流程图时,企业一般要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图 (2) 管道和仪表流程图又称为P&ID (6) 工艺流程表示标准 (15)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图 PID图图纸规格 采用1号图纸规格(594 mm×841 mm),并用多张1号图分开表示。每张图纸的有关部分均应相互衔接,完善地表示出整个生产过程。少数物流和控制关系来往密切且内容较多,表示在一张1号图中太挤的情况下,可按图纸延长的标准加长1/4或1/2。 PID图的内容 应根据工艺流程图和公用工程流程图的要求,详细地表示装置的全部设备、仪表、管道和其他公用工程设施,具体内容如下: a) 全部设备; b) 全部仪表(包括控制、测量及计算机联结); c) 所有管道、阀门(低高点放空除外)、安全阀、大小头及部分法兰; d) 公用工程设施、取样点、吹扫接头; e) 工艺、仪表、安装等特殊要求。 PID图中设备画法 编号例如E-1由三台换热器并联操作,其编号分别为E-1A,E-1B,E-1C(或E-1A/B/C);如P-1为两台泵(一台操作,一台备用),其编号为P-1A,P-1B(或P-1A/B)。 用细实线画出装置全部操作和备用的设备,在设备的邻近位置(上下左右均可)注明编号(下画一粗实线)、名称及主体尺寸或主要特性。编号及名称应与工艺流程图相一致,编号方法与“工艺流程图”2.4.2规定相同。但同一作用的设备由多台组成(或备用)时,可在编号数字后加A,B,C。 设备的主体尺寸或特性的标注方法按不同外型或特性规定如下: a) 立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高T/T,mm, b) 卧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长T/T,mm, c) 长方型:长×宽×高,mm, d) 加热及冷换设备:标注编号、名称及其特性(热负荷、及传热面积) e) 机泵, 设备大小可不按比例画,但应尽量有相对大小的概念,有位差要求的设备,应表示其相对高度位置,例如热旁路控制流程中的冷凝器和回流罐。 设备内部构件的画法与PFD图规定要求相同。相同作用的多台设备应全部予以表示,并按生产过程的要求表示其并联或串联的操作方式。对某些需要满足泵的汽蚀余量或介质自流要求的设备应标注其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塔类和某些容器均有此要求。对于落地的立式容器,该尺寸要求也可直接表示在相关数据表设备简图中。 PID图中管道画法 装置内所有操作、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等管道及其阀门均应予表示,并用箭

绘制户型图方法

测量完了自然今天讲的就是绘制户型图。个人经过自己最近的使用比较,列举几种户型图的画法,并在结尾对各种画法进行一下总结,这只是个人想法,大家有认为不对的可以提出来纠正我! 一、必备工作 这些必备要素的绘制工作和画法无关,一般每幅图都要,如果电脑画起来困难也需要在打印后的图上手工标上,主要包括: 1、每副图的名称。本次画的叫原始户型图,因为今后还要画好多图,所以要区分开,做到一目了然。 2、南北朝向标志,别弄不清楚朝向了。 3、入户门标志,有了这个标志人家一眼就可以找到入户门了。 4、比例尺,就是图上以单位长度对应实际长度:一般选取在(1:10、1:20、1:50、1:100这几个尺寸。小户型一般使用1:50这个比例尺(也即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米),这样在普通A4纸上(297毫米×210毫米)留边之后就可以大约最大可以画米×10米的户型。如果是大户型,考虑到换算的方便性可以选用1:100的比例尺寸(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米),这样A4纸大约最大可以画29米×21米的大户型。 二、手工绘制 最简单的画法,但要画得好也不是很容易的,这个大家一般都会,就是拿一张A4纸,然后直尺、铅笔、三角尺、橡皮等画草图,准确无误后用有色的水笔、圆珠笔钩线确定,然后人工标注尺寸以及必备要素。手工画法一般人都会,但随意性比较大,一般学过机械制图的人一上手就能画得比较标准,不过我想没学过的也能画个大概。手工绘制之后将需要复印多份,以备后面各种设计的使用。 接下来要讲的都是依赖于电脑的绘制,电脑绘制的修改起来比较方便,同时可以打印比较方便,但需要一定的电脑运用能力。 三、文本处理类软件绘制 WORD软件绘制 我们可以用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WORD软件进行平面图的绘制。下面通过一

ad原理图绘制基础

第4章Altium Designer原理图绘制基础(LM317 的路径与软件版本有关系,该文路径是基于winter09的)4.1实验目的 1、掌握Altium Designer 原理图环境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Altium Designer 原理图中元器件的摆放、连接、元件属性的修改等操作; 3. 掌握元件自动编号的方法; 4. 掌握原理图元件库的添加、修改和使用; 5. 理解和掌握网络标号的用法。 4.2实验原理 本实验通过绘制一个应用电路的电源模块原理图,来熟悉Altium Designer的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4.3实验内容 用Altium Designer设计一个应用电源模块的原理图,该电路采用两套输入电源(均为5~9伏)分别经过转换后、得到两套输出电压,一种是1.8V,另一种是 3.3V,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使用两套LM317S芯片,其封装为SOT223。将所需 用到的元器件摆放在原理图上,修改元器件属性使其符合电子线路的标识标准,元器件的参数符合自己的设计;距离近的用导线连接,距离远的可以用网络标号连接。 电路原理图: 图1电源原理图

4.4实验步骤 1、在桌面新建文件夹“MY SCH”,打开桌面上的Altium Designer Winter 09,新建 工程,工程名称为“power supply”,点击保存,选择保存在新建的文件夹内。 2、在工程中新建原理图文件,并保存到刚才的文件夹内。 3、打开原理图,添加元件库文件 a)单击打开编辑界面右侧的Libraries(如果右侧没有则可点击右下方的 Systems---libraise 进行添加) b)点击打开上图中左上角的libraries ,点击Add libraies 选择添加以下两个常用集成库文件和LM317s所在的库文件(路径与具体安装路径有关) C:\program File\Altium Designer winter09\Library\Miscellaneous Devices. IntLib C:\program File\Altium Designer winter09\Library\Miscellaneous Connector. IntLib C:\Program Files\Altium Designer Summer 09\Library\National Semiconductor\NSC LDO.IntLib(注:AD6.6版本的是NSC mgt voltage regulator) 4. 选择、放置元件以及放置电源符号和地符号。 1)点击Libraries,选择相应的库,搜索元件名,双击搜索到的元件进入放置状态。 LM317S在NSC LDO.IntLib库中可以找到; J1(PWR2.5)和P1(Header2)在Miscellaneous Connector. IntLib库中查找; D1(LED0)在Miscellaneous Devices. IntLib库中查找;

流程图绘制规范

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 CHINA ZHONGYUA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标题流程图绘制规范 TITLE

目次 1 范围 (1) 2 术语与定义 (1) 3 流程绘制的程序和要求 (1) 3.1 流程的基本结构 (1) 3.2 流程图绘制基本程序 (1) 3.3 流程绘制前期准备 (1) 3.4 流程绘制步骤 (1) 3.5 流程图的审核和确定 (2) 3.6 流程图绘制应遵循的规则 (2) 4 流程图绘制方法 (2) 4.1 新建文档 (2) 4.2 绘图 (2) 4.3 文字及格式 (2) 5 流程图符号说明 (2)

流程图绘制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流程图绘制的要求和绘制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总部和项目部流程图绘制管理。 2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流程 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价值的输出的活动。 3 流程绘制的程序和要求 3.1 流程的基本结构 3.2 流程图绘制基本程序 a) 资料、信息收集和准备; b) 流程图绘制; c) 流程审核; d) 流程确定。 3.3 流程绘制前期准备 流程图绘制前应对流程进行预梳理,并明确和解决下列问题: a) 根据部门职责识别哪些流程属于牵头管理,哪些流程属于配合管理。 b) 识别流程的起点和终点,了解流程起始信息来源于哪些部门,部门内流转涉及哪些岗位,部门 流转结束后,流向哪些部门,从而确定该流程涉及哪些部门和岗位。 c) 识别流程内哪些环节需要审核、批准或判断,谁来执行。 d) 识别流程受哪些规范、规定的约束。 e) 识别流程流转过程中可能或必须形成哪些文档资料,由谁完成。 f) 从流程控制的角度识别流程在流转过程中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可量化的指标可能有哪些。 g) 该流程可能与哪些流程接口,接口点在哪里。 3.4 流程绘制步骤 人员 信息 资金 设施 物资 输 入 过 程 输 出 增值活动 非增值活动 信息 资金 物资 产品和服务

工艺流程图标准绘制方法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图 PID图图纸规格 采用1号图纸规格(594 mm×841 mm),并用多张1号图分开表示。每张图纸的有关部分均应相互衔接,完善地表示出整个生产过程。少数物流和控制关系来往密切且内容较多,表示在一张1号图中太挤的情况下,可按图纸延长的标准加长1/4或1/2。 PID图的内容 应根据工艺流程图和公用工程流程图的要求,详细地表示装置的全部设备、仪表、管道和其他公用工程设施,具体内容如下: a) 全部设备; b) 全部仪表(包括控制、测量及计算机联结); c) 所有管道、阀门(低高点放空除外)、安全阀、大小头及部分法兰; d) 公用工程设施、取样点、吹扫接头; e) 工艺、仪表、安装等特殊要求。 PID图中设备画法 编号例如E-1由三台换热器并联操作,其编号分别为E-1A,E-1B,E-1C(或E-1A/B/C);如P-1为两台泵(一台操作,一台备用),其编号为P-1A,P-1B(或P-1A/B)。 用细实线画出装置全部操作和备用的设备,在设备的邻近位置(上下左右均可)注明编号(下画一粗实线)、名称及主体尺寸或主要特性。编号及名称应与工艺流程图相一致,编号方法与“工艺流程图”2.4.2规定相同。但同一作用的设备由多台组成(或备用)时,可在编号数字后加A,B,C。 设备的主体尺寸或特性的标注方法按不同外型或特性规定如下: a) 立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高T/T,mm, b) 卧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长T/T,mm, c) 长方型:长×宽×高,mm, d) 加热及冷换设备:标注编号、名称及其特性(热负荷、及传热面积) e) 机泵, 设备大小可不按比例画,但应尽量有相对大小的概念,有位差要求的设备,应表示其相对高度位置,例如热旁路控制流程中的冷凝器和回流罐。 设备内部构件的画法与PFD图规定要求相同。相同作用的多台设备应全部予以表示,并按生产过程的要求表示其并联或串联的操作方式。对某些需要满足泵的汽蚀余量或介质自流要求的设备应标注其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塔类和某些容器均有此要求。对于落地的立式容器,该尺寸要求也可直接表示在相关数据表设备简图中。 PID图中管道画法 装置内所有操作、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等管道及其阀门均应予表示,并用箭头表示管内物料的流向。主要操作管道用粗实线表示,备用管道、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管道、其他辅助管道均用细实线表示。 装置内的扫线、污油排放及放空管道只需画出其主要的管道及阀门,并

流程图的画法及要求

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及要求 为了使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中的工作流程绘制美观且格式统一,特编写此文件,希望能够对您的流程图绘制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一、流程图绘制软件 建议流程图绘制使用微软Office 办公软件中的Visio软件进行。 二、打开VISIO软件开始您的绘制工作 1点选流程图中的跨职能流程图 2弹出绘图窗口及“流程图”工作框,见下图,点选“垂直”并根据流程涉及部门数量填写“带区的数目”,点击“确认”。 然后出现下图:

3在<职能>填写流程中的涉及部门或岗位。开始流程图的绘制。 4流程绘制应使用“基本流程图形状”进行绘制,包括“准备(开始)”、“流程(具体事项)”、“判定”等等。 其中常用图形有: 在流程绘制过程中,如需强调的流程步骤,可以增加底色强调。 5流程图绘制示例 在流程图绘制软件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绘制,其中流程图形状应选择正确。

6流程图编写(word中) 制作完毕后。进入标准编辑的word中,绘制流程。 首先插入表格 列包括:“大阶段”、“各涉及流程部门”、“岗位”、“记录”,如果流程对时间节点要求很高,则需增加一列“时间节点”。故,插入列的数量为“涉及部门数+3or4,行数设置3行即可。 行的数量根据流程图中纵向的步骤来设,譬如上图中涉及了12步,则设12+2(表头)行即可。 然后按照下图表格,将表格合并。

将流程图“Ctrl+C”,放置在“流程图”位置。然后适当的调整图片大小以及行高、列宽。最终即可形成流程图。 接下来在表格顶部右上方增加“本流程责任单位:XXXXX”。流程图的绘制完成。 注:如果流程涉及步骤较多,一页无法显示完成,则在流程图黏贴时,分成相应页面即可。(表头每页必须相同)。

Proteus 原理图绘制教案

第一讲原理图设计环境 一、ISIS 的界面 介绍ISIS界面的基本构成。 二、ISIS的菜单项 介绍主要菜单项的作用,结合实例讲解应用方法。 三、ISIS的按钮

1、文件和打印命令及显示命令: 2、主模式图标、部件图标、2D图形工具 3、设计工具图标

4、编辑命令、旋转和镜像图标 四、对象选择及鼠标使用规则 1、对象的选择 在Proteus ISIS中,对象(如器件、仪表等)的选择首先需左键点击对应的对象按钮,然后从对象选择窗中选择对象。(举例) 2、鼠标操作方法 Proteus的鼠标操作与传统的方式不同,右键选取、

左键编辑或移动: 右键单击——选中(tag)对象,此时对象变红色; 右键拖曳——框选一个块的对象; 左键单击——放置对象或对选中的对象编辑对象属性;左键拖曳——移动对象。 第二讲原理图设计 一、器件的选择 1、器件库介绍 库的功能分类,仿真器件与非仿真器件。

2、器件的搜索方法 模糊搜索示例 3、自定义器件 2D工具绘制器件,Make Device生成器件,器件入库 二、器件的放置 1、放置器件 选择器件,在编辑窗鼠标左键单击放置器件 2、移动单个器件 选中——移动,鼠标操作方法,撤销操作 3、器件的替换 在旧器件上放置新器件,确认至少有一个引脚重叠,对于个别器件,需要使用PAT完成替换: PAT=>Device=New component name

4、删除器件 双击右键可删除器件及其连线,撤销操作 5、块操作方法 块选取方法,块处理按钮(非粘滞) 三、器件的连线 1、一般连线 real time snap的作用,ctrl键在画线时的作用(举例)2、连线复制、删除和移动 在新的连接点上双击左键,可复制上一布线线段; 右键双击完成线路的删除; 左键拖曳选中的连线,可以移动连线。 3、总线应用 总线连线,总线入口 4、网络标号 左键点击LBL按钮(粘滞),然后左键点击连线,可以在连线上放置网络标号,代表线路的物理连接(示例)对PCB布线有特殊要求的连线,可在上面放置一个strat=sname的标签,这样在ARES中可以设定名为sname 的线路布线策略。 总线的网络标号采用数组的表示方法,如X[0..7]表示8位总线,可以用X0,X1,…,X7表示其中每条连线。 四、器件属性编辑

实验4 使用Altium Designer绘制电路原理图(上机)

实验4 使用Altium Designer绘制电路原理图 一、实验目的 1、熟悉Altium Designer的软件使用界面 2、掌握Altium Designer的原理图绘制流程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机器狗控制板的前端电路是主要由多个三极管构成的触发脉冲产生电路,如图4-1所示。咪头S1采集声音信号,经电容C1耦合送入由三极管Q1与电阻R1、R2、R5组成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声音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再经电容C2耦合作为三极管Q2的基极控制电压。如果控制电压足够大,则Q2管发射结导通,Q2管处于饱和状态,集电极电压为低电平,经接头P2的1脚送出去触发后端的单稳态触发器;如果控制电压不够大,Q2管发射结不导通,Q2管处于截止状态,集电极电压为高电平,将无法触发单稳态触发器。 图4-1 机器狗控制板前端电路原理图 接头P2的2脚接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端。当单稳态触发器被触发了,则该端接高电平,经二极管D2给电容C3充电,当C3两端电压足够高了,这三极管Q3导通,将Q2的基极电位强制拉回到低电平,Q2截止,为下一次触发做准备。但Q3导通后,电容C3放电,C3两端电压下降到一定值后,Q3截止。通过D2、C3和Q3组成的反馈控制,使得单稳态触发器可以被多次重复触发。 三、实验条件及设备 1、计算机

2、EDA设计软件Altium Designer 13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绘制电路原理图步骤见图4-2。 步骤1.创建PCB设计项目(*.PrjPCB) 启动Altium Designer,创建PCB设计项目:Cat.PrjPCB。 步骤2.创建原理图文件 File】/【New】/【Schematic】,创建原理图文件,并另存为“AD初步.SchDoc”。这里应注意的是做项目的思想,尽量把一个工程的文件另存为到同一文件夹下,方便以后的管理。 进入原理图编辑器后,设计者可以通过浏览的方式熟悉环境、各菜单命令。这里对一些常用菜单做简单说明。 如图4-4,【File】是对项目创建管理的窗口,【Edit 辑,【View】具有查看、放大、缩小的功能,【Project】可以对原理图进行编译,检查错误,【Place】中有一些常用器件,可直接放置,【Design】可以进行一些高级设计,【Tools】平时用得比较多点,可以对元器件进行自动排序,查看元器件的封装等。 如图4-5,这个工具栏可以直接对连线、总线、文本、地线、电源等进行放置。 如图4-6,这个工具栏可以直接对电阻、电容等进行放置。 步骤1:启动Altium Designer, 创建PCB设计项目 步骤4:放置图件,如元件、 导线、节点、网络标号等步骤2:创建原理图文件, 进入原理图编辑器 步骤3:加载/卸载元件库 步骤5:为元器件添加标注, 规范原理图 步骤6:电气规则检查,原件 封装检查 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Project】/【PCB Project】, 弹出项目面板。面板显示的是系统默认名 “PCB_Project1.PrjPCB”的新建项目文件,将它另存为 其他项目文件名,如“AD初步.PrjPCB”。在创建PCB 工程之前也可以先创建一个Workspace,执行菜单命 令【File】/【New】/【Design Workspace】就可以创建 一个Workspace,在这个独立的工作环境下再重新创建 工程,但最好不要把workspace和创建的PCB工程存 在同一个根目录下。因为workspace包含了新建的工图4-3 新建项目面板 图4-2 绘制电路图原理步骤 图4-5 常用工具栏2 图4-4 常用工具栏1 图4-6 常用工具栏3

流程图绘制方法

流程图绘制方法

附录一:流程图绘制方法 (一)选用流程图的符号 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流程图是“矩阵式流程图”,这种流程图分成纵、横向两个方向,纵向表示工作的先后顺序,横向则表示承担该项工作的部门和职位,通过纵、横两个方向的坐标,就可以达到流程管理的要求,既解决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顺序问题,又解决了由谁来做的责任问题。 在流程图中,不同的符号有不同的含义,在企业内部应统一使用。对于矩阵式流程图,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规定出如下管理流程设计标准符号。 1. 流程的开始或结束,用椭圆来表示。 2. 具体任务或工作,用矩形来表示。 3. 需要决策的事项,用菱形来表示。 4. 流程线,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 5. 信息来源,用倒梯形来表示。 6. 信息储存与输出,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 流程设计常用符号如图9-1所示。 椭圆——流程的开始或结束矩形——具体任务或工作菱形——需要决策的事项 带箭头的直线——流程线倒梯形——信息来源平行四边形——信息储存与输出 图9-1 流程图常用符号示例

实际上,管理流程设计的标准符号远不止上述所列的。为了使流程图简洁、明了,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即可。一般情况下,只使用1-4项规定的4种符号就基本可以满足绘制流程图的需要了。 (二)流程图的绘制说明 1. 流程图的纵、横坐标 短阵式流程图分成纵、横两个方向,纵向表示工作的先后顺序,横向表示承担该项工作的部门和职位,从图的左上角开始,职位级别从高到低排列。通过纵、横两个方向的坐标,就可以将某项业务工作明确定位,使业务流程一目了然。 2. 流程图的层次级别 一般来说,物业公司的流程图可分为一、二、三级。 (1)一级流程图即企业级的流程图,如企业经营决策流程图、主导业务流程图等。 (2)二级流程图即部门级的流程图,如秩序管理流程图、环境管理流程图、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图等。 (3)三级流程图即部门内具体工作的流程图,如业主入住管理流程图、物业报修服务流程图、物业费用收缴流程图等。 流程图应该是环环相套的。上一个级别的流程图中的一个节点,到下一个级别可能就会演化成一张流程图。 3. 绘制流程图的注意事项 绘制流程图时,企业一般要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肋骨型线图识读与绘制-教学案例(精)

肋骨型线图识读度与绘制 案例1: 150T冷藏船肋骨型线图的读图案例: 150T冷藏船肋骨型线图(详图见工程图纸一栏): 以150T冷藏船为例来说明识读肋骨型线图的方法与步骤。 一.了解外板的形状 外板的形状是由外板的边界构成的,要想了解外板在肋骨型线图上的投影形状,先要确定外板的纵横边界。外板的纵向通常是由各列板之间的纵向边接缝线构成,其横向边界通常是由横向分段接缝线或总段接缝线构成。相邻的两条纵向接缝线和相邻的两条横向接缝线所围成的图形即表示一块外板的投影形状。 二.了解外板的布置和数量 1.了解外板的列数。图中由相邻两条边接缝形成的一列板,称为列板。从

边接缝的数目就可确定外板的列数。 GB/T4476-84《金属船体制图》中规定:外板板的编号用大写的拉丁字母加阿拉伯顺序数来命名各列板。其中平板龙骨为K列板,舷顶列板为S列板,其余各列板自平板龙骨向舷顶列板依次用A、B、C、D……来命名,即平板龙骨两侧的船底板为A列板,与A列板相邻的列板为B列板,其余依此类推,。K列板与A列板之间的接缝线称为K×A接缝,其他依此类推。 图中的#48~#60肋位之间有K×A、A×B、B×C、C×D、D×S、S×E六条纵向接缝线,由此可知主甲板以下有K、A、B、D、S、E列板,其中K列板只有一列(对称中线面布置),其余列板左右舷各一列,从而确定外板的列数左右舷共为11列。而在#58~#70肋位之间有K×A、A×C、C×D、D×S、S×E 五条纵向接缝线,由此可知主甲板以下有K、A、D、S、E列板,其中K 列板只有一列,其余列板左右舷各一列,从而确定外板的列数左右舷共为9列。 2.了解每一列板由几块钢板组成。由于在每列外板中,相邻两道横向接缝围成一块板,从一列外板中的横向接缝线的数目就可以确定该列外板的钢板数,综合各列外板的钢板数,就可以确定全船所需的钢板数量。 图中#48~#70肋位之间,在#48~#50、#58~#60、#68~#70肋位处各有一个横向分段线,说明每列外板由两块钢板组成,所以在#48~#70肋位区间的外板共有20块钢板组成。 3.了解构件的位置 构件的位置由各种构件交线和假想连线决定。根据线条的表达含义,并通过图中给出的文字标注及相应线条的定位尺寸,就可以大体确定构件的位置。 图中,内底距基线高度为800mm,旁桁材距中线距离为1650mm,舷侧纵桁距基线2300mm,舭龙骨从#24设置到#48肋位,等等。 识读肋骨型线图时,构件位置的确定可参考基本结构图和中横剖面图。板的接缝线识读,还可对照相应的船体外板展开图。

绘制原理图步骤(精)

设计原理图步骤 一、新建设计工程(也称为“设计任务”) 建议存储在自己的U盘里,以备后用。(若设了密码,其用户名为“admin”) 二、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 (可以修改原理图名) 三、设置参数 1、设置图纸:Design→Option 1)设置纸张大小:A4; 2)图纸方向:横向(Landscape); 3)图纸标题栏(Title Block):选择标准形式; 4)设置图纸网格 “Snap”:“捕获栅格”,可以改变光标每次移动的最 小距离。系统默认值为10 mil,即1/1000英寸; “Visible”:选中此项表示网格可见; 如果将“Snap”和“Visible”设置为相同的数值,那 么光标每次移动一个网格;如果将“Snap”数值设置为 “Visible”数值的一半,那么光标每次移动半个网格。 5)设置电气栅格(设为默认) “Electrical Grids”:如果选中,系统会以“Grid Range”栏中设置的值为半径,以光标所在位置为中心,向四周搜索 电气节点。如果在电气栅格的范围内有电气节点,光标自

动移到该节点上,并且在该节点上显示一个圆亮点;如果 不选中此项复选框,则无自动寻找电气节点的功能。 2、参数设置:Tool→Preferences Schematic选项卡中: Auto-Junction:选中的话,导线连接时在T形交叉点自动放置节点,表示导线电气连接。(选中) Drag Orthogonal:选中的话,导线走线是直线或垂直移动,否则任意方向走线。(选中) 其余均为默认状态。 四、添加元件库 建议添加“Miscellaneous Devices.ddb”、“Protel DOS Schematic Libraries.ddb”两个元件库。 一次不能装入过多的元件库,用那个库就添加那个库,若装入过多,就会占用系统较大的内存空间,系统容易死机。 Find:在整个库里边进行查找元件。 其中“By Library Reference”按照元件名称查找;“By Description”按照元件描述栏的资料进行查找。(支持通配符) 五、放置元件 六、调整元件 1、改变元件的方向 X按键:水平翻转;Y按键:垂直翻转;空格:旋转90度。 2、删除元件

电气原理图识图步骤和方法

步骤和方法 电气原理图绘制一般原则 1.按标准---按规定的电气符号绘制。 2.文字符号标准---按国家标准GB7159-1987规定的文字符号标明。 3.按顺序排列---按照先后工作顺序纵向排列,或者水平排列。 4.用展开法绘制---电路中的主电路,用粗实线画在的左边、上部或下部。 5.表明动作原理与控制关系---必须表达清楚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6. 电气原理图中的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主电路、辅助电路)。 电气原理图识图的步骤 1.识主电路的具体步骤 (1)查看主电路的选用电器类型。 (2)查看电器是用什么样的控制元件控制,是用几个控制元件控制。(3)查看主电路中除用电器以外的其他元器件,以及这些元件所起的作用。(4)查看电源。电源的种类和电压等级。 2.查看辅助电路的具体步骤 (1)查看辅助电路的电源(交流电源、直流电源)。 (2)弄清辅助电路的每个控制元件的作用。 (3)研究辅助电路中各控制元件的作用之间的制约关系。 电气接线图识图的步骤和方法 电气接线图绘制的基本原则

(1)按照国家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绘制,而不考虑真实。 (2)电路中各元件位置及内部结构处理。 (3)每条线都有明确的标号,每根线的两端必须标同一个线号。 (4)凡是标有同线号的导线可以并接于一起。 (5)进线端为元器件的上端接线柱,而出线端为元件的下端接线柱。 电气接线图中电气设备、装置和控制元件位置常识 (1)出入端子处理----安排在配电盘下方或左侧。 (2)控制开关位置----一般都是安排在配电盘下方位置(左上方或右下方)。 (3)熔断器处理----安排在配电盘的上方位置。 (4)开关处理----安装在容易操作的面板上,而不是安装在配电盘上。 (5)指示灯处理----安装在容易观察的面板上。 (6)交直流元件区分处理----采用直流控制的元器件与采用交流控制的元器件分开安装。 电气接线图的识图步骤和方法 (1)分析清楚电气原理图中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所含有的元器件,弄清楚每个元器件的动作原理。 (2)弄清楚电气原理图和电气接线图中元器件的对应关系。 (3)弄清楚电气接线图中接线导线的根数和所用导线的具体规格。 (4)根据电气接线图中的线号研究主电路的线路走向。 (5)根据线号研究辅助电路的走向。

一种用CAD快速画型线图的方法

我向大家介绍一种用CAD快速绘制船舶型线图的技巧,我们以往用CAD根据型值表绘制型线图的时候,都是一个点一个点的描点,然后再一个点一个点的连线,这样子即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特别是看型值表的时候,密密麻麻的一堆数据令人头晕),我现在介绍的方法是将excel表中的数据直接导入到CAD里面,让它自动生成,具体操作如下所述:以画纵剖面图为例,首先我们重新设定坐标轴,一般画纵剖面图的时候将座标原点设定在零号站位: 现在以画3号水线为例,excel表中的型值数据如下所示: 大家都知道CAD确定一个点要有XY两个座标,手动输入点坐标的格式是X,Y。接下来就是要将型值表进行预处理,以便能直接导入到CAD里面。 我的做法是在3m水线零号站位处,编写: =12000*B1&","&B5 12000是站号间距,B1是对应的站号,B5是对应的半宽值,最后excle显示的结果是0,0。然后将这一格横向拖拉,就可以得到其他站位的坐标值,如上图所示。 再接下来将3m水线处的所有CAD坐标值复制一下,在CAD绘制样条曲线或者点的时候黏贴到命令栏里面(注意,一定要将鼠标移到命令栏并点击一下,使他获得焦点),黏贴完之后,CAD就自动帮你绘制图线了

怎么样,是不是特别简单,整个过程的工作量主要集中在在excel表中设定CAD坐标值,但是这对于已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的广大学友们来说应该不是问题。 这整个绘图过程是不是比你一个点一个点的描点连线快很多能,一条线只要几秒钟就能搞定,快吧!!! 用这种方法还可以绘制螺旋桨叶切面,只要一切有型值的图谱,我们都可以快速的绘制出来。 第二种方法 假如3个点的坐标为1,2 3,4 5,6 在excel 单元格中 A B C D E spline 1,2 3,4 5,6 ( 输入2个空格) 复制整行,粘贴到CAD命令栏内,曲线就自动生成了。(spline 也可以换成_spline) 多个曲线时,如上所示,下一行在EXCEL中也这样排列,然后把几行一起复制粘贴到CAD 命令栏中,几条曲线就自动生成了。 单元格中的点,比如"1,2" 可以用EXCEL 文字结合命令组合,如下所示: A B C 1 1 2 (=A1&","&B1) 这样可以结合成点坐标,然后按照上面提到的spline 输入格式可以自动生成曲线。 这个原理其实就是利用CAD本身的输入规则,在EXCEL中排列好,粘贴到CAD命令栏,就相当于输入数据,最后的空格也是和在CAD中 画曲线后两端的自动取曲率是一样的。 注意:所有点输入后,这一行的最后一个单元格里输入2个空格 最好是两种方法结合,第一种方便输入点,第二种方便生成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